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行持语录

[日期:2012-11-20] 来源: 作者:承天禪寺编印 点击数:

 

 

◎行持语录

这部份开示,是从一九七八年冬季开始,至一九八一年秋季,共歷整整三年,其中地点,曾记有「福利社」、「寺务处」、「客堂」或「大殿」等,福利社即在今之「般若」亭下,其他地点,都在现在大雄宝殿前面的广场上,当时正逢承天禪寺重建的初期,原有砖瓦房,已全部拆光,為朝暮课诵、办理寺务、接待客人等,乃在大殿前的广场上,用铁管及石棉瓦搭盖了将近两百坪大的临时大殿,会客室与寺务处等都在其中。广公上人亦常在这里,坐在籐椅上与眾结法缘。其次就是月日,皆记以农历,在此特為说明。(编者附识)

※日期:一九七八年冬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七岁「如果情执不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如果恳切至诚,放下万缘,那麼,一念之间,便能到西方。万缘牵扯,割捨不下,那麼,百年万年还是在三界内。」

※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父母只是让我们藉著他们的身体来投胎,不论是恩是怨,都是业缘,只有立誓成道报亲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日期:一九七九年二月廿一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某某师初任寺务处书记职,每天须面对一些来来往往的信眾,由於出家未久,尚不知如何应对。上午,在招呼一些信徒后,老和尚即对某某师说:「在世俗社会分贫富贵贱,只要走进佛门来,就没有高下的分别,无论是贫是富,是贵是贱,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对待,生生世世要广结眾生缘,这样,我们在成佛度眾的过程中,才会有殊胜的因缘。」「不要说眾生有善有恶,一切的善恶都是我们的分别,如果真正会修行的人,一切眾生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十方施主供养三宝,种福田,而常住也须回施十方,这样,十方来,十方去,一切眾生都能蒙受恩泽。」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六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传某师与传某师在客堂谈及弘一大师,两人颇赞大师再来之功德,而自惭凡夫,习气无明炽盛,老和尚坐在旁边,听了即说:「晓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我们要在一切的烦恼中好好调理自己,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事,等调理得当,自然智慧明朗,无明散去,这就是参自己。在一个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瞭解别的丛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当我们修到将苦化為乐时,自然一切事情就会明明朗朗,无不通晓,而智慧大开。」

「我们修行主要是专心於佛号,心心念念不离佛号,四体作务都是随喜作的,扫地也阿弥陀佛,煮莱也阿弥陀佛,念念阿弥陀佛,事事随喜不掛碍,心则渐入西方境。」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眾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八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中午,某某师随师父往工地,师父指著刚去掉板模的墙壁说:「这个壁可维持几百年没问题。」

某某师说:「真好,就这样几百年传下去,承天寺将来会成古剎,出高僧……」

师父说:「你们要好好苦志修行,来世转男眾身,沙弥出家,来做圣僧。佛也是人去做的,不会修照样堕下去做畜生,要誓愿作佛。」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新皈依信徒魏某某,请师父教他坐禪。

师父说:「念佛就可以,念佛念到正念现前,没有杂念,心安定下来,自然就会坐得好。坐得久,这是最快的方法,否则,一坐下去都是妄想纷飞。」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廿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师父在客堂对某某师说:「修苦行是从苦中越修越不觉得苦,而且渐渐觉得快乐轻鬆,并没有感到是在工作,这就是业障渐渐在消,若是越做越觉痛苦烦躁,那就是业障在翻绞。不要以為佛菩萨是多苦,佛菩萨已从苦中磨得业障消除,没有苦感,做什麼事都已轻鬆自在,而不觉得在做什麼,也不觉得自己在度眾生。」

※日期:一九七九年八月廿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师父说:「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专一,而且能忍辱吃亏的人。」

※日期: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师父在客堂对某某师说:「论人的是非曲直,心里起不平烦恼,那就是自己的错,自己的过失。不去管他是非曲直,一切忍下,自心安之无事,那才对。自己也无犯过失,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师父不在时,遇事境缘,要记取师父曾说的教诫,忍之,心安之,这是最好的一帖药。」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八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晨间,洒扫毕,师父对弟子某某师说:「我们工作,不要说你现在寺里為佛做事,或為师父做,而是為消自己的业障做。我这里没有什麼可学的。只是扫扫地,做些苦行。但是扫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会扫,要能高高兴兴地扫,否则,扫地扫得起烦恼,无明业障反而缠上来。」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大殿 年龄:八十八岁承天寺正值懺云老法师主持佛七,上午,老和尚在大殿对参加佛七大眾开示:

「娑婆世界是我们客居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实,如戏梦一场,到头总是空,不要贪恋娑婆世界的一切,放下万缘,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

「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装饰我相。」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廿二日 地点:承天禪寺大殿 年龄:八十八岁上午,懺云老法师请老和尚到大殿為大眾开示,老和尚到大殿后,懺云老法师对眾人说:「你们有问题,可以请问老和尚。」

问:「如何得一心不乱?」

答: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慳贪。无掛碍、无散乱心才可,这个出家眾比较容易做得到,在家眾则种种俗务牵掛,放不下,较不易办到,出家人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便能得一心不乱。」「打七念佛,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是要去除色、声、香、味、触、法,得六根清净。出家人也是在打六根清净,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麼。」「出家人要修戒、定、慧,俗家人则修不妄语等五戒。经、律、论三藏亦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开得比较快,经藏的智慧,在吾人心中,这个无量无边如海的智慧,不是用开示或讲经可以开出来的,这是一种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而世俗的智慧则是一种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觉,如大学生的智慧,在佛门中仍是小学生。」

问:「修行过程中有许多难关,要如何打破?」

答:「我们现在虽然出家,但是仍带有无始以来所造的罪业劫数。怨亲债主,这些都会来讨,我们要念佛,靠念佛的力量,一关一关地打破。」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廿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下午,懺云老法师与大眾在客堂,请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说:「我们念佛就是要念到花开见佛,什麼叫花开见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悦色以道理行之,对人要亲切和蔼,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脸,令人望之却步,当法师的也要如此才能度眾。凡事照道理来,就事论事,不可用烦恼心去应付,对人不论是善人或恶人,都是和气地平等对待,不要去看别人的过错,这样别人对我们印象好,我们心也清爽,照这样做去,心无烦恼,便是花开见佛。」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廿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大殿 年龄:八十八岁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生的事。老和尚对传某师开示说:「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一切唯心造,弥陀经中所述西方极乐世界有金,银,琉璃一切庄严等,均是应对眾生对一切相分别贪取的习性,而方便设立的,使眾生因向往而专意念佛,与所谓「带业往生」,具有相同的诱导作用。离一切相的清净无碍,才是真正究竟的西方。」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廿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传某师将请假下山参学,老和尚在客堂对传某师开示说:「要出去参学,可以去参别的寺里的住持、当家、库头等,这几位执事人修行的方法,但是现在的出家人,多攀亲攀戚的俗家样,没有出家人辞亲割爱的气魄,又多争名争利的名闻利养心,没有出家人息心淡利的道风。」

「参学是在参自心,参我们的烦恼心、烦闷心、对人善恶是非的分别心,参我们对一切的境界不起分别,不起烦恼,得无烦恼心、无掛碍心,是心参。」老和尚继续说:「一心念佛,最重要的要能忍辱,什麼事情不顺眼,就把耳朵关起来,眼睛闭起来,装著没听到、没看到,睁一眼、闭一眼,对人要和顏悦色,再怎麼说,修行就是忍辱这两个字。」

「不要嫌别人这点不好,那点不好,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的无明业感在作祟,没有智慧,不能越过。」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某某师任寺务处书记,颇為信徒种种事烦恼,老和尚对某某师说:「我们出家修行是在取德,做人是第一步,对来寺里的信徒,不论对方如何,我们将就应酬应酬,但不可以有恶意。」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月☆日 地点 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

「看经要能解意,解意要能并行,只有能自观自行才是在利用经,才名為转经,否则便是被经转。如果看经、看戒得到一点知解,便拿来批评他人,侦察他人有无做到,心生分别,徒增我相、我慢与是非。也是被经转。」

「别人没有行的,做不到的,我们一定要行得到、做得到。否则,批判别人,自己岂不也与他人同一类?」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人若来请问我们经典的意思,应当尽己所知,诚恳為他解说,则於人於己生诸功德,切不可以轻慢心推说不知,则自己有过失。」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某某师请示师父,什麼叫「自净其意」?老和尚开示说:「眼见不生分别,耳听不生分别,是為「自净其意」,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的事,与你又何干?只要审察自己有无过失,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念佛是最简便的,不像持咒还须费脑筋,无论做什麼事,心内默念佛号,有念像没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只有那些不开化、不明理的人,才会把不实在、没有的事情拿来起妄想烦恼,这也是一种妄念愚痴。」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尚便对某某师开示说: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老和尚又继续说:「别人的行為好,我们心里不起欢喜贪著心,行為不好,也不起憎恶心,要好好按耐这个心,不起烦恼,别人不好,别人的习气,那是别人的事,如果我们拿来起烦恼,那就是自己的愚痴。这样,不论事情是好是坏,能保持这个心不动,便是忍辱。能够衝破这一关,以后无论什麼事就比较不会起烦恼,这点切要好好学,好好磨炼,如此业障自然消除,身体自然也好起来。」

「我们自身的光明要像太阳光一样,对万物一视同仁,无物不照,好人它也照,恶人它也照,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总要平等慈悲,若是与人计较,则自身也是半斤八两。」

「佛法是圆的,是可以权宜变通的,并不是有棱有角的,总是要宽怀大度,自身立场没有过失,别人要怎样,那是别人的作為了,与己无关。修行就是在训练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态度。」

「你看看过去祖师们的书,那些祖师并没有走,他们还在对我们说法。」

「我们不论到什麼地方,只要抱著愿意吃苦的心态,愿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亏,不畏艰苦,则照样会进步。」

