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日期:2012-11-14]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着 点击数:

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佛陀最初创教时,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说了种种的法门,但当时并未有宗派的分别。後来,由於历代大德依个人研究的不同,而对佛陀一代的教化,作了各种不同、偏重性的探讨,加上个人的修持体验,对经典产生种种的诠释,认为自己所阐扬的,最能代表佛陀的教义,衍变所及,乃渐渐形成各种宗派。
  
  在佛教的宗派里,大乘的佛教,在中国产生了八个宗派。这八个宗派中,比较重视义理的宗派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及三论宗等,比较重视修行的宗派有禅宗、净土宗、律宗以及密宗等。以下说明各宗的特性、内容及修行方法。
  
  各宗派的特性
  
  佛法传入中国後所形成的八个宗派,各有各的特色,它们的特点,可用四句话来形容:「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
  
  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一、密富
  
  「密富禅贫方便净」,是说明在八个宗派里,如果要学密宗,必须经济富有。因为密宗的坛场布置精致庄严,道具的打造材料非金即银,如果是铜质的铸造,则样式众多且须样样齐全,修持、作法需要很长的时间,对於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要如法学密,经济上必须富裕,时间上有相当空闲的人,才好修学。
  
  二、禅贫
  
  何谓「禅贫」?想学禅宗,没有钱不要紧,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之处,只要双腿一盘便可参禅。古代的禅宗祖师大德,有的常年居住山林,吃的是野菜杂果,穿的是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清贫澹泊,但禅定之乐却是无穷的。
  
  三、方便净
  
  「方便净」,意思是修行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不分行业、身分,随时随地都可修持,是最方便的修行法门。
  
  四、唯识耐烦
  
  「唯识耐烦嘉祥空」,意指学法相唯识的人必须耐烦,因为法相唯识里面的名相烦琐,义理层次复杂;如果不耐烦,则无法将其头绪弄清楚,如堕五里雾中,所以学唯识必须像学数学一样,要耐得住烦,才能学得通,故名「唯识耐烦」。
  
  五、嘉祥空
  
  「嘉祥空」的嘉祥,是三论宗的嘉祥吉藏大师,由於他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故三论宗又名嘉祥宗。嘉祥宗所依据的经论为《百论》、《十二门论》以及《中论》等三论,而这三论的内容是阐明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所以称它「嘉祥空」。
  
  六、传统华严
  
  「传统华严修身律」,中国号称是大乘佛教的国家,而中国佛教的大乘思想,就是以华严为中心。近代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虽主张八宗兼弘,却是以华严思想作为他信仰的根据。《华严经》起源於印度,传入中国後,经过祖师大德智慧的融和,将华严的法界缘起思想,提出种种的观法,寓哲理於实践之中。由於历代大德对华严思想所做的创新与发明,使得华严哲学在中国佛教史上开出了奇葩,成为中国佛教的传统信仰,因此说「传统华严」。
  
  七、修身律
  
  「修身律」,佛教的律宗,最讲究修身做人。因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做好,修身完成,才能进一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而证悟最高的真理,所以称为「修身律」。
  
  八、义理组织天台宗
  
  「义理组织天台宗」,各宗派中,对佛学义理能建立严密组织,有系统的加以阐发者,当推天台法华为第一。天台智者大师,将佛陀一代圣教,分为五时,并按其所摄受的对象,分为顿、渐、秘密、不定等化仪四教,以及藏、通、别、圆等化法四教;以科学方式,将三藏十二部经典,分门别类的归纳於不同根性的众生,并将修行的方式与证果的等次,一一加以分析比较。所以在义理组织方面,天台宗是最严密、最有系统的。
  
  以上概略的介绍八大宗派的各个特点,除此之外,此八宗有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同时兴盛於隋唐盛世,并且展现了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和隋唐的治世昌隆相得益彰,堪称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黄金时代。
  
  佛教八宗在台湾的情形
  
  以下介绍大乘佛教的八宗,在今日台湾的弘扬情形。
  
  一、密宗
  
  台湾有人修学藏密,有人修学东密。修学藏密者,是修学西藏的喇嘛教;修学东密者,则是修学日本高野山派的密宗。在日本统治台湾期间,日本佛教便已传入台湾。日本的密教则分为两大主流:一为天台宗之台密,一为高野山之东密。
  
  二、禅宗
  
  禅宗在大陆非常普遍,当时的丛林大寺,都是禅宗的道场,但是後来许多道场丛林都成为仓库、办公场所,或者博物馆。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台湾少有具规模的禅寺丛林,有的寺院虽然自称为某某禅寺,实际上修学内容和禅宗却不相干。目前台湾佛教的各宗派,其法统几乎都是从禅宗演变而来,由此可见禅宗对近代佛教的影响。
  
  三、净土宗
  
  统领今日台湾佛教的是净土宗,不管是禅寺、律寺,普遍都以念佛法门来引导信徒修持。以念佛法门为中心的念佛会、莲社、居士林等,也相继成立,这种现象虽然很好,但我们希望佛教是多采多姿的,各宗各派都能同时发挥其精辟的思想,重新呈现出隋唐盛世八宗并弘的盛况。
  
  四、唯识宗
  
  在台湾,研究唯识的人很少。太虚大师虽然主张八宗兼弘,但是他将佛学义理发挥得最为透彻、贡献最大的,当属法相唯识。民国初年,僧侣有太虚大师,在家居士则有欧阳竟无、杨仁山等大德的推弘,他们对於法相唯识的研究,皆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民国十几年时,还曾办过法相大学,培育出不少的人才,後来分别担任各大学的唯识学课程教授。
  
  五、三论宗
  
  嘉祥三论宗的学者,目前最有名的是印顺论师。他对中观缘起的性空思想,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肯定缘起性空是佛陀最初开证的法门,也就是佛陀在《阿含经》里所开示的根本教义。因为性空唯名的义理高深,所以目前对三论研究有心得,并且能加以推扬的大德并不多。
  
  六、华严宗
  
  台湾的寺院里,讽诵《华严经》的很多,但是如唐朝清凉大师一样,能把华严深奥的教理,有组织系统地加以诠释、推演者,则待後起之人发心发扬。
  
  七、律宗
  
  台湾每年举办传戒法会,基本上维持了佛教的法幢,但是对於戒律的内容,真正去了解研究的人,为数甚少。律宗不只是形式上的持戒,其修行方法、精神内涵,和净化生命的意义,皆必须进一步的阐扬。
  
  八、天台宗
  
  已圆寂的斌宗法师,曾居住在新竹,也去过大陆,在观宗学社专攻义理组织严密的天台,颇有成就。其门人弟子慧岳法师,继承他的志愿,致力弘扬天台学。
  
  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
  
  「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
  
  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盘共八载。」
  
  对於如来的一代时教,可以上面这首偈颂来说明其先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之後,首先宣说的圣教,就是华严;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指最初的二十一天,佛陀开讲《华严经》。「阿含十二方等八」,指《阿含经》的教义,讲了十二年;《方等经》讲了八年。什麽叫《方等经》?不属於华严、法华、般若、涅盘的大乘经典,如大家所熟悉的《阿弥陀经》、《药师经》、《维摩经》等都是方等经。
  
  「二十二年般若谈」,指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讲《般若经》。「法华涅盘共八载」,就是《法华经》与《涅盘经》,一共讲了八年。根据史传记载: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把这一首偈的时间加起来,刚好四十九年。其次,阐述各宗派的修持法门:
  
  一、华严宗的修持方法
  
  (一)《华严经》的来源
  
  谈到华严宗的修持方法,首先须了解《华严经》。在浩瀚的经典中,《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佛陀曾在七个地方,经过九次聚会,才把《华严经》讲完。据说佛陀宣讲华严时,没有人能了解其中的奥义,因此,传说这部经後来被藏在龙宫里,搁置了六百年之後,才被龙树菩萨发现。龙树菩萨以他的聪明把下卷背诵下来,但是前面的上卷、中卷,还没看到便为龙宫的人发现,而将他赶出龙宫。他出了龙宫之後,凭着记忆写下经文,此即龙宫所传的《华严经》。
  
  《华严经》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东晋的佛陀跋陀罗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六十卷,称《六十华严》或晋译本。唐朝的实叉难陀三藏翻译的《华严经》有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或唐译本。另外,唐朝的般若三藏翻译了《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有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不论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内容、义理都差不多,而《四十华严》乃《华严经》中最重要的一品--〈入法界品〉的单行译本。
  
  (二)《华严经》的三时判教
  
  华严宗的三祖-法藏贤首国师,把佛陀所说的一代时教,用太阳照物的譬喻,分成了「三时」:第一时:为日出初照时,譬如太阳刚刚上升,先照高山,比喻如来最初证悟,先以无碍智慧光明,照诸大菩萨,所说的经典是《华严经》与《梵网经》。
  
  第二时:为日升转照时,因为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所照的地层面也不同,所以第二时又分有初、中、後三转,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
  
  「初转」,是接引凡夫外道,使他们转凡成圣,如太阳出来,透过高山,射及幽谷之处,以此比喻凡夫外道;佛陀对他们所说的教义是三皈五戒、四圣谛、十二因缘,也就是阿含等经典。其次是「中转」,为了接引小乘进入大乘,及摄化大乘根性的菩萨,阳光透过幽谷,然後普及高原,比喻众生心量已较宽广,可学菩萨道了;此时佛陀为他们说《解深密经》、《圆觉经》、《维摩经》、《大宝积经》、《楞伽经》等。太阳一直上昇,到了日正当中,普照大地平原,如同佛光正照利根菩萨,佛陀为他们开示般若性空的经典,例如《金刚经》、《大品般若经》等,此为「後转」。
  
  第三时:是日没还照时,这是转摄末归本的法轮。无限美好的夕阳,即将下落,却又还照高山,表示佛陀将入涅盘,开示圆满的妙法,所谓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此时说的就是《法华经》与《涅盘经》。以上三时判教的方式,是华严贤首国师的说法,但是天台宗的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智者大师的五时判教,才是最合理圆满的。
  
  (三)圆融无碍的一真法界
  
  《华严经》是佛陀教法中,最高深最究竟的法门,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演说《华严经》,除了利根的大菩萨,鬼神、天龙八部等,皆无法了解其中奥妙的道理,即使二乘根器的阿罗汉,也不能领会佛陀的说法。
  
  在佛教各种经典中,言真空者,如般若中观;说妙有者,如唯识法相;提倡顿悟者,如禅门南宗;主张渐修者,如禅门北渐。无论空、有或是顿、渐,华严将这些思想统摄,并建立了诸教圆融的一乘圆教。
  
  华严的世界叫「华藏世界」,也就是万有诸法由心所现的「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是真妄泯灭,生佛不分的真理世界;是超越一切对待,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绝对平等的世界。如果我们能够认识一真法界,扩大生命的领域,则能证悟到生命的永恒不灭。人们最惧怕的是死亡,最厌恶的是贫贱,如果我们能契入一真法界,则能脱离贫贱、富贵、有无、生死、多少、高低等对待世界的束缚,而得到心灵上的绝对自由。以下简单说明一真法界的内容:
  
