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八、般若正见

[日期:2012-11-20] 来源: 作者:宋大鲁居士著 点击数:

 

 


八、般若正见

佛灭度后,渐分诸宗。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前,西藏佛法正从朗达玛禁佛后逐步恢復,尚无公认之标準。因至印度学法者既多,承传亦多,学者不能融会贯通,或重密轻显,或重显轻密、或轻二乘、或废自乘,致有大小显密空有之諍,修者唯趣於神变奇异之事,且相互衝突妨碍,真為了生死而修行者,寥若晨星。阿底峡尊者入藏,著《菩提道炬论》,以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二门,整顿西藏佛法。以观一切眾生皆父母故,教派之我执法执自化於无形,而佛教遂復归於统一。临寂时,弟子请传法要,唯教以深信业果為无上法门。得尊者承传者,唯在家弟子仲登吉,虽居白衣,一切依戒而作,非无矩度,然以居士担荷圣教故,比丘日少,西藏佛法又復陷入危险。宗喀巴大师应运而兴,既承阿底峡尊者之教法,又重比丘戒。显教则有五部法相:《现证庄严论》、《中论》、《入中论》、《集量论》、《俱舍论》、《比丘戒》。密乘则有三部、五部、二十餘部《二次第》之修法。熔释迦世尊一代时教、大小显密於一炉,不惟不相衝突,而且适见其互助互成之妙,故有第二法王之称。由宗大师传至二十八代康萨仁波卿,又转授於海公。故海公之教,即是从释迦世尊以来一脉相承之教,法流极為清净。所谓般若正见,即自释迦世尊乃至歷代祖师辗转达相承之修行正路、经验要诀也。

师在康萨仁波卿座下,专精修学深广般若,具得般若传承正见。晚年於清凉桥讲经时曰:「若问我等是何宗派,应曰大般若宗。学般若故,以般若為宗。」

广般若方面,师始终以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為唯一準绳,藏人讚叹《菩提道次第》為「完全次第」。完全者三乘兼修,显密圆融;次第者配合巧妙,循序以进。於此可见额鲁巴(格鲁巴)传统家风也。

入道方便,首重师承。得法流甘露,滋养慧身。以教言,听师一夕谈,胜读十年书,以证言,经验作导引,知道路曲直,得有形无形之摄持,不堕邪险,无迂回迟缓,稳速抵家。师尝自述依止学法之经验曰:「若不依善知识之教授,惟自钻研书籍,读诵极多,修戒仍不得下手方便,修定亦不别邪正。」因特译出《事师五十颂》,先依十德择师,而后严格按弟子法修学,必得殊胜利益。

汉地盛行大乘,多有自命不凡,对声闻缘觉,斥為小乘;对人天十善,更不屑顾者。师依宗大师教导,认為三士修法不可偏废。上士不离中下士所修法,否则基础不稳;中下士亦应回小向大,发大乘心,修在乘行,否则如来斥為焦芽败种。师又认為修行不易成就者,原因虽多,最重要者皆越中下士之行,而不肯修,虽名上士,实少资粮,故应从下士法修起,认定黑白业果,深细观察,能长大智,為中上士打稳根底。中士者出离生死,趋向涅槃,若不修此,一切尽属世间法矣。故必须重视圣教根本别解脱戒,决不能自命大乘,而忽视之。不知对治烦恼,而欲修行成就者,非空中楼阁而何?从来有成就之大德,无一不具中下士坚实基础。上士者观自苦求出防,观他苦发菩提。愿皆离苦,得涅槃乐,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难行苦行,在所不辞。关键在於不轻声闻缘乘,亦不废自乘。出离心,菩提心,以及正知正见,道之三要得以建立也。

