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451问~500问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李炳南老居士著述 点击数:

 

 


451.紫柏老人说:「须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否则虽尽形寿念到临终时,却又何用?

这是讲功夫纯熟的程度,醒来是这样,梦中也是这样,并不是教人去作梦。念到一心的人,醒时能作主,梦中也能作主。如果梦中进入欲尘,是梦中不能作主。梦中不能作主,死时就更不能作主了。

452.我听人说要消除业障才能往生,又说带业往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净宗三根普被,有业尽情空而往生的人,也有带业往生的人。必须依照经典去做,不要听人传说。差之毫釐,繆以千里。带业往生,经典说得清清楚楚,还用什麼怀疑呢?

453.不能做到一心不乱能够往生吗?

往生分九品,且有边地,一心者就生上品,其他就按程度分出各种等级。但要往生,就要作最有把握的打算,所以要向上品看齐。

454.爱不重不生娑婆,有爱就会障碍往生。但如果断绝情爱,世俗人就会说你太不近情理,怎麼去对待大家呢?

「爱不重不生娑婆」这句话中的爱是讲的私爱,是小我范围的爱,有这种爱,就有欲望,就永远也不能摆脱生死轮迴。佛教讲慈悲,慈悲是本性的流露,把小我的爱变成了大我的爱,正是洒向眾生儘是爱,与今天讲的博爱有点相似。既然走上了学佛的道路,就不要再把自己类同於凡人。世人不能摆脱小我的爱,就只能永远在生死海中轮迴。但学佛也并不是不近人情,学佛者对家庭、父母、子女、国家都要尽自己的义务,表现出自己的爱心。这就叫做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不相分离。

455.听说往生净土,神识是从顶门而出,是不是可以先开顶,临终往生时就比较容易呢?

先开顶门,密宗净门有这种办法。虽然开顶,久而不修,顶门再闭。修法时三密齐备,若有干扰,必将法身修起,观想持咒,都有次序,很不简单,不如净宗单刀直入。学佛学到深处,法法都能互相融通,不要起分别心。但法法都妙,不能全修。如果念佛念到临终佛来接引,怎麼会用担心不开顶门呢?

456.了生脱死,一生成就,是不是只有念佛一条路?

禪、密都可以一生成就,但实行起来很难,有一个条件不具备,就不能出离。净宗九品往生,高低都能成就,而且凭藉佛力接引,不担心会走歧路。正如古代大德所说:「万修万人去。」

457.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是不是就叫做一心不乱?

念和听都清楚,是修净的一个办法,是求一心的正途和前因,一心不乱是修得之果。圣号和念心如果能够针锋相接,不再摇动,就是专一了。要知道功夫浅的人,虽然念与听都很清楚,但不能保证不起其他念头。

458.没有皈依三宝而念佛,效果怎麼样?

既然念佛,就是从内心里皈依三宝了,当然有功德,如果有机会,从仪式上皈依更好。仪式上的皈依,主要是能使自己从思想上真正认為自己是三宝弟子了。但是,若不能从思想上约束自己,仪式上的皈依并无作用。若从思想上真正约束自己了,没有条件实行仪式上的皈依也是不要紧的。

459.念佛前要作什麼準备?

不用什麼準备,只求至诚清洁,随力随分焚香供花就可以了。

460.念南无阿弥陀佛為什麼包尽了八万四千法门?

修行的工具,不外乎经文、咒语、佛号。经是贯穿的意思,就是说贯字為句,贯句為篇章。一个「阿」字便是一切字的种子字,是一切教法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字就没有一切经典了。咒是秘密真言,六字洪名都是梵音,没有翻译,即使一个阿字,就有息灾、增益、降伏、摄召的用途,合六字就更多了,是最简最真的咒。佛号虽多,但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古德说念这一个圣号,就等於念一切佛的圣号。修行的办法,可用止观统一归纳,念佛忆佛,即止即观,善念的人,不求离外境,而境自离,善忆的人,不求止内乱,而乱自止。不必作各种观想,不必修各种禪定,念到一心不乱,即能彻底解脱,不到一心不乱,也能九品往生,所谓「不用三劫修福慧,只凭六字出乾坤」。所以说一句佛号包尽八万四千法门。还要提醒的是,这是讚叹净宗的殊胜,不要去排斥其他法门。

461.念阿弥陀佛有结手印的方法吗?

两手都以大拇指和食指相接,作一个园形,掌平手心向上,右掌加在左掌之上,两园相靠。样子与定印相似,但有圆圈。

462.念佛是净宗,念咒是密宗,听说净宗也要念咒,為什麼不净密双修呢?

密宗法门很多,如果杂修,就不能专一。念佛一法,亦禪亦密,但要依教奉行,不要自作主张。

463.净宗以念佛為专功,如果再念咒,不知是否破净?