  1.一个不算少,万亿不算多
  
  在我们的常识里,一块钱很少,万亿钱财才算多,这是我们认识上的差别。在一真法界里,一个不算少,万亿也不算多。一般人认为一块钱少,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一块钱的价值。这个「一」,不是计数东西时最小单位的一,「一」是个无穷大的数字。例如:万法归一,纷纭变幻的万有,其本源却是「一」。一粒砂石、一点粉笔灰、一个银河系,乃至一个宇宙虚空,都含藏於「一」之中;而万亿虽多,万亿之上另有万亿,永远有一界限。我们要培养从一粒砂石去透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见识;这个「一」的涵意很深广,必须深入体会「一」的无限性。
  
  2.微尘不算小、虚空不算大
  
  在我们的观念里,微尘很小,虚空很大。其实,这种大和小的概念,也是错误的见解,在真实的世界里,大小是一样的。
  
  所谓「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大与小能够互相容纳,正是华严微细相容的道理。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的肚子真的那麽大吗?怎麽能撑船呢?如同佛陀的肚量包容天地,尽虚空都可以在我们的心胸之中,关键只在我们能不能扩大心里的世界。
  
  3.刹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
  
  刹那,是佛教用来计算极短时间的单位,「刹那」究竟有多短?「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刹」,意思是说年轻有力气的人,轻轻弹一下手指的瞬间,就具有六十三刹那。如果用秒来计算,一秒钟至少有好几百个刹那。劫波,简称「劫」,是计算长时间的单位,是无量数时间的代表,例如:三大阿僧只劫。
  
  依一般的想法,刹那很短,劫波很长,其实劫波也不算长。譬如有些动物,朝生夕死,牠也过了一生;有些动物,一活几百年,龟也好、鹤也好,牠还是过了一生。一期的生命,不外是我们行为所留下来的记录,由於记录的长短,在时间上乃有长短之别,但是在真实的生命里是没有长短的。譬如人虽有生死,但身体死了,生命却不会损减,好比房子烧毁了、倒塌了,可以搬家;身体坏了,生命也要更新。《华严经》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无限的、永恒的、亘古不灭的。
  
  梦,也能把很短的时间拉得很长,对禅定的人而言,漫长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短暂;在牢狱中服刑的人,一天如同一世纪那麽长久。恩爱的人,一旦分离之後,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冤家对头在一起,则度日如年。所以,时间的长短并非绝对,而是我们爱憎情绪上的分别。
  
  在华严的一真法界里,有并非真有,无也并非真无;污秽的不是污秽,清净的也不是清净;退步的不是落伍,向前的也不是前进。在一真法界里,有无也好,净秽也好,前後也好,大小也好,长短也好,都是虚假不实的。超越时间空间的一真法界,一念百千劫,百千劫於一念间,一粒微尘就是十方国土,十方国土也是一粒微尘,《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是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无碍的法界。
  
  (四)华严宗的祖师
  
  中国的杜顺和尚,是华严宗的初祖,生於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五五七),陕西省万年县人。十八岁出家,专宗华严,其着作《法界观门》,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而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之中,神异事迹很多,有瞎子聋子拜见了他以後,就能见能听。有一次他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他上了岸後,才又水流如故。唐贞观十四年(六四○)圆寂於义善寺。其一生宣扬华严教纲,彰显正理,深为朝野所敬重,唐太宗尊称他为帝心尊者。
  
  华严二祖智俨大师,甘肃省天水人。孩童时代喜欢堆石成塔,串花成盖,自己当法师,时常叫一起玩耍的同伴当听众,为他们说法。他出家以後,深探华严藏海,二十七岁时,便着作了《华严经疏》五卷,也就是有名的《华严搜玄记》,其着作共二十余种。他除了以着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外,一生不求名闻,风范清高。於唐高宗总章元年预知时至,对门人说:「吾此幻躯纵缘无性,今当暂往净方,後游莲华藏世界,汝等随我,亦同此志。」十月二十九日晚上圆寂於清禅寺,享年六十七。
  
  华严宗的第三代祖师贤首法藏大师。法藏是他的名字,贤首是皇帝封赐给他的名号。法藏十六岁时,曾经在陕西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燃指供佛,表示对佛教奉献的虔诚。後来听了智俨大师讲《华严经》,而归投在他的门下。法藏大师曾经协助实叉难陀三藏翻译八十卷的华严,并协助菩提流志三藏翻译《大宝积经》。一生中,弘讲《华严经》三十多遍。在着作方面,有《华严探玄记》、《梵网经疏》、《楞伽经疏》等三、四十种之多。他摄取杜顺大师的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实践法门,并以《华严经》为骨干,融和智俨大师的《搜玄记》,完成了华严教理的组织系统。所以说,华严宗到了法藏大师时,才完成自家教观双门圆满的架构,华严宗也由於他的弘扬而集大成,因此华严宗又称为贤首宗。
  
  华严宗的第四代祖师清凉澄观大师,做过七位皇帝的老师,曾至宫中对皇族说法,皇帝听了大悦,说:「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他一生当中,有许多异於常人的事蹟,最主要的一件事是他完成了《华严经》的注解之後,特地举行一个「华严经注解落成法会」,而这个《华严疏钞》落成典礼的法会,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大德参与盛会。
  
  此外,他对戒律严持不犯,三衣一钵从未离身。一生不重金钱与权力,虽受朝野优厚礼遇,毫无欣喜之色。出家之後,一生未曾躺下来睡觉,夜夜盘腿打坐,每天必诵《华严经》,每日下午必施食给饿鬼孤魂。澄观大师刻苦自励并致力华严宗的发扬光大,为中国佛教文化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华严宗第五祖宗密圭峰禅师,唐朝果州西充人。跟随澄观大师学华严,大师曾赞叹他:「能够追随我遨游於毘卢华藏世界的人,只有你一人了。」被赞为不可多得之英才,继承清凉大师宗弘华严。其间,又随荷泽宗的禅师学禅,提倡教禅一致,影响後代甚钜。毕生最大的贡献为对《圆觉经》的精辟注释,他以《华严经》为根据,对《圆觉经》做详尽的注解,着有《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等书,为历来注解《圆觉经》的泰斗。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大师的推弘,完成了华严宗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五)华严宗的修持方法
  
  华严宗的修持方法很多,以下归纳成四点来说明:
  
  1.发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在寺院里,出家人每日早晚课诵,一定要讽诵这个发愿文。除了唱诵,更须真正的付诸实践。不发四弘誓愿,不能与华严的一真法界相应,也就不能证悟圆满菩提的大果。学习佛法重要的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也就是发四弘誓愿。
  
  2.修学普贤十大愿:这也是佛门中经常课诵的,即:「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佛住世,七者请转法轮,八者恒顺众生,九者常随佛学,十者普皆回向。」这十件事是大菩萨发精进勇猛心,长期不断的修行,直到众生度尽,自己才能休息的大愿。此十大愿具有深远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燃烧生命无限的热情,完成自己,奉献大众。
  
  3.修学禅定坐法:华严也有华严禅定,华严禅定的坐法,和禅宗的打坐方法相似。只在调身、调息之後,可观想诸佛相好,观想华严智慧,静坐到心静如水,不起波浪。心上的意念思维,尽量不要让它妄动,甚至不要思维,不要回忆,不去推理,不去盘算,进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此时心胸清净明朗,像一面清净的镜子,如一潭平静的湖水。一面镜子,如果清净,什麽东西都可以看得很清楚;一面湖水,如果波浪迭起,则无法照映出东西。我们对人生的幻想、妄念太多,也无法认识事物的真正面目。
  
  4.睡眠的修行方法:对於睡眠,华严宗也告诉我们一些不做梦而容易入睡的方法:
  
  第一、睡觉之前用温水洗脚,促进血液循环,比较容易睡得着。
  
  第二、睡觉右胁而卧,佛教称此为吉祥卧,仰着睡或覆面睡,会增加身体的动荡烦躁而不容易入睡。右胁而卧的姿势,刚开始会觉不自在,但习惯就好,不让身体乱动,很快就能入睡了。
  
  第三、躺妥之後,闭上眼睛观想光明,观想远远的地方有光明,观想眼前若有若无的光明,能在观想光明之中入睡,一定会睡得很轻松,很甜蜜,不太会做梦,甚至人虽入睡,旁边的人讲什麽话,做什麽事,都能了然於心。
  
  第四、盖的被单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着凉,太厚则呼吸不顺畅。
  
  我们为了走更远的路,中途要休息,为了做更多的事,晚间要睡眠,但是不能过分贪睡,过分的睡眠,也会伤身挫志。以上是睡好觉的一些方法。
  
  (六)修学华严宗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修学华严之後,每天的生活,彷佛涵泳在一切智海里,畅游於一切时空中,让人感到生命之无始无终,无去无来,无生无死,而体会生命的永恒。有关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得到灵异事迹的记载很多,以下举出几个例子:
  
  第一、元朝正顺法师,出家於五台山,平时以深密的树林为茅蓬,以读诵《华严经》为修行的日课,读诵超过一千余部。他同时修学法界三观,每次进入华严法界的观想中,必经三、五天才出定,因此被称为华严菩萨。他将圆寂时,门徒乞求开示法语,他说:「历劫本无去住,应用何思何虑,转身踏破虚空,一切是非莫顾。」入灭时,灵桌上出现五彩龙,飞游於烛光庭宇之间。
  
  第二、唐朝有位城慧比丘,在五台山真容院跟随法顺和尚出家,经常在李牛谷的地方诵《华严经》,平日只吃嫩草树叶。当他诵经时,常有五、六位身着儒服,不知姓氏、来历的人围坐而来听经。其中几位送奇花异果供养他,花经久不谢,果子吃了肚子不饿。他觉得很奇怪,问他们是谁,众人回答说:「我们都是山神,因为你的诵经法力,使本山清净平安,特来供养服侍。」城慧比丘感到这些山神打扰了他的清修,於是迁移到别处去。
  
  第三、後魏文明元年,有位王明干,平时作恶多端,死後堕於地狱,被狱卒牵至门口,看见一位自称是地藏菩萨的出家人,教他持念《华严经》的一首偈子:「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当他见到阎罗王时,阎罗王问他:「你有什麽功德?」他说:「只能诵一四句偈。」於是大声念诵刚才地藏菩萨教他的那首偈语。阎罗王听了,就放他回去,同时地狱里受苦的人,也因听到四句偈而得到解脱。
  
  《华严经》的内容浩瀚深广,有关受持《华严经》而得大功德利益者,在历史上的记载可说是不胜枚举,以上仅掬一瓢法海,让读者略嚐法味。
  
  二、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密宗概说
  
  一般人总以为密宗是非常神秘的宗派,并将它和显教对立。其实,佛教没有秘密,一切都是公开的。密宗因专持真言密咒,而真言密咒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加以譭谤,所以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此本宗称为「密宗」。
  
