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主地神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净空法师讲述 点击数:

(六)主地神 分三

地是土地,主地神就是民间拜的土地公。佛很慈悲,应以土地公身得度者,即现土地公身而度化之,无类不现身。世间人拜土地神的很多。清凉大师註解说明,土地表「深重大愿,荷负行德故」。中国最古老的经典《易经》,以乾、坤两卦為根本,六十四卦都是从这两卦变现出来的。地是坤德,如同大地,所有一切万物依大地而生,所以地是承担、荷负,表这个意思。更深一层表「心地」,大地是一切眾生生存所依靠,我们没有办法离开大地而生活。可是心地就更殊胜了,不但十法界依正庄严依心地变现,诸佛如来所居的一真法界,也就是心地;心是能生,世出世间依正庄严、万事万物是所生。

地之德就太大太大了,所以民间敬土地是应该的。非常可惜,没有人能把地德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若能让一切眾生拜土地开智慧,拜土地也能成佛道,功德就殊胜了,不至於迷信。古时候有说明,代代相传传久了,只保存形式而丧失其义理,变成迷信,非常可惜。我们读到此处,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民间,以正知正见祭祀天地鬼神。你要问為什麼要祭祀?我们天天迴向「上报四重恩」,天地鬼神对我们有恩德,我们要报答。所以古礼最重要的就是祭礼,祭礼也称為吉礼,无论朝廷或民间没有不重视的。

1、标数辨类

復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地神。

如果将主地神落实在我们生活,就是在一个地方上,有学问、有道德、有善心,受到当地广大人民的尊敬爱戴,能接受他的教诲,受他的影响,这一种人就是这个地区的主地神;这一类在古时候是称為地方士绅,在佛法中称為善知识。善知识所居之处,自自然然对当地眾生產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改变风俗习惯,破除迷信,啟发智慧,这就是地方士绅们的责任,他们应该要做的。第一句是说出这团体的种类,主地神团体数量也是尽虚空、遍法界,在在处处都显示究竟圆满,应证了经上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以下也是列举十尊上首。

2、列名结数

所谓普德净华主地神。

『地神』最重要的是行德。我们现在讲经把总题目定作:「学為人师,行為世范」,主地神特别著重后一句,他的言行可以做為社会大眾的楷模、标準、模范。这样才能够教化一方、影响一方,移风易俗,对这一方的大眾有真实的贡献,有真实的利益,所以把『普德』摆在前面。普是什麼意思?普遍、平等。也就是要示现普遍、平等,对一切人、对一切物,都是以清净、平等、慈悲心来对待,这就是普德。我们所提出来的五句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实际上是任何一句必定含摄其他四句。譬如讲真诚,如果不具足后面四句,就不是真诚;真诚一定圆满具足其餘四句,这才叫普德。

表现在行為上,决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看破是什麼?万事万法,体性现相、因缘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看破,看破是明瞭。放下是绝不染著,於一切法中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表现在生活行為上得大自在,随缘度日,随缘绝不攀缘。正像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的「恆顺眾生,随喜功德」,怎麼会不自在?随喜当中成就功德,功德是戒定慧三学。随喜当中合法合理,我们中国人常说,合情、合理、合法,这是功德。随顺当中样样都合情、合理、合法,自自然然与性德相应,普德就现前。

『净华』,就是我们十句的最后一句—念佛。如果不念佛,境界浅的是人天福报,深的可以达到菩萨的果位,但是,圆满成佛还有一段相当的距离。如果念佛,决定成佛,决定往生。你想想看,一个人真正心地真诚、清净、慈悲,生活放下、自在、随缘,这个人念佛,怎麼会不往生?决定往生!往生是一生决定作佛。摆在我们面前的十条道路,念佛是成佛之道。我们今天走的是这条道路,绝不受外界干扰,谚语常讲「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有魔来干扰。对付魔,只是不理会就行了。愈是干扰,我们愈要勇猛精进,突破干扰就成就了。有决心、有毅力,不怕难、不怕苦,就得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帮助,没有不能突破的难关。问题在於自己是不是具足真诚、清净、平等、觉。果然是这样的心,没有不能突破的。诸佛护念,龙天善神尊敬你、讚叹你,哪有不帮助的道理?第二尊︰