关於显密问题,师曰:「显是密之显,密是显之密,有则双存,无则并遣。若不知显,则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则不悉显之作用。」显教乃密教之基础,密教乃显教之善巧方便。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密法若背离显教之基础,即无异於外道。故学人必须有坚实之显教基础,方堪学密。有谓学密者,可不必拘泥於别解脱戒,师则断然不许。因密法讲即身成就,速度愈快故,要求愈高,亏损律仪,直堕狱地。如飞机少一螺钉,危险极大,不比普通车辆故也。

一九四五年师於太平寺讲《圆成次第》,盛讚根本乘与密乘暗合道妙之处,发前人所未发。曰:「密法若不与小乘合,有人说不是佛法亦无以自白。大乘中虽有根据而证据少,若以根本乘合之,则不多不少,相数恰合,安能谓其非佛法乎?」又曰:「若无《生圆次第》,则《法蕴足论》為虚设可惜;若无《法蕴足论》,人将谓《二次第》為外道,亦无可辩白。」此义无著时始略為揭示,又不可為外人道,外人有不知而兴谤者故。根本乘与密乘处处可以扣合,不显明合说者為防盗取也。

师晚年因世多轻视小乘,特对《阿含》慎密研究,谓阿含為佛金口所宣,百劫千生难逢之教,所有密法道理及秘密修法,《阿含经》里均有含藏。於一九六零年起,不顾年迈体衰,每日精读《增一阿含》,根据康公等恩师口授要诀,及自他多年学修经验,撰写《学记》,其自序云:「深悔少壮之年,以无知故,不识阿含大教无上无穷,未肯虚心学习。中年受雪山之教,渐识门路,乃於六零年发心细学《增一阿含经》,不怖经多文广,一日不死,必学一日,以此誓愿,超越老病,復蒙三宝文殊加持成就。」最后重序,指出其精微义理,入道要门,且谓:「服膺阿含,全心遵行,则神通光明,不求而自来。」苦口婆心,以助来学,前后一如,老而弥篤,显密圆融,参证确凿,令见闻者,倍增景仰。

显密圆通,已如上述,下手方便,需依次第。学密法必需有显教之基础,未学显教者,不能入密。显教戒定慧三学,以戒学為首。师曰:「宗大师创额鲁巴教派,所以特别兴盛,即因严持别解脱戒,及摄持僧团如法羯磨之故。」又曰:「定道由戒律入手,乃额鲁巴之家风。」定道不由戒入,即非正定,与解脱道不相应故。师又曰:「密法本来在戒律中,戒律即是密传,故应结合而修也。大乘戒為密乘戒根本,密戒是大乘戒方便,二者尤不可分。初学密者,应学下二部,万要与别解脱戒结合。」可见密乘戒必以在乘戒為基础,大乘戒必以别解脱戒為基础,此戒律方面显密大小之次第也;修行方面,五道次第;密法《生起》与《圆成》二次第,均须循序渐进,不可颠倒,不可躐等。此乃歷代上师师师相承之宝贵经验,保证稳速抵家。

深般若方面,甚深中观正见,师以一颂概括:「生死涅槃纤毫自性无,缘生因果如如不虚误,二互不违相助以出升,解龙树义现证求加持。」释曰:「涅槃者,生死尽也,既无生死,云何有涅槃?执有涅槃,仍是我执。金屑虽贵,著眼成刺。名言之自性亦无,不许有纤毫执著存在也。缘生因果则丝毫不可破,飞机少一螺丝钉即不能飞。二互不违者,无自性与缘生不违也,不空则不能缘生故。」

师於离言真諦,虽亦开示,但不喜谈玄说妙,而侧重於平常日用,融理於事,即事显理。师曰:「般若要从八正道练习显现,方是真般若。盖真諦本无言说,一落言说,即是俗諦,即必须依八正道说也。」又曰:「慧者何?般若是也。般若无相,寓於六度万行,故曰慧行。若废行而谈慧,则慧亦无所用。」所译《慧行深意》,即《金刚经》之绝妙註释,因所述皆為断除我法二执,辩识种种烦恼魔事,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能以空慧,破诸魔境,非金刚而何?若徒尚玄谈而无实际对治烦恼障难之力,又岂能名為般若耶?