  (二)显密二教修持的融贯
  
  在中国广大的区域里,最盛行密教的是西藏。中国佛教的僧团,出家僧众修身则持律,课诵则是诵经、念佛、持咒,可说是显密双修。不过,显教的佛弟子,修持密咒只是附带的,并无专修。许多经典也都把经和咒合并在一起,如《般若心经》最後也有一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而《药师经》、《法华经》也在经文里附有咒文。这些都是将显教经文和密教咒语合并在一起的例证。
  
  (三)咒语的意义及其功用
  
  密宗主要的修行,就是持咒。咒语又名「陀罗尼」,译成白话叫「真言」或「总持」,即一句咒语包含了一切,也就是总持一切的意义。如同我们念阿弥陀佛,是念「佛」的名字,这句阿弥陀佛和咒语一样,有包含一切的意思。例如:
  
  在密宗所传授的咒语当中,最普遍的是六字真言,又叫做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此咒是佛的真言,功用很大,可以消灾延寿,驱邪避难,所求皆能如意。
  
  根据《大乘庄严宝王经》所说,持诵此真言,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之後,当得极乐上品之生,余诸所求,皆能如愿。经上说:
  
  「佛告善男子,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脱。」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得是如意摩尼之宝(六字大明咒),汝七代种族皆当得其解脱。善男子,彼持名(六字大明咒)人,於其腹中所有诸虫,当得不退转菩萨之位。」
  
  「若复有人以此六字大明陀罗尼,身中项上戴持者,善男子,若有得见是戴持之人……则如见於如来,又如见於具一俱胝智慧者。」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而能依法念此六字大明陀罗尼,是人而得无尽辩才,得清净智聚,得大慈悲,如是之人,日日得具六波罗蜜多圆满功德,是人得天转轮灌顶,是人於其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所触之人发起慈心,离诸瞋毒,当得不退转菩萨,速疾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此戴持之人,以手触於余人之身,蒙所触者,是人速得菩萨之位。」
  
  「若是戴持之人,见其男子、女人、童男、童女,乃至异类,诸有情身,如是得所见者,悉皆速得菩萨之位。如是之人,而永不受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而得不可思议相应念诵。」
  
  念诵六字真言,不但自己能消除罪业,具足一切功德菩提,得到解脱,并且能庇荫亲族,乃至一切众生,使他们也能脱离痛苦,得到安乐。这个六字真言的殊胜奥妙,由以上列举之经文,可略见一斑。持诵咒文时,要抱持坚定的信仰,不可怀疑,只要一心一意的诵念下去,自然有功用。
  
  另外,持念密咒还有以下功德:1.能生长智慧;2.能提昇正念;3.能消除灾患;4.能聚集善法;5.能遮止众恶。当然,念咒最重要的是三密相应:第一、手要结印,是为身密;第二、口要诵咒,是为口密;第三、意要观想种子字,是为意密。三密相应,就是口中诵咒语,同时结着手印,意念则观想种子字,身口意三业,同时运作。若能三密相应持诵咒文,则功德更大。
  
  如果自己不会持咒,只是听别人诵念也是很好,因为这已结下了一个佛种的因缘,将来仍可获得人天福报。当然,最好是听闻之後能相信、修行、受持而不忘失。如果能将咒文持好,并融化於生活之中,一定能身心愉快,智慧增长。
  
  (四)念咒的五种方法
  
  念咒有五种念诵方法:
  
  第一是莲花念诵,念诵时要耳熟能详,朗朗上口。
  
  第二是金刚念诵,就是把嘴闭起来,不出声音,在心中默念。虽然默念无声,但是要字句分明,了然於心。
  
  第三是三摩地念诵,其方法是保持口与舌头不动,心安定下来,安住在禅定之中,然後观想真言的文字。
  
  第四是深深念诵。先观想眼前有一朵莲花,莲花上面有一个白螺的贝壳,从贝壳里发出梵音,然後跟随这音声来念咒。
  
  第五是光明念诵,口中念诵「唵嘛呢叭咪吽」,观想口中长出一道光明,此光明和我们虔诚膜拜的本尊佛,也就是大日如来合为一体,意思即自己的本性与本尊佛的法身同体无二。
  
  以上是密宗持咒的意义和方法。
  
  (五)如何进入密教之门
  
  在显教里,要成为正式的佛教徒,必须皈依三宝。皈依了三宝,表示我信仰了佛教,愿意以佛法为人生的指南,佛教称此为「三皈依」。
  
  显教讲三皈依,密教则必须六皈依。除了皈依显教的佛法僧三宝,密教还必须皈依上师、本尊、护法。在印顺法师的《成佛之道》一书中记载,太虚大师座下的弟子大勇法师,想到西藏学密法,依照密教的规矩,礼请了一位护法神来护持他。不料却请来一个狐狸精,狐狸精破口大骂大勇法师:「你不可以到西藏学密法,如果你坚持要去,我就扰乱你的修行。」使大勇法师进退为难,不知如何是好。有时候请护法神来护持道场固然不错,但是神和鬼一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如果不能顺其心意,反而惹麻烦上身。
  
  由於密宗的仪轨非常的复杂,诸如灌顶、结手印等,都不容易学习。如果想专修密宗,除了六皈依之外,必须跟随具正知正见的上师,才能如法学习。平常我们可以修持显教法门,诵念密宗咒语,而收显密兼修之效。
  
  三、律宗的修持方法
  
  (一)戒律的意义
  
  律,指佛教的戒律。佛经里一再强调:「戒住则法住。」戒律是维系佛教於不坠的纲常,是我们迈向佛道的准则。人生道路即使像高速公路那麽平坦,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时有发生车祸的危险;人生旅程上,如果不持戒律,也随时有丧失生命之虞。
  
  戒如明灯,有了灯火的照明,可以看清环境,不致跌倒;戒律好像城墙,敌人来袭时,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命财产;戒律如老师,告诉我们人生的方向。戒律能抵挡私慾的强敌,守护我们的慧命。佛陀即将涅盘时,弟子们围绕着他,问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人问道:「佛陀,您在的时候,我们以您为老师。您涅盘了,我们以谁做老师呢?」佛陀回答:「以戒为师。」戒律的老师,随时随地指点我们的迷津,使我们知道何去何从。
  
  (二)律宗典籍
  
  讲戒的经典很多,最有名的是四律五论。四律指《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诃僧只律》;五论是《明了论》、《萨婆多论》、《善见论》、《摩得勒伽论》、《毘尼母论》。在中国最盛行的是《四分律》,有法砺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怀素的东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律师的影响力最大。
  
  戒有五戒、十戒、八关斋戒、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乃至无量无数的戒。受戒好比学生要遵从校规,人民要恪守法律,我们则要依循人生的准则--戒律的指示,才不致身心放逸。学校的校规、国家的法律,是外在的约束,属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吾人发诸於内心的自我要求,属於自律,两者迥然不同。
  
  戒,依据它的精神,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制定的法规,是圣道的根本,能生长禅定、智慧;严持戒法,可免於沉溺生死大海之苦。戒体是受持戒法之後,得戒法之精神融贯於内心,产生防非止恶的功德;戒体即戒律的根本精神。戒行是将戒体如法地表现於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如前面所提的根本五戒、八关斋戒、比丘比丘尼具足大戒等等。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那麽佛教的戒律,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於行为,如同虚设,对生活产生不了作用。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我们受持戒律,应将这四者充分的发挥,蕴戒体於内心,将戒行形诸於外,才能庄严身心,受人爱敬。
  
  (三)出家众的戒律
  
  在佛教里,出家的女子,称为比丘尼,应守的戒律有三百多条;出家的男子,称比丘,应守的戒律有二百五十条戒。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出家的男孩、女孩,称为沙弥、沙弥尼,须守十条戒律。兹将比丘二百五十条戒法的纲目简单条列如下:
  
  1.波罗夷戒:出家人有四条根本大戒,是绝不能犯的,犯了这四戒,叫做犯四波罗夷戒。何谓波罗夷?波罗夷是开除不共住的弃罪,犯了波罗夷罪,从此佛教不要他,无法再生活於僧团之中。此四条根本大戒就是杀、盗、淫、妄。杀是以瞋恨心杀害众生;盗是不经同意而盗取他物;淫是以贪婪心行奸淫的事;妄是以不实在的话,欺诳别人,例如自己并没有得到神通,却说有神通;没有证到罗汉果,却说已经证果了。这就是大妄语。
  
  2.僧残戒:僧残戒有十三条戒,就是犯了很严重的罪,要赶快加以补救的意思。出家人犯了这方面的戒,等於残废一样,是次於波罗夷的重戒。譬如不明真实情况,随便诬赖别人、譭谤别人;讲话不负责任,兴风作浪,挑拨离间别人的感情等等,都是犯了僧残罪。
  
  不过,犯了僧残戒,如果能忏悔,接受僧团的救护,仍不丧失比丘、比丘尼的资格。
  
  3.不定戒:不定,有两条。所谓不定,指这个罪还没有确定,尚在怀疑判断之中。譬如某某出家人和某一个女人,共处於幽室中,或同在偏僻的地方。两人之间究竟有没有犯戒,不得而知,这就犯了不定戒。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应赶快自我表白说明;如果不老实自说,除了不能洗清罪名,别人怀疑你犯到某种程度,就得接受那种罪法的处理。
  
  4.舍堕戒:舍堕,就是波逸提,有三十条。例如把多余的钵或衣服收藏起来,不肯转送给别人,超过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这个戒。为什麽叫舍堕呢?犯了这种戒的人,他必须赶快舍离所有犯戒的赃物,不仅要把所得物舍掉,更要舍除贪心,因此称为舍堕戒。
  
  另外有一种叫单堕,一共有九十条,和舍堕一样,也是波逸提戒的一种。舍堕是必须舍去犯戒的财物,而单堕则只要向他人忏悔,即可以得到清净。三十条的舍堕戒,是舍去财物、舍相续贪心、舍罪的意思;而九十条的单堕只有舍贪心、舍罪。犯了舍堕罪或单堕罪,如果不能至诚忏悔,都会堕入地狱受苦,因此同称为「堕」。
  
  九十条的单堕戒,条目烦琐,无法一一加以说明,在此仅介绍其中一、二条。单堕戒前三条分别为妄语戒、骂戒、两舌戒。俗话说:「斧在口中,祸从口出。」在十戒中,对於口业就提出了四条,可见我们平时不经意中,由口所闯下的祸端有多少,因此佛教对口业也特别的注重。
  
  所谓妄语戒,是指不明究实、胡造谣言,强不知以为知;甚至知而不言,当说而不说,也犯了妄语戒。有些人明哲保身,不管天下大乱,反正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与我不相干,这种「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在僧团里是不合法的。佛教的积极参与精神,於此可见一斑。
  
  5.波罗提舍尼戒:波罗提舍尼戒一共有四条。提舍尼的意思是向彼忏悔,犯了过错,只要向一人忏悔就可以了。佛陀在世的时候,有的信徒很虔诚,知道城外有比丘可以供养,就备办饮食,亲自带到城外精舍去供养僧侣。但是由於精舍座落郊外,人烟稀少。当信徒带着厚重的财物经过旷野时,有时候会遭遇到坏人抢劫。佛陀於是制戒,比丘应该自己入城去托钵乞食,不自己入城托钵乞食即犯了此戒,必须向一人道歉忏悔。这种不入城托钵,懈怠坐待施主送食物来供养,即属波罗提舍尼戒的一种。
  
