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Part 4 心的声音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 海涛法师编著 点击数:

Part 4 心的声音

尊重大眾的拥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帝的生机,以环保护生代替破坏残杀。

心的声音

◎人生的一切际遇,无非是為了帮助我们灵性的成长。你的遭遇即是丰富人生的素材,你的处境更是获得解脱和智慧的踏脚石。

◎我们经常会发现,人们回答问题和所提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先前我们已经告诉他们的那些。

◎没有人比不愿意听的人更聋。你的心是满的,又怎麼装得下别的东西呢?

◎正如农田要经过休耕才会肥沃。学习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必需先将你的杯中之物倒光。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决定於他在什麼程度和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尊重大眾的拥有,以共享福利代替自私自利。尊重天地的生机,以环保护生代替破坏残杀。

◎人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死也是一剎那的事。

◎综观每件事情、每个问题的正反两面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内心最深沉的恐惧,在所有状况明朗了解后,将会自行化為乌有。

◎心在自然的状况下,是清澄、洁净而不混乱的。它会变的混乱,是因為追逐法尘,迷陷在情绪当中!

◎以正念去接受时,既不会过份地快乐,而当事物破灭毁损,也不会闷闷不乐感到痛苦。因為在正念中,我们清楚地看清了事物无常的真相。

 

◎有时生活中最大的不幸,莫过於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修行真正的法喜,并不在於自己清净解脱的成果,而是根源於,愿意将此心得与经验的过程分享他人。

◎有时候,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那麼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去说该说的话,去做该做的事。

◎人的一生这麼短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富有或者贫穷,愉快地对待生活是最重要的。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要停止不做某事,比开始去做某事要难得多!如果你想去除不悦的想法,就专心致力於喜悦的想法上。

◎花呀!枝呀!叶呀!在大地母亲的眼裡,都是她的孩子,没有什麼不同。

◎经验告诉我们,停留在不愉快情绪的时间越长,会大量降低我们解决问题的整体能力。

◎当我们对别人有更多的了解,就会有深切的谅解;当我们对别人有真挚的同情,就会有更深长的感情。

◎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即使我们生病或处於苦痛中,我们依然觉知。不同的是「感觉只是感觉,心只是心」,我们只与平静同住──超越苦、乐的平静。

◎「不受」并不是没有觉知,而是心无贪爱染著,於诸漏心得解脱,而不取受一切法,离於我、我所。

◎永远用同一个问题问自己:「设身处地,你会怎麼办?」你将发现要化解问题真的不难。

◎「慧的解脱」是要用真理去「觉世间」,并从它解脱出来。

和谐的生活

◎当我们在一起唱诵时,共同生活时,我们要注意到别人,感觉我们的一致性,而创造出和谐。

◎我们在世界所造作的,只是心灵的反映。创造和谐的第一步是从内在开始。心中和谐的感觉是来自知足。

◎知足不会来自外在的情境,因為外在的情况不会永远如我们所愿。

◎唯一的真实是无常、苦、无我。

◎要寻找完美的世界,须从内心去寻找。其中之一是「独立」,是情感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认同。佛陀说:「我不需要和这世界争辩,但这世界会和我争辩。」他能接受有人对他或是教义有不同的意见。

◎情感的独立需要有爱心。寻找爱会让我们得不到完全满足。然而,去爱别人却可以带给我们情感的独立和满足。爱别人不需要考虑回报。爱和他人无关,爱是我们心灵的属性。

◎假如我们因為身体和心灵而受苦,那就永远不会有满足。佛陀要我们回想,「我生来就是会患病的。」我们要去哪裡找到满足呢?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在我们心灵中。在心灵中,我们会了解别人的意义,而且能创造和谐,围绕在我们的心中,这也就是我们修行的地方。

◎有时候禪坐甚至会牵动深埋在心裡的伤痕和恨。那是因為我们终於正视这些苦,而且会清楚地看到它。这会让我们生起对他人的慈悲,因為我们看到人生来就是要受苦。

◎知足取决於内心的和谐──美丽而开放的心灵,充满花朵、包含著爱、情感的独立、接纳自我。我们不必去追求爱或别人的讚美,而应该无条件地的付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它使我们有宽大的心量。

◎假如我们能够正面地付出爱心,我们不会威胁别人,也不会感到受威胁。爱是和谐生活的唯一方式。

◎逃避是不善巧的方式。当我们开始跑,苦就开始追。苦不是住在特定的地方或是情境,它就在我们的心中。它会和我们坐同班火车、飞机和船,如影随形地跟著我们。处理苦的唯一善巧方式是正视它,把它当作是学习的经验。

◎我们的心是善巧生活的训练场,因為和别人相处就有可能產生摩擦。我们应该知道别人眼中的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要有内在和谐,我们必须接受苦是生命的一部份。而且,它是佛陀所说的第一圣諦。第二圣諦是苦的原因──渴爱:渴求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或者拼命想捨弃我们已有的东西。现阶段,我们可以把佛陀的话当作是修行的导引。

◎心灵的知足是来自於情感的独立,来自於爱别人,而不是要求爱。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苦都源自於渴求,因此我们必须捨弃欲望。这就是解脱之道,这就是教法。

◎和谐是能与别人一致,也是和自己一致。成為完整的个体,也与世界、眾生合為一体。

深入自我

◎要深入真理的核心,我们首先要先深入自己内心。

◎能够捨离,这样才能深入到真理的核心。要远离执著,就不应该和任何人或事有所牵扯。这样既不会有爱恋也不会有憎恨,只有平等,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地对待。

◎念头会到处乱跑,到处採集。

◎戒,是我们学习捨离的基本功夫,假如我们想要了解所有的生命的基本法则,就必须信守奉行。

◎四圣諦是转法轮的枢纽。佛法能带领我们到苦的尽头,永远地解脱,而不只是暂时的缓解而已。

◎捨弃感官欲望是通往涅槃的路。欲贪必须由极大的努力和内观才能净化的。若只是想:「欲贪是不好的,我应该捨弃它。」这样是不会有进步的。

◎只要我们认為贪念和瞋恨的衝动是从外在而来的话,就不会见到解脱道。我们必须了解反应是自己造作的;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处理自己的问题。这样的内观会帮助我们体谅自己和别人的苦处。

◎我们有无数的机会来了解自心的世界 。解脱的种种就在我们心中!

