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缘起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沈家桢居士着 点击数:

缘起

一九八九年我应纽约菩提心基金会之邀,在 侨声广播电台菩提心节目中讲「《金刚经》的研究」,每星期十五分钟,共计二十五次,由庄博慧、傅丽卿两位将演讲稿的录音带整理成文。讲的宗旨,是想抛砖引 玉,藉此引发学佛的朋友,研究《金刚经》或读诵《金刚经》的兴趣,因而得大利益,走上菩提大道。亦因此之故,将王沈醒园居士所记录的一篇讲词,「为什麽劝 您念《金刚经》」列在卷首。在此我谨向她们三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致最大的敬意,愿他们福德无边。

佛在《金刚经》里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 做菩萨的时候,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麽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麽多佛 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谨愿受持《金刚经》的朋友同证佛道,早登无上菩提!

(一)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建议

最近在纽约大觉寺讲了两次「如何读《金刚 经》」,着重於字音及如何读断句子,好像颇得听众的欢迎。特别是初读《金刚经》的,发觉有许多地方,和他原先以为是对的并不相同。事後有人建议我应该将它 写出来,也许有很多人会得到好处。其实,只要诚心诵经,念错几个字也没多大关系,各地方言就有许多不同,顶要紧的是掌握住经中的意义。又何况我所知有限, 所谓对,也是主观的见解,不过能够满足几位同修的愿望,也是应该,所以就写出来,抛砖引玉,望能多得读者的指正,欢迎有新的意见。

中国的文字很美,包容性极大,古文不用标 点,所以往往有各种不同的读法和解释。千余年来,因为抄写及印刷校对的不够精确,差异错误,在所难免。《金刚经》版本极多,各种版本有不同出入的地方,恐 怕比任何经典都多,於是许多大德的注解,因为依据不同版本的经文,也可能颇有出入,有的地方,使读者莫知适从!譬如须菩提第一次所问的「应云何住」,许多 近代版本印成「云何应住」,一字易位,影响极大。又如「不」字,可有三种不同的读音及意义,也容易为人忽略。

依据我看了近二十种不同版本的结论,认为 台湾大乘精舍印行的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校正本》为最合理,他参考了十一种版本的经文、注、疏、赞述,有敦煌石室发现的一千多年前唐朝书法家柳公权书写的 《金刚经》(石刻)文,有九百多年前东传到日本再传回来中国的《金刚经注》,以及清朝乾隆时的《金刚经疏记汇编》等等,江居士的校正严谨,是值得介绍的。

这次即采用这本校正本作为蓝本,经文与目前的流通本,有多处不同。我建议读经大德参考大乘精舍所印江居士的校正本内的校勘记。另外,我依照下列二个原则,加以注音及简单的标点。

(一)一个字如有多种读音及意义的,则根据《辞海》加以注释。

(二)加入简单标点符号,并不采用校正本原有的标点。

很有趣的是,《金刚经》的前半部,似乎读音、句读等的问题比较多,後半部则很少。现在请各位逐字逐句的研读下去。如果觉得太长,不妨中途休息。如果能有一字一句合您的意的,就很不错了。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文 PRAJ□□ 的音译,通常念「钵弱」音 BoRuoh)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1) 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2)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3)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 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4)右肩,右膝着(5)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 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6)心,应云何往?云何降(7)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8)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 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 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复(9)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10)

「不(11)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12)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 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 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13)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14)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15)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16)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17)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18)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 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 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 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 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 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 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 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 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 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 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 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 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 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 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 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 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 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 恭敬,作礼围遶,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 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19), 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20)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 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 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 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 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 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於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21)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1)只,音奇 Chyi。

(2)比丘,是梵文 BHIKSU 的音译,通常「比」念作「必」 Bih。

(3)着,音茁 Jwo。

(4)袒,音坦 Taan。

(5)着,音 Jaurn。

(6)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 的音译。通常「阿」字念「E」,「耨」字音 Now。

(7)降,音祥 Shyang。

(8)乐,音要 Yaw。

(9)复,音 Fwu。

(10)凡问句之「不」都和「否」同,音亦念「否」。

(11)此「不」字音「弗」。

(12)此「见」字应读「现」。如来无形相,不可以眼见,所以是显现的现。

(13) 读过的诸大德注解,就我记忆所及,几乎都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和前面的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连在一起讲,是平行的,虽然也可以讲得通,但是总觉义未尽 然。最近重读玄奘大师所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即是《金刚经》的另一译本),发觉在「无法相转,无非法想转」和前面四相之间,还有「善 现,彼菩萨摩诃萨」。如果将它换成鸠摩罗什大师的字眼,就成为在「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与前面四相之间,应该还有一句「须菩提!是诸众生」。我恍然有悟: 原来前面一段「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意义已经完整,应该读断。即是说,是诸众生因为已经没有 我人众生寿者,所以得无量福德。也就是说,要不着我人众生寿者,方能得如是无量福德,着重在我人众生寿者。

接下去是再推进一步,说:是诸众生(罗什大师将它省去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这里着重在「取」,只要心一取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即不可能得无量福德。

是诸众生,心已不取法相,这还容易懂;但为什麽连非法相也没有呢?非法相等於是空无所有的空相。为要答覆这个问题,所以罗什大师在讲了「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之後,又再用了一个「何以故?」因为心若取了非法相,也即着了我人众生寿者,也不可能得无量福德。

因此再重复强调:「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又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请各位体味这个「取」字及「舍」字。

以上只能说是我的理解,还望大德们有读到此段注解的,有以正之。

(14)复通复,音 Fwu。

(15)偈,梵文 G□TH□ 音译,偈陀之简称;偈,音记 Chih。

(16)须陀洹,为梵文 SROTA-□PANNA 的音译。洹,音 Huann。

(17)斯陀含,梵文 SA□RD-□G□MIN 的音译。

(18)阿那含,梵文 AN□GAMIN 的音译。那,音诺 Nouh。

(19)阿僧只劫,梵文 ASAMKHYA 的音译。只音奇。

(20)那由他,梵文 NAYUTA 的音译。那,音诺 Nouh;他,音 Ta。

(21)这偈只说了「不能见如来」。照吴润江居士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中指出:「此偈梵文原有八句」,後四句讲到法性本体的重要般若精理。吴居士说:「幸有义净法师译本弥补此瑕」,该译本中增加下列四句:

应观法界性 即导师法身(或译诸佛法身)

法性非识境 故彼不能了

我想补充一点,在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中,也是八句,其後四句是: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

至於鸠摩罗什大师为何只译四句,事隔千年,没有人能确定。我想漏译的可能性简直没有,最大的可能是罗什大师所用的梵文原本中,无後面四句。江味农居士在考证上下过极大的功夫,也没有提到这点。

(三)为什麽劝您念《金刚经》

王沈醒园记录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 缘由」。当时我用了一个明镜和蜡的比喻,我说:「澄澈光明的本性,是人人本来具有的,然而多生以来,却为贪瞋痴无明所覆盖,以致忘却本来面目,颠倒虚妄, 脱不出生死轮回。这好比一面原本净澈的镜子,被涂上层层厚蜡,把光明遮盖了。」我用这个譬喻,说了几个例子,来看世上的人,结论都不能将蜡消除。於是有人 问我说:「你说明镜和蜡的譬喻虽然不错,可是说来说去,似乎没有人可以将蜡消除,您能不能教我们一个迅速除去蜡的方法?」当时我的回答是:「十分抱歉,我 也正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还未找出适当的方法。」

八年後的今天,我很开心在这里向各位报告,我现在有一个方法,可以介绍给各位。诸位尽管依旧修净土,或修禅、修密,只要抽出一部份的时间依照我介绍的方法去修,就会逐渐将镜面的蜡熔化;不但蜡可以熔化,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所谓明镜,也是蜡做的,也一并熔化无余。

什麽方法呢?──念《金刚经》。现在且让我将这段因缘向各位一叙。

发愿每日持诵《金刚经》

一九八八年七月三日,庄严寺正举办佛学夏 令营,当天下午我有两小时的课,那时内人居和如病况不轻,我原想不去了,可是她坚持要我去讲。我赶去讲了一个多小时後,匆匆赶回。和如情况如常,并无什麽 不妥。夜间十一时许,雷久南博士和我及家人围坐床前,和如忽然要我靠近她,并示意伸出双手互握,她张目注视着我,我轻声问她,是不是什麽地方痛?她表示没 有。我微笑地看着她,并紧握着她的双手。忽然间,我觉得她的眼珠不动了,且微微张着口,我听到轻微的「浦」的一声,一下子什麽都静止了。全家抑制悲伤,同 声念阿弥陀佛,和如自己缓缓地闭上口眼。我左手握着她的左手,不停地念佛八小时。

第二天一早,替和如换好衣服,我到家中小 佛堂拜佛,一眼望见佛台上摆着一本《金刚经》,这是和如十八年来,每天早课必诵的经本,当时我发了一个愿,我要继续替和如做她的晨课,每天诵《金刚经》。 此後我每天或念一遍,或研读《金刚经》的各家注解,或自己思考经义,至少半个小时,至今从未间断,自觉所得益处远超过以往四十余年,断断续续地念经看注。 《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我之能每天受持《金刚经》,和如度我之恩,不敢或忘。多年来,我曾几次看过人们辞世的情形,弥留之际总是痛苦的!尤其 是癌症患者,病情越重就越痛苦,必须靠止痛剂来减轻身体的痛苦。但止痛剂用多了,会使神志不清,陷於昏迷状态。和如患的是骨癌,我一直在担心到後期,她会 承受不了那种刻骨椎心之痛,可是她没有!在去世的前两天,她不但停止服用止痛药,连一粒安眠药也不须要,她的头脑完全清醒,八个小时後为她换衣服时,身躯 柔软,肤色如常,就像入睡一样。这种现象,是许多亲友所共睹的。她走得如此的安祥自在,是许多学佛修行人所向往,而不易获得的往生善果。我极为羡慕。十八 年来,她每天诵念《金刚经》,真可谓「功不唐捐」啊!

怎样念《金刚经》

现在我想贡献各位一些怎样念《金刚经》的 方法。我觉得念《金刚经》,是老少咸宜,小大由之的。为什麽说老少皆宜呢?年纪渐老,行动不便,外出听经闻法,不易随心所欲;再则佛教经典太难懂,法门又 多,明师难求,缺乏经常指导,不知如何修行。《金刚经》译文流畅易读,一本在手,已够修持,所以是老少皆宜。为什麽说小大由之呢?因为《金刚经》可以完整 全部念一遍,也可以只念一段或其中几句,经中不是常说「乃至四句偈等」,拿一段或几句经文,仔细寻释经义,实在是意趣无穷哩!

今天想介绍给各位的,就只有三小段,对我们而言,这三小段已是《金刚经》的精华了。第一段是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在这段中,佛说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句「众生之类」就是指凡众缘和合而生的都是众生。

各位想一想,宇宙之间那一事物不是由众缘 和合而生。有情的人类、动物固然是众缘和合而生,无情的植物、矿物等也是众缘和合而生。有形质的物体是众缘和合而生,无形质的思想事象也是众缘和合而生。 所以一切众生之类是指宇宙间一切的事物思想。因为众生乃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论是人、是物、是思想,都是瞬刻在变化,并非永恒。如梦如幻,但也不是没 有,它们都是不生不灭的本性,在这不生不灭的本性中,生起幻化虚妄的各种相,名为众生。「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句话好像很难懂,其实就是要使这一切众生都 回归不生不灭的本性。所以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是佛陀教我们应发广大的心愿,这正和各位常念的「众生无边誓愿度」一样是发大愿。

第二小段,佛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 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从现代科学理论,宇宙万物最後的本质都是「能」,然则我皆令入涅盘而灭度之,不但众生灭度,我也灭度。换句话说,一切都是 「能」。所以佛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既然一切都是能,还有什麽人我众生之分?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正因为众生都是 「能」,本来就是不生不灭,如此那有众生得灭度?这就是佛所教的大智。

第三小段,佛说「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 於布施」,是佛所教的大行。这几句话含义极丰富,布施有有相布施、无相布施。有相布施所得福德是有相和有限的,也就是所谓的人天小果。无相布施的福德,佛 用虚空作比喻,是不可思量。而《金刚经》所着重的是无相布施。通常说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其实不只是以外在为施舍对象才是布施,在自身修行中, 还可以有更深入,更广泛的布施意义。如六波罗密中布施舍贪,持戒舍瞋、贪、放逸,忍辱舍瞋,精进舍懈怠,禅定舍散乱,般若舍两边空、有见。舍就是布施,波 罗密多就是於法行无所住,亦即对万法的表相不起执着。各位,要知道烦恼及贪瞋痴都因取着相而生,所以於法无所住,实是大行的中心。

为什麽劝念《金刚经》

诸位同修,从上面三小段文来看,大愿大智 大行,佛法的精华都包含在此。大愿大智大行不但修慧而且修福。在这里我想和各位提一提:知识份子的习性,重视研读书本,因此信佛教的读书人,大都注重修慧 而忽略了修福。有的学者更是把佛法作为一门学问,皓首穷经,常有时不我予之叹。佛在金刚法会上一再强调,修慧求解固然重要,修福也同样重要。须知人身难 得,久远以来,我们一定做过许多好事,不然不会生而为人;但亦难免做过恶事,恶因会有恶报,修慧不修福者,往往会障碍丛生,多病多痛,而且临终业障出现, 可以使一生几十年的修行,毁於一旦。所以修福消业,十分要紧。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 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说:「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 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各位想一想,你是不是也希望曾在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因为有这样的功德福报感应,所 以我觉得我应该劝各位亲爱的同修,将念《金刚经》列入您们日常的课程,也算是我报答曾经是各位的一位好同修,居和如度化我的深恩,谢谢各位!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廿六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四)《金刚经》的功德

《金刚经》在中国是一部很普及的佛教经 典,是纪录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大弟子须菩提问答对话的一部经。读诵这部经的人很多,可是我们往往念过就算了,正和念佛一样,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心 里存着阿弥陀佛普度众生不可思议的无边功德?我想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如果心中能念念不忘阿弥陀佛普渡众生的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一定更能和阿弥陀佛相应, 也更容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念佛如此,念经也如此,所以如果我们念《金刚经》时,能心中念念不忘《金刚经》的功德,一定更能和佛在《金刚经》里讲的道理相 应,更能得到好处。

「《金刚经》的功德」这个题目,说得完整 一点,应该是「受持《金刚经》的功德」。所谓「受持」,「受」就是接受,「受」比了解要更进一步,换句话说,了解了一个道理,生起了信心,所以诚心接受, 这是「受」的意义。「持」是「持久」的意思,就是懂得道理之後,在心中念念不忘,且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所以受持《金刚经》,简单的说,就是明白了解《金 刚经》的道理,有了信心,诚心接受,而且忆念不忘,能用在日常生活上,这样才可以叫「受持」。这样的受持读诵,或为他人解说,并不一定要全部的经文,经中 一再地说「乃至四句偈等」,就是指,即使是一小段,几句经文,就已是功德大得难以想像了。

佛是一位非常细心、非常慈悲的老师,他担 心我们的心量太小,容纳不了大法,不肯相信受持《金刚经》有这麽大的功德,所以他特别在经中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 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我若具说者」就是说,我如果将这种功德统统讲出来,或者有人听了,心里会起狂乱,狐疑不信,甚至生起 毁谤,造意业、口业,这样反而害了这个人,所以佛说,我实在还没有将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在《金刚经》里统统讲出来哩!

那麽,佛在《金刚经》里已经讲出来的功 德、福德,究竟有多少?佛用了好几种譬喻说明。首先拿布施七宝的福德来比较。「七宝」简单的说,就是金银珍宝。「布施」就是帮助他人。「七宝布施」是拿金 银珍宝来帮助他人。在《金刚经》中,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拿了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福德大不大呀?三千大千世界是很多很多的世界,好比现在 的天文学家说的「银河系里有很多很多的星球」。你想若以装满了这许多世界的珍宝来帮助人,这样的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很大,世尊。」佛又说:倘若另 外有一个人,他受持《金刚经》,甚至只拿一小段,或几句经文,解释给别人听,这个人的福德,要比前面那个人用七宝去帮助别人的福德更大,这已是大得不可想 像了,可是这还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而已。

再看经文,佛用恒河的沙做比喻,恒河是印 度的一条大河,河中的沙很细,是出名的多沙的河。佛说如果我们有像恒河沙那麽多的恒河,再把这许多恒河的沙加起来,这麽大的数目,如果装满了这麽多的三千 大千世界的七宝,用来布施,你说福德大不大呀?须菩提说:那真是大得无可比喻了。可是佛又说,倘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 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希望各位听到这里,不要怀疑不信,心即狂乱,因为佛是不说谎话的。各位请想一想,佛如果将福德说得小一点,又有什麽关系呢?他 又何必骗我们?所以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不仅如上所说,在《金刚经》的最後一段,佛用无量阿僧只世界来比较。「阿僧只」是印度梵文「无数」之意。换句话说,是拿无量无数的世界的金银珍宝来助人,这样的福德,还不及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演说的福德。

佛在《金刚经》里又说,他从前还未成佛,在然灯佛给他授记之前,他曾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的佛,没有漏失过一位。照理来说,他供养了这麽多的佛,其功德应该是大得无法想像,可是佛说,他供养了这麽多佛的功德,还不及在末法时代,能够受持《金刚经》所得的功德大。

各位听到这里,千万不要心即狂乱,狐疑不 信,佛就是担心我们的心量太小,不肯相信,而错失良机,所以在《金刚经》里,非常恳切地说:「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 者。」佛以他自己亲证的经验,知道《金刚经》的功德是这麽大,他殷切地希望我们这些後世凡夫,能用最小的精力,获得最大的功德,不要浪费宝贵难得的人身, 不要走修行的冤枉路,所以一再的强调《金刚经》的福报功德。

其实《金刚经》的福德,还不止如此哩!佛又以用身命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做一比较。佛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 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中午又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晚上也以像恒河沙数一样的身命行布施,如此不断地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而他所得到的功德, 还不及另外一个人,他一听到《金刚经》,就生起信心,并且相信《金刚经》的道理所得的功德多,更何况他相信了後又能书写,能念,能受持,能为他人解释。所 以佛做了一结论,他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 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金刚经》是佛在般若法会上讲的。般若是佛亲证的空性体验,是不着行相的教理,可是佛在《金刚经》中,这样一再强调受持解说《金刚经》的福德功德,我希望各位能细心体会其中的含义。

下面我为各位讲一个「罗汉托空钵」的故事,来结束这段「《金刚经》的功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 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 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 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 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 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五)《金刚经》能消业障

在这里,我诚心诚意的再贡献各位一点意 见,在多生多劫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种下很多善因,今世才会投生为人,而且能看得懂、听得懂中文的《金刚经》。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中文《金刚经》, 流畅美丽,我看过数种英文的译本,但都不及中译本的好。换句话说,各位实在太幸运了,就如同开经偈中的「百千万劫难遭遇」一样,有这麽好的机缘在一起研究 《金刚经》,希望各位能好好珍惜,不要错失良好机缘。

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到了相当的成就之後,往往会体验出业障的重要。无始以来,多生多世,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不然是不会投生为人的,但也难免积了很多的罪业,这种往昔所造的恶业,尤其是结怨的怨业,往往会在紧要的关头来障碍我们。

从前有一位老居士,他修净土修得很不错, 在他临终时,大家在旁为他助念,他也很欢喜,说他看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此时,忽然「呯!」的一声!门应声而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跑进来, 这就是他的姨太太。这个女子哭啼着:「老爷子!您怎麽可以走!您走了我靠什麽人过活啊!您不能走啊!」经这麽一叫,这位老居士双眼一白,脸上现出很难看, 很痛苦的样子,阿弥陀佛不见了,西方净土也不见了。这就是业障现前,前世的业在这紧要关头现出来了。

造业要受报,往往受报的时候,就会障碍我们,不但是障碍修行,也可以障碍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如何能消罪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佛教里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如拜大悲忏、 拜八十八佛等。在《金刚经》中,有这麽一段:「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辱骂,或者生病、破财等,这些都是先世的恶业,原本应该投生到 恶道去的,现在因为受持读诵《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上面经中这句「若为人轻贱」中的「为人轻贱」这四个字含 义很广,例如:凡是被人侮辱、被人打骂、生病,或者有不愉快、不如意的事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这种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就要记 得这句话的含义。

「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恶道」就是 三恶道,也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简而言之,就此人过去的罪业,本应投生在恶道中,现在因受持读诵《金刚经》,或者为人解释《金刚经》的不可思议功德,而 将他应该投生至恶道的罪业消灭了。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大德解释为「重罪轻报」,重的罪可以消,轻的业当然更可以消了。一个人,如果过去的罪障能消得愈 多,不但来生会更好,就是现世的生活情况都会改善的。所以就这一点来研究,如果有人能精进地念《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人解说《金刚经》,不论是一 句两句或是很短的一段经文,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可以将他要成熟的重罪消灭的。在这种情形之下,有一部份罪障往往表现在为人轻侮,或者不如意。所以在这 里特别强调,各位如果遇到这种情形,要将欺侮你的人,或是要加害於你的人,视如帮你消灭重罪的朋友或善知识,甚至是恩人。

(六)为什麽《金刚经》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而没有列菩萨?

这个问题,是我读《金刚经》时所产生的, 我们都知道,《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大乘经典都是以菩萨为听法的主要对象,例如《华严经》和《圆觉经》都是列了大菩萨而未列声闻弟子,也就是说都是 大菩萨,而没有比丘弟子。《金刚经》在开头的时候就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就是说在《金刚经》里,只 提到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但是没有说菩萨。所以我的问题是:为什麽《金刚经》是一部大乘经典,而听众只有大比丘,没有菩萨?集结这本经的大德,是不可能 忽略了这点,是不是他有特别的用意呢?

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的程度

现在我们来研究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根据 佛经,他们都是跟随释迦牟尼佛已三十多年的弟子。佛在证觉之後,了解当时众生的根性,自我的观念还很强,没有办法接受佛陀亲证的空性的真理,所以佛先说了 十二年的阿含经,从苦集灭道四谛,求个人的解脱;接着讲了八年的方等经,「方」是方广,「等」是平等,要弟子们把心量扩大,明白如果只是求自我的解脱,其 意义是不大的,而是应以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为胸怀。随後再讲般若,开始透露佛陀亲证的体验,使弟子逐渐明白空的真正意义,明白每个人本来就有的本性是超越相 对,是无所不包,所以要发大心,修佛道,度众生,才是究竟的解脱。

佛讲般若二十二年,一共是十六会,讲《金 刚般若波罗蜜经》的时候,已经是第九会了。换句话说,弟子听佛陀讲般若妙慧也已经十多年,到了佛讲《金刚经》时,可以说都已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 愿,也就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已经不是单单只求自己解脱的小乘圣者,所以最低限度,我们可以说这批大比丘都是初发心的菩萨。因此,《金刚经》确 是针对这批弟子讲的,他们的根基成熟,是可以接受《金刚经》的般若教授。

可是上述这个结论,并不能完全解答我的问 题,因为结集《金刚经》的大德,也可以像《阿弥陀经》一样,在列了大比丘之後,再列菩萨摩诃萨若干人,可是经上并没有这样写。所以我觉得结集《金刚经》的 大德,只列了千二百五十大比丘,是有其用意的。我的浅见是结经的大德,是在对未来的众生,就像我们这些现在在读诵《金刚经》的人,一个重要的启示。这话怎 讲呢?在此,我先举个譬喻,比如说在中学里上代数课,有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都在听课,你想那一种人得益最多?小学生听不懂,大学生本来懂,觉得不够 劲,所以得益最多的一定是中学生。

向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看齐

佛陀是极注重应机说法的,所以凡是对机的 听法者,一定是获益最多。所谓对机,就是听的人的程度及听法时的心境,和说的法最能相契,这就像中学生听代数课最能得益。所以结《金刚经》的大德是在指示 我们,如果希望在念或在听《金刚经》时得益最多,应该是在念或在听时,尽可能具备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的程度和心境。各位请注意,这并不是说你得像大比丘一 样,才可以念或听《金刚经》,而是说你在念或在听《金刚经》的这一刻,要尽可能在心里上以这批大比丘为模范榜样,要模仿他们。如果能观想,就在念经或听经 时,观想自己就是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之一,而在此时此地,正在听佛陀演讲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这样的念经、听经,一定得益最多、功德最大。如果观想的经验不 足,就应当尽量地模仿大比丘们,要模仿大比丘们,就得先知道他们的特点。难的我想不去谈,好高骛远也许反而做不到;容易,实际且可以做到的,我想提出几点 供各位参考。

我想提出的几点,第一,这批大比丘最明显 的特点是他们一直跟随佛陀的左右,我们若要模仿他们,第一可以做到的是,心里常存有和佛在一起的感觉。讲得深一点,就是今天虽没有应身佛,没有释迦牟尼佛 在此,可是法身佛是遍一切处的,他时时刻刻都和我们在一起,因此在念或听《金刚经》时,心中时时记起与佛在一起的感受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再在形式上,譬如 有佛堂、佛像,那麽我们在念或听《金刚经》之前,能够恳切地礼拜,或供一尊佛像在你念经的桌上,都能助你生起与佛同在的观念。倘若出外旅游,或者没有佛 像,那麽我劝各位要记得《金刚经》里,佛说的「若此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就像是有一本《金刚经》在这个地方,就是有佛。所以你拿了一本《金刚经》在 念,佛就和你在一起。

第二,这批大比丘都是所谓阿罗汉的程度, 所以对於因为有肉体而生起的我的观念已经破了,一般的烦恼也已消灭。我们当然还差得远,不能和这批大比丘相比,可是在念或听的一段时间内,如果能尽可能将 我见、我慢、我执减低,将心里的烦恼、罣念、仇恨、怨苦放下,则此片刻间的心境,就可以和那些大比丘们比一比。这样念经或听经的功德,就远比以散乱心、愤 怒心或者贪慾心念经,不知道要大得多少。

再举个例子,如果在进赌场之前,念一遍《金刚经》,希望菩萨保佑能赢钱,还远不如输钱回来,垂头丧气地念一遍《金刚经》有益得多。

第三,上面已经讲到,这批大比丘已发了上 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所以我们要模仿他们,最低限度也要做到每次念经或听经时,发一个愿,愿我成佛,普度众生。倘若这个「愿我成佛, 普度一切众生」的悲愿能在念经或听经时,时时在心里涌起,则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念经或听经,就可以和这批大比丘们相提并论,也一定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如果 我们能将这一节千二百五十大比丘的经文,做这样的体会、受持、实行,我们可算是不辜负了结经大德的一番苦心。

再从另一个观点来看,凡是有缘读诵《金刚经》的,可以说至少已具有初发心菩萨的资格,所以今天各位有缘在一起研究《金刚经》,绝非偶然,千万人中不得其一,希望各位要好好自己珍重。

(七)为什麽有「尔时,世尊食时」这一段日常生活的记录?

《金刚经》在开始的时候,有这麽一段佛陀 日常生活的记录:「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日常生活,应该 是佛陀每天的生活程序,也许在每次说法前都是一样的,可是为什麽别的经中都不记,单单在《金刚经》中记了这麽一段?历来许多大德,对这段经文有各种不同的 解释。现在我们就先从持戒修福的观点来研究这段经文。

持戒简而言之,就是过有规律,不害众生的 生活。「尔时世尊食时」,可以看出佛陀有一定吃饭的时候,想想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连家庭主妇,中午,晚上,有时甚至於早餐,时时都有应酬,那里有个 一定的时间用餐!再看佛陀每天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这是佛陀的戒律。去乞食要穿上整齐有礼貌的衣服,要有威仪。六七十岁的人了,身边有这麽多的弟子,他还 是每天亲自拿着笨重的大饭碗去乞食,而且他入舍卫大城乞食,是依家而乞,并没有挑选,到皇宫乞食如此,到贫穷人家乞食也是如此。此种的以身作则,不但示范 持戒,也示范修福。像这种表率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

各位,乞食是为了让人有布施的机会。因为供养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是种福田,是可以得福报善因的。让人有得福报的机会,这个举动,本身即是修福。所以佛制乞食,是使出家人有持戒修福的机会,意义极为深远。

不分贫富,依家乞食,是培养平等心,没有 分别心,所以遵守这个戒律,不但是持戒,并能摄慧。再看经文「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都是有条不乱,多麽安详庄严。吃 完饭,收了衣钵,洗了足,马上就敷座而坐。想想我们自己,吃饭时,常常是这个菜好,那个菜不好;不但吃完饭後很少能静得下来,连在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边 吃,一边看电视,看报纸,转念头,谈生意,或者生气发火,何尝有一刻是真正静下来的,更不必谈入定了。

所以这一段佛陀日常生活的叙述,实在胜过千言万语,我们如果能常常拿佛陀以身作则的生活作榜样,可以说不辜负佛陀的一片苦心,此之谓报佛恩。

般若妙慧在日常生活中

经首这段描述,除上述含义之外,也给我们另一个更重要的启示,这个启示就是你所读的这部般若妙慧,是脱离不了日常生活,是不应该和日常生活分开的,是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体会和实践般若的道理,这才可以说是真正向佛学习的佛弟子。所以说这段经文非常重要。

可是上述浅显的解释,虽然对我们这些博地 凡夫,可以起模仿学习的作用,但似乎用来说明结经的大德,是因为了解须菩提是在佛陀的日常生活行动中,突然有了新的发现,所以起而赞叹:「希有!世 尊!」,则显得不够。为什麽我这样讲呢?因为这位伟大的老师──佛陀,三十多年来,在他的行住坐卧中,时时以身作则,应该须菩提早就熟悉。持戒修福也早已 是这批大比丘的日常功课,应该不会引起须菩提「希有!世尊!」的赞叹。因此我们得用较深的看法来研究这段经文。其实这段经文,不仅记录所以有这一次金刚般 若说法的直接因缘,也显示了金刚般若的基本教义。所以各位如果发心读或研究《金刚经》,我劝各位要好好地把握这段经文,不要认为它不重要而忽略过去。

若要用较深的道理来说明这段经文的涵义, 并不容易。现在我就直接了当的解说一下:须菩提那天是忽然领悟佛陀的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敷座而坐,原来是在示范般若的最深道理。他并不用语言,可是 却教导了他的弟子们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的般若妙理。正因须菩提领悟了这点,所以他急急乎地站起来,赞叹佛陀说:「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 萨,善咐嘱诸菩萨。」

什麽是「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

我的这个问题,讲到这里可以说已经解答 了,但也可能给若干朋友带来新的问题,例如什麽是「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这三句话好像太专门了一些,如果要详细解释,就应该从什麽叫做「相」 讲起,但这样讲就等於研究《金刚经》的正文,因此这个「相」留待将来研究《金刚经》正文时再讨论,现在先针对这个问题,做一简单的说明。

须菩提所领悟到的是佛在日常生活中,竟完 全没有取佛相;也没有取法相,因为佛在乞食的行动中,并没有用文字来演说教义;也没有取非法相,虽然是一言不说,可是处处都在教导弟子。各位想想看,佛若 取了佛相,他就不会和弟子一样,每天着衣持钵,进城乞食。不要说取佛相,他只要稍稍取一些师父或上师的相,以他这麽大的年纪,早就可以坐在精舍里,由给孤 独长者供养他,或者由弟子乞食来侍候他,他又何必每天托着笨重的钵,赤着脚来回走这麽远的路,乞食回来,再和弟子一同吃饭呢!再进一步讲,佛若取了佛相, 以佛的神通,根本就用不着和凡夫一样每天吃饭,他本身是佛而不取佛相,这就叫「不着相」。不着相是《金刚经》讲的重要道理。

再看,佛陀在日常生活中,如此自然的过着 出家生活,并没有说一个字,讲一句话,而且是自然流露,并非故意这麽做,这就叫不着法相。他的弟子及後来的世人以他为榜样,都是被他的身教所感,得益於他 不取法相,而将法传授给众生,这就叫做不着非法相。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佛陀实在已彻底的表显了般若离相的妙慧。不着相、不着法相、不着非法相,是何等的亲 切动人,无怪乎须菩提一旦领悟,立即赞叹:「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了。

(八)「云何应住」和「应云何住」

须菩提在赞叹佛陀之後,提出了问题,依照 《金刚经》的流通本,这个问题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如果您念过《金刚经》的,一定知道,在这部 经大约一半的地方,须菩提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要和各位研究的问题,是为什麽在佛讲了 很多道理之後,须菩提还会提出同样的问题。经文经过了一千多年来的抄写和印刷,在抄写、印刷过程中,是不是有错误的可能?这是我多年来的疑问。有些注经大 德,认为须菩提第二次重提这个问题,是他的慈悲,是要让第一次问题还没有听懂的人,还有机会再听到佛的开示;也有的大德认为这两次的问题,文字虽然相同, 但其意义有深浅的不同。这些解释都不能消除我的疑问。

後来我读玄奘大师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 经》第五百七十七卷「能断金刚分」,佛说般若经的第九会,相当於鸠摩罗什大师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我们现在读的《金刚经》。玄奘大师对这一个问 题的译文是「世尊!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这里他用了「应云何住?」就比「云何应住?」容易解释得多,涵义也比较丰富。 可是「能断金刚分」大约在一半的地方,也有同样问题的记录,而玄奘大师的译文也同样是「诸有发趣菩萨乘者,应云何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因此,虽 然我发现了新的译文「应云何住」,可是还没有完全解答我的疑问。

一直到十几年前,看到一本唐朝咸通年间, 鸠摩罗什大师译的手抄《金刚经》影印本,其中在经初的第一次问题时,用的是「应云何住」,而第二次问时用的是「云何应住」。换句话说,须菩提第一次的问题 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第二次的问题则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可是那 时,我还不敢确定那一种版本是对的。虽然觉得第一次发问时用「应云何住」,第二次发问时用「云何应住」,远比两次都用「云何应住」要合理且容易解释得多。

去年,我细读了江味农居士着的《金刚经讲义》,发现他对这个问题曾做了深刻的研究。他不但考据了古代的大德注解《金刚经》时所引用的经文,且根据敦煌石室唐人写经,譬如石室秘宝中柳公权所写的《金刚经》等,提出他的结论。

他的结论是第一次问的时候是「应云何 住」,第二次问的时候是「云何应住」;他并且说,不仅唐朝的抄本是这样,明朝的刻本、宋初的《金刚经》版本也都是「应云何住」。一直到清朝初期的刻版(就 是现在所谓的流通本),才改成「云何应住」。因此,他的结论是第一次问题中「云何应住」是错误的,应该是「应云何住」。我认为江居士的见解很正确,他这一 番校订工作很有价值。各位所读的《金刚经》,大都是所谓的流通本。如果第一次的问题是「云何应住」的话,不妨在边上加注「应云何住」,将来自己慢慢体会, 再决定那一种译文对你最能相契。

讲到这里,好像我对流通本中是否有错误的问题,已经有了解答,可是须菩提这两次的问题究竟应该怎麽解释呢?前後又有什麽不同呢?我们要将这个搞清楚了,才明白这一个「应」字,若搬动了位置後,会使经文的意义有相当大的改变。

现在,我先将须菩提问题中的「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解释一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因为中国成语里,没有适当的字句,可以完全表达这句梵文的意义,所以没有直接译成中 文。「阿耨多罗」,简单地说就是没有比它再高再上的意思,简称为「无上」;「三」是正,正知正见的「正」;「藐」是平等,「菩提」是觉。一般译成无上正等 正觉。而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了成佛的心。而为什麽要成佛呢?就是为了普度众生。这个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就 叫做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者说发了无上菩提心。单单发了菩提心还是不够的,我们应发无上菩提心。

须菩提在第一次问的时候,尚未深解义趣, 这里所谓的尚未深解义趣,就是说对应无所住的道理,还没有彻底的明白,心中还执着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还执着有一个心可以发,这个心 既然能够发起,也会退失,因此他的问题是善男子、善女人,既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应云何住?就是应该如何保住这个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

也有的大德,认为须菩提那时的境界已经不 仅如此,他对空性的体验已相当深了,在声闻弟子中,解空第一。而且在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中,也有对空性已经有相当体验的,并且为未来有深厚根基的众生着 想,所以须菩提的问题,可以说是为了两种不同程度的人而发:第一种可以说是为初发心的善男人、善女人,即是刚刚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而请示世尊,这已发起的 无上菩提心,应云何住?就是应如何保持,使之不退。另一种是为程度比较高的人而请示的,对那些发了无上菩提心之後,那个人人本具的空性真心应云何住?就是 应该如何安住,使之不动摇。这两种解释,各有见地,并不冲突。我建议有兴趣研究的朋友,不妨将这两种解释都放在心上。

须菩提认为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之所以会退 失,真心之所以会动摇,都是妄想心活跃的关系,而妄想心控制了人的思想行动,所以他接下去问「云何降服其心」。这个「心」指的是妄心或妄想心。各位请注 意,「应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的「应」是贯通上下两句的,意思就是应云何住,应云何降伏其心。如果将「应」搬到云何之下,变成云何应住,就贯通不到下面 的云何降伏其心了。所以须菩提第一次发问,是请佛陀对这批已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佛弟子们解释,应该如何保持这个已发起的无上菩提心,使之不退失;应该如何使 他们的真心安住而不动摇;及应该如何修行,使他们的妄想心能够降服,使他们能够了解并生起信心。

在须菩提第二次发问的时候,须菩提对「应 无所住」,已深解义趣。所以他的问题是说:佛的弟子们都已经发了无上菩提之心,现在佛又教导应无所住,可是既有「发心」,那就是「住」,而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也是一种「法」。既然「应无所住」那又为什麽独独要住於发无上菩提之心呢?所以说:「云何应住?」须菩提第二次发问,实在比第一次的问题又深入了一 层。是在问佛陀,如若发无上菩提心也不应该住,而应该降伏,那麽如何方能降伏呢?

佛在第二次佛解答时,说了一句:「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希望各位细心的体会这句经文的意义。

须菩提的两次发问并不相同,因此第一次问题的「应」字不应移动。

(九)为什麽佛答「诸菩萨摩诃萨」和先答「应云何降伏其心」?

在《金刚经》里,须菩提向佛陀请示的问题 是:「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先说了一个综合的答覆说,你好好听着,我讲给你听:「善男子、善女 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可是在详细解释时,佛陀不再说善男子、善女人,而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在这里我产 生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麽佛在详细解答须菩提 的问题时,称菩萨摩诃萨,而不称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很多大德的注解都说,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已有资格被 称为菩萨,所以佛称他们为菩萨,多少有点称赞他们之意。但是为什麽称菩萨摩诃萨呢?摩诃萨是印度的梵文,摩诃是大,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对初发心,上求 佛道下化众生的善男子、善女人,佛称他们为菩萨,也许还可以讲得过去,称他们为菩萨摩诃萨似乎可能性不大。也有的大德将菩萨摩诃萨这个名字分开来讲,就是 说菩萨及摩诃萨。认为在《金刚经》里,佛说如来是为了发大乘者说这个金刚法门,为发最上乘者说金刚法门,所以此句菩萨摩诃萨中,菩萨是指发大乘心的人,摩 诃萨是指发最上乘心的人。这两种解释各有见地,但仍不能解除我心中的疑问。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大学的开学典礼,当校 长向一千多名新生(即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训话时,他讲了很多大学里硕士及博士班的功课项目及研究设备,又讲了这批未来的硕士博士怎样的学习,怎样的研究, 可是一个字也没提到一年级的功课是怎样子的。那时我忽然想到,啊!佛陀在《金刚经》法会中对这批大比丘不也是一样吗?不也是一样地讲给他们听,大菩萨是怎 样的理解、怎样的修行、怎样的降伏他们的妄心吗?换句话说,一旦发了心学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应该一开始就以大菩萨们的理解修行为榜样,大菩萨们应该 怎样降伏其心,我们也应该怎样降伏其心。也就是说,我们一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应该依照大菩萨们降伏其心的修法,一直修上去,做菩萨是这样修,成 了大菩萨也是这样修,一直修到成佛还是这个心。因此佛陀说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并不是称这批大比丘为菩萨摩诃萨,也不是称这批善男子、善女人,发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为菩萨摩诃萨,而是告诉那些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像各位一样,是告诉我们,大菩萨是怎样修的,要我们都以大菩萨为榜 样,如此去修,去降伏我们的妄想心。我这个解释,在别的注解里我还没有找到,也许我有自作聪明,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同我一同来研究。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麽佛陀不直接照须菩提 所问的次序先答「应云何住」,而先解释「应云何降伏其心」?上面我们已讨论过「应云何住」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应该怎样 保持它,使这个无上菩提心不会退失;另一种是对程度比较深的讲,我们本有的真心,应该怎样安住,使它不动摇。

先拿深的解释来讲,真心本来没有动摇,也 无所谓动摇的观念,动摇的观念完全是妄想。真心亦无所谓安住,这个安住不安住的观念,也仍旧是妄想,所以真心根本无所谓住。佛经里有所谓不住生死,不住涅 盘,就是根本无所谓住的意思。所以只要妄想心降伏了,平息了,不存在了,真心也就显现。这就是《圆觉经》里佛说的「离幻即觉」。这并不是有一个和幻对立的 觉。青天之所以看不见,是因为遮满了云,一旦云散,即是青天。因此用不着去管真心的住或者不住,修行用功就只是降伏妄心。所以佛不答住,只答降伏。

照浅的一种来讲,发无上菩提心的会退失,也是因为妄想心的炽盛,像火一样的在烧,所以要保持已发的无上菩提心,也只有降伏妄心的一法,禅宗所谓但求息妄,莫更觅真,要知道一觅真,仍旧是妄。各位明白这点,就能了解佛陀之所以只讲「降伏」,而不答「应云何住」了。

从上面两个问题解释来看,可见佛陀接下去所讲的修行方法,实在是极为重要。我们学佛如果能把握这个法门,依教实行,不但可以福慧双修,而且是直趋菩提成佛的正路,也和与各位有极深因缘的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悲愿,及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无量悲心相契相应。

(十)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是什麽?

我们想学佛,但是好像还没有好好上路。佛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学,所以他指出大菩萨们应该怎样降伏其妄想心,我们也应该以大菩萨为榜样,怎样的降伏我们的妄想心。

在《金刚经》中有这麽一段「所有一切众生 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 生得灭度者。」从上面这一小段中,我生起了五个问题,这五个问题现在我先列出来,而後再逐一解释:

甲、为什麽佛陀在说了一切众生之类之後,有必要将这许多众生类别详细的列述出来?

乙、什麽叫做「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丙、为什麽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丁、既然实无众生得灭度,为什麽又叫我们去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呢?

戊、这一段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或教法究竟是什麽?

现在我们先来研究最後的一个问题,这段经文「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的中心思想或者教法,究竟在那里?我的理解是:

第一,降伏其心,并不是压制而是引导,引 导到另一个方面。为什麽我这样讲呢?各位都明白,妄想心的根本是我们有一个我的观念,这是我,这是我所有的。可是佛所教的降伏其心的教法中,并没有直接强 调的说,你得降伏我见,你得将我的观念压制下去,或者消灭它。佛并没有这麽说。佛说你得帮助一切众生,帮助他们得到解脱,帮助他们去掉烦恼苦痛,了脱生 死,所以不是消极的克制自己,而是积极的帮助他人。这一点是非常善巧的。各位请想一想,如果一切众生都解脱了,都离苦得乐了,都了脱生死成佛了,你还会不 会仍旧在生死中受苦呢?你也是众生的一份子啊!所以所有的众生都离苦得乐了,你也离苦得乐了。各位要晓得我的观念是一个人有生以来非常坚强牢固的,要想正 面的压制消灭它,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把你的目标转移到旁人的身上,而且还强调说你帮助别人,你会得大的福报,我们凡夫听了,自然高兴的积 极帮人,等到众生都离苦得乐了,你自然而然的离苦得乐,这不是很善巧吗?以引导代替压制,度人的结果就是自度,所以这条路,实在是我佛慈悲开导的善巧方便 法门啊!

第二,这段降伏其心的中心教法是福慧双 修。为什麽我这样讲呢?各位请看经文:「所有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现在且不管什麽叫做「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总之这句话是要一切众 生都得到好处,都得到解脱,都离苦得乐,都为他们好。这一点是绝不会错的,这不是积福吗?你帮人,就是修福。下面佛又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 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好不容易懂。各位!凡是好不容易懂的道理,就是智慧。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所以好不容易懂。正因为不容易懂,我 们要去了解研究,进而明白个中道理,这就是修慧。所以这段降伏其心的办法,不但善巧,而且是十足的福慧双修。

弥勒菩萨的《金刚经》颂偈

在这里我想介绍给各位,弥勒菩萨称赞《金刚经》这段经文的一首偈。弥勒菩萨说:

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

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

在这首赞偈中,「常」是有恒心、久长的意 思。所以这句话中,包含了三种心:广大心,第一心,常心。第二句「心不颠倒」是不颠倒心。《阿弥陀经》中有一句「其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是这个不颠 倒心。第三句「利益深心住」,利益是弥勒菩萨称赞上面的四种心,发了这四种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得极大的利益;而且发的心,并不是浮浅的,浮浅的发心, 禁不起八风一吹,就会被吹掉,所以这个发心是很深实的发心。这四种心一直放在心上,叫做「深心」,这个时时放在心上称为「住」,所以这一句叫「利益深心 住」。最後一句「此乘功德满」,这个「乘」指的是大乘。这句是弥勒菩萨对佛所讲的这个降伏其心的法门的一个总称赞,说依此法门去修,就可以圆满大乘的功 德。各位,要弥勒菩萨这样称赞,是不容易呀!由此,可见如此降伏其心的修法是何等的殊胜!

现在我们将《金刚经》的经文及这首颂偈配 合起来看: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即是广大心,也就是说我的发心,不是只对少数有限的众生而发,譬如我只度中国人,这个「只度」就有了限制,就称不上广大心。 而且不单单是指人类(下面会详细解释)。所以要发广大心,是要对一切众生,都要有这样的发心。

「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句经文, 简单的说就是要这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才叫做第一心。四宏誓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都是代表了这个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 数无边众生」,这句经文是常心。菩萨度众生,有时为度一个有缘的众生,也许要花几世的时间,所以各位想一想,要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须要多久的时间啊! 有的人这样一想,心里怕了,就不敢发心了,这样常心就不容易发起。各位,这个常久心和恒心,不但不容易发起,更不容易保持,这是我们学佛修行的紧要关键。 我们读经、研究经典、打坐、做好事、念佛、助人,一切的一切,学佛修行,都要有愚公移山和磨杵成针的精神及毅力,继续不断地做,毁誉不计,成败不顾,十 年、二十年、五十年,就这样经常不断的行之,这才叫做「常心」。千万不要存着马上会顿悟的念头,更不要以为自己比人聪明,可以抄短路、取巧,这些想法都不 是「常」,都会在修行的时候障碍我们,使走入邪途。所以保持常心和恒心,实在非常重要。

经文中的「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弥勒菩萨称为「其心不颠倒」。《金刚经》的最後,佛说了一首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如是观者其心即不颠倒。我也有一首偈介绍给各位:

权势及财富,佳偶与子女,

凡此皆真实,争取并保持。

诸作如是想的,其心即颠倒。为什麽其心会颠倒呢?请诸位费神想一想!

(十一)为什麽佛列了那麽多众生的类别?

接着我想和各位研究「众生」这个名词。为什麽佛陀在说了「一切众生之类」之後,还详细列出许多众生的类别?「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有的版本最後一句分成「若非有想,若非无想」)两句。」

佛陀如果只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不是已经够明白了吗?为什麽还要列举这麽多的类别呢?这是我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承认,我们是人,所以常常以人 的本位作出发点,因此一提到众生,就联想到你我以外的所有人类叫做众生。这原不能说不对,所有的人类都属於众生,都可以叫做众生。可是反过来讲,众生这个 名词,并不只限於人类,读过佛书的人至少晓得有六道轮回,在六道中有情感的生命,都属於众生,所以在天道的有情是众生,人道、鬼道、畜生道、阿修罗道、地 狱里受苦的有情,也都是众生。

有的大德在解释《金刚经》「一切众生」时 说,更深一层讲,天道又可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些天界的也都是众生。所以佛说,若有色、若无色。说修禅定修到某种程度,有所谓识无边处天、空 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里的有情也是众生。因此佛列了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种解释也不能说不对。可是我觉得这还不是佛陀 的本意。为什麽我这样说呢?因为佛在讲《金刚经》时,这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都已具有阿罗汉的资格,他们不但对於四生六道早已明白,就是禅定中的各种境界 也已了然於心。所以我的浅见是,佛陀在此处要指出的一切众生之类,不仅仅是有情的众生,还包括了无情的众生。

所谓的无情,就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 木沙石以及人造的飞机、汽车、电脑、房屋,一切的一切统统包括在内。因为一定要彻底证悟,一切有为法,包括有情无情,都如梦幻,都不真实,没有自性,一切 是空寂的,才是证入本具的空性。所以单单说有情是空寂,也即是所谓的灭度,还是不够;要无情的现象,无情的有为法也一切空寂,也都灭度,方才到家。但一般 人,包括那时候的大比丘们,难免还因习气未尽,偏重在有情方面而忽略了无情,所以佛陀不厌其烦的列举了这许多类别,其中如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无想、 非有想、非无想,都可以说是包括了有情与无情。

「众生」这个名词,若照原义解释,就是众 缘和合而生。众缘就是各种因缘和合起来的现象,这和佛陀教化我们「性空缘起」的根本教义完全符合。所以佛陀并不单说一切众生,也不说一切众生若有情若无 情,而详细的列举了有情无情的各种可能分类。我的浅见是,佛陀就是想引起听法的人好好地想一下此中的涵义。希望各位大德指正。

在这里还得声明一点,我这个解释并不是说 《金刚经》里提到的众生,都应该包括有情无情。其中也有单指有情而说的,因为有情是众生的一部分,所以有情可以叫做众生,甚至於也有单指人类而说的,因为 人类也是众生的一部分,也可以叫做众生。但是要证入空性,则必须照见五蕴皆空,有情无情都包括在内。换句话说,一切众生之类,都如空花梦境,都是虚妄,都 不真实。所以佛说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修无相因,方成无相果

在继续研究灭度众生前,我想先介绍一个极重要的佛教教理──修无相因,方成无相果。

从前清朝时的读书人,心目中最高的目标是 中状元,这个目标很单纯也很明显。现代人进了学校,目标就没有这麽显着。不过有许多聪明才智的年轻人,也抱着一个目标,要读硕士、读博士。尤其是哥哥姊姊 是博士的,我也要做博士。我们学佛的也不例外,也有一个最高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成佛。

我们是在六道中轮回流转的有情,要成为悲 智两足尊的佛,就脱不了因果的自然定律。换句话说,要有成佛的果,就必须有成佛的因。而我们现在在六道之中,所能做的就是成佛的因。这个教理我将之归纳成 三句话──佛是无相的果、不着相的果,所以要成无相的果,一定要种无相的因。换句话说,要修无相的因,方能成无相的果,方能成佛。

「相」这个字,简而言之就是凡是一切相对 的,有对待的一切,凡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到的任何色声香味触的现象,及人的脑筋所想到的任何思想、观念,可以用「有」及「无」来分别的,都是相,或 者是有相。各位请注意,有相的因,只能得有相的果,所有一切有相的因,不论是善的,或是恶的,都不是成佛之因。要修无相的因,方能成无相的果,方能成佛。 各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是成佛,而是在阿弥陀佛的大愿悲力加持之下,去修无相的因,而後方能成无相的果,方能成佛。

各位请注意,我说要修无相的因,才能得无相的果,无相的果就是成佛的果。这几句话是我们人类所能表达的语言。可是,如果我们一直认为有一个无相的果可以得到,或者因今天修了一个无相的因而感到高兴,这就已经不是无相,而是有相,是一种执着。

什麽是执着呢?执着就是心中一有了「有」 或「无」的相对观念,一有了「好」或「坏」的相对观念,这种相对观念就是执着,就成为有相,也就是颠倒。而我们常讲「绝对」这两个字,事实上和相对是一样 的。因为绝对这个名词是由相对而来,试想若没有相对,就没有所谓的绝对。换句话说,我们凡夫的起心动念都离不了相对的观念。那麽,怎麽办呢?