坚福庄严主地神。

这两位上首都是把福德摆在第一,有德就有福,福要坚固。福从哪裡来?佛在一切经论中讲得很多,可惜留意的人不多。真正留意的人,决定肯修大福报。佛告诉我们,这一生所得的财富,是过去生中修财布施的因,今生结的果报。过去生中修得多、布施得多,这一生得的财富就多。过去生中修财布施、修财供养,修得很欢喜、很痛快,这一生钱财得来很容易,也很自在,什麼样的因得什麼样的果报。过去世修布施、供养是人家劝的,不好意思不布施、不供养,布施、供养之后又后悔、又难过。这一生能不能得财富?能得。钱赚得好辛苦,很不容易才得到。

还有一些人钱赚得很多,经济风暴后,全没有了,只看到银行存款的数目字从多变无。这是什麼原因?拿别人的钱财来布施,不是自己的。「慷他人之慨」,以自己的名,拿别人的钱来修布施、供养,所以这一生果报也如此。只能让你看看,实际上没有,因為是别人的。所以要晓得,什麼样的因结什麼样的果报,一丝毫都不差,真的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佛讲布施、供养要用净财,拿自己的财物来布施、供养。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别人的财物来布施,果报是空的。今天讲「泡沫经济」,那个果报不是真的,曇花一现而已。所以要知道如何修积真实的福报。

佛说,修法布施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法布施种类繁多,状况与财布施也有类似。佛门中所讲的盗法;佛家戒律中讲得很严格,老师在传法的时候,你没有真正拜师父求学,却在旁边偷听,把东西学去了,这叫盗法。如果法布施是窃取别人之法来布施,盗法的果报,你能得虚名,没有实学。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确实有这种人;他有很多是博士头衔,有好多个,没有实学。过去是修这个因,现在得这种果报。

第三种福是健康长寿。佛告诉我们,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的果报。无畏布施是帮助一切眾生远离恐怖、忧虑、苦恼。无畏布施中最具体的、最容易做的,就是素食。我们选择素食,不食一切眾生肉,一切眾生看到你不害怕。所以一个人心地慈悲,不食眾生肉,在野外看到小动物,向牠招手,牠会跑来亲近你。一个吃肉的人,杀气腾腾,小动物看到你,赶快就跑掉了,牠怎麼敢亲近你?牠也有灵性,知道你是否会害牠。我们讲的素食、放生、保护动物,连动物都不忍心去伤害,何况对於一个人?对人当然更不会有意去伤害。这些属於无畏布施、无畏供养,你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如果造作的与这些完全相反,诸位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明白,果报都在三途苦报。

所以,我们要懂得怎样去修福报,尤其要认识什麼是真正的福田。佛在经上概略给我们举例,父母是福田、师长是福田;孝顺父母、奉事师长的人有福。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师长,连父母生活都不顾,他纵然有钱有势,不会长久。為什麼?福薄,没福。他现在所享受的,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说,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多,还有餘福,纵然造罪业,还没有影响他现前的生活。可是福的消耗非常之大,福报消耗尽,苦报就现前,这些道理我们要明瞭。贫穷与疾病的人是福田,我们对贫穷人要多照顾,对於有疾病的人要多照顾。疾病有两种,身病,现在大家知道照顾身体生病的人,心病忽略了,心病是妄想、分别、执著。佛法照顾真正是圆满,在佛门才能够修成坚固的大福,庄严道场、庄严社会,利益眾生。

世出世间法,无论是大事或者小事,如果没有福德很难成就。福从哪裡修?菩萨行的六条纲领,就圆圆满满的包括福慧双修。第一条教我们修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是世间人所祈求的三种福报。如果不知道修因,果报从什麼地方生起?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瞭的。佛又告诉我们,必须要兼修后面的五个科目,才能成就世出世间的大福报,才能够使福德相续,绵延不断。我们今天看看世间,确实有不少有福报的人,可是他的福报总不免有缺陷、不圆满,福报很容易享尽。稍微细密的去观察就能够发现,虽有福,没有福德相。一个人看自己不容易,看别人比较容易。会修行的人,看别人然后回光返照,再能够认真省察自己,对自己修学会有很大的帮助。因為能够省察,才能够见到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善莫大焉。哪些是有福德而没有福德相?第一,他一切都随顺自己的知见,随顺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所作所為与情理法不相应,这就是没有福相。相应就是持戒波罗蜜─第二种大福德相。持戒的广义就是守法,也就是说合情、合理、合法,这就是持戒。