  6.突吉罗戒:有关威仪方面的戒,属於突吉罗戒。从身业与口业来说,称为恶作或恶说,在戒本里把它归类於众学法。众学戒有一百条,是轻微的戒法。比如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失去威仪,即犯了突吉罗戒。不过这是小小的戒,并不严重,所以叫众学,意思即应当在大众之中再努力学习。
  
  如果服装不整,或把衣服倒过来穿,像公子哥儿油腔滑调的样子;或穿着拖鞋进入殿堂,这都不合乎威仪,犯了众学法的戒。众学法相当於今日的生活须知,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规范。
  
  7.灭诤法:灭诤法,有七条戒。所谓灭诤法即大家意见不合,争执起来时,要面对面坦诚布公地互相表白说明,解除彼此之间的误解。一旦化除争执,事後则不可再有议论,不可背後再搬弄是非。
  
  一般会引起诤论是因彼此对法相的看法不同,抱持自是彼非的态度,在讨论之中起了争执。有时候某一人所犯的过错,到底是属於那一类戒法,由於罪相不容易分别判断而引起的诤论,这种情形就需要灭诤法来消弭彼此的诤议。
  
  (四)佛陀制戒的因缘
  
  佛陀为了达到十种利益,才制定戒律。所谓十种利益:
  
  1.为了使僧团大众和合相处。
  
  2.藉和合清净的僧团风范来摄受僧众。
  
  3.以法来调伏个性较顽劣的众生。
  
  4.使僧侣知道过错忏悔以後,内心得到清净快乐。
  
  5.使僧众言行有所规范而断除现在烦恼。
  
  6.使僧侣断除现在烦恼,进而产生定力,断除未来世的烦恼。
  
  7.使信众生起信心。
  
  8.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坚定。
  
  9.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长存。
  
  10.使未来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心住於佛法之中。
  
  以上十益是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每一条戒律的制定,本来都是佛陀为了随顺当时的情况,依照当时的风俗民情、因时适宜善巧制定的。弟子每做了不如法的事,佛陀就告诫说:「下次不可这样啦!应该制定这样的戒,以後不可再犯。」当时佛陀为了纠正弟子的行为,所制定的规矩,就成了现在的戒律。
  
  (五)在家信众的戒律
  
  在家戒有五戒、八戒、菩萨戒等。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相当於中国儒家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不杀生曰仁、不偷盗曰义、不邪淫曰礼、不妄语曰信、不饮酒曰智。
  
  不杀生是对他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是对他人的身体不侵犯;不妄语是对他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是对自己的灵智不侵犯,而不致去伤害别人。因此,所谓五戒,综合起来就是一戒,即是不侵犯。不侵犯是什麽意思?用现在的观念加以诠释,就是自由的意思;在不侵犯别人自由的情况之下,而享受到最大的自由。
  
  有些人不了解持戒的精神,担心受了戒会自我束缚,其实受了五戒才是真正的自由。试看关在牢狱里面的人,不都是犯了五戒,才失去自由吗?像杀生,主要是杀人,现在有些人太狠,不但杀人还要分屍。案发判刑,今生身系囹圄,身心不自由,来生堕落地狱,不能解脱更不自由。
  
  所谓偷盗罪,放眼今日社会的贪污、诈欺、背信、违反票据法、抢劫等不法行为,都是犯了偷盗。邪淫诸如妨害风化、重婚、骗婚、三角恋爱都是。妄语呢?在这个社会就更多了,只要对自己有利,能够骗取对方的财物,则不择手段,不惜用什麽语言来伤害别人。饮酒戒,除了会使人昏醉的一切饮料不可饮用之外,举凡鸦片烟、吗啡、速赐康等,会迷失人类本性的毒剂,也不应该吸食注射。
  
  不受戒,犯了过失,一样有罪。受了戒,好比驾驶有了交通规则,比较安全;航海中,有了罗盘可以指引;人在学校里,有老师可指导;战争时,有城墙可以保护自己。所以先生应该鼓励太太受戒,太太应该劝导先生受戒,先生受了戒,太太可以放心先生将不会在外拈花惹草;太太受了戒,先生也可以放心她不会红杏出墙。因此五戒是维护家庭和谐美满的助力,五戒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是促进社会安宁进步的妙方。
  
  已受五戒者,可以进一步受八关斋戒,体验一下出家人的生活。可於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的六斋日当中来受持八关斋戒,为了现代人的方便,也可选择星期例假日。这一天除了受持五戒,还要加受三条:一是不擦脂粉、不化妆插花;二是不唱歌跳舞;三是不睡高广大床,合称八关斋戒,斋就是持过午不食戒的意思。受持八关斋戒的主要意义是让在家信徒有机会培养出离心,过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这是佛陀慈悲特别开出的方便法门,让在家信徒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
  
  经典告诉我们,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引发智慧,而达到解脱。在家信徒学佛持戒,如此薰习之後,生活中自然会产生定力,增加智慧,道德与人格自然昇华。
  
  四、禅宗的修持方法
  
  (一)禅的时代意义
  
  自从达摩祖师西来,将禅的要义传入中国之後,经过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传至六祖惠能,一花开五叶,禅在中国本土遂开出灿烂的花朵,成为中国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禅的思想,不仅影响佛教界,以及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甚至影响宋朝的儒者,修禅学儒,掀起异於先秦儒家思想的新儒学运动;禅,为宋明理学注入了新的生命。
  
  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在历史上都曾经盛极一时。譬如华严、天台、法相、三论宗等,皆曾为上下朝野所喜好,但是这些宗派或者因为教理高玄,不容易为一般民间所接受;或者缺乏继承弘传的人才,而渐渐式微衰弱。只有禅宗和净土宗,随着时代的迁移而更加兴隆。尤其现代,文明过度进步的西方,也纷纷转向东方的禅,来找寻他们精神上的资粮。
  
  在现在这个复杂纷乱的社会生活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禅定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明的巨浪,席卷整个世界,机器的运作,加快了人们的脚步,物质的增产,刺激了人们的享受欲望。人们随着机械、电子的转轮,马不停蹄地汲汲於营生糊口,而忘记停下脚步来看看自己;生活竞争的激烈,人和人之间的疏离感愈来愈严重,感官的过度享受,使人们麻醉了自己的性灵,虚无、失落,遂成为这个时代的时麾名词。针对这样的时弊,禅,实在是一剂最好的药方。
  
  修行禅宗,最主要的目的是明心见性。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朴实未染的本来面目。说起来很悲哀,我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高兴的时候,觉得世界是美丽的;悲伤的时候,看花儿也在落泪;生气的时候,看到什麽东西都讨厌。心理学上将我们的心分成几种「我」,究竟生气时的我和悲伤时的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我们如果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只有被外在的环境所驾驭,轮转不已,永远无法得到安宁。因此我们必须透过禅的修学方法--回光返照,来反观自己的自性,认识自己的本心,以求得心灵的真正解脱。
  
  那麽,如何才能明心见性,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最重要的是必须放下我执、我见,抛弃一切的迷妄、分别,才能超凡入圣,进而凡圣俱绝,顿入禅的核心之中。
  
  (二)禅宗的修持方法
  
  禅宗不同於一般世间的思想,它不重视知解而重视实践,所以不可用一般的见解来接受禅。禅宗的修持方法,乍看起来有时似乎很矛盾,有时又非常不通情理。不了解禅的奥妙时,禅师们的接人应答,看起来像儿戏,若能体会则个中充满了禅机、禅趣。
  
  1.生活修行?身心参透: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因此庞大士说:「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
  
  禅,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後,中国禅宗的祖师们,为了适应中国的民族性格、风俗习惯,将印度注重习定冥思的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而开展出中国独特的讲求作务精神的禅风。四祖道信禅师,首先唱出「行住坐卧,无非是禅」的划时代宣言。到了百丈禅师更创建丛林制度,而树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务精神,提倡刀耕大种、服田力穑的农禅生活,把禅的精神,深深地植根於大地之中;从心脏的跳动、手足的操作,来体会禅的妙趣,唤起真如本性的觉醒。
  
  禅的精神,并不局限於打坐的禅堂,在二十四小时里,举手投足,扬眉瞬目,都充满了禅的妙趣;禅的消息,并不仅仅在敛目观心的禅定中,日常的着衣吃饭、走路睡觉,都透露着禅的妙机。生活中的禅,是将寂静的禅定工夫,摄入日常的劳动之中,而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禅,是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是化伟大於平凡、化高深於平淡的修持。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无一不是明心见性的资粮。
  
  唐朝的罗汉桂琛禅师,为玄沙师备禅师的法嗣。有一天禅师在田中莳草播种的时候,来了一位云水僧,禅师问这位行脚的出家人:
  
  「你从那里来呀?」
  
  「我从南方来。」行脚僧回答。
  
  禅师一听,这个人是从南方来的,南方是禅学兴盛的地方,於是问他:
  
  「南方的禅法怎麽样呢?」
  
  「商量浩浩地。」行脚僧回答。意思是说,南方研究禅学的风气很盛,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那也不坏,但是不如我这里耕田播种,筛谷作米,让大家都有饭吃。」云水僧心想:「禅师怎麽不看经、不禅坐,而从事一些芝麻琐碎的工作呢?」於是问道:
  
  「和尚,您不从事研究教化工作,那麽您自身如何出三界?又如何去救度众生呢?」
  
  洞察敏锐的桂琛禅师,机锋相对地反问:
  
  「你所谓的三界究竟是什麽东西?」
  
  禅师是住在三界之中,照样吃饭睡觉,而不被三界的物欲所染。是住而不住,不住而生其心的当下肯定,自然非云水僧心外别求出离三界的见地所能匹俦。
  
  《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法不在遐远,佛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禅门里,以日常生活的作务为因缘而悟道的例子甚多。譬如六祖惠能本身,也是在碓米房中,悟出无念、无相、无住的道理。赵州从谂禅师依止南泉普愿禅师座下,他曾经数年担任火头的工作,料理大众的饮食。有一天,大众都到菜园工作,突然听到厨房传来赵州禅师的喊叫声:「失火了!失火了!」大众紧急地赶到现场,却看到赵州紧闭门牖,任大家如何劝诱,都不肯出来。正在危急万分的时候,南泉禅师赶到,从窗口递进一把钥匙给赵州,赵州才开门让大众进来,把火扑灭。这则公案是说:吾人内心无明烦恼的火焰,不是外来的清水可以扑灭的,必须以内在觉悟的力量,才能够熄灭。
  
  对禅师们而言,禅活生生地充塞於宇宙之间,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日常茶饭、如厕沐浴,无一不是般若和禅定的风光。
  