「在俗家,我们是享受惯了,受骄纵惯了,什麼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总是固执自己的意思,刚愎自用,受不住约束,而今出家了,便是要把在俗家及无始以来,所带的这种习气种子换成佛种子。而培养种子并不是简单的事,要用我们的信、愿、行的力量慢慢改过,拔除习气种子,让佛的种子逐渐地发芽茁壮。」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傍晚,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一位年轻人上山,向老和尚閒聊些他家庭的事,人去后,老和尚便藉机对身边的弟子说:「那些溺在父母身边的,终长不成人,而那些离开父母的宠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却能炼成大人气魄。就像溺在母猴怀里的小猴,有时会被母猴抱得活活闷死,而那些独立跳跃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环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环境。」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香灯某某师,正為一些事情,与执事人大起烦恼,老和尚在客堂见此,便对某某师开示说:「俗家人分别善人恶人而起憎爱,而出家人对善人是如此,对恶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心,於好不起贪著心,於恶不起憎恶心。那些刺激我们的,才是我们真正的指导者,入寺没刺激,便没修没行。」老和尚又说:「不可起憎恶心,来分别那是恶人是坏人,是我们自己不够那个道行来接纳对方,不够那个涵养来与人善处,错是错在自己的耳根眼根的分别业识,这便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习气,我们就是被这些习气障碍住。」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传某师对一些人眾是非,颇為在意,一大早,大眾还在洒扫,便在大殿穿梭於人眾之间,东讲西听的,老和尚坐在客堂,静静地看在眼里,便对传某师开示说: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听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恶,人家譭谤我们,骂我们恶人善人,都当做没听到、没看到,收摄六根不外驰。只有那些没功夫的人,才整天窥伺他人的是非,斤斤计较。」

洒扫毕,老和尚唤传某师过去,对传某师开示说:「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炼我们不起无明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麼劳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对一切顺逆境的分别,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开发智慧。」

「妄想多的人,须要做一些杂务事,将念头有个寄託,否则妄念纷飞,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静静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会渐渐地不觉得在工作,而且自然会生起平等心。」

老和尚又说:「戒行清净,六根不染,是入禪的第一步基础,要如龟缩头,住於清净无染。六根不净,妄念尚存,无明未破,便无法开悟。禪堂打香板就是在打你的无明。」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上午,传某师在厨房煮饭,煮得起烦恼,摔锅摔盘的,老和尚在客堂,便对当时在场的几位出家弟子说:「领职事必须受过戒,方知戒律因果,才不会乱来,没受戒的,只能帮忙杂务,免得造因果。譬如大寮的事情,有监斋菩萨在那儿,可要循部就班来,不可起动无明,与人争吵或乱摔东西,这样,不但业障会反绞,且加重罪业,地狱道还有你的一份。以前,观世音菩萨、文殊、普贤菩萨,也是在厨房中修习因地的。」

「在大陆丛林中,大寮不可有閒杂人进入,即使是当家也要有事才能进去,以避偷盗之嫌,不像现在,杂人进出,还聚谈闲语。」「出家人要精通戒律,凡事遇境便能知所举措、知因果,要戒学庄严。戒就是要学忍辱,忍辱第一道,有戒才能有定慧。」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下午,在客堂,老和尚谈及臺湾的出家人就说:「在大陆,出家就没有了家,父母来也没有说那是父母,哪像臺湾的出家人,不但和父母、家人牵扯不绝,甚至连六亲眷属也混杂在一起,不成一个出家人的体统。出家就是要断与父母亲眷的牵缠,否则出家反落俗套,变成不像出家,也不像还俗。」

由於某某师执意要下山参学,老和尚不赞成,但也颇无奈,在客堂便对某某师说:「父母对子女,爱深责切,若子女嫌父母嘮叨,多管閒事,离开父母外出别住,不但自弃父母的依恃,且让父母怨叹,自失其利又伤及父母。出家也是一样,做师父的望弟子成就,才不惜唇舌,若弟子不从,弃师而去,不但自身失去规导者,且令师父失望。」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老和尚对某某师开示:「学佛要具足信、愿、行,仅有信还不够,还须要有成佛度眾生的愿力,这样遇到业障逆境时,才有办法以这个愿力来坚定自己,不致退心。只有信念而无愿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时要以念佛来克服它。」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老和尚对信徒开示:「用斋时默念: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眾生。所谓的愿断一切恶,当我们拿著筷子争夹好菜的同时,便是一种恶念。」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廿五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我们出家,是看破爱别离苦来出家的,所以说出了家便忘了家,如果还跟家里人牵缘,则身虽出家,心中的念头却没有出家,临终时,念头会被这些爱别离苦缠住,无法跳出轮迴,且与家人牵扯,自己也会俗气化。不要与家人扯爱别离苦,不与人攀缘,则念头自然清净,到时要往生西方才有希望,到极乐世界得不退地后,才有办法报亲恩。」

「被称讚而不会起欢喜心或贡高心的人,我们才能称讚他。」

「寺庙是个十方道场,十方人聚集一处,一个人一个样子,我们要自己去应付这个环境,不可能环境来适合我们的意思,在家里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全顺己意,何况十方人?处处要能忍,能顺承,心才会安。」

※日期: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廿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八岁「心若修得清净时,一触到境界,便能分辩邪正,心无动乱是道场。」某某师心有烦恼解不开,正值客堂有事,要到和尚寮一趟,一进去,老和尚便对

某某师说:「金刚经里头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你解释看看?」某某师无言以对。老和尚嘱在旁的传某师為之解说,传某师说:「若人在好言、恶言上起分别,在形色相上分别善人、恶人、好事、恶事,而起执著憎爱,以此分别执著的业识习气,是无法进入如来清净解脱的境界。」

老和尚在客堂对出家眾开示:「出家就是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修,那些好的、快乐的顺境,已经不必学了。修就是要修这些坏的、恶的,这些逆因缘,会啟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掛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我们出家的意义就是要了断恩怨,在怨亲平等,对恶人、有冤仇的人,我们要平等发愿,度他们一起成佛,这样我们才会起平等慈悲心。」

※日期:一九八零年一月十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开示:「那些随顺自己自由意识生活的人,往往会失败;不会作却装会的,也会失败。」

「自以為是,从文字般若上去学佛,而不躬行的人,终為文字所缚,心不得解脱。」

※日期:一九八零年一月廿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念佛,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无其他杂思想,便能预知时至。若还有其他思想,妄念障住,虽念佛也无法预知时至。」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傍晚,某某法师与一些信徒,近十人上承天寺请示老和尚,在大殿外,一行人顶礼老和尚后,某某法师对老和尚说:「出家以来,我一直深受种种人事上的刺激打击,与精神上的种种挫折磨难,不知是我没有修行,还是业障特别重?」

老和尚说:「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无始来的罪业越是会现形,幻成种种境界来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体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击磨难,这些磨难会刺激你,使你体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离,你必须跳越过这些障碍,越过人身的种种劫难,才能得到清净安乐,成就净业。」

接著老和尚对那些信徒开示说:「世俗人得富贵的,是过去生中布施的功德来的,今生享受福报,若没有无常的磨难,种种的挫折来刺激,便会沉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再以福布施,种来世人天的因,等福消寿尽,便会堕落,反而是福中藏祸。钱是无生命的东西,人则是万物之灵。所以,我们要会利用钱,不要被钱所利用。有钱要会布施,脑中才会清爽息念,才会消业障。否则,整天為钱烦恼,一直绞业障,这就是被钱利用了。」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黄昏时,老和尚在大殿外坐,信徒请问老和尚金刚经中「一合相」的意思。老和尚说:「一合相的意思包含很多,例如与人同事共处,和合无碍,也是一合相的一种,常诵金刚经,虽然未行到那儿,也可以开悟出来。」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越是当大法师的人,越是处处要谨慎,在任何时候对人都要尊重、慈悲。」

※日期:一九八零年二月廿五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女信徒林某某一心一意要上山落发,以了却娑婆苦,老和尚明白地对他说:「不要因為对世俗种种的挫折磨难,產生怖畏厌离,以為出家便可以避开这些痛苦,过清净舒适的生活,事实上,出家更是有各种的挫折与苦难来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世俗社会的苦,是生死轮迴的业,再如何奋斗、吃苦,仍逃不出六道轮迴的路;而出家的种种刺激挫折,却能敲醒我们的觉知性,由其中歷炼出解脱的智慧来,终而了脱生死。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某某师的训诫:「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麼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麼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知识份子总是在思想上转不出来,被自己的思想所缚,而起我慢心。」

「那些越是能干,越是有才华的人,越是要卑下谦虚,要以大慈悲来待人处事,才不会失败。」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信徒开示:「人家侮辱我、欺负我、占我便宜,如果我们能忍下来,不去斤斤计较别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碍它,这样,不但宿世业缘消除,且当下便能平静无事,又能增长福慧,延长我们的寿命。」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十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出家弟子开示:「念佛、為常住贡献心力、利益眾人,这便是修福慧,可直了生死。若仅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不為眾人,以后会堕下去。我也是在為眾人,修眾人福。」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廿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信徒开示:

问:「如何可得解脱?」

老和尚说:「念佛。念佛收摄妄念,能开智慧,便能解脱;不念佛,则妄念纷飞,想东想西,绞业障,如何能解脱?」

※日期:一九八零年三月廿五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由於某某师的出家,一直未能取得其家人的谅解,始终鬱闷在心,请示於老和尚当如何排解。老和尚说:「既已离俗出家,如果父母眷属越是关心我们,那麼那层情爱别苦会越缠越深,终至哀哀怨怨,永不得解脱,甚而随之生死轮迴。出家了,不要再有人我憎爱之心,这是轮迴之因,我们应当发愿:对那些有怨仇的债主,要起慈心,有能力的话,尚且要度他们,何况是父母这些对我们有恩的人。虽然,因世俗的观念,父母不谅解我们出家,產生怨隙,我们更要提起修行人的志气,发愿一定要成道了生死,然后去度他们,如此才是大孝,而不违出家之志。」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日前,一比丘自彰化来,请教老和尚找道场的事。

老和尚说:「我们出家人,寄形天地间,这天地便是我们栖身办道处,还要找什麼地方?出家人游山歷水,到哪里便算哪里,并不是要去找什麼道场,而是看自己有没有愿力,有愿力,林下竹子三两根编纂一下,也可以栖身,也是道场,有愿力克服每一环境的障碍,心便能安定下来,这样,在每一个道场,皆能安心办道。」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傍晚,在大殿外,某某师对老和尚提及「大弥陀经」中的种种,老和尚说:「大弥陀经中所说的西方胜境,不过是佛以此诱导眾生,使其念佛,令精神上有寄託与目标,主要藉由一心念佛,令三障消除,心无妄念,而达自性西方,皈入极乐。」