第三种大福德相,这是佛在经上常常讚叹,时时刻刻提醒我们的─忍辱波罗蜜。《华严经》到后面还有很多次会读到,佛在经上常说,不止说一次,这是大福德相。正是世间贤圣所说,「无故加之而不怒」,心平气和,这是福德相。心不平、气不和,纵有福,福也不厚,厚福才能够载道。佛称為二足尊,就是智慧、福德两种都达到究竟圆满,由此可知,福与慧是自性中本具的功德。很可惜凡夫迷失了自性,性德不能够现前。学佛没有别的,恢復自性而已,所以忍辱非常重要。能忍之后才能真精进,福与精进相应,福报天天增长,愈积愈厚,积功累德。不但自己得受用,而且能令一切眾生享他的福报,与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没有两样。

第五与禪定相应。禪定,浅而言之,心中有主宰、有方向,不轻易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是禪定。《金刚般若》所说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是大福,真正是此地所说的坚福。末后与般若相应,就是前面第一位地神德号当中所表的─普德净华,与般若相应,这是我们特别要留意的,应当努力学习。谚语常说「福至心灵」,一个人福报现前,就显得特别聪明、特别有智慧;平常看这个人笨笨的,好像没什麼智慧,他福报现前,忽然智慧就开,福至心灵,很有道理。第三尊地神:

妙华严树主地神。

我们读《华严经》,要与大方广相应。大方广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我曾在经题中给诸位略略的介绍过。「大」表自性的本体;「方」表现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森罗万象;「广」表作用。所以这三个字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也是《无量寿经》上的经题,都能够融通,没有障碍。《无量寿经》经题教我们修行的总纲领,是「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就是戒定慧三学,就是佛法僧三宝。所以真正修学大乘的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相应,这就是「妙」。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无有一法不相应,才算是真正修学大乘之人;在我们念佛法门中,你才真正会念佛,念得与佛相应。古人常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与什麼相应?与觉正净相应,与清净、平等、觉相应,这才叫最圆满的『妙华严树』。树立正法,正法久住,这一位地神教我们这个法门。第四尊:

普散眾宝主地神。

『普散』,普是普遍,也表无所不散。『眾宝』可以分為两大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心宝。心宝怎麼散?譬如经上讲,大慈大悲怜悯一切眾生,这是普散。慈悲就是关怀、爱护、照顾之意。我们的心,念念都能够爱护虚空法界情与无情一切眾生,常常关怀,这是慈悲心普散,慈悲是心宝。明白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教学,採取佛法中的总持法门,对於心宝取了五条纲要─「真诚心」,对一切人、事、物,尽虚空、遍法界,过、现、未来,唯一真诚,这是真诚心心宝普散。接著「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无不落实,这是普散眾宝的意思。既然心裡真心的关怀爱护,在事务上哪有不协助的道理?看到眾生有灾难、有困难,一定伸出援手去救拔,自然会去帮助。除非别有因缘,是什麼因缘?我们常讲障缘,他有障缘,没有办法,我们帮不上忙,有障碍。若无障缘,哪有不援手之理?

诸位要知道,散财是大福,反过来,敛财是最没有福报的人。只知道积聚财宝,自己每天节省刻苦,积了一辈子财宝,到临命终时一样也带不去,不知道给谁去享受了;当然享受的人也有因缘。要知道散财是大福,能与许多眾生结善缘。特别是学佛的同修一定要知道,讲经要法缘,建立道场也要有法缘,领眾念佛还是要有法缘。缘从哪裡来?缘从普散眾宝结来的。我们若不与眾生广结法缘,缘怎麼可能殊胜?我自己这一生,前世虽然不清楚,学了佛之后,懂得用比量,也能够略微知道过去生中的作為。我大概是过去生中修慧不修福,所以对於经教没有感到困难,接触、听闻就能够明瞭体会其中的意思。可是一生没福报,一生当中一个道场也没有。