  2.提起疑情?棒喝见性:每个宗教都强调信仰,譬如基督教、天主教说:「信仰上帝,就能得救。」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也注重信心的培养。有了信心,才能深入佛法的大海;有了信心,才能长养求道的根苗。但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除了重视信心的培养,更注意疑问的提起。
  
  平常我们称赞某人很有学问,其实「学问」就是学习发问的意思。科学上许多伟大的发明,哲学上不少崇高的思想,都是从我们平时引以为常的事物之中,产生疑问而发展形成的。譬如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看到苹果掉在地上,引起疑问,因此发现地心引力的道理;瓦特看到沸腾的水气,掀开了水壶的盖子,迷惑不解,努力研究,终於发明了蒸汽机。佛陀未出家前,出游四海,看到人类生老病死的现象,促使他开始探讨痛苦的来源,终於找出解决痛苦的方法,为宇宙带来了无限的光明。
  
  疑问是发明的原动力,真理是不怕探讨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们对於事物,不懂得去发掘问题,启发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力,充其量也不过和其他动物一样,行屍走肉而已。古人说:「为学,则不当疑处应疑;做人,则当疑处不疑。」疑问如同撞钟一样,力道愈大,声音愈响亮;疑问愈深,答案愈精辟,因此佛教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果对生命的意义希望深一层的了解,就必须培养提出疑问的态度。禅宗的公案对答、参话头的方法,正是提起疑情最高度的表现。
  
  有一位云水僧请教马祖道一禅师说:
  
  「什麽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招手叫这位云水僧靠近身边来,然後出其不意地打他的耳光说:
  
  「六耳不同谋。」
  
  「何谓祖师西来意?」是说初祖菩提达摩千里迢迢,从印度来到了中国,究竟传来什麽佛法,也就是说佛法的奥义、禅的真髓究竟是什麽?其实,佛法妙意,如同三个人交头接耳商策事情,消息已经不迳而走,宣泄无遗;佛法的大意书早在人人脚下、日用之中,而对方愚痴不明,还追问不舍,难怪要挨打了。禅宗在疑问对答中,找到了解答,语录问答的方法,遂成为禅宗特有的入道法门。
  
  在禅宗,有时候不近情理的打骂喝斥,也是接机的重要方法。譬如有名的德山棒、临济喝,就是以无理来对待有理,以棒喝去除我们无始以来根深蒂固的妄执、我见,而显现清净无染的本性。因此禅的教学法,有时看似混乱,但是混乱中有哲理;有时视如矛盾,但是矛盾中有统一。
  
  有一次,药山惟俨正在禅坐时,来了一位行脚的出家人,看到静坐中的禅师就问:
  
  「你在这里孤坐不动,思量一些什麽事情啊?」
  
  「思量不思量。」禅师回答说。
  
  「既然是不思量,又如何思量呢?」这位行脚僧不放松地追问。
  
  「非思量。」禅师针锋相对地回答。
  
  这则公案从一般的理论上看,既思量却又不思量,似乎互为矛盾,其实有它的道理。意思是说:禅虽然不是文字知解,主张言语道断,但是透过文字知解,可以把握禅不可言说处的真髓,也唯有超越知识见解上的执着,才能探骊得珠,体会到真正的禅味。
  
  在禅宗里,寻师访道、参究佛法要意的公案比比皆是。禅师们不但禅坐、作务是修行,甚至挤眉弄眼、打架相骂也是修行。而这一切无非是要打碎我们的无明烦恼,呵斥我们的迷妄执着,而收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大机大用。
  
  3.打坐观心?坐断乾坤:透过禅定的工夫,显发我们的真如佛性,自来为各大宗派共行的修持法门。禅观的实践,在佛陀时代,即已普遍地盛行於当时印度一般的思想界,譬如六派哲学的瑜伽派、数论派等,都非常注重禅定。佛陀本身未证悟之前,也曾经过六年禅定工夫的训练,最後在金刚菩提座下,进入无上甚深的禅定之中,终於夜睹明星,而证悟因缘生灭的真理。因此佛陀的正等正觉,和禅坐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坐是吾人彻见本性的要门。
  
  达摩祖师西来东土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在嵩山顶上面壁九年,在禅坐中,静静地渡过了他的一生;从身体的力行实践里,细细地咀嚼禅的真髓本味,并且把禅的醍醐妙味,遍洒於中国全土。因此宋朝的宏智正觉禅师赞叹他:「寥寥冷坐少林,默默全提正令。」
  
  宋朝的天童如净禅师受到禅坐思想的影响,极力提倡坐禅,首先提出「只管打坐」的见解。日本的道元禅师跟随他学禅,遂将禅师的思想移植於东瀛,而开创日本曹洞宗「只管打坐」的独特门风。除了如净、道元两禅师的提倡打坐,当时更有宏智禅师提倡「默照禅」,主张端坐内观自性,以彻见诸法的本源。由於如净、宏智等人的推弘,中国的禅风,遂从六祖惠能以来,一向注重观照本性的心证,一变而为在「赤肉团」上用功夫的身行,打坐於是成为禅门入道不可缺少的实践方法。
  
  其实对禅定的注重,并不限於佛教。平时我们劝人要冷静;慌乱的心冷静下来之後,才能好好的思考问题,这好比在一池混浊的潭水投入一颗明矾,池水则清澈乾净一样。事实上,冷静就是禅定功夫的表现。儒家的《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静,静而後能安,安而後能虑,虑而後能得。」荀子也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为达到「虚、一、静」的寂静世界,这一切都说明了静虑的修持,是我们安身立命的重要行门。
  
  打坐,开始的阶段,能使身体感到轻安愉快,心里柔软笃实,功夫深了,忘失身心世界的时候,觉悟的道路自然开启。我们只要用功夫,等到心湖的波浪静止了,自然能够涌现出朗朗的明月;纷乱的念头平息了,清明的灵性自然显现出来。
  
  如净禅师在他的语录上说:参禅为身心脱落,不用烧香、礼拜、念佛、修忏、看经,只管打坐始得。坐禅不是沉思冥想,更不是呆默无为;坐禅有别於诵经拜佛,坐禅的人要抛弃万尘,心无旁骛,一心以禅坐为最高无上的安乐法门,彷佛回归自己本家一般,安然地稳坐於自己的法性之座,和十方诸佛一鼻孔出气,遨游於法界性海之中。
  
  禅坐最终的目的,在求得身心脱落,把我们虚妄的分别心脱落尽净,甚至连佛、觉悟的世界也荡涤无遗。禅师们在寂寂的古刹、袅袅的烟火中,一支香、一支香地打坐,将他们的生命投注於禅坐之中,目的就是希望把动荡的身心、虚妄的世界坐断消灭。在永恒无限的静坐中,将清净的本心,流入无限的时空,而达到不迷不悟、完全解脱自在的境界。
  
  (三)禅坐的方法
  
  禅悦的妙味,好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明白。打坐经验久了的人,不管林下水边、岩洞塚间,都能够安然入定;但是初学的人,最好选择在室内,远离吵杂的地方,比较能够收到效果。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以免刺眼;也不可太暗,以防昏睡。最好能摆设佛像,燃香供佛,以摄心提念。坐禅的位置,避免直接通风,以免伤风。
  
  除了环境,饮食、衣着也要注意。吃完饭一小时之内,不宜打坐,因为这时血液集中於肠胃,此时打坐,既不合乎生理卫生,也容易昏沉。饮食不可过饱,也不可太饿,最好七、八分饱。衣着方面要宽松、舒适、柔软,以免妨碍血液循环。睡眠要充足,以免昏沉入睡,浪费宝贵时间。
  
  做好上面的预备工作,便可以开始打坐。禅坐分为三阶段,即调身、调息、调心。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对此有详尽的解释,可供参考。以下仅简单介绍:
  
  第一、调身。首先要盘腿,盘腿分为单盘和双盘。单盘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或把右腿放在左腿上,佛教称之为半跏趺坐。双盘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再把右腿放在左腿上,相反也可以,佛教称之为全跏趺坐。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也可以,万一单盘也盘不起来,也可以将两脚交叉架住。盘腿可以使浮乱的身心静止下来,彷佛巨大的树木植根大地一般,容易进入禅定的境界。
  
  盘好腿,双手结手印,先将右手仰放於肚脐下,左手放置在右手上,两拇指轻轻相抵,两手臂自然紧贴腋下,此称为结「法界定印」。这种手印可以使左右气血相互交流。盘坐时背脊要挺直,但也不可过度生硬。背脊挺直,可使五脏六腑顺畅运行,促进身体健康。两肩要平张,不可左右倾斜;颈项要紧靠衣领,保持从侧面看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线的姿势,下巴要内收,嘴轻轻地闭着,舌尖抵住门牙上龈的唾腺,可促进消化。初学者眼睛最好微睁,注视着座前二、三尺的地方,以免昏睡。
  
  第二、调息。身体调好了,接着调呼吸,可以持数息观,从一数至十,数出入的呼吸,使呼吸由粗重急喘而细微平和,如游丝一般若有若无。
  
  第三、调心。调身、调息都做好了,最後要调摄心念。我们的心念如野马奔驰,不容易控制,但是心念如果不能调制,纵然坐破蒲团,也没有意义。我们可以持观想,将心念集中於一处,或者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好;或者念佛,持咒;或者参公案、话头,只要能够将心念摄住,什麽方法都可以。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禅宗的修持方法。禅是无法以语言表达的,禅要亲自於生活中体会,吃饭有吃饭的禅,穿衣有穿衣的禅,待人处事,甚至经商创业也有个中的禅味。香严智闲禅师饱学经论,後来参访沩山灵佑禅师,一天灵佑禅师对他说:
  
  「你一向博学多闻,问一答十,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是什麽?」
  
  智闲禅师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对禅师说:
  
  「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
  
  「如果我告诉你答案,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後悔的,甚至怨恨我。」禅师拒绝他的请求。
  
  智闲禅师一看师父不开示他,很伤心的把所有经典烧毁,哭泣地离开了师父,到南阳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昼夜六时如哑巴吞含火珠似地,思考着这个疑团。有一天在庭园扫地,听到石头打中竹子的声音,顿然身心脱落,而大彻大悟,於是沐浴焚香,对着沩山遥拜,说:
  
  「和尚,您实在太慈悲了,假如当初您告诉我答案,我就没有今日的喜悦了!」可见禅是要自己亲自去心领神会的。
  
  五、唯识宗的修持方法
  
  (一)唯识宗的祖师
  
  1.玄奘大师:家喻户晓的唐朝玄奘大师,西元六○二年生於河南陈留。自幼出家,遍学涅盘、毗昙、摄论、成实、俱舍等诸经论。由於当时诸家对佛教经典解释不一,众说纷纭,玄奘於是发心前往天竺求回唯识学的原典。
  
  唐贞观三年,玄奘大师只身渡过八百里的流沙,历经重重的艰难困苦,冒着生命的危险,到印度那兰陀亲近当时唯识学的泰斗戒贤,学习瑜伽、显扬、婆沙等诸论,深究护法唯识学的奥义。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携带大小二乘经论六百五十七部回到唐都长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唯识宗的宝典,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
  