「虽然说极乐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无虚言,临终时只一佛念而无他念,心达一心,照样随佛号往生。」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开示:

「若人一心繫念佛,则念佛可扫妄念、垢尘。一心念去,至业障消尽,则智慧眼开,心无掛碍,自心则比西方境,以此无垢心境,命终后即感莲花化生,佛菩萨眾会一处,经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点都不虚假,佛绝无妄语。」

「但若眾生不信念佛有个西方境可去,却偏执於眼前的妄念、业感、种种事相,以為实有,如此不务实修,嘴里虽说要往西方,也只是个妄念而已。」「生西的另一要件是,必须了尽业尘,没有一切俗缘的牵缠,则生西有望。」

「佛说净土三经,示西方实境,畅演往生的捷径,亦不过是普摄群机,教化眾生,令生欣慕坚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达到度眾生的方便法门。」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佛光山佛学院比丘一行三、四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老和尚在客堂对比丘们说:「看经书仅是寻一入道门户,而念佛才是切实了生死之行。」

「念佛要具信、愿、行三力,要能引声念佛,大地一音,即各种声音入耳,即转成念佛音,而无分别,不被转去,方名一心不乱。」「我们妄念种子深重,念佛时不是头昏,就是被妄念种子牵去,所以念佛时必须小心。」

※日期:一九八零年四月廿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什麼事都要学习放下,不要执著,不要样样记掛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紧的事,不必去理会别人在演什麼戏。否则,自己跟著起烦恼,一起堕到三恶道去。」

※日期:一九八零年六月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开示:「一个人若是生活越享受,吃好、穿好,就会助长他贡高我慢的个性。个人条件越优越,则我相越是显著。」

「修苦行就是对一切粗贱的工作,都要无分别地去做,主要在磨我们的傲气、消业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没苦就没道行可言。」

※日期:一九八零年六月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美国度轮老法师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寺参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和尚与两位客僧在佛殿旁纳凉,老和尚问:「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神通不是教来的,那是修持到某一程度而自然有的现象,所以,师父常鼓励我们多坐禪。而且,神通并不能了生脱死,不是学佛的根本目的。」恒某师答。

再问:「既然如此,令师教你们修持哪一法门?」

答:「师父除了鼓励我们多坐禪外,也传千手千眼大悲陀罗尼。」

老和尚说:「学佛主要是要打破无明烦恼、捨慳贪而成佛,我们出家,要学粗衣淡饭,吃,随便吃,不挑精粗美味,只要东西能过咽喉,能下肚果腹便可,并不是不要吃,只要不过分,吃得刚刚饱就好,不要贪食而吃得过饱;穿也是一样,衣但能蔽体御寒即可,不择美丑,这样,才能消我们的贪嗔痴,要捨贪欲,佛制三衣一钵的意思,也无非是不要贪。」

恒某师说:「当初佛陀与弟子行托钵,而一群弟子出去托钵,并不是每一位弟子都能托到东西,有些弟子化不到缘,空钵而回,欢喜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我今天没有托到东西。」佛陀说:「这样好,托不到东西,你与眾生无缘,将来就不必再还人家,而且,你也没有因為别人托到东西,自己没有托到东西而心起分别,生起烦恼,这样更好。」

老和尚接著说:「中国这儿是东土,达摩祖师将佛法东传至此地,此地幸能素斋,持不杀生戒,而西藏是游牧地区,百姓均食肉类,当地的出家僧出去托钵,也是化缘到一些肉类、荤类的东西,他们这样做,并不是表示他们吃了这些肉类,就能化度这些生灵,而是以这些肉类,维持色身的生存来修行,百姓吃什麼,他们也随缘吃什麼,如果不明白这点,以為出家僧可以吃荤,就恣意地去杀食,这样,不但自己造下杀业、冤业,修行不成,而且将来还会堕到地狱中去。」「若说出家僧食肉不犯戒的,那必须自己修持到一个相当的程度,吃了肉,有能力超度那些生灵的,才有资格。他们看到一些生灵、禽畜道的眾生受苦的情况,必起悲悯,故意将其弄死,超度它们,免去它们的受苦。」

老和尚又说:「我们人道的眾生,有我们人道眾生的烦恼眾苦,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一切贪嗔痴的苦毒逼恼,每天就是被这些无明烦恼业转来转去,而四生道中的眾生,不论胎生、卵生、湿生或化生的,他们也是一样,有他们的各种痛苦。」

「我们人道是四生中最灵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懂佛法因果,為了一己的贪欲,想吃肉就任意宰杀,你看,当我们在杀那些动物时,他们也知道死苦,哀哀而鸣,而这哀鸣就是怨恨,杀了它,我们就与它结下了冤业,将来冤冤相报,生生相杀,永脱不出生死轮迴。所以,我们出家受戒要戒杀,即是这道理,戒经中告诉我们,不可伤害一切有情眾生,不可杀害生命,要我们去遵守,而在我们修行功夫尚不能持得很清净,完全不伤害到生命时,我们必须持「不故杀」的原则,否则便有过失。」

「你们女人身业障深重,要修五百戒,男人只要修二百五十戒。」

恒某师说:「可是当我们想到法身时,我们知道法身无男相,亦无女相,佛经上记载,龙女是女身,它在佛陀面前,将自己的龙珠吐出献佛时说:「我的成佛,也就像现在将龙珠吐出供佛一样地快。」说罢,便在佛陀前当下示现成就佛道。所以,虽然我们是女人身,可是对於成就佛道,并不感到自卑气馁。」

老和尚说:「龙女是修了好几劫,已经修到了临转男身,才有可能如此,一般女眾修行,到最后一定要转成男身,成法师来度眾生,行菩萨道,才有可能成就佛道,若要由女身直接成就佛道,那是不可能的事,观世音菩萨也是要转男相才能成佛的。」「我们今天能出家,是件不容易的事,你看世界眾生那麼多,我们幸而能听闻到佛法,又幸而能出家,袈裟披身,这是一件很难得的事,这是我们过去世曾持佛菩萨名号的缘故,有这个因,才有今天这个果。」

「我们今天既然出家,就要知道佛菩萨的意思,看一些经典,像金刚经、地藏经等,瞭解十法界眾生的状态,知道各法界的眾生是如何形成的,这样,我们的行止才能有所依向。否则,懵懵懂懂地不懂因果,出家了,还像在家人一样,争名争利,你抢我夺,互较高下,这样下去,那麼此生一过,人身也就难得了。」

「要知道,我们得了这个人身,是要来修行的,是要过人身劫的,看看能不能籍这个人身来了生死,成佛作祖,不要再依这人身,再造贪嗔痴的业,贪好吃、贪美服、贪享受。贪子女儿孙福,在六根尘中做梦,不知回头修行,那麼这番人身过去,四生之中就有我们的份。畜生道中,牛、马、猪、狗等是我们人去做的,饿鬼道也是我们去投的,乃至地狱道、化生类、湿生类,一切都是我们这个心去造成的。十法界中,一切都是依我们这人身所造的各种业去形成的。所以说,我们是在过人身劫,由这人身可修行成佛作祖,亦可造业堕四生轮迴。我们现在出家了,就该依著佛法,找到一条修行的途径,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轮迴,脱离娑婆苦。」

「有些人瞧不起出家人,可是,要他们念佛,念没几句就起烦恼念不下去,甚至听到念佛声,心中起压迫感,好像千斤的石头压在心中一样,这就是没有善根。」

「还是随令师学,比较有内容,较能学到东西。像我这样,每天吃饱没事做,就闲坐在这里,坐久了,也会起烦恼。」

「哪里,这是观自在。」恒某师说。

「嗅!你也会这麼说,不简单,很聪明。好了,我们一天说一点,晚板了。」老和尚说完,大眾即散去。」

※日期:一九八零年六月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清早,老和尚在庭前闲坐,香灯师上前请问:「师父,您看我试著学美国法师日中一食,可以吗?」

老和尚正色说:「你三餐吃饱,身体强健,体力充足,好好给我打鐘,打鼓,做常住的工作,為大眾做些功德,才是正事。日食一餐,也要看自己的体能是否可以,慢慢试练,自然而然成习惯。若勉强而行,身体无法支撑,疾病就跟著来。日食一餐,还是执著一个我相,执著我在怎样,那只是為自己,没有為他人,我们修苦行的,要利益眾人,不必效仿这一套。」

※日期:一九八栅年六月十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傍晚,课诵结束后,传某师与传某师,就日中一食这问题,再请示师父。老和尚说:「修行不是在忍饥渴,一天吃一餐,不但体内虚火会上升,身体会亏损,且忍久了,还会沦為饿鬼道的一份子。来这里的美国法师,他们并不是没有吃,你看他们,中午不是都吃得很多吗?三餐的份量并一餐吃,胃肠不是过饥,就是过胀,反而把胃肠撑大,不如正正常常的,三餐只為疗饥,只要不吃得过多,恰恰饱,不去贪著它就可以。现在刚死去的传能师,本来身体很好,就是勉强忍饥,打一个星期的饿七,才把身体弄坏,且难再调復。」老和尚接著说:「行日中一食,或过午不食,那是顺著身体的自然情况,在饱足清净的情况下,自然不需多食,而捨下一些多餘的饮食,并不是勉强去行的。像你们现在,还是一身的无明习气在妄动,所吃的,恐怕都还不够体内的消耗,还谈什麼日中一食?不变成饿鬼就好了。」

传某师问:「那麼,我们应如何了生死?」

老和尚说:「了生死哪有那麼简单,不吃饭就可以了生死,那大家都不吃好了,了生死,必须祛无明习气,要忍辱,忍辱第一道,这是最重要的,不是不吃就可以了生死。」

※日期:一九八零年闰六月五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传某师因感女眾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眾果断不畏的气魄,请示老和尚,如是女眾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也希望渺茫?