各位可曾听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成语?种田、种花、种菜等,只要你浇水施肥除草做得勤,依因果规律,自然有好的收获。倘若拔苗助长,反而得到反效果。各位如能这样体会,就能悟出什麽是无相之因。

《金刚经》里,佛陀教我们如何降伏妄心中 说「所有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就是教我们耕耘的方法。做人如此,学佛的更要依佛陀的教导,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而心中没有 众生的观念,没有我是在做善事的观念,没有这是一个受过我的恩惠的人的观念。当然,更不要帮了人之後,起了後悔或懊恼之念,这才是所谓修无相之因。

(十二)什麽叫做「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无余涅盘及灭度这两句是佛教中专用的译 名。涅盘是印度梵文 NIRVANA 的音译,涅盘的意思是不生,不生也就不灭,所以不生不灭的境界叫做涅盘。我们人有烦恼,烦恼会忽然生起,也会消灭, 因此烦恼不是涅盘。人的肉体会从娘胎出来,出生,会长大,会衰老,会死亡,所以人的肉体不是涅盘。

「灭度」这两个字的意思,灭是灭其烦恼, 度是度脱生死,就是不再受生死流转。本来我觉得佛如果说「我皆令入涅盘而灭度之」,好像已经够明白,为什麽要再加「无余」这个形容词呢?我的浅见是,因为 金刚会上佛陀对千二百五十大比丘讲,他们都已经是达到阿罗汉的程度。阿罗汉他们的观念是烦恼已断,不再来受生死,所以已经达到涅盘的境界。可是他们的烦恼 固然已断,无明习气还没有消尽,所以还是有余。照大乘经典上来讲,阿罗汉固然不再来投生,不再到人间来,但是还是有所谓的变易生死,即使是菩萨,生死也还 没有尽,所以也还有余。这阿罗汉的涅盘境界,只能说是有余涅盘,还不是无余涅盘,要到成佛的境界才是无余,因为佛陀是在对这批阿罗汉讲《金刚经》,所以着 重了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换句话说,是对他们讲,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都回归本性,而不是要度一切众生成阿罗汉。这就是弥勒菩萨《金刚经》颂偈的所谓的广大 心、第一心。这也是我们应发的愿。我们的愿力是普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要普度一切众生都回归本性。

下面的两句「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 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弥勒菩萨颂偈中的久远心及不颠倒心。不颠倒心是降伏妄心的金刚利器,也就是有相无相的关键所在。妄想心即因颠倒而起,有相即是颠 倒。「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三句话,是佛陀教我们如何修因;可是还是有相的因,有能度众生的我,有 所度的众生,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定要加上「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才是无相的因。各位,不但我们应该要这样修,就是成了佛,也是实无众生得 灭度。《金刚经》中佛不是说「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 生、寿者。」

(十三)既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为什麽佛又叫我们去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呢?

为什麽《金刚经》中,佛说实无众生得灭 度,而还要我们去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呢?我希望各位不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因为我这个问题,是标准的凡夫之见,是妄想心,是颠倒心,是分别心,是比较 心,是计较心,是所以成为凡夫而不能解脱的原因。也就是着相,着我、人、众生、寿者等相,一切的毛病都由此而生。

如果各位对上面所研究的「所有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段经文,已经握住重心,现在这个疑问就不会产生。

为什麽我这样讲呢?让我从三个角度来研究:

第一,经文明明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又在《金刚经》的下半部佛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请注意「如是」及「已」,换句话说,证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在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之後。

第二,我们讲众生本空,是理解不是实证,如果你真实证众生本空,则我是众生,我也本空。换句话说您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还问什麽为什麽佛叫我们度众生呢?

第三,现在虽然满目皆是众生,你若不去灭 度它,这个幻象老是存在,就造成生死流转。要灭度它,要从幻象中透过而见其本体,则本体本空。所以在梦中不觉梦境是幻空,一定要醒後,方知是梦,是虚妄, 是不实,灭度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虽然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还是要灭度无量无边众生。

依缘起性空立义

众生本空,是佛法中的基本教理之一。众生本空,可以从性空缘起的道理来解说,也可以从现代科学的知识来作譬喻得解。

我们先来研究缘起性空。要研究缘起性空, 当先从诸法缘生讲起。佛陀亲证的真理,肯定了知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和知识观念,都是由各种因缘集合而生起或形成。如果你们怀疑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由因缘集 合而生的,不妨随时随地尽量去想它,看能否找出一种现象,它不是由任何因缘集合而生起,它是本来就存在,是永远不变,永远不变坏和灭亡,你可以将这种思维 作为一种功课,看看有没有这种不由因缘生的现象,这种功课对你有很大帮助,唯有你自己想通了,才能坚定你的信心。

所谓缘起,就是宇宙一切万物,如一件东 西、一种现象、一种思想等,全是因若干种的因缘聚合而生起,在人的心目中显现出来,当这种因缘有所改变时,这些也随之改变;当种种因缘消散时,这些也消失 了。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就叫做缘起。一切众生,不论是有情无情,都是缘起的现象。

现在,我们要问,缘起的现象是如何发生 的?一切众生万物万象都显现在虚空之中,为什麽在虚空之中,会有这种种现象的生起和消灭呢?第一个答案各位一定会说,这很简单,因为虚空是空的,所以能含 万物,如果虚空是坚实的,就不能有万物的生起和变动了。这个答案很对,因为虚空是空的。

万物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这是我的第二个问题。万物如果是固定不变的话,尽管虚空是空的,万物仍旧不变。白云不会变形,人也不能走动,不能长大,甚至不可能生出来,所以万物也是可变的。

虚空是空,万物能变,那麽我们的第三个问 题是:什麽东西或力量使万物在虚空中变动?人推车,车会动,这是人推的力量;火煮水,水能沸,这是火生热的力量。花的种子埋在土里,经过阳光水份的培养, 种子会发芽,会长大,会开花,这是种子的因,加上泥土中的养份,水及阳光等力量而开花,这些不同的力量,佛法中都称之为「缘」。

以上所讲都是以物质为对象,车动,水沸,花开,这些都是人所能看到的,我们的结论是:虚空是空,万物能变,所以归纳出缘起的真理。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人的思想观念,是 否也是缘起的呢?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人是受了孔孟学术思想的影响,或者说某某人是受了贝多芬音乐的感动。这个孔孟思想、贝多芬音乐就是缘,受影响、被感动 即是缘起。有缘起就证明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一生出来就固定不变的,它也像万物万象一样能变。万物在虚空中变,我们说因为虚空是空的,所以万物能变。那麽思 想观念是在什麽地方变呢?佛陀说:思想观念是在你的本性中变。本性有如虚空,它是空的;正因为是空的,所以思想观念能在本性中生起、改变、消灭。

现在,我们再进一步问,虚空这个概念是不是也是缘起呢?如果没有万物,也就无所谓虚空。虚空在人的心目中,能大能小,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虚空是人的一种观念,它也是缘起。

从这里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本性是空的,由於各种不同的因缘在人的心中显现虚空、万物、万象及思想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及人生。

禅宗六祖惠能在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彻大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本自清净,即是「性空」;自性能生万法,即是「缘起」。所以六祖开 悟时所说的这两句话,实在是性空缘起的实证注解。也说明了众生本空,但并不是说众生是没有的。众生即是六祖说的万法。众生或万法都在本性中显现,这有如万 影都在一面明亮的镜中显现是一样的。说本性是空,也等於说镜子是空,因为镜子是空的,所以各种影子都能在镜中显现,也因为本性是空,所以万法能在本性中显 现。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佛陀在《金刚经》中 所讲的「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既然都是缘起,有如镜中的影子。所谓灭度也是缘起的一种现象,并不实有。有众生得灭度或者我在灭 度众生,也都是缘起的现象或观念,也是虚妄不实的。因此推论到最後,实在没有所谓的众生得灭度,既然没有实有的众生,也没有众生得灭度的一种现象。凡所有 实有的观念,都是我们的五官给我们的虚妄的影像,所以我们说众生本空。

众生本空,以现代譬喻得解

以上是依据缘起性空的佛法理论来解释众生 本空,现在我们再以现代科学来举例说明众生本空。不过我得声明,这个说法,只能说是我个人的经验,提供各位参考。我个人觉得以现代科学作譬喻来体会,要比 引经据典似乎更容易了解,因为这种现代科学知识是现代人所特有,古代并没有。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一切智者,要以譬喻得解。譬喻就是说要用这个时代所能 懂的例子来作比较,这就像如果我们对美国人讲在河中淘米,他们决不能得解一样。所以这也是身为现代人的福报。

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我想先请问各位,如 果你和一位朋友在美术馆欣赏同一幅画,你和你的朋友所看到的,是否完全一样呢?假如你的视力是正常的,而你的朋友有高度的近视眼,现在请他拿掉他的眼镜, 再请他看这幅名画,那麽你们两位看到的是否完全一样呢?如果你再换上一付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做的眼镜,那麽在你们两人的眼中,这一幅画是否完全一样呢?这说 明了每一个人所看出去的世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不过我们的眼睛的构造是差不多相同,所以即使有小小的不同,并不会妨碍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个色盲的人就没有这麽简单了。一个生下来就瞎了眼的人,可就不能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看出去的世界。你不妨找一位天生的瞎子,向他解说什麽是你看到的,例如天上的飞机,或者早上海边的朝阳等,看他能不能懂。

这些例子只是说明我们所看出去的东西,并 不可靠,但并不表示这些东西是虚妄不实,或者是本性是空的。为什麽呢?因为我们自己也是虚妄不实世界中的一份子,时时受我们的眼睛、耳朵等影响,而不能看 到宇宙真相。那麽怎样才能不受眼睛和耳朵的影响呢?数千年来,不少宗教所教的禅定,其目的就是在减少因受眼耳等所受旳影响,而造成不实的印象。

禅定的要点,是先得把你脑子里装满不真实 的印象、思想和观念都空掉,这好比你要装东西到一个瓶子里,你得先把瓶子里原有的东西都倒乾净,瓶子空了才能装东西。禅定也是如此。禅定和装瓶子不同之 处,在於修禅定的瓶子空了之後,并不另外再装东西进去,而这个瓶中会自然散发一股香气。什麽香气呢?就是譬喻你本具的智慧。这种禅定的修习,在佛法中称为 止观。也就是妄心降伏,本性自显,或者明心见性。

可是我们还没有这种禅定工夫,妄心未降伏,本性也未显露,怎麽办呢?这里提供一个以科学智识作譬喻来做观想,随时随处持之以恒,不断地观想,慢慢的,妄想心自会减轻,这和一心念佛使妄心没有机会生起来,是同一道理的。

怎麽观想呢?先观想所有的东西都是「能」。这个「能」只是人类用来表示一种概念的名词,英文称它为 ENERGY,这也是人定的一种名词,至今尚无法严格地下定义说明 ENERGY 究竟是什麽?或者「能」究竟是什麽?

在爱因斯坦以前,科学家说世界上的一切, 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二是能。物质之间可以互相变换,譬如水可以变冰,冰也可以变水;能之间也可以互相变化,如电可以变光、变热,光热也可以变作 电。可是物质和能是两件基本原素,不能互相变换。一直到爱因斯坦用数学计算,发现物质和能也可以互相变换,这就是着名的 E=mc↑2方程式。最初很少人相信这个说法,直到原子弹(物质)爆发後(变作大量的热和光),再也没有人怀疑物质也是能的理论。如此一来,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能」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之下变现出来的现象。

现在我们将这个观念先肯定下来,然後再练习观想。以我个人的经验,开始时先观想简单的物质(即无情的众生),这样较易下手。例如从水开始观想:先拿一杯水,先透过水的外形,想水是H2O, 是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再想这种原子都是能,想想什麽是能?能是不可捉摸,看不见,也没有声音,我们叫它能。再看这只杯子,也是许多原子组合 而成,原来杯子也是能的变现,如此透视观察下去,在你的眼睛前,这还是一只装满水的杯子,可是在你的观念中,这全是不可捉摸的能,已经无形无相了。等你把 简单的物件观想纯熟了,就可逐渐透视比较复杂的东西。试试看,拿一只小狗来透视,观想它的毛、皮、肉、血、骨等,你会发觉这些都是各种原子组织起来的,这 些都是能。狗的叫声也是能,它能跑、能跳也是能。而你手里抱着的仍是同一只小狗,但是在你的透视之下,已完全变了不可捉摸,无形无相的能。

各位请自己试试看,你也可以透视自己最喜 欢的东西,或自己最讨厌的东西,而不论是你最喜欢或最讨厌的,都是能,二无区别,这就是利用现代知识,使你能透视和观想宇宙的真相,如此不断地观想,你可 以得到一个结论,不论是有情或者无情的众生,其本性都是能,都不可捉摸,都是无形无相,这就是宇宙的真相。

经过这一连串的观想透视之後,如果我们将 「能」字换成「空」字,又有什麽不同呢?这还不都是人定的名词而已,这就变成众生本空,但在人的眼睛之中,众生依然遍地皆是。由此观之,佛理如能通达,观 想如能成就,虽然可以在理解上减轻烦恼和执着,但还不是实证的。甚至於还未达到阿罗汉的能空掉肉体的我的程度,或大菩萨的能变化如意的境地。换句话说,我 们理解了众生本空,是可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但还是凡夫,不能消除肉体上的痛苦。人有伤还是会痛,有病还是会苦。这个认识非常重要,所以了解众生本空是修 慧;要减除现世的苦痛,就必须消除以往的业障,就必须修福。也就是说在你还未实证之前,因果的自然法则还是控制着你,唯有修福,才能消业除苦。单单了解业 是空的,苦是虚妄的,虽然是正知正见,但还是不够的。佛陀在《金刚经》中并不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而先强调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灭 度无量众生就是修福。而且佛陀接下去又说:「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布施也是修福。

我们所谓知识份子的,往往喜欢修慧,而忽 略了修福,这实在是我们的弱点。我们千万不可以为自己经论已通,辩才无碍就够了,这种人往往会业障丛生,不是做事不顺手就是多病多痛。因为过去无数世来的 宿业积怨没有减轻消除,就成为有慧缺福。这正像那位阿罗汉所说的「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如果各位有了这种感觉,就应该力行积福,以求平衡。由此可看 出平日福慧双修是最妥当的修法。

(十四)什麽是「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什麽叫做「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布施这个名词听起来很普通,凡是稍稍接触佛教的朋友,就知道要布施,向佛寺捐钱、供养法师都是布施,但这只是布施的一小部份。布施的意义,事实上非常广。 大体而言,佛教提倡的布施可以分为财施、法施及无畏施三种。进一步则可分为着相布施或住相布施,及不着相或不住相布施。

依弥勒菩萨的说法「檀义摄於六」。这个檀 是梵文布施的译音,所以檀就是布施。弥勒菩萨说,布施的含义包括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所以说摄於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布施在佛法中是一 种极重要的法们,也是极重要的修福法, 门。因此我想多举些例子,使这个法门在各位心中逐渐培养纯熟,进而随时随地若无其事的行布施。这就近乎佛说的「於法应 无所住行於布施」了。

财施、法施、无畏施

一、财施

财施是将你有的资产,包括金钱与其他的物 品,舍捐出去,令人得益。从佛法观点而言,你劝人行财施,或者赞叹他人财施,「随喜」,这两种福报也一样大。现在我举几个例子,如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是财施,因为佛法僧能使人得到智慧,得到安慰,离苦得乐。再如捐款给慈善机构、孤儿院、养老院、医院、佛寺、教堂、图书馆、学校等也是财施,都能令人得 益。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那里有那麽多的钱财可以到处布施?不错,要知道舍本来是不容易的,唯其难舍能舍,福报才大。同理,在学校读书,也不是人人都 可以得好分数的,只有勤学肯读的学生才能得高分。可是如果财施太勉强,而引起後悔烦恼,就譬如读书如果太苦读,将身体弄坏了,则有失中道,这并不是佛教所 倡导的。以我个人的经验,能多接近善知识,试观想众生本空,都能使你习惯行於财施。

二、法施

法施严格来讲,是要将宇宙真理,佛法里所 谓的正知正见,介绍给人。广而言之,如助人有机会听到、谈到或看到正知正见的佛书,又如你义务帮忙使法会办得圆满,参加的人法喜充满,也都算是法施。所以 法施并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後才能做,你替佛教团体流通佛书,帮助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弘扬佛法,也是法施。再进一步言,教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生护 士为人讲解医学常识,传授身体的保健;社会服务者给人以适时的安慰,提出善意的建议,使人内心得到宁静,使家庭和谐,社会安宁,凡此种种的教授宣扬令人得 益,虽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但都可以说是法施。

三、无畏施

凡是以大悲心助人或其他众生,如畜生野兽等,减少消除其恐怖、忧虑、苦难的都属於无畏施。所以一般而论,医生、护士、律师、警察都是施无畏者。

各位要知道父母对子女也是施无畏的,而子女对年高需人照料的父母,也很多有极好的施无畏的表现。

以上所讲的是佛教所提倡的三种基本布施, 但上面所举的例子大都是着相的布施,所以还不能算是「於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的布施。「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的布施是不着相布施或不住相布施。不过 在未谈不住相布施之前,我想先将弥勒菩萨对布施的看法介绍给各位。弥勒菩萨在他的《金刚经》颂偈中说了这麽一首偈:

檀义摄於六 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住

第一句「檀义摄於六」中的檀是梵文  DANA 的音译,其意为布施。「檀义摄於六」说明布施的含义是摄,摄就是摄受包含,摄於六就是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如何摄 呢?偈中的第二和第三句说「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资生无畏法是三个名词。资是资产,资生就是供给众生物质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所以资生就是财施, 无畏是无畏施,法是法施,所以资生无畏法就是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布施。

「此中一二三」是说明财施、无畏施、法施 是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法门是相互摄受的。这六种法门中的第一种,布施可以摄资生(即财施),所以是一对一。持戒和忍辱也很清楚, 一个人如果持戒严谨,能忍辱,则不会恼害众生,也不可能使众生起恐怖心,可使众生减少畏惧,这等於檀义中的第二种无畏,所以六种之中的持戒及忍辱和资生无 畏法中的第二种无畏是相摄的,因此二对二。助人精进修持习禅及教授般若等大乘教义,令生智慧,就等於法施;所以六种之中的精进、禅定、般若三种即和资生无 畏法中的第三种法相摄,三对三。因此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偈中简说为「此中一、二、三」。偈的第四句「名为修行住」,是弥勒菩萨的结论,就是说檀是我 们应该努力修行的法门。

再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说明布施可以含摄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种方门。布施是舍,舍你喜爱的东西使人得益。持戒是舍,舍贪舍瞋。忍辱是舍,舍瞋。精进是舍,舍懈怠。禅定也是舍, 舍去散乱和昏沉。般若当然也是舍,舍痴、舍执着、舍着有着空,也可以说舍两边,舍相对。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舍,也就是说将布施的 意义发挥到极端,可说是包括了一切大乘的精髓。

布施波罗蜜多

以上我们虽然讨论了很多有关布施的意义,但实际上尚未谈到佛陀在《金刚经》中所教的「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换句话说,我只讲了布施,但还不是布施波罗蜜多,以上我所讲的还是着相或住相的布施。

现在让我来举一个例子:譬如我现在在纽约 侨声广播电台讲「《金刚经》的研究」,虽然也可以说是法施或布施,但是我心中有一个我在讲,有听众在听,有我是在讲「《金刚经》的研究」的念头,我某个时 候开始讲,十五分钟之後要停止,这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有时我还会生起我的国语口音准不准?或者会不会讲得太深了?甚至会想到底有多少人在听?诸 如此类都叫住於相或者着相。所以我讲《金刚经》虽然是布施,但并不是《金刚经》中的「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波罗蜜多。

简而言之,「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也就 是已渡过了生死苦海而到达彼岸。而着相的布施所得的果,自然是着相的果。什麽是着相的果呢?就是还在六道轮回中的果,可能是昇天,可能是下世富贵如意,这 种布施所得到的果是生死果,尚未解脱,还有堕落的可能,这并非佛陀教导我们的究竟目的。因此佛在《金刚经》中强调「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 所谓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的布施。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相,所以概括地讲,佛陀所强调的是要我们学不住相布施。那麽要如何才算是不住相布施呢?

第一,我们要弄清楚,不住相布施并不是说没有相,或者不行布施,你还是要努力的行於布施,行布施就一定有相,这个关键在不着或者不住。要对相不着,对相不住。什麽叫着或住呢?你只要记得一个简单的原则,凡是有分别、有相对的观念,就是有住有着。

举目望去,到处都是相,如果你觉得这个相 好看,那个相不好看,那麽一有了分别就是着了相。如果你觉得这个比那个值钱,一有了相对的比较也是着相。因此,如果你说你所做的任何好事都是为了子孙好, 让子孙有福报,这不但有人我之分,而且有好坏相对的比较,所以也是着相。还有一点我要强调的,如果你说我心中空空如也,什麽都没有,这样你也着了相,着了 空相啊!这个着有和着空虽然很难懂,但非常重要。

普通我们讲着相,大都指着「有」而讲,譬 如善恶、好坏、多少、都指着「有」。着「有」还有办法补救,如果着了「空」就麻烦了。现在我们来谈谈什麽是空:有的人一讲到空,就认为什麽都没有,都是空 的,既然什麽都没有,就不必在乎,变成消极或随心所欲的做起坏事来,杀人放火等。可是他忘了,虽然说是什麽都没有,他这个我还存在,因果还是控制着他呀! 所以六祖说:「这等人不足与语。」佛经中也说:「宁可着有如须弥山,不可着空如芥子许。」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特别是研究般若,一定要先明白佛经里所说的 空,并不是什麽都没有,而是我们所感觉到的相,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刹那在变,非永恒存在的,是不可捉摸,因而给它一个名词,中文译成「空」。

《金刚经》中佛陀说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无所有,不是没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积极的行不着相的布施,不要对布施时的相起分别心或计较心。

第二,我们不可否认,既然得生为人,不可 避免的带来以往无数世的习气和业缘,这种习气不可能一下子会改变。多世的业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今世的遭遇,这些都不是读几本经、烧多少香、拜多少佛、打 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变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着,或者对事对境不起分别心,或不起相对的比较观念,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禅宗里所谓的顿悟,也是 修了多少世而得,并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运用他的神通,将你点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刚经》中所教的「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脚踏实地,痛下功夫。在此愿将个人的两点浅见提供诸位参考,请各位指教:

一、学佛修行要有正确的方向。依佛陀在 《金刚经》中所指示「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这是以广大心发大愿。如何灭度一切众生呢?「布施」,尽一切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忘布施,行布 施,将布施和你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如此以长心行大行,《金刚经》中所讲的大愿大行,实在是大悲世尊给我们最明确的指示。所以能依此方向行之,你就不会走 错方向。

二、要有耐心。要存久远心,不要急於求有所得,或求一切顺利。逆境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逆境来时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佛菩萨不保佑,要多念《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等,而将功德回向给过去世及现在世的怨家亲友,以一切众生为对象,将「我」的观念逐渐淡去。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你所讲的全都是着 相的行为!」是的,现在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年轻力壮健步如飞的人,在你家里客厅散步,请问,你有没有想过这样走会不会跌倒?应不应该扶桌边或者扶墙 走?我能不能将背伸得直?我想你的答案是一定不会的,你根本不会去想它。在这同时,客厅里还有一位二岁的孩子,半爬半走的正在学走路,他一会儿扶桌子,一 会儿扶椅子,转眼间又在地上爬。看到这种情形,你自会想,唉!我两岁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走的吗?这就是於法有住和无所住的区别。如何方能学「於法应无所住而 行於布施」,相信各位已经得到答案了。

(十五)为什麽佛要问「虚空可思量不?」

《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接着佛又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各位有没有想到过佛为什麽要问这两个问题?对於福德不可思量这句话,佛不是已说得够明白了吗,为什麽又要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呢?

这两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在强调不可思量,所以须菩提答了「不也!」之後,佛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可是我觉得意未尽於斯。

一、第一个实验──虚空观

现在我想请各位作一个实验,我不晓得各位 现在是在什麽地方?可能在房间里,也可能在室外。我现在问:「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你且向东方看,我好像听到不少回答,有的说我看到东方,东方是墙壁,有 的说东方挂着一幅画,有的说东方窗外有一棵树,有的说东方满天是乌云,或者东方我看见一轮明月,或者朝日初昇……好像没有人说看到虚空。各位你明白了没 有?这就是着相。你的心止住在墙壁、在画、在明月……你就着了相。好吧!请你现在将眼晴闭起来,将全身放松,愈松愈好,将你的心一直向东方冲出去,什麽东 西都挡不住,你一直向东方冲,冲向了无止境的东方,现在怎麽样了?你还着什麽相吗?你说「不着了!」不对,你还是着相!

在禅宗的教法里,讲到此处就不该再讲了, 要让听的人自己去找答案,为什麽我还着相?着的是什麽?不过我没有资格作禅师,我至少要给各位一个答案。各位,你着了东方之相,你有一个向东方看的观念在 你的心上,对不对?也因此佛陀在《金刚经》中接下去又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现在你再试试看,仍然是闭着眼睛,放松身心,将你的心向四面 八方的扩大开去,这可并不容易啊!你试试看。从前陈健民老居士喜欢用一个圆气球作譬喻,他说:「好比你是在气球的中心,观想将这个气球向四面八方尽量扩 大,大,大,一直扩大,这个气球就越来越大」,你能作这样的观想吗?试试看,训练一段时日,等你觉得没有这种困难时,再观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虚空不可思 量,慢慢的将眼睛睁开一些,但不要让眼前的东西阻挡你的观想,视若无睹的,仍然观想无边无际的虚空,不可思量。现在再眼晴开一些,一直到你的眼睛全开,而 眼前静止物不能牵动你的观想时,开始放一些有规律运动东西在你眼前,如有秒针的钟,试试看它会不会影响你的观想。这时可能滴答滴答的声音会影响你,但你不 要去理它,你的心仍在无边无际四面八方的虚空不可思量。等到这样的观想有把握了,你可以考验一下,坐在电视机前,将电视一开,试试看你的心是不是仍在虚空 不可思量上,若没跟着电视画面的表情走,你的功夫就很不错了。

大悲世尊问虚空可思量不,其实是在指示我 们,如何训练自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禅定观想法门。这是我介绍给各位的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能使你的心境扩大,执着减少。倘若你能再配 以诸法因缘生的教理,体会诸法当体即空,则在观想虚空时就不必特意的超越你眼前的一切事物,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碍你的观想,因为它们都是因缘聚合而生,缘 聚缘灭,并非实有,当体即空,这就合乎大乘佛法的修持。为容易记得起见,我给这种实验一个名词,叫「虚空观」。

二、第二个实验──原子观

原子观又称原子能观,是我介绍给各位的第二种方法。上面所谈的虚空观,是观想虚空,观想一切物质众缘和合当体即空,主要是对治我们执着物质习气的方法。原子观则是将各种复杂的表相,用分析的方法,将之还原至基本因素,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治我们执着情绪的习气。

我先举一个例子,各位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因 何而生?现在请各位开始想像。我们有三样东西,一只纯金的结婚戒指,一个金铸的十字架,一块十两重的黄金。各位一定同意,看到这三件东西的人,会因人而异 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新婚热恋的少年夫妻和结婚多年又经常吵架的夫妻,对他们结婚戒指的印象,可以说完全不同。年轻的一对会对他们的结婚戒指十分珍惜, 可是吵架的一对,就可能产生厌恶的心情。虔诚的基督徒和回教徒,看到一具金铸的十字架,他们所产生的反应又是天地之差。基督徒可以膜拜再三,而回教徒却回 忆起在学校读过十字军的残暴。至於那块十两重的黄金,大部份的人看了都会喜欢,但也有视若无睹的。结婚戒指、十字架、黄金在佛法中都叫做相,这种表面上显 现出来的相,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十分不同,珍惜、厌恶、崇敬、瞋恨。为什麽我说它们是表面上显现出来的相呢?因为它们全是 纯金制成,如果上面这些人只看到了金子,而不看见戒子,十字架等相,则可以皆大欢喜,不会产生复杂的情绪,各位说对不对?

现在我再举一个例子,我这里有三堆东西, 一堆是黄金,一堆是泥土,另外一堆是狗粪。各位看了印象如何?大部份的人都会说喜欢黄金,泥土呢无所谓,狗粪厌恶远而避之。现在各位已经明白,这也是不同 的相所引起的不同情绪。若以现代科学常识来分析,黄金、泥土、狗粪都是原子所组成,如果你看它们都是原子,那麽这些东西在你心里又有什麽不同,有什麽喜不 喜欢,讨不讨厌的?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你我在内,都是原子组成的,既然全是原子又有什麽区别呢?

在二十世纪初期,原子是宇宙间最小的因 素,小到不能再分,它好像是一个实体的单位,直到近百年来,由於核子能的发现,才知原子也是人假定的能的一种表相而已,其实这些都是「能」,因种种因缘而 显现出来的表相,更因为这种变化多端的表相,而生出复杂的人类情绪,造成社会的喜怒哀乐。依佛法讲,业报因果,生死轮回,无不由此而生,实则都是能的变 化,并无实质,包括能在内,都是我们人类定出来的假名,为了说话方便起见,我们称它是能,称它是原子,称它是狗粪,称它是泥土,称它是黄金,称你叫我。

现在我们来看《金刚经》中佛陀说的两句 话:「须菩提,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如来说非世界,是名世界。」在佛陀的时代,一般人都认为微尘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质,而世界是最大的。可 是佛并没有肯定微尘是最小,世界是最大。佛说微尘不过是显现在人心目中的一种幻象而已,而人类给它一个名词是名微尘。所以说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同理,世 界也不过是显现在人心目中的一种幻象,人给它一个名词叫世界,所以说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在微尘与世界之间,包括了无数无量的物质,有情无情的众生,又有 那一种不是「即非」与「是名」呢?

佛陀是一位既慈悲又有智慧的老师,他总是讲一般人听得懂的譬喻,如果佛生在今天,很可能他会说原子非原子是名原子,宇宙非宇宙是名宇宙,而不用微尘和世界来作譬喻了,名称是改了,但道理还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介绍给诸位的原子观。

我们以X即非X是名X的公式,应用在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上,X还有什麽相可着可住呢?话虽如此,可是各位不要忘了,不住相并不是没有相,不住相也不是不布施。在虚空观、原子观的心情中广行布施波罗蜜多,这就叫「如所教住」。

以上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各位研究佛陀在 《金刚经》开始时答覆须菩提的两小段经文。佛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是佛陀教我们要以广大心发大愿;「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 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众生当体即空的般若大智;「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是成佛之因的无相大行。这大愿大智大行就是诸菩萨和大菩萨们所走的菩提正 路。我们若能以这几句话作为修行做人的指针,则不论修何种法门,禅净显密,视各人宿根因缘,都会成就,这就是我加强解释的原因。

依我个人的浅见,《金刚经》到「须菩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段时,佛陀已经答覆了须菩提的问题,展示了一般人应学的修行途径,可以说已告一段落了。经文自此之後,都是佛陀在解答须菩提心中的疑 问,这些疑问大部份都是须菩提才一转念,佛陀已经知道,遂以反问须菩提的方式,使他领悟而讲出答案,因为须菩提心中的念头,结经的大德没法在经中记录下 来,所以《金刚经》的经文给读者有很多段落和不相连贯的印象。其实自始至终,《金刚经》都是以须菩提的心念为贯串,并且须菩提的心念是逐步深入,所以这部 经文也是逐层推进,此所以通理法师在《金刚经新眼疏》中有信、解、修、证的次第之分,而明朝憨山大师着的《金刚决疑》,列举须菩提心中的三十个疑问,更是 与其他注解不同,值得各位参考。

(十六)为什麽佛要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佛陀在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後,接着即问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陀为什麽会问这个问题?身相究是指什麽?要解答这个问题,我得先说明一下,在大乘佛法中有法身佛、 报身佛、应身佛(或应化身佛),所谓佛的三身的说法。这种说法,原是为了使我们凡夫容易了解的方便说法。法身佛是佛的本体或本性,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 遍一切处,没有形相,也就是没有身相,在《金刚经》中称为如来。报身佛是为应大菩萨们的机,在法身佛本体中显现出来,是具足万德庄严的身相,譬如西方极乐 世界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应身佛是为了度化有缘众生,在法身佛本体中显现出来的身相,通常佛经中说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指的就是应身佛的身相庄严。我 们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即是应身佛。所以报身佛、应身佛都有身相,可是法身如来并无身相。

接着我们来看为什麽佛要问须菩提,「可以 身相见如来不?」上文佛陀教我们要无住相布施,无住相包括了要不住布施的对象的相。众生是布施的对象,不住众生相对这批听法的大比丘来讲是可以理解的。可 是供养佛陀也是布施,所以佛也是布施的对象,佛是他们最尊敬信赖的;每天在一起,不但对佛的庄严威仪印象深刻,而且常常以佛的一举一动作为模范,对他们来 讲这是身相俨然,千真万确,而现在佛是不是要他们连这个佛相也不住呢?这是须菩提代表这批大比丘在心中所生起的疑。佛陀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反问须菩提说: 须菩提啊!你以为你们目前所看到的佛的身相,是不生不灭遍一切处的佛本性法身如来吗?须菩提也许本来已明白,也许是经佛一问即刻领悟,知道身相是瞬间在 变,缘聚则生,是有生有灭的,自然不能即是法身如来,所以他答「不也,世尊」。为什麽他会这样回答呢?须菩提自己解释,是因如来所说的身相,只不过是一个 名称而已,并不是实有一个不变的身相。

佛陀接着说了两句很重要的话,第一句是: 「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佛对须菩提说:你说身相只不过是一个名字,并非实有,而是虚妄的,这是对的。不仅身相如此,连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一 切相都是如此,都不是实有,都是虚妄的。凡是可以称为相的,都是在本性中因因缘聚合而显现出来,都是虚妄。

第二句佛更进一步地说:「若见诸相非相, 则见如来。」其意为:须菩提啊!你说这个身相不是法身如来,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的。这好像水波是由水而有的,这个你们所见到的佛的身相,也是从如来法身中因 和你们相应的缘而显现出来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虚妄,都是非相,不要执着在任何相上,则你们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来。譬如见波就是见水,就 是见H2O,就是见原子,就是见「能」。不但佛身如是,其他所有的一切相都是如此,若能将所有的相都以此观之,则 见法身如来。这更深一层的道理,连须菩提也觉太深,怎能令人听闻而起真实信心呢?於是他又问佛陀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陀答须菩 提说:不可如是说,即使是佛灭之後很久,还是会有持戒修福的人,对这个真理产生信心的。

「持戒修福」这四个字希望各位要常存於 心。我们已离佛住世时代久远,现在能有缘听闻《金刚经》,过去一定是积了许多持戒修福的因,而今要使以往的善因不会浪费,就更应持戒修福,积极地储存持戒 修福的善因,使自己对《金刚经》的经义,即使是一句一义生起实信,或者仅仅是一念的净信,都是很好的。

佛在经中接着说:「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 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我们得有缘接触《金刚经》,相信一定也已在很多佛所种了善根,现在是在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生而为人,千万 不要错过种善根的良机。世上有千千万万过去种了很多善根福报的人,今世滥用福报,这实在太可惜了!所以各位千万抱定宗旨,有善必做,善根积得愈厚,对你愈 好,决不吃亏。

佛陀又说,当知是人无复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也可以用来考验及警惕我们自己,就是说生起的实信是要和本性相应,也就是说从本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信心,才是清净心, 才是实信。而清净心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的心。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各家注解中讲得很多,各位可以参考。法相及非法相的意义,我想作一简单的说明。

一切具体的形相和思想观念或各种道理、法 则见诸条文或行动的都叫法相。其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法相,因为我、人、众生、寿者都是法,所以《金刚经》中有时只提法相,其实这个法相已包 含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再进一步来讲,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空,其实也是法,因为它也是一种缘起的观念,是和「有」相对而成立的观念,所以法相也可 以包括空相,空无所有的空相。

什麽是非法相呢?按世间法来说,非法就是 不合法,非法相等於犯法,可是在金刚法会中,佛陀说法的主要对象是大比丘们,照理已不须再和他们讲世间法,因此《金刚经》中的非法,并不是仅指不如法或不 合法,而是进一步的指没有法。法是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没有法就等於什麽都没有,等於空。讲到这里,各位也许会想,既然非法即是空,那麽鸠摩罗什大师为什麽 不称它为空相,而称它为非法相呢?我个人的浅见,觉得鸠摩罗什大师是为了要避免学人将日常生活中,空无所有的空,和本性真空但能生万物的空混杂而生误解, 也因此整部《金刚经》中,各位可曾注意到,大师并没用一个「空」字。他说虚空,但不是空无所有的空,他译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等於心经中的五蕴皆 空,诸法空相,但是他并没译成「凡所有相皆空」。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的观念是一种断灭相,是一种虚妄观念。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可取着,是无 法相、无非法相中的「无」字的注解。在大乘佛法中各位常听到我空、法空、空空这句话。我空、法空就是无法相,空空就是无非法相,都不可取着。所以这段经文 在说明了这种对《金刚经》能一念生起净信的人,他们不但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而且对法相、非法相也不取、不着、不住。

为了使各位对取、着、住这三个名词有较深刻的印象,我再举一个简单的譬喻。现在请各位观想自己在街上走,忽然你注意到路旁站着一个人,注视之下你发觉这个人是一位异性而且长得很好看,你走了几步之後,竟忍不住地又回头去看几眼。

我想各位看了这个譬喻之後,自己就容易分 析什麽是取,什麽是着,而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地再回头去张望一下就是住相,严格的讲,取、着、住,都是执着。取中包含了住,因为取就有刹那间的时间,不管怎 麽短,都是寿者相,所以佛在《金刚经》中接下去说:「若心取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 者。」为什麽呢?因为非法相也是一种相,所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任何相不论是有、是空,都是虚妄,都不可取。虽 不可取,但是要勤修布施,广行六度,这就是《金刚经》的中心教导。

(十七)为什麽佛要问「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我想请各位观想你正参加佛陀的金刚法会, 千二百五十大比丘都在座,释迦牟尼佛正问你:「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你将如何回答?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当时的背景, 悉达多太子出家苦修,然後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依一般人的观点来讲,佛是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而成佛;佛又正在对我们说法,所 以这个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可是在佛陀的问句中用的是「如来」,而如来是法身佛,前面佛已明白指出,法身佛是没有身相的,如果连身相都没有,又怎能说是 如来得法及说法呢?所以答案又似乎应该是否定的。你们想这个分析对不对?

现在请问你,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呢?还是否定的?或者是学维摩诘居士的默然不答?默然不答又似乎太不恭敬佛了。我好像听到有人在说「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有这种想法的人,智慧可就不小了。

我们且看须菩提是怎麽回答世尊的,须菩提 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各位请细心体会一下,须菩提这个回答可谓智慧高超啊!须菩提尚未成佛,他怎 可自作聪明的说,如来是得法呢,还是没得法;如来是在说法呢,还是没说法。现在他说:「如我解佛所说义」,将责任往老师身上推,说这是我了解你佛所讲的道 理,如此一来,说对了固然很好,说错了顶多是误解你老师的教理罢了。再看,须菩提根本没有正面答覆佛的问题,他没有答覆如来是不是有法可得,也没有答覆如 来是不是在说法或有法可说。他的答案是将法的观念根本推翻,法既不能说有,也就无所谓得法及说法了。所以他说,没有一个一定的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没有一定的法如来可说。为什麽呢?须菩提他自己解释说,如果如来有所说法,这所说的法,应该都是不可取,因为一取即着相;也都不可说,一说即着言语相。所 以如来所说的法,是非有也非无,即非法非非法。最後他再加上一个注解,为什麽我这麽讲呢?因为一切圣贤都是修非有非无的无为法而逐步在差别相中达到圆满无 差别的佛地。各位你看须菩提的回答,是不是十分圆妙?各位,看《金刚经》的叙述佛与须菩提的对话,真可谓意味无穷,愈研究愈可以发现此中的涵义。

下面的一段经文,是佛陀对须菩提这番话的 赞许。至此为止,《金刚经》的主要教义,在佛与须菩提的对话中已充分的发挥了,所以佛下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说明受持《金刚经》的福德是不可思议的,这对我们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我想没有其他的词句能比「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法皆从此经出」来得更明白,更贴切的说明《金刚经》的重要了。

上面这段经文是紧接着佛陀的两次发问;第 一次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第二次是问「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第一次是问佛相,第二次是问法相。两次的结论是:凡是我们凡夫 心中所有的佛相及法相,都是虚幻的,都是人依五官的感觉加上脑筋的作用所生起的虚妄幻象,所以佛总结说:「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换句话 说,这种佛及法的观念,都是虚妄,佛及法都是人定的假名。讲到这里,相信各位已经明白,虽然佛及法都是虚妄,都是假名,但我们非全心全意地礼敬诸佛、勤修 佛法不可,为什麽呢?因为佛就像是大海中的灯塔,法是渡海的船。请问如果你在大海中航行,你可以不依靠灯塔的光,不依赖渡海的船,而可以顺利地到达彼岸 吗?更何况你还在海的此岸,正欲渡向彼岸哩!须知生死大海固是虚妄,可是你也是虚妄的,以虚妄的你,要渡虚妄的大海,你又怎能不依赖虚妄的船只,虚妄的灯 塔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这如幻如梦的世界中,各位要勤修如梦如幻的善法,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此之谓「如如不动」!

(十八)万里长江直泻大海祝各位福慧双修

佛陀在说了「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之後,接着问须菩提「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各位都知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个名词代表了跟佛出家的弟子所达到的四种修行境 界,也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中国佛教界一般称之为小乘圣者。其实小乘这个名称,并不妥当,容易引起误会,最好避免使用。

在金刚法会上,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几乎都 已达到阿罗汉(即四果)的阶段,所以这批大比丘可以说都已亲自体验初果至四果各阶段的修行过程及境界,佛问这个问题,很明显的是要这批大比丘用他们自己亲 身经历过的体验,来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因此我们研究的焦点应该是须菩提及这批大比丘们心中起了什麽样的疑问,所以佛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细读前面几段经 文,发现佛陀的发问并非突然或凭空而起。佛陀在前面的结论是「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其意为所谓的成佛者,非有一个实有的佛道可得,而是当智慧福德 两俱足圆满时,给这个人一个尊号叫「佛」,也没有什麽实有的法,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得及可说,不过给它一个名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因此 成佛说法,全是人脑中所生起的虚妄的形相,人给它们不同的名称叫佛,叫法,所以说「是名佛、法」。

可是这批大比丘之中难免仍有执着上求佛道 的观念,心中希望有个佛道可成,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得。有可成,有可得原是人的一般习气,佛陀要破除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气,虽然已明白地说明了 所谓的佛、法,即非佛、法,再叫他们运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想一想,当你们达到须陀洹的阶段时,你能不能说你得到一个须陀洹果呢?很显然的他们是没有得到什麽 实质的东西。那个时代连一张结业证书都没有。所以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也就是 说当他修行到对色声香味触法不起作用的时候,就达到这种境界了,为了便於教导,将它算是一个阶段,给它一个名词称为「须陀洹」,事实上并没有一个什麽果可 得。这好比一个大学生,他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时,他可有得到一年级的果吗?他暑假一过,下学期算二年级的学生了。须陀洹也是如此。当他达到入流的阶段,他 叫须陀洹,再进一步断除大部份欲界的思慾时就称他「斯陀含」,但是他也没有斯陀含的果可得。

「入流」普通有两种解释,这两种解释并不 冲突的。一种是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遇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不取、不住、不着、一入即流,简单地说就是六根对六尘不起作用,不产生六 识,就叫入流,这是修行的过程,而修行到这种境界时,就叫「须陀洹」。另一种解释为入流是入圣人之流,又叫预流,换句话说,就是已加入了圣人的行列,已可 被尊称为圣人。总之这都是人定的名词,经历过这些阶段的,从前也曾一心向往过要上求须陀洹果,可是当他到了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时,佛即印证他已是须陀洹。但 事实上他并没有得到一个什麽果呀!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一心上求佛道,可是到他福慧双圆,大彻大悟时,他也不会有一个什麽果可得啊!

佛在金刚法会上一再强调无佛道可成,无法 可得可说,无佛土可以庄严,这些都是在破除我们这些凡夫有所得、有所住、有所成就的知见执着。一旦有了这种知见的执着,那麽心就不清净了,所以经文再三地 反覆说明,而归结到「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万里长江,直泻大海,无怪乎六祖 惠能听《金刚经》至此疑情全释,顿悟自性。

各位亲爱的朋友,我十八个月研究《金刚 经》还祗研究到此,自知所下的功夫,肤浅得很,此次应菩提心基金会之邀,在侨声电台广播,完全是抛砖引玉,今天将告一段落,今後当继续研究,希望各位有意 见或有问题,仍随时赐函,你们的问题往往可以给我启发,我衷心感谢。在此特别要向吴萍女士致谢,他主持菩提心这个节目,并以标准流利的国语读我的讲稿。祝 福各位法喜充满,多谢各位。

(十九)「而实无来」与「而实无不来」

江味农居士下了极大功夫,介绍《金刚经》校正本,这本《金刚经的研究》即是采用这种校正本,有好多地方和普通的流通本不同。在讲到「阿那含」的时候,流通本是「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而校正本,则是「而实无来」。关於「而实无来」一句,在他的<校勘记>中说:

「而实无来」,柳书、宋藏、慧本均同。流通本作「而实无不来」,盖南唐石刻已加入「不」字矣。按《智者疏》、《嘉祥义疏》皆云:以无兼不。《慧注》则云「观内既不见有我,说谁不来?故云而实无来也。」足证本作「无来」。

江的《金刚经讲义》卷三注解这一段阿那含 之文,则云「寄居色界四禅天,不来人间矣,故称『不来』。然其心中实无所谓『来』,因其来意已无,故能『不来』。亦因其尚且无所谓『来』,岂有所谓『不 来』?是亦假名『不来』耳。意若曰:倘作『不来』之念,是明明来与不来,犹未能淡焉忘怀也。苟未全忘,情识尚在,尚非初果所应有,何云得三果耶!」

(二十)燃灯佛在《金刚经》中的重要意义

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这麽一段: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也许因为我是江浙人的原故,在我初讲《金刚经的研究》的时候,将「於然灯佛前」的「前」字,解释成「面前」,於是说成「在然灯佛的时代。」

可是我错了。

後来在读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发觉他并没有用「前」字,而是用的「先、复先」。就是说「在然灯佛时代之先」,也即是说还没有到然灯佛的时候。

可是我还是没有明白为什麽佛陀在比较校量 他供养极多数的佛的功德,和後末世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所得的功德时,有必要加上「於然灯佛前」这一句?没有这一句,不是一样可以比较说明吗?——八百四 千万亿那由他,尽管多,总是一个有限量的数字;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则可能达到无限量的境界。因此在後末世,佛法已衰,明师缺乏的时代,能受持读 诵《金刚经》的,他所可能得到的功德,是无限无量,因此更大。

所以在後来的《金刚经的研究》的版本中,在引用到这一段经文时,祗强调了功德的校量,而没有提到然灯佛。

可是我又错了!

为什麽我又错了呢?

因为我只是重叙了後末世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是大於佛陀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的功德,而没有说出「所以然」或「为什麽」的一个重要点。

最近因为做佛典电脑光碟化的工作,担任了一部分校对,在校对《佛藏经》到第八品<净见品>时,读到佛对舍利弗讲了许多过去世他是转轮圣王或天王的时候,他曾供养承事极多数的佛,可是没有一位佛给他授记说:「汝於来世,当得作佛。」

转轮圣王或天王都已具有三十二相,表示他 们累积的福报功德,已经近乎圆满,可是为什麽没有一位佛给他授记呢?佛陀在《佛藏经》中自己的解释,是因为那时仍存有一个「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心。也即是说,我做这许多福报功德,是要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要成佛。这种念头,无论如何微细,还是凡夫之见,因为一是认为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 得,认为有佛可成,有可得可成,能得能成的「法见」;二是什麽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什麽人成佛啊?是我,这就有了「我见」。

祗要心中稍稍生起或存有这种见,则还没有到无生法忍、无相无见的境地,还没有圆满,所以不得授记。

一直到然灯佛(亦译成锭光佛、或定光佛)的时代,他透彻了实在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也无佛可成。所以,《金刚经》中说:「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相信各位现在已明白,这句「在然灯佛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这段经文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因为它说明:

在然灯佛之前,佛陀的前身,尚有我见法见;

在然灯佛时代,他明白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无佛可成,所以他我见法见已清净。

在然灯佛之前,因为他尚有轻微的我见法见,所以他的供养承事八百四千万亿诸佛,还是有相布施,所以功德不及後末世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无相修持大。

在然灯佛时代及以後,他已具「无生法忍」,我见法见已空,则一切布施,都是无相,其功德亦非算数譬喻所能表达。

所以,这几个字实在是校量比较中的一个极重要关键,可是我一直错解或者没有看出其重要性,十分忏悔。

也希望这篇短文,能提醒各位,在修行的过程中,什麽是最重要的关键?