诸位现在看到我,好像也满有福报的样子,这个福是这一生现世修的。学佛以后才懂得修福,没学佛之前也很吝嗇。自己的东西看得很牢,别说不肯布施,人家碰一下、摸一下心裡都难过,就吝嗇到这种程度!是章嘉大师教导我,把这个毛病习气改过来了,所以这麼多年来,好像有一点福报,在物质生活上没有欠缺。虽然自己没有道场,住别人的道场,住得很自在。别人喜欢处处作主,我喜欢处处作客,作客比作主好,客人受到主人的礼遇与优待;主人家的家业,他操心,我不操心,反而得自在了。因此福报小,也小有供养。我把所有的供养,过去只做一件事情,印经布施,修法布施。有多少供养就印多少经书,印经书、印佛像,与大家广结法缘,这就是普散眾宝。所以我的法缘比一般法师要来得殊胜,道理何在?我肯散财,供养来了马上就散,愈散愈多,法缘就愈来愈殊胜,就这个道理。如果你不肯散财,你的缘就不广,将来成佛讲经说法度眾生,座下弟子不多。為什麼?没有缘分。如果缘结得深广,度无量无边眾生。

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讚叹阿弥陀佛,為什麼?一切诸佛中,与眾生结缘,阿弥陀佛是第一。一切诸佛如来在因地中发心度眾,可以说都有限量。我们发心要度这个地区的眾生;或者发心更大,要度全国的眾生;心发得更大,要度全世界的眾生,就此而已。学了菩萨道,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大,我们现在所接触的范围,只是六道中的人道,除人道之外,还有天、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於是心放得更大,我要度六道眾生。六道外面还有四法界,还有声闻、缘觉、菩萨,我要发心度九界眾生,这心大不大?还是不大。為什麼?每一尊佛国土都有九法界。经上告诉我们,诸佛剎土无量无边,所以九法界无量无边。只发心度一个九法界,不能超越一个大千世界。诸佛如来因地上发心,所关怀的、所护念的,多半都是一个大千世界。唯独阿弥陀佛,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一个不漏。所以他的缘无比殊胜,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与阿弥陀佛都有缘,阿弥陀佛是「普散眾宝」。阿弥陀佛的宝是什麼?名号。名号是阿弥陀佛第一宝,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一切眾生都能够见阿弥陀佛的形像,闻阿弥陀佛的洪名,与阿弥陀佛结了缘。只要有缘,缘成熟一定接受阿弥陀佛教诲,将来往生不退成佛,这个宝起了最大的效用。这是第四尊普散眾宝主地神教导我们的。第五尊:

净目观时主地神。

『时』是时节因缘,一般叫观机。机,归纳有三大类︰第一是人,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人道,广大的人群,你要知人;第二知时,时节因缘;第三要知处,处所。然后讲经说法、教化眾生才能够契机,契机契理,眾生才能得真实利益。这一位主地神教我们观机,观机要遵守的原则是『净目』,就是以清净眼观察时节因缘。说一个「时」,诸位要记住,把人与处所都包括在其中。所以这一句中最重要的是净,清净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好恶,用清净心、清净目来观机。如果自己心不清净,就是有好恶,有喜欢的、有讨厌的,这个心是染污的心、不清净的心,观机的能力就差很多,往往把眾生的根机看错了。你所选择的法门多半不适合大眾修学,这样子反而给大眾带来困惑与迷惘,不但信心不能够生起,反而令大眾在佛法中退失信心,这都是由於观机的错误。第六尊:

妙色胜眼主地神。

此一名号与前面的名号很接近,前面著重在心,清净心才有清净眼;这一尊著重在外面的境界。『色』是物质、色法,包含的境界非常广大,凡是我们眼根所接触的都是色法。此地用的文字很简单,意思很深。这一「色」字就圆满含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以此一字為代表。色法在法相宗,共归纳為十一法—五根、六尘。五根是眼、耳、鼻、舌、身;意不算,意是心法。外面六尘境界也是色法,就包含在这十一法中。这十一法都叫妙色,為什麼叫妙色?相有体无,事有理无,所谓缘起性空,这十一法都是因缘生法。佛在经上说得很好,凡是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明白事实真相后,你当然不会执著,不但不执著,分别的念头都不起,这叫妙色。由此可知,『胜眼』就是五眼圆明,或者也可以说之為佛眼,佛眼将五眼全包括在其中。五眼圆明对妙色,哪裡会有妄想、分别、执著?这完全是诸法实相,全是实相的境界。