老和尚说:「不是这样的,我们出家是在修心思纯一,不杂乱,不与亲友过分攀缘。我们出了家,就是断了家,若父母家人来探望,我们以对待一般信徒的平等态度,体贴一下对方即可,若是过於攀缘,不但亲情的爱别离苦断不了,且心思会散乱,攀缘到后来,出家不像出家,还俗又不像还俗。臺湾的出家眾,就是败在这里。」

「这世间,就像一场迷梦,什麼都要看破,不但财不能贪,贪财,痛苦就随之而来,名也不能贪,贪名亦是苦,娑婆世界没有一样我们可留恋的。我们出家人捨下世俗的一切,粗衣淡饭修苦行,做常住的事,利益大眾,心有寄託,则妄念不起,业障自消,心无掛碍,一天过一天,这就是修行。」

※日期:一九八零年闰六月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美国度轮老法师弟子恒某师,偕同香港护法某居士来参拜老和尚。某居士世代篤信佛法,早年常亲近虚云老和尚,其父是虚云老和尚的大护法之一。此番来台,慕老和尚之道风,专程上山参拜。

某居士见过老和尚后,便对老和尚表示,人生短促,今后将一心一意走修行这条路,看能不能了生死。…

老和尚说:「现在民间信佛,大都佛、道不分,把佛菩萨、神明搞在一起,乱信一通。而且在世俗中,人人都被名、利两样绞得团团转,天天都在打名利的妄想,像沉在迷梦中不知醒一样,这样,要学佛了生死,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某居士说:「所以我就想早点把担子卸下来,专心走这条路。」

老和尚说:「话是这麼说,你还是有所掛碍,你仍是在掛心你的孩子、全家大小。我们修行就是要修这爱别离苦、生老病死苦。你要知道,我们投生到这人间来,有父母、兄弟姊妹等,这些都是属於四生轮迴中的一环,今世父母生我,以后我再生别人,彼此辗转相生,再加上我们的杀业,现在你杀我、食我,以后我杀你、食你,杀业不绝,冤冤相报,彼此相残,如是相生相残,一下子生為人,一下子又沦為畜生,在四生六道中,来来去去,永无止息,父母亲眷就是我们轮迴的伴侣。」

「现在你既然晓得学佛、拜佛,也会供佛、供法、供僧,这也是过去有种善根,学佛了更应知道来拥护佛法。居士在家学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们要知所节度,食但饱腹,衣足御寒,一切能过得去就好,把所餘的钱财拿来供佛、供法、供僧。做功德,做个护法,这才是在家居士所应做的本分事。」

某居士又问:「那我们在家人应修持哪一法门?」

老和尚说:「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不可能的事,还是捨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带业往生,不要再堕娑婆,才是最稳当的。我们出家人,有的為了度眾生,发愿还要再来这娑婆世界,但这个愿,也要本身达到菩萨的境界才有把握,否则一来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牵入轮迴中,这是很危险的。」

「现在人学佛,自度尚未成,自身还是一团泥沼,就想度自己的亲眷,结果,度人未成,反被人度去。学佛人自度无暇,还去牵绊掛碍亲眷,这样子,世俗念头不易转过来,想要修成了生死,就很為难了。」

「这个人生就像在演电视剧一样,各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剧情发展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看戏的人也随著剧情忽喜忽乐、忽忧忽悲,而这好恶忧乐,也不过是我们自己眼根对尘境,在分别取捨。我们看娑婆世界也是一样,顺境、逆境、善的、恶的,心境随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们的恶习深重,眼根对境,见恶易随,见善难徙,看到恶的,契合自己的恶性习气,就心生欢喜,恣心纵意,随顺而去;而听到佛菩萨的作為,像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却心生為难,认為那只是佛菩萨们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效得来,心生退却,对佛菩萨只有空讚叹。结果,好的没学到,坏的却越染越深,这就是本身没有誓愿力的缘故。」

「我们修行,就是靠我们的誓愿力在成佛的,自古以来的佛菩萨,像文殊、普贤、观音等,无不是靠著他们本身的誓愿力,修苦行而成就的。」

「出家人看经书,可以瞭解佛菩萨的意义,且要受戒,戒律很重要,这是我们了生死的根本。持戒,忍辱是第一道,要修苦行,粗衣淡饭,為常住、為眾服务,做功德,才能开出我们的智慧,才能亲身体会佛菩萨的意思(境界)。」

「你看看这个世界,大家都沉在迷梦中,追逐名利,你争我夺,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强,我要比你更强,每个人都在比赛,看看谁的梦做得最大。结果,这些名、这些利,生不带来,死亦带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恶业,而此番再堕下去,人身也就难得了。」

「我们这个人身,实在是很宝贵的,也是不容易得的,我们说人生人,狗生狗,各有其类,但是,不论是生人或生狗,均是我们这灵灵觉觉、不生不灭的灵性在转变的。我们这个心所行的,是佛菩萨的行径,将来就在佛菩萨的境地,心行所做的是贪婪、是愚痴、是嗔恚,以后就是三恶道的一份子,甚至昆虫类、空中飘浮的微细眾生类,均是经由我们这人身,不同的心行作為而转化的。十法界中一切的眾生,无一不是经由我们这人身而转化,我们这人身并不是那麼轻易过的,事实上,我们是在过这个人身劫。」

恒某法师说:「此番来台,拜见老和尚,受益很大,每次上山来,听老和尚开示,下山以后,老和尚的话,就始终在脑海里盘旋而受用不尽。」说罢,与某居士等一再拜谢,欢喜而去。

※日期:一九八零年闰六月十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台南某寺悟某法师,年八十二岁,出家未久,偕同一位在家护法,一个月前由台南出发,参访臺湾各地的寺庙,於昨日来到土城,掛单承天寺。清早,在客堂见到老和尚,请示老和尚修行之道。

老和尚说:「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这条路是比较慢,一心念佛,带业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悟某法师说:「我老年才出家,人生各种困难、危险的境界都经歷了,觉得这些对我来说,都不算什麼,可是现在出家了,却觉得佛法老是让我理解不过来,请师父慈悲开解。」

老和尚说:「老人家了,不要再想要学这个、搞那个,那是难有结果的,还是什麼都不管它,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最要紧。我看你根本没有念。」

悟某法师说:「昨天上山来,匆匆忙忙,没有时间念佛。」

老和尚说:「匆忙是我们这个身体在匆忙,念佛是用这个心在念佛,不相妨碍。有念佛的,和没念佛的,来到这里,我一看就知道了!一个有念佛的人,他的举止行动,言谈间会流出阿弥陀佛来,我看你来到这里,心里根本没有带半句佛号来。」

同来的护法居士问:「要怎样念佛?」

老和尚说:「念佛就念佛,还要怎样念。」

老和尚问悟工法师:「你在常住担任什麼职事?」

「香灯。」悟某法师答。

「担任香灯是最好利用来念佛的,一面擦擦抹抹地做事,一面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最好的。」老和尚说。

「可是,这样子我会弄乱、会搞错。」悟某法师答。

「这怎会弄错?你身上穿的这件僧服,你就不会把它穿颠倒。」老和尚答。

※日期:一九八零年闰六月十五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下午,士林一位尼师—德某法师,与其兄、嫂、弟、妹等眷属一行数人,来参见老和尚。德某尼师向老和尚介绍过其俗家眷属后,请老和尚开示在家修持的法门。

老和尚说:「一子出家,七祖皆得度,你的家人由你来度他们,也就够了,也最适合的,不必我这老人再来多话。」

「高僧大德的一句话,胜过我说千言,还是请老和尚慈悲指示。」德某尼师说。

「念佛。念佛是最好的。」老和尚说。

「念佛该怎麼念?」再问。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念,不要嘴念心不念。念佛是最重要的,在家学佛要念佛,我们出家学佛,也要念佛,再学一些种菜、捡柴、劈柴、煮饭、扫地……,像从小学生学起一样。」

「学佛要有像观音、普贤、地藏等菩萨的誓愿力,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愿吃的苦,这样,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萨的,往往都是那些让人家看為笨笨的人在成就的。」

「请老和尚告诉他们,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德某尼师说。

「做好人,不要做坏人。」老和尚答。

「……」

「我们来这世间,就是须要生活,衣食住这是免不了的,但是,我们赚的钱,吃能吃得饱,穿足够穿得暖,基本上过得去便可以,不要贪,剩餘的钱拿去布施、做功德,这就是做好人。如果恣意地挥霍、享受,随心所欲,不知节制,不会做功德,这就变成坏人。」老和尚答。

※日期:一九八零年闰六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眾是非,且往往耗去很多时间,今天又是如此,等某某师走后,老和尚就对传某师说:「别人来与你谈论是非,我们唯唯诺诺就好,不去参与,则对方自退,且自己亦不被度走,别人走错路,自己不要跟上去。」

老和尚对佛学院男眾开示:「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行事,仍是生灭法。年轻出家人,要好好努力修行,要提起重振佛法的志气。」

晚殿后,老和尚在大殿旁纳凉,某某师对老和尚说:「师父,我们在俗家时,父母兄弟六亲眷属朋友等,均以情份相牵繫,而出家也有师父、师兄弟、十方僧眾法侣等,若是起分别心,而有亲疏情份在,这是否也会形成生死因?」

老和尚说:「我们说出家修心,心要怎麼修?就是没有分别心,心净则是佛。我们轮当执事人,与十方眾人接触,就不能去分别对方,不论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对待,不起分别心,我们度眾生,就是以这无分别的心在度眾。俗家人不晓得这道理,凡事论好论坏、分是非、别爱憎;而我们出家人,不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表面但唯唯诺诺,应付应付,不管是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别,不去执著它,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还一天到晚,说这个人好、那个人不好,论是论非的,这就是身出家,心没有出家。我们说别人不好,这个不对、那个不对,这并不是对方不好,而是我们的眼睛看出去,耳朵听到,在分别好坏,而这种分别,直接通到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起烦恼。」

「说人的是非,本身就是一种恶念,如果我们不去分别,我们的心自然就会安定下来,如果我们看到不对的事情,或不如法的人,能够心理明白,而不表现出来,那才是真功夫。」

※日期:一九八零年闰六月十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就是佛菩萨。」

「所谓带业往生,乃是佛菩萨诱导眾生念佛之饵,令眾生為了要带业往生而精进念佛,等念到一心不乱、一念不生,没有妄想,没有恶念,则心达西方境。否则,带业仍要转人身。

「带业往生借由这个饵,即能使眾生达一心不乱、一念不生的真正西方境,这是佛菩萨度眾生的方便法门。」

「出家人不贪执往生不往生,出家人要发愿度眾生,这就是佛菩萨。」

「有所贪著,就有所掛碍,贪名利就掛碍名利之事,不会清净。」

※日期:一九八零年八月十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说:「师父在时,要好好体会师父的意思,师父不在时,自有人会领导大眾修苦行,智慧自然会开出来,最重要的是要修忍辱,能忍辱则智慧生,智慧生则无明尽。」