(二十一)《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今天特别高兴能够和各位结增善缘。各位都 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报身佛的清净庄严国土。在《观无量寿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说,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的时候,他发了四十八个 大愿。修净土的同修对这四十八大愿,一定都很重视,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换句话说,西方极乐国土就是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所显现出来的。大家都看 过电视,当您要看台视的电视节目时,您就必须把电视机的频道转到台视的位置,台视的节目才能显现在画面上。同样的道理,您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及他的悲心相应,才能到达。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没有一愿是为他个人而发的,每一个愿都是为一切众生而发。对於十方所有一切众生,一律平等,阿弥陀佛都希望,都欢迎他们能生到极乐国土,在那里薰习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简单的讲,就是要度一切众生。

下面先把我个人的学佛经过向各位报告一下,希望用实际的生活,来说明我对今天这个题目的浅见,还望各位指教。

我的母亲很相信观世音菩萨,常对我讲观世 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故事,因此我的学佛受我母亲的影响很大。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随着我母亲到山上的观音庙去拜观音菩 萨。那时我们很顽皮,不肯随母亲及亲戚走大路上山,三个小孩从庙旁的山坡爬上去。爬到一半,无处可爬,也无路可以下去,我们三个急得要命,这个时候好像听 到母亲在身边大叫:「赶快念观音菩萨!赶快念观音菩萨!」我就拚命的念,结果就这样爬上山。上到山上的时候,母亲还没到,我就先到庙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圣像,当时我有说不出的感动。庙里有求签的筒子,我也好奇的摇出一支,签中说「高危安可陟,平坦自延年,守道当逢泰,风云不偶然。」我当 时印象很深,如今时隔一甲子,这支签的词句我仍清楚的记在心头。

我的学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未到美国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到了美国之後至一九八八年,第三个阶段是一九八八年到现在。

在第一个阶段里,我的生命曾数度遭受到很 大的威胁,每次都是念了观世音菩萨而化险为夷的。例如抗战期间,我受聘在云南昆明设置电话厂。那时国内材料缺乏,我奉命赴印度采购器材。回程中经过高两万 六千多英尺的喜马拉雅山。当时飞航设备简陋,也没有像现在的客机有气压调节设备,因为是货机,我们坐在两旁的木凳,没有安全带的设施。那天,天气不好,机 长下令叫我们用绳子把人和木凳,层层地绑在一起,以防飞机遇到乱流,可能一下下跌几百尺有撞顶的危险。我们的飞机飞到一万英尺高时,空气稀薄,机上有的人 已受不了而使用氧气罩,我自己也感到极难过,就像整个心脏要往外跳一样。因为不能飞高过一万英尺,飞机只好在两个山谷之间飞行。那一天,能见度很低,随时 都有碰山的危险,而昆明机场又没有无线电的导航设备,飞机无法和机场连络,盲目的在山谷中飞行,机上的人,个个都非常害怕。那时我和内人结婚年余,她知道 我要回来,一定在机场等我,我并不担心自己的死,却是担心我太太单独在昆明,而她的父母亲戚都远在五千里外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她一个年轻的女子,孤单一人 在昆明,万一我发生不幸,她如何能好好的活下去!情急之下,自然而然地念观世音菩萨。我非常惭愧,在我遇到危急时就想到念观世音菩萨,可是危难一过就把菩 萨忘记了。

第二个阶段,是我到了美国之後,很幸运地遇到张澄基教授、印顺导师、西藏大宝法王、陈健民居士等,经他们的介绍薰陶,使我对佛法有了较深的认识。

初到美国,我们的生活很苦,我仍然常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但在思想上已有了改变。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是人,观世音菩萨在未成菩萨之前也是人,为什麽我总是求佛菩萨的保佑?从此我开始认真地学佛。

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修学佛法,都着重修慧而忽略了修福,我也是一样。我的内人居和如却着重修福,我受她的影响很大,後来,我们却一同走上了福慧双修的路。

说到我学佛的第三个阶段,必须要向各位介 绍我的内人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一个经验。内人每天早课一定诵持《金刚经》,直到往生,十八年来从未间断。她患的是骨癌。各位都知道,癌症末期是很痛苦的。临 终对一个学佛的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关键。因此临终时,如果昏迷不醒,或者疼痛难耐,这都有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很担心内人在临终时会很痛苦,或因麻药用 得过重而昏沉。

一九八八年的七月三日,庄严寺正举行佛学 夏令营,安排了我两个小时的课。从我家里到庄严寺,来回要三个小时的车程,加上两个小时的课,我必须离开她五个小时,那时内人病得很重,我想留在她身边照 顾她,正好雷久南博士在我家,我想请雷博士代我前往庄严寺演讲,但是我内人不肯,她拉着我的手说:「你必须要去。」当时我并没有感觉什麽,事後才知道,在 她讲这句话时,她留在这个世界,已只有短短的数个小时了。

在她往生的前两天,她停止服用止痛药。我 从庄严寺回来,和家人及雷久南一起坐在她房间的地上谈话,大约晚上十一点十分左右,她忽然叫我到她的床前,伸出她的双手叫我握着,看着我。我问她「痛不 痛?」她摇头表示不痛。片刻後,忽然发现她的眼珠不动了,这时她的口稍稍张开,接着,轻微的「浦」的一声,便什麽都静止了。接着我们依佛陀的教法,全家和 雷博士围绕在她身边念阿弥陀佛,至半夜两点,我请雷博士和孩子先去休息,我继续握着她的手念佛号八个小时。

第二天早上,为她换衣服时,她的身体柔 软,就像是睡着了(经过两三天之後,朋友来看还是如此,一如睡中)。换妥她的衣服後,我走进家里的小佛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八年来她念的《金刚经》课 诵本。当时我发了一个愿,我要继续她的功课,继续念《金刚经》,并把功德回向给她。从此我每日念诵一部《金刚经》,或者至少用半个小时研究各家注解;尤其 是去年在纽约侨声广播电台讲「《金刚经》的研究」时,更是全心投入研究。我过去虽然陆续念了四十余年的《金刚经》,但远不如我这二十个月来所得到的多。

内人往生後数日,我收到加拿大冯培德居士 (笔名冯冯)的快信,信中说他那几天一直在留意我内人的情形。他看到我去庄严寺讲课,也写出我课题的一部分。他说我内人的神识,是在清晨五点多的时候离开 的。他看到我内人只有三十几岁的样子,穿着白色的衣服,双手合十,散发着金光,向上升去,金光顶端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也许冯冯所看到的景 像我们无法了解,无法证实,但是,最起码内人在往生时没有痛苦,去得这麽安详,这是学佛的人所希望的,也是一般人所希望的。

十八年来,内人只是念《金刚经》,她并没有跟我讨论或研究过经义,可是她常提醒我要念《金刚经》。从这里我得到一个很大的体悟,内人往生的情形,可以说和《阿弥陀经》所讲的有密切的关系。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麽一句「不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 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座的 诸位,如果念过《金刚经》,或者受持《金刚经》,并且对其中的一小段,甚至一句两句经文,心生法喜,那麽我要先恭喜各位了,因为各位已经不是在一佛二佛三 四五佛种诸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这个善根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第一个条件。

现在,我们再来看佛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 《金刚经》的福德作一比较,佛对须菩提说:假使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金银珍宝)来作布施,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说:倘 若有人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梵文是以偈为单位,四句偈就是一小段之意),或为他人解说,这样的福德,比前面那个人拿了填满三千大 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还要大。各位,如果您读过《金刚经》,或者向他人解释《金刚经》,甚至是经中的一小段,您的福德已经很大很多,您已符合了《阿弥陀经》 中「善根、福德、因缘」中的第二个条件。

接着我们来看往生西方极乐的第三个条件「因缘」。这个因缘就是各位常挂嘴边的「阿弥陀佛」。就是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阿弥陀佛结缘,持名念佛,各位天天念阿弥陀佛的洪名,可以说已经和阿弥陀佛结了缘。

各位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九生,有上 中下三品,每一品再分上中下三生,(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等)还有不到下品下生的边地疑城。因此,各位若单 单说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很笼统的说法。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或边地疑城,这些都要经 过很久的时间(数千万劫)才能花开见佛,才能听闻佛法,还远不如留在娑婆世界,继续修持较易成佛。所以各位若发愿往生西方,愿要发得大,要往生上品上生, 并且以此为目标,这就在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受持《金刚经》,是一个容易做到而收效极宏的法门。

《金刚经》的经文开首时,有这麽一段: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经文说,佛每天都是如此生活,外出 乞食时,换上整齐洁净衣服,持着钵,赤着脚从给孤独园走到舍卫城(来回约十二英哩),挨家乞食,回来之後和弟子们一起吃饭,饭後还要洗净双脚。这时佛陀已 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佛陀身边有这麽多的弟子,有这麽多的护法,如果佛陀稍稍摆个师父的架子,他身边的弟子一定很乐意供养他。可是佛陀没有这麽做,这是佛 陀慈悲,要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并且以身作则,将真理介绍给世人。如果各位念过《金刚经》,并且深深地体会出佛陀的慈悲,这个慈悲心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的慈悲是一样的,那麽您就符合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第三个条件「因缘」。再者《金刚经》中的经文「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是何 等伟大的悲心啊!倘若能时时照着这种愿力做人,您就和阿弥陀佛结了很深的缘,您又怎会不上品往生彼国呢?

因此,我说居和如之往生西方极乐,和她十八年来受持《金刚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各位在念佛号之余,也能抽出一些时间来念《金刚经》,甚至是其中的一小段,初时念,不懂没关系,日子久了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

各位,我们既然来到娑婆世界,有生就会有 死,对死我们不要害怕。死的只是我们的躯体而已,我们的神识并不会死的。就像我三月三十日离开纽约那天早上,纽约地区下大雪,庄严寺成了一片雪白世界,我 坐上飞机睡了一觉,醒来便到了加州,出了飞机迎接我的是蔚蓝的晴空,各位想想,这和我们从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麽两样呢?所以在别人的眼中这个人 已经死了,但是在自己的观念中,并没有死,而是在刹那之间,这个世界换成另外一个世界的影像而已。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相距十万亿国土,事实上就在您自己的心 中。只要您的心念一转,西方极乐国土就在您眼前。

各位,我个人五十多年来,学了各式各样的 法门,很惭愧都没有什麽成就,不过我的一点经验可以贡献给各位的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您修密也好,修净土也好,学禅也好,看个人的根基和因缘而定, 只要您保持一个悲心,悲心就是您的本性。如何把您的悲心增大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您会逐渐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就是清净的庄严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也许有一 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您的眼前。所以我衷诚的恭祝各位,迟迟早早,总有一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庄严美丽的西方极乐世 界,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清净大海众菩萨。谢谢各位。

一九八九年四月讲於台湾嘉义香光寺 

(二十二)「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浅谈

楔子

当我在纽约侨声广播电台讲完二十五次的《金刚经》的研究之後,我收到好几位朋友的信,认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金刚经》中极重要的名词,可是我却没有详加解释,轻轻带过。希望我有机会再讲的时候,能先以此为题,加以申述。我很感激这几位朋友的意见。

话从唐朝丞相问不空三藏法师说起

现在我先给各位讲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 事,看各位能得到什麽启发?中国唐朝代宗皇帝时,佛法十分兴盛,那时有一位国师名叫不空三藏。有一天代宗和不空三藏在讨论佛法,当时的丞相名叫鱼朝恩,他 对佛法已了解很多,也一同在座。谈论之间,鱼丞相问国师:「佛说一切众生都原有佛性,那麽无明从何而起?」不空三藏说:「你不配问这个问题!」鱼朝恩听了 这句话之後大为不悦,可是在皇帝的面前,不敢发作,只好忍着气,满脸气愤,不空三藏缓缓的说:「无明即从此而起」。

各位,现在我想请问您们一个问题:如果有 人问您「什麽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您对他说:「你这个人不配问这个问题。」您看这个发问的人会怎麽样?有的说「这个人会反问;为什麽我不配 问这个问题?」有的说「这个人含怒形於色」,有的说「这个人会说:你说什麽?」总之,这个人生了气,如果当时您很平静的向他说:「朋友,这就是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他也许会因此而恍然开悟,您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

再引述歌利王和忍辱修行人的故事

我再给各位讲一个故事,这是佛陀在《金刚 经》中讲的,佛在过去世曾有一次是修忍辱的修行人,住在山洞里修禅。那个地方的统治者名叫歌利王,歌利是残暴的意思,歌利王则是因为他的残暴而得名。有一 天歌利王带了一批宫女到郊外游玩,到了这位修行者所在的山上,他疲倦了坐下来休息,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年轻的宫女们看到国王睡着了,就四处散去游玩采花。 其中有一位宫女发现山洞里坐着一位修行人,她好奇的招呼姊妹们一起去看修行人,并请修行人为她们说法。当大家正听得出神时,歌利王找过来了,歌利王见他的 宫女们正在听一位青年的修行人讲话,心中很生气,就跑过去问修行人:「你是不是阿罗汉?」修行人答:「我不是。」国王再问:「那麽你是不是斯陀含?」修行 人答:「也不是。」歌利王听後大声责备:「你既然还没有证果,而且年轻,就免不了有贪慾,你怎敢贪色,和我的宫女在一起?」修行人答:「我虽未断欲结(注 一),然心实无贪。」王曰:「胡说!仙人炼气,不食人间烟火,尚且有贪,而你正值盛年,敢说无贪。」修行人答:「见色不贪,并不要服气食果,而是一心系念 於不净、无常。」歌利王愈听愈气,厉声呵喝:「你小看仙人,诽谤仙人,犯了大戒!」修行人说:「我是一个持忍辱戒的人,绝对不说谎,人诽谤我,我尚知忍 辱,怎麽会去诽谤人呢?」歌利王说:「好一个持忍辱戒的人,让我割下你的耳朵,看你能不能忍?」歌利王边说边抽出佩剑,擦擦两声,轻而易举的割下修行人的 两个耳朵。只见这个修行人毫无反应,宫女们急得哀求歌利王:「大王,不要伤害圣人啊!」可是这个时候歌利王已气得无法控制自己,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大声的 说:「我可看不出他是个圣人,我倒要看看他能忍多少?」说着挥动手中的利剑,在修行人身上乱砍,把修行人的鼻子手脚都砍下来,这时忽然天地变色,飞砂走 石,原来是护法四大天王动怒了,洒下金刚砂。这一来,歌利王非常恐怖,赶紧跪下求修行人饶他,修行人说:「大王,我心中毫无瞋恨。今我发愿,如我真实并无 有一念的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复如故。」修行人发了誓愿後,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那些被节节斩断的手足耳鼻都还复如旧。修行人又发愿:「愿我成佛时,第一个 先度大王。」这位修行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而这位歌利王就是佛陀成佛後,去鹿野苑度五比丘中的第一位憍陈如的前身。

回过头来看看《金刚经》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各位,现在让我念一段《金刚经》的经文, 以说明今天讲这个故事的缘由。佛说「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反过来讲,如果生气怀恨,即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换句话说,生气动火,就是极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我、 人、众生、寿者的形相。是什麽人在生气呀?是我,这是我相。生气一定有个对象,这是人相。生气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缘由,这是众生相。生了气可以一天不吃饭, 这是寿者相。

各位,请您想一想,您在这一生之中可曾生 过气?我自己呢?惭愧得很,我就生过好几次的气,有时甚至可以为一件极小的事而生气。去年庄严寺的夏令营中,许多可爱的小朋友表演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一 屁过江来」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自认在禅方面已有很大的收获,遣仆送一首偈呈对江的佛印禅师,禅师打开一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 紫金莲。」禅师阅後在原纸上批「放屁」。仆人把信带回给主人,苏东坡一见禅师批了放屁两个字,立刻过江去质问。苏东坡之所以过江去和禅师算帐,表示他生了 气,所以虽然自以为八风吹不动了,还是被一屁打过江去,这就是因为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当然生气有轻有重,皱皱眉头,心里不高兴 也是生气,这是轻的;可是,是谁在皱眉头呀?是我在皱眉头,即有我相。为了谁而皱眉头呀?有了人相。是什麽原因在皱眉头呀?乃是众生相。皱了一秒钟的眉头 叫寿者相。所以皱眉头虽然是极轻微的生气,也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怒发冲冠、拔枪相见,这是重的生气。怀恨在心、寻求报复,这是更重的生气,都一 样的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以上举了几个例子,希望各位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个粗浅的印象,现在就文字的意义做一简单的说明:

经注中对四相的解释很多,有深有浅,根据 我有限的知识,以《圆觉经》中的经文为最深入,可是这部经是佛陀对大菩萨们讲解的道理,对我们来讲恐怕太深,不易了解,若好高骛远,也许反而不易帮您修 行,不过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读一读《圆觉经》的净诸业障菩萨品,可以对我、人、众生、寿者(该经中译寿者为寿命)的深度有一个印象。今天的题目是浅 谈,就照浅而易於明了的意义来说明。

有的人说:「一个人在一生中字眼用得最多 的是『我』这个字。」这个结论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去管它,但每个人将「我」看得十分重要,则是事实。在座的可曾听过陈纲居士在大觉寺的演讲,他的题目就 只是一个「我」字。他将「我」的涵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後来在美佛慧讯的第二、第三期中也刊登了,各位不妨将这篇讲词再拿出来看一看。

我相不仅是说有我的形相,也包括了表现在 外的我的观念、见解、情绪,凡一切由我为中心而产生的脑筋作用都是我相。所以前面的例子中生气光火是我相,瞋恨也是我相。生气瞋恨总有个对象,这对象就叫 做人相。人相不一定是人,你对狗也可以生气。再如一件事你老是做不好时,你说我真恨死了,虽然你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恨你自己呢?还是恨这件事?或者恨其他 什麽的,这些也都是我相人相。如果对象不止一个,就成了众生相。凡是有时间观念的,即是寿者相。不论是多久,或者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或只是一刹那都是 寿者相。所以有一次赵真觉居士用空间时间来表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有他独到的见地。总之,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在包括了人生的一切,而这一 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我们却沉醉在这四相之中,跳不出来,把它认为实有、执着不放,一切烦恼苦痛都由此而生,一切无明流转也由此而起。所以佛陀在《金刚经》 中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又说「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则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即是「则名诸佛」。由此可见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仅重要,而且是学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必经之途,非将四相彻底破除, 不得圆成佛道。

破除四相并不容易,今天我们是浅谈,所以我只贡献各位一点我自己的经验,即是减少生气,您气生得愈少,对四相的执着也就愈少。至於怎样方可以减少生气呢?要看每个人的宿业因缘,但有一个要诀,就是不要怨人。

各位不妨自己体验一下,您如果在怨人或责 备人的时候,是不是往往会生气?而且可以因为生气,就愈怨人愈责备人;而愈怨愈责备,气就愈大。反之,责己往往会自己原谅自己,一下子就忘了,气也生不起 来。古人说「责己严而待人宽」确实是经验之言,可以减少生气瞋恨。从佛法的观点讲,就是可以减轻对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愿各位得到受用,谢谢各 位。

(注一)欲结:有欲望的缺点。

一九九一年一月廿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二十三)再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根源,简单的讲,即是我相

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根源,简单的 讲,即是我相。因为有了我,有了一个我的观念,这是我的,我认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我喜欢,我讨厌等就有了我相。有了我,而後就有你、有他、有大众、有 一切的一切、有空间、有时间、有世界、有生死,也就是说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这四相的根源是我相。今天我们再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将以 我相为主题。各位只要掌握住我相,其他三相自会自动追随。

我相和我见

《金刚经》里面佛陀除用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这四个名词外,还用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用最简单的解释,凡见诸形相的叫做相,譬如脸孔涨得通红,大声和人争辩,是我相;在争辩的背 後就有一个我见(见解或者是意见的见)。正因为有了这个我见,才会和人争辩,才会现出脸红大声的我相。相可以见(看见的见,包括其他的感觉如听见),但见 (见解的见)的本体却不能看见,所以见比相更深一层。

相并不一定必须先有见。譬如我这个身体 ──五官四肢,也是我相;婴儿呱呱地叫,是人一出世就有的相;皮肤破了,血会向外流,这也是相。这些都可以说是自然现象,并不需要先有我见。所以见固然比 相深,可是相的范围比见广,而且有许多的我相并不重要,实在不需要破除。譬如说,饥来吃饭、倦来眠,一个开悟的人也有这些相。可是强词夺理,拔刀相斗就不 是应该保留的相,而应该明白它背後的见。

因此修行从见上着手,要远比在相上做功夫为重要,心净则国土净,如果贪瞋痴慢疑等我见能逐渐减轻消除,则沉沦六道造业受苦的我相,也自然会淡薄泯灭。

上次在纽约大觉寺讲「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浅谈」之後,有一位朋友对我说:「您说生气、怨人、责备人即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正好说到我的毛病,谢谢您给我的指点,以後我 见了人一定尽量恭维、称赞。」各位,你们听了,觉得怎麽样呢?当然赞叹称誉他人,总比怨人责备人好,可是在一个人还没有证悟之前,赞叹称誉往往是有动机、 有目的的,尤其是恭维。所以还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是什麽人在称赞呀?是我,这是我相;恭维谁呀?恭维某某人,这是人相;因为这种种贪瞋痴的理由而恭 维,这是众生相;继续的恭维是寿者相,所以一样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不仅如此,如果你说我既不责备人、也不恭 维人,我心中空空洞洞,什麽都没有,那就对了吗?还是不对!是谁心中空空洞洞呀?这还是着了我相。甚至於发愿要往生西方,想成佛作祖,都是着了我相。《圆 觉经》中佛对大菩萨们说:「其心乃至证於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盘,皆是我相!」我相的难除如是,各位,让我们慢慢的研究下去。

《金刚经》中「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

《金刚经》里有几句经文,大家都熟悉,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各位,上次我们讲一个人生气、怨人、责备人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相,这很明显的都是心中取了相。佛说: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这一段我想大家没有疑问。

责备人是不好,要赞美人,这是一种教法, 也可以说是佛法中的修行办法,所以是法相。这第二种人,他心中不怨人不责备人而是赞美人,这是他取了法相。现在佛说,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换句话 说,似乎法相也不应该取。可是佛法即是法相,诵经拜佛、忏悔求福、十善道、布施持戒,甚至於发愿往生西方,念阿弥陀佛,都是法相,现在佛说,若取法相,也 着我人众生寿者,这就比较难以理解,须得细心研究。

第三段「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这就更难懂了。首先,什麽叫非法相?各位,有人欢喜讲一讲吗?很好,我们归纳起来,有两种人,佛说是取了非法相。

第一种人是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满脑的贪瞋痴慢疑,认为一切法(包括法律)都不能束缚他,所谓无法无天,这种人是取了非法相。

第二种人是误解佛法的空,以为什麽都是空无所有,既没因果,也无所谓善恶,这种人不是消极沉寂,就变成任性乱为、造恶多端,这种人也取了非法相。这比取法相更难破除,所以佛说,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是什麽人在取非法相呀?是我。

所以佛在《金刚经》中接下去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如筏喻者—划船的四个阶段

佛接着又说:「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各位,佛在《金刚经》中说了两句经文,对我们一般人讲,实在非常重要,各位念《金刚经》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注意是那两句呢?一是「如筏喻者」,另一句是「如所教住」。

「如筏喻者」,意思是拿筏来作譬喻,筏是 竹木所编造的渡河工具,等於是船。这个譬喻是说,一个人如果在河的此岸,要想到彼岸,应该怎麽办?佛陀是常在印度的恒河边上说法。恒河很宽,很多地方是看 不到彼岸的,上面没有桥,那个时代也没有直昇机这一类的航空工具,也没有大汽轮或渡轮,唯一的渡河工具就是竹木编成的小船。经文中用筏,筏通常是指一个人 划的竹排或木排,多少含有渡河修行必须靠自己的深意。

「如筏喻者」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譬喻,我们可以将划船渡河分为四个阶段来看:

第一个阶段是人尚在此岸,尚未上船,连船都还没有上,自然谈不到能到彼岸。世界上万万千千的人都是尚未上船的,已能上船的实在是极少数。前面我们讲的第一类人(若心取相)及第三类里的第一种人(心取非法相,不信因果、不分善恶的),都还在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已经上了船,拿到了桨,在学 着怎样划船,不但希望船能向前进,还希望它不要兜圈子。这个阶段主要的是在学划船的方法,努力地,一直线地向前划去,彼岸虽仍渺茫,只是一个概念,但是至 少已不在此岸,已经向河的中心划去。此时的心仍取相,特别是强烈的法相,我相仍坚。各位,我们极大部份的同修,可以说都在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彼岸在望,划船的方法(法相)已很纯熟,不必着意(我相渐断)用功,只要一直线地向彼岸划去,自然能到达彼岸。

第四个阶段是船靠彼岸,你得将桨放下,一切划船的本领都已无用,连船也得放弃,赶紧跳上岸去,这个时候渡河划船,恍如一梦。

《金刚经》里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 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就是说:我应为求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努力。这一切众生是不分怨亲憎爱,不分国 族老幼,这就是佛陀在《金刚经》里教我们的划船方法。佛又说「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就是佛陀在《金刚 经》里教我们掌舵的方法,要逐渐的训练不取相、不取我相、不取人相、不取布施相,使船能一直线的向对岸划去。最後佛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叫我们在 修行的过程中,不要三心两意,也不要怕住相取相,只要照佛所教的划船撑舵的方法,努力一直线的划去,我相人相众生相自然会逐渐淡薄,这就叫做「如所教 住」。《金刚经》中佛又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众生实灭渡者。」这时候众生都无,那里还有我,这就是所谓的彼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相一空,此 岸即是彼岸。

张澄基教授常讲的一个故事

我的正文实在讲到这里为止,不过还有几分钟可讲,我为各位说一个故事。这是从前我的老师张澄基教授常欢喜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师父,他有三个徒弟。有一天,小 徒弟站在老师父的身後,正在侍候师父,大徒弟和二徒弟则在门外争辩。忽然二徒弟气冲冲地跑进来,对师父说:「某本经典里面,佛陀讲的这个道理,我认为应该 这样解释,可是他(指大徒弟)不以为然,和我争辩,师父您看我的解释对不对?」师父听了说:「你的解释不错。」二徒弟欢欢喜喜的跑出去了。不一会儿大徒弟 跑进来说:「师父啊,他只是依文解义,没有明白佛陀所讲的真实义,我想解释给他听,可是他却和我强辩,现在他说师父您也说他的解释是对的。」老师父听了大 徒弟的解释後,说:「你的解释不错。」

这一来小徒弟方面可有问题了。「师父,如果大师兄是对的话,那麽二师兄就是错了;如果二师兄是对的,大师兄的解释就应该不对。怎麽可以二师兄是对的,而大师兄也是对的呢?」老师父回过头去看看小徒弟说:「你也对。」

各位,为什麽三个徒弟都认为自己是对,而别人是错,可是这位老师父却说他们都是对的呢?这个问题我留给各位自己去参了,谢谢各位。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四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二十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

各位都知道「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是《金刚经》中的一句经文。我这次想和各位讨论的其实是一段经文,而这句经文则是这段经义的开端,所以我今天以这句经文作为题目。

在和各位研究这段经义之前,我想先和各位谈一谈我为什麽选择这个题目的缘起?

缘起

一九九○年初,美国佛教会董事会决定组织 台湾弘法访问团,由显明法师领队。那时显公吩咐,叫我和他要分头赴各地演讲,以扩大弘法范围。消息传出去之後,嘉义的香光寺经过慧炬杂志社约我去嘉义演讲 一次。我素知香光寺是一所水准很高的比丘尼道场,就请教慧炬的主持人郑振煌教授,以什麽讲题为最合适。郑教授打电话来,建议讲《金刚经》,不过他说:悟空 法师当时也在场,建议讲西方极乐,因为香光寺是以净土为宗。我觉得两位大德都各有见地,都应该尊重,一时兴起,就说:「好吧!我的题目是《金刚经》与西方 极乐。」香光寺回一个传真表示赞同。题目定出去了就得准备,我将净土三经仔细的看了一遍,可是除经中有提到生西的条件之一是读诵大乘经典外,很难将《金刚 经》与西方极乐世界连得起来,又更何况大乘经典很多,何以单提《金刚经》呢?曾反覆研究,不知如何着手。

诵《金刚经》而有了启示

一天早上,在念《金刚经》的时候,念到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 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 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念到这里忽然灵机大动,唉!『阿弥陀经』中不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彼国」吗?倘若我们能够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教导,能解释得通,能生起实信,岂不是就是证明:我 们过去已经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已满足了「无量福德」吗?换句话说,已经具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二──善根与福德,我们只要再集中心 力持名念佛及广行善事,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悲愿,力求相应,培植与阿弥陀佛的因缘,则三个条件都有可能即生完成,西方极乐世界保证可以往生,而且品位一定 不会低,这岂不是一条很明显的修行大道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天想提出供各位参考的即是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两句。

「相」这个字在佛学中的意义很广,我常觉 得一般字典中的注解不够完备。依我的浅见,凡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受,脑筋的思想、观念、活动(包括梦境、幻景或定中的觉受)都叫相。《圆觉经》中解释我、 人、众生、寿者四相,则完全是抽象的心态,已无形相可言。现在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是说:凡人所感觉思维的一切一切,都是虚妄的。所以从浅的方 面来讲,凡是人以五官及现代科学仪器所觉察到的有形无形的宇宙万象(相)以及思想家所剖析理解、宣扬的一切构想、理论(也是相),都是虚妄;从深的角度来 讲,只要心中存有一丝的观念──甚至如我已开悟,我已解脱,乃至我已成佛的念头,不论如何微细,也都是虚妄。定中见佛见光也是虚妄,与佛菩萨讲话也是虚 妄。

那麽究竟什麽叫做虚妄呢?

照字面来讲,虚是不实,妄是不真。不实不真,不真实,非真实,称为虚妄。

讲到此处,必须特别指出一点,我现在和各 位的谈话,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以人的知识用人类的某一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这里边就有一个先天的限制,可是我们又不能不用语言文字,所要紧的 是不要「死」在语言文字里,换句话说,各位要因指见月,不要把指头就认为是月亮。

所以今天我不照字面的解释来讲,我想讲几个故事,《妙法莲华经》中佛说「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也许各位从这些故事中,忽然心开意解,岂不是免了我许多罗嗦!

三个故事

一、魔术

我先讲一个有趣的经验给各位听:

几年前,我家里新添了一具微波电灶  Microwave Oven。有一天我和一位五岁的小孩子开玩笑。我将一小块冰放在碟子里,放进微波灶内,将电灶开上。我指着电灶问他:「这里面是什麽 呀?」他看一看说:「是块冰。」我说:「不会错吧?」他说:「不会。」过一会儿,我对他说:「我看不是。」他不信,说:「那麽是什麽呢?」我把电灶门一 开,碟子里都是水。我说:「你看,那里是冰?」他看了一会儿,我又将灶门关上。他想了一想说:「哦!我知道了,妈妈说的,冰淇淋如果不快吃,会化成水的, 这是水。」又等了一刻,再开灶门,碟子里什麽也没有了,我问:「水呢?」他还不懂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只以为我在变魔术,尽瞪着大眼睛看着我。

各位,你们认为这是不是魔术?其实孩子是对的。我们因为习惯了,就不觉得它是魔术。你想,这一会儿是冰,一会儿变成水,一会儿又变成水蒸气,看不见了,一直在变,这和幻化的魔术又有什麽不同呢?不过孩子认为是我在变魔术,其实这是自然界的魔术。

忽然这个孩子指着电灶的内壁对我说:「沈公公,您看,水都跑到这边上来了!」原来水蒸气又在灶壁上凝结成水。其实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在变,有的我们的器官不易觉察!有的我们虽然知道,但是不愿意去想它吧了!您说对不对?

二、美女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好几位已经听过了,故事是:

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有所谓的四杰(四位出 名的诗人),其中的一位名叫祝枝山。祝枝山不但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名的喜欢看美女的风流才子。可是他的福报不够,犯了极深度的近视眼,那时候并没有 像现在这样方便,可以配一副合适的眼镜经常戴在脸上。所以他平时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即使看到美女,也如雾中看花,连眉目都分不清楚,还谈什麽 赏美。那时候只有一种用透明玻璃砖所做的手提照镜,叫做单照。用了单照,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他的视力。所以祝枝山经常有一个单照带在身边。如果有人告诉他说 有美女来了,他会兴高釆烈的赶过去,拿起单照,细细的欣赏这位美女的脸貌,甚至当场题诗,所谓文人雅事。

祝枝山的夫人是当时出名的美女,常到祝枝山和他的诗友所组织的诗社来。

他的诗友们存心要开祝枝山的玩笑,特地做了一个和祝枝山所用一样的单照,可是看出去的东西要比他所用的放大几十倍。有一天,这些诗友们晓得祝夫人下午要来诗社参加一个集会,就趁祝枝山午睡的时候,偷偷的将他的单照换了一个。

祝夫人来了,有人就去告诉祝枝山,说有一 位极漂亮的美女到诗社来找你,祝老听了,就赶紧走去大厅,拿起单照,向那位美女的脸上一照,骇得大叫:「上当!上当!那里是什麽美女,简直是个大麻子!」 各位大概早就猜想到了,为什麽祝枝山会骇得大叫。原来在放大几十倍的单照下,祝夫人脸上的汗毛管都变成了麻子!

现在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请教各位。在这诗 社里的诗友,有各种程度不同的近视眼,也有远视眼,有的是散光眼,有的生白内障,也许还有的是色盲。各位都同意,祝枝山所看到的大麻子,雾中之花等绝对不 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可是这许多诗友及祝枝山用正常单照时所看到的祝夫人的,究竟是不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呢?或者有那一位看到的是她的真脸相呢?

三、佛菩萨

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中,有这麽一段记 载:善财童子去参拜解脱长者。善财童子说明了他拜访的目的:「我已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不知道应该怎样修菩萨行?怎样行菩萨道?请长者给我指 点。」解脱长者说:「真是难得,您且看我的身上。」说完长者就入定,这种三昧叫「普摄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入了这种三昧,长者的身上就显现出十方世界 的一切诸佛及诸佛的无边庄严道场,种种方便,种种说法,广度众生的种种胜事。善财童子就好像我们现在看电视或录影带一样,在长者身上看到一幕一幕的妙景。 忽然长者出定,这一切就都不见。解脱长者问:「您看到了吗?」善财说:「长者慈悲,我不但清楚看到一切神变,而且也很清楚听到诸佛说法,真是太好了!」解 脱长者说:「可是,善财!诸佛如来可曾到这里来?您及我又何尝到十方世界去!」长者又说:「如果我要看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或其他世界的佛菩萨,也随 心之所念而可看到听到,可是阿弥陀如来或其他诸佛菩萨又何曾到我处来,我也并没有去。」《华严经》中有这麽一段长者的结论:

所以我知一切佛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 所有色相及我心悉皆如幻,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您问如何修菩萨行?修您的自心,即是修菩萨行。所以您要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精进坚固自心, 忍辱坦荡自心。解脱长者共说了十种法门,他总结的指点是心若清净,则您心即是佛心。

虚妄

讲到此处,如果各位已经心开意解,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起净信实信,则下面一段对您已没什麽关系,听了也没有增加什麽,不听也没有减少些什麽。

如果心中尚不够明朗,则下面几点,也许会给您对虚妄这个名相的明确了知有一些帮助。

佛说的「虚妄」,并不是没有。不但在人的 观念中,这一切相几乎都是被认为真有实有的,而且虚妄的因,就会产生虚妄的果,而我们这个虚妄的身相,也会受虚妄的业所感的虚妄的报,所以千万不要误会 「虚妄」是没有,觉得人生一切都是空无所有,因而消极灰心或者不信因果,任性妄为,那就犯了大错,这也是经中所说的着了断灭相。

其次,佛说「虚妄」,不是说不好。譬如定中所见的诸佛色相、光明,都是好的瑞相,您做的功德好事,也都是好的,可是佛说这一切相皆是虚妄,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这一切相都是一直在变,如果一直在变,刹那生灭,那麽究竟那一刹那的相是真实的呢?

又譬如此刻有这许多人在此地,我敢担保每个人看出来的沈家桢都不同,那麽究竟那一位看到的是真的沈某呢?

所以佛在结束《金刚经》的时候,说了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前三句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引申,用六种譬喻来引证。後一句是教我们日常修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感受觉受,都要看透它表面的虚妄,而後它本具的体性,自会显现。应作如是观。愿各位多自珍重,谢谢各位。

(二十五)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二)

铲除及建立

各位,我们人类因为将世上所有的一切,几 乎都认为是实有的,而且希望凡是自己所喜爱的都能永久存在,所以产生许多妄想,引起许多苦痛,因因果果,无有了期,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要破 除我们这种错觉,要我们认清楚这世上的一切一切,都是瞬刻刹那在变,并没有真的存在,不要执以为实,因而受它的种种影响,也即是佛经中所说的「不要被它所 转」。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铲除」。下面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则是「建立」,指出一条正确的途径。

没有前面的「铲除」,就不可能有後面的「建立」。不懂得「建立」而只是一味的「铲除」,容易走上「断灭相」、「顽空」的歧途,也不能圆满解脱。所以「铲除」与「建立」必须并重。这四句偈,顶好不要断章取义。

「若见诸相非相」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 妄」的肯定与体验。换句话说,倘一个人能对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一切,包括他自己的肉体、思想(这些都叫做「相」),都能肯定地认识体会到,皆是瞬刻刹 那在变,皆是虚妄不实。正好比人在临死的一刹那方才明白,所有的权威、财富、夫妻子女、情爱仇恨,有那一样能抓得住,带得走呢?有那一样是实有的呢?因 此,能觉悟到这种种相都是「非相」。

肉眼、科学眼、智慧眼

现在,我想请各位做一个实验,希望各位尽量答覆我的问题。

这个实验是请您想像站在一座高山的顶上,面向晴朗的太空──什麽都没有的晴朗的天空。

这个实验的第一阶段是请您凭您的想像,列举出您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任何东西。

有一位说:「我所看到的是青色的天。」不 错;有的说:「白云点点。」很好;有的说:「我看见一只鸟飞过。」很好;「我看见不但白云,还有乌云。」「我看见浅红色的云。」有一位住过 Hawaii  的朋友说:「我还看过五彩的虹。」有福报!「我看一群秋雁南飞。」有意思!「我看见闪电、下雨」、「飞机」、「气球」还有很多。

很不错。现在让我们做实验的第二阶段,请各位用现代人的科学眼再想像您看到些什麽?下面是许多的答案:

我看到「空气」、「氧气」、「炭酸气」、 「水蒸气」、「无线电波」、「TV电波」、「音波」、「超音波」、「各种不同周率的光波」、「紫外光线」、「红内线、」「放射线」、还有「微生虫」,还有 数不清的「星球」、「星云」。有的说:「还有肉眼看不到的人造卫星」。这广大的虚空中的东西,简直是说不尽!

很不错!很不错!现在再请各位用您们的智慧眼来观察,可发现些什麽?

好久没有人答覆,好像并不容易。忽然有一位说:「我看见佛菩萨!」又有人说:「天龙八部。」又有一位女同修低声地说:「我看见新近去世的女儿!」又有人说:「我看见观世音菩萨及五年前去朝拜的普陀山。」

很好,各位!现在让我问您们一个问题,您们讲了这许多,为什麽没有人说看见虚空呢?为什麽没有人说看见「能」 Energy 呢?

各位,不论您看的是肉眼、科学眼、或是智慧眼,您都尽力在想像一个对象,观想一个什麽东西,是不是?

各位,这个对象即是「相」;您说「我看见」,您即着了相,并没有「见诸相非相」。

有一位说:「我看见虚空了,这里都是虚空。」有一位则大声说:「我明白了!不论用肉眼、科学眼、或智慧眼,我所看到的都是能!」

很抱歉,这两位同修,也还是没有「见诸相非相!」经过这个实验,我希望各位已经可以明白,凡是有能看(有我相),所看(有对象,即人相,众生相),能听,所听等的都是着相,甚至看到空,看到能,也都是着相,都不是「见诸相非相」。

以上全是「铲除」,要扫除我们的错觉及多世来的不正确的习气。

下面是「建立」,先从什麽是「如来」讲起。

如来的意义

「如来」在佛经中,有多种的意义。基本的观念是「本性」。广泛的讲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叫如来。如果对佛讲,即是性德,所以佛被尊称为「如来」。

照字面解释,「如」是说明万法的本性,原 是空寂、不动、无生灭、无来去;而「来」是在人脑筋中,从这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不可计数的相,不可计数的法。这无量无数的相及法都瞬刻不停的在变,造 成在人心目中的宇宙万法,以及喜怒哀乐。所以简单的说,如来即是本性,「如」是体,「来」是用。如果对佛来讲,即是佛的法身。因为这个道理是真理,所以如 来也可以解释为真理的代名词。

证入空性

《金刚经》中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换句话说,倘一个人能不受世上种种的相(包括他自己的思想情绪)的干扰及影响,不被这种种相所转,佛说「则见如来」。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各位,这句「则见 如来」,千万不要解释为:「那末,这个人就看见万福庄严的如来佛了。」为什麽我这样说呢?因为如果这个人还有「万福庄严」的觉受,还看见有佛的形相,就表 示他有「能看」、「所看」,各位大概还记得我上面所讲的,这个人如果有「能看」、「所看」,就没有体悟到「诸相非相」,还没有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 妄」,又如何能「则见如来」呢?

各位,「见诸相非相」并不是说没有相,而 是说您用肉眼、科学眼、智慧眼或其他的眼所见到的相,都是虚妄不实,不要被它所转。譬如说,有一位不懂得游水的人,他从纽约搭船去伦敦看他正在热恋中的女 友,他对这位女友,已经到了梦寐求之,神魂颠倒的状况。这天,当太阳将在大西洋海平线上下去的时候,他在船上忽然看见水中他的女友,正满脸笑容的在向他招 手,他什麽都不想的赶紧追踪下去,各位,这个人如果不淹死,那才怪哩!

各位,「则见如来」,也不是说您看见如 来,而是说:您如见诸相非相时,这如如不动的本性即整体显现,所以这里的「见」,应念作「现」,是显现的「现」。那时候已没有任何相对的观念,因为一切都 是本性所显的如幻景象,尽管有肉体,而没有我的观念,尽管有众生,而没有人的观念;连时间空间的观念也不再存在。用佛法中的另一种术语来表达,即是「证入 空性」。

中国唐朝时代的惠能大师(禅宗尊为六祖,着有《六祖坛经》)在听五祖讲《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澈大悟,知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对五祖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几句偈即是叙明本性(即自性)和宇宙间一切现象中的关系,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即是「则见如来」。

此法无实无虚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句里的「如来」是佛陀自称,意思说,我从性德中悟证,所有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无实无虚。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瞬刻在变,所以「无实」;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本性的显现,都是本性,所以「无虚」。

因为「无实」,所以不要执着它,而生起妄想;

因为「无虚」,所以因果不昧,千万不要忽略。

因为「无实」,所以要将世上的一切看淡,不要被它所转;

因为「无虚」,所以要求好报,必须要种好因。不论升天成佛,如是因,如是果,纤毫不爽。

各位,这是「建立」,是佛陀所指出的一条正确途径。

如果明白了「无实、无虚」,各位就不难解答佛对须菩提的问题:「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或者你们所天天看到的我的身相,是不是就是法身如来?

因为「无实」,这个瞬刻在变的身相是虚妄的,不能说即是遍一切处,不生不灭的法身如来。所以答案应该是不可。

因为「无虚」,这「身相」即是法身如来(本性)的显现,即是法身如来。所以答案应是可以。

也因此江味农居士在他的《金刚经讲义》 中,认为这句须菩提的答语,应该读成:「不(读弗)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着重「得」字)见如来。」「不可」是要铲除一般人(包括当时听法的大比丘 们)的执着佛相的习气,而「以身相得见如来」则是建立自性生万法,万法即是自性(本性,如来)的真理。江居士自有他独到的见解。

不过,我的浅见,也许在佛讲《金刚经》的 时候,须菩提──他是「解空第一」的大弟子,认为对当时的听众讲「铲除」还比「建立」更重要,所以他的答覆「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是偏重在 「无实」,要「铲除」一般人的习气,也因此,他接下去说的是「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在《金刚经》的後面,佛还问了「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不?」须菩提的答覆也是偏重於「铲除」,而那时候须菩提显已明白「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是须菩提同时也明白,非得先有「铲除」,很难「建立」,因 此还是着力於「铲除」,换句话说,对我们凡夫讲,我们固然要明了「建立」的真理,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着重於「铲除」的修法。

这是我的浅见,还希望各位多多指正。祝您们福慧双修。

(二十六)《金刚经》日用

我这个题目原本很长,我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将《金刚经》的教义应用在日常生活上。主持夏令营的同修,觉得这麽长的题目太罗唆,因此将它缩短为《金刚经日用》。好在能日用,每天都用,就达到了我想和各位研究的目的。题目短确比题目长醒目,所以我很称赞这位同修的修改。

我从小就欢喜《金刚经》,也不明白是什麽 缘故。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国文老师是一位前清秀才,讲起课来,常常闭起眼睛,摇头幌脑,表露出一种很陶醉的样子。有一次国文考试,学生每人得做 一篇作文,忘了是什麽题目。总而言之,我在作文中引用了《金刚经》中的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没有想到老师对那篇作文,大为称赞,批了一个 「甲」,而且在课堂上摇头幌脑的念了出来,他的评语是「笔法老练」。其实,天晓得,我那时对「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根本不懂,不晓得是怎麽样会将这句 经文用了上去,也不晓得何以老师会这样赞赏。可是《金刚经》第一次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却给了我一种极大的鼓励,使我对国文课,更是用功,不敢马虎。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後来年纪渐渐大了,知识逐渐增多,可是 《金刚经》对我的日常生活却好像愈来愈是疏远。「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面,还有两句,也是佛说的,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知是什麽原因,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两句,随着我的年龄长大,在我心中逐渐占了重要地位。什麽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所听到, 甚至於所想到的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可是这一来,不但《金刚经》和我的现实生活脱了节,而且在我心中引起了虚妄及真实的矛 盾。

年纪愈大,现实生活对我的影响愈深。生病 了,会觉得苦;跌伤了,会觉得痛;看见流血了,心里会生害怕。慢慢的欢喜听别人的称赞及恭维,不欢喜听别人的批评及责骂。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尽是在「争 取」,要这个,要那个,得到了高兴,失掉了懊恼。虚妄不真的念头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一九三八年,政府派我去德国,住在柏林。 翌年的九月,德军突然进兵波兰,势如破竹。第三天晚上,柏林有空袭警报。我在中国时对空袭警报已训练有素,所以不慌不忙的抓了一条被单,走到指定的地下防 空室去。那晓得一踏进门,可把我惊呆了。原来满室的德国人,人人都戴上了防毒面具,唯有我,什麽防毒的东西都没有。突然,第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万一毒气弹 来时,我将是唯一的枉死鬼!另一个念头又飘过心头: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念头,都只是在一刹那间就过去了。各位,我那时候真希望这一切都是虚妄, 可是拉拉被单,擦擦眼睛,还不是真真实有,一点不假。我勉强挤坐到屋角的地上,心里好像转过很多真真假假、真我假我的问题,昏昏沉沉,一直到忽而看见室内 的人差不多走完了方才惊觉。这时正是初秋天气,走出防空室时,一阵凉风拂来,还不是仍在德国柏林,过着现实生活!

各位,现在我想问您们一个问题:今天,您 们在纽约庄严寺,参加夏令营。此刻我们同在观音殿上,您们面对着中间的七百多年前明朝时代造的五彩瓷观音像,面对着一千多年前晚唐时代的古观音像,我们在 共同讨论,您可觉得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呢?可有那一位直觉地感觉这一切都是如幻如梦、虚妄不实呢?恐怕答案是没有。每个人,相反地,都觉得这是真真实实,有 这麽一所道场,有这两尊慈悲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有这许多同修共聚一堂,大家在参加夏令营,千真万确,看得见,听得清,抓得住,如果要说这是不真实的,是 虚妄的,实在不容易接受。各位,您说对不对?

自从第一次看到《金刚经》到四年前居和如 往生,我在佛桌上看到她念了十八年的《金刚经》本子,发愿继续替她念《金刚经》为止,正好六十年过去了。在这六十年中,我一直对《金刚经》只是一种说不出 理由的仰慕,可是总觉得高不可攀,没法和现实生活相契合。换句话说,没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金刚经》的经义。

自从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我开始每天至少念 一遍《金刚经》後,有个念头逐渐在我的心中滋长,这个念头,即是如何可将《金刚经》的教义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唱高调,不是仅仅 懂,还要使一般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妨碍日常生活,而能使日常生活过得更丰富,更符合《金刚经》的教义。

各位,每天继续不断的功课,确有它不可思 议的感应。在这过去的四年中,我自己认为有四次突破。可是现在想想,从前的所谓几次突破,大都是理论上增进了解,而不是日常生活上的应用,用佛教的术语来 讲,只是知见上的深入,不是习气上的突破。只有去年的一次给我的影响最大,我这次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那一次的突破後,觉得应该尽快的介绍给各位同 修。如果各位因此有所启悟,我愿将这功德回向给令我得此突破的那位同修及法界一切众生。

去年我在纽约大觉寺曾以「我相、人相、众 生相、寿者相浅谈」为题作了一次讲演,我引用了《金刚经》中佛陀自己讲他在过去世中,有一次为残暴的歌利王斩割肢体的故事。佛说我那时候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麽可以如此说呢?因为我在当时被节节支解时,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我在引用这段经文後,说了这麽几句话: 「各位,请记住这句经文:『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反过来讲,如果生气怀恨,即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换句话说,生气动 火,就是极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我、人、众生、寿者的形相。是什麽人在生气呀?是我,这是我相。我相是四相的根,因为有我,方才有人、众生、寿者。」

可是我在说这几句的时候,很惭愧,实在还是依文解义,并没有真真明白怎麽做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着我相?

那天有一位应朋友相邀第一次来大觉寺的丁太太,听完了演讲之後,满脸高兴,向我连连道谢,我可不明白她为什麽要这样客气?

以後她差不多每个星期日都来大觉寺,看见我总是高高兴兴的称谢赞美。有人对我讲,这位丁太太是常常骂先生骂得出了名的,可是近来好像忽然变了。

有一天,她一早就在大觉寺,一看见我进 门,就赶过来对我说:「今天早上我的先生忽然对我讲:『近来你怎麽不骂我了?我心里痒得怪怪的,只等着你来骂我!』」她说:「沈菩萨,这都是你教我的,真 是感激不尽。」她那种出自内心的喜悦,突然触动我的灵机,若有所悟,於是我也连连向她道谢,彼此道谢了好一回。

各位,我为什麽向她道谢呢?并不是礼貌上的客气。这是我今天想要介绍给各位的要点,希望各位得到实益。

转变习气自然冲淡我相

各位,从前我对《金刚经》中「不着我 相」、「不住我相」的教义,都是看重在防御压制,重心放在「我」上。譬如说:说话的时候要尽量少用「我」字,不要太固执我个人的见解,不要偏重於肉体的享 受等等,可是压制来压制去,还不是我相依然,苦无办法。忽然看到丁太太活生生的表情、轻松的事实,她并没有在「我」字上下功夫,也并不故意压制,只是将她 的习气转变了一下,而我相自然冲淡,这种现身说法,能不令我五体投地?

我细心研究,为什麽丁太太可达到的境界,我却没有达到?现在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答案,是否确当,还请各位指正。

譬如有一棵根盘极粗大而枝叶不多的大树,这树的根很深,盘绞地下,既广且密,上面的枝叶虽然不多,但是这棵树却靠这些枝叶供给它日光空气以生存滋长。

各位,如果有一只啄木鸟在这大树上啄洞,或者有地鼠在地下咬掉一些根,它们对这棵大树的影响,和一个人拿刀将树上一枝茂盛的枝叶斩掉,使大树减少了很多赖以维持生命的日光空气,是那个影响大啊?