◎顾及自我的形象对内观有相当大的危害,因為它是建筑在「恆常」的幻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不断地改变,包括我们自己,然而自我形象是假设有个「不变的我」。

◎甚深的理解可让我们从苦中释放出来。

◎内在的觉察,了解到这个身体和心灵是聚合物,只是现象而已,没有真正的主体。

◎ 「慢随眠」指对自己有些概念:例如是男人或女人、年轻或老年、漂亮或丑陋。我们知觉到自己的欲望、感受、思维、认知、所有物和行為。这些概念化產生「拥有」的感觉,我们就会对所有物、知识、技能和感觉產生骄傲的心,觉得自己与眾不同。这种骄傲可能深藏在内心,成為整个人的特质,所以需要内心的深掘。只要「我」落於某种属性之中(男人、女人、小孩、傻瓜、智者),「我」就远离了涅槃。只要对自我概念化,就会阻碍自我的进步。

◎除了涅槃(极乐)之外,没有任何地方是安全的。

◎有些想法都是以「我」作為思考的出发点,而说:「我感到不舒服。」或者说「我痛死了!」或者说:「我好喜欢!」等等,这些皆名為「见随眠」,也就是错认一切事物都和「我」有关。我们应该说:「这只是心灵上的现象。」「这只是不愉快的感觉而已。」

◎真实的体验去除了我们的疑虑(疑随眠)。

家庭是道场

◎大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小孩的榜样。

 

◎以美好的环境,孕育孩子美好的气质。

◎父母恩重如山,请快行孝报答。

◎孩子喜欢做家事,是家长的福气。

◎父母恩爱,孩子愉快。

◎身教最有效,妈妈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万贯家财不如父爱,金山银海不如母怀。

◎父母的爱是不灭的灯,风吹雨打伴我行。

◎若问古今爱何在?尽在父母双眸中。

◎母亲的微笑,是孩子生命的原动力。

◎教好孩子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尽责。

◎孩子是一面镜子,照出父母的样子。

◎自己敬爱老人,子孙才会敬爱您。

◎您看著我长大,我陪著您到老;您疼爱我,我敬爱您。

◎关心、爱心、耐心,可以让老人开心。

◎现代孝行是多陪老人,多照顾老人。

◎不要在他人面前数落自己配偶或孩子的不是。

◎夫妻恩爱是无价之宝,子孙贤孝是无上幸福。

◎最慈最爱父母心,至真至诚表孝心。

◎夫妻常牵手,恩爱到白首。

◎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孝顺父母,终有福报。

◎朋友:夜已深沉,妻儿在家裡苦等,请您快回家吧!

◎勿貽亲忧,為孝之首。

◎兄友弟恭敬如宾,父慈子孝举家亲。

◎把孩子教养好,就是最大的功德。

◎手牵手、心连心,夫妻互信互助,共筑美满家庭。

◎成功的家庭教育,是给子女最大的福气。

◎千经万典孝為先,劝君及时尽孝养。

◎家庭充满情爱,孩子不会变坏。

◎父母健在最宝贵,忤逆父母最不该。

◎事毕赶快回家,展笑顏、面双亲,承欢表孝心。

◎「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亲人的平安,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世上任何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家庭和睦,人生最快乐。

◎ 老人是智慧的宝典,小孩是快乐的泉源。

◎夫妻以和為贵,争吵无益,赢了理常输了情。

◎儿女是家中的瑰宝,要疼惜。父母是家中的城堡,要孝顺。

◎家,永远是提供你最后安全靠泊的心灵港口,应珍惜它!

◎美满婚姻的秘诀是互敬互信、互忍互让。

◎爱护自己家庭,莫破坏他人家庭。

◎会做夫妻是缘分,不可随意说离婚,珍惜缘分享天伦。

◎今世夫妻前世缘,莫為小事而翻脸,一旦离婚,无辜儿女最可怜!

◎兄弟本是同根生,勿為财物伤感情。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求富来不求贵,但求相惜到白头。

◎多少财富,比不上夫妻的恩爱和家人的亲情。

◎夫妻是缘,子女是缘的结晶,夫妻的悲欢牵动子女的心。

◎夫妻若会和,赚钱免惊无。

◎容忍缺点、欣赏优点,乃是夫妻相处之道。

◎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就会懂得去爱人。

◎夫妻恩爱是给予子女的最好身教。

◎儿女在家倚门盼,父母下班莫迟归。

慎言

◎语言是心的镜子,不诚恳就不传神。

◎仁者施惠言,义者重诺言,勇者敢諍言,智者绝谣言。

◎莫说他人长与短,说来说去自招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

勤俭

◎住,不过容身;不过三餐;钱财莫强求。

◎怠惰是贫困的製造所。

◎青菜豆腐营养好,大鱼大肉不宜多。

◎懒惰是生命之果最大的害虫,勤劳则是最佳的肥料。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

◎黄金无种子,惟生於勤俭之家。

◎懒惰是贫穷的难兄难弟。

 

 

上一页:Part 5 智慧语录      下一页: Part 3 法的礼物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