也许同修要问,於一切法不分别、不执著,这样的人与白痴有什麼两样?诸佛如来、诸大菩萨在这个社会,為一切大眾作师作范,种种示现、种种言说,其中有没有分别、执著?给诸位说没有。禪宗六祖惠能大师给永嘉禪师印证,证明他确确实实明心见性。之后,六祖又问他一句:你还有分别否?他答说:「分别亦非意。」六祖首肯,告诉他:你如是,我也如是。一切眾生的分别是第六意识,一切眾生的执著是第七末那识。佛菩萨教化眾生有没有分别、有没有执著?有,但不是第六识、不是第七识。是什麼?他们已经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意。意有障碍,智没有障碍,智就是《华严经》中讲的无障碍法界。虽分别而没有障碍,虽执著也没有障碍,所以叫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凡夫分别、执著都造罪业,统统有障碍,他们分别、执著没有障碍。為什麼分别没有障碍?分别即是不分别,真的没有分别。没有分别為什麼说分别?随顺眾生的分别而分别,不是自己分别。随著眾生的执著而执著,自己确实没有执著。

这个说法,如果还不能够体会,我们举个比喻来说。一般人分别执著自己的意思,顺自己的意思就欢喜,不顺自己的意思就生烦恼,所以分别、执著是造业。佛菩萨分别、执著為什麼不造业?佛菩萨像舞台表演者,有表情,也要说话,是不是自己的意思?不是。是剧本上写的;叫你哭你就哭,叫你笑你就笑,与自己毫不相干,这就是分别亦非意,只是表演。所以你看到他也有分别、也有执著,但都不是出於自心,他的心清净,从来没有动过。这个本事我们如果学到了,受用真的快乐,真的离苦得乐,就与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没有两样,游戏神通。我们这一生来干什麼?来唱戏的、来表演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意思。完全是因应社会广大群眾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而起自自然然的反应,决没有一丝毫自己的意思在其中。这是「妙色胜眼」所含的深广之义。第七尊︰

香毛发光主地神。

这一位护法神的德号是从行德上建立的。『毛』指汗毛,正报中最小的,佛在经上常用毛端或毛孔。毛端与毛孔都能放出香光。香、光怎麼来?香与光都是性德,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放光,自性本具的功德放香。由此可知,他们全是见性的菩萨。我们不要以為地神、山神、主林神这些神眾只是鬼神道的眾生,他们的地位并不高,看起来天神都比他们高。可是他们却有资格参加世尊华严法会,可见都是法身大士,最低的资格,也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的圆教初住菩萨、别教初地菩萨,才有资格参加这个法会。而且,我们从「叹德」也能体会到,全是诸佛如来倒驾慈航作斯示现。确确实实是诸佛如来应化在六道,所以在这个大会上,他还是以应化的身分。為什麼他不以佛菩萨的身分出现?其中用意非常非常之深。第一个意思,让我们非常明显的观察到,如来的教化原来是整个世间各个阶层,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如果统统以菩萨身、佛身,我们会以為佛法大概是佛菩萨修的,凡夫没分。这麼一示现,我们明瞭鬼神都有分,所以他们的示现是代表九法界一切眾生。像《地藏经》中所示现的阎罗天子,阎罗天子是地狱道的眾生,他率领许许多多鬼王,参加忉利天宫一会。这些鬼王都是地狱中的小鬼王,说明一个事实,诸佛菩萨在地狱中示现鬼王身、阎罗身,也是教化救度地狱界的眾生。地狱眾生很难教化,恶习气很重,显示出大慈大悲。

第二个意思,我们从这裡能明显体会到,无论我们今天是生在哪一道,无论我们现前是什麼样的身分,过什麼样的生活,从事什麼样的工作,都能学佛作佛、作菩萨,所以他这种示现意义就很深很广。更深入的一个境界,这不是一般人容易体会的,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佛法的整体,使我们联想到古大德常讲的「佛氏门中不捨一人,佛氏门中不捨一法」,这是极深广的义趣。他们在此地表演给我们看,不仅仅是后面五十三参表演,这部经自始至终诸佛菩萨都在表演。

香光是性德,没有见性的人,身体能不能有香光?也能,不过这个香变质了。虽变质,也比世间种种香料殊胜,决不是世间一切香料能够相比的。天人身上有香气,也有光明,天人没见性,他们的香光就是变了质的香,天人的香光就不是我们人间任何香料能够相比的。人间修道人,修得有功夫,身上也有香光,像虚云老和尚身上放清香。修道人身上的香光与天人的香光是修得的,怎样修得?他所修的与心性相应,就有这个现象发生;如果所修的与心性不相应,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可是在修学中与佛法相应的人,香光也非常温和;如果与佛法不相应,与魔相应,诸位要知道魔也放光。佛身金色,魔也是身金色;佛放光,魔也放光。佛光与魔光不同之处,就是佛光柔和,接触感到很舒适、清凉、欢喜;魔的光就像太阳光一样,刺眼、不舒服。魔的香也刺鼻,香味很烈。佛与性德相应,魔与恶见、烦恼相应,这是不相同之处,我们要有能力辨别。自身放香光是修行功夫成就的一个证明。第八尊︰