  玄奘大师回到长安之後,十九年间,一面培育弟子,一面从事译经的工作,一共译有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的经典,在中国佛教译经史上大放异彩,奠定了中国佛教唯识宗的基础。
  
  玄奘大师在印度束装回国的前夕,曾将自己所建立的唯识要义挂於门外,向全印度的宗教界宣布:「如果有人能把我所立的唯识宗的论说驳倒,我玄奘愿以生命向他礼谢。」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反驳他的立论,其学养之深可见一斑。从此玄奘大师声名远播,全印度数十国的国王,联合请他开讲唯识教义,极尽盛况。
  
  玄奘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到外国去求学的留学生,并且是在国际舞台上,第一位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人。他对佛教及中国文化的贡献影响至钜,是位功不可没的高僧。
  
  2.窥基大师:玄奘大师在传播唯识教义的时候,深觉寻找一位传人,以推展唯识宗的弘扬,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他看中尉迟公的儿子窥基,要求尉迟公答应儿子出家。当时尉迟公原本不答应,玄奘大师对他说:
  
  「此子器度非凡,非将军不生,非我不识。」
  
  尉迟公听了玄奘大师的真挚劝说,当下允诺。但窥基满怀盛怒地拒绝,後虽勉强应允,却提出佛教戒律所不能容许的三项要求:一、不断除情欲;二、不断除荤食;三、得以过中食。玄奘大师则「先以欲勾牵,後令入佛智」,欣然答应满足所求。
  
  唐贞观二十二年,窥基十七岁,奉敕剃度为玄奘大师弟子,并学习五印度文、研究佛教经论。窥基外出往返必有三车相随,前车为佛教经论,中车自己乘坐,後车则载有侍女和酒食,因此而有「三车和尚」之名。
  
  有一天,窥基自语:「佛法经论处处皆是禅悦法喜,何苦要这些拖累呢?」於是摒除三车,身心顿时自在。後来成为玄奘大师门下多闻第一的高徒,他精通大小乘经教,了知华梵各种语言,辩才无碍,撰述多种经论章疏,尤其能运用因明,提纲挈领,建立一家体系,是传播玄奘大师的法相要义,阐扬唯识思想的重要人物。
  
  (二)唯识宗的要义
  
  1.万法唯识所变:唯识宗,一般人常误解为「唯心论」,实际上唯心论和唯识宗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唯心论,只涉及到唯识哲学的第六意识;而佛教所说的识,不但有第六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等非常微细的心识活动。
  
  所谓「识」,即认识、分别、了别的意思。例如我们的眼睛具有认识形相的能力,能够了别红黄蓝白、男女老少、大小方圆等形状。我们的耳朵,能认识声音的高亢低沉、尖锐柔和;这是西洋的交响曲、那是中国的国乐;那一种音乐是我喜爱的,这一种曲调是我厌恶的。我们的鼻子可以认识香臭洁秽;我们的舌头可以分辨酸甜苦辣等味道;我们的身体可以感触到舒服、柔软、坚硬、冷暖等各种感觉。
  
  眼、耳、鼻、舌、身等五种了别识,必须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五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并且现起存在,才能产生认识作用,在唯识学上,称眼、耳、鼻、舌、身为前五识。
  
  一般人所谓的第六感,佛教并不使用这个名词。唯识宗的「第六意识」与前五识不同,第六意识可以普遍地去攀缘一切法,例如有为法、无为法、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用心想的、追忆过去的、憧憬未来的,甚至龟毛兔角等,第六意识都可以去推度比较,作种种想像分别,所以它的了别作用比前五识更大,更广泛。它可以和前五识共同攀缘外境,也可以单独现起,因此称为独头意识,例如幻想过去、现在、未来的独散意识;做梦时可以飞天跨海的梦中意识;或打坐参禅时,在禅定中不生起前五识的定中意识等。
  
  第七识,又称末那识,是比第六意识更细微的心识。一般西洋哲学、科学、医学固然不知有此心识,就是小乘人亦不甚明白。第七识的思量作用,是恒常的,不像第六识有间断性。它是一个很麻烦的东西,因为它常常执着第八识为我,因而产生我爱、我见、我痴、我慢等四大根本烦恼,对於自我及我所深生耽着,引发许多贪瞋痴的行为,造诸恶业,於生死中不得解脱。
  
  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为一切诸法所依。所谓万法唯识,宇宙森罗万象都是靠这第八识无始以来所含藏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它含有清净种子和杂染种子,由於第七末那识不断的妄执,引发第八识的杂染种子起现行,更由此杂染种子现行回薰成为新的种子,而造作新的行为。世间的一切,因此而层层不断地变现展开。如果能认识一切唯心所造、唯识所变,了解一切万法都是不实在,而断除妄执,便可了生脱死,回归涅盘清净之体。
  
  佛教讲唯识,与共产主义的唯物思想,是完全不同且互相冲突的。共产主义的唯物论,把人也看成物质,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加以利用;没有利用价值时就废弃不要,可说是完全泯灭人性的尊严。
  
  唯识思想认为宇宙的一切,无论是山河大地或日月星辰,乃至吾人的知、情、意等的一切心灵活动,皆是由各人的唯识所变现,而产生各种千差万别的现象。如果我们能够泯除心识的虚妄分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则能如实地了悟世界的实相,不为纷乱动荡、光怪陆离的现象界所迷惑。
  
  2.唯识的作用:唯识的心识,力量很大,譬如第六识中的梦中意识,不须假借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而能自行独自活动,如晚上睡觉时,可以起来梦游,又能自己回去睡觉。做梦时上山下海,毫无阻碍,彷佛真实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是在梦中。
  
  由於意识染着外境的不同,造成各种不同的业因,感受各种不同的果报,因此而有嗜好、兴趣、习惯上的不同。譬如有人看到溪中的鱼虾就说:「那些小鱼小虾好肮脏啊!小小的身躯里,却藏着大便小便、五脏六腑等秽物。」但是对一个饕餮成性的人来说,却把它视为佳肴,吃得津津有味。又如粪便虽是污秽不堪的东西,可是狗的鼻识,由於业力所感,却把它当做珍馐美味。心识觉得是美味的东西,纵然是污秽难以入口的粪屎,也会变成山珍海味;心识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即使是清净的极乐净土,也会变成刀山剑海。由此可见心识牵引力量的巨大。
  
  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大师之一的鸠摩罗什,翻译过不少的大乘经典,如《法华经》、《维摩经》、《金刚经》、《阿弥陀经》等。他年少时,有一次到某寺院去游玩,看到一个像帽子的大磬,一时兴起,就拿起铜铸的大磬戴在头上。由於他当时没有分别心,只想到这是顶帽子,千钧重的铜磬,在他的心意识里,并无重量的存在,因此轻易地戴在头上,一点也不觉得重。他的母亲一看就说:「胡闹!那是铜的磬子,怎麽可以当帽子戴呢?」鸠摩罗什一听是铜制的,意识到铜的观念,马上感到泰山压顶般,沉重得抬不起头来。
  
  宇宙万法本是如如不变,但是心识一起分别,山河大地在识藏里的变现就不一样了。心情愉快的时候,天上一轮皎月,真是诗情画意!如果是行窃的小偷,看到天上的明月,反而怪月儿不作美,破坏他的好事。假如是自己心爱的对象,会觉得她比西施还要美貌;假如是不喜欢的人,便觉她像母夜叉般面目可憎。
  
  同样一个人,有了爱意,觉得对方美如天仙;没有爱意,甚至由爱生恨时,便觉得对方奇丑无比;既无爱意也无恨意时,对方则只不过是个相貌平庸的普通人。因此一切的境界,皆由於心识的分别作用,而有美丑、好坏、优劣的种种差别。如果我们善於调伏自己的心识,再痛苦的事,也能逆来顺受,甘之如饴。譬如站立良久,两腿酸麻,没有座位可坐,原本是很辛苦的事,但是只要我们心甘情愿,一切也就不以为忤了。如何转妄识为智慧,正是解脱的重要途径。
  
  (三)唯识宗修持方法
  
  既然山河大地、宇宙万有,皆由吾人的心识所变现,那麽,如何才能悟入唯识的境界?以下四种力是必须具备的:
  
  1.因力:何谓因力?凡事必有其因,有如是因才能产生如是果,欲趣入唯识的果位,先要培养修观唯识的因力,以大乘的教法来说,即是多闻薰习,常常听闻佛法,以种植好的因缘种子。
  
  2.善友力:所谓善友力,指要有善知识的指导。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修学佛法,亲近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对於善知识,应该虚心向他求教,接受他的教导。善知识的薰陶,能使我们增加求道的信心与力量,修学上能够走向正确的方向,以进入唯识的境界。
  
  3.着意力:所谓着意力,就是要有卓越的见解,对佛坚信不移,永不退转。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哲学思想,不能只从字面上解释,或只是表面上浮光掠影般地了解。学佛的人,应该深入地认识佛法,肯定它的立论,不轻易改变对佛法的信心。这种由思想而产生信仰,由信仰而引发力量的过程,即是着意力。有了着意力之後,任凭别人批评毁谤,仍能屹立不摇,毫不转移。譬如有人批评:「佛教是迷信的宗教。」我们心想:迷信总比什麽都不信好多了。能够正信当然最好,不能正信时,至少还有信仰,连迷信都没有的人,则是空无所有,最为贫乏。
  
  我们对於维护世间的公理、社会的正义,也要有毫无条件的道德勇气。当我们一切抱持着「我不为什麽」时,就能择善固执,勇於为真理牺牲。假如心中存着条件,面对牺牲时,会想:「我为什麽要这麽傻?」一旦如此,就裹足不前了。岳飞曾说:「假如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宋朝的江山就可以保住了。」所谓不要钱、不怕死,就是一种为维护真理而执着不放的迷信。以上所讲,并非提倡迷信,而是凡事不必只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有时不妨抛开条件,为社会奉献一点力量。况且迷信不见得是坏事,如果对真理能产生迷信,何尝不是一件很美的事呢?
  