有好口头禪,妄执空理,妄自尊大,不敬三宝者,师严斥之曰:「如引一二句语录,如来顶上行,一棒打死与狗子吃等,是总坏佛宝;或执三身中唯法身是真佛,三十二相等非佛,是坏一分佛宝,说唯自性如来是真,实则唯皈依其我执大魔而已。」或曰:「某种佛法好应学,某种不应学,是即坏法宝。」或曰:「只有唯识才对,后来於唯识中,又说只有某一派唯识才对,结果连玄奘师也不对,只有你才对,岂不可叹!」有谓僧人无戒行者,何必敬之?师曰:「人闻此说之后,每见出家人,即起一观察过失之心,是即坏三宝之初步。」以上為破坏三宝之倒引。復有坏戒,坏依止等种种倒引,令人退道堕落,皆痴所摄。不為其惑,即是般若。故般若不仅谈理,需於事上见般若也。

我我执魔者,「我谓我慢,我执谓有我之感觉,魔者即此二种习气,……其体即是愚痴。应观其极可鄙厌,随时惩治。以此习气,无始薰习,极难除去,须久久施功,方能涤除也。」

疑心多心魔者,谓诸行人於诸见行,未得决定,随心取捨,而自心又未必合理,故成魔事。虽多能作,而无专尊修习,不得悉地。谓所修不成套,危险甚大,纵无危险,成就亦极缓。

又曰:「道之决定,即是无上殊胜之法,大魔障者即是道之掉动。修行人一生经得起几番掉动?人生难得,转瞬老死相迫,如何得了?宗喀巴大师此法,完全、细密、示人以修行之决定办法,极為难得。若不幸遇此法,腹行无方,随人牵引,如何能有成就?」

执二错失魔者,「此魔最细。二者谓内心外境也,未了心境一如,皆此所摄。执有自性之阿赖耶,亦是此魔。对治之法,应修大般若,若会得庭前柏树子,即是祖师西来意,便无此魔矣。」

我慢执魔者,於甚深空见,起诸我执,自谓能证,因起我慢,醉傲為性,於餘法餘人,轻毁藐视。师曰:「夫般若无所见,执有所见,非魔而何?八万四千法门皆有作用,执己见而谤餘法,亦魔事也。」

执宗派魔者,谓执爱自宗、瞋他法派等偏执见。师曰:「康萨仁波卿於对治此魔,修行特别得力。故能摄受各宗各派之人,而化除其横梗之成见。或问康萨仁波卿,红教好否,师答言好,问何故好,答开珠仁波卿如是说故。……盖各宗均有可採之处,以皆是佛弟子故。故评各宗不能一概抹杀其优点。开珠仁波卿指各宗之失,亦皆能洞中其癥结,使其心悦诚服。故好歹非不应分,但不应加我执耳。至初学者,先惟应专学自宗,至精熟已,方广学他宗,抉择分别。但虽知其短,非时亦不轻说,於他宗不勉强附和,亦不应轻事批评也。」

《慧行刻意》中述内外隐暗诸魔之差别行相,及消灭魔障之方法,极為精细重要。初以深般若灭魔,观所障之自,能障之魔,及俱有障法,皆自心分别,无有实体。平时定中练熟,临时即有作用。法空定能隐山河大地,内外一切当体即空,故能治魔。若有一丝芥蒂,即是魔立足处。次则治以广般若,即以慈心悲心菩提心,以胜信恭敬力、甚深缘起力、咒力、修福力、坚信力、瑜珈力等而消除之。即以理事二门对治魔障,般若正见即寓於此中也。

师曰:「慧行未实证為正知正见,实证即是般若度。」学人今生至少应得见道,依戒依法精进学修,但勤耕耘,不问收穫,百折不回,必有成就。

 

 

上一页:九、德行成就      下一页: 七、涅槃自在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