咒类很多,各有专用。修净的人,念往生咒,是古德定下来的,当然可以,如果夹杂其他的法,就会受影响。

464.《楞严经》中说:「持咒临命终时,十方国土,可得随意往生,更不堕落。」念佛往生与念咒往生有什麼区别?

初学佛法的人,不明教理,就要有个下手方便处,学哪一宗就从哪一宗下手。明白一宗后,再研究其他宗的书籍。你既然修净宗,就要先把净土三经贯通,疑问自然就少了。《楞严经》是禪宗经典,内容深奥,不是初学所宜。十方国土随意往生,不是你的境界,老实念佛则总有一天会见到本来面目。

465.修净土的是供奉释迦牟尼佛像,还是供养阿弥陀佛像?

两者都宜供奉,释迦牟尼佛為佛教本师,阿弥陀佛為净土本宗。如果地方狭窄,就只供奉阿弥陀佛,因為阿弥陀佛為净土本宗,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供奉他,遵照释迦牟尼佛的教导,就是供养释迦牟尼佛的心,等於已经供奉二尊。

466.佛说净土法门,是哪些经典说的?

净土一法,在经中有专说和散说。专说就是净土三经,散说见於各种大乘经典。

467.助念人数少,中间休息时可用答录机暂时代替吗?

这个办法未尝不可,但以不使往生者知道為妙,他一知道,引起分别心,就坏事了。

468.我家建立一个念佛道场,早晚课诵都念《阿弥陀经》,没有念其他经典,是否可以?

家庭念佛道场自然不能与丛林、寺庙相比,既然是自修,早晚课诵可以自定,如果专修净业,诵《阿弥陀经》就可以了。但开诵和结束种种仪式,如回向、礼拜等等,还是要如法进行,否则就欠庄严恭敬。

469.念佛要做到一心不乱,但有首偈子说:「弥陀一句法中王,杂念纷纷亦无妨,万里浮云遮赤日,人间处处有餘光。」这不是说不一心也可以吗?

一心不乱是佛语,是圣言量,怎能不遵守?有杂念没有关係,是祖师方便说法,另有苦心,不可片面理解。它的原意是普劝念佛,怕人难求一心而退转,所以说出这首肯念就好的偈子。经说:「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一心念佛就一生成就,乱心念佛就多生成就。只要能念佛,就种下了善根,久久熏习,就成一心了。能一心者,很好很好;不能一心者,念总比不念好,有了金刚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470.西方及二十八天是否真的存在?

从现象来说,真实存在。如我们居住的地球,五大洲、六大洋,歷歷分明。从本质来说,我们这个世界和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唯心而造,都是存在的假像。初学的人,从现象著手,容易觉悟本质,净宗就是这样的法门。

471.莲池大师说:「怕事就关起门来念佛,不一定要入寺听讲。」这句话是否说不要宏法度生,也可以往生?这样不就趋向小乘了吗?

不是大师教人趋向小乘,这是大师為小乘根器方便说法。寺中讲经人多,怕生是非,在家也有眷属、邻居、亲友,怎麼办呢?随缘度化,劝大家念佛,不仍旧是度生吗?没有知识,没有口才,不要紧,只要常发惭愧心、慈悲心,往生就不会有障碍。

472.极乐世界有化城,它有色相,有饮食,有六根作用,与三界不是一样吗?

极乐世界有四土,即寂光、实报、方便、同居,寂光真实不变,其他三土都為应机度眾而现。如果没有前三土,怎麼能够进入寂光净土呢?凡事都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473.念佛人多拜神,会障碍临终往生吗?

佛法平等,六道普度。只要念兹在兹,三轮体空,常与神接触,而不落印象,就不会有碍往生。如果是初学的人,经常接触,就难免不落印象,佛的种子还没有生根,先已进入了神的种子,自然有碍净业。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我们可以遵守。

474.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為什麼观音菩萨还会继承佛位呢?

经上说弥陀以后,是观音主教,观音以后,是势至主教。这是新旧交替,与寿命无关。好像旧总统下臺,新总统主政,与他的寿命有什麼关係呢?

475.佛的法身既然遍满虚空,那麼向虚空礼拜就可以了,為什麼要向西方礼拜呢?

无相念佛或实相念佛是最高功夫,它的本质就是即心即佛,念而无念,不是初学所宜。佛的法身遍满虚空是从本体上来说的,初学难以理解。经上说从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一个极乐世界,是真实不虚的,初学者依教奉行,自然能明瞭宇宙真相。从本质上来说,方位都是相对的,时空都是相对的,开悟的人明瞭万法皆空的宇宙真相,就无所谓向何方作礼的问题了。一般学者,不宜从此下手,还是依教奉行為好。

476.罗汉和菩萨还有隔阴之迷吗?

