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六月 要敢于承担,而不是躲避。

[日期:2012-11-27]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要解除生命当下的烦恼,就是要敢于承担,而不是躲避。

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的佛土清净了,那么国土就能清净了。

学佛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对我们生命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

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才能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充满团结与和睦。

佛教所说的破除执著,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去消灭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变我们主观世界的观念。

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至我们的口业清净;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至我们身业的清净。

禅是一种受用、体验,唯行者有,唯证者得。

惜缘是指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要珍惜,惜福是指我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要晓得珍惜。

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体地表现为能力或者财富的不够;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时空的局限。

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果报,但是可以选择种什么因缘;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

所谓的良心,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

所谓远方,并非指路程的长短、距离的远近,而是指心念的迷悟。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能得失随缘,则心地泰然。

时时刻刻能够安心,就是在道场中,就是在做佛事。

思维法义不仅仅是去找一些谈话的资料,而是要找到治疗自己烦恼疾病的药方。

一切应以和为贵,以包容为上。

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

在逆境中不能动心,在顺境中更不要动心,顺逆都有方便来对治;顺逆都不动心,修行才有少分相应。

从责任上要强化,从感情上要淡化,这才能够提得起、放得下。

生命的价值在于觉悟,在于奉献。

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它如同觉照一样,同是心的一种作用,只不过觉照是清净的,妄想是染浊的而已。

念佛不是数字念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闻自性。

在涅槃的境界上,是一法不立究竟圆满的,没有任何对立面。有对立面,就没有自在可言;有对立面,就在生死中。

良心即是一种仁心,也就是利他的慈悲心;同时它又是一种觉照的心,它时刻警觉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使之向善、向上。

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消灭五蕴本身,而是要空掉我们在五蕴上所起的种种妄念。

生活中的人我是非,就是用功中的最大障碍。

人们喜欢向外追求幸福,这样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纵即逝,因为外在的东西是变化无常的。

以佛心做佛事,一切事都是佛事。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们就是要在心生心灭之间,体会那不生不灭的佛性。

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