「别人说我们,不论自己是对是错,还是被冤枉,都唯唯诺诺,以不辩应之,心中不起烦恼,则智慧生,若是执理与人辩白,则无明起矣。」

※曰期:一九八零年八月十三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俗家取才,出家修行是取德。静坐昏沉是意识烦恼心所致。如果还有妄想,想要到哪儿,都还是业障。」

※日期:一九八零年八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某某师开示:「出家人要与眾生广结善缘,信徒来,我们要好好招待,这项行得圆满,到后来自会开出我们的福慧来。所以,广结眾生缘,对我们出家眾是非常重要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月十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某某师开示:「别人对我们越是不好,我们越是要发慈悲心善待对方,要对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嗔心、结怨仇,出家人心要无嗔。」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懺云老法师与緇素四眾一行十多人,於佛七圆满后上山,请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在客堂对眾说:「世俗人耽於根尘的欲乐中,到头来难免先乐后苦,而出家修苦行,虽然吃很多苦,但终究是先苦后乐。」

「看经讲法,如果自己不实修,还是他人的东西,等於在数他人的家宝,仍然不能脱出生死牢。」

「万法归一宗,到最后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

「如果要练不倒单,先要从淡泊两字开始学起,等到衣食住都能无碍,贪嗔痴也都消灭了,这样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谈到禪定功夫。」

「以前的祖师总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无名,越是少攀缘,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缘,则意根散乱,心多骄满则易失败。道业若不成就,也枉费我们来出家。」

「如果我们真為修行,龙天护法自然拥护,自然身心无所畏惧,外物亦不能伤害我们。真正有修行的人,心无种种心,眾生皆乐见,人人皆有缘。」

懺老又问老和尚,他水里(水里是地名)的大殿盖好后,该如何做利生的事?老和尚说:「不必掛碍那麼多,盖好也是这样,不盖好也是这样,要办自己的事。我这承天寺也是一样,盖好也好,不盖好也好,我也是这样,想走也就走。」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三日冬至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静坐,是坐无色相,不是滞静。离一切相,心无所著,才是静坐的意义。由这清净空无色相中,行、住、坐、卧寻得一不著一切的法,心无所贪恋、爱著,而走出生死,入解脱之道。」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一月廿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香灯师与某某师开示:「修行人绝对要利他,也唯有一切利他的苦行功德,才能脱出人我的限囿,离我相的一切颠倒想、贪想、愚痴想,以及因执私我相,所起的种种烦恼,也由是渐渐得解脱,自性中无量三昧渐现前,也惟有如此,一切以利他功德為前提,一切以脱眾生苦厄為怀,则自身无事,心胸渐宽。

「我们打鼓时,念『公事办,公事办,公事办完办私事』,就是不可人劳我逸,只图自己念佛、拜佛、诵经,这些是属私人的事,若不发心於公事,一味地自私,只顾自己的念佛、拜佛,这样的修持,乃是执我相,心地只有越来越窄,一辈子无法解脱。反之,将身心奉常住,為眾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这样,虽然没时间拜佛、诵经,但一切的经藏已在其中,则智慧渐开,心胸渐广。」

「早晚两堂课诵若能专精,则身心渐定,智慧得开,能成就祖师,不可忽之。观世音菩萨也是精熟课诵,再发心入厨房当饭头,知道如何将厨房的劳务化為功德之事,作為佛事之修持,否则,经咒不习,一味贪著自私,不能将厨房事化為佛事功德来修持,虽煮一辈子的饭,也难出头,因為因地上不正确,只会徒增烦恼。」

「出家人一切无事,住在自己的寺庙,安住自己的本份,随缘利益眾生,否则即超越本份。若与信眾牵扯,虽名為度眾,实為尘劳之事,这样的度眾方法,不但永远度不完,且本身亦会被牵入尘劳烦恼中。」

「心若至诚,则念佛时,不但有异香华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以三根草為香柱,也会发出香味来,佛菩萨是遍满虚空的,不只在寺内,心至诚,就与佛相应。」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修行乃修自心,心若清净,则一切无碍,度眾亦是在自心中度,不必出外尘劳,但住一处,即可随缘度眾生,也不必专择知识份子,一切眾生—胎、卵、湿、化四生都要平等度之,没有分别,贫贱、愚痴、颠狂之辈,亦须度他们。」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二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一切法门中,以专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

「出家人就是在修六根对六尘的贪欲,解脱色身之束缚,不著五蕴的色相,坐无相禪,若著有相坐禪,或有形式的用功,则会增长我慢贡高,执有一个我在做什麼。依戒律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

「出家要有愿力—愿成佛度眾生,依这个愿力去行,才能成就,否则,出家没有愿力,不会有什麼结果。念阿弥陀佛,也要有成佛度眾生的愿力。」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四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信徒开示:「我们生是由业感而生,却往往带著更多的业而去,如果不知入佛门修净业,在茫茫红尘中,為声色所役,為物质等欲乐所缚,贪嗔痴业造得越多,命终后,堕得越深。」

「既然知道进佛门,听了佛法,便当多念佛、拜佛、布施,将来才有个好去处。学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纷纷扰扰的六根尘中,寻出一条超越生死轮迴的路,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长,才不会随妄念业障流转,才有办法了生死。」

「要成佛道并非单纯念佛而已。念佛可增加佛根种子,善根利的人,将来还会有因缘入佛门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还须受种种的病难与劫厄,以消宿世来的业报,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种种的劫报,方能成就佛道。释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他也是经多少的阿僧祗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有的人不明白修行的个中缘由,谓出家人修行,也是病苦,也是灾厄,也会这般死法。殊不知这色身外表的病痛,与外境上的灾厄,虽然与世俗人等受无异,但是这灵性的昏与明,则大不相同。世俗人这般病厄灾难后,命终时,灵光昏昧,為业所牵,仍不免堕落四生轮迴中,而修行人却能捨下这一身的业尘,一点清彻灵明的心光,超越六道,直往西方,这是大殊特殊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歷练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衝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方能得到解脱,也唯有捨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掛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开示:「念佛才能了生死。对於耳闻、眼见、鼻嗅、舌味、身触、意念等,不去分别掛碍,则能得到解脱,这才是修行的意思。」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早上,老和尚在大殿外坐,某某师请示师父,如何用心念佛?老和尚说:「现前第一念是念佛,全知是佛念,就是一切音声是念佛声,鸟声、车声、人声等皆是念佛、念法、念僧,摄一切音声、一切现象界入佛音,勿為所转。」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某某师请问老和尚:「如何能五蕴皆空?」老和尚说:「要达五蕴皆空,必须持戒、忍辱、勇猛精进,改脾性,必须打破无明,随缘都好,如果起无明烦恼,人我斗争,那就可惜了。」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二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对传某师开示:「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根便有多少,福的深浅,视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客堂对出家弟子开示:「出家人若无戒律的约束熏习,则与俗家人无异。如果在人与人之间,仍起人非我是,则是未发菩提心,是犯戒。」

「离俗出家,若不能捨掉俗缘,仍掛碍家里的人与事,则仍是不能超出三界。既已离俗,一切得依出家人法门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捨弃比较胜负的世俗习气,一切言语事务中怕吃亏,怕被人佔便宜,起人我争执,仍是俗气未脱。」

「修行乃是捨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萨道。发菩提心,发大愿力,粗衣淡饭,一天得活,便修一天的行,今天不必掛碍明天的事,万事随缘。」

「四生之中,每一生类各有其习性、规律,其中以人道為最灵,餘三生类灵性较钝,但人类所為却是四生类中,最糊涂不智,行事也最无规律的。」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老和尚在厨房对眾开示:「在大丛林,当家、知客、库头有权统领,他们说的话,不论对或错、是或非,只有听从,没有第二句话。」

「出家就是要修忍辱,若计人我是非,还是属於世俗生死烦恼的况味,不是出家解脱的境界,凡事能行忍辱的人,则智慧渐明,当事一触,智慧则通,知道该怎麼做,所谓的智慧如海,便是由忍辱中磨礪出来的,由此更能引发出神通。」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有一天会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捨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礪它,不要太顾惜它,以祛对这形相的执著。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会照出自己自性的灵光,会照出过去的事情来。」

「既已出家,当思解脱之道,以了生死,多念佛,种西方莲池的种子,切不可随他人的业障烦恼而转,否则,业障越绞越深,将来堕落得也越深。」

「在厨房是在行普贤行愿的,以前,观音、文殊等诸大菩萨,都是从厨房中苦行出来的。在厨房要惜福,米泔莱叶不可轻损,不要说丢了可吃的食物没有因果,戒神、监斋菩萨可都把你记入帐里,将来还得做鸡、鸭、猪、狗来吃这些。」

※日期: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卅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八十九岁除夕,老和尚对眾开示:「在大陆丛林,知客是压制性的,他叫你坐,你就坐,叫站就站,不问对或错,这為的是消业障。」

「丛林执事人是寺规的代表,是磨练无明的善知识,这些人,往往都以恶人的姿态示现,以种种不合常情的要求,要你去做,无非是要消你的分别业识,只有唯命是从,才能免去烦恼脾气,消除贡高我慢,生卑下心,照这样,才能消业障、开智慧,方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出家了,非比在家人,要看破名利,淡然一切,不去攀缘,修行是自自然然的,你修到哪里,韦驮菩萨自然拥护你到哪里。要尽心常住的事情,才能增福慧,否则一辈子不能了脱。」

「如果生死已了脱,能弘法利生,届时,虽然我们不求名利,名利自然也会跟著而来。」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清晨,某某师洒扫毕,坐在福利社前石椅上念佛,老和尚说:「如果我们自心安定,则自然没有事情,每天心定神足,心无所求,但随缘一天过一天,心里自然快乐、欢喜,这个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处求?西方即在吾人的内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则常常会有事情发生,到哪里都不会安定。」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八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眾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在别道中受完业报,投入父母胎中转為人身。所以,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我们不知道,每个人都带著不同的业障来,若不知归命佛、法、僧,持斋、戒杀,勤心念佛,此身受报尽,将转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带著新的罪业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难保了。」