七地以前还有。

477.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释迦牟尼佛八十八涅槃,其他或千或万,為什麼佛的寿命有长有短呢?释迦牟尼佛為什麼不久住世间普度眾生呢?

佛有三身,眾所周知。报身有始无终,应身有始有终,法身无始无终。佛不久住於世,是因為时间一久,眾生就无难遭遇的想法。再说没有缘分,住世也无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城东老母,不想见佛。因此不是佛不想救度眾生,而是眾生自己不想解脱。

478.有一位有修有证的老和尚,他说念佛念不到一心不乱,很难往生,业不尽,根本就不能往生,哪里会带业往生呢?

这位大德鞭策后进,真是苦心孤诣。「一心不乱」是经上的指示,自然应当遵守,不能存有侥倖心理。带业往生也是各位祖师所承认的,如果一定要断除惑业,是竖出的方法,净宗则不同,带业往生,横出生死。永明禪师说:「无禪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正说明了带业往生的意义。

479.有人说女人罪障深重,难以往生?

这是胡说!恐怕是你听错了。往生净土与成佛不同,并不分男身和女身。《阿弥陀经》分明把善男子和善女人相提并论,哪里有女子难以往生的道理。往生传里那麼多女人往生,证据确凿。男人有男人的优点,女人有女人的优点。女人思想单纯,更有慈悲心,又对净土深信不疑,所以末法时代反而比男子更容易解脱。

480.娑婆、极乐都在华藏十三重,是什麼意思?

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建立的大略情况是,高二十重,周匝十一围,叫做华藏世界,其中十三重中间,西有极乐,东有娑婆。

481.下品下生不能听佛说法与凡夫有什麼区别呢?佛為什麼不慈悲开示呢?

下品下生,已经是万幸了,莲胎清净,远离娑婆。娑婆凡夫,轮迴生死,莲邦下品,超出轮迴。所以虽然是下品,但已经远远胜过无色界天。不能马上见佛听法,是因為自己业障深重,与佛隔离,并非佛不慈悲。这些人在生多是五逆十恶者,临终病苦,不能观想,仅仅靠至心称名,十念往生。

482.念佛往生必须断除肉食吗?

往生的条件,在於念佛到一心不乱,这是正行,吃素是助行。正行是慧业,助行是福因,有福无慧,不能往生,有慧无福,临终生障。修行人不能吃长素,也必须戒杀,有三净肉和肉边菜,都可以方便。若能佛化家庭,有条件吃素,為什麼不吃素呢?若不能佛化家庭,也要朝著这个方向努力。不能吃素,是因為条件和环境不许可,并非是主观上想吃荤。

483.其他佛土是否也出轮迴,已证佛果?

经上只说极乐佛土,不受轮迴,没有说其他佛土不受轮迴,这就是极乐佛土胜过其他佛土的地方,如果每个佛土都是一样,那麼何必千经万论都指归极乐呢?每个佛土都可以证佛果,但只有极乐能一生取证。

484.什麼叫做事一心?什麼叫做理一心?

持名念佛,有事有理,所以一心功夫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信愿念佛,不去攀缘,声声贯注,这就叫做事持。明瞭此心是佛,能念所念,都是空无,这就叫做理持。不论事持、理持,如果做到见思尽断,就叫做事一心;如果做到心开见性,就叫做理一心。事和理虽然表面上分為两个,但实质上是一个。因事到园时,都出於理;理到园时,都出於事。只要执著专一,就是事理圆融。初学者宜从事上著手,精进专一,自然就能明瞭诸法实相。

485.观像念佛是否一定要有阿弥陀佛像?

念佛四法,这是其中一种。必须有阿弥陀佛的像,才能去观,否则就不如法,不如法就不会成功。

486.為什麼观音菩萨继位以后,极乐世界会更加庄严?

因為精进和契机所致。对於常寂光净土来说则无所谓胜劣,这是针对后三土来说的。

487.临终念佛时盼望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是不是妄念呢?

念佛想佛,目的一致,不是妄念。念佛本来就是為了见佛,盼望佛来接引当然是正念。

488.临终时,心念佛号,如果阿弥陀佛来接引,是否不為所动,只管继续念下去?

如佛来接引,是已感应道交,当然要继续念下去,一失去念头,往生就无分了。既然来接,就应当恳切求去,如果念佛不动,是否不想去呢?以持名為结果,就是其他宗的办法,不是净宗的意义。

481.往生西方,是死了后去的吗?

自然是肉体死了后神识往生,但功夫却在生前。

482.往生极乐就已经不再有轮迴了,為什麼经上说极乐世界也有人天?