  4.任持力:学佛的人,除了对自己所信仰的立论坚信不疑,更要时时守护它,经常思维,才能逐渐与身心相应。同时,必须能担当弘法和救护群伦的责任,受持四摄六度的菩萨行,以及佛陀的慈示。
  
  (四)唯识宗修行的次第
  
  唯识宗修行入道的次第,在《成唯识论》里,一共分成下列五个阶位:
  
  1.资粮位:菩萨发坚固菩提心,欲求无上佛道,须先修持四摄、四无量心、六度万行等种种福德、智慧,作为成就佛果的资粮,即修学世间有漏的福德因缘,诸如修桥铺路、冬令救济,响应仁爱计画、小康计画等善行,抱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广植福德,积集资粮。
  
  2.加行位: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既然已经具备了福德资粮,进入到菩萨十回向满心,必须再进一步迈向菩萨十地的第一极喜地,勤行四善根,即煖、顶、忍、世第一等四加行位。加行位好比工厂赶制产品,必须连夜加班,一气呵成;又好比打铁必须趁热,加紧工夫,链铁成钢。
  
  3.通达位:到此阶位已能体会唯识真性,通达真如,可说是见道了,一般说的分证法身菩萨,就是指这个阶位。
  
  4.修习位:即修道位。从通达位进入初地起,到第十地,以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依我空、法空证悟唯识理,此一阶段要经过十地位,修十波罗蜜,断十重障,证十真如。
  
  5.究竟位:菩萨修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二障种子,证二空理,转烦恼障得涅盘,转所知障得菩提,成就佛果,达到究竟解脱。
  
  以上对唯识简略地介绍,主要是要我们认识「识」。识就是我们自己,是生命的根本。我们的身体死了,眼睛、鼻子、耳朵腐烂了,但是有一样东西却不灭亡,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识。这个心识,是流转生死六道轮回的本体,有时候转世成人,有时候出生为牛。尽管形象不一样,但是心识只有一个,没有不同。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来生出生做什麽,今世就必须将我们的心识着意在那一方面。一心持戒,守住做人的根本道德,来生就有希望投胎为人。如果再加修禅定,可升天享福,若要究竟常乐,则必须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修学唯识最终的目标是转识成智,「识」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我们的光明。佛教说转八识成四智,即第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第二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第三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第四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八识成四智,是修学唯识宗主要用功用力的地方。有心学习者,可依《成唯识论》所记载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探讨深入,当能转凡夫为圣人。
  
  六、三论宗的修持方法
  
  (一)三论宗的祖师
  
  三论宗是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以及提婆菩萨的《百论》为依据而成立的宗派。这三部论典都是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因此中国的三论宗,应以鸠摩罗什大师为初祖。罗什之後,有僧肇法师等人弘扬般若思想,至第六祖为嘉祥吉藏大师,由於他对三论宗的弘扬最为用力,集三论宗之大成,也有人尊奉嘉祥吉藏为三论宗的祖师。
  
  吉藏七岁跟随法朗出家,当时适逢隋朝末年,政局动乱不安,而避乱到越州嘉祥寺,讲经说法,着作论疏,因此世人尊称他为嘉祥大师。他一生讲解三论一百多次,讲《法华经》三十多次,其他如《般若经》、《大智度论》、《维摩经》、《华严经》等,都曾大力宣扬,着作有四十多种,不下一百余卷,被誉为文海。
  
  (二)三论宗的要义
  
  1.空不碍有:三论宗的立论,是破邪显正,以缘起性空的道理,破除一切妄执。三论宗的性空,不是否定现象界的一切假有而说空,而是在万法常体上,观察其无自性之空。一般人难以接受性空的道理,常人所了解的空,是空空如也的空,是什麽都没有的空。一般人的观念里,有和空是互相对待的,有的不是空,空的不是有。依三论宗所讲的空义,我们所说的有不是真有,我们所说的空也不是真空。根据三论宗的论说,空才能有,不空就没有,所谓「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空是所以成就有的要因。
  
  坽有依空立:世界上的万有究竟安住在那里?「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有空间才能成就各种因缘,没有空间,我们如何立足?皮包不空,东西往那里装?鼻子不空,如何呼吸?口腔不空、耳朵不空,甚至毛细孔不空,人就无法生存了!我们的生命所以能够维系,最主要是有无限的空间,由此可知有是建立在空的上面,真空才能生出无限的妙有。
  
  夌缘起性空:一般人所认知的有,不是真有,而是因缘和合的假有。譬如我们身上的衣服,它是棉花的种子,加上土壤、阳光、空气、水分等种种因缘条件,施以人工,才提炼为棉纱,制作成衣服。棉纱、衣服,本来为空。它的生成是依靠种种因缘的聚合而生,故不能自生;将来破败了,也因为种种因缘的分散而坏灭,故不能自灭。衣服本身不能自生自灭,只是依因缘而假生假灭,因此没有自性,既然无自性,所以为空。
  
  既然诸法为空无自性,故其生灭乃暂时的假生假灭,换句话说,诸法本来不生不灭。如《般若心经》所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界一切诸法,都是因缘所生,不是真有,自性本空。诸法虽然和虚空一样无自性空,但是又假借全宇宙的关系因缘和合而成,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体界故言性空,因为缘起,才显其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缘起。因此缘起不碍性空,性空不碍缘起,真空中才能生出妙有。
  
  2.以空为乐:一般人都欢喜有,如有福、有财、有功名富贵等等;假如说空呢?就觉得不如意了。其实空才是真实不灭,才是永恒存在,从空中所建设的有,是永恒无限的人生。
  
  我一向的人生观即是:以退为进的人生观、以无为有的人生观、以空为乐的人生观、以施为舍的人生观、以众为我的人生观、以教为命的人生观。
  
  凡事只要不执着,一切都为我们所享有。无我和空,有无限的妙意,无我才是真实,真空才是妙有。这种以空为乐的道理,在阐明空理的经典如《金刚经》、《心经》等,都有精辟的说明,只要慢慢薰习修学,有朝一日,必定能够成就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空乐。
  
  (三)如何修学空观
  
  在中国的文字中,空和无的意思是相似的;但是梵文经典上,空与无的解释却是大不相同。无是没有,什麽都没有,而空不是什麽都没有,是指诸法自性了不可得,因此称为空。空并不否定现前存在的一切假名有,空也不妨碍假名有的存在,进一步说,有了空才能假名有。
  
  对於空理,如果能以坚定的信念加上逐渐修持,就可以次第观我空与法空。修持我空观,最好的方法是修学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四念处法门;修学四念处,对於生命的妄执爱着,会慢慢降伏减低,去除我爱、我慢、我见、我痴,而悟身空。
  
  六祖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经典上亦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所谓法空观,即观察诸因缘所生,不生不灭的空性。具备此空性正见之後,再修「止」成就,破除一切妄执,然後进一步修「慧」,证得般若智慧。由止而观,由定而慧,这个步骤,即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止,叫「有分别影像」的观察。其次仍以无性空为所缘而修定,这是深一层的定,安住於定中以後,再修观察,也是以无性空为所缘,然後观心纯熟,心虚明显,清净无染如离去一切云翳的太虚空。从此观力重发轻安,就是修观成就。然後,止观双运,不必用心着意,自然以无分别观慧,能起无分别住心;以无分别住心,能起无分别观慧,止观均等,定慧等持。最後,空相脱落,而证入胜义--涅盘空寂法性之中,般若无分别智於是全体展现无遗。
  
  七、净土宗的修持方法
  
  (一)念佛法门的殊胜
  
  中国的净土宗,从庐山慧远倡导净土思想,历经北魏昙鸾、唐朝善导、道绰、慈愍等大师的推弘,随着时代的迁移,愈为後代人所喜爱。净土宗和禅宗一样,为影响中国佛教、民间信仰最为深远的宗门。
  
  提到念佛,千万不可存着轻慢马虎的心理,认为念佛很简单,只要不断的念下去就行了。如果我们念佛时杂念纷飞,念得不纯熟,念得不恳切,即使念一辈子的佛,也不能与阿弥陀佛心心相印。
  
  念佛,不只是老公公、老婆婆的专利品,在物质充斥、生活繁忙的今日社会里,人人皆应修持念佛法门,让心灵有一片安谧的园地。念佛法门,不会妨碍工作的进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持,是各种修行法门中,最方便的一个法门。
  
  有一位姓王的铁匠,平时以打铁为生,勤修念佛法门。他每天工作的时候,手中拿着笨重的铁鎚,每打一下铁,口里就喃喃念道:「阿弥陀佛!」几年的光阴过去了,有一天他站立在烘烧钢铁的火炉旁,说出下面的偈语:「叮叮当当,久链成钢;时辰已到,我往西方。」手里还握着铁鎚,人却往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可见其念佛之专心。
  
  我们平时无论是在家烧饭、洗衣,或是出门在外,行住坐卧皆可念佛。等人的时候可以念佛,时间容易打发,也不会感到心烦气躁无法忍耐;生气的时候,一声「阿弥陀佛」,一场风暴化於无形;见面的时候,一句「阿弥陀佛」,换来美丽的笑容。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包含有无限功德,一句阿弥陀佛,是如此的方便,时时都可称念修持,都可收摄放逸的身心。
  
  (二)不同心境的念佛方法
  
  古来因为念佛而得道的人,如过江之鲫,无法胜数。以下列举几种念佛的方法:
  
  1.要欢欢喜喜的念: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观想此去极乐世界,莲华化生,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黄金铺地、七宝装饰的亭台楼阁;相处的人是诸上善人等大善知识,可以互相切磋请益,并能亲聆弥陀说法。人生还有比此更快乐的事吗?如此观想,心中的法喜越深,嘴里就不知不觉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绵绵不断地持念佛号。要念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发出至心的微笑。像这样念得心念纯净、热情洋溢,必能收到极大的效果。
  
  2.要悲悲切切的念:世俗的痛苦,莫过於死别。我们念佛也要如此,彷佛自己亲爱的人死了,以极度哀伤悲泣的音调,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比失去依怙的孤儿,找寻依靠一般,悲切地称念佛名。如果仔细思考自己从无始以来,沉沦在生死大海之中,头出头没,永无出期,遍历轮回之苦,或牛胎马腹,或披毛戴角,或地狱饿鬼,火汤血池,刀山剑树,受尽无量的痛苦,什麽时候才能出离呢?思忆及此,怎不悲痛欲泣?在痛苦的深渊里,只有仰赖阿弥陀佛慈悲救拔,才能脱离苦海,跻登极乐国土,又怎能不感激而涕零呢?如此悲悲切切的念佛,我们的心便很容易和阿弥陀佛的心相应。
  
  3.要空空虚虚的念:我们生存的世界,是多麽的虚妄不实,我们的身体,是四大五蕴假合而成,唯有一句阿弥陀佛才是究竟的归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心无罣碍,一心称念佛号,念到头也没了,手足也没了,天地粉碎了,世界不存在了,悠悠扬扬、飘飘渺渺,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如游丝般充塞於整个宇宙虚空。
  
  4.要诚诚恳恳的念:一想到阿弥陀佛的慈悲,无边的愿力,摄受十方一切众生,不禁油然生起虔诚的恭敬心,唯愿在您无量光明照耀下,一切众生早日得度。我们要以如此虔诚恭敬的心,至诚恳切地称念佛号,顶礼圣像,藉此也可加速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所谓「礼佛一拜,福增无量;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念佛、拜佛只要抱着至诚心,专心一意地礼拜,自然会有感应。
  
  (三)修持净土应有的观念
  
  修持净土法门的行人,应该具备的观念,是发大菩提心,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心,来称念佛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观无量寿佛经》上说:修持净土法门应该具备三心--1.至诚心。是为了生死而求生彼国,不是为求名闻利养而现精进相的心。2.深心。对阿弥陀佛因地所摄受一切众生的四十八大愿,毫不怀疑,抱着磐石不转移的信心,专心一意地称念弥陀圣号,以仗着佛力的加被护持而往生极乐。3.回向发愿心。从自利方面说,将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智慧、功德资粮,全部发愿回向往生西方;从利他方面说,则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所有的有情众生都能往生极乐净土。
  