那位朋友对我讲:「丁太太是个出名的喜欢 骂先生的人。」「常常骂丈夫」是她的习气,已形成一种习惯,起心动念,常会形之於语言仪态;「出名」是说她本人已不以为怪,任意表露於外,为人觉察。这是 说这一种习气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已占了极大的比重,现在一下子去掉,等於将树上一枝十分茂盛的枝叶斩断。而我几年来在「我」字上用功,「我」的范围,既广且 杂,有如大树的盘根,这样的用功恰如啄木鸟啄木,地鼠咬根。所以,在「我」字上下功夫,劳而少功,而改变出名的习气,却事易而功倍。

一般人的习气很多,而且自己不难觉察,也 容易体会得出在滋长自己的「我见」「我相」。照我个人的经验,我列举若干,以供各位参考:自慢、自大、自赞、好胜、好吃、好赌、好色都是习气;好和人争 论,欢喜批评人,欢喜受人恭维,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好发脾气也都是习气;有嗜好、有怪僻、吸烟、喝酒、吸毒,更是明显的习气;好管闲事,拨弄是非,更是 易造口业及伤阴德的习气。这些习气,都是我们这棵「我见」「我相」的大树上茂盛的枝叶,这些习气经常的以日光空气滋养这棵所谓「我」的大树,而这棵大树正 是我们生死轮回一切苦痛的根源。

相信各位现在已经可以明白,为什麽丁太太能迅速的减轻烦恼?而我这啄木鸟、地鼠式的想破除我相,虽然已经下了不少功夫,还远不及她?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研究《金刚经》中佛说 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上面我已经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逐渐在心中占了重要地位,可是好多年来,我总觉得这个观念对人类没有好处。我的疑问 是:如果大家都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妄不真,没有永久性的存在和价值,那麽人为什麽要努力、要奋斗、要争取上进呢?不但生活变成了没有意义,而且人类也 不会有进步。

在一九八九年大约念了一年的《金刚经》 後,有一天,在念《金刚经》的开始时,忽然心里提出一个问题。《金刚经》在开始时:「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忽然自己问自己,佛陀不是已澈底明白了之後,还 是和常人一样过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的生活?而且每天不辞辛劳,尽心尽力,教导这许多弟子呢?四十九年可不是一个短的时间!佛为什麽在大澈大悟之後,仍过着 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而且积极不懈的说法度生?

各位,我曾对各位讲,我在过去的四年中因 每天诵念及研究《金刚经》,我自己认为有四次的突破。同时我承认这几次的突破,大都是理论上、知见上的深入,至於如何方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常生活相 契合,则尚待继续努力。那天读《金刚经》,自己提出为什麽佛在大澈大悟後仍过着和常人一样的生活的问题,是我第二次的突破。

真如本性的显现

那天,我突然发现,我的问题不在「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我的问题是没有将接下去佛说的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连起来一同思维或观想。因此,我一直将重心放在「虚妄」、「不真实」、空无 所有的「空」上,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我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个性发生了矛盾冲突。

这次的突破,不但明白必须将此四句连在一起,不能断章取义,而且在理论上统一了「虚妄」和「真实」的矛盾。

为使各位更容易明白我的思路,我想先讲一讲我对了解「则见如来」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关键。而後谈一谈这次突破前与突破後思想上的区别。

各位,要真真得到佛法的受用,一定要您自己亲身体悟,所以闻了要思,思了要修,我今天贡献给各位的,只能说是一个引子。

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听人讲,如来即是佛,是佛的一种名号。所以初读《金刚经》的时候,我把「则见如来」解释成「就看见佛了」。後来看大德们的注解及懂得一些梵文之後,方才晓得这种解释并不确当。

「如来」是印度梵文 Tathagata  的中文译名。Tatha 是清净不动的本性。中国古代的译经大德找不出一个中国字可以完全和Tatha的意义相同,很善巧的选用了一个「如」字,所以这 清净不动本性也叫真如。Agata 是来去的来。所以,「如来」的意义是说佛从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功德,将这名词用来代表佛的性德,所 以也可以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佛。

这样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则见如来」并不是用肉眼看见佛,而是显现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所以,这个「则见如来」的「见」字,读作「现」,其意义也是显现的现。

什麽叫做清净不动呢?《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清净不动的描写。换句话说,在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没有相对比较或对待的观念。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则见如来」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一切相对比较的物质和观念,都是虚妄的;但如果我们了悟了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加执着,我们的清净不动的真 如本性,即时显现;这清净不动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久长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语来表达,它是真实的。所以,这四句要一气呵成。

有了理论上的建立,各位就不难看出我在突破前和突破後的区别。

虚妄、真实都是假名

简单的讲,在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满着虚妄和真实的矛盾,突破後,是虚妄与真实的统一。

在突破前,虚妄和真实是对立的。是虚妄即非真实,是真实即非虚妄。在突破後,了解「虚妄」「真实」都是人定的名词。虚妄即是真实,因为万法(虚妄)都是本性(真实)的显现;真实即是虚妄,因为自性(真实)能生万法(虚妄)。

在突破前,以「我」为中心,以「希望」为心的形态。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的心就希望这些都是虚妄;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的心就产生贪恋,而希望这些都是真实。

在突破後,仍以「我」为中心。如果我生 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些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实的,我一切承当。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忍辱。如果我 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一切也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它们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我不再贪恋。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烦心这是虚妄呢?还是真实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所教住」。住什麽「所教」呢?「应无所住行於布施」。「应无所住」在佛法的术语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於布施」即是修福。

各位,我这第二次的突破,还只能说是在理 论上的深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还在尝试中,自知所差尚远,也不及前半篇向各位介绍的转变习气来得切实可行。总之,我和各位一样,虽都已经上了渡 生死大海的船,但还在学习如何划船,还在摸索方向。几次的突破,只能说方向正确了一些,划船的技术纯熟了一些,但尚待努力精进,还希望各位多多给我指导启 发。

最後,希望各位此次参加夏令营,能法喜充满,身体健康,并将学习的心得,尽量介绍给其他有情,愿大家同证菩提!谢谢各位。

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讲於纽约庄严寺夏令营 

(二十七)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今天想先以「如筏喻者」作为引子。

如筏喻者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从轮回生死到解脱成佛的过程。轮回生死譬喻此岸,解脱成佛乃称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在座的各位,都和佛法有缘,因此可以说都 已经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应该说已有希望到彼岸,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後,又改变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口不离开,有的船虽已划到 海中,但不知划向何方,有的船则老是在兜圈子。我很盼望大家不但已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一直划去。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已经剃度出家的,我 们称之为出家人;如果并未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在家人。因此,我今天这个题目中的在家人,并不是指世上所有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缘接触佛法、已有 缘找到一条船、已有缘上了船、已有缘握桨在手、已有缘在划船、或者已有缘认清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划船前进的这些在家人,正好比如各位。应该如何修行最是 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费时间?是我想和各位讨论的题目。

我十六岁有缘接触佛法,可以说上了一条小 船,六十几年中划划停停,有时候兜圈子,甚至於倒退。近年来,虽然自己觉得好像比较能用得上劲,方向也似乎看准了些,但究竟已离此岸多远,实在不敢讲;会 不会又划回此岸,也不敢讲。所可说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在家人,从来没有出过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女、贪瞋痴疑慢我都有。虽然现在已逐渐减少,譬如说 妻子已先走了,瞋也比从前减少,六十余年中多少有一些领会,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深深感觉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碍更多。今天 之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觉得在家人修行实在不易,觉得我这多年中得到的一点经验,应该贡献出来,以供各位同修作参考或是借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不 吝指教。

修行这个名词,原有广义狭义之分。今天这个题目是专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广义的包括了修人天福报的十善道,换句话说,是有相布施及无相布施都包括在内;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简称之,也可以说是指修一切善法。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这是我六十年来所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出家人过的是寺庙生活,有做功课的殿,有 庄俨的佛菩萨像时时看着,有一定的时间共同做功课——早课、晚课及参加各种法会,还有师父师长的督促指导及师兄师弟的互相鼓励。我们在家人没有这种福报, 而且在家人的环境也远比出家人乱而杂,上事父母、下养子女,不但谋生的负担重,外境的引诱也多,特别是在美国的中国年轻父母,想到将来子女读大学的费用, 每每觉得压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实在不容易,不但错了方向没有人纠正您,也极容易感到疲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顶重要的是要严格管理自 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我愿意再强调一次,这是我六十年中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自己定功课

怎样定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各位。

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 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晚间的应酬而松懈或放弃。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时起床,在早餐以前,订出半小时的功课,这时间最为有用,也不 容易受打扰,可以持久。譬如说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刚经》,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弥陀经》及一千声佛号,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练习四 念住,或者修习止观禅定,看您对那种修法最能相应,都可以,但一经订後,三、五年内不要变更。

第二点,要设法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严肃的佛 七、禅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过七天。我一生中感觉到跟张澄基教授有三次连续三个星期的修静最为得力。在参加期间一定要禁语,能守八关斋戒最好。禁语要真真 连续七天,并不是上堂禁语,回到宿舍又和人闲谈,这样的中断,对修持毫无用处,毫不得力。所以,最好什麽事都不管,在这七天中,将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 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将您身心内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对您一定有好处。

第三点,要细心认识自己。先问一问自己,您活了这麽多年,有没有认识您自己是怎麽样的一个人?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如果您对自己没有了解,不知道自己嗜好、长处及弱点,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很可能盲修瞎练,浪费时间,甚至於走入邪途。

怎样去认识您自己呢?先从大处着手,细心体会一下您自己的个性。不要去想这种个性是好呢?还是坏?也不要听别人这麽说,就以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个性是那种典型。下面二个例子是比较偏向於极端的例子,您的个性可能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也可以找出倾向。

第一种典型——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为自己着想,将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怕和人接交,怕找麻烦,也因此不喜欢帮人?所谓独善其身,个性趋向孤独。这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另一种典型——您对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关心,却喜欢帮别人的忙,喜欢替别人着想,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仗义打抱不平的胸怀,不计自己的利害,有时会弄得焦头烂额,不以为苦。为人慷慨好朋友,虽然有时也会答应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骂。这又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自己细心的观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

各位,这两种典型都不坏。您只要自己认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运用发挥您的长处,避去您的缺点,一样可以成功。我的所谓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一种典型 的人,我建议您先从修学原始佛教人手。四念住是一帖对症良药。如果您对於研读中国古文的经典没有问题,四圣谛、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应该细心研 究。倘若宿根深厚,一样可以得果。《金刚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修学原始佛教达到的初果。不入 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响。第一种典型的人,比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响,也比第二种典型的人所接触的外境简单,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二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读一读《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您的心胸放大。学大乘佛法,顶要紧的是冲淡我相。

而扩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础。第二种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将心胸放大,则人我之分趋淡,分别计较减轻,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於认识您自己的弱点,是贪心重呢?是瞋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骄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认您的幻躯有那些弱点,方能设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恶业的因缘,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须时时警惕的重要步骤。

第四点,要尽量将您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 片。这初听好像并不容易,其实并不难,养成习惯之後,效用很大。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诀是将布施 的念头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机会。要记住凡是影响人们愈广愈大愈久的机会,其作用,也就是功德福报也愈大。

我们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应该知道布施并不只是捐钱。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范围很广。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识(如做老 师),供养法师(使法师能安心将佛法智慧传给大众),助印佛书,赠送及流通佛书,都是法施。像我们的李祖鹄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经他的手送出去的佛书,相 信已超过一百万本。最近翁仁明居士开了一所维摩诘书屋,大规模的赠送及流通佛书,自己常常到书屋去照料。他们二位都是将生活与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财施也包括了物质。有的宗教,规定教徒要 将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几捐给教堂,佛教中一般来讲,都没有这种硬性规定。其实,这种每月得捐若干的办法,也有它的好处,至少可以每个月提醒您一声。假定您 能自己规定,我每个月一定捐几块钱给某一个寺庙或某一种义举,久而久之,您就养成财施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习惯。至於随时随地助人之急,不论多少,都是财 施,都是善因,必得善报。

无畏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修的法 门。一位善尽其职的护士或警察,即是减除人们恐怖的好例子。无畏施也包括了不要造成对方的恐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着母亲去绍兴乡间一家替我们看管祖坟 的人家,偶然间看到一件事,使我留下一个始终磨灭不了的印象。这个人家的主妇为了要请我们吃饭,去杀一只鸡。我正好看到那只母鸡拼命在前面逃,这位主妇拿 着一把菜刀在後面追,後面还有几只小鸡在吱吱呀呀的叫。这天在餐桌上我看了鸡肉,实在吃不下去!这即是无畏施的反面,世界上的这种情形,或比这更惨的场面 不知有多少。要天下太平,要都市中杀盗的罪犯消除,看上去并不容易!因为有这共业的恶因,必然会生共业的恶果。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自己注意无畏施,也能劝 人阻止人不杀不害,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修行。

现在我将上面的四点再归纳一下,这是各位可以自己订的功课:

一、要订立一个可行的早课。

二、一年至少要认真参加一次七天或以上的修行法会。

三、要随时检讨认识自己。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随时抓住机会。

因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对您十分重要。近年来,美国社会已经由医治疾病逐渐进步为预防疾病,这是一个好现象。希望各位同修对这一方面的新知识,尽量接受。您身体健康,住世久长,修行、种福、积功德的机会也就增加,非常重要。

我自己近年来有三种警惕及一个目标,也想贡献给各位参考及讨论:一、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评。三、不要为烦恼所转。并以福慧双修为目标。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 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後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 Sprain Brook 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 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着,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 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後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在我们的车前後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那辆车被弹了出去。各位请想一想,如果那 辆车是撞在钢骨的前方,即撞进前门,居君不死即伤;如果稍向後、撞进後门,我不死即伤,这真是差之毫厘的事。如果撞在後车门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 聚!

在现代的高速度社会中,一个人随时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相信各位亲自遇到的经验也一定很多。所以,我这一个警惕——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并不是故意恐吓各位。

常听见做母亲的会说:「啊呀!我是很想修 行呀,可是孩子还这麽小,家里的事情又忙得喘不过气来,那里有时间修行呢!等孩子们都成人了,我那时就可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轻母亲很多,不知 有没有生起过这种念头?我可以告诉各位的,有一位母亲十多年前曾这样说过,可是她现在正忙着替女儿照料外孙!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欢喜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後,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後,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什麽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 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 「那麽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 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 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後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说沈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不要批评

我所讲的批评是包括了批评事及批评人。

不批评并不是说不辨是非,在您没有证入本 性或空性之前,应该要辨别是非,应该对是非有所取舍。我的不要批评的警惕,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轻易批评;二是减少造恶业的可能。各位,我们得自己承认, 我们的智慧实在不够,也没有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後的影响如何,因此批评很容易有错误,或者有所偏,不够公正。错误、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评,害人害事,就 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是口业。

各位,喜欢批评人是我见我相强烈的明显表现,是成佛的极大障碍,也是我们在家人极易犯的毛病。其实天下很少有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及短处,重视一个人的长处,帮助他发展及发挥他潜伏着的长处,是真真善於教人用人的人。批评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我慢。

也有人讲,我是为他好,所以批评他。也有人讲,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民主国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开批评,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这些话都有它的道理。我所警惕的不批评是不要轻易任性的批评,须知道批评也会使人生反感,错误冤枉的批评更容易伤阴德。

不要为烦恼所转

各位,烦恼并不可怕,所怕的是为它所转及由它所引起的业障。怨憎、灰心、退心都是由烦恼所引起,也即是为烦恼所转而产生的後果。

记得中国对日本抗战的时候,我从德国回 来,在中国昆明负责电话厂的制造部门,赶造军用电话机,上面逼得很紧。我那时才二十八岁,督促着员工日夜加班,根本没有休息,还要跑空袭警报,也没有星期 日或假期。可是後方昆明的工业条件极差,什麽工具都没法补充,往往有因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制成成品的现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谓心力交瘁。有一天黄厂长 到我工场来,说我们还有近一千架的军用电话机没有交货,重庆又有电报来催。我听了黄厂长的话,一声不响。他走了之後,我马上回家。写了一对辞职信,叫妻子 和如送去给黄厂长。和如看着我,也一声不响。两个人都流了泪。那天晚上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话,和如知道我十分烦恼。第二天恽总经理及黄厂长同来我家中看我, 半软半硬的叫我将辞职信收回。各位,毫无疑问,我那天是生了烦恼,而且为烦恼所转,因为我怨了黄厂长,我自己认为已经卖命到这种程度,而他还要来催逼我, 因此灰心不干。後来想想,实在惭愧。我那时既没有想到军用电话机对抗战的重要,也没有顾虑到失业之後在昆明将怎样,和如及我两人的父母都在沦陷中的上海; 更没有体会到黄厂长受到重庆的压力,而他却不能像我这样年少气盛,一气就辞职不管!各位,後果可能如此,这就是为烦恼所转。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形,觉得已经学了很久一段时候,可是还不得要领,因而生起烦恼,为烦恼所转而灰心、退心、中断。像这样的修行,极难有所成就,结果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随着业报流转。

因此,为烦恼所转是我们修行的大忌。各 位,烦恼不必怕,它会自生自灭。一感觉有烦恼时,马上想什麽是这个烦恼可能引起的後果呀?是怨呢?是恨呢?是灰心呢?还是放弃呢?这些後果乃是我们的大 患,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扩大,果又变因,因又生果。烦恼已经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後果会造成无穷的业障!所以,各位,我这第三点不要为烦恼所转,是在 家人修行的一个重要点,盼望各位细心体会。

现在是我的总结论,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双 修。福慧双修各位都很知道,其实用不着我多讲。我所想贡献给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往的几十年中,虽也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佛书,做过一些善 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并无一定的目标、标准或做法,只是随缘做做而已。所以,几十年中我划的这条小船,可以说尽是游荡於大 海之中,没有确定的方向,也没有上劲得力的划。近三年来,因为研究了《金刚经》,对佛所讲的「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颇能相应,遂将这句经文作为我 修福修慧的指针。

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各位,「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连起来,就成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无相功德。

什麽叫做「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呢?我举一个例: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说「若未来 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见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 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各位,请想一想,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这福报大 不大?这就叫做人天福报。像各位现在赞助庄严寺造大佛像,修复千年破旧的古观音像,都是这种人天福报。可是,人天福报,大是很大,还是有限的,为什麽有限 呢?因为您有所住,住在那里呢?住在您是为自己求福,对象狭隘,所以福报有限,这就叫做有相布施,还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佛在《地藏经》中接下去又说:「更能於塔 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发回向心,即是将此功德迥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本来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 人,都已包括在内。各位,法界无边,众生无量,所以您这回向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这就变成心无所住。如是布施,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经 中所说,无量无边,终成佛道。

所以,各位,我们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记住一个最要紧的口诀——随时抓住机会,尽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将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各位同修,我今天所讲的,比较严格,有些人或者会觉得难以做到,特别是欢喜早上多睡一会的朋友。不过我所讲的,句句出自真心诚意。各位,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万确的,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各位不要听过就算了,要能真真得到益处,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

(二十八)「苦、空、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

今天是清明法会,依照中国的传统美德,清明节是纪念和追忆已故的亲属及祖先。我想各位一定同意,趁这个机缘,让我们一起来发愿。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历世的亲属,愿他们离苦得乐,早生净土。

对於今天这个题目,首先我有三点说明:

第一点:今天想讲的「苦、空、无我」,并不含有消极、悲观、逃避的意义,各位听完了之後,请自我品评,也许会同意我的说法。

第二点:题中所谓三个修行的阶段,并不是真的有阶段之分,而是为解释方便起见,假定有三个阶段。实际上,各位可以体会到,修行心态更变的过程,是一以贯之的,并没有硬性的划分。

第三点:我没有出家经验,所讲的是以在家人修行为主,出家修行可能不同。

第一、苦

「苦」如果讲得更清楚一点,应该说是「知 苦」。知苦实在是任何人发心修行的先导。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体会到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而离开王宫,寻求离苦解脱的方法。苦行 了六年,最後彻底觉悟乐苦两极端都非解脱之道,完成悲智具足圆满,尊称为佛,树立了「知苦」是修行得解脱的榜样,为後世千千万万人所仰慕,为我们的模范。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知道苦,才不是苦,他是应该值得恭喜和庆幸的。

一个人不知道苦,那才真是苦,往往会後悔 莫及。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尽贪口味上的刺激,酒、肉、烟、咖啡、浓茶,毫不顾忌,一旦发现胃出血,照X光说是胃溃疡、胃癌,赶紧停止喝酒,可惜已经迟 了。这里不过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举一反三,这类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真是道不胜道!

佛法中概括的说,苦有八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现在我提出几项,想问各位:

在座的可有人没有过病苦?出生以来,没有生过病,或不以为病为苦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在座的可有人没有过和亲人别离的痛苦?这包括了生别或死离。没有过这种痛苦回忆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在座的可有人并不觉得有老的痛苦?今天在座的年轻人很多,我想不如将问题反过来问。在座的倘有人已经感受到有老的苦痛的,请举手。(几乎都举手)

哎!我没想到有这许多同修已感觉到有老的痛苦!

接着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可有人有 「求不得」的苦?求不得的意义广泛得很。例如,小孩跳跃着跑进房来,伸手向妈妈讨糖吃,妈妈说:「NO!」小孩嘟起了嘴,眼泪汪汪地慢慢走开,这是求不得 的苦;失业了,找事做,东碰钉子,西遭冷眼,这也是求不得苦;家中老小四口,靠救济金不够,眼见孩子们日渐瘦弱,心中尽是难过,但苦无办法,这也是常见的 求不得苦。这些求不得的苦还是合理的苦,至於情场失恋,赌场输钱,官场失意,商场亏本,则更可以使人倾家丧身,这种求不得苦,往往是贪心愈重,苦痛愈大。 自古以来,不分中外,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各位在座的同修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凡求皆得,从没有求不得苦。」从没有求不得的苦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现在我想请问各位一个问题:「您到大觉寺 来,为的是什麽?您们求神拜佛,诵经念咒,为的是什麽?您们修净土、参禅、学密又都是为什麽?」说是好奇吧,在最初接触佛法的时候,也许有些好奇的成份在 内,可是这种成份不会持久。所以极大多数的人之所以学佛,都是因为明白了人生有痛苦,而想求离苦解脱的方法。听人说,佛法会教您这种离苦解脱的方法,所以 您来信佛教,发心修行。到大觉寺来也是为了要多了解一些佛法的内容,多懂一些修行的方法,您说对不对?

所以「知苦」而後发心,要寻求灭苦的方法,有了方法,您再依照这方法去学习、去精进,我们就称为「修行」。知苦、发心、修行三部曲,为方便解释起见,作为第一阶段,而苦是这一阶段的前导,是主因。

所以我说:知苦的人是值得被恭喜庆幸的。

等到佛法接触稍稍多了,有一种新的观念会 在您的心中慢慢滋长,这种观念用中国的文字来表达,叫做「空」。这种观念是说一切的一切荣华富贵,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什麽也带不走,那麽人辛辛苦苦,究竟 为的是什麽呢?说是为了子孙,一个人两眼一闭,子孙的好坏,是否还能照顾得到呢?说是留芳後世,可是後世人称赞您,您还听得见吗?这种思想给人带来一种灰 心、消极、失去意义的苦痛。各位,这种「空」不是佛所讲的「空」,而是不够了解佛所讲空的意义而误解的「空」。这还是苦,并没有脱离我所讲的第一个阶段, 不过比前面所讲的苦,更深了一层而已。

各位可曾注意,我们前面所讲的知苦、发 心、修行,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是谁知苦?是谁发心?是谁修行?答案是「是我知道人生有苦,是我发心,是我想修行,是我在修行」对不对?所以在这第一阶段 中,「我」的观念,实在是一切的中心。一切的体会、思想、行动,可以说都以「我」为出发点。

因此在第一阶段中有两个重点:一是知「苦」,二是有「我」。

那麽什麽是我今天要讲的「空」呢?

第二、空

禅宗的六祖慧能在他开悟的时候,说了这麽两句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听懂了这两句,就进入了我今天要讲的 「空」,也就是修行中的第二个阶段。「自性」即是「本性」。「何期」,是本来没有想到,现在忽然明白了的惊叹词。明白了什麽呢?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本性本来 是清清净净的。而什麽是清清净净呢?即是「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最後一句是说,可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到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物质及思想, 即所谓万法,却又都是在这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您说奇怪不奇怪?所以六祖慧能不禁惊叹!

我想举两个例子,都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已不足为怪,不去仔细研究的现象,希望因此可以增强我们对自性清净,却能生万法的真理的了解。

各位,如果在一处极热闹的场所,譬如联合 国大楼吧,看到一面极大的镜子,这镜子里面一天到晚显现出各式各样的人形,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阿拉伯人、非洲人、中国人、 印度人,又穿着各色各样的服装,无奇不有。可是这些影像是不是在镜子之外呢?不是。是不是在镜子之内呢?也不可能。这些影像,此去彼来,有没有影响或改变 这面镜子呢?一点也没有。

各位,这面镜子本来是一片清净,可是能显出万万千千的影像,虽然显出万万千千的影像,可是镜子本身并没有增加什麽,也没有减少什麽,也不会动摇,也没有改变。如果没有东西在它的前面,它还是一面清净的镜子,您仔细想一想,这种现象奇怪不奇怪?

各位有没有念过《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讲 的耳根圆通?您如曾在纽约庄严寺住过,您便会体会到观世音菩萨所讲的「闻性」,在清晨二、三点钟的时候,一觉醒来,耳边是一片清净。可是即在这一片清净的 闻性中(即是听觉),忽然生起风吹落叶的声音,是这麽遥远,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又忽然生起小鸟的歌声,继而虫鸣,於是听到远远传来钟声,心中就生起原 来法师们已在上早殿了。这一天您倘能细心体会,您会发觉,在您的原本一片清净的闻性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音调,有柔和声,有暴噪声,有令您烦恼的声音,也 有令您兴奋的声音,无奇不有,细细分析,真可谓五花八门,此起彼落。可是虽然出现这无数无量的音声,您的闻性又何尝增加了什麽,又何尝减少了什麽,又何尝 动摇?又何尝有所改变?当您深夜再一心观静时,还不是仍旧一片清净。您仔细想一想,奇怪不奇怪呢?

各位,您看我们能不能仿照六祖慧能的偈子,也来一套:

何期镜面本自清净  何期镜面能显万象

何期闻性本自清净  何期闻性能现万声

各位听了觉得怎麽样?我看到有人在笑。

各位,日月星宿,地球万物,所以能游行於虚空之中,是因为虚空是空的,对不对?

如果镜面上涂了一层颜色,将镜面遮住了,是不是还可能显出万像呢?不可能。

如果闻性中先有了某种声音,如聋子只听到嗡嗡之声,是不是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声音,也不可能。

所以镜面必须本自清净,才能显出万象;闻性必须本自清净,才能出现万声。

同样的理由,自性(我们的本性)也必须本自清净(空),方才能生万法。

这个道理在佛法中称为「性空」。

至於万法怎麽会生起的呢?它并不是自己忽 而生起的。在镜子的例子中,因为有人走过这镜子的前面,镜中才会显现出这个人的形象,所以「人的走过」是「镜中显人影」的因缘;在闻性的例子中,因为法师 打钟,所以闻性中显出钟声,因此撞钟是闻性中出现钟声的因缘。在佛法中就称为「缘起」。

性空、缘起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大觉大悟时所证到的道理,学佛的人对这个真理必须彻底了解,才不会走上岐路。懂了性空缘起,就走上了我所假定的修行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您会逐渐走上成佛之道。各位,请重视「逐渐」这两个字,修行急不出来,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往往会加强「我见」,反生障碍。譬如帆船航行於大海,只要看准方向,随顺风向水流,继续不断的航行,自有到达目的地的一日,操之过急,反有覆舟淹死的危险。

那麽什麽是我们修行的方向呢?就是在第二阶段中的「性空缘起」。

既然我们的本性是空,一切都在本性中显 现,则宇宙万像、人生一切都不离本性,如影像之在镜中,如声音之在闻性,一切都是同体,这种认识,如能日久薰习,渐渐的,人我分别之心会淡,心胸会扩大, 会随时体会到别人的困难和痛苦,生起协助的心,进而达到佛法中的所谓同体大悲,效法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并且因为心胸宽大,易和「我当灭度一切众生」的 大愿相应。

既然一切都是缘起,则知缘聚乃生,缘散乃 灭,一切在不停的变化中,没有永久存在实有的个体,因此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生起信心,渐渐冲淡执着 之心,懂得贪恋的愚痴,而引发不住相的大智,能广修六度万行,若无其事;且能进而效法普贤菩萨的大行,不倦不厌,不以为苦。

大悲、大愿、大智,大行在佛法中就叫「菩萨行」。菩萨行应是我们修行方向目标,也应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南针。

各位,这并不是说,我们明了了缘起性空, 就马上能达到大悲、大愿、大智、大行的境界,现在也许还差得很远。可是这正像一位小学里的学生,他是以进大学读博士为志趣为目标一样。有了指南针,有了一 定的方向,您就可以向这个方向前进,时时以这个方向检讨警愓自己,看看是否错了方向,这正和大海行舟,有了卫星向导一样。各位,这是我所想讲的修行的第二 阶段,无以名之,名之曰空。

这个阶段,可能很长,但依此方针修行,您会自己体会到:逐渐的对苦而不觉其为苦,生起劳而无怨的心情;逐渐的对人对物愈来愈重视,生起勇於助人救物的心态。我相我见日渐消淡。

所以在修行的第二阶段,虽仍有苦,能不以为苦;虽仍有我,但能人我并重,致力利人。

各位,我在第一阶段中所讲的「知苦」,可 以说都是我亲身体会到的经验。其中以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开始,这数十年中的「亲别离」苦为最明显,病苦及求不得苦次之,老苦又次之。虽然我晓得我所受 的苦,和一般真正受大苦的人比起来,差得很远很远,但是这些小苦已足使我发心要学佛法。所以今天第一阶段所讲的可以说都是实际的体验,其中有很多都是各位 也亲身经验到的。

第二阶段所讲的,则个人的经验、观察及理 解都有。以我目前的修行情形而论,应该说理论远多於实际的经验,日常生活中还很少能和性空缘起的道理相应,大悲、大愿、大智、大行的菩萨行,则还只是可望 而不可及,差一大段,尚待努力精进,自己虽常自警愓,更希望各位同修随时多加策励勖勉,因为对您们讲,也是积福做功德。至於第三修行阶段的「无我」,则可 以说完全是从经典及大德们的讲解着述或身教中浓缩而成的核心思想,还只是一个更遥远的目标,可是已明白这个目标是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我相、我见执着程 度的深浅」,实在即代表了这个人修行程度的高下。

第三、无我

「无我」简单的说,即是《金刚经》中一再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以及无我见」等的总代表名词。「无我」也即是「无我、法」,即是「无我、无法」,我及法都不执着。

为什麽「无我」或「无我、法」十分重要 呢?我想引用《金刚经》中佛说的两句话「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两句话很有意思,这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恭维称为菩萨,可是他对我 相、法相还是有执着,不能四通八达,一无障碍,这个人还不能被称为菩萨,他还没有资格是菩萨。

那麽究竟怎样才是「无我」呢?各位,因为我还没有通达无我,所以袛能就我所了解的,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希望各位指正。

第一,「无我」并不是没有「我」,或将「我」毁灭。如果这样去体会,就完全错了,那就是取了「断灭相」。「我」仍旧一样的有,那麽如何去体会「无我」呢?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希望各位细心体会,不要一笑了之放过。

一九九三年三月中庄严寺的方丈明光法师在 纽约庄严寺主持一个禅七。七天之中,气氛严肃,香板高举,大家对师父都极尊敬,连碰也不敢碰一碰,止静跑香,都很循规蹈距,进行得很好。在圆满的那一天, 明光法师叫大家都到观音殿门口去拍团体照。殿在有十六级高的石阶上,石阶及地上因连续几天下雪都积满了雪,一片白色,着实美丽。大家站在殿门石阶顶上,拍 好了照。忽然明光法师以宏亮的声音说:「大家都到雪地上去玩雪。」一声甫了,只见他带头从石阶堆满的雪上,竟纵身滑了下去,参加禅七的男男女女,还有圆满 日来找父母的十几个孩子,都大呼大叫的纷纷跟着滑下。一到雪地,只见法师拿起一团小雪,突然抛向一个小孩的头上,这一来,「雪战」展开,先是明光法师与小 孩们互掷雪球,不一刻参加禅七的男女居士亦纷纷加入「战团」,互掷雪球,只见观音殿前雪球来去飞舞,极为壮观,而法师中「弹」最多,黄衫上点点白雪,也有 人在抢拍镜头,我们这位方丈和尚,满不为怪,若无其事,活像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和大家「打」成一片!

现在我想念一段《金刚经》的经文「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各位听了这位现代方丈和尚禅七後的一举一动,和《金刚经》中所记载佛的日常生活,可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个人则像须菩提那样,心中生起「希有!方丈!」的念头,为什麽呢?请各位参一参。

第二,「无我」并不是逃避、消极、不负责 任、或什麽都不做。相反的,「无我」应该是奋不顾身、更积极、勇於负责、忘我、尽心尽力的做一切於人有益的善事、善法而没有名闻权势之想,这才是「无 我」。各位,请细心想一想,逃避、消极、不负责,或什麽都不做为的是什麽呀?还不是为了我,因为我怕麻烦,想少辛苦,怕人批评,这一切都以我为中心,怎麽 能称为「无我」呢?

如果有一些些「我」的观念在心中,各位, 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时,又怎麽能舍身救虎呢?如果有稍微的「我」的观念在心中,他又怎能在被歌利王节节支解时而不生瞋恨呢?有人说:「这两个例子太难 了,我们怎麽能做到呢?」不错。各位,这并不是您得如法泡制,而是希望您明白这种「无我」的精神,在您对於性空缘起有了根基,您自然而然的会照这个方向前 进,这是我想贡献各位在修行第三阶段的重点,希望和各位共勉。

佛在《金刚经》中有这麽几句话,我想用来作为今天的结论。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各位,这就是无我、法,能够如是通达,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苦的观念已渐渐消灭,我的观念亦日渐冲淡,终於达到无我、无法,诸法无我,而广修一切善法。祝各位早日圆满福慧双修功德,超越这三个阶段,亦无阶段可超。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

相信凡是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也都知道「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结恶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结成果?「因」是不是一定会结成「果」?一样的「因」会不会生出不同的「果」?这许多自然界复杂的现象,要完全了解清楚,可也不是顶容易。

今天我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先将「因果」搞清楚,因果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有了这个基础,然後再来研究忍辱。

因缘果报

各位大概都已经知道,有一尊一人多高的千 年古观音像最近降临庄严寺。这尊古观音像,不知道是那一个年代,从他的故乡中国大陆,被人搬运到海外来,而且一定经过了许多的兵灾磨难,因为他被一位欧洲 的丹麦人运到纽约的美国雕刻家 PAUL RUDIN 的家时,已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形像。这位丹麦人留下了他进出口公司的电话及住址,请 RUDIN 估 价修理。据 MR.RUDIN 讲,他接下来之後,才知道这是一件和西方艺术品完全不同的东方古代雕刻人像。他那时才二十九岁,自己知道经验不够,也缺乏 参考资料,所以想请丹麦人将这堆东西取回去。可是几次根据他留下来的电话及住址,都无法找到这位丹麦人,也从此不见他再来。这位年青的艺术家只好将这堆支 离破碎的身体和手足搁置在他家的小阁楼。这样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六十三年过去了,一直到一九九一年的十一 月,他知道附近有一所东方人的庄严寺,正在塑造一尊大佛像,MR.RUDIN 以九十二岁的高龄,扶着手杖,和八十七岁的夫人同来参观。这是他初次来庄严 寺,看了陈教授刚塑成的大佛头部,叹为观止。回去後,即将那尊古佛的照片寄来,并表示愿意出让,我们去函同意。可是他病了,次年(一九九二年)一月逝世, 遗言夫人将此尊古佛像捐赠庄严寺。他说:「我将这座东方的古代艺术品,保管了六十多年,虽然自己不能修复,但是现在已经找到了能修复古佛的人,及应该是这 尊佛安身的场所,我心中很高兴,我任务已了,可以走了。」

各位,现在我请问各位一个问题:

以观世音菩萨的广大神通之力,为什麽这尊木雕观音像,要在阁楼中等上六十三年之久,才再被修复,继续受人供养,来度我们这些众生呢?

「因为六十三年之後,缘才具足成熟。」──(听众答)

您们说得很对。现在我们引进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缘」。而且我们看到,「因」要有「缘」才能结成「果」。在这尊观音像的例子中,什麽是「因」呢?

丹麦人将一堆支离破碎的人像,送到 RUDIN 家中是「因」。

什麽是「果」呢?

陈教授将这尊晚唐时代的古观音像修复,供在庄严寺是「果」。

什麽是「缘」呢?

如果缺了它,就不能结出如是的「果」的是「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是这尊古观音像例子中重要的「缘」?

很明显的,如果 MR.RUDIN 没有活到九十二岁已早去世了,这个因就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仔细想一想,只差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千钧一发!

如果 MR.RUDIN 不到庄严寺来看大佛像的塑造;或者来得太早,只要早五天,大佛头尚未塑成;或者看了不满意陈教授的手艺,他就不会起「付托有人」的观念,这个因也就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

如果在阁楼中虽然已经等了五十年,但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来兴建庄严寺;或者虽然有寺,但是没有建大佛,也没有像陈长庚这样的第一流雕刻艺术家,那麽即使 MR.RUDIN 看中这个场所,我们恐怕也不敢接受这堆支离破碎的木块而结出现在的果。

如果陈教授不从中国大陆到美国来探亲;或者没有六四事件,他照原定计划在一九九○年就回去了,这个因也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虽然也许有另一位艺术家来替代陈长庚教授的角色,不过他所修复出的观音像,不可能是现在各位所看到的果。

经过这样分析之後,各位可以看到这些缘都 是何等的微妙,都是差不得一点。更何况这里面还有许多同修捐款的缘;很多同修提供参考资料的缘;找到眼珠的缘;找到手臂的木料的缘;如是如是,众缘聚合, 这个因,等了六十三年,才结出现在这个灿烂庄严慈悲的果!各位,您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福报,相信自己是何等的幸运,您说对不对?

从这个古观音像的例子中,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一)「因」要有足够的「缘」,才能成熟结果,并没有一定多久的时间。

(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缘」,而结出不同的「果」。

各位,这两个结论十分重要,因为有这两个结论,您才有可能使过去世的恶因迟迟不成熟,而使善因先行成熟;也可以使过去世的恶因原本可能结的果,予以改变;或者将过去世的善因,结出更美满的果。您说:「不可能吧!」我说:「这是可能的。」

让我来引用《金刚经》中佛说的一段经文:「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在我将这段经文的意义,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情况来分析,各位请看,此人他在──

(一)过去世:(甲)有极重的恶因,造了应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恶因。(乙)一定也有善因,否则他不可能今世还在人道,而且得闻《金刚经》,并且能受持读诵。

(二)现在世:(甲)他受持读诵《金刚 经》。受持读通并不是随便念念,「受持」不但要明白了解经义,而且要坚信不疑。所以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他一定是位持戒修福的人,否则在现在这个时代,他 不可能对《金刚经》的经义,生起信心。且能精进,时时读诵。(乙)为人轻贱,可以分狭义和广义来说,以狭义简单的讲,即是被人侮辱、诽谤、恶意批评、谣言 破坏名誉等。广义的说,凡受到一切困扰不如意事、痛苦、破财、拂逆的事都可以包括在内。总之,此人在现在世是忍受了被人侮辱或拂逆的遭遇,并没有对对方有 所反击,所以为人轻贱已是事实,因此佛说「以今世人轻贱故」。

(三)未来世:(甲)先世的极重恶因已经消灭。(乙)当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的果,即能成佛。

现在让我将以上的分析再总结一下,归纳成下面几点:

(一)这个人过去造了极重的恶因,但也有得闻《金刚经》的善因。这些因都在等待足够的缘,才能成熟结果。

(二)今世他持戒修福,因而受持读诵《金刚经》,努力於培植善因的缘,不做助长恶因的缘,因此善因迅速成熟,而应堕恶道的恶因,则因为缘不具足,不能结出堕三恶道的果。

(三)可是他还是有些助长恶因的缘,所以 这些应该堕恶道的因,已显露出一点将要成熟的现象,所以被人轻贱,幸而他已能持戒修福,受持读诵《金刚经》。所以经中说「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 消灭」,「以今世人轻贱故」,是说,他虽受人侮辱、讪谤,或虽然有破财、生病等困扰,可是他能安心忍受,不起怨恨心,不起瞋怒心,不起报复心。换句话说, 他能不生起可以助长恶因的缘,因此他过去世种下极重的恶因,没法滋长成熟。

(四)而且他因受持读诵《金刚经》,深信实相,所谓「心若空时罪亦亡」,我相已淡,那过去世的极重恶因,结成一点「为人轻贱」的小果,也就此消灭。不但如此,而且奠定了未来成佛的基础。

讲到这里,各位同修大概已经明白,我为什麽要讲前面这麽一大段。

因为佛所举的这个「为人轻贱」的例子,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忍辱」里的「辱」。而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不起怨恨心、瞋怒心、报复心即是「忍」。所以「忍」即是避免造助长恶因的缘。

各位,佛的这个例子,不但加强了我们前面 的两个结论:(一)「因」要有足够的「缘」,方能成熟而结「果」,及(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缘,结出不同的「果」,而且强调了「缘」的重要性。因为「受 持读诵《金刚经》」是滋长一切善因的缘,「不起瞋恨报复之心」是避免助长一切恶因的缘,於是善因迅速成熟,智慧日益增长,而恶因则迟迟无法成熟,终於结个 小果,就此消灭。

忍辱

有了上面对因、缘、果的相互关系的了解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什麽是佛法中的「忍辱」。

为解释方便起见,我将忍辱分为四种层次。

为了容易记得起见,我将第一层次叫做「强迫忍辱」。

强迫忍辱的意义是,实在忍无可忍,但又不 得不忍,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在中国不幸的文革时代,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不知多少人遭遇到所谓的乱戴高帽子的罪名,种种难以忍受的侮辱,种种无所不用其极的 虐待,可是被害的人若一反抗,不是被杀,即是自杀。这种忍辱是表面上的强迫忍辱,而其内心,往往是十分的怨恨瞋怒,只是不敢发作而已!各位,可悲的是这种 强迫的忍辱,会造成极大的助长恶因的缘。又因为害他的这批搞文革的人,也种了极重的恶因,於是造成怨怨相报,无有了期。

从因果的观点来看,强迫忍辱是最危险也是最悲哀的境遇。

第二层次,我名之为「勉强忍辱」。一般人 通常都在这个层次之中。所谓「勉强忍辱」,就是说,在普通的情况下,并不忍辱。若有受人侮辱的情形,即使是极小的事情,也会引起反感的破口相骂,甚至於动 手记恨。只有在特种情况下才忍辱,譬如,在上司面前,不得不低声下气;或想要做成这笔生意时,总得忍一口气;或者在不好意思的场合下,就噤着嘴不响,而心 里还在叽哩咕噜的,这种都是勉强忍辱。勉强忍辱还是在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可叹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连勉强忍辱都不多,往往是任性地发脾气,有时一件芝 麻小事也可以弄得拍桌破口大骂,可以造成滋长恶因的重要助缘!

第三层次,我叫它为「明理忍辱」。这一层 次是明白了因、缘、果的关系和道理之後,知道要忍辱;明白了如果不忍,将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的道理而忍辱;明白了忍辱表面上看来是吃亏,而实际上是对自己 大有好处的道理而忍辱。这样的忍辱,不但不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且可以做到将侮您的人当作善知识看,当作恩人看,由此更建立了滋长善因的缘。所以佛经里 说「忍有无量功德」。各位,明理忍辱顶要紧的一点是,并非只是外表上的忍,而内心的明理,内心自发的忍受,怀恨瞋怒的心不生起的忍。从明理忍辱再进一层, 即达到我想介绍给各位同修的最高目标──第四层次。

这一层次,本无可名,姑且称为「无相忍 辱」。这是根据《金刚经》中,佛说他前生被歌利王解割身体时,他没有瞋恨,因为他已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名为无相忍辱。各位,什麽是无相忍辱 呢?要忍辱而自己没有「在忍辱」的观念,要忍而「不自觉为要忍」,要根本心中「没有我在被辱」,也「没有我在忍辱」的观念,这才叫无相忍辱。没有四相,本 性如如,自然谈不到造助长恶因的缘,这是我们学佛的应该建立的理想。这也叫做「忍辱波罗密多」。

各位,我们谁也没法知道,从无始以来,所 造的无数恶业,无数善业,究竟有多少留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这些善恶的种子,都在等待有足够的缘来使之成熟。如果我们希望善因先成,恶因能迟迟或顶好永远 不要成熟,很明显的,今世我们最应该努力的,就是做能滋长善因的缘,而不要造助长恶因的缘。若希望善因快快成熟,多多成熟,就得随时随地,抓住机会,尽量 做各种可以滋润一切善因的缘,而尽量避免做可以助长恶因的缘。

忍辱只不过是许多机会中的一种。在我们日 常生活中,起心动念,都在造缘,若处之得当,则成善缘;若处之不当,便成恶缘。是善是恶,往往是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而什麽是滋长善因的缘呢?什麽又是 助长恶因的缘呢?这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周全的,这要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自己去体验。做为今天的结束语,概括的讲,我可以引用佛经中常提到的贪、瞋、 痴、慢、疑,都是助长恶因的缘;戒、定、慧、六度、十善道则是滋润善因的缘。愿和各位同修常常互相警惕勉励,共同走上消除恶因,成熟善因的正路。谢谢各 位。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三十)愿力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 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打了一个佛七,回向给历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听到有一群人在低声谈话。「你今天许了愿没有?」那人答:「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观世音萻 萨的。」「您怎麽发愿呢?」「我愿观世音菩萨保佑我这批货平安到达。」「灵不灵呢?」「从前我不求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货常被没收。」那个人说了之後,东张 西望了一下,看看没人注意,他又说:「这次如果平安,我总得还愿了。」问的人说:「你难道许了愿,都不曾还?」「我太忙了,不过这次一定去还?」

各位一定明白他们在说些什麽。这种发愿,不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佛法中的所谓「愿」。这只是一种希求,在佛法中应该说是「欲」,是贪的一种。

当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翻译经典的 大德们,对选择字眼是煞费苦心。「愿」与「欲」在中国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辞海》中的注解,即是「愿者欲也」。可是佛法中的发愿并不是要助长一个人的贪 欲,而是一种虔诚决心要种善因、造善缘,期得善果的表露。所谓善果,是要逐渐的减轻乃至消除虚妄的我相、我见、法相及非法相,而证佛果。

我相、我见极不容易减轻乃至消除,因此在 我们的修行过程中,不必怕有一个「我」的存在,更不应该有错误的观念,说要将「我」消灭,而可采用一种善巧的方法,即是将「众生」的观念,来逐渐替代 「我」的观念。譬如说,各位中有人希望长命百岁,当你转到这「愿我长寿」的念头时,立即也想到「愿一切众生都寿命无量」。这就是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 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之一。法藏比丘的愿是:「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因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讨论的是佛法中所 重视的誓愿。「愿」为「行」的前导,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愿的实践。没有愿的行,可能变成漫无目标的修行,不知所终。没有行的愿,顶多只能做到望 梅止渴,而身体仍没有得到一滴水份。所以愿与行必须相辅并进、必须并重,才能产生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叫它是愿力,也可以叫它是感应。

今天时间不多,我想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也许抛砖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启发,得大受用。

第一点是:虔诚的愿,可以感应很快,不必等到满愿。

第二点是: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

关於第一点,我想以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取自《了凡四训》,一个是我自身的经验体会。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训》这本书,这里有白话注解的本子赠阅。袁了凡先生是中国明朝人,做过相当大的官,这本《了凡四训》原是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汇集起来,分为四类教训,写给他儿子的。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极合做人的实用,所以数百年来,流传极广。

袁了凡先生原名学海,本来是学医的,因为 先後遇到了两个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境遇。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专家。孔先生说他的命不应该学医,应该读书做官。并算出他那一年应中县考,得第十四名,府考 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举,得第三名,可是没有考上举人、进士,而後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说做满三年,应即告退回乡,因为他只有五十三岁的寿命, 将於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并且命中没有儿子。

奇怪的是,袁学海自弃医、读书,应考之 後,所有县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丝毫不差,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因此逐渐的令他心灰意懒,因为一切都已前 定,非他所得更变,况且寿命不长,又无子孙,前途渺茫,所以感觉生命缺乏意义。於京城中入贡後(即全国会考被录取)回来,到南京栖霞山和一位云谷禅师,对 坐三日三夜,不曾闭眼。

云谷禅师即是袁学海遇到的第二位长者,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观及生命。云谷见他对坐三日夜而不起妄念,怪而问之。袁先生据实以告:因他的命运,已被孔先生完全算定,生死荣辱都有定数,且此生已来日无多,又无儿子,即使要生妄想,也想不出什麽妄想了!

云谷听了大笑:「我观你三日夜不起妄想,以为你是个豪杰,原来你只是一个凡夫。」於是云谷禅师给他一番很肯切的开示:

三世因果,丝毫不差,命数是有的。但是算 命只能算一个人的过去。今世所造的因,所得的果,在命数中算不出来。普通的人,因为今世的因并不极大,所以命运的改变虽有之,不很显着。可是,大恶的人或 大善的人,今世所造的因,足以影响他的命运。你听了孔先生的命数,就消极地放弃了今生造善因改变命运的机会,甘心受命运的支配,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凡夫!袁 学海深为感动,乃拜而请教。

云谷禅师问他:「你自审能中举人否?」袁 想了很久,说:「不能。中举人的人往往都是有福德的,而我这生毫无福德可言。」又问:「你自审能有儿子否?」袁也答不能,「水清者常难养鱼,而我过分的偏 爱清洁。和气能育万物,而我又常容易发怒。」,袁说了好几个理由。於是云谷禅师叫他在佛前痛自发露忏悔。袁先生於是在佛前立下誓愿,誓行善事三千件,求能 中举人,以答谢祖先之恩,并将他学海的名字改为了凡。

次年,袁了凡去礼部考科举,照孔先生的命算,他应以第三名录取,可是他考了第一名,这是第一次孔先生算的命竟不全准;而这年的秋天,袁了凡中了举人,就完全和孔先生所算的命不同了。

在《了凡四训》中有两段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都是袁了凡自己讲的:

一、自在佛前忏悔、誓愿行三千件善事之後,我就常觉得有神明在暗中督察,因此战战兢兢对任何事都勤奋努力,一改往日懈怠随便的习气;

二、自发誓愿後,虽然第二年即中举人,可是三千件善事,却并不容易,一直到十一年後方才满愿。而且自己检点,过失还是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看见有善事可做而迟疑不决;或心想为善,而口上常犯过失,得罪於人。

这里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袁了凡的佛前发露忏悔,并不仅是一种仪式,而是深心的至诚忏悔,有痛哭流涕的感觉,以这样的诚心为基础而生起的愿,力量极大,所以虽然他三千件善事的愿,要在十一年後方才满愿,可是第二年就中举人,达到了他的心愿,这就叫愿力无边。

第二个我想举的例,是五年前的七月四日, 内子居和如往生那天清晨,在八个小时握着她的手念阿弥陀佛後,心中是一片的空虚,好像失去了一件无价之宝,也像是一个迷路的小孩,不知前途依靠何在?就这 样的走进了家中的佛堂,而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佛桌上和如每晨念的《金刚经》的本子,一颗心就抓住了这本经本,发了一个要替和如每晨继续念《金刚经》的愿。到 今天已整整五年,尚未有一日间断。现在回想起来,发那个愿时的心境,确可算得是清净虔诚。此愿不知何日了!也没有一定的回向对象,但感应已经很是显着,不 但我个人因此有了一个精进修行的中心,即以那本《金刚经的研究》小册而论,现在已有六地的善知识分别出资刊行,包括中国大陆,增订版有的已是第四版,本数 已有几万本,译文已有俄罗斯文,越南文,相信一定有人因此得益。各位同修!请体会一下我那时发愿的心情,确乎可说是无相无私,至诚全心,并没有任何贪图, 所以至诚的愿,其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否则决不可能有这样的善果。

各位同修,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第二点, 「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首先,我想要求各位,在想愿要发得大的时候,就只要想:「愿要发得大。」不要去想「这样的大愿如何还呢?」也不要 去想:「我是不是在空口讲大话啊?」更要忘了我上面所讲的「感应会愈快愈大。」就只是至诚的发大愿,以愿为中心,不作其他的想。所谓感应愈快愈大,是自然 的因果现象。你愈不去想它,感应就愈快愈大,愈去想它,就愈着相。

《金刚经》开宗明义,须菩提所问的问题:发了心的善男信女,应该如何安住其心?降伏其心啊?简单的说,就等於是我们常常想问的:我想学佛,但是应该如何修行啊?