「出家人与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饭,行住一切从简,以去贪念,消除业障,若是再斤斤计较吃好、穿好、住好,则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业感,色、声、香、味、触、法,还是属於六道沉沦中事,是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体,不要汲汲於衣食事,因那是属於四生的种子。」

「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争夺心,同是一件东西,譬如我手中这顶帽子,如果我说这是一顶帽子,大家都不会要,如果我说这是一件宝,大家就过来争夺。出家人的宝并不在这娑婆世界,而是西方金银、琉璃七宝合成的极乐世界。」

「不要说这色身是我,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而这个心,却是要拿佛心出来应对一切。」

「菩萨度眾生、感应眾生,都是以无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觉、自自然然中度的,并不一定用语言或行动有相地度眾,像佛殿中的观世音菩萨,在那里端坐无為,却度了许多眾生来拜佛。」

「修行成佛,行菩萨行,乃至广度眾生,都是靠我们内心的愿力,如果内心的愿力坚强,必能度过重重难关而心不退转。如果确实是脚踏实地,有行持到那个程度,自然佛菩萨及天龙八部都会感应拥护,而达成愿望。」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九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上午,信徒郑某某来请示佛法。

老和尚说:「人是带业来的,来这娑婆世界,受轮迴生死烦恼苦、受五蕴之苦,眼睛贪看好的,耳朵贪好音声,舌嗜美味,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经营,要穿好、住好、睡得舒适,在世俗认為这是理所当然,以為人生只是為了享福作乐而已,殊不知道这番作為乃是造业,造了一些贪业,带旧的业来,再造新的业去,而人身也就再难得了。而佛法中的作為,是福慧双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為了利益他人,不著形相,而不是贪一己的私利,虽不為己,但在為人之时,同时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虽然我们每天做种种的事务,穿衣、吃饭、睡觉等等,但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须还要瞭解,我们尚有一个不可见、不可闻的一面,那一面并没有在看、在听,在吃,或在做什麼,是一条真正解脱的路途。我们带恶业来到这个娑婆世界,要晓得入佛门,由佛法中找到一条解脱的好路回去。一个人在生之时,若不能得到解脱,则死后不可能得到解脱。」

老和尚又说:「世间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债主,今世做你的父母,抚养还债,他世则做你的子女,受你的养育,如此,一世一世,怨亲相继,彼此互养,无有终止。而出家乃是要断绝这条生死债缘,将世俗爱别离苦的亲情,转為度这些亲人来皈依三宝,同来念佛、拜佛,度他们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轮迴苦,这样才叫做大孝报恩,否则,父母未度,这点恩情,还会使我们再入娑婆度他们。实则无始以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们过去的怨亲眷属,因隔世相远而忘失,今生為父母兄弟,来世可能為怨家债主,有的甚或堕入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等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度眾生,必须怨亲平等,慈悲一切,现世父母、兄弟固為亲眷,一切眾生亦為过去生的亲眷,故要发大悲心,誓度一切眾生,像大愿地藏王菩萨一般,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像这样怨亲平等地度眾,把现世父母兄弟亲眷,也视作一般眾生,平等度化,在这种基本的态度上,為度亲人而与俗家亲属往来,亦不属攀缘。」午后,天雨风寒,无游客信眾上山,大殿寂然,某某师正抄写八大人觉经,老和尚唤某某师过去,对他说:「我们出家受戒,乃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熏染的习气,革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非我是或我非人是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我们可听一听,拿来作参考,如果说的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必欲占上风,无明烦恼便生,这就是一种愚痴。」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午后,有信眾徐某两姊妹来皈依,顶礼师父后,老和尚在客堂即对两人开示:

「我们来这世界是带业而来,若不知皈依佛门,找一条解脱的路走,仍是迷迷糊糊地為衣食住等种种贪念,而造无量恶业,如此带旧业来,又带新业去,这番下去,四生中便有我们的一份,而人身也就难得了。」

「今天,两位既然晓得来皈依三宝,便也知道要戒杀茹素,不造杀业,有所约束,不造四生轮迴的生死因。否则,若不知皈依佛门,在世俗社会中无所约束,随著习俗恣意宰杀啖食,你杀他一命,来日必还一命,因果不失,不知又要造多少生死业。你们既来皈依,师父开示几句,得知道皈依佛门的意义,否则,皈依毕,拜拜佛便回去,也不晓得皈依三宝是要干什麼?有什麼意义?徒具形式,便一点作用也没有。」

「你们以后可常上山来,拜拜佛,看看师父,多亲近佛法,社会的意识观念要尽量淡些,烦恼时,要一句佛号提起不断,这样念头才有个归处,烦恼才能对治,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则烦恼自然渐息,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条解脱路,免再堕入生死轮迴,而我们这趟人生走一遭,才有个目的。」

「要知道,我们这个人身,不是那麼简单的,我们得这个人身,便要过人身劫,利用这个人身,来度我们种种的贪念,来度我们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萨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恶道也是由人身造业而去的,我们这个人身包含了十法界,為善為恶,超升下堕,全由这个人身,这是个转捩点,是个劫数,不可忽视。」

徐某某指著对面坐的妹妹,对老和尚说:「我这妹妹是台大哲学系毕业,留美四年,专研哲学,尤其对佛学颇有涉猎,现已取得硕士学位,想自己走出一条路,以佛学為基础,来教东方哲学,在美国弘扬佛法,师父认為这方式行得通吗?」

老和尚摇头说:「不可能,一个大学毕业出来的知识份子,或是一位思想很丰富的学者,想以居士的身份,用自己的思想形式来弘扬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某某对老和尚说:「我现在想再出国继续深造,取博士学位,师父认為如何?」

老和尚说:「不必出国了,到佛国来留学才有了脱的一天。」

「到佛国留学?」徐某某问。

「是的,出家。」老和尚说。

「出家!哦!」

「你到美国去,再怎麼念、怎麼钻,都是尘劳,只是徒然為自己多造点业,到头来也是一场空幻,你不可能由那里得到安乐解脱,只有烦恼、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会意识观念,会缠缚得你动弹不得。」老和尚继续开示说。

「对!对!对!这个我有同感,在美国四年,真吃尽苦头,哲学方面的书实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观念,真的把我的头脑塞得都要爆炸,而且使我无所适从,觉得从这条也不对,走那条也不对,想自己走出一条路子,又不知从何走起,也走不出来,在那里钻来钻去,钻不出个所以然来,每天头都很痛,生活又紧张,实在痛苦之极。」

「所以说叫你出家,社会上的学问,不论是科学、哲学、医药学,都是形相上的学问,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老和尚说。

「既然如此,那我改从职业上去求发展,自力更生,自己独立生活,不必仰赖父母,师父认為如何?」「你要致力於事业上固然是好,但是你必须考虑到,你把你的时间、精神耗在职业这条路,到最后,是不是能得到一个好结果?能得到解脱?否则,迷迷糊糊地投下去,也不过是另演一场戏而已,这样子,这条路便也不是个好路头了。出家学佛,才能从娑婆世界中,走出一条解脱、安乐的路,才会有个好结果。」

「我也是想到要出家,可是总觉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不敢来出家。」徐某某答。

「要出家,没有东西才好,如果你还有什麼东西,那就不好,出家学佛是没有文字相,也没有形色相的,这是一条解脱的路,心无掛碍。你在外国求学,是不是也要帮人扫地、洗碗、作种种杂务来过生活?」老和尚说。

「是的。」徐某某答。

「来出家也是一样,不论你是大学生、是博士,还是不识字,也是要从扫地、劈柴、种菜、煮饭等杂务苦行开始,慢慢消除你的业障,渐渐地智慧清明,而得到解脱。过去的佛菩萨,他们是这样做、这样修而得到解脱成就,我们现在循著过去诸佛菩萨,所修习的路径而修,自然也会得到和佛菩萨相同的结果。否则,怎麼称為学佛?学佛便是随过去诸佛的作為,修习而学,而不是把学佛掛在嘴边,写在文字上,放在学术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断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脚踏实地,实际的身心修持。」老和尚说。

「要出家才能得到真正解脱,没有世俗烦恼,可是,总觉得父母太辛苦了,这样对父母实在无以為报。」徐某某道。

「要得到父母同意而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事,父母亲眷都是希望我们和他们一样,走那条生死的路,既然我们也知道要图报亲恩,就应该出家走了脱生死的路,把父母引度过来,免其生死轮迴苦,令他们得到解脱安乐,这才是真正地尽到孝道,如果要以世俗的方式来还尽孝道,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在这娑婆世界,一代一代所走的路,都不离其辙,而结果也不出生死轮迴。假设你现在不出家,顺父母的意思结婚,物件若不理想,父母也為你难过操心,物件若是适你的意,是否也同时合父母的意?若不能,岂不又徒增父母的难过和失望,这样,你将再以何方式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出家修行,能度脱父母,度歷代祖先,也能报师长恩,所谓能上报四重恩,这样,我们人生走这一趟,才有个目的,有个价值,也才有一条解脱的路,否则,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走,再堕入四生轮迴中,也就枉费我们这个难得的人身了。」两姊妹听了老和尚开示,非常地欢喜、感动,顶礼而去。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有美国留学生施姓皈依弟子,来函请示师父,有关科学家和一些宗教家,对於宇宙的起源与未来发展的看法。施函中表示,目前科学家对於宇宙执有两派论点,其一,谓宇宙里有无量的银河,每一银河里,有无量的星球和太阳系,而这些银河不断地向外膨胀,旧的银河膨胀,又消失了,新的银河又產生出来。另一说,谓宇宙的银河向外膨胀,是会有一止境的,到一时期,所有向外膨胀的银河将会收缩,这样,一膨胀一收缩,循环不息。这两派的论点,以佛法观之,不知何者為是?

