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饮酒的意义何在?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如本法师讲述 点击数:

 

 

6.释迦牟尼佛主张不饮酒的意义何在?

俱有酒色、酒香、酒味,饮后晕醉放逸之饮料,名之為酒(梵语sura)。甚至注速赐康、吗啡、麻烟、海洛因、强力胶,如此之药物皆有害身心,一律皆不可服饮,犯即构成。受过五戒(梵语panca silani),不得造酒、卖酒,亦不得為人敬酒、倒酒,不得自饮、教他饮,犯者即构成酒戒。若饮酒则咽咽犯,嚥一口结一次罪,如是嚥嚥结罪。

饮酒有五种过患:1.失礼貌威仪。2.失定慧。3.增疾病。4.破净戒。5.远离佛道。犯了饮酒戒(梵语madya-pana-virati),死后堕灌口地狱,造酒卖酒堕酒河酒池地狱。

梵网经云:「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眾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