佛在经中两次说明,要想学佛的,就得发大 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众生应广义的讲,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物质、情感,都叫众生。「灭度」是烦恼生死的解脱消灭。各位想一想,「应灭 度一切众生」是要将宇宙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烦恼生死统统消除。各位,我们要想消除一个人的一点点烦恼,都尚且不容易,这样的大愿,佛是不是叫我们在空口说 大话呢?当然不是。佛在《金刚经》中强调:「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愿发得大,不是说大话,和所谓吹牛不同,因为愿是 目标,愿是方向,愿是信心。

哥伦布数百年前,为了要证明地球是个圆球的理论,不惜冒生命的危险,航行於茫茫大海之中,历经种种风险,终於发现了新大陆。这要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圆球形的决心,即是佛法中所强调的愿,也即是一个人学菩萨行、学佛的目标、方向、信心。

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终成阿弥陀佛;普贤 菩萨的十大行愿,明白的说明,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我愿无尽,这是何等的心胸!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 应。各位请想一想,我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可有那一刻的思想,那一刻的行为,相似於这些大菩萨们的心胸志愿呢!这是不是即是我们没有懂得如何学佛、修菩 萨行的要领呢?

也许各位在想,既然发愿这样重要,那麽我们应该怎样发愿呢?这个问题极切实际,应该是我今日想和各位研究的中心。

《金刚经》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千年来读诵《金刚经》的对这个问题都有讨论。问题是:为什麽在经首佛答须菩提的问题时,不说善男子、善女子,而说诸菩萨摩诃萨?而在卷中再答须菩提的类似问题时,则不再用诸菩萨摩诃萨,而是直答善男子、善女人?

我想用一个极浅近简单的解释,不知各位以 为如何?佛的先提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是要我们以大菩萨的修行方法为榜样,所以指的是理想及目标。後面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是告示应如何实践。可是两个 回答的大意,都是「应灭度一切众生。」於此可见「灭度一切众生」不但是理想及目标,也是实践的具体法门,要我们逐渐的消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生死。既然要消除 众生的烦恼生死,自然不应该做可以造成众生生起烦恼或种生死流转罪恶之因的种种业。可是这谈何容易,决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所以佛在经中说:「知我说 法,如筏喻者。」有了目标方向,还得一桨一桨地努力划去,否则徒有目标,船还是动不了。

因此,有愿必须有行。我们应以大菩萨的宏愿作榜样为目标,而采用各种量力而行的划船方法,这样才能生起不可思议的愿力。

今天我只提出三种划船的方法,只能说是我粗浅的心得,各位举一反三,一定可以想出许多更适合您的实际情形的方法。如果各位同修可以将您们所想出的方法,也能写信告诉我,使我可以发更多更大的愿,大家多结善缘,十分心感。

我想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是:

要发您能做得到的愿,并且要发得大。

这话怎麽讲呢?我现在举几个相彷的例子,请各位细心体会,看那一个愿最大。

一、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二、我愿尽形寿每日念十遍心经,愿以此功德,祈求世界和平;

三、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四、今年我愿每日早晨念十遍心经;

五、今年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保佑合家平安;

六、我愿念一千遍心经,祈祷某某的病早日恢复康健。

各位,那一位愿意说,这六个愿中,那一个愿您觉得发得最大?(有人答:第三愿。)很好!很好!

各位请记住:一个愿如果有期限,就不是大愿。所以「今年」「尽形寿」「一千遍」都是期限,不是大愿。

愿有了目的,有了希望,或有了对象的限制,也不是大愿。所以「保佑合家平安」「回向父母」「世界和平」「早日病愈」都有了对象,都着了相,都有了限制,并不是虚空无尽,也不是大愿。

因此这六个愿中,最大的愿是那个最简单的愿:

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这个愿,您可以今世、下世、再下世一直念下去,此愿无有了期,所以谓之大。

此愿没有目标,即等於目标无量,回向功德,犹如虚空无尽,所以谓之大。

此愿没有对象,即等於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所以谓之大。各位一定已经体会出如何发大愿的秘诀。这种愿是您可以做得到的,可是顶要紧的是不要中断。

第二个划船方法我想介绍的是:

在大菩萨们的宏愿中,选一个您最欢善(相应)的愿,依照您现在可以做到的逐渐实行。

佛菩萨的宏愿很多,在中国的佛法传统中以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为最易选择。这十个都是大愿,一样的功德无量。我现在念出来,各位若听到某一愿时,心中生起欢喜的相应,您就不妨选这个愿作为开始: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我现在举两个例。譬如您觉得礼敬诸佛对您相应,您就依照您的实际情形,发一个可以做得到的愿,说:我愿每日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礼敬十拜。

如果您的配偶或父母是信耶稣教的,您不便在家中供佛礼拜,或病卧床上,都可以用观想或合掌以代替礼拜,只要至诚,一样是礼敬,并无差别。这个愿即是一个有无量无边功德的大愿。

又譬如说,您对广修供养相应,您可以发一个愿:我愿每日诵《金刚经》一遍,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贤圣大德。

这也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大愿。倘若时间不允许您诵《金刚经》,那麽心经亦可以。这都是法供养,而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大。

第三个划船方法是一种善巧方便,只要您心真诚,小愿可以变大愿。

这方法是在您发任何愿回向时,在您原本回向之後,一定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如果袁了凡先生懂得这个善巧方便,他在发愿要做三千件善事,使他能中举人时,再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他不但照样中举人,而且更造了无相的因,将来会结无相的果,无相的果,即是佛果。

愿各位在这次庄严寺的夏令营中法喜充满,功德无量,并愿我们大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於庄严寺佛学夏令营 

(三十一)修福

今年在庄严寺夏令营中,我以「愿力」为 题,作了一次讲演。其中引用了《了凡四训》中袁了凡所发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举人的愿。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说:袁了凡的许愿,只是为了他自己想中举 人,何以福报能有如此之大?他觉得我这个例子举得不恰当,远不如第二个例子,为居和如继续每天早晨念《金刚经》,那才是真心大愿,应该感得大的福报。

这位朋友自有他的见地,我很钦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对佛学中的几个术语: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对通常所谓的「修福」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帮助我们修持。这是今天应继如法师之嘱,来大觉寺和各位同修研究这个题目的缘起。

凡是学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样才是修福,应该是我们都希望明白的课题。我今天并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论,而是想寻找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符合了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功德的正知正见。

求福、修福、做福德、做功德都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事,但是这些「因」所能结出来的「果」,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及究竟和不够究竟的差别。所以求福并不是修福,做福德也并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为三个段落来和各位研究: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麽不同?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麽不同?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麽不同?

在说明什麽是求福,什麽是修福之前,我先举几个例子请各位来评定,也许可以帮助大家对求福及修福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在庄严寺观音殿的正中,有一 尊五彩的磁的观世音菩萨像,旁边站着一位张着笑口,活泼可爱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见有一对年轻男女,很虔诚地跪在观世音菩萨前面祈求。这位年 轻的太太看见我在边上,很自然的问我:「请问你晓得这里的签筒在那里?」我答:「这里并没有求签设备。」她问:「那末我们怎麽知道观世音菩萨答应或不答应 呢?」我说:「你不妨抛一个二毛五的角子,看见老鹰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观世音菩萨已答应了你们吗?」他们大概很同意这个建议,马上拿出一个角子,又祈求 了一回,往上一抛,只见他们都望着地上,满脸笑容的又拜了一拜,高高兴兴的走出殿门去了。

各位觉得这对年轻男女是在求福呢?还是修福?

(所有的回答几乎都是求福。)

第二个例子:中国唐朝时代,有一位玄奘大 师(就是通俗小说西游记中所说的唐僧),他千辛万苦,冒了生命的危险,经过沙漠地区,远去印度,收集了许多佛经,回来中国,然後以他一生的精力,将很多经 典译成中文,是一位奠定在中国发扬佛教的重要人物。各位常念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他所翻译的。

各位,玄奘大师的取经译经,是求福呢?还是修福?

(几乎一致的回答是修福。)

第三个例:大约两年前,那时和如纪念图书 馆正落成,《金刚经的研究》这本书也已出版。我收到一封不具名也没有地址的短信,大概是一位女士写的。她说她读了我讲述的《金刚经的研究》,对於居和如十 八年每日早晨念一遍《金刚经》的记载,觉得念《金刚经》有这样的福报,实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个好丈夫,死後还造图书馆纪念她,很受感动。现在她也开始 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刚经》。

各位,她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回答颇不一致。)

第四个例子:就拿《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 第三个愿──做一万件善事,求中进士为例。袁了凡中了进士之後,派去四川做县官。明朝时代,县官的权很大,他可以不必请示上司就决定更变老百姓应缴纳的粮 税。袁了凡做了县官後,体恤农民的艰苦,下令减税,万民腾欢,感得神明托梦,说他这件减税善举,已满足了他做一万件善事的誓愿。

各位,袁了凡减税这一个决定,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还他求中进士的愿,应该是求福。有的答:袁了凡的减税,是为万民着想,心中甚至於并不一定有还愿的想法,因此他这一举动,应该是修福。)

各位,你们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较简单明了。所以让我们先来研究修福。因为我近年来读诵研习,都以《金刚经》为中心,所以想以《金刚经》中对「修福」的观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 译。在他所译的《金刚经》中有这麽一段:佛说後世「有持戒、修福者」,於佛所说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鸠摩罗什用了「持戒、修福」四个字。 在《金刚经》的另一种译本中,即玄奘大师的《大般若波罗密经》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师将这四个字译成「具足尸罗,具德具慧。」尸罗是戒字的梵文音译,所以 「具足尸罗」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换句话说,要具备德及慧两个条件,方是修福。

什麽是「德」?佛书中有一句经文叫「善满 称德」。通俗些讲,就是说你善事做到家了,称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别,这其间相差很远,我们在第二点讨论中,将细细研究。这里玄奘大师所 用的「具德」,应该说是福德和功德两种都具备。换句话说:修福的人不是单做福德,也须做功德。

什麽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经中就叫般若,这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钵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还得修慧,六波罗密中的禅定、般若都包括在内。

因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广大,我执轻微,以众生为对象,以普渡为愿力,这就和求福的只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财富、名望、权势等有了极大的不同。

不过话得说回来,「修福」固然是我们学佛 的应该致力学习的法门,但「求福」还是值得提倡的。不但能求福总远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这个时代,高谈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论为 己为人,不论是大是小,我们都要赞扬称颂。对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会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优胜向往,这是修菩萨行的同修们所应该特别注意 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麽不同?

禅宗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掌故,那是达摩祖师初到中国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机的对话。

梁武帝听说西天有一位大德来临,就兴致很高的接见他,并问达摩祖师:「我一生造庙度僧,布施设斋不计其数,请问我的功德大不大啊?」达摩祖师回答:「实无功德。」这一来话就讲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迳回後宫去了,自此不再见达摩大师。

在《六祖坛经》中韦刺史以这件掌故请教六 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讲了很多道理,他的结论是: 「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不是我祖师有错。」六祖所讲的道理,恐怕不是我们完全能听得懂,各位有兴趣研 究,不妨请看《六祖坛经》的疑问品。我现在只选出其中一二点,相信是我们可以逐渐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即自无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即不轻」就是说不轻视别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别人。

所以功德这件事,说它容易,却又很艰难,像梁武帝造了这麽多寺庙,做了无数的供斋、布施,可是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说它难做,却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为只要内心谦下,常能尊敬别人(重视别人的意见,对人有礼貌),不自己以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听了觉得如何?

现在我们对「功德」已有了一个约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刚经》中对「福德」和「功德」是怎样区别?使我们可以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在研究《金刚经》的时候,曾有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鸠摩罗什大师有时用「福德」,有时用「功德」,他是不是随便使用这两个术语呢?今天我就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了,因为几年来我觉得鸠摩罗什大师对於字眼的选择,是十分认真和严格的。

所以我们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麽情况下用「福德」,又在什麽情况下用「功德」,则对这两个术语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於是做了一番统计的工作,发觉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个「福德」,用了八个「功德」。分析下来,概括的说,凡是提到众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处),凡是说到对《金刚经》,信心清净,受持读诵,则用「功德」(有六处)。

各位也许会问,还有三处「福德」,及二处「功德」是指什麽呢?

这二处「功德」,一是佛说他自己曾供养了 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供养诸佛,是有极大功德。一是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佛也说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所得的功德大。 这里请各位注意,佛说的是菩萨的布施,并不是我们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刚经》一开始即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菩 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萨的恒沙世界七宝布施,则在无量福德 之外,更有功德。为什麽呢?佛说:「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贪着,故说不受,广行布施而若无其事,所以有无量功德。希望各位细心体会。

还有那三处「福德」呢?那是闻《金刚经》经义而生净信,受持读诵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换句话说,布施固然有福德,诵经也有福德。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佛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

一、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的因所产生的果。

二、功德是对般若经典信心清净,受持读诵的因而产生的果。

也可以说,功德是智慧(包括禅定)的结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讲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头昏脑胀。让我来说一个掌故,各位也许可以轻松一下。

据传说在中国苏州有一条自乡间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乡下人进出。这条街只有六尺宽,名叫六尺巷。这条巷在两家大园宅之中间,至於这条巷的由来,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不知道是在那一个年代,其中一家园宅的主 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乡管家的一封紧急报告,说隔壁邻居无理,硬说两家之间的园地划界不清,照邻居的意思,我们得退进三尺,园地极大,若退进 三尺,要损失很多土地,请示主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报告後,在他的报告後面,批了几个字:「让他三尺亦无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後,就 将主人「让他三尺亦无妨」的意思去告诉邻居,邻居听了,哈哈大笑,对管家说:「你看!你家主人多麽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气,我也让他三尺亦无妨。」於是辟出 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便利了很多乡人,不必再绕道进城。这条通道就叫「六尺巷」。

现在言归正传,我们应该怎样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亲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门弄斧,不过尽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个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参考,欢迎大家来信批评讨论。

(一)不要批评人。这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值得介绍的心得,是尽量发掘对方的长处,欣赏他的长处,学习他的长处,赞美他的长处。当我们注意对方的长处时,自会减少批评。又千万避免在许多人面前批评一个人,或搬弄是非。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实践普贤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每一行愿都在修福,其中对一般学佛来讲,忏悔业障及恒顺众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读诵《金刚经》。劝您每天至少念一遍。这是出於我亲身的经验,体会到《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也是顶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无量。

至於什麽是半个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争吵生气,或被人欺辱时,倘能生起「让他三分亦无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业之途,开修福之门。这是半个修福的法门,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双修,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於纽约大觉寺 

(三十二)缘

今天我们在庄严寺聚会,依佛法来讲,是因为我们彼此宿世因缘成熟,或者说众缘具足,所以能聚在一处,并非偶然。这个「缘」字在佛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诸法缘生,性空缘起,都是佛陀亲证的重要教义。

今天我准备和各位讲两件我亲身遇到的事实,想在这些事实中,让各位体会到缘的重要性及微妙处,供各位参考。

在未讲这两件事实前,应该先对这个题目 「缘」字稍有交代。根据《辞海》,这个缘字,音「沿」,「因也」。所以在中国文字中,也可以说缘即是因。可是在梵文中,「因」是 Hetu,「缘」是  Pratyaya。Hetu 是指结某种果必须要有的主因。譬如结瓜结豆,必须要有瓜或豆的种子,所以种子是主因。而 Pratyaya 是指所有帮助这 主因结成果的助因,助因就是佛经中的「缘」,没有缘,这主因就不可能结果。譬如种子必须有日光、水分、泥土等方能结瓜或结豆,所以日光、水分、泥土等就是 助因。中国的佛经多从梵文翻译过来,所以在佛经中也将因和缘分开,主因称因,助因称缘。没有缘,或者缘不具足、不够,这个主因也就会迟迟结不出果。这一个 真理,十分重要。我们如果能彻底掌握住这个真理,对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事情,都会渐渐地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可以帮助您减少因为这类事情而引起的 梦想颠倒,甚至於身心受苦。

一九七四年,我有缘认识了西藏密宗白教的领袖第十六世大宝法王。那是他第一次到美国来弘法,住在我长岛的菩提精舍中,因此有相当多的机会亲近他,他的弘法热忱与慈悲和蔼,给我极深的印象。

一九七五年,他第二次来美,要我帮他在纽约建一所白教的北美道场。那时美国佛教会已发动造庄严寺。敏智、仁俊、圣严等各位法师,带领着不少同修,真所谓筚路蓝缕,正在一片荒山森林中觅径辟路。我记得仁俊法师那时曾口占一诗:

一片天青一片禅 山深水活意超然

他年最是宜人处 岭上梅花谷口莲

今天正好仁法师亦在座,不知仁法师还记得这首诗否?目前还是岭上无梅谷缺莲,不知仁法师愿发心来完成您的诗意否?

美国佛教会那时已在我四百六十英亩的土地 上,选了一百二十五英亩(相当於五十二甲余)的土地,包括一个五英亩大小的湖。所以,当大宝法王嘱咐我帮他兴建北美道场时,我就将剩下的三百三十五英亩地 全部让他选用。可是说来奇怪,他们踏遍整块山地,竟找不到一处像庄严寺那麽背山面水,三边怀抱的适当地形、各位!请注意,这是缘不具足的第一个象徵。

一九七六年中,大宝法王好不容易选定了一块在卅五英亩湿地边缘上的高地,准备将来将此大湿地开辟成湖。同时,我又为他在那地的近旁,买下一所房屋,作为他们的临时场所。这所房子後来仁法师也曾辟为精舍,驻锡其中。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切法律文件都已准备好,决定正式签字。大宝法王及他的几位仁波切及随员等都已住在那屋里,客厅怖置得相当华丽,屋外也褂满了西藏旗帜,充分表显出密宗道场的风格及庄严气氛。当我到那所房屋去谒见大宝法王时,他们还吹起号角,以示隆重。

可是,缘不具足的象徵接二连三。正当我走 进厅内,向大宝法王顶礼时,挂在墙上的一张他的照片,忽然掉了下来,随从为之失色。後来我们准备签字时,姜贡仁波切将大窦法王常用的墨水钢笔交给他,请他 签字,大宝法王签了下去,可是笔中竟然没有墨水。这一来又是一阵忙乱,赶快换来另一支笔,方才签字盖章。

一九七七年五月,大宝法王在那选定的场 所,举行净场典礼四天。第四天来宾约三百人,包括了当地的镇长等,我记得陈健民居士还专程从三藩市赶来参加。仪式在一个大帐蓬中举行,正当仪式进行中,忽 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一时风声、雨声、号角声、铃声、鼓声混成一片。现在回忆起来,後来几年中庄严寺的几个重大法会,总是天色睛朗,相较之下,实在感到 有些不可思议。

以大宝法王的修持及经验,我绝对相信,他对这块地缘不具足的事实,一定更比我们敏感。所以在净场之後,他们就积极地寻找其他的地区。

几个月後,大宝法王对我讲,他们在纽约的  Woodstock 看中了一家有四五十间房间的旅社,因主人年高,正在廉价出让。旅社在山丘上,气势不错,也有足够的土地可供作扩充。法王问我愿不愿 意助他买下那边的地及旅社,他愿放弃此间的三百多亩土地。因为有现成的房舍,他们可以立即成立道场,接引信徒。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并遵照他的意思去做。

各位如果到过 Woodstock,看到 现在他们新盖好的华丽庄严的西藏式寺院,不能不钦佩大宝法王的明智决断。而我,这二十年来,深深地体会到要在一片荒山中建造一座寺院是何等的艰难辛苦。现 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类缘不具足的象徵,他们不另去找地方,不找到 Woodstock 有四五十间房间的场所,仍在这块地上开山辟路,从头做 起,KTD(大宝法王的道场)绝不可能有如今日的成就。

各位,现在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件事实中,各位可曾发现些什麽道理?

(有的说:「大宝法王道场的缘不在此地,是在 Woodstock。」有的说「因为他发觉这块地不适合,所以又去找别的地方而找到了 Woodstock。」有的说:「因为此地的缘不具足,反而造成他得到 Woodstock 的缘。」)

你们都说得很对,不过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因为此地的缘不具足,反而造成他得到 Woodstock 的缘」,使他能提前成立道场,奠定基础,完成新的寺院。

各位,这个关键在什麽地方呢?根据我的观察:关键在於他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他不因为此地缘不具足就懊恼,怨天尤人或放弃。他充分地利用了这里缘不具足的缘,仍能使我高高兴兴地帮他建立 Woodstock 的道场,更迅速圆满地完成了他的目标。

各位不妨自己回想,您过去有没有缘不具足的经验?而您是如何利用这个缘不具足的缘?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我读高中一年级的时 候,忽然患了白喉,那是一种传染病,所以我被逼辍学,只好回家乡养病。各位请注意,读书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的助缘,所以病了,即是缘不具足,不能继续读 书,只好回家。那时我还不懂佛法,什麽叫缘?或者缘不具足?所以因传染病而被逼辍学,心里非常难过,可是毫无办法。

在养病期间,没有事做,一天到父亲的书房里,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叫《楞严经》,竟看得大感兴趣,不但烦恼懊伤的心情大为减少,而且成了我以後对佛法发生兴趣的开端。研究《楞严经》要有空闲的时间和清静的环境,所以家乡养病,竟成了读《楞严经》的极好助缘。

这是我今天想贡献各位的第一点:凡是遇到缘不具足,您原想达到的目的遇到障碍挫折不能完成时,千万不要懊伤烦恼,怨天尤人,要尽量保持冷静的头脑,这个缘不具足的缘,往往能使您达到一个比原先更美满的果。这是学佛的真正好处,不仅是理论,希望各位记在心上。

我想讲的第二件事,即是庄严寺的这尊千年 古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降临纽约庄严寺的故事,在座的已有不少位听到过。简单地讲,是在距今六十六年前,有一位自称做进出口生意的北欧丹麦人,送一大堆残破 的木质古像到 MR.PAUL RUDIN 家里,请他修理。MR.RUDIN 是一位雕刻家,那时才廿九岁,住在距离现今庄严寺不远的地方。RUDIN  接下来研究之後,发觉这一堆破木像是一尊东方的古雕像,他自知经验不够,无法修理,要退回给那位丹麦人。可是依照留下的公司电话及住址,竟无法找到这位 , 丹麦人,也不见他再来。隔了一年,RUDIN 只好将这一大堆木料存上阁楼,等他来取。可是这样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一九九一年,他已九十二岁,听说附近有中国人在造庄严寺,正在雕塑一尊大型佛像,他好奇心起,乃与八十七岁的夫人,於是年十一月扶杖前来参观。那时正好陈长庚教授将大佛头部塑成,老 RUDIN 欣赏之下,叹为观止。

三个月後的一九九二年一 月,MR.PAUL RUDIN 就逝世了。据他夫人讲,他临终时说,在阁楼上的那尊东方古艺术品,他没办法将他修复,但保管了六十多年,现在已找到了可 以修复这古像的人及这尊古像应该在的地方。他说:「我的任务已了,可以走了。请您将这尊古像捐给庄严寺。」

这个故事,听来好像很简单,可是这一年多来,有许多问题,我竟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想趁这个机缘,列出几个重要的关键问题,请各位来共同研究。

在这个故事中,除古观音像外,有三位重要的人物:丹麦人、RUDIN、陈长庚教授。

我们现在暂且不谈这尊古观音像在这一千多 年的漫长岁月中,如何雕成?供养在何处?如何遭破坏?何时又修复?(照陈教授在修理过程中发觉,至少有过一次重修。)如何又遭破坏?如何及何时落入外国人 手中?如何运出中国?曾到过什麽地方?如何转入这位丹麦人的手中?这些问题,太渺茫也太复杂,而且根本无法考据证实。只有一点可讲,即是在这过程中,一定 包含了许多微妙的缘,我们且不去讲它。今天,我们就从丹麦人开始。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位丹麦人为什麽会将 这破旧不全的东方雕像,送到年才廿九岁,住在纽约郊外的 MR.RUDIN 家中?他一定作过一番调查,方才知道 MR.RUDIN 是一位雕刻家,那 末,他也应该知道在纽约、波士顿一带,比 RUDIN 出名的雕刻家多得很。他既是做进出口生意的,不会不知道美国许多都市中的博物馆都会出高价收买古 物,一定会有懂得东方艺术的雕刻师肯和他合作或向他收买这件古物。而他不如此做,却偏偏送到一位住在乡郊的年轻雕刻家家里去。

各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个重要的缘。因为如果这尊破像在一位有经验的知名雕刻家手中,很可能这尊像今天不会在庄严寺,而是在大都会博物馆。您说对不对?

又譬如送到一位四五十岁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家中,即使一切都和 RUDIN一样,将之存入高阁,六十三年之後,他将是一百十岁的人,完成任务的希望将十分微小。所以,廿九岁竟是可以付托的最高年龄,您说奇怪不奇怪?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丹麦人的失踪。很明显 的,MR.RUDIN 急於将这堆破碎人像还给丹麦人。可是据 RUDIN 夫人讲,RUDIN 曾三番两次打电话,却无人接;按地址去找,也找不到这家 公司。丹麦人则一去不回,不曾再露脸。各位,如果丹麦人是存心要毁灭这堆破料,则又何必这麽大费周张地送去 RUDIN 家。这是木材,尽管是硬木,但还 是可以火烧。因此,在这整个故事中,这位最重要的人物,丹麦人的出现及失踪,实在具有高度的神秘性,始终在我心中成了不可思议的缘。各位,有何高见?

第三,有 MR.RUDIN 这个人出 场,也很特别。庄严寺离开他住的 PATTERSON 不到半小时车程,中国人造庄严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塑造大佛像也已近一年。他不早不晚,偏在他去 世前三个月,忽然动念要来庄严寺看佛像。九十二岁的高龄,扶着手杖而来,已显得老态龙锺。各位,这个时间实在凑得太妙了。如果他早来,大佛头部尚未塑好 (只相差几天),他也看不出陈教授的手艺,不可能生付托有人的心。倘若他动念太迟,已经病卧床上,这个缘也将错过!倘若他不来看,我相信他也绝不可能起意 付托有人,找到应是此像所在之地,遗言夫人,将此像捐给庄严寺。各位,请想一想,这个缘是何等的微妙,差不得一点,简直令人有一发千钧之感。

第四,MR.RUDIN 一生做雕刻家。 我到他家中去的时候,看到很多他的作品。据他夫人讲,他也曾有作品为博物馆所收买,则在此漫长的六十几年中,难道 RUDIN 竟没有动过学习东方雕刻艺 术,将这尊古像修复,让大博物馆高价收买的心吗?退一步讲,他在艺术圈子中这麽久,难道找不到一位其他的雕刻家和他合作吗?这尊古观音像,只要在他九十二 岁以前,即已修得像个样子,即会被博物馆收买,就不可能降临庄严寺。所以在阁楼上等了六十三年,竟变成今日所以会在庄严寺重行出现受人供养礼拜的重要因 缘。您说微妙不微妙?

第五,陈长庚教授的登台,当然也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因缘。不但 RUDIN是因为看了大佛头部而生付托有人的决定,如果没有陈教授,即使 RUDIN 要将这堆古木像送给庄俨寺,我敢担保我们决不 敢接受。陈教授原在中国杭州艺术学院担任教授。一九九○年初,来美探望儿子,原定七月间回去,不料六四事件发生,回去不得,留在美国,遂担任了塑造大佛的 角色。如果没有六四事件,等我们决定要建毗卢大佛时,他已早回国去了。MR.RUDIN 是不是也会看中另一位中国雕刻家的手艺,那就不得而知。所以,这 个缘也十分微妙,六四事件和陈教授原定的回国日期相差仅一个多月!

第六,再推前一步,我们为什麽会在此地兴 建庄严寺?为什麽先建一座观音殿而不像一般建寺,先建大雄宝殿?为什麽会决定造毗卢遮那大佛?这些都是使今天有这一尊古观音像供在此地的重要助缘。千年前 这尊观音像很可能是在中国的故都长安,而今日却在万里外的U.S.A,仍旧由中国人将它修复,受中国人的礼拜供养。各位,这尊观音与我们中国人的缘,可不 能说不深呀!您们的感想如何?

我可惜不能像仁法师一样当场口占一首,但此中情节,实在值得题诗以记。不知仁法师能满我们的愿不?

对於各位,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各位现在已知道这尊古观音像,是因为这许多微妙的缘聚合而成。可是今天各位之能在庄严寺供养这尊观音像,其中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缘,这个缘是什麽?我不讲了,要留给各位去参,参透了,望您多多珍重。祝您们福慧增上。谢谢各位!

(三十三)悲

今年四月间,纽约 Rochester  有五、六十位同修到庄严寺来,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要我和他们讲「佛教的中心思想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接到了这个题目,竟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个题 目实在太大了。要在浩如烟海的佛教教义中,选出那些是中心思想,实在不是我这样只学了一点点佛法的人所能够讲的。

历来大德,见仁见智,也没有大家一致的说 法。这也可能是因为众生宿根因缘各有不同,对某些人讲,某种教义是中心思想;对另一些人来讲,也许另一种教义对他们更有益。各位大概都知道禅宗的六祖惠能 是听五祖讲《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可是我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已经几千遍了,还是不彻不悟。那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不能算 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呢?

至於应用在日常生活上,则法门八万四千,更可能因人而异。应机的法门,往往能一听即欢喜,一学便深入;不应机的法门,大师们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他过耳即忘,得不到好处,这也是常见的事实。

可是那天我觉得他们所出的题目,的确也是 很多人想知道的,我总得尽我所知提供答案。所以,我说:「我很惭愧,因所知很少,只能贡献各位一个字,这个字是什麽呢?是『悲』字,是慈悲的悲,悲悯的 悲,大悲心的悲。诸佛以大悲为根本,所以悲可列为佛教中心思想之一。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念念和悲心相应,自然容易走上 福慧双修,成佛的正路。」

那天我提出了这个「悲」字後,请大家静默了一分钟,让大家思惟一下,是否对於他们所提出的题目,有了答案?我说:「如果各位满意了,我可以讲讲别的有趣的掌故,譬如这尊千年古观音像的来历。如果各位认为我应该再将这个悲字加以引申,则请举手。」

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举手。

可是那天因为时间有限,要问其他问题的人很多,我只简略的将「悲」分为「悲己」及「悲人」作了一些解释。所以今天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作详细的讨论,以补不足。

什麽是悲及大悲?

在一般的中文字典中,悲的定义是「痛」。 这个「痛」可不是肉体的痛,如背痛、牙痛等,这个痛是心灵上、精神上的痛。《辞源》的注解中接下去说:「有声无泪曰悲。」这是一种伤心极深刻的表示。 「悲」还有一种意义是怀念、顾念。《辞海》举了这麽一个例子:「游子悲故乡。」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字所下的定义。

佛教传入中国,译经的大德们选用了「慈 悲」两个字来表显佛陀及菩萨们的重要心态,所谓「慈以与乐,悲以拔苦。」所以,在佛法中「悲」的含义就扩大为「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也」(《佛学大辞 典》)。换句话说,悲已不单是在心痛及怀念对方,而是进一步要设法如何消除对方的苦。

各位,通常我们所讲的悲,大都在这个解释的范围内。以我的浅见,这还不能算是佛菩萨的「大悲」。这里有能悲的主体——我;所悲的对象——别人;苦的事实如病痛灾难,有时间性,有生灭相,所以还不是离相的大悲,而大悲必须不着相。

离相的大悲,只能说是我们学佛者的目的地,是彼岸的境界,但也是我们划船的指针。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在划船的阶段,所以把握住这个指针、方向,十分重要。为加强对於大悲的说明,我想举两个例子:

今天有很多位母亲在座,所以我先举一个母亲和初生婴儿的例子。

我得承认,我没有做过母亲,所讲的话是否 正确,还得请各位母亲指正。不过,我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所以也有些因观察而体会出的做母亲的心态。当和如生第一个孩子——梅儿时,我们住在昆明电工厂中, 那时日本的飞机常来轰炸昆明。在初生梅儿的几天中,和如心中好像什麽都不要了,只有这个婴儿。只要孩子一哭,她就马上喂奶;晚上只要孩子一动,她就立即惊 醒;一有警报,抢着婴儿就往防空洞跑。

那时我的印象,在和如的心目中,婴儿和她 是不分的。并没有「我是母亲,你是我的婴儿」的观念。这个初生的婴儿,还是和在胎胞中一样是她的一部分,婴儿即是她。所以婴儿饥饿,即是她饥饿;婴儿不舒 服,即是她不舒服;婴儿有危险,即是她有危险。在座的听了我这几句话,有的也许只能意会,有的也许回忆起她自己的经验。各位,和如的这些行动,不但没有我 和婴儿之分,也不是为名,我一句话也没有称赞她,她并不以为恼;也不是为利,根本无利可图;她也没有得到什麽好处。这种悲心接近佛菩萨的大悲。

各位,第二种例子是在灾荒急难的场面中, 往往可以见到有奋不顾身而救人的人。在没有时间转第二个念头的刹那,这种大悲本性的显现,忘了人我之分,而做出奋不顾身救人的可悲可泣的事蹟,实在是有情 人类的一种美德。他不是为名,也不为利,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充分的发挥了佛菩萨的大悲精神。

所以,佛在《金刚经》中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大悲不但无我,而且无法,无法就是说连这是一种慈悲,是有福报,是有功德的种种观念,一概都没有。这样无我、无人、无法而行悲,才是大悲。

各位,接下去我将「悲」分为「悲己」及「悲人」加以引申,那是一种方便的讲法。希望各位在想到「悲己」时,也想到「悲人」;在想到「悲人」时,也记起「悲己」。这样渐渐的自能启发您本具的般若正智。

悲己

什麽叫悲己呢?悲己就是悲悯您自己。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爱恤您自己。说来也许很难令人相信,一般人很少是爱恤自己的。

我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明明知道饮酒要误事,可是自有人类以来,不论东方西方,天南地北,喝酒的人多得不可计数,而误国误人的记载,更不胜枚举。最近纽约城中,有人喝醉了酒,午夜开车,撞死从餐馆中出来的母女三人,关入牢中,以杀人罪起诉,他的一生也许就此完结,您说这人是不是悲悯自己?

又明明知道吸烟伤肺,而且已经有明显的科学证明,可是吸烟的人还是这麽多,好像来日方长,吸了再说,并不替自己的健康寿命着想。

贪口味,则更是普遍,而且美其名曰口福,殊不知此种福气是造成日後各种病痛的主要原因。您说他知不知道呢?他明明知道,可是就是贪吃。

毫无控制的让自己生气发火,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气不但会伤害自己身体,而且更易损伤与人的情感。各位也许也遇到过这种人,常会因一件小事而自己控制不住,甚至有恶口伤人的,事後则又自己懊悔怨恨,晚上失眠,您想他这样对待自己,是不是太不够悲悯了呢?

进了佛门,受过五戒,或者已现出家相,则应该早已明白身业、口业、意业的因果严重。可是真有几个人能完全不造身口意三业呢!其中尤以口业最易犯,瞋心最易起。

以上都是几个常见的例子,各位请仔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悲己」可真并不容易啊!这也是所谓「我相难破」,各位如不信,不妨试一试,随时留意!看您是不是能够「悲己」,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办法。

悲人

什麽叫「悲人」呢?悲人就是悲悯对方。各 位,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一般所谓的「人」,往往是只指人类。不错,人类的苦痛,已经说不尽,每天翻开报纸,看电视新闻,几乎都是令人痛心慨叹的报导,所以 能对人类起悲心,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我们学佛的,应该明白,「悲人」的「人」并不是狭义的人类,而是广义的众生。而且这里的所谓众生,不仅是指有情感、 情慾的众生,也包括了凡众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无情的众生,譬如房屋、用具,以及一花一草、一纸一笔都是众生。讲到此处,各位也许会问,对一纸一笔,又怎麽 生悲呢?各位说得不错,悲心有时候是难以常情理解的。不过到悲心纯熟的阶段,一个人自然而然的会生起对任何东西都有珍惜心,不浪费心,不随意毁坏伤害的 心,这才是悲心的充分表现。

在美国物质太丰富了,我常常看见小朋友们在一大张洁白的纸上,画上几笔,就向地上一抛,又另外拿起一张洁白的只在画,好像纸多得很。这种不爱惜东西的习惯养成,会障碍悲心的生起!

根据一般的经验,「悲人」要比「悲己」难。为什麽我这样讲呢?因为第一,您是以一个有限的力量来应付无限的要求。第二,您会遇到必须作一个权衡轻重的判断选择,有时会感觉到不容易。

关於第一点,我想比较容易明白,各位大概都有这种经验,譬如以钱财布施来说,就会觉得不能随心所愿各处都捐。为什麽呢?因为任何人的财力总是有限,而需要钱财帮助的地方或众生实在多得不可胜数。

那末,怎麽办呢?

《了凡四训》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到她家附近的一个庙裹去,她看了庙中的庄严佛像,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很想捐钱给庙里,可是一摸袋中只有二分小钱,她就将这仅有的二分钱捐给了庙里,庙中的方丈,得知了这件事,就特别跑出来为这女孩祝福称赞。

多少年过去了,女孩长大,被选入皇宫为妃 子。一天她想起家乡的寺庙,就带了几千两银子到庙里来,奉献了大量银子,这位方丈得知了,差一个小徒弟出来招待她。这位皇妃觉得很奇怪,就进去找方丈, 说:「方丈呀!您应该还认得我就是某家的孩子呀!我小的时候,曾在此捐了只二分钱,您却特地出来亲自为我祈福。今天我奉献了几千两银子,您却只差个小徒弟 来迎接我,是什麽原因呀?」方丈说:「因为您捐二分钱的时候,您的心远比今天捐几千两银子要既真且切!」

各位请记住——既真且切。

各位也请不要误会,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当 女孩捐了她仅有的二分钱,她就得饿死,并不,她的父母照样供给她生活所需的一切,她也没有其他负担,不过,这二分钱确是她那天可以自己作主的仅有资产,她 可以去买糖果吃,可以去买玩具,可是她不这样自己享受,而捐给了庙里。所以说她捐这二分钱是既真且切。後来的几千两银子为什麽反而不既真且切呢?因为她那 时拿出几千两银子并不伤害她自己的享受。

关於第二点,我想举一个例子,也许更能清楚。

我有一个年轻朋友,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四苦中,病的痛苦为最明显,也最普遍,而且这种苦,往往持久多年,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实在可怜,所以他决心学医救人,进了医科大学,书念得很不错,也常接触佛法。

有一天,他忽然来找我,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大群的白老鼠来找他讨命。他惊得大叫,醒来满身冷汗。他说:「这些白老鼠都是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所杀死的。」可是他说,他学医,这种实验又不得不做,问我是不是只好放弃学医,或者我有什麽建议。

当时,我问他:「您觉得救人重要呢?还是 救您自己重要?」他想了一想说:「救人重要。」我说:「既然肯定救人更重要,那麽您就得好好的学医,尽快的学成,做个好医生,全心全意的救人,而将您真心 救人的功德,回向给这些因助您救人而舍了生命的白鼠,愿它们都超生净土。在实验室中只杀不得不杀的,不随意乱杀。可以少杀,则不但自己应尽量少杀,也劝同 学们大家少杀。倘若有空的时候,因为您已学佛,能念经咒,则念念往生咒、地藏菩萨名号等,将功德也回向给所有为助您将来救人而牺牲了生命的众生,这就叫做 处逆道而行悲心,您应以这种心来权量逆道中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位年轻的朋友,现在已学成行医,是一位极得病人信心及好感的医生。我为他欢喜!

如何培养悲心?

各位请记住:悲心的反面,即是瞋心。轻的瞋心叫生气、发脾气;大的瞋心,即是仇恨。瞋心一起,悲心即消失;悲心愈强,瞋心愈不容易生起。这是我们在做人及修行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则。

悲心的培养并不容易,也不是旦夕可以造成的。各位只要留心观察,小孩子的悲心往往比大人大,就可以体会出为什麽悲心不易培养。

今天所想讲的两点,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却是我个人几十年来累积的经验,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第一点是我们自己日常可以训练的:不要马上下批评人的结论。

这话怎麽讲呢?就是说不论是在家庭中,朋 友之间,机关中的上司下属,学校中的先生、学生、同学之间,如果您忽然觉得对某个人所做的事或者所说的话,心中不满,不要马上下结论,说这个人错了,就开 口批评他;更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他,当然更不要骂他。要隔一段时候再下结论。怎麽隔一段时候呢?譬如默念阿弥陀佛二十声或者默念观世音菩萨二十声,或 者默数一至二十,然後再下结论,再决定他是否错了。

各位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办法,看能否减轻您生气的机会,使瞋心少起。这也是「悲己」的一个法门。

第二点是如果有人侮辱您,毁骂您,冤枉您,或者甚至在肉体上伤害您,希望您马上记起《金刚经》中的下面一段经文:

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赞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各位,我们得生而为人,而且能够有机会得 闻佛法,能受持读诵《金刚经》,能有缘和诸上善人在庄严寺的夏令营中聚会一起,各位过去世一定种过许多善根。可是也难免有过恶业,甚至於应堕三恶道的罪 业。各位平时烧香拜佛、捐钱造庙、诵经念咒,就是希望消去过去的罪业,种未来的善因。今天有人来悔辱您、轻贱您,使您重罪轻报,极大的罪业可以消灭,您说 您该怎样?

, 门。因此我想多举些例子,使这个法门在各位心中逐渐培养纯熟,进而随时随地若无其事的行布施。这就近乎佛说的「於法应 无所住行於布施」了。

财施、法施、无畏施

一、财施

财施是将你有的资产,包括金钱与其他的物 品,舍捐出去,令人得益。从佛法观点而言,你劝人行财施,或者赞叹他人财施,「随喜」,这两种福报也一样大。现在我举几个例子,如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 是财施,因为佛法僧能使人得到智慧,得到安慰,离苦得乐。再如捐款给慈善机构、孤儿院、养老院、医院、佛寺、教堂、图书馆、学校等也是财施,都能令人得 益。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我那里有那麽多的钱财可以到处布施?不错,要知道舍本来是不容易的,唯其难舍能舍,福报才大。同理,在学校读书,也不是人人都 可以得好分数的,只有勤学肯读的学生才能得高分。可是如果财施太勉强,而引起後悔烦恼,就譬如读书如果太苦读,将身体弄坏了,则有失中道,这并不是佛教所 倡导的。以我个人的经验,能多接近善知识,试观想众生本空,都能使你习惯行於财施。

二、法施

法施严格来讲,是要将宇宙真理,佛法里所 谓的正知正见,介绍给人。广而言之,如助人有机会听到、谈到或看到正知正见的佛书,又如你义务帮忙使法会办得圆满,参加的人法喜充满,也都算是法施。所以 法施并不一定要自己精通佛理之後才能做,你替佛教团体流通佛书,帮助正知正见的善知识弘扬佛法,也是法施。再进一步言,教师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医生护 士为人讲解医学常识,传授身体的保健;社会服务者给人以适时的安慰,提出善意的建议,使人内心得到宁静,使家庭和谐,社会安宁,凡此种种的教授宣扬令人得 益,虽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但都可以说是法施。

三、无畏施

凡是以大悲心助人或其他众生,如畜生野兽等,减少消除其恐怖、忧虑、苦难的都属於无畏施。所以一般而论,医生、护士、律师、警察都是施无畏者。

各位要知道父母对子女也是施无畏的,而子女对年高需人照料的父母,也很多有极好的施无畏的表现。

以上所讲的是佛教所提倡的三种基本布施, 但上面所举的例子大都是着相的布施,所以还不能算是「於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的布施。「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的布施是不着相布施或不住相布施。不过 在未谈不住相布施之前,我想先将弥勒菩萨对布施的看法介绍给各位。弥勒菩萨在他的《金刚经》颂偈中说了这麽一首偈:

檀义摄於六 资生无畏法

此中一二三 名为修行住

第一句「檀义摄於六」中的檀是梵文  DANA 的音译,其意为布施。「檀义摄於六」说明布施的含义是摄,摄就是摄受包含,摄於六就是包含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如何摄 呢?偈中的第二和第三句说「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资生无畏法是三个名词。资是资产,资生就是供给众生物质的需要,使其不感缺乏,所以资生就是财施, 无畏是无畏施,法是法施,所以资生无畏法就是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布施。

「此中一二三」是说明财施、无畏施、法施 是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法门是相互摄受的。这六种法门中的第一种,布施可以摄资生(即财施),所以是一对一。持戒和忍辱也很清楚, 一个人如果持戒严谨,能忍辱,则不会恼害众生,也不可能使众生起恐怖心,可使众生减少畏惧,这等於檀义中的第二种无畏,所以六种之中的持戒及忍辱和资生无 畏法中的第二种无畏是相摄的,因此二对二。助人精进修持习禅及教授般若等大乘教义,令生智慧,就等於法施;所以六种之中的精进、禅定、般若三种即和资生无 畏法中的第三种法相摄,三对三。因此一对一、二对二、三对三,偈中简说为「此中一、二、三」。偈的第四句「名为修行住」,是弥勒菩萨的结论,就是说檀是我 们应该努力修行的法门。

再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说明布施可以含摄布 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种方门。布施是舍,舍你喜爱的东西使人得益。持戒是舍,舍贪舍瞋。忍辱是舍,舍瞋。精进是舍,舍懈怠。禅定也是舍, 舍去散乱和昏沉。般若当然也是舍,舍痴、舍执着、舍着有着空,也可以说舍两边,舍相对。所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舍,也就是说将布施的 意义发挥到极端,可说是包括了一切大乘的精髓。

布施波罗蜜多

以上我们虽然讨论了很多有关布施的意义,但实际上尚未谈到佛陀在《金刚经》中所教的「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换句话说,我只讲了布施,但还不是布施波罗蜜多,以上我所讲的还是着相或住相的布施。

现在让我来举一个例子:譬如我现在在纽约 侨声广播电台讲「《金刚经》的研究」,虽然也可以说是法施或布施,但是我心中有一个我在讲,有听众在听,有我是在讲「《金刚经》的研究」的念头,我某个时 候开始讲,十五分钟之後要停止,这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有时我还会生起我的国语口音准不准?或者会不会讲得太深了?甚至会想到底有多少人在听?诸 如此类都叫住於相或者着相。所以我讲《金刚经》虽然是布施,但并不是《金刚经》中的「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中的布施波罗蜜多。

简而言之,「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也就 是已渡过了生死苦海而到达彼岸。而着相的布施所得的果,自然是着相的果。什麽是着相的果呢?就是还在六道轮回中的果,可能是昇天,可能是下世富贵如意,这 种布施所得到的果是生死果,尚未解脱,还有堕落的可能,这并非佛陀教导我们的究竟目的。因此佛在《金刚经》中强调「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也就是 所谓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的布施。色声香味触法都是相,所以概括地讲,佛陀所强调的是要我们学不住相布施。那麽要如何才算是不住相布施呢?

第一,我们要弄清楚,不住相布施并不是说没有相,或者不行布施,你还是要努力的行於布施,行布施就一定有相,这个关键在不着或者不住。要对相不着,对相不住。什麽叫着或住呢?你只要记得一个简单的原则,凡是有分别、有相对的观念,就是有住有着。

举目望去,到处都是相,如果你觉得这个相 好看,那个相不好看,那麽一有了分别就是着了相。如果你觉得这个比那个值钱,一有了相对的比较也是着相。因此,如果你说你所做的任何好事都是为了子孙好, 让子孙有福报,这不但有人我之分,而且有好坏相对的比较,所以也是着相。还有一点我要强调的,如果你说我心中空空如也,什麽都没有,这样你也着了相,着了 空相啊!这个着有和着空虽然很难懂,但非常重要。

普通我们讲着相,大都指着「有」而讲,譬 如善恶、好坏、多少、都指着「有」。着「有」还有办法补救,如果着了「空」就麻烦了。现在我们来谈谈什麽是空:有的人一讲到空,就认为什麽都没有,都是空 的,既然什麽都没有,就不必在乎,变成消极或随心所欲的做起坏事来,杀人放火等。可是他忘了,虽然说是什麽都没有,他这个我还存在,因果还是控制着他呀! 所以六祖说:「这等人不足与语。」佛经中也说:「宁可着有如须弥山,不可着空如芥子许。」所以我们研究佛法,特别是研究般若,一定要先明白佛经里所说的 空,并不是什麽都没有,而是我们所感觉到的相,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刹那在变,非永恒存在的,是不可捉摸,因而给它一个名词,中文译成「空」。

《金刚经》中佛陀说的不住相布施,不是空无所有,不是没有相,不是叫你不要行布施,而是要你更积极的行不着相的布施,不要对布施时的相起分别心或计较心。

第二,我们不可否认,既然得生为人,不可 避免的带来以往无数世的习气和业缘,这种习气不可能一下子会改变。多世的业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今世的遭遇,这些都不是读几本经、烧多少香、拜多少佛、打 多少坐所能一下子改变或消除的。所以要立刻能不住不着,或者对事对境不起分别心,或不起相对的比较观念,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禅宗里所谓的顿悟,也是 修了多少世而得,并非有一位超人,他可以运用他的神通,将你点石成金,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才行。佛陀在《金刚经》中所教的「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是要脚踏实地,痛下功夫。在此愿将个人的两点浅见提供诸位参考,请各位指教:

一、学佛修行要有正确的方向。依佛陀在 《金刚经》中所指示「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这是以广大心发大愿。如何灭度一切众生呢?「布施」,尽一切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不忘布施,行布 施,将布施和你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如此以长心行大行,《金刚经》中所讲的大愿大行,实在是大悲世尊给我们最明确的指示。所以能依此方向行之,你就不会走 错方向。

二、要有耐心。要存久远心,不要急於求有所得,或求一切顺利。逆境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逆境来时不要怨天尤人或怨佛菩萨不保佑,要多念《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等,而将功德回向给过去世及现在世的怨家亲友,以一切众生为对象,将「我」的观念逐渐淡去。

讲到这里,有人会问:「你所讲的全都是着 相的行为!」是的,现在我举一个例子,假如你是年轻力壮健步如飞的人,在你家里客厅散步,请问,你有没有想过这样走会不会跌倒?应不应该扶桌边或者扶墙 走?我能不能将背伸得直?我想你的答案是一定不会的,你根本不会去想它。在这同时,客厅里还有一位二岁的孩子,半爬半走的正在学走路,他一会儿扶桌子,一 会儿扶椅子,转眼间又在地上爬。看到这种情形,你自会想,唉!我两岁的时候不也是这样走的吗?这就是於法有住和无所住的区别。如何方能学「於法应无所住而 行於布施」,相信各位已经得到答案了。

(十五)为什麽佛要问「虚空可思量不?」

《金刚经》中佛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接着佛又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各位有没有想到过佛为什麽要问这两个问题?对於福德不可思量这句话,佛不是已说得够明白了吗,为什麽又要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呢?