老和尚嘱弟子覆函谓:「以佛法的智慧来观这宇宙,并无所谓的大小、限量、膨胀或收缩,这宇宙的一切,都是吾人自心幻化出来的虚幻色相,是有生有灭的,是变化不定的,不是恒常如此。」

午后,狮头山某某寺的某某法师等一行四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客堂顶礼老和尚后,便对老和尚说:「请师父开示」。

「念佛,修苦行,扫地、煮饭、捡柴……」老和尚答。

「师父对出家人念书的看法如何?」再问。

「出家是无色相的,是粗衣淡饭,是信愿行,没有讲求吃好、穿好、睡好或是去念书,这些是属於社会习俗的形式。我们出家就是要从衣、食、住中去掉我们的贪念,粗衣淡饭,修一些苦行来消业障。过去的佛祖、高僧,他们并不识什麼字,可是他们靠他们的愿力,由这样修行过来,最后自己开悟出来的。我们学佛就该以过去诸佛、祖师修习的方式,来做我们修行的榜样,这才叫学佛—学佛的榜样。否则,只一味地念书,今到最后钻不出来,那些秀才、大学士、有学问有地位的人,他们要是进佛门,还是要从扫地、劈柴,学我们拜佛、念佛起步。」老和尚说。「我们念佛常常昏沉、散乱,这是為什麼?」

「没有愿力。如果有愿力,自然会将我们在社会中放逸惯的心,收摄起来,一心念下去,妄念自然就消失。」

「有人说,诵戒一定要在规定该诵戒的那一天诵,过了那一天便不可诵,师父认為如何?」

「诵戒,必须熟諳戒本,则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愿力要持戒,自然心里会晓得自己的持犯,否则,依文诵戒,天天诵也诵不完。」

「师父认為持午是否易持?」

「易持。这要看自己的能力和愿力,如有愿力自然易持。」

「有时想,时间实在太宝贵了,所以捨不得睡觉,晚上整夜静坐念佛。」

「行不通,要睡好,精神足才好念佛。」老和尚答。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二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菩萨传某师由菜园挑回一堆芥菜,大伙儿在大殿旁的空地上挑捡,师父指著那堆又肥又大的芥菜说:「我们这些菜是最好的,没有洒过农药,外面卖的菜都洒过药,吃了对我们身体很不利。我们出家修行要捨贪欲,吃只吃得饱,穿只穿得暖,这样就好,并不是要贪求吃得好、穿得好、睡得舒适,要粗衣淡饭捨慳贪。自己菜园种的菜,又营养,又无农药,又不花钱,若不懂得出家生活的意义,还要贪享口欲美味,到外面去买各种形形色色的菜,煮得满满的一桌,像宴客一般,大嚼一番,不但吃了对身体不利,又花钱损福,不但不能消除口腹的贪欲业障,反而助长贪念,与世俗人无异,那又何必出家?」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四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上午,慈航堂某法师等师徒六,七人,上山参拜老和尚,在参观三圣殿工地后,便离去。传某师对老和尚说:「现在交通发达,参学的人可真方便,古时的人要参学,就得万里行脚跋涉,沿途还要忍冻受饥,有时还遭盗寇的侵犯,到了寺庵,还要受到诸多的挑难,可是,他们却不以為苦,道心反而更坚固,像『一梦漫言』中见月老人参学的过程就是这样。」

老和尚说:「以前的人求法,虽然受尽辛苦,但却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做為他们日后担负弘法度眾的资本。师父年少时,参学行脚四方,也是歷尽饥疲,加上病魔缠身,也是这样磨练过来的。只要有实际的修持,自然有诸天护法的拥护,否则,师父整天在这里闲坐,又凭什麼每天那麼多的信眾上山礼拜?」

传某师道:「见月老人后来能得三昧老和尚的重委,扶树戒幢,广传律法,任劳任怨,实在得力於当初参学时的磨礪。」

老和尚说:「不错,我们参学,并不是在参别人能给予我们什麼厚待好处,是要从吃别人的亏中去参,才叫做参,不吃其亏,参不到东西。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劳苦,更要忍一切的辱,别人怨恨我们,我们还得用一句阿弥陀佛跟他结善缘。只有能忍辱,才能啟开大智慧。」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六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圆某法师与信眾十多人,上山请老和尚开示学佛门路。

老和尚说:「念佛。」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研经典的路,所以,诸位在家学佛,还是以念佛為根本。不要看念佛很简单,业感重的人,会念得索然无味,而起烦恼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号,一直念下去,那也是不简单的事。」老和尚又说。

八十四岁的林坦平居士,曾於去年五月间身体不适,一度心臟休歇四十多秒,全身失去知觉,又復苏醒,自谓死而復生,上山请求师父指示人生之道。

老和尚回答说:「像居士这般年纪,实应放下身心,一心念佛,不要再留恋这个假壳子。」

居士说:「当时,我是都放下了。不过,我现在还有个愿,在无量寿经里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说,凡一切有情眾生,不论璢飞走兽,只要临终时称念阿弥陀佛圣号,便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认為念佛靠佛力超离娑婆世界,比那些靠自力的禪宗等,更来得稳当、速捷。因為,我对无量寿经中的弥陀四十八愿很有研究,所以希望能把它写出来,这样,我便能放下,安心地走了。」

老和尚说:「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如果还存有那麼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迴。要知道,我们来到这娑婆世界,是带业来的,要在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门,找一条解脱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為贪享衣、食、住的舒适,而更造一些新的恶业,再重入生死轮迴的旧路中。不要贪长寿,如果不会修,不会走解脱的路,即使活了两百岁,也不过是多造一些业,两百岁一过完,还是要生死轮迴。我们这个身躯是有生有灭的东西,终究要毁坏,是无法让我们永久依赖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们这灵灵觉觉的灵性,才是不生不灭的。」

「我们既得人身,不要辜负这个人身,知道要走解脱的路,则成佛作祖靠这人身来修,不知道要修,还為这个身躯的衣、食、住、行等的享乐,无所不用其极,造无量的恶业,那麼三恶道中、四生之内,也有我们的份,所以,这个人身实是转捩点,是个人身劫。」

居士说:「我一向是念佛,希望能仗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西方。」老和尚说:「念佛要有愿力,西方怎麼去?西方是靠我们这个要往生的愿力到达的,没有这个愿力,是不会达到的,但是,你不要以為西方是在多麼遥远的地方,其实西方是很近,就在我们的心头,否则,西方那麼远,要怎麼去?临终念佛,那句佛号就在我们的心头。」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清晨,有一位衣著入时的女士上山,入得大殿,四下张望一番,见到一位出家师父,即问洗手间在何处?那位师父以手指示之,女士头也不抬,便说:「带我去!」等方便回来,恰遇老和尚入大殿,即正面对老和尚说:「你就是广钦?」老和尚点点头。

「我远远一望,便知道你是广钦,听说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

「我不知道,我不会看相,你会看相?你看我是谁?」

「我看你是高僧活佛的脸。」女士答。

「噢!写在脸上!」

「你看我像什麼?我的命好不好?」女士问。「你的命很好,像有钱人的太太。」

「凭什麼看?我的脸?我的气质?」女士问。「我由你的衣著。」老和尚答。

「我的衣著?衣服是外面的东西,怎可凭据?那我这套衣服给你穿,你也变成有钱人的太太!」「出家人不穿俗家衣服。」

「為什麼你不说,我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而是太太?」

「我看你不像。结过婚没?」

「我是学生,在德国念书。」女士说。

「你不像学生的样子,学生应该是像她那样。」老和尚以手指向正在会客室看书的中学生。

「好!不过老和尚,佛法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但是空中还有一个妙有。」说完即起座,昂然向门外走去。「懊!你也谈心经?喂!空即妙有,空是………」老和尚语未竟,来客已无踪影。在旁侍候的弟子,见此情状,颇為来客的踞傲而愤愤,就说:「这位小姐真是狂傲,目中无人……」老和尚马上以手制止说:「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承天寺对面的南天母正在开发,起造别墅社区,某某师恐日后社区繁荣,人烟密集,承天寺遂成观光地区,而破坏这修行道场的寧静,镇日周旋在游客间,不得安寧,向老和尚说:「等此处成观光区后,我便要往深山迁移,另觅清净道场修行。」

老和尚说:「此处繁荣尚须四、五年的时间,将来若成為观光地区,对我们修行不但没有妨碍,反而更能成就我们的苦行。修苦行的人要有气魄、有愿力,不怕吃苦,各种境缘,都须亲自从其中歷练出来,才晓得实际的情况,智慧才能明朗,遇事才能无碍,否则,没有愿力,怕吃苦,畏首畏尾的,身心都被束缚住了,智慧如何能开?」

「此外,我们还必须有不怕别人批评的气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别人走歪,也不会受其影响。如果一个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别人批评,见人私谈,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為人家在说他什麼,那是没有见识、没有出息的人。」

「对人普普通通就好,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无好无坏,平平就好,这就是修行,否则便不称為修行了。」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廿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禁语前对人眾的开示。

由於数月来,每日应客说话,师父身体已疲乏至极,中气虚耗,日前又闻乐果老和尚圆寂,而兴往生之意。今早,由当家师领眾,搭衣持具,至和尚寮,请老和尚慈悲住世,并禁语调气。

老和尚说:「今日起,我将禁语,诸位当和衷,共同為常住努力,凡事须懺悔自己的不是,要修忍辱,不要起人我是非的争执,这样常住平静无事,师父禁语才能放心。」

「我们出家修行,就是要修这些无始来的慳贪习气,要粗衣淡饭,厨房中能吃的东西,不可糟蹋,常住中可以用的东西,就必须加以利用,要為常住节俭,能省则省,不要有这是你的东西,或是我的东西这种分别心,出家人没有什麼自己的东西,一切都是常住的。更不可将常住的东西,或是自己出家后所积得的一些储蓄,拿回去给俗家亲眷,这样不但没有替他们植福,反而是使他们折福。」

「如果出家不晓得要吃苦、捨慳贪,讲求吃好,讲求安逸,那又何须来出家,又与俗家人何异?我们吃饭不讲求美味,就是捨口欲之贪,凡是能吃的就吃,能吃饱就好,这样才能捨慳贪,开我们的智慧。以前,我们在大陆承天寺时,寺中共有百多位僧眾,每日一清早便到菜市场,捡那些人家不要买的菜叶回来煮,每人吃饭就是一盘罗汉菜,哪像现在,花花绿绿地煮那麼多盘,任情地吃,而且生活还求享受,不会為常住省钱。像以前在本寺的出家眾,山中有柴枝不去捡,偏要花常住的钱,去买煤炭来烧,还得从山下请人挑上来,费钱又费力,自从传闻师来了以后,才不辞辛劳,开始上山捡柴,日用杂品也都由山下亲自挑上山。」