  八、天台宗的修持方法
  
  开创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二十二岁时,前往光州大苏山,亲近慧思禅师,苦练精修法华三昧。有一天,持诵《法华经》至〈药王品〉的诸佛同赞言:「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的经文时,豁然大悟,心境明朗。慧思禅师赞叹:「非汝勿证,非我莫识……」师徒相许之情,溢於言表。证得法华三昧以後,得无碍辩才,讲解佛法妙义,口若悬河。智者大师讲说《法华经》时,仅仅一个「妙」字,就解说了三个月,将佛法大意完全发挥在妙字之中,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九旬谈妙」。
  
  智者大师感到闻法的人多,证悟的人少,恐怕佛法流於文字知解,无法久传於世。三十八岁的时候,进入天台山,进一步修持法华圆顿一实的中道,从法华三昧的禅定工夫至止观双修的境界。
  
  大师证悟以後,前往金陵,於光宅寺讲《法华文句》,创建玉泉寺,着作《法华玄义》、《摩诃止观》,教理、实践兼备,阐扬《法华经》的奥妙,建立了天台教学的体系,世上称此三书为天台三大部。由於智者大师以《法华经》为依据,而开展一宗之教说,因此也称此宗为法华宗。
  
  (一)教观双美
  
  所谓教观双美,教指教理,观是修行,就是理论和实践兼备,解行并重的意思。从天台宗的立场来看,大乘八宗之中的唯识、三论、华严宗等,偏重理论,属於教相门,而禅、净、律、密等宗,注重修行,属於观心门。此二者皆有所偏废,只有天台宗有教理又重修行,教相门和观心门两者兼备,最为圆融,因此自称为教观双美。
  
  综观天台宗「教观双美」的思想,在教义、理论方面,乃将法界的实相、众生的法性,摄入整个组织体系,而发展成一圆融无碍的思想架构,譬如有名的五时八教的教判,即为教相门。在修行、实践方面,是智者大师依据他在大苏山所证的三昧,并融和在天台山修头陀时的妙悟,而开显出止观法门的修道体系。如一念三千、一境三谛,即为观心门。教相门和观心门,好像鸟的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就实际而言,天台宗的教学特色,确实是值得赞美。譬如天台三大部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其主重玄义及消文四意的解经方式,成为千百年来研究贯穿经意,讲经说教的最好典范。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不只是天台家观心法门的至宝,也是修禅定、智慧的圣典,甚至小部的《小止观》、《六妙门》,也是禅修必备的良书。可以说天台宗,不论在教理、或观心,确实都已具足了完备的教学体系。
  
  (二)思想理论
  
  天台教学的本质,在解明中道实相的奥义。智者大师从两方面来把握。从绝对的理体来考察诸法者,为三谛圆融;从森罗的现象来认识诸法者,为一念三千。而本体与现象,即三谛圆融与一念三千互相圆融无碍,事中有理,理因事显,此即天台一乘圆教最微妙的思想--事理相即的「实相论」。
  
  所谓「三谛圆融」,诸法皆具有空、假、中三个真理。空谛即诸法空无自性,没有实体;假谛即无自性的诸法乃因缘假合而成;中谛是诸法的本体超越空、假对待的绝对实相。此三谛非个别单独存在,每一谛中具有其他二谛,三者互具互融,因此称为「三谛圆融」。
  
  「一念三千」是说我们心中的一个念头,具足三千大千世界的诸法。根据《华严经》的说法,宇宙间有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法界,而每一法界又见十法界,故为百界。根据《法华经》的记载,每一法界具有十如是,因此百界即具有千如。智者大师将《法华经》的千如,配合《大智度论》的三世间,形成他自己独特的一念三千的教学。关於十如是、三世间等名相,佛教辞典有详细的记载,不一一加以介绍,我们只对一念三千的道理稍加说明。
  
  我们的心,真的具有三千大千世界吗?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困难,生起怜悯心,帮助他解除危难,这时就和佛菩萨一样,以慈悲心来救渡众生苦。当我们春风得意,心平气和,觉得世间的一切好美,如同置身天堂一般,这就是人天的心。看到山珍海味,食指大动,起了贪爱心,这是饿鬼的心。碰到不如意的事,愤怒填膺,生起瞋恨,这是地狱的心。有时和家里的人呕气,绝食抗议,结果饿坏了身体,没有力气做事,这就和畜生一样愚痴,没有智慧。一天二十四小时的生活里,我们的心时而天堂,时而地狱,时而饿鬼,时而畜生,轮转不停;我们被自己所造作的痛苦,紧紧地束缚着。这些都是一念三千最好的写照,我们必须努力的是,如何将我们的心拔出於三途的痛苦,而入於佛菩萨的法界之中。
  
  (三)修持方法
  
  1.三种止观:天台宗最有名的修行方法是三种止观。何谓止观?「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指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於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是止息散乱的妄想之後,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止是止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地不造作,为禅定门。观是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慧门。此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求道者修禅发慧之要门。
  
  在忙碌不停的生活里,每一天,我们应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检讨一天的所作所为。一星期中,能有一天、半天独处的机会,让身心安静下来,对工作做一全盘的计画。一个月,乃至一年之间,能够拨出几天的工夫来实践止观法门,使我们的人生更上轨道。
  
  佛门里有很多老和尚,修习止观,眼睛一闭,既不看,也不听,甚至寸粒不进,然而其乐无穷。这就是修持止观所得的法乐,这种住於真理的快乐,是物质的享受无法望其项背的。
  
  修持止观法门有无限的妙用,其方法有三:
  
  a.渐次止观:在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次第禅门》一书里,对这个修行方法,有详细的记载,有次第引导行者,由浅而深,渐次进入禅定观心的阶次。归纳起来可分为五重次第:一、先皈依持戒。二、次修学禅定。三、向上进入无漏道,脱离三界生死。四、修慈悲门以行菩萨道。五、不忘更修观法,破除空假两边的执着,而证入实相无为道。
  
  b.不定止观:这是根据智者大师在南京瓦官寺所讲的《六妙门》一书而修习的。它不分别阶位,有时修顿修渐,有时更前更後,有时修真修俗,互浅互深,或事或理,乃适应众生根器而开出的不定止观法门,但是仍然以数息观为最主要的方法。
  
  c.圆顿止观:是《摩诃止观》所开示的修持法门,这个法门最初以实相为止观的对象,随着解行用力,而到达始终不二、圆融的境地。不同於渐次止观与不定止观的修法,是智者大师晚年在荆州玉泉寺讲说的实践法门,也是大师思想、体验最为成熟的结晶。其修持的次第为: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等。此中所谓的修大行,主要是修学三昧,就是天台另一种修持方法的四种三昧。
  
  2.四种三昧:《摩诃止观》所教示的法门是最高极致的圆顿止观,书里所说的「修大行」指: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等四种三昧,这四种三昧是天台实践论中非常重要的行门。何谓三昧?三昧是正定的意思,也就是将善心住於一处而不妄动。以下简单地说明:
  
  a.常坐三昧,又叫一行三昧。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口中称念某一尊佛的名号,心意集中一处,而观照真如法性。这个法门所观照的对象--所缘境,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所观照的对象不同。慧远大师是以阿弥陀佛圣像为所缘境,而常坐三昧是以真如法性为所缘境。实践常坐三昧,能够了达迷悟不二、凡圣一如的境界。
  
  b.常行三昧,也是九十日为一期。九十天之中不可以盘坐,更不可以躺卧,只准站立行走,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绕室行走,不能休息。
  
  佛光山有一位法师,曾经二次修持过常行三昧。修行的过程,真是酸甜苦辣,别有一番滋味。他入关半个月後,感觉关房如同冰窖一样,片刻难以安身。我建议他:「可以供奉佛像,燃香供养诸佛菩萨加持你。」後来他说清香一烧,满室芬芳,温暖如春,给了他不少力量。又过了一段日子,觉得眼耳鼻舌身,好像被堵塞起来一样,又好像有铁锤在撞打着他,非常难受。他不吃饭,每天只喝一碗米汤。本来修持常行三昧是可以吃饭的,但是他不想吃,因为饮食少,能减低欲望。他最初走路,是每一次走三小时,每一天走三次。走得太辛苦了,双手可以扶着从天花板垂下来的绳套,稍事休息。一个月以後,每次走路增加到七小时,一天仍然走三次,也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之中都在奋力地行走,这样实践了二个月。这种三昧,又叫般舟三昧,是根据《般舟三昧经》的修持方法。
  
  历代高僧大德,因为修持这种三昧而有成就的,不胜枚举。譬如慧远大师依据《般舟三昧经》而成立庐山莲社,净土宗第三祖的承远大师,也是修持这种三昧而有所成就的高僧。修持这种三昧有所成就时,在禅定之中,能清楚地看见十方诸佛站立在自己面前,因此又叫佛立三昧。
  
  第三的半行半坐三昧和第四的非行非坐三昧,都不论时间的长短,或者七日或者二十日为一期,人数也可以十人或者更多的人共同修持,是比较适合一般人修行的法门。
  
  除了三种止观、四种三昧,天台宗还有一些修学的方法,譬如「五悔法」: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五种修行法门。这些法门普遍於其他宗派,只是依各宗派见解的不同,五个层次的前後稍有差异。还有「二十五方便」:具五缘、诃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悔和二十五方便,都是修行禅定的预备工作,是修习观心门的方便入门。还有「十乘观法」,这是摩诃止观的中心思想,依此观法修持,很快就能成就止观的修持,是修持止观捷径中的捷径。
  
  上面所介绍的天台宗实践法门,大多以修持禅定为中心。除此,另有一种受持法华经典的法门,或者诵念经文,或者礼拜经文,或者刻写经文。在称念经文方面,中国佛教都礼诵整部《妙法莲华经》。日本佛教如日莲宗则只持诵经名,如同称念佛号一样,不断的称念「南无妙法莲华经」。
  
  受持《妙法莲华经》而得到感应的事蹟很多,例如慧思大师年轻时,经常一个人在空塚间,诵读《法华经》,由於不明义理,日夜悲泣,唯有面对经卷顶礼不休。後来梦见普贤大士,乘白象来为他摩顶,因此智慧大开,以前不懂的经文含意,顿然能解。隋朝慧威禅师,一心念诵《法华经》,能通鸟语。有人因为诵《法华经》而降伏邪魔、吓跑恶鬼;也有人因为念诵《法华经》而使自己父母超昇天道。
  
  以上简单介绍中国八大宗派的特性、内容及修行方法,不论大乘、小乘各宗各派,在教义、修学内容、修持各方面,固然有彼此的风格,但彼此之间不是批判争执,不是你错我对,而是相互的尊重与包容,相互的赞叹与融和,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因此,我们应做到禅净融和、显密融和、大小融和、南北传融和、甚至要将传统与现代融和,共同恪遵佛陀的慈心悲愿,融和五乘十宗,修持三学而圆满佛道。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四日讲於台北中山堂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