这两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在强调不可思量,所以须菩提答了「不也!」之後,佛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可是我觉得意未尽於斯。

一、第一个实验──虚空观

现在我想请各位作一个实验,我不晓得各位 现在是在什麽地方?可能在房间里,也可能在室外。我现在问:「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你且向东方看,我好像听到不少回答,有的说我看到东方,东方是墙壁,有 的说东方挂着一幅画,有的说东方窗外有一棵树,有的说东方满天是乌云,或者东方我看见一轮明月,或者朝日初昇……好像没有人说看到虚空。各位你明白了没 有?这就是着相。你的心止住在墙壁、在画、在明月……你就着了相。好吧!请你现在将眼晴闭起来,将全身放松,愈松愈好,将你的心一直向东方冲出去,什麽东 西都挡不住,你一直向东方冲,冲向了无止境的东方,现在怎麽样了?你还着什麽相吗?你说「不着了!」不对,你还是着相!

在禅宗的教法里,讲到此处就不该再讲了, 要让听的人自己去找答案,为什麽我还着相?着的是什麽?不过我没有资格作禅师,我至少要给各位一个答案。各位,你着了东方之相,你有一个向东方看的观念在 你的心上,对不对?也因此佛陀在《金刚经》中接下去又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现在你再试试看,仍然是闭着眼睛,放松身心,将你的心向四面 八方的扩大开去,这可并不容易啊!你试试看。从前陈健民老居士喜欢用一个圆气球作譬喻,他说:「好比你是在气球的中心,观想将这个气球向四面八方尽量扩 大,大,大,一直扩大,这个气球就越来越大」,你能作这样的观想吗?试试看,训练一段时日,等你觉得没有这种困难时,再观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的虚空不可思 量,慢慢的将眼睛睁开一些,但不要让眼前的东西阻挡你的观想,视若无睹的,仍然观想无边无际的虚空,不可思量。现在再眼晴开一些,一直到你的眼睛全开,而 眼前静止物不能牵动你的观想时,开始放一些有规律运动东西在你眼前,如有秒针的钟,试试看它会不会影响你的观想。这时可能滴答滴答的声音会影响你,但你不 要去理它,你的心仍在无边无际四面八方的虚空不可思量。等到这样的观想有把握了,你可以考验一下,坐在电视机前,将电视一开,试试看你的心是不是仍在虚空 不可思量上,若没跟着电视画面的表情走,你的功夫就很不错了。

大悲世尊问虚空可思量不,其实是在指示我 们,如何训练自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禅定观想法门。这是我介绍给各位的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能使你的心境扩大,执着减少。倘若你能再配 以诸法因缘生的教理,体会诸法当体即空,则在观想虚空时就不必特意的超越你眼前的一切事物,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碍你的观想,因为它们都是因缘聚合而生,缘 聚缘灭,并非实有,当体即空,这就合乎大乘佛法的修持。为容易记得起见,我给这种实验一个名词,叫「虚空观」。

二、第二个实验──原子观

原子观又称原子能观,是我介绍给各位的第二种方法。上面所谈的虚空观,是观想虚空,观想一切物质众缘和合当体即空,主要是对治我们执着物质习气的方法。原子观则是将各种复杂的表相,用分析的方法,将之还原至基本因素,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治我们执着情绪的习气。

我先举一个例子,各位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因 何而生?现在请各位开始想像。我们有三样东西,一只纯金的结婚戒指,一个金铸的十字架,一块十两重的黄金。各位一定同意,看到这三件东西的人,会因人而异 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情绪。新婚热恋的少年夫妻和结婚多年又经常吵架的夫妻,对他们结婚戒指的印象,可以说完全不同。年轻的一对会对他们的结婚戒指十分珍惜, 可是吵架的一对,就可能产生厌恶的心情。虔诚的基督徒和回教徒,看到一具金铸的十字架,他们所产生的反应又是天地之差。基督徒可以膜拜再三,而回教徒却回 忆起在学校读过十字军的残暴。至於那块十两重的黄金,大部份的人看了都会喜欢,但也有视若无睹的。结婚戒指、十字架、黄金在佛法中都叫做相,这种表面上显 现出来的相,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十分不同,珍惜、厌恶、崇敬、瞋恨。为什麽我说它们是表面上显现出来的相呢?因为它们全是 纯金制成,如果上面这些人只看到了金子,而不看见戒子,十字架等相,则可以皆大欢喜,不会产生复杂的情绪,各位说对不对?

现在我再举一个例子,我这里有三堆东西, 一堆是黄金,一堆是泥土,另外一堆是狗粪。各位看了印象如何?大部份的人都会说喜欢黄金,泥土呢无所谓,狗粪厌恶远而避之。现在各位已经明白,这也是不同 的相所引起的不同情绪。若以现代科学常识来分析,黄金、泥土、狗粪都是原子所组成,如果你看它们都是原子,那麽这些东西在你心里又有什麽不同,有什麽喜不 喜欢,讨不讨厌的?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你我在内,都是原子组成的,既然全是原子又有什麽区别呢?

在二十世纪初期,原子是宇宙间最小的因 素,小到不能再分,它好像是一个实体的单位,直到近百年来,由於核子能的发现,才知原子也是人假定的能的一种表相而已,其实这些都是「能」,因种种因缘而 显现出来的表相,更因为这种变化多端的表相,而生出复杂的人类情绪,造成社会的喜怒哀乐。依佛法讲,业报因果,生死轮回,无不由此而生,实则都是能的变 化,并无实质,包括能在内,都是我们人类定出来的假名,为了说话方便起见,我们称它是能,称它是原子,称它是狗粪,称它是泥土,称它是黄金,称你叫我。

现在我们来看《金刚经》中佛陀说的两句 话:「须菩提,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如来说非世界,是名世界。」在佛陀的时代,一般人都认为微尘是世界上最小的物质,而世界是最大的。可 是佛并没有肯定微尘是最小,世界是最大。佛说微尘不过是显现在人心目中的一种幻象而已,而人类给它一个名词是名微尘。所以说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同理,世 界也不过是显现在人心目中的一种幻象,人给它一个名词叫世界,所以说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在微尘与世界之间,包括了无数无量的物质,有情无情的众生,又有 那一种不是「即非」与「是名」呢?

佛陀是一位既慈悲又有智慧的老师,他总是讲一般人听得懂的譬喻,如果佛生在今天,很可能他会说原子非原子是名原子,宇宙非宇宙是名宇宙,而不用微尘和世界来作譬喻了,名称是改了,但道理还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介绍给诸位的原子观。

我们以X即非X是名X的公式,应用在一切有情无情的众生上,X还有什麽相可着可住呢?话虽如此,可是各位不要忘了,不住相并不是没有相,不住相也不是不布施。在虚空观、原子观的心情中广行布施波罗蜜多,这就叫「如所教住」。

以上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各位研究佛陀在 《金刚经》开始时答覆须菩提的两小段经文。佛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是佛陀教我们要以广大心发大愿;「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 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众生当体即空的般若大智;「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是成佛之因的无相大行。这大愿大智大行就是诸菩萨和大菩萨们所走的菩提正 路。我们若能以这几句话作为修行做人的指针,则不论修何种法门,禅净显密,视各人宿根因缘,都会成就,这就是我加强解释的原因。

依我个人的浅见,《金刚经》到「须菩提, 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段时,佛陀已经答覆了须菩提的问题,展示了一般人应学的修行途径,可以说已告一段落了。经文自此之後,都是佛陀在解答须菩提心中的疑 问,这些疑问大部份都是须菩提才一转念,佛陀已经知道,遂以反问须菩提的方式,使他领悟而讲出答案,因为须菩提心中的念头,结经的大德没法在经中记录下 来,所以《金刚经》的经文给读者有很多段落和不相连贯的印象。其实自始至终,《金刚经》都是以须菩提的心念为贯串,并且须菩提的心念是逐步深入,所以这部 经文也是逐层推进,此所以通理法师在《金刚经新眼疏》中有信、解、修、证的次第之分,而明朝憨山大师着的《金刚决疑》,列举须菩提心中的三十个疑问,更是 与其他注解不同,值得各位参考。

(十六)为什麽佛要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佛陀在说「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後,接着即问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佛陀为什麽会问这个问题?身相究是指什麽?要解答这个问题,我得先说明一下,在大乘佛法中有法身佛、 报身佛、应身佛(或应化身佛),所谓佛的三身的说法。这种说法,原是为了使我们凡夫容易了解的方便说法。法身佛是佛的本体或本性,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 遍一切处,没有形相,也就是没有身相,在《金刚经》中称为如来。报身佛是为应大菩萨们的机,在法身佛本体中显现出来,是具足万德庄严的身相,譬如西方极乐 世界的阿弥陀佛是报身佛。应身佛是为了度化有缘众生,在法身佛本体中显现出来的身相,通常佛经中说的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指的就是应身佛的身相庄严。我 们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即是应身佛。所以报身佛、应身佛都有身相,可是法身如来并无身相。

接着我们来看为什麽佛要问须菩提,「可以 身相见如来不?」上文佛陀教我们要无住相布施,无住相包括了要不住布施的对象的相。众生是布施的对象,不住众生相对这批听法的大比丘来讲是可以理解的。可 是供养佛陀也是布施,所以佛也是布施的对象,佛是他们最尊敬信赖的;每天在一起,不但对佛的庄严威仪印象深刻,而且常常以佛的一举一动作为模范,对他们来 讲这是身相俨然,千真万确,而现在佛是不是要他们连这个佛相也不住呢?这是须菩提代表这批大比丘在心中所生起的疑。佛陀知道得很清楚,所以反问须菩提说: 须菩提啊!你以为你们目前所看到的佛的身相,是不生不灭遍一切处的佛本性法身如来吗?须菩提也许本来已明白,也许是经佛一问即刻领悟,知道身相是瞬间在 变,缘聚则生,是有生有灭的,自然不能即是法身如来,所以他答「不也,世尊」。为什麽他会这样回答呢?须菩提自己解释,是因如来所说的身相,只不过是一个 名称而已,并不是实有一个不变的身相。

佛陀接着说了两句很重要的话,第一句是: 「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佛对须菩提说:你说身相只不过是一个名字,并非实有,而是虚妄的,这是对的。不仅身相如此,连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一 切相都是如此,都不是实有,都是虚妄的。凡是可以称为相的,都是在本性中因因缘聚合而显现出来,都是虚妄。

第二句佛更进一步地说:「若见诸相非相, 则见如来。」其意为:须菩提啊!你说这个身相不是法身如来,其实并不是完全对的。这好像水波是由水而有的,这个你们所见到的佛的身相,也是从如来法身中因 和你们相应的缘而显现出来的相,所以如果明白了所有的相都是虚妄,都是非相,不要执着在任何相上,则你们所看到的佛身就是法身如来。譬如见波就是见水,就 是见H2O,就是见原子,就是见「能」。不但佛身如是,其他所有的一切相都是如此,若能将所有的相都以此观之,则 见法身如来。这更深一层的道理,连须菩提也觉太深,怎能令人听闻而起真实信心呢?於是他又问佛陀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陀答须菩 提说:不可如是说,即使是佛灭之後很久,还是会有持戒修福的人,对这个真理产生信心的。

「持戒修福」这四个字希望各位要常存於 心。我们已离佛住世时代久远,现在能有缘听闻《金刚经》,过去一定是积了许多持戒修福的因,而今要使以往的善因不会浪费,就更应持戒修福,积极地储存持戒 修福的善因,使自己对《金刚经》的经义,即使是一句一义生起实信,或者仅仅是一念的净信,都是很好的。

佛在经中接着说:「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 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我们得有缘接触《金刚经》,相信一定也已在很多佛所种了善根,现在是在本师释迦牟尼佛所,生而为人,千万 不要错过种善根的良机。世上有千千万万过去种了很多善根福报的人,今世滥用福报,这实在太可惜了!所以各位千万抱定宗旨,有善必做,善根积得愈厚,对你愈 好,决不吃亏。

佛陀又说,当知是人无复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这也可以用来考验及警惕我们自己,就是说生起的实信是要和本性相应,也就是说从本性中流露出来的真实信心,才是清净心, 才是实信。而清净心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的心。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各家注解中讲得很多,各位可以参考。法相及非法相的意义,我想作一简单的说明。

一切具体的形相和思想观念或各种道理、法 则见诸条文或行动的都叫法相。其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法相,因为我、人、众生、寿者都是法,所以《金刚经》中有时只提法相,其实这个法相已包 含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再进一步来讲,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谓的空,其实也是法,因为它也是一种缘起的观念,是和「有」相对而成立的观念,所以法相也可 以包括空相,空无所有的空相。

什麽是非法相呢?按世间法来说,非法就是 不合法,非法相等於犯法,可是在金刚法会中,佛陀说法的主要对象是大比丘们,照理已不须再和他们讲世间法,因此《金刚经》中的非法,并不是仅指不如法或不 合法,而是进一步的指没有法。法是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没有法就等於什麽都没有,等於空。讲到这里,各位也许会想,既然非法即是空,那麽鸠摩罗什大师为什麽 不称它为空相,而称它为非法相呢?我个人的浅见,觉得鸠摩罗什大师是为了要避免学人将日常生活中,空无所有的空,和本性真空但能生万物的空混杂而生误解, 也因此整部《金刚经》中,各位可曾注意到,大师并没用一个「空」字。他说虚空,但不是空无所有的空,他译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等於心经中的五蕴皆 空,诸法空相,但是他并没译成「凡所有相皆空」。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空的观念是一种断灭相,是一种虚妄观念。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可取着,是无 法相、无非法相中的「无」字的注解。在大乘佛法中各位常听到我空、法空、空空这句话。我空、法空就是无法相,空空就是无非法相,都不可取着。所以这段经文 在说明了这种对《金刚经》能一念生起净信的人,他们不但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而且对法相、非法相也不取、不着、不住。

为了使各位对取、着、住这三个名词有较深刻的印象,我再举一个简单的譬喻。现在请各位观想自己在街上走,忽然你注意到路旁站着一个人,注视之下你发觉这个人是一位异性而且长得很好看,你走了几步之後,竟忍不住地又回头去看几眼。

我想各位看了这个譬喻之後,自己就容易分 析什麽是取,什麽是着,而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地再回头去张望一下就是住相,严格的讲,取、着、住,都是执着。取中包含了住,因为取就有刹那间的时间,不管怎 麽短,都是寿者相,所以佛在《金刚经》中接下去说:「若心取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 者。」为什麽呢?因为非法相也是一种相,所以「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也就是说任何相不论是有、是空,都是虚妄,都不可取。虽 不可取,但是要勤修布施,广行六度,这就是《金刚经》的中心教导。

(十七)为什麽佛要问「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我想请各位观想你正参加佛陀的金刚法会, 千二百五十大比丘都在座,释迦牟尼佛正问你:「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你将如何回答?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当时的背景, 悉达多太子出家苦修,然後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依一般人的观点来讲,佛是得了无上正等正觉的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而成佛;佛又正在对我们说法,所 以这个答案似乎应该是肯定的。可是在佛陀的问句中用的是「如来」,而如来是法身佛,前面佛已明白指出,法身佛是没有身相的,如果连身相都没有,又怎能说是 如来得法及说法呢?所以答案又似乎应该是否定的。你们想这个分析对不对?

现在请问你,你的答案是肯定的呢?还是否定的?或者是学维摩诘居士的默然不答?默然不答又似乎太不恭敬佛了。我好像听到有人在说「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有这种想法的人,智慧可就不小了。

我们且看须菩提是怎麽回答世尊的,须菩提 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各位请细心体会一下,须菩提这个回答可谓智慧高超啊!须菩提尚未成佛,他怎 可自作聪明的说,如来是得法呢,还是没得法;如来是在说法呢,还是没说法。现在他说:「如我解佛所说义」,将责任往老师身上推,说这是我了解你佛所讲的道 理,如此一来,说对了固然很好,说错了顶多是误解你老师的教理罢了。再看,须菩提根本没有正面答覆佛的问题,他没有答覆如来是不是有法可得,也没有答覆如 来是不是在说法或有法可说。他的答案是将法的观念根本推翻,法既不能说有,也就无所谓得法及说法了。所以他说,没有一个一定的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没有一定的法如来可说。为什麽呢?须菩提他自己解释说,如果如来有所说法,这所说的法,应该都是不可取,因为一取即着相;也都不可说,一说即着言语相。所 以如来所说的法,是非有也非无,即非法非非法。最後他再加上一个注解,为什麽我这麽讲呢?因为一切圣贤都是修非有非无的无为法而逐步在差别相中达到圆满无 差别的佛地。各位你看须菩提的回答,是不是十分圆妙?各位,看《金刚经》的叙述佛与须菩提的对话,真可谓意味无穷,愈研究愈可以发现此中的涵义。

下面的一段经文,是佛陀对须菩提这番话的 赞许。至此为止,《金刚经》的主要教义,在佛与须菩提的对话中已充分的发挥了,所以佛下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说明受持《金刚经》的福德是不可思议的,这对我们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啊!我想没有其他的词句能比「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法皆从此经出」来得更明白,更贴切的说明《金刚经》的重要了。

上面这段经文是紧接着佛陀的两次发问;第 一次问「可以身相见如来不?」第二次是问「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第一次是问佛相,第二次是问法相。两次的结论是:凡是我们凡夫 心中所有的佛相及法相,都是虚幻的,都是人依五官的感觉加上脑筋的作用所生起的虚妄幻象,所以佛总结说:「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换句话 说,这种佛及法的观念,都是虚妄,佛及法都是人定的假名。讲到这里,相信各位已经明白,虽然佛及法都是虚妄,都是假名,但我们非全心全意地礼敬诸佛、勤修 佛法不可,为什麽呢?因为佛就像是大海中的灯塔,法是渡海的船。请问如果你在大海中航行,你可以不依靠灯塔的光,不依赖渡海的船,而可以顺利地到达彼岸 吗?更何况你还在海的此岸,正欲渡向彼岸哩!须知生死大海固是虚妄,可是你也是虚妄的,以虚妄的你,要渡虚妄的大海,你又怎能不依赖虚妄的船只,虚妄的灯 塔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在这如幻如梦的世界中,各位要勤修如梦如幻的善法,不取法相,也不取非法相,此之谓「如如不动」!

(十八)万里长江直泻大海祝各位福慧双修

佛陀在说了「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之後,接着问须菩提「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各位都知道,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个名词代表了跟佛出家的弟子所达到的四种修行境 界,也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中国佛教界一般称之为小乘圣者。其实小乘这个名称,并不妥当,容易引起误会,最好避免使用。

在金刚法会上,这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几乎都 已达到阿罗汉(即四果)的阶段,所以这批大比丘可以说都已亲自体验初果至四果各阶段的修行过程及境界,佛问这个问题,很明显的是要这批大比丘用他们自己亲 身经历过的体验,来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因此我们研究的焦点应该是须菩提及这批大比丘们心中起了什麽样的疑问,所以佛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细读前面几段经 文,发现佛陀的发问并非突然或凭空而起。佛陀在前面的结论是「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其意为所谓的成佛者,非有一个实有的佛道可得,而是当智慧福德 两俱足圆满时,给这个人一个尊号叫「佛」,也没有什麽实有的法,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得及可说,不过给它一个名词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因此 成佛说法,全是人脑中所生起的虚妄的形相,人给它们不同的名称叫佛,叫法,所以说「是名佛、法」。

可是这批大比丘之中难免仍有执着上求佛道 的观念,心中希望有个佛道可成,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可得。有可成,有可得原是人的一般习气,佛陀要破除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气,虽然已明白地说明了 所谓的佛、法,即非佛、法,再叫他们运用自己过去的经验想一想,当你们达到须陀洹的阶段时,你能不能说你得到一个须陀洹果呢?很显然的他们是没有得到什麽 实质的东西。那个时代连一张结业证书都没有。所以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也就是 说当他修行到对色声香味触法不起作用的时候,就达到这种境界了,为了便於教导,将它算是一个阶段,给它一个名词称为「须陀洹」,事实上并没有一个什麽果可 得。这好比一个大学生,他从一年级升到二年级时,他可有得到一年级的果吗?他暑假一过,下学期算二年级的学生了。须陀洹也是如此。当他达到入流的阶段,他 叫须陀洹,再进一步断除大部份欲界的思慾时就称他「斯陀含」,但是他也没有斯陀含的果可得。

「入流」普通有两种解释,这两种解释并不 冲突的。一种是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遇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不取、不住、不着、一入即流,简单地说就是六根对六尘不起作用,不产生六 识,就叫入流,这是修行的过程,而修行到这种境界时,就叫「须陀洹」。另一种解释为入流是入圣人之流,又叫预流,换句话说,就是已加入了圣人的行列,已可 被尊称为圣人。总之这都是人定的名词,经历过这些阶段的,从前也曾一心向往过要上求须陀洹果,可是当他到了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时,佛即印证他已是须陀洹。但 事实上他并没有得到一个什麽果呀!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一心上求佛道,可是到他福慧双圆,大彻大悟时,他也不会有一个什麽果可得啊!

佛在金刚法会上一再强调无佛道可成,无法 可得可说,无佛土可以庄严,这些都是在破除我们这些凡夫有所得、有所住、有所成就的知见执着。一旦有了这种知见的执着,那麽心就不清净了,所以经文再三地 反覆说明,而归结到「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万里长江,直泻大海,无怪乎六祖 惠能听《金刚经》至此疑情全释,顿悟自性。

各位亲爱的朋友,我十八个月研究《金刚 经》还祗研究到此,自知所下的功夫,肤浅得很,此次应菩提心基金会之邀,在侨声电台广播,完全是抛砖引玉,今天将告一段落,今後当继续研究,希望各位有意 见或有问题,仍随时赐函,你们的问题往往可以给我启发,我衷心感谢。在此特别要向吴萍女士致谢,他主持菩提心这个节目,并以标准流利的国语读我的讲稿。祝 福各位法喜充满,多谢各位。

(十九)「而实无来」与「而实无不来」

江味农居士下了极大功夫,介绍《金刚经》校正本,这本《金刚经的研究》即是采用这种校正本,有好多地方和普通的流通本不同。在讲到「阿那含」的时候,流通本是「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而校正本,则是「而实无来」。关於「而实无来」一句,在他的<校勘记>中说:

「而实无来」,柳书、宋藏、慧本均同。流通本作「而实无不来」,盖南唐石刻已加入「不」字矣。按《智者疏》、《嘉祥义疏》皆云:以无兼不。《慧注》则云「观内既不见有我,说谁不来?故云而实无来也。」足证本作「无来」。

江的《金刚经讲义》卷三注解这一段阿那含 之文,则云「寄居色界四禅天,不来人间矣,故称『不来』。然其心中实无所谓『来』,因其来意已无,故能『不来』。亦因其尚且无所谓『来』,岂有所谓『不 来』?是亦假名『不来』耳。意若曰:倘作『不来』之念,是明明来与不来,犹未能淡焉忘怀也。苟未全忘,情识尚在,尚非初果所应有,何云得三果耶!」

(二十)燃灯佛在《金刚经》中的重要意义

鸠摩罗什大师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有这麽一段: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也许因为我是江浙人的原故,在我初讲《金刚经的研究》的时候,将「於然灯佛前」的「前」字,解释成「面前」,於是说成「在然灯佛的时代。」

可是我错了。

後来在读玄奘大师所译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发觉他并没有用「前」字,而是用的「先、复先」。就是说「在然灯佛时代之先」,也即是说还没有到然灯佛的时候。

可是我还是没有明白为什麽佛陀在比较校量 他供养极多数的佛的功德,和後末世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所得的功德时,有必要加上「於然灯佛前」这一句?没有这一句,不是一样可以比较说明吗?——八百四 千万亿那由他,尽管多,总是一个有限量的数字;而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则可能达到无限量的境界。因此在後末世,佛法已衰,明师缺乏的时代,能受持读 诵《金刚经》的,他所可能得到的功德,是无限无量,因此更大。

所以在後来的《金刚经的研究》的版本中,在引用到这一段经文时,祗强调了功德的校量,而没有提到然灯佛。

可是我又错了!

为什麽我又错了呢?

因为我只是重叙了後末世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是大於佛陀供养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的功德,而没有说出「所以然」或「为什麽」的一个重要点。

最近因为做佛典电脑光碟化的工作,担任了一部分校对,在校对《佛藏经》到第八品<净见品>时,读到佛对舍利弗讲了许多过去世他是转轮圣王或天王的时候,他曾供养承事极多数的佛,可是没有一位佛给他授记说:「汝於来世,当得作佛。」

转轮圣王或天王都已具有三十二相,表示他 们累积的福报功德,已经近乎圆满,可是为什麽没有一位佛给他授记呢?佛陀在《佛藏经》中自己的解释,是因为那时仍存有一个「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心。也即是说,我做这许多福报功德,是要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要成佛。这种念头,无论如何微细,还是凡夫之见,因为一是认为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 得,认为有佛可成,有可得可成,能得能成的「法见」;二是什麽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啊?什麽人成佛啊?是我,这就有了「我见」。

祗要心中稍稍生起或存有这种见,则还没有到无生法忍、无相无见的境地,还没有圆满,所以不得授记。

一直到然灯佛(亦译成锭光佛、或定光佛)的时代,他透彻了实在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也无佛可成。所以,《金刚经》中说:「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相信各位现在已明白,这句「在然灯佛前」是何等的重要,它是这段经文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因为它说明:

在然灯佛之前,佛陀的前身,尚有我见法见;

在然灯佛时代,他明白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无佛可成,所以他我见法见已清净。

在然灯佛之前,因为他尚有轻微的我见法见,所以他的供养承事八百四千万亿诸佛,还是有相布施,所以功德不及後末世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无相修持大。

在然灯佛时代及以後,他已具「无生法忍」,我见法见已空,则一切布施,都是无相,其功德亦非算数譬喻所能表达。

所以,这几个字实在是校量比较中的一个极重要关键,可是我一直错解或者没有看出其重要性,十分忏悔。

也希望这篇短文,能提醒各位,在修行的过程中,什麽是最重要的关键?

(二十一)《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

今天特别高兴能够和各位结增善缘。各位都 很清楚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报身佛的清净庄严国土。在《观无量寿经》中,本师释迦牟尼佛说,当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法藏比丘的时候,他发了四十八个 大愿。修净土的同修对这四十八大愿,一定都很重视,因为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换句话说,西方极乐国土就是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所显现出来的。大家都看 过电视,当您要看台视的电视节目时,您就必须把电视机的频道转到台视的位置,台视的节目才能显现在画面上。同样的道理,您若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及他的悲心相应,才能到达。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没有一愿是为他个人而发的,每一个愿都是为一切众生而发。对於十方所有一切众生,一律平等,阿弥陀佛都希望,都欢迎他们能生到极乐国土,在那里薰习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简单的讲,就是要度一切众生。

下面先把我个人的学佛经过向各位报告一下,希望用实际的生活,来说明我对今天这个题目的浅见,还望各位指教。

我的母亲很相信观世音菩萨,常对我讲观世 音菩萨救苦救难的故事,因此我的学佛受我母亲的影响很大。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有一天,我们三个年龄相仿的孩子,随着我母亲到山上的观音庙去拜观音菩 萨。那时我们很顽皮,不肯随母亲及亲戚走大路上山,三个小孩从庙旁的山坡爬上去。爬到一半,无处可爬,也无路可以下去,我们三个急得要命,这个时候好像听 到母亲在身边大叫:「赶快念观音菩萨!赶快念观音菩萨!」我就拚命的念,结果就这样爬上山。上到山上的时候,母亲还没到,我就先到庙里。这是我第一次看到 观世音菩萨的庄严圣像,当时我有说不出的感动。庙里有求签的筒子,我也好奇的摇出一支,签中说「高危安可陟,平坦自延年,守道当逢泰,风云不偶然。」我当 时印象很深,如今时隔一甲子,这支签的词句我仍清楚的记在心头。

我的学佛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未到美国之前,第二个阶段是到了美国之後至一九八八年,第三个阶段是一九八八年到现在。

在第一个阶段里,我的生命曾数度遭受到很 大的威胁,每次都是念了观世音菩萨而化险为夷的。例如抗战期间,我受聘在云南昆明设置电话厂。那时国内材料缺乏,我奉命赴印度采购器材。回程中经过高两万 六千多英尺的喜马拉雅山。当时飞航设备简陋,也没有像现在的客机有气压调节设备,因为是货机,我们坐在两旁的木凳,没有安全带的设施。那天,天气不好,机 长下令叫我们用绳子把人和木凳,层层地绑在一起,以防飞机遇到乱流,可能一下下跌几百尺有撞顶的危险。我们的飞机飞到一万英尺高时,空气稀薄,机上有的人 已受不了而使用氧气罩,我自己也感到极难过,就像整个心脏要往外跳一样。因为不能飞高过一万英尺,飞机只好在两个山谷之间飞行。那一天,能见度很低,随时 都有碰山的危险,而昆明机场又没有无线电的导航设备,飞机无法和机场连络,盲目的在山谷中飞行,机上的人,个个都非常害怕。那时我和内人结婚年余,她知道 我要回来,一定在机场等我,我并不担心自己的死,却是担心我太太单独在昆明,而她的父母亲戚都远在五千里外被日军占领的上海,她一个年轻的女子,孤单一人 在昆明,万一我发生不幸,她如何能好好的活下去!情急之下,自然而然地念观世音菩萨。我非常惭愧,在我遇到危急时就想到念观世音菩萨,可是危难一过就把菩 萨忘记了。

第二个阶段,是我到了美国之後,很幸运地遇到张澄基教授、印顺导师、西藏大宝法王、陈健民居士等,经他们的介绍薰陶,使我对佛法有了较深的认识。

初到美国,我们的生活很苦,我仍然常求观世音菩萨保佑,但在思想上已有了改变。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之前是人,观世音菩萨在未成菩萨之前也是人,为什麽我总是求佛菩萨的保佑?从此我开始认真地学佛。

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修学佛法,都着重修慧而忽略了修福,我也是一样。我的内人居和如却着重修福,我受她的影响很大,後来,我们却一同走上了福慧双修的路。

说到我学佛的第三个阶段,必须要向各位介 绍我的内人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一个经验。内人每天早课一定诵持《金刚经》,直到往生,十八年来从未间断。她患的是骨癌。各位都知道,癌症末期是很痛苦的。临 终对一个学佛的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关键。因此临终时,如果昏迷不醒,或者疼痛难耐,这都有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很担心内人在临终时会很痛苦,或因麻药用 得过重而昏沉。

一九八八年的七月三日,庄严寺正举行佛学 夏令营,安排了我两个小时的课。从我家里到庄严寺,来回要三个小时的车程,加上两个小时的课,我必须离开她五个小时,那时内人病得很重,我想留在她身边照 顾她,正好雷久南博士在我家,我想请雷博士代我前往庄严寺演讲,但是我内人不肯,她拉着我的手说:「你必须要去。」当时我并没有感觉什麽,事後才知道,在 她讲这句话时,她留在这个世界,已只有短短的数个小时了。

在她往生的前两天,她停止服用止痛药。我 从庄严寺回来,和家人及雷久南一起坐在她房间的地上谈话,大约晚上十一点十分左右,她忽然叫我到她的床前,伸出她的双手叫我握着,看着我。我问她「痛不 痛?」她摇头表示不痛。片刻後,忽然发现她的眼珠不动了,这时她的口稍稍张开,接着,轻微的「浦」的一声,便什麽都静止了。接着我们依佛陀的教法,全家和 雷博士围绕在她身边念阿弥陀佛,至半夜两点,我请雷博士和孩子先去休息,我继续握着她的手念佛号八个小时。

第二天早上,为她换衣服时,她的身体柔 软,就像是睡着了(经过两三天之後,朋友来看还是如此,一如睡中)。换妥她的衣服後,我走进家里的小佛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八年来她念的《金刚经》课 诵本。当时我发了一个愿,我要继续她的功课,继续念《金刚经》,并把功德回向给她。从此我每日念诵一部《金刚经》,或者至少用半个小时研究各家注解;尤其 是去年在纽约侨声广播电台讲「《金刚经》的研究」时,更是全心投入研究。我过去虽然陆续念了四十余年的《金刚经》,但远不如我这二十个月来所得到的多。

内人往生後数日,我收到加拿大冯培德居士 (笔名冯冯)的快信,信中说他那几天一直在留意我内人的情形。他看到我去庄严寺讲课,也写出我课题的一部分。他说我内人的神识,是在清晨五点多的时候离开 的。他看到我内人只有三十几岁的样子,穿着白色的衣服,双手合十,散发着金光,向上升去,金光顶端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也许冯冯所看到的景 像我们无法了解,无法证实,但是,最起码内人在往生时没有痛苦,去得这麽安详,这是学佛的人所希望的,也是一般人所希望的。

十八年来,内人只是念《金刚经》,她并没有跟我讨论或研究过经义,可是她常提醒我要念《金刚经》。从这里我得到一个很大的体悟,内人往生的情形,可以说和《阿弥陀经》所讲的有密切的关系。

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麽一句「不 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 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座的 诸位,如果念过《金刚经》,或者受持《金刚经》,并且对其中的一小段,甚至一句两句经文,心生法喜,那麽我要先恭喜各位了,因为各位已经不是在一佛二佛三 四五佛种诸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这个善根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第一个条件。

现在,我们再来看佛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 《金刚经》的福德作一比较,佛对须菩提说:假使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金银珍宝)来作布施,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说:倘 若有人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梵文是以偈为单位,四句偈就是一小段之意),或为他人解说,这样的福德,比前面那个人拿了填满三千大 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还要大。各位,如果您读过《金刚经》,或者向他人解释《金刚经》,甚至是经中的一小段,您的福德已经很大很多,您已符合了《阿弥陀经》 中「善根、福德、因缘」中的第二个条件。

接着我们来看往生西方极乐的第三个条件「因缘」。这个因缘就是各位常挂嘴边的「阿弥陀佛」。就是说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和阿弥陀佛结缘,持名念佛,各位天天念阿弥陀佛的洪名,可以说已经和阿弥陀佛结了缘。

各位都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九生,有上 中下三品,每一品再分上中下三生,(如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等)还有不到下品下生的边地疑城。因此,各位若单 单说要发愿往生西方净土,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很笼统的说法。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下品下生,或边地疑城,这些都要经 过很久的时间(数千万劫)才能花开见佛,才能听闻佛法,还远不如留在娑婆世界,继续修持较易成佛。所以各位若发愿往生西方,愿要发得大,要往生上品上生, 并且以此为目标,这就在持名念佛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受持《金刚经》,是一个容易做到而收效极宏的法门。

《金刚经》的经文开首时,有这麽一段: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段经文说,佛每天都是如此生活,外出 乞食时,换上整齐洁净衣服,持着钵,赤着脚从给孤独园走到舍卫城(来回约十二英哩),挨家乞食,回来之後和弟子们一起吃饭,饭後还要洗净双脚。这时佛陀已 是七十岁以上的人了,佛陀身边有这麽多的弟子,有这麽多的护法,如果佛陀稍稍摆个师父的架子,他身边的弟子一定很乐意供养他。可是佛陀没有这麽做,这是佛 陀慈悲,要让众生有机会种福田,并且以身作则,将真理介绍给世人。如果各位念过《金刚经》,并且深深地体会出佛陀的慈悲,这个慈悲心和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的慈悲是一样的,那麽您就符合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第三个条件「因缘」。再者《金刚经》中的经文「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这是何 等伟大的悲心啊!倘若能时时照着这种愿力做人,您就和阿弥陀佛结了很深的缘,您又怎会不上品往生彼国呢?

因此,我说居和如之往生西方极乐,和她十八年来受持《金刚经》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希望各位在念佛号之余,也能抽出一些时间来念《金刚经》,甚至是其中的一小段,初时念,不懂没关系,日子久了自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进而和阿弥陀佛的悲心相应。

各位,我们既然来到娑婆世界,有生就会有 死,对死我们不要害怕。死的只是我们的躯体而已,我们的神识并不会死的。就像我三月三十日离开纽约那天早上,纽约地区下大雪,庄严寺成了一片雪白世界,我 坐上飞机睡了一觉,醒来便到了加州,出了飞机迎接我的是蔚蓝的晴空,各位想想,这和我们从娑婆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又有什麽两样呢?所以在别人的眼中这个人 已经死了,但是在自己的观念中,并没有死,而是在刹那之间,这个世界换成另外一个世界的影像而已。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相距十万亿国土,事实上就在您自己的心 中。只要您的心念一转,西方极乐国土就在您眼前。

各位,我个人五十多年来,学了各式各样的 法门,很惭愧都没有什麽成就,不过我的一点经验可以贡献给各位的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不管您修密也好,修净土也好,学禅也好,看个人的根基和因缘而定, 只要您保持一个悲心,悲心就是您的本性。如何把您的悲心增大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您会逐渐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就是清净的庄严世界,就是极乐世界,也许有一 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您的眼前。所以我衷诚的恭祝各位,迟迟早早,总有一天,当您睁开眼睛的时候,就看到庄严美丽的西方极乐世 界,看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清净大海众菩萨。谢谢各位。

一九八九年四月讲於台湾嘉义香光寺 

(二十二)「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浅谈

楔子

当我在纽约侨声广播电台讲完二十五次的《金刚经》的研究之後,我收到好几位朋友的信,认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是《金刚经》中极重要的名词,可是我却没有详加解释,轻轻带过。希望我有机会再讲的时候,能先以此为题,加以申述。我很感激这几位朋友的意见。

话从唐朝丞相问不空三藏法师说起

现在我先给各位讲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 事,看各位能得到什麽启发?中国唐朝代宗皇帝时,佛法十分兴盛,那时有一位国师名叫不空三藏。有一天代宗和不空三藏在讨论佛法,当时的丞相名叫鱼朝恩,他 对佛法已了解很多,也一同在座。谈论之间,鱼丞相问国师:「佛说一切众生都原有佛性,那麽无明从何而起?」不空三藏说:「你不配问这个问题!」鱼朝恩听了 这句话之後大为不悦,可是在皇帝的面前,不敢发作,只好忍着气,满脸气愤,不空三藏缓缓的说:「无明即从此而起」。

各位,现在我想请问您们一个问题:如果有 人问您「什麽叫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您对他说:「你这个人不配问这个问题。」您看这个发问的人会怎麽样?有的说「这个人会反问;为什麽我不配 问这个问题?」有的说「这个人含怒形於色」,有的说「这个人会说:你说什麽?」总之,这个人生了气,如果当时您很平静的向他说:「朋友,这就是我相、人 相、众生相、寿者相」,他也许会因此而恍然开悟,您的功德就无量无边了。

再引述歌利王和忍辱修行人的故事

我再给各位讲一个故事,这是佛陀在《金刚 经》中讲的,佛在过去世曾有一次是修忍辱的修行人,住在山洞里修禅。那个地方的统治者名叫歌利王,歌利是残暴的意思,歌利王则是因为他的残暴而得名。有一 天歌利王带了一批宫女到郊外游玩,到了这位修行者所在的山上,他疲倦了坐下来休息,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年轻的宫女们看到国王睡着了,就四处散去游玩采花。 其中有一位宫女发现山洞里坐着一位修行人,她好奇的招呼姊妹们一起去看修行人,并请修行人为她们说法。当大家正听得出神时,歌利王找过来了,歌利王见他的 宫女们正在听一位青年的修行人讲话,心中很生气,就跑过去问修行人:「你是不是阿罗汉?」修行人答:「我不是。」国王再问:「那麽你是不是斯陀含?」修行 人答:「也不是。」歌利王听後大声责备:「你既然还没有证果,而且年轻,就免不了有贪慾,你怎敢贪色,和我的宫女在一起?」修行人答:「我虽未断欲结(注 一),然心实无贪。」王曰:「胡说!仙人炼气,不食人间烟火,尚且有贪,而你正值盛年,敢说无贪。」修行人答:「见色不贪,并不要服气食果,而是一心系念 於不净、无常。」歌利王愈听愈气,厉声呵喝:「你小看仙人,诽谤仙人,犯了大戒!」修行人说:「我是一个持忍辱戒的人,绝对不说谎,人诽谤我,我尚知忍 辱,怎麽会去诽谤人呢?」歌利王说:「好一个持忍辱戒的人,让我割下你的耳朵,看你能不能忍?」歌利王边说边抽出佩剑,擦擦两声,轻而易举的割下修行人的 两个耳朵。只见这个修行人毫无反应,宫女们急得哀求歌利王:「大王,不要伤害圣人啊!」可是这个时候歌利王已气得无法控制自己,不但不听劝阻,反而大声的 说:「我可看不出他是个圣人,我倒要看看他能忍多少?」说着挥动手中的利剑,在修行人身上乱砍,把修行人的鼻子手脚都砍下来,这时忽然天地变色,飞砂走 石,原来是护法四大天王动怒了,洒下金刚砂。这一来,歌利王非常恐怖,赶紧跪下求修行人饶他,修行人说:「大王,我心中毫无瞋恨。今我发愿,如我真实并无 有一念的瞋恨者,令我此身平复如故。」修行人发了誓愿後,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那些被节节斩断的手足耳鼻都还复如旧。修行人又发愿:「愿我成佛时,第一个 先度大王。」这位修行人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而这位歌利王就是佛陀成佛後,去鹿野苑度五比丘中的第一位憍陈如的前身。

回过头来看看《金刚经》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各位,现在让我念一段《金刚经》的经文, 以说明今天讲这个故事的缘由。佛说「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反过来讲,如果生气怀恨,即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换句话说,生气动火,就是极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我、 人、众生、寿者的形相。是什麽人在生气呀?是我,这是我相。生气一定有个对象,这是人相。生气是为了各种不同的缘由,这是众生相。生了气可以一天不吃饭, 这是寿者相。

各位,请您想一想,您在这一生之中可曾生 过气?我自己呢?惭愧得很,我就生过好几次的气,有时甚至可以为一件极小的事而生气。去年庄严寺的夏令营中,许多可爱的小朋友表演苏东坡「八风吹不动,一 屁过江来」的故事。有一天,苏东坡自认在禅方面已有很大的收获,遣仆送一首偈呈对江的佛印禅师,禅师打开一看「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 紫金莲。」禅师阅後在原纸上批「放屁」。仆人把信带回给主人,苏东坡一见禅师批了放屁两个字,立刻过江去质问。苏东坡之所以过江去和禅师算帐,表示他生了 气,所以虽然自以为八风吹不动了,还是被一屁打过江去,这就是因为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当然生气有轻有重,皱皱眉头,心里不高兴 也是生气,这是轻的;可是,是谁在皱眉头呀?是我在皱眉头,即有我相。为了谁而皱眉头呀?有了人相。是什麽原因在皱眉头呀?乃是众生相。皱了一秒钟的眉头 叫寿者相。所以皱眉头虽然是极轻微的生气,也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怒发冲冠、拔枪相见,这是重的生气。怀恨在心、寻求报复,这是更重的生气,都一 样的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以上举了几个例子,希望各位对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个粗浅的印象,现在就文字的意义做一简单的说明:

经注中对四相的解释很多,有深有浅,根据 我有限的知识,以《圆觉经》中的经文为最深入,可是这部经是佛陀对大菩萨们讲解的道理,对我们来讲恐怕太深,不易了解,若好高骛远,也许反而不易帮您修 行,不过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读一读《圆觉经》的净诸业障菩萨品,可以对我、人、众生、寿者(该经中译寿者为寿命)的深度有一个印象。今天的题目是浅 谈,就照浅而易於明了的意义来说明。

有的人说:「一个人在一生中字眼用得最多 的是『我』这个字。」这个结论正确与否,我们姑且不去管它,但每个人将「我」看得十分重要,则是事实。在座的可曾听过陈纲居士在大觉寺的演讲,他的题目就 只是一个「我」字。他将「我」的涵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後来在美佛慧讯的第二、第三期中也刊登了,各位不妨将这篇讲词再拿出来看一看。

我相不仅是说有我的形相,也包括了表现在 外的我的观念、见解、情绪,凡一切由我为中心而产生的脑筋作用都是我相。所以前面的例子中生气光火是我相,瞋恨也是我相。生气瞋恨总有个对象,这对象就叫 做人相。人相不一定是人,你对狗也可以生气。再如一件事你老是做不好时,你说我真恨死了,虽然你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恨你自己呢?还是恨这件事?或者恨其他 什麽的,这些也都是我相人相。如果对象不止一个,就成了众生相。凡是有时间观念的,即是寿者相。不论是多久,或者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或只是一刹那都是 寿者相。所以有一次赵真觉居士用空间时间来表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也有他独到的见地。总之,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实在包括了人生的一切,而这一 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我们却沉醉在这四相之中,跳不出来,把它认为实有、执着不放,一切烦恼苦痛都由此而生,一切无明流转也由此而起。所以佛陀在《金刚经》 中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又说「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则得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即是「则名诸佛」。由此可见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仅重要,而且是学菩萨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必经之途,非将四相彻底破除, 不得圆成佛道。

破除四相并不容易,今天我们是浅谈,所以我只贡献各位一点我自己的经验,即是减少生气,您气生得愈少,对四相的执着也就愈少。至於怎样方可以减少生气呢?要看每个人的宿业因缘,但有一个要诀,就是不要怨人。

各位不妨自己体验一下,您如果在怨人或责 备人的时候,是不是往往会生气?而且可以因为生气,就愈怨人愈责备人;而愈怨愈责备,气就愈大。反之,责己往往会自己原谅自己,一下子就忘了,气也生不起 来。古人说「责己严而待人宽」确实是经验之言,可以减少生气瞋恨。从佛法的观点讲,就是可以减轻对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愿各位得到受用,谢谢各 位。

(注一)欲结:有欲望的缺点。

一九九一年一月廿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二十三)再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根源,简单的讲,即是我相

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根源,简单的 讲,即是我相。因为有了我,有了一个我的观念,这是我的,我认为这是对的,那是错的;我喜欢,我讨厌等就有了我相。有了我,而後就有你、有他、有大众、有 一切的一切、有空间、有时间、有世界、有生死,也就是说有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这四相的根源是我相。今天我们再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将以 我相为主题。各位只要掌握住我相,其他三相自会自动追随。

我相和我见

《金刚经》里面佛陀除用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这四个名词外,还用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用最简单的解释,凡见诸形相的叫做相,譬如脸孔涨得通红,大声和人争辩,是我相;在争辩的背 後就有一个我见(见解或者是意见的见)。正因为有了这个我见,才会和人争辩,才会现出脸红大声的我相。相可以见(看见的见,包括其他的感觉如听见),但见 (见解的见)的本体却不能看见,所以见比相更深一层。

相并不一定必须先有见。譬如我这个身体 ──五官四肢,也是我相;婴儿呱呱地叫,是人一出世就有的相;皮肤破了,血会向外流,这也是相。这些都可以说是自然现象,并不需要先有我见。所以见固然比 相深,可是相的范围比见广,而且有许多的我相并不重要,实在不需要破除。譬如说,饥来吃饭、倦来眠,一个开悟的人也有这些相。可是强词夺理,拔刀相斗就不 是应该保留的相,而应该明白它背後的见。

因此修行从见上着手,要远比在相上做功夫为重要,心净则国土净,如果贪瞋痴慢疑等我见能逐渐减轻消除,则沉沦六道造业受苦的我相,也自然会淡薄泯灭。

上次在纽约大觉寺讲「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浅谈」之後,有一位朋友对我说:「您说生气、怨人、责备人即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正好说到我的毛病,谢谢您给我的指点,以後我 见了人一定尽量恭维、称赞。」各位,你们听了,觉得怎麽样呢?当然赞叹称誉他人,总比怨人责备人好,可是在一个人还没有证悟之前,赞叹称誉往往是有动机、 有目的的,尤其是恭维。所以还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是什麽人在称赞呀?是我,这是我相;恭维谁呀?恭维某某人,这是人相;因为这种种贪瞋痴的理由而恭 维,这是众生相;继续的恭维是寿者相,所以一样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不仅如此,如果你说我既不责备人、也不恭 维人,我心中空空洞洞,什麽都没有,那就对了吗?还是不对!是谁心中空空洞洞呀?这还是着了我相。甚至於发愿要往生西方,想成佛作祖,都是着了我相。《圆 觉经》中佛对大菩萨们说:「其心乃至证於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盘,皆是我相!」我相的难除如是,各位,让我们慢慢的研究下去。

《金刚经》中「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相」

《金刚经》里有几句经文,大家都熟悉,现在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各位,上次我们讲一个人生气、怨人、责备人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相,这很明显的都是心中取了相。佛说: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这一段我想大家没有疑问。

责备人是不好,要赞美人,这是一种教法, 也可以说是佛法中的修行办法,所以是法相。这第二种人,他心中不怨人不责备人而是赞美人,这是他取了法相。现在佛说,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换句话 说,似乎法相也不应该取。可是佛法即是法相,诵经拜佛、忏悔求福、十善道、布施持戒,甚至於发愿往生西方,念阿弥陀佛,都是法相,现在佛说,若取法相,也 着我人众生寿者,这就比较难以理解,须得细心研究。

第三段「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这就更难懂了。首先,什麽叫非法相?各位,有人欢喜讲一讲吗?很好,我们归纳起来,有两种人,佛说是取了非法相。

第一种人是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满脑的贪瞋痴慢疑,认为一切法(包括法律)都不能束缚他,所谓无法无天,这种人是取了非法相。

第二种人是误解佛法的空,以为什麽都是空无所有,既没因果,也无所谓善恶,这种人不是消极沉寂,就变成任性乱为、造恶多端,这种人也取了非法相。这比取法相更难破除,所以佛说,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是什麽人在取非法相呀?是我。

所以佛在《金刚经》中接下去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如筏喻者—划船的四个阶段

佛接着又说:「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各位,佛在《金刚经》中说了两句经文,对我们一般人讲,实在非常重要,各位念《金刚经》的时候,不知有没有注意是那两句呢?一是「如筏喻者」,另一句是「如所教住」。

「如筏喻者」,意思是拿筏来作譬喻,筏是 竹木所编造的渡河工具,等於是船。这个譬喻是说,一个人如果在河的此岸,要想到彼岸,应该怎麽办?佛陀是常在印度的恒河边上说法。恒河很宽,很多地方是看 不到彼岸的,上面没有桥,那个时代也没有直昇机这一类的航空工具,也没有大汽轮或渡轮,唯一的渡河工具就是竹木编成的小船。经文中用筏,筏通常是指一个人 划的竹排或木排,多少含有渡河修行必须靠自己的深意。

「如筏喻者」其实是个相当复杂的譬喻,我们可以将划船渡河分为四个阶段来看:

第一个阶段是人尚在此岸,尚未上船,连船都还没有上,自然谈不到能到彼岸。世界上万万千千的人都是尚未上船的,已能上船的实在是极少数。前面我们讲的第一类人(若心取相)及第三类里的第一种人(心取非法相,不信因果、不分善恶的),都还在这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已经上了船,拿到了桨,在学 着怎样划船,不但希望船能向前进,还希望它不要兜圈子。这个阶段主要的是在学划船的方法,努力地,一直线地向前划去,彼岸虽仍渺茫,只是一个概念,但是至 少已不在此岸,已经向河的中心划去。此时的心仍取相,特别是强烈的法相,我相仍坚。各位,我们极大部份的同修,可以说都在这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彼岸在望,划船的方法(法相)已很纯熟,不必着意(我相渐断)用功,只要一直线地向彼岸划去,自然能到达彼岸。

第四个阶段是船靠彼岸,你得将桨放下,一切划船的本领都已无用,连船也得放弃,赶紧跳上岸去,这个时候渡河划船,恍如一梦。

《金刚经》里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 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就是说:我应为求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努力。这一切众生是不分怨亲憎爱,不分国 族老幼,这就是佛陀在《金刚经》里教我们的划船方法。佛又说「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这就是佛陀在《金刚 经》里教我们掌舵的方法,要逐渐的训练不取相、不取我相、不取人相、不取布施相,使船能一直线的向对岸划去。最後佛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叫我们在 修行的过程中,不要三心两意,也不要怕住相取相,只要照佛所教的划船撑舵的方法,努力一直线的划去,我相人相众生相自然会逐渐淡薄,这就叫做「如所教 住」。《金刚经》中佛又说:「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众生实灭渡者。」这时候众生都无,那里还有我,这就是所谓的彼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相一空,此 岸即是彼岸。

张澄基教授常讲的一个故事

我的正文实在讲到这里为止,不过还有几分钟可讲,我为各位说一个故事。这是从前我的老师张澄基教授常欢喜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老师父,他有三个徒弟。有一天,小 徒弟站在老师父的身後,正在侍候师父,大徒弟和二徒弟则在门外争辩。忽然二徒弟气冲冲地跑进来,对师父说:「某本经典里面,佛陀讲的这个道理,我认为应该 这样解释,可是他(指大徒弟)不以为然,和我争辩,师父您看我的解释对不对?」师父听了说:「你的解释不错。」二徒弟欢欢喜喜的跑出去了。不一会儿大徒弟 跑进来说:「师父啊,他只是依文解义,没有明白佛陀所讲的真实义,我想解释给他听,可是他却和我强辩,现在他说师父您也说他的解释是对的。」老师父听了大 徒弟的解释後,说:「你的解释不错。」

这一来小徒弟方面可有问题了。「师父,如果大师兄是对的话,那麽二师兄就是错了;如果二师兄是对的,大师兄的解释就应该不对。怎麽可以二师兄是对的,而大师兄也是对的呢?」老师父回过头去看看小徒弟说:「你也对。」

各位,为什麽三个徒弟都认为自己是对,而别人是错,可是这位老师父却说他们都是对的呢?这个问题我留给各位自己去参了,谢谢各位。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四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二十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一)

各位都知道「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是《金刚经》中的一句经文。我这次想和各位讨论的其实是一段经文,而这句经文则是这段经义的开端,所以我今天以这句经文作为题目。

在和各位研究这段经义之前,我想先和各位谈一谈我为什麽选择这个题目的缘起?