「现在,寺中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事,各人负责好各人的工作,不要去干涉他人。有事情时,不要坚说是自己对,别人不对,否则就会起衝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才不会和平。不管别人说我们怎样,都要承担下来,要惭愧他说是自己的不是,这样才能和合无諍,切不可责说别人的不对。」

「担任职事的人,要有不怕别人讲话的气魄,如果畏首畏尾的,怕东怕西,怕别人讲是非,整个心被束缚得死死的,这绝非解脱之道,尤其是做厨房职事的人,更须以忍辱行,来对治我们的无明烦恼。厨房是杂务最多、是非最多,最容易让人起无明烦恼的地方,我们在厨房要修些什麼?就是要以忍辱来修治这些烦恼,降伏我们的无明,这样才能开我们的智慧,否则,在厨房当职事,不会忍辱,不会惭愧自己的不是,事事与人争是非,所起的无明烦恼,比俗家人更厉害,这样,煮一辈子的饭,也不会出头。以前,文殊、普贤菩萨也是这样,行大誓愿,在厨房修成的。在大陆承天寺用斋时,都有法师向大眾开示,让大家能瞭解修行的意思所在,起惭愧心,勇猛精进。」

「现在寺中的诸位,都没有贪念,而且每一位都很尽心自己的职务,都很為常住努力,所以,护法诸天都在拥护我们,否则,师父每天就坐在这里,自自然然的,也没有做什麼佛事,凭什麼建道场?而且,大家都能平平静静地修行?照目前这种情况下去,对承天寺也有个好处,就是在未来的劫数变动中,承天寺会免过这个劫难。」

知客师说:「请师父住世度眾生,尤其寺中这批新出家的,仍然需要师父的引导。」老和尚说:「度眾生?现在的人,越来越奢华,贪念炽盛,离佛法越来越远,眾生那麼多,要度怎麼度得完?师父不识字,但是你们却能跟随师父修苦行,都很孝顺师父,依照佛法认真在行,师父也儘量维持这个色身住世,但色身终是有坏的一天,等到这个假壳子不能再住时,我也无法勉强。」

老和尚又接著说:「今日起,我就禁语,交待大家的一些话,切要记得,彼此要含忍合作,凡事都须惭愧自己的不是,切不可责人非,致生争端,大眾和合,清净修行。」老和尚开示毕,大眾起来顶礼师父后,便退下。

※日期:一九八一年一月二七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如果我们能把这个心修得清净,无业垢,那麼临终时,这个『心』便投入莲花,由西方莲池自然化生,而不由父母精血的秽体,由父母体生的还有生死轮迴。」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中也以忍辱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的人,福报最大,也增加定力且消业障、开啟智慧。」

「在家人的习性,是凡事分别是非、曲直、对错,争长争短的,恶心相向,出口如剑,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為本,慈悲為怀,事无分是非曲直,甚至无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转慈悲的心,学忍辱吃亏,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日期:一九八一年春季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开示:「两堂课诵在训练精神,每堂课诵,均有一切龙天、非人、孤魂等眾来听,有因此而得到超生的,这样,我们也会得到自心的安乐,冥阳两利。」

「对於他人的侮辱,能忍下来,便是我们的福报,以后还会慢慢地开智慧,忍辱也是在开我们的智慧。」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掛无碍,无忧无恼,这样才行,若还执著我在进步,或做了多少功德,会起我慢贡高,还是很危险。」

※日期:一九八一年五月一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晚殿后,眾师兄弟向老和尚顶礼请安,某某师问:「如何得六根清净?」老和尚答:「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至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

「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如获至宝。对厨房的饭菜,如果嫌好嫌坏地挑剔,自己本身会损福,反而还增加煮的人的福气。在厨房领职事的人,要拿出观音菩萨斗罗汉的精神,不管有多少人来吃饭,总是要想办法弄出来。修行便是在修每天的烦恼。」

※日期: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三日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对出家弟子开示:「做為一个出家人,是要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名利等,各方面放下,看得破,淡泊一切,由自身的种种作為表现,去感动眾生,去作一个天人师的表范,赢得眾生的恭敬,更以此苦行利他的胸怀,去圆满他人,利益他人,感动他人,才是一个出家人的行仪与度眾的正确方法,而不是耍法师的架子,要吃得好、住得好,样样去劳烦他人。一个法师若是对自身的衣食、名闻、利养各方面,样样不能彻底看破、放下,那麼他在自度度人的方面,还是存在种种困难。」

「一个修行人,在自度期间,必须衣、食、名、利、世间情爱种种,均能放得下、看得破,可以无掛碍,可以自处解脱,而不受羈绊,不受缠缚,才算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来度眾,接受供养,再把此供养转施為利益眾生的事业。」

「施主供养、布施的功德遍十方,受供者若三心未了,任意恣食,不怀惭愧,视之理所当然,那麼披毛戴角,还有你的一份。」

下午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开示:「现在的寺院经营或是度眾的方式,大都是不如法的,要如法,只有反求自己,自度成就,眾生见了自然起欢喜心,所说的话,都能被眾生所信受,且天龙八部自然拥护。度眾利生,不是在口头言语上度。」「什麼叫做庄严自己?不起无明是名庄严,内蕴谦卑、慈悲的涵养,行动如仪,是名庄严。」

「我们自身若不修持,不為常住、眾人效力,不修福慧,不修戒定慧,则天人远去,龙天不护,自然业障来集,心不能安定自在,便滋生种种事端,落魔窟。反之,则善神戒神、天龙八部来相护法,魔障不临,自然心得清净,安定自在。」

※日期: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七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晚殿后,老和尚在客堂对寺眾开示:「吃东西时,想想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怎麼来的?想想自己有没有修?若不怀惭愧心,就是嫌一句不好吃,也是损福。」

「尽心為常住,功德种在寺院,来世还会有福报到寺院出家,保住出家人的身份。」

※日期:一九八一年六月十六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某某师说:「你看弥勒佛、布袋和尚,他有多大的慈悲度量,如果一个人没有度量,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坏话,就是没有修行。西方不是普通一般人都能去的。」

※日期:一九八一年六月廿五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傍晚,信徒走后,老和尚在大殿外对某某师开示。老和尚说:「修行是修在哪里?在结人缘,东西给人吃,结缘不计较,凡事忍让不计较,再坏的人,甚而连一隻小鸟、小动物,也要与它结缘。没有人缘,或是相见人不喜,皆是前世没有和人结好缘所致。今世广结善缘,来世便能得到福报,像师父的福报,也是过去与人广结善缘而来的,所以这世,人人见到师父,都会起欢喜心、供养心。」

※日期:一九八一年八月四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大眾开示:「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慳贪,我们粗衣淡饭,就是要捨贪,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体御寒,如果还贪色、声、香味、贪睡……等,这都是一种痴迷,会堕在四生中。捨弃贪、嗔、痴,心地才能清明,临终时,西方才有份。」

「承天寺较不自由,有种种束缚,但这却保持承天寺的规矩、庄严。苦行中磨练出来的解脱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自此脱去,直接往生西方,这才是究竟的。」「此心能安,随处均能安,此心不能安,则到天堂也不能安。」

「人寡过,便能减少业感,心能定。出家要知因果,要惜福,能吃的东西,万不可丢弃,否则,下世转成猪、狗、鸡、鸭再来补吃。」

「在这娑婆世界中,无论什麼事情都不要去贪恋它,这样才能有一条解脱的路,临终时,直往西方。」

※日期:一九八一年八月十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对某某师开示:「烦恼恰如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无可捉摸,心里有事,就会出毛病,心中无事,一切不会出问题。」

※日期:一九八一年八月十一曰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上午,老和尚在客堂对一些出家弟子开示:「出家人须和眾,对信徒要能圆出家人的过,要以『和合僧』的姿态,以『僧无过』的立场示人,一来安定内部,二来维护僧团,令眾生恭敬三宝,不譭谤三宝。」

「出家人要忍辱,要修无我,如果『无我』则『无諍』,也不去分别谁好谁坏,对眾人就像对一个人一样,没有分别,一视同仁,没有在计较我是他非,如果有一个『我』,那有问题的事情还多得很。」

※日期:一九八一年秋天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开示:「当我们论说他人是非时,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实,而是我们的耳根、眼根在纳受、分别外物,是自家贼在劫功德财,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门头,别让它在声色上追逐,这样,烦恼就进不了门,时时紧闭六根,耳装聋,听若无闻,眼装瞎,视若无睹,鼻不拣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贪美言,眼不贪境界,自锁家门(即锁自家六根门头),专意念佛、拜佛、看经、静坐,打札自身的功夫,哪里还有闲情对外攀缘?」

※日期:一九八一年秋天 地点:承天禪寺 年龄:九十岁老和尚说:「初出家的人,都带著一身的习气业障,妄念纷飞,心猿意马,不受束缚,随心所欲,為所欲為。而现在出家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旧模式翻成新的版样,将原本已习以為常的习气,转成负载道法的行仪,即所谓的出家要有戒,戒就是因果,有所约束,种什麼因,得什麼果,有戒即有定,有定即能发慧,天龙八部自来相护。」

「而修行最先就是要摄住这个心猿意马、随心所欲的心,不让它出去放逸,这很不容易,但我们要发愿,為消这些无始来的习气罪业,要提出勇气,努力修苦行,难做的,要去做,别人不愿做的,我们要去做,发愿自己要成就,像阿弥陀佛一样,如此的信愿行,业障才会消。业障消,则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觉其苦,虽住娑婆界,犹如西方境。」

「修行的路,虽然艰辛,不如俗家自由,但却载著我们步向西方,去见阿弥陀佛。」

「所谓修苦行,也就是惜福,不糟弃任何可用的东西,吃的、用的,都要能化腐朽為神奇,才是功德,才是修福慧。」

「俗家人的功德福报,是享得尽的,而出家人的功德福报,却能生慧,出家饭是不容易吃的,要吃种种的苦,但这种苦是消我们无量劫来的重业,最后业尽生西。」

愿以此功德回向:广公上人莲品增上一切眾生脱六道苦同登莲邦

 

 

上一页:广公开示录      下一页: 广钦和尚年谱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