往生西方后已了分段生死,但还有变易。在此身没有证得果位以前,以他的化身的高下,假名為人天,并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所说的人天。

483.出莲胎以后是否同样享受八功德水呢?

出莲胎后直接享用八功德水,在莲胎里不能和水接触,只不过莲花為水长养,受水气的滋润。

485.往生西方一定要经过莲花化生吗?是不是可以直接见佛呢?

说法必须依经典,西方叫做莲邦,难道是乱说的吗?即使是断惑的上品,也要经过莲花化生,接引有莲花,化生也由莲花。其他净土,一定要断惑才能往生,所以不必再在莲花里修养。唯独极乐净土,不要断惑可以往生,所以要经过莲花以养圣胎。

486.佛法常说:「有生即有灭。」那麼极乐世界莲花化生的形体是否也有生灭?

四土三身,惟独寂光与法身不生不灭,其餘都有权变。但没有权宜,就不能普度。有一分惑未断,则仍不了生死,莲宗竟有九品高低,品品成就。化身有相,虽有生灭,也是变易境界,生灭一次上一次境界,并不像凡夫的随业流转。

487.念佛和唱佛有什麼区别?

修行人只有念佛,念者当前之起心,此心不使散乱,叫它归於佛号。唱佛唱讚之类,有板有眼,有韵有调,多人合作功课,可使整齐划一。佛法要点在於戒定慧,念佛是求心定,唱佛也能求定,但比念力差远了。如果自己在家做功课,不必唱佛。

488.用有佛像的念珠念佛,数到珠头不可越过,以珠头為界限,反回继续数珠,為什麼这样做呢?

掐珠从佛头起到佛头止,应掉转过来,因為到佛头处,珠绳一定会有多餘空闲,掉转过来,刚好再掐。如果越过佛头,没有剩餘的绳子,不好再掐珠。

489.往生净土都会回入娑婆度生吗?

净土宗是大乘法门,要发大菩提心,凡是上品往生的人,早就发愿回来度生,没有不来的道理。

490.念佛号是多好,还是少而求得专一為好?

专一从多念而来,初学者不能持久,宜从小开始,渐渐增多,最后做到饮食睡眠全是佛号,就无所谓多少了。

491.如何处理念佛和工作的矛盾?

念佛是大乘法门,是自度度他的菩萨道。在家有经济负担,教书有功课鐘点,如果能够善於利用,都没有妨碍,所谓搬柴运水都是道啊!念佛作自度想,家庭经济、一切公务,尽职尽责,作度他想。為求往生而自度,為求往生而度他,為求度他往生而负担家庭经济,為求度他往生而有工作。推而广之,万法归一,一即是一心,行住坐卧都不离这个,这个就是信愿行啊!

492.弘一大师劝人老实念佛,是什麼意思?

真信不疑,发愿往生,苦乐顺逆,概不退转,再听他法,也不改修,奇异境界,心不贪求,佛说一心,功到自成。

493.往生净土都有神通,可以看见自己的亲属吗?

一旦往生,即有无量神通,不但能够看见一生的亲属,而且能够看见多生的亲属。

494.如何快使业尽,早日往生?

往生只讲寿尽,未必业尽,两者不可相混。寿指一生应得的果报,业指多劫所造的因缘,寿到一定时期自然会尽,业必多劫修持才断。往生只论寿尽,不必业尽。寿命应听其自然,不能促使短命,如果非常厌恶娑婆,就只有精进持名。

495.人人念佛往生,阿弥陀佛一个人怎麼忙得来呢?

阿弥陀佛的法身遍满虚空,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眾亦无边。

496.念佛时可观想佛像吗?

念佛能够观像当然很好,不能观,单念单听也可得力。念《阿弥陀经》可以随念随观经中境界,诵毕念佛就不要作观了。

497.佛像各有不同,如果观想时採用印象最深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採用自己最喜爱的佛像,应使印象越来越深刻,做到不管在什麼时候,只要一想起佛像,就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98.观想的佛像越大越好吗?

对。八尺、丈六、五须弥、四大海,越大越好,先观八尺是从小的观起,渐渐增大。

499.什麼叫做西方四土?

修净业的人,惑业丝毫未断,往生只相当於人天,但所出生的地方,有佛菩萨声闻一起聚会,这就叫做凡圣同居土。断了见思惑的声闻所居的土叫做方便有餘土。分断尘沙惑的菩萨所居的土叫做实报庄严土。圆满佛果所居的土叫做常寂光土。

500.「初发心时,即位同正觉。」应该怎麼理解?

这句话著重在「同」字,就是说初发心时真诚恳切,勇猛无偽,便是真心显现,同於证果之心,并非就是正觉了。

 

 

上一页:501问~530问      下一页: 401问~450问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