缘起

一九九○年初,美国佛教会董事会决定组织 台湾弘法访问团,由显明法师领队。那时显公吩咐,叫我和他要分头赴各地演讲,以扩大弘法范围。消息传出去之後,嘉义的香光寺经过慧炬杂志社约我去嘉义演讲 一次。我素知香光寺是一所水准很高的比丘尼道场,就请教慧炬的主持人郑振煌教授,以什麽讲题为最合适。郑教授打电话来,建议讲《金刚经》,不过他说:悟空 法师当时也在场,建议讲西方极乐,因为香光寺是以净土为宗。我觉得两位大德都各有见地,都应该尊重,一时兴起,就说:「好吧!我的题目是《金刚经》与西方 极乐。」香光寺回一个传真表示赞同。题目定出去了就得准备,我将净土三经仔细的看了一遍,可是除经中有提到生西的条件之一是读诵大乘经典外,很难将《金刚 经》与西方极乐世界连得起来,又更何况大乘经典很多,何以单提《金刚经》呢?曾反覆研究,不知如何着手。

诵《金刚经》而有了启示

一天早上,在念《金刚经》的时候,念到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 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 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念到这里忽然灵机大动,唉!『阿弥陀经』中不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 彼国」吗?倘若我们能够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个教导,能解释得通,能生起实信,岂不是就是证明:我 们过去已经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已满足了「无量福德」吗?换句话说,已经具备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二──善根与福德,我们只要再集中心 力持名念佛及广行善事,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悲愿,力求相应,培植与阿弥陀佛的因缘,则三个条件都有可能即生完成,西方极乐世界保证可以往生,而且品位一定 不会低,这岂不是一条很明显的修行大道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今天想提出供各位参考的即是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两句。

「相」这个字在佛学中的意义很广,我常觉 得一般字典中的注解不够完备。依我的浅见,凡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受,脑筋的思想、观念、活动(包括梦境、幻景或定中的觉受)都叫相。《圆觉经》中解释我、 人、众生、寿者四相,则完全是抽象的心态,已无形相可言。现在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则是说:凡人所感觉思维的一切一切,都是虚妄的。所以从浅的方 面来讲,凡是人以五官及现代科学仪器所觉察到的有形无形的宇宙万象(相)以及思想家所剖析理解、宣扬的一切构想、理论(也是相),都是虚妄;从深的角度来 讲,只要心中存有一丝的观念──甚至如我已开悟,我已解脱,乃至我已成佛的念头,不论如何微细,也都是虚妄。定中见佛见光也是虚妄,与佛菩萨讲话也是虚 妄。

那麽究竟什麽叫做虚妄呢?

照字面来讲,虚是不实,妄是不真。不实不真,不真实,非真实,称为虚妄。

讲到此处,必须特别指出一点,我现在和各 位的谈话,是人与人之间的谈话,是以人的知识用人类的某一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这里边就有一个先天的限制,可是我们又不能不用语言文字,所要紧的 是不要「死」在语言文字里,换句话说,各位要因指见月,不要把指头就认为是月亮。

所以今天我不照字面的解释来讲,我想讲几个故事,《妙法莲华经》中佛说「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也许各位从这些故事中,忽然心开意解,岂不是免了我许多罗嗦!

三个故事

一、魔术

我先讲一个有趣的经验给各位听:

几年前,我家里新添了一具微波电灶  Microwave Oven。有一天我和一位五岁的小孩子开玩笑。我将一小块冰放在碟子里,放进微波灶内,将电灶开上。我指着电灶问他:「这里面是什麽 呀?」他看一看说:「是块冰。」我说:「不会错吧?」他说:「不会。」过一会儿,我对他说:「我看不是。」他不信,说:「那麽是什麽呢?」我把电灶门一 开,碟子里都是水。我说:「你看,那里是冰?」他看了一会儿,我又将灶门关上。他想了一想说:「哦!我知道了,妈妈说的,冰淇淋如果不快吃,会化成水的, 这是水。」又等了一刻,再开灶门,碟子里什麽也没有了,我问:「水呢?」他还不懂水会蒸发成水蒸气,只以为我在变魔术,尽瞪着大眼睛看着我。

各位,你们认为这是不是魔术?其实孩子是对的。我们因为习惯了,就不觉得它是魔术。你想,这一会儿是冰,一会儿变成水,一会儿又变成水蒸气,看不见了,一直在变,这和幻化的魔术又有什麽不同呢?不过孩子认为是我在变魔术,其实这是自然界的魔术。

忽然这个孩子指着电灶的内壁对我说:「沈公公,您看,水都跑到这边上来了!」原来水蒸气又在灶壁上凝结成水。其实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这样在变,有的我们的器官不易觉察!有的我们虽然知道,但是不愿意去想它吧了!您说对不对?

二、美女

下面这个故事,相信好几位已经听过了,故事是:

在中国明朝的时候,有所谓的四杰(四位出 名的诗人),其中的一位名叫祝枝山。祝枝山不但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名的喜欢看美女的风流才子。可是他的福报不够,犯了极深度的近视眼,那时候并没有 像现在这样方便,可以配一副合适的眼镜经常戴在脸上。所以他平时看出去的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即使看到美女,也如雾中看花,连眉目都分不清楚,还谈什麽 赏美。那时候只有一种用透明玻璃砖所做的手提照镜,叫做单照。用了单照,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他的视力。所以祝枝山经常有一个单照带在身边。如果有人告诉他说 有美女来了,他会兴高釆烈的赶过去,拿起单照,细细的欣赏这位美女的脸貌,甚至当场题诗,所谓文人雅事。

祝枝山的夫人是当时出名的美女,常到祝枝山和他的诗友所组织的诗社来。

他的诗友们存心要开祝枝山的玩笑,特地做了一个和祝枝山所用一样的单照,可是看出去的东西要比他所用的放大几十倍。有一天,这些诗友们晓得祝夫人下午要来诗社参加一个集会,就趁祝枝山午睡的时候,偷偷的将他的单照换了一个。

祝夫人来了,有人就去告诉祝枝山,说有一 位极漂亮的美女到诗社来找你,祝老听了,就赶紧走去大厅,拿起单照,向那位美女的脸上一照,骇得大叫:「上当!上当!那里是什麽美女,简直是个大麻子!」 各位大概早就猜想到了,为什麽祝枝山会骇得大叫。原来在放大几十倍的单照下,祝夫人脸上的汗毛管都变成了麻子!

现在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请教各位。在这诗 社里的诗友,有各种程度不同的近视眼,也有远视眼,有的是散光眼,有的生白内障,也许还有的是色盲。各位都同意,祝枝山所看到的大麻子,雾中之花等绝对不 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可是这许多诗友及祝枝山用正常单照时所看到的祝夫人的,究竟是不是祝夫人的真脸相呢?或者有那一位看到的是她的真脸相呢?

三、佛菩萨

在《华严经》的入法界品中,有这麽一段记 载:善财童子去参拜解脱长者。善财童子说明了他拜访的目的:「我已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不知道应该怎样修菩萨行?怎样行菩萨道?请长者给我指 点。」解脱长者说:「真是难得,您且看我的身上。」说完长者就入定,这种三昧叫「普摄一切佛刹无边旋陀罗尼」,入了这种三昧,长者的身上就显现出十方世界 的一切诸佛及诸佛的无边庄严道场,种种方便,种种说法,广度众生的种种胜事。善财童子就好像我们现在看电视或录影带一样,在长者身上看到一幕一幕的妙景。 忽然长者出定,这一切就都不见。解脱长者问:「您看到了吗?」善财说:「长者慈悲,我不但清楚看到一切神变,而且也很清楚听到诸佛说法,真是太好了!」解 脱长者说:「可是,善财!诸佛如来可曾到这里来?您及我又何尝到十方世界去!」长者又说:「如果我要看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如来或其他世界的佛菩萨,也随 心之所念而可看到听到,可是阿弥陀如来或其他诸佛菩萨又何曾到我处来,我也并没有去。」《华严经》中有这麽一段长者的结论:

所以我知一切佛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 所有色相及我心悉皆如幻,所见诸佛,皆由自心。您问如何修菩萨行?修您的自心,即是修菩萨行。所以您要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精进坚固自心, 忍辱坦荡自心。解脱长者共说了十种法门,他总结的指点是心若清净,则您心即是佛心。

虚妄

讲到此处,如果各位已经心开意解,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生起净信实信,则下面一段对您已没什麽关系,听了也没有增加什麽,不听也没有减少些什麽。

如果心中尚不够明朗,则下面几点,也许会给您对虚妄这个名相的明确了知有一些帮助。

佛说的「虚妄」,并不是没有。不但在人的 观念中,这一切相几乎都是被认为真有实有的,而且虚妄的因,就会产生虚妄的果,而我们这个虚妄的身相,也会受虚妄的业所感的虚妄的报,所以千万不要误会 「虚妄」是没有,觉得人生一切都是空无所有,因而消极灰心或者不信因果,任性妄为,那就犯了大错,这也是经中所说的着了断灭相。

其次,佛说「虚妄」,不是说不好。譬如定中所见的诸佛色相、光明,都是好的瑞相,您做的功德好事,也都是好的,可是佛说这一切相皆是虚妄,为什麽这样讲呢?因为这一切相都是一直在变,如果一直在变,刹那生灭,那麽究竟那一刹那的相是真实的呢?

又譬如此刻有这许多人在此地,我敢担保每个人看出来的沈家桢都不同,那麽究竟那一位看到的是真的沈某呢?

所以佛在结束《金刚经》的时候,说了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前三句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引申,用六种譬喻来引证。後一句是教我们日常修持的方法,就是对一切感受觉受,都要看透它表面的虚妄,而後它本具的体性,自会显现。应作如是观。愿各位多自珍重,谢谢各位。

(二十五)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二)

铲除及建立

各位,我们人类因为将世上所有的一切,几 乎都认为是实有的,而且希望凡是自己所喜爱的都能永久存在,所以产生许多妄想,引起许多苦痛,因因果果,无有了期,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要破 除我们这种错觉,要我们认清楚这世上的一切一切,都是瞬刻刹那在变,并没有真的存在,不要执以为实,因而受它的种种影响,也即是佛经中所说的「不要被它所 转」。所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铲除」。下面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则是「建立」,指出一条正确的途径。

没有前面的「铲除」,就不可能有後面的「建立」。不懂得「建立」而只是一味的「铲除」,容易走上「断灭相」、「顽空」的歧途,也不能圆满解脱。所以「铲除」与「建立」必须并重。这四句偈,顶好不要断章取义。

「若见诸相非相」即是「凡所有相,皆是虚 妄」的肯定与体验。换句话说,倘一个人能对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一切,包括他自己的肉体、思想(这些都叫做「相」),都能肯定地认识体会到,皆是瞬刻刹 那在变,皆是虚妄不实。正好比人在临死的一刹那方才明白,所有的权威、财富、夫妻子女、情爱仇恨,有那一样能抓得住,带得走呢?有那一样是实有的呢?因 此,能觉悟到这种种相都是「非相」。

肉眼、科学眼、智慧眼

现在,我想请各位做一个实验,希望各位尽量答覆我的问题。

这个实验是请您想像站在一座高山的顶上,面向晴朗的太空──什麽都没有的晴朗的天空。

这个实验的第一阶段是请您凭您的想像,列举出您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任何东西。

有一位说:「我所看到的是青色的天。」不 错;有的说:「白云点点。」很好;有的说:「我看见一只鸟飞过。」很好;「我看见不但白云,还有乌云。」「我看见浅红色的云。」有一位住过 Hawaii  的朋友说:「我还看过五彩的虹。」有福报!「我看一群秋雁南飞。」有意思!「我看见闪电、下雨」、「飞机」、「气球」还有很多。

很不错。现在让我们做实验的第二阶段,请各位用现代人的科学眼再想像您看到些什麽?下面是许多的答案:

我看到「空气」、「氧气」、「炭酸气」、 「水蒸气」、「无线电波」、「TV电波」、「音波」、「超音波」、「各种不同周率的光波」、「紫外光线」、「红内线、」「放射线」、还有「微生虫」,还有 数不清的「星球」、「星云」。有的说:「还有肉眼看不到的人造卫星」。这广大的虚空中的东西,简直是说不尽!

很不错!很不错!现在再请各位用您们的智慧眼来观察,可发现些什麽?

好久没有人答覆,好像并不容易。忽然有一位说:「我看见佛菩萨!」又有人说:「天龙八部。」又有一位女同修低声地说:「我看见新近去世的女儿!」又有人说:「我看见观世音菩萨及五年前去朝拜的普陀山。」

很好,各位!现在让我问您们一个问题,您们讲了这许多,为什麽没有人说看见虚空呢?为什麽没有人说看见「能」 Energy 呢?

各位,不论您看的是肉眼、科学眼、或是智慧眼,您都尽力在想像一个对象,观想一个什麽东西,是不是?

各位,这个对象即是「相」;您说「我看见」,您即着了相,并没有「见诸相非相」。

有一位说:「我看见虚空了,这里都是虚空。」有一位则大声说:「我明白了!不论用肉眼、科学眼、或智慧眼,我所看到的都是能!」

很抱歉,这两位同修,也还是没有「见诸相非相!」经过这个实验,我希望各位已经可以明白,凡是有能看(有我相),所看(有对象,即人相,众生相),能听,所听等的都是着相,甚至看到空,看到能,也都是着相,都不是「见诸相非相」。

以上全是「铲除」,要扫除我们的错觉及多世来的不正确的习气。

下面是「建立」,先从什麽是「如来」讲起。

如来的意义

「如来」在佛经中,有多种的意义。基本的观念是「本性」。广泛的讲是一切万法的本性,叫如来。如果对佛讲,即是性德,所以佛被尊称为「如来」。

照字面解释,「如」是说明万法的本性,原 是空寂、不动、无生灭、无来去;而「来」是在人脑筋中,从这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不可计数的相,不可计数的法。这无量无数的相及法都瞬刻不停的在变,造 成在人心目中的宇宙万法,以及喜怒哀乐。所以简单的说,如来即是本性,「如」是体,「来」是用。如果对佛来讲,即是佛的法身。因为这个道理是真理,所以如 来也可以解释为真理的代名词。

证入空性

《金刚经》中佛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换句话说,倘一个人能不受世上种种的相(包括他自己的思想情绪)的干扰及影响,不被这种种相所转,佛说「则见如来」。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各位,这句「则见 如来」,千万不要解释为:「那末,这个人就看见万福庄严的如来佛了。」为什麽我这样说呢?因为如果这个人还有「万福庄严」的觉受,还看见有佛的形相,就表 示他有「能看」、「所看」,各位大概还记得我上面所讲的,这个人如果有「能看」、「所看」,就没有体悟到「诸相非相」,还没有认识「凡所有相,皆是虚 妄」,又如何能「则见如来」呢?

各位,「见诸相非相」并不是说没有相,而 是说您用肉眼、科学眼、智慧眼或其他的眼所见到的相,都是虚妄不实,不要被它所转。譬如说,有一位不懂得游水的人,他从纽约搭船去伦敦看他正在热恋中的女 友,他对这位女友,已经到了梦寐求之,神魂颠倒的状况。这天,当太阳将在大西洋海平线上下去的时候,他在船上忽然看见水中他的女友,正满脸笑容的在向他招 手,他什麽都不想的赶紧追踪下去,各位,这个人如果不淹死,那才怪哩!

各位,「则见如来」,也不是说您看见如 来,而是说:您如见诸相非相时,这如如不动的本性即整体显现,所以这里的「见」,应念作「现」,是显现的「现」。那时候已没有任何相对的观念,因为一切都 是本性所显的如幻景象,尽管有肉体,而没有我的观念,尽管有众生,而没有人的观念;连时间空间的观念也不再存在。用佛法中的另一种术语来表达,即是「证入 空性」。

中国唐朝时代的惠能大师(禅宗尊为六祖,着有《六祖坛经》)在听五祖讲《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大澈大悟,知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就对五祖说: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几句偈即是叙明本性(即自性)和宇宙间一切现象中的关系,而「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即是「则见如来」。

此法无实无虚

佛在《金刚经》中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句里的「如来」是佛陀自称,意思说,我从性德中悟证,所有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无实无虚。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瞬刻在变,所以「无实」;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都是本性的显现,都是本性,所以「无虚」。

因为「无实」,所以不要执着它,而生起妄想;

因为「无虚」,所以因果不昧,千万不要忽略。

因为「无实」,所以要将世上的一切看淡,不要被它所转;

因为「无虚」,所以要求好报,必须要种好因。不论升天成佛,如是因,如是果,纤毫不爽。

各位,这是「建立」,是佛陀所指出的一条正确途径。

如果明白了「无实、无虚」,各位就不难解答佛对须菩提的问题:「可以身相见如来不?」或者你们所天天看到的我的身相,是不是就是法身如来?

因为「无实」,这个瞬刻在变的身相是虚妄的,不能说即是遍一切处,不生不灭的法身如来。所以答案应该是不可。

因为「无虚」,这「身相」即是法身如来(本性)的显现,即是法身如来。所以答案应是可以。

也因此江味农居士在他的《金刚经讲义》 中,认为这句须菩提的答语,应该读成:「不(读弗)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着重「得」字)见如来。」「不可」是要铲除一般人(包括当时听法的大比丘 们)的执着佛相的习气,而「以身相得见如来」则是建立自性生万法,万法即是自性(本性,如来)的真理。江居士自有他独到的见解。

不过,我的浅见,也许在佛讲《金刚经》的 时候,须菩提──他是「解空第一」的大弟子,认为对当时的听众讲「铲除」还比「建立」更重要,所以他的答覆「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是偏重在 「无实」,要「铲除」一般人的习气,也因此,他接下去说的是「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在《金刚经》的後面,佛还问了「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 不?」须菩提的答覆也是偏重於「铲除」,而那时候须菩提显已明白「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可是须菩提同时也明白,非得先有「铲除」,很难「建立」,因 此还是着力於「铲除」,换句话说,对我们凡夫讲,我们固然要明了「建立」的真理,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着重於「铲除」的修法。

这是我的浅见,还希望各位多多指正。祝您们福慧双修。

(二十六)《金刚经》日用

我这个题目原本很长,我想说的是:我们能不能将《金刚经》的教义应用在日常生活上。主持夏令营的同修,觉得这麽长的题目太罗唆,因此将它缩短为《金刚经日用》。好在能日用,每天都用,就达到了我想和各位研究的目的。题目短确比题目长醒目,所以我很称赞这位同修的修改。

我从小就欢喜《金刚经》,也不明白是什麽 缘故。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国文老师是一位前清秀才,讲起课来,常常闭起眼睛,摇头幌脑,表露出一种很陶醉的样子。有一次国文考试,学生每人得做 一篇作文,忘了是什麽题目。总而言之,我在作文中引用了《金刚经》中的一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没有想到老师对那篇作文,大为称赞,批了一个 「甲」,而且在课堂上摇头幌脑的念了出来,他的评语是「笔法老练」。其实,天晓得,我那时对「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根本不懂,不晓得是怎麽样会将这句 经文用了上去,也不晓得何以老师会这样赞赏。可是《金刚经》第一次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却给了我一种极大的鼓励,使我对国文课,更是用功,不敢马虎。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後来年纪渐渐大了,知识逐渐增多,可是 《金刚经》对我的日常生活却好像愈来愈是疏远。「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前面,还有两句,也是佛说的,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知是什麽原因,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两句,随着我的年龄长大,在我心中逐渐占了重要地位。什麽叫「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呢?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所听到, 甚至於所想到的一切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而不实,妄而不真。可是这一来,不但《金刚经》和我的现实生活脱了节,而且在我心中引起了虚妄及真实的矛 盾。

年纪愈大,现实生活对我的影响愈深。生病 了,会觉得苦;跌伤了,会觉得痛;看见流血了,心里会生害怕。慢慢的欢喜听别人的称赞及恭维,不欢喜听别人的批评及责骂。一天到晚,忙忙碌碌,尽是在「争 取」,要这个,要那个,得到了高兴,失掉了懊恼。虚妄不真的念头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一九三八年,政府派我去德国,住在柏林。 翌年的九月,德军突然进兵波兰,势如破竹。第三天晚上,柏林有空袭警报。我在中国时对空袭警报已训练有素,所以不慌不忙的抓了一条被单,走到指定的地下防 空室去。那晓得一踏进门,可把我惊呆了。原来满室的德国人,人人都戴上了防毒面具,唯有我,什麽防毒的东西都没有。突然,第一个念头涌上心头:万一毒气弹 来时,我将是唯一的枉死鬼!另一个念头又飘过心头: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念头,都只是在一刹那间就过去了。各位,我那时候真希望这一切都是虚妄, 可是拉拉被单,擦擦眼睛,还不是真真实有,一点不假。我勉强挤坐到屋角的地上,心里好像转过很多真真假假、真我假我的问题,昏昏沉沉,一直到忽而看见室内 的人差不多走完了方才惊觉。这时正是初秋天气,走出防空室时,一阵凉风拂来,还不是仍在德国柏林,过着现实生活!

各位,现在我想问您们一个问题:今天,您 们在纽约庄严寺,参加夏令营。此刻我们同在观音殿上,您们面对着中间的七百多年前明朝时代造的五彩瓷观音像,面对着一千多年前晚唐时代的古观音像,我们在 共同讨论,您可觉得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呢?可有那一位直觉地感觉这一切都是如幻如梦、虚妄不实呢?恐怕答案是没有。每个人,相反地,都觉得这是真真实实,有 这麽一所道场,有这两尊慈悲庄严的观世音菩萨像,有这许多同修共聚一堂,大家在参加夏令营,千真万确,看得见,听得清,抓得住,如果要说这是不真实的,是 虚妄的,实在不容易接受。各位,您说对不对?

自从第一次看到《金刚经》到四年前居和如 往生,我在佛桌上看到她念了十八年的《金刚经》本子,发愿继续替她念《金刚经》为止,正好六十年过去了。在这六十年中,我一直对《金刚经》只是一种说不出 理由的仰慕,可是总觉得高不可攀,没法和现实生活相契合。换句话说,没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金刚经》的经义。

自从一九八八年七月四日我开始每天至少念 一遍《金刚经》後,有个念头逐渐在我的心中滋长,这个念头,即是如何可将《金刚经》的教义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打成一片。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唱高调,不是仅仅 懂,还要使一般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不妨碍日常生活,而能使日常生活过得更丰富,更符合《金刚经》的教义。

各位,每天继续不断的功课,确有它不可思 议的感应。在这过去的四年中,我自己认为有四次突破。可是现在想想,从前的所谓几次突破,大都是理论上增进了解,而不是日常生活上的应用,用佛教的术语来 讲,只是知见上的深入,不是习气上的突破。只有去年的一次给我的影响最大,我这次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那一次的突破後,觉得应该尽快的介绍给各位同 修。如果各位因此有所启悟,我愿将这功德回向给令我得此突破的那位同修及法界一切众生。

去年我在纽约大觉寺曾以「我相、人相、众 生相、寿者相浅谈」为题作了一次讲演,我引用了《金刚经》中佛陀自己讲他在过去世中,有一次为残暴的歌利王斩割肢体的故事。佛说我那时候无我相、无人相、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什麽可以如此说呢?因为我在当时被节节支解时,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我在引用这段经文後,说了这麽几句话: 「各位,请记住这句经文:『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反过来讲,如果生气怀恨,即是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换句话说,生气动 火,就是极明显也是最容易犯的我、人、众生、寿者的形相。是什麽人在生气呀?是我,这是我相。我相是四相的根,因为有我,方才有人、众生、寿者。」

可是我在说这几句的时候,很惭愧,实在还是依文解义,并没有真真明白怎麽做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着我相?

那天有一位应朋友相邀第一次来大觉寺的丁太太,听完了演讲之後,满脸高兴,向我连连道谢,我可不明白她为什麽要这样客气?

以後她差不多每个星期日都来大觉寺,看见我总是高高兴兴的称谢赞美。有人对我讲,这位丁太太是常常骂先生骂得出了名的,可是近来好像忽然变了。

有一天,她一早就在大觉寺,一看见我进 门,就赶过来对我说:「今天早上我的先生忽然对我讲:『近来你怎麽不骂我了?我心里痒得怪怪的,只等着你来骂我!』」她说:「沈菩萨,这都是你教我的,真 是感激不尽。」她那种出自内心的喜悦,突然触动我的灵机,若有所悟,於是我也连连向她道谢,彼此道谢了好一回。

各位,我为什麽向她道谢呢?并不是礼貌上的客气。这是我今天想要介绍给各位的要点,希望各位得到实益。

转变习气自然冲淡我相

各位,从前我对《金刚经》中「不着我 相」、「不住我相」的教义,都是看重在防御压制,重心放在「我」上。譬如说:说话的时候要尽量少用「我」字,不要太固执我个人的见解,不要偏重於肉体的享 受等等,可是压制来压制去,还不是我相依然,苦无办法。忽然看到丁太太活生生的表情、轻松的事实,她并没有在「我」字上下功夫,也并不故意压制,只是将她 的习气转变了一下,而我相自然冲淡,这种现身说法,能不令我五体投地?

我细心研究,为什麽丁太太可达到的境界,我却没有达到?现在我先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的答案,是否确当,还请各位指正。

譬如有一棵根盘极粗大而枝叶不多的大树,这树的根很深,盘绞地下,既广且密,上面的枝叶虽然不多,但是这棵树却靠这些枝叶供给它日光空气以生存滋长。

各位,如果有一只啄木鸟在这大树上啄洞,或者有地鼠在地下咬掉一些根,它们对这棵大树的影响,和一个人拿刀将树上一枝茂盛的枝叶斩掉,使大树减少了很多赖以维持生命的日光空气,是那个影响大啊?

那位朋友对我讲:「丁太太是个出名的喜欢 骂先生的人。」「常常骂丈夫」是她的习气,已形成一种习惯,起心动念,常会形之於语言仪态;「出名」是说她本人已不以为怪,任意表露於外,为人觉察。这是 说这一种习气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已占了极大的比重,现在一下子去掉,等於将树上一枝十分茂盛的枝叶斩断。而我几年来在「我」字上用功,「我」的范围,既广且 杂,有如大树的盘根,这样的用功恰如啄木鸟啄木,地鼠咬根。所以,在「我」字上下功夫,劳而少功,而改变出名的习气,却事易而功倍。

一般人的习气很多,而且自己不难觉察,也 容易体会得出在滋长自己的「我见」「我相」。照我个人的经验,我列举若干,以供各位参考:自慢、自大、自赞、好胜、好吃、好赌、好色都是习气;好和人争 论,欢喜批评人,欢喜受人恭维,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好发脾气也都是习气;有嗜好、有怪僻、吸烟、喝酒、吸毒,更是明显的习气;好管闲事,拨弄是非,更是 易造口业及伤阴德的习气。这些习气,都是我们这棵「我见」「我相」的大树上茂盛的枝叶,这些习气经常的以日光空气滋养这棵所谓「我」的大树,而这棵大树正 是我们生死轮回一切苦痛的根源。

相信各位现在已经可以明白,为什麽丁太太能迅速的减轻烦恼?而我这啄木鸟、地鼠式的想破除我相,虽然已经下了不少功夫,还远不及她?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研究《金刚经》中佛说 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上面我已经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逐渐在心中占了重要地位,可是好多年来,我总觉得这个观念对人类没有好处。我的疑问 是:如果大家都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虚妄不真,没有永久性的存在和价值,那麽人为什麽要努力、要奋斗、要争取上进呢?不但生活变成了没有意义,而且人类也 不会有进步。

在一九八九年大约念了一年的《金刚经》 後,有一天,在念《金刚经》的开始时,忽然心里提出一个问题。《金刚经》在开始时:「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忽然自己问自己,佛陀不是已澈底明白了之後,还 是和常人一样过着衣持钵、入城乞食的生活?而且每天不辞辛劳,尽心尽力,教导这许多弟子呢?四十九年可不是一个短的时间!佛为什麽在大澈大悟之後,仍过着 和平常人一样的生活,而且积极不懈的说法度生?

各位,我曾对各位讲,我在过去的四年中因 每天诵念及研究《金刚经》,我自己认为有四次的突破。同时我承认这几次的突破,大都是理论上、知见上的深入,至於如何方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和日常生活相 契合,则尚待继续努力。那天读《金刚经》,自己提出为什麽佛在大澈大悟後仍过着和常人一样的生活的问题,是我第二次的突破。

真如本性的显现

那天,我突然发现,我的问题不在「凡所有 相,皆是虚妄」,我的问题是没有将接下去佛说的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连起来一同思维或观想。因此,我一直将重心放在「虚妄」、「不真实」、空无 所有的「空」上,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我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个性发生了矛盾冲突。

这次的突破,不但明白必须将此四句连在一起,不能断章取义,而且在理论上统一了「虚妄」和「真实」的矛盾。

为使各位更容易明白我的思路,我想先讲一讲我对了解「则见如来」的意义的过程,这是一个重要关键。而後谈一谈这次突破前与突破後思想上的区别。

各位,要真真得到佛法的受用,一定要您自己亲身体悟,所以闻了要思,思了要修,我今天贡献给各位的,只能说是一个引子。

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听人讲,如来即是佛,是佛的一种名号。所以初读《金刚经》的时候,我把「则见如来」解释成「就看见佛了」。後来看大德们的注解及懂得一些梵文之後,方才晓得这种解释并不确当。

「如来」是印度梵文 Tathagata  的中文译名。Tatha 是清净不动的本性。中国古代的译经大德找不出一个中国字可以完全和Tatha的意义相同,很善巧的选用了一个「如」字,所以这 清净不动本性也叫真如。Agata 是来去的来。所以,「如来」的意义是说佛从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中所显现出来的一切功德,将这名词用来代表佛的性德,所 以也可以用这个名词来称呼佛。

这样一来,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则见如来」并不是用肉眼看见佛,而是显现清净不动的真如本性。所以,这个「则见如来」的「见」字,读作「现」,其意义也是显现的现。

什麽叫做清净不动呢?《心经》中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即是清净不动的描写。换句话说,在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没有相对比较或对待的观念。

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 相,则见如来」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觉到的一切相对比较的物质和观念,都是虚妄的;但如果我们了悟了这一切都是虚妄,不加执着,我们的清净不动的真 如本性,即时显现;这清净不动的本性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恒久长在的,如果用人的言语来表达,它是真实的。所以,这四句要一气呵成。

有了理论上的建立,各位就不难看出我在突破前和突破後的区别。

虚妄、真实都是假名

简单的讲,在突破前我心中是充满着虚妄和真实的矛盾,突破後,是虚妄与真实的统一。

在突破前,虚妄和真实是对立的。是虚妄即非真实,是真实即非虚妄。在突破後,了解「虚妄」「真实」都是人定的名词。虚妄即是真实,因为万法(虚妄)都是本性(真实)的显现;真实即是虚妄,因为自性(真实)能生万法(虚妄)。

在突破前,以「我」为中心,以「希望」为心的形态。如果我生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的心就希望这些都是虚妄;如果我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的心就产生贪恋,而希望这些都是真实。

在突破後,仍以「我」为中心。如果我生 病,我有不如意事,我不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些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所以都是真实的,我一切承当。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忍辱。如果我 得意、我满意,我欢喜这些,我明白这一切也都是我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的因因果果,它们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我不再贪恋。在佛法的术语中,就叫持戒。

我不再烦心这是虚妄呢?还是真实呢?我只依照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如所教住」。住什麽「所教」呢?「应无所住行於布施」。「应无所住」在佛法的术语中,就是智慧或般若,「行於布施」即是修福。

各位,我这第二次的突破,还只能说是在理 论上的深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如?还在尝试中,自知所差尚远,也不及前半篇向各位介绍的转变习气来得切实可行。总之,我和各位一样,虽都已经上了渡 生死大海的船,但还在学习如何划船,还在摸索方向。几次的突破,只能说方向正确了一些,划船的技术纯熟了一些,但尚待努力精进,还希望各位多多给我指导启 发。

最後,希望各位此次参加夏令营,能法喜充满,身体健康,并将学习的心得,尽量介绍给其他有情,愿大家同证菩提!谢谢各位。

一九九二年七月四日讲於纽约庄严寺夏令营 

(二十七)在家人如何修行的商讨

我从前做船生意,对船很有缘分,因此对《金刚经》中佛说的「如筏喻者」,特别感到有兴趣,今天想先以「如筏喻者」作为引子。

如筏喻者

「如筏喻者」是以划船渡大海为譬喻。筏或者船是譬喻佛法,渡大海是譬喻从轮回生死到解脱成佛的过程。轮回生死譬喻此岸,解脱成佛乃称彼岸,此大海茫茫,非有船不得渡。

在座的各位,都和佛法有缘,因此可以说都 已经是上了船的人。上了船的人应该说已有希望到彼岸,可是世上也有很多人上了船之後,又改变主意,跳回此岸。有的船老是在此岸港口不离开,有的船虽已划到 海中,但不知划向何方,有的船则老是在兜圈子。我很盼望大家不但已上了船,而且知道彼岸的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一直划去。

世上已上船的人,如果已经剃度出家的,我 们称之为出家人;如果并未剃度出家的,我们称之为在家人。因此,我今天这个题目中的在家人,并不是指世上所有未剃度出家的人,而是指已有缘接触佛法、已有 缘找到一条船、已有缘上了船、已有缘握桨在手、已有缘在划船、或者已有缘认清方向,正在朝这个方向划船前进的这些在家人,正好比如各位。应该如何修行最是 有效?如何修行最不浪费时间?是我想和各位讨论的题目。

我十六岁有缘接触佛法,可以说上了一条小 船,六十几年中划划停停,有时候兜圈子,甚至於倒退。近年来,虽然自己觉得好像比较能用得上劲,方向也似乎看准了些,但究竟已离此岸多远,实在不敢讲;会 不会又划回此岸,也不敢讲。所可说的,我是一个十足的在家人,从来没有出过家,凡在家人所有的妻子、子女、贪瞋痴疑慢我都有。虽然现在已逐渐减少,譬如说 妻子已先走了,瞋也比从前减少,六十余年中多少有一些领会,有一些在酸甜苦辣中提炼出来的经验,深深感觉到修行的不容易,而在家人修行似乎障碍更多。今天 之所以选这个题目,也是因为觉得在家人修行实在不易,觉得我这多年中得到的一点经验,应该贡献出来,以供各位同修作参考或是借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不 吝指教。

修行这个名词,原有广义狭义之分。今天这个题目是专指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是广义的包括了修人天福报的十善道,换句话说,是有相布施及无相布施都包括在内;而布施也包括了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简称之,也可以说是指修一切善法。

在家人要想修行,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这是我六十年来所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出家人过的是寺庙生活,有做功课的殿,有 庄俨的佛菩萨像时时看着,有一定的时间共同做功课——早课、晚课及参加各种法会,还有师父师长的督促指导及师兄师弟的互相鼓励。我们在家人没有这种福报, 而且在家人的环境也远比出家人乱而杂,上事父母、下养子女,不但谋生的负担重,外境的引诱也多,特别是在美国的中国年轻父母,想到将来子女读大学的费用, 每每觉得压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实在不容易,不但错了方向没有人纠正您,也极容易感到疲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顶重要的是要严格管理自 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我愿意再强调一次,这是我六十年中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自己定功课

怎样定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各位。

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晚上 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晚间的应酬而松懈或放弃。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时起床,在早餐以前,订出半小时的功课,这时间最为有用,也不 容易受打扰,可以持久。譬如说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刚经》,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弥陀经》及一千声佛号,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练习四 念住,或者修习止观禅定,看您对那种修法最能相应,都可以,但一经订後,三、五年内不要变更。

第二点,要设法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严肃的佛 七、禅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过七天。我一生中感觉到跟张澄基教授有三次连续三个星期的修静最为得力。在参加期间一定要禁语,能守八关斋戒最好。禁语要真真 连续七天,并不是上堂禁语,回到宿舍又和人闲谈,这样的中断,对修持毫无用处,毫不得力。所以,最好什麽事都不管,在这七天中,将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 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将您身心内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对您一定有好处。

第三点,要细心认识自己。先问一问自己,您活了这麽多年,有没有认识您自己是怎麽样的一个人?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如果您对自己没有了解,不知道自己嗜好、长处及弱点,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很可能盲修瞎练,浪费时间,甚至於走入邪途。

怎样去认识您自己呢?先从大处着手,细心体会一下您自己的个性。不要去想这种个性是好呢?还是坏?也不要听别人这麽说,就以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个性是那种典型。下面二个例子是比较偏向於极端的例子,您的个性可能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也可以找出倾向。

第一种典型——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为自己着想,将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怕和人接交,怕找麻烦,也因此不喜欢帮人?所谓独善其身,个性趋向孤独。这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另一种典型——您对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关心,却喜欢帮别人的忙,喜欢替别人着想,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仗义打抱不平的胸怀,不计自己的利害,有时会弄得焦头烂额,不以为苦。为人慷慨好朋友,虽然有时也会答应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骂。这又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自己细心的观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

各位,这两种典型都不坏。您只要自己认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运用发挥您的长处,避去您的缺点,一样可以成功。我的所谓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一种典型 的人,我建议您先从修学原始佛教人手。四念住是一帖对症良药。如果您对於研读中国古文的经典没有问题,四圣谛、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应该细心研 究。倘若宿根深厚,一样可以得果。《金刚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修学原始佛教达到的初果。不入 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响。第一种典型的人,比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响,也比第二种典型的人所接触的外境简单,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二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读一读《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您的心胸放大。学大乘佛法,顶要紧的是冲淡我相。

而扩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础。第二种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将心胸放大,则人我之分趋淡,分别计较减轻,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於认识您自己的弱点,是贪心重呢?是瞋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骄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认您的幻躯有那些弱点,方能设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恶业的因缘,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须时时警惕的重要步骤。

第四点,要尽量将您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 片。这初听好像并不容易,其实并不难,养成习惯之後,效用很大。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诀是将布施 的念头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机会。要记住凡是影响人们愈广愈大愈久的机会,其作用,也就是功德福报也愈大。

我们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应该知道布施并不只是捐钱。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范围很广。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识(如做老 师),供养法师(使法师能安心将佛法智慧传给大众),助印佛书,赠送及流通佛书,都是法施。像我们的李祖鹄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经他的手送出去的佛书,相 信已超过一百万本。最近翁仁明居士开了一所维摩诘书屋,大规模的赠送及流通佛书,自己常常到书屋去照料。他们二位都是将生活与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财施也包括了物质。有的宗教,规定教徒要 将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几捐给教堂,佛教中一般来讲,都没有这种硬性规定。其实,这种每月得捐若干的办法,也有它的好处,至少可以每个月提醒您一声。假定您 能自己规定,我每个月一定捐几块钱给某一个寺庙或某一种义举,久而久之,您就养成财施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习惯。至於随时随地助人之急,不论多少,都是财 施,都是善因,必得善报。

无畏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修的法 门。一位善尽其职的护士或警察,即是减除人们恐怖的好例子。无畏施也包括了不要造成对方的恐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着母亲去绍兴乡间一家替我们看管祖坟 的人家,偶然间看到一件事,使我留下一个始终磨灭不了的印象。这个人家的主妇为了要请我们吃饭,去杀一只鸡。我正好看到那只母鸡拼命在前面逃,这位主妇拿 着一把菜刀在後面追,後面还有几只小鸡在吱吱呀呀的叫。这天在餐桌上我看了鸡肉,实在吃不下去!这即是无畏施的反面,世界上的这种情形,或比这更惨的场面 不知有多少。要天下太平,要都市中杀盗的罪犯消除,看上去并不容易!因为有这共业的恶因,必然会生共业的恶果。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自己注意无畏施,也能劝 人阻止人不杀不害,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修行。

现在我将上面的四点再归纳一下,这是各位可以自己订的功课:

一、要订立一个可行的早课。

二、一年至少要认真参加一次七天或以上的修行法会。

三、要随时检讨认识自己。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随时抓住机会。

因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对您十分重要。近年来,美国社会已经由医治疾病逐渐进步为预防疾病,这是一个好现象。希望各位同修对这一方面的新知识,尽量接受。您身体健康,住世久长,修行、种福、积功德的机会也就增加,非常重要。

我自己近年来有三种警惕及一个目标,也想贡献给各位参考及讨论:一、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评。三、不要为烦恼所转。并以福慧双修为目标。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 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後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 Sprain Brook 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 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着,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 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後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在我们的车前後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那辆车被弹了出去。各位请想一想,如果那 辆车是撞在钢骨的前方,即撞进前门,居君不死即伤;如果稍向後、撞进後门,我不死即伤,这真是差之毫厘的事。如果撞在後车门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 聚!

在现代的高速度社会中,一个人随时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相信各位亲自遇到的经验也一定很多。所以,我这一个警惕——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并不是故意恐吓各位。

常听见做母亲的会说:「啊呀!我是很想修 行呀,可是孩子还这麽小,家里的事情又忙得喘不过气来,那里有时间修行呢!等孩子们都成人了,我那时就可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轻母亲很多,不知 有没有生起过这种念头?我可以告诉各位的,有一位母亲十多年前曾这样说过,可是她现在正忙着替女儿照料外孙!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欢喜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後,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後,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什麽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 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 「那麽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 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 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後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说沈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不要批评

我所讲的批评是包括了批评事及批评人。

不批评并不是说不辨是非,在您没有证入本 性或空性之前,应该要辨别是非,应该对是非有所取舍。我的不要批评的警惕,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轻易批评;二是减少造恶业的可能。各位,我们得自己承认, 我们的智慧实在不够,也没有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後的影响如何,因此批评很容易有错误,或者有所偏,不够公正。错误、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评,害人害事,就 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是口业。

各位,喜欢批评人是我见我相强烈的明显表现,是成佛的极大障碍,也是我们在家人极易犯的毛病。其实天下很少有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及短处,重视一个人的长处,帮助他发展及发挥他潜伏着的长处,是真真善於教人用人的人。批评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我慢。

也有人讲,我是为他好,所以批评他。也有人讲,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民主国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开批评,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这些话都有它的道理。我所警惕的不批评是不要轻易任性的批评,须知道批评也会使人生反感,错误冤枉的批评更容易伤阴德。

不要为烦恼所转

各位,烦恼并不可怕,所怕的是为它所转及由它所引起的业障。怨憎、灰心、退心都是由烦恼所引起,也即是为烦恼所转而产生的後果。

记得中国对日本抗战的时候,我从德国回 来,在中国昆明负责电话厂的制造部门,赶造军用电话机,上面逼得很紧。我那时才二十八岁,督促着员工日夜加班,根本没有休息,还要跑空袭警报,也没有星期 日或假期。可是後方昆明的工业条件极差,什麽工具都没法补充,往往有因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制成成品的现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谓心力交瘁。有一天黄厂长 到我工场来,说我们还有近一千架的军用电话机没有交货,重庆又有电报来催。我听了黄厂长的话,一声不响。他走了之後,我马上回家。写了一对辞职信,叫妻子 和如送去给黄厂长。和如看着我,也一声不响。两个人都流了泪。那天晚上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话,和如知道我十分烦恼。第二天恽总经理及黄厂长同来我家中看我, 半软半硬的叫我将辞职信收回。各位,毫无疑问,我那天是生了烦恼,而且为烦恼所转,因为我怨了黄厂长,我自己认为已经卖命到这种程度,而他还要来催逼我, 因此灰心不干。後来想想,实在惭愧。我那时既没有想到军用电话机对抗战的重要,也没有顾虑到失业之後在昆明将怎样,和如及我两人的父母都在沦陷中的上海; 更没有体会到黄厂长受到重庆的压力,而他却不能像我这样年少气盛,一气就辞职不管!各位,後果可能如此,这就是为烦恼所转。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形,觉得已经学了很久一段时候,可是还不得要领,因而生起烦恼,为烦恼所转而灰心、退心、中断。像这样的修行,极难有所成就,结果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随着业报流转。

因此,为烦恼所转是我们修行的大忌。各 位,烦恼不必怕,它会自生自灭。一感觉有烦恼时,马上想什麽是这个烦恼可能引起的後果呀?是怨呢?是恨呢?是灰心呢?还是放弃呢?这些後果乃是我们的大 患,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扩大,果又变因,因又生果。烦恼已经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後果会造成无穷的业障!所以,各位,我这第三点不要为烦恼所转,是在 家人修行的一个重要点,盼望各位细心体会。

现在是我的总结论,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双 修。福慧双修各位都很知道,其实用不着我多讲。我所想贡献给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往的几十年中,虽也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佛书,做过一些善 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并无一定的目标、标准或做法,只是随缘做做而已。所以,几十年中我划的这条小船,可以说尽是游荡於大 海之中,没有确定的方向,也没有上劲得力的划。近三年来,因为研究了《金刚经》,对佛所讲的「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颇能相应,遂将这句经文作为我 修福修慧的指针。

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各位,「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连起来,就成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无相功德。

什麽叫做「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呢?我举一个例: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说「若未来 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见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 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各位,请想一想,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这福报大 不大?这就叫做人天福报。像各位现在赞助庄严寺造大佛像,修复千年破旧的古观音像,都是这种人天福报。可是,人天福报,大是很大,还是有限的,为什麽有限 呢?因为您有所住,住在那里呢?住在您是为自己求福,对象狭隘,所以福报有限,这就叫做有相布施,还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佛在《地藏经》中接下去又说:「更能於塔 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发回向心,即是将此功德迥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本来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 人,都已包括在内。各位,法界无边,众生无量,所以您这回向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这就变成心无所住。如是布施,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经 中所说,无量无边,终成佛道。

所以,各位,我们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记住一个最要紧的口诀——随时抓住机会,尽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将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各位同修,我今天所讲的,比较严格,有些人或者会觉得难以做到,特别是欢喜早上多睡一会的朋友。不过我所讲的,句句出自真心诚意。各位,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万确的,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各位不要听过就算了,要能真真得到益处,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

(二十八)「苦、空、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

今天是清明法会,依照中国的传统美德,清明节是纪念和追忆已故的亲属及祖先。我想各位一定同意,趁这个机缘,让我们一起来发愿。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功德,都回向给历世的亲属,愿他们离苦得乐,早生净土。

对於今天这个题目,首先我有三点说明:

第一点:今天想讲的「苦、空、无我」,并不含有消极、悲观、逃避的意义,各位听完了之後,请自我品评,也许会同意我的说法。

第二点:题中所谓三个修行的阶段,并不是真的有阶段之分,而是为解释方便起见,假定有三个阶段。实际上,各位可以体会到,修行心态更变的过程,是一以贯之的,并没有硬性的划分。

第三点:我没有出家经验,所讲的是以在家人修行为主,出家修行可能不同。

第一、苦

「苦」如果讲得更清楚一点,应该说是「知 苦」。知苦实在是任何人发心修行的先导。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出生在这个世界,也是因为体会到人有生、老、病、死的苦而离开王宫,寻求离苦解脱的方法。苦行 了六年,最後彻底觉悟乐苦两极端都非解脱之道,完成悲智具足圆满,尊称为佛,树立了「知苦」是修行得解脱的榜样,为後世千千万万人所仰慕,为我们的模范。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知道苦,才不是苦,他是应该值得恭喜和庆幸的。

一个人不知道苦,那才真是苦,往往会後悔 莫及。年轻的时候,身体强壮,尽贪口味上的刺激,酒、肉、烟、咖啡、浓茶,毫不顾忌,一旦发现胃出血,照X光说是胃溃疡、胃癌,赶紧停止喝酒,可惜已经迟 了。这里不过是举一个例子,如果举一反三,这类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真是道不胜道!