悦意音声主地神。

名号表「说法的音声」。说法音声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只是在讲台上讲经说法。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接触什麼人,甚至於接触动物,都是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给他说法;所有一切言语,都是帮助眾生觉悟,都是帮助眾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开口都是法。到你善说的时候,不但开口是说法,闭口也是说法,就像《华严经》上所说的「尘说剎说、无间说」,没有间断过。能令一切眾生闻法欢喜悦意,又能够理解,能够深信,再进一步他能够发愿修行。第九尊︰

妙华旋髻主地神。

名号中关键的字眼在『旋』,旋代表什麼?旋是转法轮的相,代表法轮常转。让我们见到这一位主地神,弘法利生的愿行就油然而生,帮助佛转法轮度眾生。法轮的内容是什麼?『妙华』。就经教而言,妙华是《华严经》,妙华是《妙法莲华经》。在一切经中,古大德称这两部為一乘佛法。佛法分三乘、二乘、大乘。什麼叫一乘佛法?一乘佛法是讲成佛之道。如果一部经典是教人成佛的,就叫一乘法;如果是教人修菩萨道,成菩萨,那是大乘法;教人证阿罗汉果、证辟支佛果,这部经就叫小乘。大小乘是这麼分的,在於这一部经教人的目标。《法华》教人成佛,《华严》教人成佛。此地「妙华」不做别的解释,因為它底下有旋的意思。转法轮,转什麼法轮?一定是转一乘大法,圆满的法轮。『髻』的意思是高显。我们建立道场,树立法幢,让一切大眾都知道此地是正法道场,都知道此地是修学了义的法门,一生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是妙华旋髻主地神所表的。末后一尊︰

金刚严体主地神。

以『金刚严体』做总结,这意思很深。凡是「金刚」都表般若。金刚是慧,严是福。主地神以福慧开端,也以福慧总结;前面福慧是因,后面总结是果。说明彻始彻终,细节无论怎样繁多,总不离开福慧两字。『体』是性体,真如本性,佛法中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金刚严体」是严自性的佛陀,这是真正之体。金刚般若能严,所严的是自性,以及自性变现出来的无量无边境界,包括一真法界。体严,相当然庄严;能严、所严不二;性、相也不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体。下文是总结:

如是等而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

每一段都有这个字样,意思都相同,不必再解释。末后叹德:

3、摄德圆满

皆於往昔发深重愿,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

主地神毕竟以福為主,可是福不能离开慧,离慧之福不是真正的福报,真实的福报一定与慧相应。这些主地神的菩萨们,示现鬼神身分,确实是菩萨。而这个菩萨也是示现的,真正的身分是诸佛如来,倒驾慈航退在菩萨位,帮助毘卢遮那佛教化眾生。『皆於往昔发深重愿』,往昔是无量劫又无量劫,像地藏菩萨久远劫前就发深重的誓愿。地藏菩萨如是,每尊菩萨都如是。说一尊菩萨就是说一切菩萨,说一尊佛就是说一切诸佛如来,这是《华严》教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

发的是什麼愿?『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著重在末后四个字,佛懂得修福。如果诸位再问,佛所证已经达到究竟圆满,佛还有什麼修的?确确实实,佛的确是无修无证。无修无证是不是真的就不修不证?不是的。如果真的有修有证就不叫妙,真的不修不证也不叫妙,妙在什麼地方?修而无修,无修而修;证而非证,非证而证,这就妙了。修与无修是一,证与无证也是一,不是二,妙在此地。所以我们在凡夫位,没有入佛的境界,就要老老实实学佛之修、学佛之证,从这裡才入得了门。如果你现在就开始学佛的无修,什麼也不用修了,怎麼会成就?可是最后一定要入佛的境界,才叫真的证果,所谓究竟证、圆满证。修福如前所说。现在继续往下看:

上一页:主山神      下一页: 主城神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