佛法中概括的说,苦有八类: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现在我提出几项,想问各位:

在座的可有人没有过病苦?出生以来,没有生过病,或不以为病为苦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在座的可有人没有过和亲人别离的痛苦?这包括了生别或死离。没有过这种痛苦回忆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在座的可有人并不觉得有老的痛苦?今天在座的年轻人很多,我想不如将问题反过来问。在座的倘有人已经感受到有老的苦痛的,请举手。(几乎都举手)

哎!我没想到有这许多同修已感觉到有老的痛苦!

接着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可有人有 「求不得」的苦?求不得的意义广泛得很。例如,小孩跳跃着跑进房来,伸手向妈妈讨糖吃,妈妈说:「NO!」小孩嘟起了嘴,眼泪汪汪地慢慢走开,这是求不得 的苦;失业了,找事做,东碰钉子,西遭冷眼,这也是求不得苦;家中老小四口,靠救济金不够,眼见孩子们日渐瘦弱,心中尽是难过,但苦无办法,这也是常见的 求不得苦。这些求不得的苦还是合理的苦,至於情场失恋,赌场输钱,官场失意,商场亏本,则更可以使人倾家丧身,这种求不得苦,往往是贪心愈重,苦痛愈大。 自古以来,不分中外,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各位在座的同修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凡求皆得,从没有求不得苦。」从没有求不得的苦的,请举手。(无人举手)

现在我想请问各位一个问题:「您到大觉寺 来,为的是什麽?您们求神拜佛,诵经念咒,为的是什麽?您们修净土、参禅、学密又都是为什麽?」说是好奇吧,在最初接触佛法的时候,也许有些好奇的成份在 内,可是这种成份不会持久。所以极大多数的人之所以学佛,都是因为明白了人生有痛苦,而想求离苦解脱的方法。听人说,佛法会教您这种离苦解脱的方法,所以 您来信佛教,发心修行。到大觉寺来也是为了要多了解一些佛法的内容,多懂一些修行的方法,您说对不对?

所以「知苦」而後发心,要寻求灭苦的方法,有了方法,您再依照这方法去学习、去精进,我们就称为「修行」。知苦、发心、修行三部曲,为方便解释起见,作为第一阶段,而苦是这一阶段的前导,是主因。

所以我说:知苦的人是值得被恭喜庆幸的。

等到佛法接触稍稍多了,有一种新的观念会 在您的心中慢慢滋长,这种观念用中国的文字来表达,叫做「空」。这种观念是说一切的一切荣华富贵,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什麽也带不走,那麽人辛辛苦苦,究竟 为的是什麽呢?说是为了子孙,一个人两眼一闭,子孙的好坏,是否还能照顾得到呢?说是留芳後世,可是後世人称赞您,您还听得见吗?这种思想给人带来一种灰 心、消极、失去意义的苦痛。各位,这种「空」不是佛所讲的「空」,而是不够了解佛所讲空的意义而误解的「空」。这还是苦,并没有脱离我所讲的第一个阶段, 不过比前面所讲的苦,更深了一层而已。

各位可曾注意,我们前面所讲的知苦、发 心、修行,都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是谁知苦?是谁发心?是谁修行?答案是「是我知道人生有苦,是我发心,是我想修行,是我在修行」对不对?所以在这第一阶段 中,「我」的观念,实在是一切的中心。一切的体会、思想、行动,可以说都以「我」为出发点。

因此在第一阶段中有两个重点:一是知「苦」,二是有「我」。

那麽什麽是我今天要讲的「空」呢?

第二、空

禅宗的六祖慧能在他开悟的时候,说了这麽两句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听懂了这两句,就进入了我今天要讲的 「空」,也就是修行中的第二个阶段。「自性」即是「本性」。「何期」,是本来没有想到,现在忽然明白了的惊叹词。明白了什麽呢?明白了原来我们的本性本来 是清清净净的。而什麽是清清净净呢?即是「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最後一句是说,可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到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物质及思想, 即所谓万法,却又都是在这清净不动的本性中显现出来,您说奇怪不奇怪?所以六祖慧能不禁惊叹!

我想举两个例子,都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已不足为怪,不去仔细研究的现象,希望因此可以增强我们对自性清净,却能生万法的真理的了解。

各位,如果在一处极热闹的场所,譬如联合 国大楼吧,看到一面极大的镜子,这镜子里面一天到晚显现出各式各样的人形,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黑色的、白色的、黄色的、阿拉伯人、非洲人、中国人、 印度人,又穿着各色各样的服装,无奇不有。可是这些影像是不是在镜子之外呢?不是。是不是在镜子之内呢?也不可能。这些影像,此去彼来,有没有影响或改变 这面镜子呢?一点也没有。

各位,这面镜子本来是一片清净,可是能显出万万千千的影像,虽然显出万万千千的影像,可是镜子本身并没有增加什麽,也没有减少什麽,也不会动摇,也没有改变。如果没有东西在它的前面,它还是一面清净的镜子,您仔细想一想,这种现象奇怪不奇怪?

各位有没有念过《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讲 的耳根圆通?您如曾在纽约庄严寺住过,您便会体会到观世音菩萨所讲的「闻性」,在清晨二、三点钟的时候,一觉醒来,耳边是一片清净。可是即在这一片清净的 闻性中(即是听觉),忽然生起风吹落叶的声音,是这麽遥远,好像来自另外一个世界;又忽然生起小鸟的歌声,继而虫鸣,於是听到远远传来钟声,心中就生起原 来法师们已在上早殿了。这一天您倘能细心体会,您会发觉,在您的原本一片清净的闻性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音调,有柔和声,有暴噪声,有令您烦恼的声音,也 有令您兴奋的声音,无奇不有,细细分析,真可谓五花八门,此起彼落。可是虽然出现这无数无量的音声,您的闻性又何尝增加了什麽,又何尝减少了什麽,又何尝 动摇?又何尝有所改变?当您深夜再一心观静时,还不是仍旧一片清净。您仔细想一想,奇怪不奇怪呢?

各位,您看我们能不能仿照六祖慧能的偈子,也来一套:

何期镜面本自清净  何期镜面能显万象

何期闻性本自清净  何期闻性能现万声

各位听了觉得怎麽样?我看到有人在笑。

各位,日月星宿,地球万物,所以能游行於虚空之中,是因为虚空是空的,对不对?

如果镜面上涂了一层颜色,将镜面遮住了,是不是还可能显出万像呢?不可能。

如果闻性中先有了某种声音,如聋子只听到嗡嗡之声,是不是还可能出现其他各种声音,也不可能。

所以镜面必须本自清净,才能显出万象;闻性必须本自清净,才能出现万声。

同样的理由,自性(我们的本性)也必须本自清净(空),方才能生万法。

这个道理在佛法中称为「性空」。

至於万法怎麽会生起的呢?它并不是自己忽 而生起的。在镜子的例子中,因为有人走过这镜子的前面,镜中才会显现出这个人的形象,所以「人的走过」是「镜中显人影」的因缘;在闻性的例子中,因为法师 打钟,所以闻性中显出钟声,因此撞钟是闻性中出现钟声的因缘。在佛法中就称为「缘起」。

性空、缘起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大觉大悟时所证到的道理,学佛的人对这个真理必须彻底了解,才不会走上岐路。懂了性空缘起,就走上了我所假定的修行第二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您会逐渐走上成佛之道。各位,请重视「逐渐」这两个字,修行急不出来,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往往会加强「我见」,反生障碍。譬如帆船航行於大海,只要看准方向,随顺风向水流,继续不断的航行,自有到达目的地的一日,操之过急,反有覆舟淹死的危险。

那麽什麽是我们修行的方向呢?就是在第二阶段中的「性空缘起」。

既然我们的本性是空,一切都在本性中显 现,则宇宙万像、人生一切都不离本性,如影像之在镜中,如声音之在闻性,一切都是同体,这种认识,如能日久薰习,渐渐的,人我分别之心会淡,心胸会扩大, 会随时体会到别人的困难和痛苦,生起协助的心,进而达到佛法中的所谓同体大悲,效法观音,千处祈求千处应。并且因为心胸宽大,易和「我当灭度一切众生」的 大愿相应。

既然一切都是缘起,则知缘聚乃生,缘散乃 灭,一切在不停的变化中,没有永久存在实有的个体,因此对佛在《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生起信心,渐渐冲淡执着 之心,懂得贪恋的愚痴,而引发不住相的大智,能广修六度万行,若无其事;且能进而效法普贤菩萨的大行,不倦不厌,不以为苦。

大悲、大愿、大智,大行在佛法中就叫「菩萨行」。菩萨行应是我们修行方向目标,也应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南针。

各位,这并不是说,我们明了了缘起性空, 就马上能达到大悲、大愿、大智、大行的境界,现在也许还差得很远。可是这正像一位小学里的学生,他是以进大学读博士为志趣为目标一样。有了指南针,有了一 定的方向,您就可以向这个方向前进,时时以这个方向检讨警愓自己,看看是否错了方向,这正和大海行舟,有了卫星向导一样。各位,这是我所想讲的修行的第二 阶段,无以名之,名之曰空。

这个阶段,可能很长,但依此方针修行,您会自己体会到:逐渐的对苦而不觉其为苦,生起劳而无怨的心情;逐渐的对人对物愈来愈重视,生起勇於助人救物的心态。我相我见日渐消淡。

所以在修行的第二阶段,虽仍有苦,能不以为苦;虽仍有我,但能人我并重,致力利人。

各位,我在第一阶段中所讲的「知苦」,可 以说都是我亲身体会到的经验。其中以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国开始,这数十年中的「亲别离」苦为最明显,病苦及求不得苦次之,老苦又次之。虽然我晓得我所受 的苦,和一般真正受大苦的人比起来,差得很远很远,但是这些小苦已足使我发心要学佛法。所以今天第一阶段所讲的可以说都是实际的体验,其中有很多都是各位 也亲身经验到的。

第二阶段所讲的,则个人的经验、观察及理 解都有。以我目前的修行情形而论,应该说理论远多於实际的经验,日常生活中还很少能和性空缘起的道理相应,大悲、大愿、大智、大行的菩萨行,则还只是可望 而不可及,差一大段,尚待努力精进,自己虽常自警愓,更希望各位同修随时多加策励勖勉,因为对您们讲,也是积福做功德。至於第三修行阶段的「无我」,则可 以说完全是从经典及大德们的讲解着述或身教中浓缩而成的核心思想,还只是一个更遥远的目标,可是已明白这个目标是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我相、我见执着程 度的深浅」,实在即代表了这个人修行程度的高下。

第三、无我

「无我」简单的说,即是《金刚经》中一再提到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无法相、无非法相以及无我见」等的总代表名词。「无我」也即是「无我、法」,即是「无我、无法」,我及法都不执着。

为什麽「无我」或「无我、法」十分重要 呢?我想引用《金刚经》中佛说的两句话「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这两句话很有意思,这是说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恭维称为菩萨,可是他对我 相、法相还是有执着,不能四通八达,一无障碍,这个人还不能被称为菩萨,他还没有资格是菩萨。

那麽究竟怎样才是「无我」呢?各位,因为我还没有通达无我,所以袛能就我所了解的,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希望各位指正。

第一,「无我」并不是没有「我」,或将「我」毁灭。如果这样去体会,就完全错了,那就是取了「断灭相」。「我」仍旧一样的有,那麽如何去体会「无我」呢?下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希望各位细心体会,不要一笑了之放过。

一九九三年三月中庄严寺的方丈明光法师在 纽约庄严寺主持一个禅七。七天之中,气氛严肃,香板高举,大家对师父都极尊敬,连碰也不敢碰一碰,止静跑香,都很循规蹈距,进行得很好。在圆满的那一天, 明光法师叫大家都到观音殿门口去拍团体照。殿在有十六级高的石阶上,石阶及地上因连续几天下雪都积满了雪,一片白色,着实美丽。大家站在殿门石阶顶上,拍 好了照。忽然明光法师以宏亮的声音说:「大家都到雪地上去玩雪。」一声甫了,只见他带头从石阶堆满的雪上,竟纵身滑了下去,参加禅七的男男女女,还有圆满 日来找父母的十几个孩子,都大呼大叫的纷纷跟着滑下。一到雪地,只见法师拿起一团小雪,突然抛向一个小孩的头上,这一来,「雪战」展开,先是明光法师与小 孩们互掷雪球,不一刻参加禅七的男女居士亦纷纷加入「战团」,互掷雪球,只见观音殿前雪球来去飞舞,极为壮观,而法师中「弹」最多,黄衫上点点白雪,也有 人在抢拍镜头,我们这位方丈和尚,满不为怪,若无其事,活像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和大家「打」成一片!

现在我想念一段《金刚经》的经文「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各位听了这位现代方丈和尚禅七後的一举一动,和《金刚经》中所记载佛的日常生活,可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个人则像须菩提那样,心中生起「希有!方丈!」的念头,为什麽呢?请各位参一参。

第二,「无我」并不是逃避、消极、不负责 任、或什麽都不做。相反的,「无我」应该是奋不顾身、更积极、勇於负责、忘我、尽心尽力的做一切於人有益的善事、善法而没有名闻权势之想,这才是「无 我」。各位,请细心想一想,逃避、消极、不负责,或什麽都不做为的是什麽呀?还不是为了我,因为我怕麻烦,想少辛苦,怕人批评,这一切都以我为中心,怎麽 能称为「无我」呢?

如果有一些些「我」的观念在心中,各位, 释迦牟尼佛在行菩萨道时,又怎麽能舍身救虎呢?如果有稍微的「我」的观念在心中,他又怎能在被歌利王节节支解时而不生瞋恨呢?有人说:「这两个例子太难 了,我们怎麽能做到呢?」不错。各位,这并不是您得如法泡制,而是希望您明白这种「无我」的精神,在您对於性空缘起有了根基,您自然而然的会照这个方向前 进,这是我想贡献各位在修行第三阶段的重点,希望和各位共勉。

佛在《金刚经》中有这麽几句话,我想用来作为今天的结论。佛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各位,这就是无我、法,能够如是通达,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苦的观念已渐渐消灭,我的观念亦日渐冲淡,终於达到无我、无法,诸法无我,而广修一切善法。祝各位早日圆满福慧双修功德,超越这三个阶段,亦无阶段可超。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四月四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二十九)从因果的观点来研究忍辱

相信凡是接触过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这个名词,也都知道「善因会生善果,恶因会结恶果」。但是,「因」如何「生果」?要多久才结成果?「因」是不是一定会结成「果」?一样的「因」会不会生出不同的「果」?这许多自然界复杂的现象,要完全了解清楚,可也不是顶容易。

今天我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先将「因果」搞清楚,因果究竟是怎麽一回事?有了这个基础,然後再来研究忍辱。

因缘果报

各位大概都已经知道,有一尊一人多高的千 年古观音像最近降临庄严寺。这尊古观音像,不知道是那一个年代,从他的故乡中国大陆,被人搬运到海外来,而且一定经过了许多的兵灾磨难,因为他被一位欧洲 的丹麦人运到纽约的美国雕刻家 PAUL RUDIN 的家时,已是一堆支离破碎的形像。这位丹麦人留下了他进出口公司的电话及住址,请 RUDIN 估 价修理。据 MR.RUDIN 讲,他接下来之後,才知道这是一件和西方艺术品完全不同的东方古代雕刻人像。他那时才二十九岁,自己知道经验不够,也缺乏 参考资料,所以想请丹麦人将这堆东西取回去。可是几次根据他留下来的电话及住址,都无法找到这位丹麦人,也从此不见他再来。这位年青的艺术家只好将这堆支 离破碎的身体和手足搁置在他家的小阁楼。这样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六十三年过去了,一直到一九九一年的十一 月,他知道附近有一所东方人的庄严寺,正在塑造一尊大佛像,MR.RUDIN 以九十二岁的高龄,扶着手杖,和八十七岁的夫人同来参观。这是他初次来庄严 寺,看了陈教授刚塑成的大佛头部,叹为观止。回去後,即将那尊古佛的照片寄来,并表示愿意出让,我们去函同意。可是他病了,次年(一九九二年)一月逝世, 遗言夫人将此尊古佛像捐赠庄严寺。他说:「我将这座东方的古代艺术品,保管了六十多年,虽然自己不能修复,但是现在已经找到了能修复古佛的人,及应该是这 尊佛安身的场所,我心中很高兴,我任务已了,可以走了。」

各位,现在我请问各位一个问题:

以观世音菩萨的广大神通之力,为什麽这尊木雕观音像,要在阁楼中等上六十三年之久,才再被修复,继续受人供养,来度我们这些众生呢?

「因为六十三年之後,缘才具足成熟。」──(听众答)

您们说得很对。现在我们引进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缘」。而且我们看到,「因」要有「缘」才能结成「果」。在这尊观音像的例子中,什麽是「因」呢?

丹麦人将一堆支离破碎的人像,送到 RUDIN 家中是「因」。

什麽是「果」呢?

陈教授将这尊晚唐时代的古观音像修复,供在庄严寺是「果」。

什麽是「缘」呢?

如果缺了它,就不能结出如是的「果」的是「缘」。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是这尊古观音像例子中重要的「缘」?

很明显的,如果 MR.RUDIN 没有活到九十二岁已早去世了,这个因就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仔细想一想,只差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千钧一发!

如果 MR.RUDIN 不到庄严寺来看大佛像的塑造;或者来得太早,只要早五天,大佛头尚未塑成;或者看了不满意陈教授的手艺,他就不会起「付托有人」的观念,这个因也就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

如果在阁楼中虽然已经等了五十年,但是,如果没有中国人来兴建庄严寺;或者虽然有寺,但是没有建大佛,也没有像陈长庚这样的第一流雕刻艺术家,那麽即使 MR.RUDIN 看中这个场所,我们恐怕也不敢接受这堆支离破碎的木块而结出现在的果。

如果陈教授不从中国大陆到美国来探亲;或者没有六四事件,他照原定计划在一九九○年就回去了,这个因也不可能结出现在的果。虽然也许有另一位艺术家来替代陈长庚教授的角色,不过他所修复出的观音像,不可能是现在各位所看到的果。

经过这样分析之後,各位可以看到这些缘都 是何等的微妙,都是差不得一点。更何况这里面还有许多同修捐款的缘;很多同修提供参考资料的缘;找到眼珠的缘;找到手臂的木料的缘;如是如是,众缘聚合, 这个因,等了六十三年,才结出现在这个灿烂庄严慈悲的果!各位,您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福报,相信自己是何等的幸运,您说对不对?

从这个古观音像的例子中,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一)「因」要有足够的「缘」,才能成熟结果,并没有一定多久的时间。

(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缘」,而结出不同的「果」。

各位,这两个结论十分重要,因为有这两个结论,您才有可能使过去世的恶因迟迟不成熟,而使善因先行成熟;也可以使过去世的恶因原本可能结的果,予以改变;或者将过去世的善因,结出更美满的果。您说:「不可能吧!」我说:「这是可能的。」

让我来引用《金刚经》中佛说的一段经文:「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在我将这段经文的意义,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三世情况来分析,各位请看,此人他在──

(一)过去世:(甲)有极重的恶因,造了应堕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恶因。(乙)一定也有善因,否则他不可能今世还在人道,而且得闻《金刚经》,并且能受持读诵。

(二)现在世:(甲)他受持读诵《金刚 经》。受持读通并不是随便念念,「受持」不但要明白了解经义,而且要坚信不疑。所以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他一定是位持戒修福的人,否则在现在这个时代,他 不可能对《金刚经》的经义,生起信心。且能精进,时时读诵。(乙)为人轻贱,可以分狭义和广义来说,以狭义简单的讲,即是被人侮辱、诽谤、恶意批评、谣言 破坏名誉等。广义的说,凡受到一切困扰不如意事、痛苦、破财、拂逆的事都可以包括在内。总之,此人在现在世是忍受了被人侮辱或拂逆的遭遇,并没有对对方有 所反击,所以为人轻贱已是事实,因此佛说「以今世人轻贱故」。

(三)未来世:(甲)先世的极重恶因已经消灭。(乙)当得成无上正等正觉的果,即能成佛。

现在让我将以上的分析再总结一下,归纳成下面几点:

(一)这个人过去造了极重的恶因,但也有得闻《金刚经》的善因。这些因都在等待足够的缘,才能成熟结果。

(二)今世他持戒修福,因而受持读诵《金刚经》,努力於培植善因的缘,不做助长恶因的缘,因此善因迅速成熟,而应堕恶道的恶因,则因为缘不具足,不能结出堕三恶道的果。

(三)可是他还是有些助长恶因的缘,所以 这些应该堕恶道的因,已显露出一点将要成熟的现象,所以被人轻贱,幸而他已能持戒修福,受持读诵《金刚经》。所以经中说「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 消灭」,「以今世人轻贱故」,是说,他虽受人侮辱、讪谤,或虽然有破财、生病等困扰,可是他能安心忍受,不起怨恨心,不起瞋怒心,不起报复心。换句话说, 他能不生起可以助长恶因的缘,因此他过去世种下极重的恶因,没法滋长成熟。

(四)而且他因受持读诵《金刚经》,深信实相,所谓「心若空时罪亦亡」,我相已淡,那过去世的极重恶因,结成一点「为人轻贱」的小果,也就此消灭。不但如此,而且奠定了未来成佛的基础。

讲到这里,各位同修大概已经明白,我为什麽要讲前面这麽一大段。

因为佛所举的这个「为人轻贱」的例子,正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忍辱」里的「辱」。而这位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不起怨恨心、瞋怒心、报复心即是「忍」。所以「忍」即是避免造助长恶因的缘。

各位,佛的这个例子,不但加强了我们前面 的两个结论:(一)「因」要有足够的「缘」,方能成熟而结「果」,及(二)「因」可以因不同的缘,结出不同的「果」,而且强调了「缘」的重要性。因为「受 持读诵《金刚经》」是滋长一切善因的缘,「不起瞋恨报复之心」是避免助长一切恶因的缘,於是善因迅速成熟,智慧日益增长,而恶因则迟迟无法成熟,终於结个 小果,就此消灭。

忍辱

有了上面对因、缘、果的相互关系的了解後,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研究,什麽是佛法中的「忍辱」。

为解释方便起见,我将忍辱分为四种层次。

为了容易记得起见,我将第一层次叫做「强迫忍辱」。

强迫忍辱的意义是,实在忍无可忍,但又不 得不忍,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在中国不幸的文革时代,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不知多少人遭遇到所谓的乱戴高帽子的罪名,种种难以忍受的侮辱,种种无所不用其极的 虐待,可是被害的人若一反抗,不是被杀,即是自杀。这种忍辱是表面上的强迫忍辱,而其内心,往往是十分的怨恨瞋怒,只是不敢发作而已!各位,可悲的是这种 强迫的忍辱,会造成极大的助长恶因的缘。又因为害他的这批搞文革的人,也种了极重的恶因,於是造成怨怨相报,无有了期。

从因果的观点来看,强迫忍辱是最危险也是最悲哀的境遇。

第二层次,我名之为「勉强忍辱」。一般人 通常都在这个层次之中。所谓「勉强忍辱」,就是说,在普通的情况下,并不忍辱。若有受人侮辱的情形,即使是极小的事情,也会引起反感的破口相骂,甚至於动 手记恨。只有在特种情况下才忍辱,譬如,在上司面前,不得不低声下气;或想要做成这笔生意时,总得忍一口气;或者在不好意思的场合下,就噤着嘴不响,而心 里还在叽哩咕噜的,这种都是勉强忍辱。勉强忍辱还是在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可叹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连勉强忍辱都不多,往往是任性地发脾气,有时一件芝 麻小事也可以弄得拍桌破口大骂,可以造成滋长恶因的重要助缘!

第三层次,我叫它为「明理忍辱」。这一层 次是明白了因、缘、果的关系和道理之後,知道要忍辱;明白了如果不忍,将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的道理而忍辱;明白了忍辱表面上看来是吃亏,而实际上是对自己 大有好处的道理而忍辱。这样的忍辱,不但不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且可以做到将侮您的人当作善知识看,当作恩人看,由此更建立了滋长善因的缘。所以佛经里 说「忍有无量功德」。各位,明理忍辱顶要紧的一点是,并非只是外表上的忍,而内心的明理,内心自发的忍受,怀恨瞋怒的心不生起的忍。从明理忍辱再进一层, 即达到我想介绍给各位同修的最高目标──第四层次。

这一层次,本无可名,姑且称为「无相忍 辱」。这是根据《金刚经》中,佛说他前生被歌利王解割身体时,他没有瞋恨,因为他已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名为无相忍辱。各位,什麽是无相忍辱 呢?要忍辱而自己没有「在忍辱」的观念,要忍而「不自觉为要忍」,要根本心中「没有我在被辱」,也「没有我在忍辱」的观念,这才叫无相忍辱。没有四相,本 性如如,自然谈不到造助长恶因的缘,这是我们学佛的应该建立的理想。这也叫做「忍辱波罗密多」。

各位,我们谁也没法知道,从无始以来,所 造的无数恶业,无数善业,究竟有多少留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这些善恶的种子,都在等待有足够的缘来使之成熟。如果我们希望善因先成,恶因能迟迟或顶好永远 不要成熟,很明显的,今世我们最应该努力的,就是做能滋长善因的缘,而不要造助长恶因的缘。若希望善因快快成熟,多多成熟,就得随时随地,抓住机会,尽量 做各种可以滋润一切善因的缘,而尽量避免做可以助长恶因的缘。

忍辱只不过是许多机会中的一种。在我们日 常生活中,起心动念,都在造缘,若处之得当,则成善缘;若处之不当,便成恶缘。是善是恶,往往是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而什麽是滋长善因的缘呢?什麽又是 助长恶因的缘呢?这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周全的,这要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自己去体验。做为今天的结束语,概括的讲,我可以引用佛经中常提到的贪、瞋、 痴、慢、疑,都是助长恶因的缘;戒、定、慧、六度、十善道则是滋润善因的缘。愿和各位同修常常互相警惕勉励,共同走上消除恶因,成熟善因的正路。谢谢各 位。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六日讲於纽约大觉寺 

(三十)愿力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 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打了一个佛七,回向给历世的祖先。有一天,在船上听到有一群人在低声谈话。「你今天许了愿没有?」那人答:「有呀!我每次都是求观世音萻 萨的。」「您怎麽发愿呢?」「我愿观世音菩萨保佑我这批货平安到达。」「灵不灵呢?」「从前我不求观世音菩萨的时候,货常被没收。」那个人说了之後,东张 西望了一下,看看没人注意,他又说:「这次如果平安,我总得还愿了。」问的人说:「你难道许了愿,都不曾还?」「我太忙了,不过这次一定去还?」

各位一定明白他们在说些什麽。这种发愿,不是我今天所要讲的佛法中的所谓「愿」。这只是一种希求,在佛法中应该说是「欲」,是贪的一种。

当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的时候,翻译经典的 大德们,对选择字眼是煞费苦心。「愿」与「欲」在中国文字中原是相通的。《辞海》中的注解,即是「愿者欲也」。可是佛法中的发愿并不是要助长一个人的贪 欲,而是一种虔诚决心要种善因、造善缘,期得善果的表露。所谓善果,是要逐渐的减轻乃至消除虚妄的我相、我见、法相及非法相,而证佛果。

我相、我见极不容易减轻乃至消除,因此在 我们的修行过程中,不必怕有一个「我」的存在,更不应该有错误的观念,说要将「我」消灭,而可采用一种善巧的方法,即是将「众生」的观念,来逐渐替代 「我」的观念。譬如说,各位中有人希望长命百岁,当你转到这「愿我长寿」的念头时,立即也想到「愿一切众生都寿命无量」。这就是阿弥陀佛在未成佛之前,是 法藏比丘时所发的四十八大愿之一。法藏比丘的愿是:「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因此今天我想和各位研究讨论的是佛法中所 重视的誓愿。「愿」为「行」的前导,也是「行」的方向,而「行」是愿的实践。没有愿的行,可能变成漫无目标的修行,不知所终。没有行的愿,顶多只能做到望 梅止渴,而身体仍没有得到一滴水份。所以愿与行必须相辅并进、必须并重,才能产生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叫它是愿力,也可以叫它是感应。

今天时间不多,我想提出两点,供各位参考,也许抛砖引玉,各位同修因此更有所启发,得大受用。

第一点是:虔诚的愿,可以感应很快,不必等到满愿。

第二点是: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

关於第一点,我想以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取自《了凡四训》,一个是我自身的经验体会。

各位大概都知道有《了凡四训》这本书,这里有白话注解的本子赠阅。袁了凡先生是中国明朝人,做过相当大的官,这本《了凡四训》原是他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汇集起来,分为四类教训,写给他儿子的。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极合做人的实用,所以数百年来,流传极广。

袁了凡先生原名学海,本来是学医的,因为 先後遇到了两个人,改变了他一生的境遇。第一位孔老先生,命相专家。孔先生说他的命不应该学医,应该读书做官。并算出他那一年应中县考,得第十四名,府考 是第七十一名,一直算到他入京考科举,得第三名,可是没有考上举人、进士,而後被派去四川做官。但说做满三年,应即告退回乡,因为他只有五十三岁的寿命, 将於八月十四日丑时寿终正寝,并且命中没有儿子。

奇怪的是,袁学海自弃医、读书,应考之 後,所有县考、府考等的年分及考中名次,和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丝毫不差,这不能不使袁先生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因此逐渐的令他心灰意懒,因为一切都已前 定,非他所得更变,况且寿命不长,又无子孙,前途渺茫,所以感觉生命缺乏意义。於京城中入贡後(即全国会考被录取)回来,到南京栖霞山和一位云谷禅师,对 坐三日三夜,不曾闭眼。

云谷禅师即是袁学海遇到的第二位长者,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观及生命。云谷见他对坐三日夜而不起妄念,怪而问之。袁先生据实以告:因他的命运,已被孔先生完全算定,生死荣辱都有定数,且此生已来日无多,又无儿子,即使要生妄想,也想不出什麽妄想了!

云谷听了大笑:「我观你三日夜不起妄想,以为你是个豪杰,原来你只是一个凡夫。」於是云谷禅师给他一番很肯切的开示:

三世因果,丝毫不差,命数是有的。但是算 命只能算一个人的过去。今世所造的因,所得的果,在命数中算不出来。普通的人,因为今世的因并不极大,所以命运的改变虽有之,不很显着。可是,大恶的人或 大善的人,今世所造的因,足以影响他的命运。你听了孔先生的命数,就消极地放弃了今生造善因改变命运的机会,甘心受命运的支配,岂不是一个十足的凡夫!袁 学海深为感动,乃拜而请教。

云谷禅师问他:「你自审能中举人否?」袁 想了很久,说:「不能。中举人的人往往都是有福德的,而我这生毫无福德可言。」又问:「你自审能有儿子否?」袁也答不能,「水清者常难养鱼,而我过分的偏 爱清洁。和气能育万物,而我又常容易发怒。」,袁说了好几个理由。於是云谷禅师叫他在佛前痛自发露忏悔。袁先生於是在佛前立下誓愿,誓行善事三千件,求能 中举人,以答谢祖先之恩,并将他学海的名字改为了凡。

次年,袁了凡去礼部考科举,照孔先生的命算,他应以第三名录取,可是他考了第一名,这是第一次孔先生算的命竟不全准;而这年的秋天,袁了凡中了举人,就完全和孔先生所算的命不同了。

在《了凡四训》中有两段特别值得我们的注意,都是袁了凡自己讲的:

一、自在佛前忏悔、誓愿行三千件善事之後,我就常觉得有神明在暗中督察,因此战战兢兢对任何事都勤奋努力,一改往日懈怠随便的习气;

二、自发誓愿後,虽然第二年即中举人,可是三千件善事,却并不容易,一直到十一年後方才满愿。而且自己检点,过失还是很多。其中最大的是看见有善事可做而迟疑不决;或心想为善,而口上常犯过失,得罪於人。

这里我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袁了凡的佛前发露忏悔,并不仅是一种仪式,而是深心的至诚忏悔,有痛哭流涕的感觉,以这样的诚心为基础而生起的愿,力量极大,所以虽然他三千件善事的愿,要在十一年後方才满愿,可是第二年就中举人,达到了他的心愿,这就叫愿力无边。

第二个我想举的例,是五年前的七月四日, 内子居和如往生那天清晨,在八个小时握着她的手念阿弥陀佛後,心中是一片的空虚,好像失去了一件无价之宝,也像是一个迷路的小孩,不知前途依靠何在?就这 样的走进了家中的佛堂,而第一眼看到的即是佛桌上和如每晨念的《金刚经》的本子,一颗心就抓住了这本经本,发了一个要替和如每晨继续念《金刚经》的愿。到 今天已整整五年,尚未有一日间断。现在回想起来,发那个愿时的心境,确可算得是清净虔诚。此愿不知何日了!也没有一定的回向对象,但感应已经很是显着,不 但我个人因此有了一个精进修行的中心,即以那本《金刚经的研究》小册而论,现在已有六地的善知识分别出资刊行,包括中国大陆,增订版有的已是第四版,本数 已有几万本,译文已有俄罗斯文,越南文,相信一定有人因此得益。各位同修!请体会一下我那时发愿的心情,确乎可说是无相无私,至诚全心,并没有任何贪图, 所以至诚的愿,其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否则决不可能有这样的善果。

各位同修,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第二点, 「愿要发得大,愈大则感应也愈快愈大。」首先,我想要求各位,在想愿要发得大的时候,就只要想:「愿要发得大。」不要去想「这样的大愿如何还呢?」也不要 去想:「我是不是在空口讲大话啊?」更要忘了我上面所讲的「感应会愈快愈大。」就只是至诚的发大愿,以愿为中心,不作其他的想。所谓感应愈快愈大,是自然 的因果现象。你愈不去想它,感应就愈快愈大,愈去想它,就愈着相。

《金刚经》开宗明义,须菩提所问的问题:发了心的善男信女,应该如何安住其心?降伏其心啊?简单的说,就等於是我们常常想问的:我想学佛,但是应该如何修行啊?

佛在经中两次说明,要想学佛的,就得发大 愿,「我应灭度一切众生。」众生应广义的讲,是众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物质、情感,都叫众生。「灭度」是烦恼生死的解脱消灭。各位想一想,「应灭 度一切众生」是要将宇宙间的一切有情无情的烦恼生死统统消除。各位,我们要想消除一个人的一点点烦恼,都尚且不容易,这样的大愿,佛是不是叫我们在空口说 大话呢?当然不是。佛在《金刚经》中强调:「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所以愿发得大,不是说大话,和所谓吹牛不同,因为愿是 目标,愿是方向,愿是信心。

哥伦布数百年前,为了要证明地球是个圆球的理论,不惜冒生命的危险,航行於茫茫大海之中,历经种种风险,终於发现了新大陆。这要证明地球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圆球形的决心,即是佛法中所强调的愿,也即是一个人学菩萨行、学佛的目标、方向、信心。

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终成阿弥陀佛;普贤 菩萨的十大行愿,明白的说明,虚空无尽,众生无尽,众生烦恼无尽,我愿无尽,这是何等的心胸!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 应。各位请想一想,我们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可有那一刻的思想,那一刻的行为,相似於这些大菩萨们的心胸志愿呢!这是不是即是我们没有懂得如何学佛、修菩 萨行的要领呢?

也许各位在想,既然发愿这样重要,那麽我们应该怎样发愿呢?这个问题极切实际,应该是我今日想和各位研究的中心。

《金刚经》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千年来读诵《金刚经》的对这个问题都有讨论。问题是:为什麽在经首佛答须菩提的问题时,不说善男子、善女子,而说诸菩萨摩诃萨?而在卷中再答须菩提的类似问题时,则不再用诸菩萨摩诃萨,而是直答善男子、善女人?

我想用一个极浅近简单的解释,不知各位以 为如何?佛的先提菩萨摩诃萨,即大菩萨,是要我们以大菩萨的修行方法为榜样,所以指的是理想及目标。後面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是告示应如何实践。可是两个 回答的大意,都是「应灭度一切众生。」於此可见「灭度一切众生」不但是理想及目标,也是实践的具体法门,要我们逐渐的消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生死。既然要消除 众生的烦恼生死,自然不应该做可以造成众生生起烦恼或种生死流转罪恶之因的种种业。可是这谈何容易,决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所以佛在经中说:「知我说 法,如筏喻者。」有了目标方向,还得一桨一桨地努力划去,否则徒有目标,船还是动不了。

因此,有愿必须有行。我们应以大菩萨的宏愿作榜样为目标,而采用各种量力而行的划船方法,这样才能生起不可思议的愿力。

今天我只提出三种划船的方法,只能说是我粗浅的心得,各位举一反三,一定可以想出许多更适合您的实际情形的方法。如果各位同修可以将您们所想出的方法,也能写信告诉我,使我可以发更多更大的愿,大家多结善缘,十分心感。

我想介绍的第一个方法是:

要发您能做得到的愿,并且要发得大。

这话怎麽讲呢?我现在举几个相彷的例子,请各位细心体会,看那一个愿最大。

一、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将此功德回向父母,以报养育之恩;

二、我愿尽形寿每日念十遍心经,愿以此功德,祈求世界和平;

三、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四、今年我愿每日早晨念十遍心经;

五、今年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保佑合家平安;

六、我愿念一千遍心经,祈祷某某的病早日恢复康健。

各位,那一位愿意说,这六个愿中,那一个愿您觉得发得最大?(有人答:第三愿。)很好!很好!

各位请记住:一个愿如果有期限,就不是大愿。所以「今年」「尽形寿」「一千遍」都是期限,不是大愿。

愿有了目的,有了希望,或有了对象的限制,也不是大愿。所以「保佑合家平安」「回向父母」「世界和平」「早日病愈」都有了对象,都着了相,都有了限制,并不是虚空无尽,也不是大愿。

因此这六个愿中,最大的愿是那个最简单的愿:

我愿每日念十遍心经。

这个愿,您可以今世、下世、再下世一直念下去,此愿无有了期,所以谓之大。

此愿没有目标,即等於目标无量,回向功德,犹如虚空无尽,所以谓之大。

此愿没有对象,即等於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众生无尽,所以谓之大。各位一定已经体会出如何发大愿的秘诀。这种愿是您可以做得到的,可是顶要紧的是不要中断。

第二个划船方法我想介绍的是:

在大菩萨们的宏愿中,选一个您最欢善(相应)的愿,依照您现在可以做到的逐渐实行。

佛菩萨的宏愿很多,在中国的佛法传统中以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为最易选择。这十个都是大愿,一样的功德无量。我现在念出来,各位若听到某一愿时,心中生起欢喜的相应,您就不妨选这个愿作为开始:

礼敬诸佛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

请转法轮 请佛住世 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 普皆回向

我现在举两个例。譬如您觉得礼敬诸佛对您相应,您就依照您的实际情形,发一个可以做得到的愿,说:我愿每日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礼敬十拜。

如果您的配偶或父母是信耶稣教的,您不便在家中供佛礼拜,或病卧床上,都可以用观想或合掌以代替礼拜,只要至诚,一样是礼敬,并无差别。这个愿即是一个有无量无边功德的大愿。

又譬如说,您对广修供养相应,您可以发一个愿:我愿每日诵《金刚经》一遍,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贤圣大德。

这也是一个无量无边的大愿。倘若时间不允许您诵《金刚经》,那麽心经亦可以。这都是法供养,而诸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大。

第三个划船方法是一种善巧方便,只要您心真诚,小愿可以变大愿。

这方法是在您发任何愿回向时,在您原本回向之後,一定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如果袁了凡先生懂得这个善巧方便,他在发愿要做三千件善事,使他能中举人时,再加一句,愿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他不但照样中举人,而且更造了无相的因,将来会结无相的果,无相的果,即是佛果。

愿各位在这次庄严寺的夏令营中法喜充满,功德无量,并愿我们大家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於庄严寺佛学夏令营 

(三十一)修福

今年在庄严寺夏令营中,我以「愿力」为 题,作了一次讲演。其中引用了《了凡四训》中袁了凡所发的要做三千件善事求中举人的愿。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信,他说:袁了凡的许愿,只是为了他自己想中举 人,何以福报能有如此之大?他觉得我这个例子举得不恰当,远不如第二个例子,为居和如继续每天早晨念《金刚经》,那才是真心大愿,应该感得大的福报。

这位朋友自有他的见地,我很钦佩,也因此引起我想对佛学中的几个术语:福、求福、修福、福德、功德作一些研究,希望对通常所谓的「修福」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以帮助我们修持。这是今天应继如法师之嘱,来大觉寺和各位同修研究这个题目的缘起。

凡是学佛的人,都想修福,所以究竟怎样才是修福,应该是我们都希望明白的课题。我今天并不想追究高深的理论,而是想寻找出一般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修福方法,使我们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符合了佛陀所指示的做福德、功德的正知正见。

求福、修福、做福德、做功德都是佛教中所提倡的事,但是这些「因」所能结出来的「果」,却有程度深浅的不同,及究竟和不够究竟的差别。所以求福并不是修福,做福德也并不是做功德。

今天我想分为三个段落来和各位研究: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麽不同?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麽不同?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一、求福和修福有什麽不同?

在说明什麽是求福,什麽是修福之前,我先举几个例子请各位来评定,也许可以帮助大家对求福及修福有更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例子:在庄严寺观音殿的正中,有一 尊五彩的磁的观世音菩萨像,旁边站着一位张着笑口,活泼可爱的童子像。有一天我正好在殿上,看见有一对年轻男女,很虔诚地跪在观世音菩萨前面祈求。这位年 轻的太太看见我在边上,很自然的问我:「请问你晓得这里的签筒在那里?」我答:「这里并没有求签设备。」她问:「那末我们怎麽知道观世音菩萨答应或不答应 呢?」我说:「你不妨抛一个二毛五的角子,看见老鹰在上面,不就可以表示观世音菩萨已答应了你们吗?」他们大概很同意这个建议,马上拿出一个角子,又祈求 了一回,往上一抛,只见他们都望着地上,满脸笑容的又拜了一拜,高高兴兴的走出殿门去了。

各位觉得这对年轻男女是在求福呢?还是修福?

(所有的回答几乎都是求福。)

第二个例子:中国唐朝时代,有一位玄奘大 师(就是通俗小说西游记中所说的唐僧),他千辛万苦,冒了生命的危险,经过沙漠地区,远去印度,收集了许多佛经,回来中国,然後以他一生的精力,将很多经 典译成中文,是一位奠定在中国发扬佛教的重要人物。各位常念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即是他所翻译的。

各位,玄奘大师的取经译经,是求福呢?还是修福?

(几乎一致的回答是修福。)

第三个例:大约两年前,那时和如纪念图书 馆正落成,《金刚经的研究》这本书也已出版。我收到一封不具名也没有地址的短信,大概是一位女士写的。她说她读了我讲述的《金刚经的研究》,对於居和如十 八年每日早晨念一遍《金刚经》的记载,觉得念《金刚经》有这样的福报,实在太好了,不但生前有一个好丈夫,死後还造图书馆纪念她,很受感动。现在她也开始 每天早晨念一遍《金刚经》。

各位,她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回答颇不一致。)

第四个例子:就拿《了凡四训》中袁了凡的 第三个愿──做一万件善事,求中进士为例。袁了凡中了进士之後,派去四川做县官。明朝时代,县官的权很大,他可以不必请示上司就决定更变老百姓应缴纳的粮 税。袁了凡做了县官後,体恤农民的艰苦,下令减税,万民腾欢,感得神明托梦,说他这件减税善举,已满足了他做一万件善事的誓愿。

各位,袁了凡减税这一个决定,是为了求福呢?还是在修福?

(有的答:袁了凡是在还他求中进士的愿,应该是求福。有的答:袁了凡的减税,是为万民着想,心中甚至於并不一定有还愿的想法,因此他这一举动,应该是修福。)

各位,你们都答得很好。

求福似乎比较简单明了。所以让我们先来研究修福。因为我近年来读诵研习,都以《金刚经》为中心,所以想以《金刚经》中对「修福」的观念,和各位加以研究。

各位所常念的《金刚经》是鸠摩罗什大师所 译。在他所译的《金刚经》中有这麽一段:佛说後世「有持戒、修福者」,於佛所说的教理,「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里鸠摩罗什用了「持戒、修福」四个字。 在《金刚经》的另一种译本中,即玄奘大师的《大般若波罗密经》第五七七卷,玄奘大师将这四个字译成「具足尸罗,具德具慧。」尸罗是戒字的梵文音译,所以 「具足尸罗」即是「持戒」;而「具德、具慧」即是「修福」。换句话说,要具备德及慧两个条件,方是修福。

什麽是「德」?佛书中有一句经文叫「善满 称德」。通俗些讲,就是说你善事做到家了,称为有德。德又有「福德」和「功德」之分别,这其间相差很远,我们在第二点讨论中,将细细研究。这里玄奘大师所 用的「具德」,应该说是福德和功德两种都具备。换句话说:修福的人不是单做福德,也须做功德。

什麽是「慧」呢?慧即是智慧,大智慧在佛经中就叫般若,这是梵文的音译,读作「钵弱」。

所以修福的人,不但是修德──修福德,修功德;还得修慧,六波罗密中的禅定、般若都包括在内。

因为修功德又修智慧,所以修福的人必定心胸广大,我执轻微,以众生为对象,以普渡为愿力,这就和求福的只为了自己或小我的幸福、财富、名望、权势等有了极大的不同。

不过话得说回来,「修福」固然是我们学佛 的应该致力学习的法门,但「求福」还是值得提倡的。不但能求福总远比不知求福的好,而且在这个时代,高谈修福,怕有拒人千里的流弊。所以一切善事,不论为 己为人,不论是大是小,我们都要赞扬称颂。对十善道行之有素的人,自会慢慢的懂得「不住相布施」及做功德的优胜向往,这是修菩萨行的同修们所应该特别注意 的善巧方便。

二、福德和功德有什麽不同?

禅宗里有一个很出名的掌故,那是达摩祖师初到中国和梁武帝的一段不相投机的对话。

梁武帝听说西天有一位大德来临,就兴致很高的接见他,并问达摩祖师:「我一生造庙度僧,布施设斋不计其数,请问我的功德大不大啊?」达摩祖师回答:「实无功德。」这一来话就讲不下去,很可能梁武帝就此拂袖下殿,迳回後宫去了,自此不再见达摩大师。

在《六祖坛经》中韦刺史以这件掌故请教六 祖慧能。六祖的回答是:「武帝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六祖讲了很多道理,他的结论是: 「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不是我祖师有错。」六祖所讲的道理,恐怕不是我们完全能听得懂,各位有兴趣研 究,不妨请看《六祖坛经》的疑问品。我现在只选出其中一二点,相信是我们可以逐渐做得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做真功德。

六祖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於礼是德。」「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吾我自大,常轻一切,即自无德。」又说:「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即不轻」就是说不轻视别人,「常行普敬」就是普遍的尊敬别人。

所以功德这件事,说它容易,却又很艰难,像梁武帝造了这麽多寺庙,做了无数的供斋、布施,可是达摩祖师说他并无功德;说它难做,却又似乎人人都能做得到,因为只要内心谦下,常能尊敬别人(重视别人的意见,对人有礼貌),不自己以为了不起,即是功德,各位听了觉得如何?

现在我们对「功德」已有了一个约略的概念,我想和各位再研究一下《金刚经》中对「福德」和「功德」是怎样区别?使我们可以更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我在研究《金刚经》的时候,曾有过一个有趣的问题:鸠摩罗什大师有时用「福德」,有时用「功德」,他是不是随便使用这两个术语呢?今天我就不会有这样幼稚的问题了,因为几年来我觉得鸠摩罗什大师对於字眼的选择,是十分认真和严格的。

所以我们如果能研究出,他在什麽情况下用「福德」,又在什麽情况下用「功德」,则对这两个术语的了解,一定更能清楚。

我於是做了一番统计的工作,发觉他在全文中一共用了十八个「福德」,用了八个「功德」。分析下来,概括的说,凡是提到众生的布施,都用「福德」(有十五处),凡是说到对《金刚经》,信心清净,受持读诵,则用「功德」(有六处)。

各位也许会问,还有三处「福德」,及二处「功德」是指什麽呢?

这二处「功德」,一是佛说他自己曾供养了 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佛,供养诸佛,是有极大功德。一是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佛也说有功德,但不及另一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所得的功德大。 这里请各位注意,佛说的是菩萨的布施,并不是我们凡夫的布施。佛在《金刚经》一开始即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又说:「若菩 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所以四相未除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梁武帝所布施的,大都是得人天福德的果,而菩萨的恒沙世界七宝布施,则在无量福德 之外,更有功德。为什麽呢?佛说:「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不贪着,故说不受,广行布施而若无其事,所以有无量功德。希望各位细心体会。

还有那三处「福德」呢?那是闻《金刚经》经义而生净信,受持读诵及至四句偈等,都有福德。换句话说,布施固然有福德,诵经也有福德。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佛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

一、福德是由布施(包括持戒、忍辱、精进)的因所产生的果。

二、功德是对般若经典信心清净,受持读诵的因而产生的果。

也可以说,功德是智慧(包括禅定)的结晶,而功德中也包含了福德。

三、我们应该怎样修福?

我希望各位不曾被我讲了一大堆的福德、功德、求福、修福而弄得头昏脑胀。让我来说一个掌故,各位也许可以轻松一下。

据传说在中国苏州有一条自乡间通到城市的要道,每天有很多乡下人进出。这条街只有六尺宽,名叫六尺巷。这条巷在两家大园宅之中间,至於这条巷的由来,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

不知道是在那一个年代,其中一家园宅的主 人是在京中做丞相。有一天他收到家乡管家的一封紧急报告,说隔壁邻居无理,硬说两家之间的园地划界不清,照邻居的意思,我们得退进三尺,园地极大,若退进 三尺,要损失很多土地,请示主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位丞相,看了管家的报告後,在他的报告後面,批了几个字:「让他三尺亦无妨。」管家收到主人的覆示後,就 将主人「让他三尺亦无妨」的意思去告诉邻居,邻居听了,哈哈大笑,对管家说:「你看!你家主人多麽大方,我可也不能小气,我也让他三尺亦无妨。」於是辟出 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便利了很多乡人,不必再绕道进城。这条通道就叫「六尺巷」。

现在言归正传,我们应该怎样修福呢?各位自己及各位所熟悉的大德亲友,修福修得很多,我多少有些班门弄斧,不过尽我所想到的,提供各位三个半方法,以供作各位的参考,欢迎大家来信批评讨论。

(一)不要批评人。这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并不容易。一个值得介绍的心得,是尽量发掘对方的长处,欣赏他的长处,学习他的长处,赞美他的长处。当我们注意对方的长处时,自会减少批评。又千万避免在许多人面前批评一个人,或搬弄是非。这是修福,是修功德。

(二)实践普贤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每一行愿都在修福,其中对一般学佛来讲,忏悔业障及恒顺众生最易引您走上修功德的正路。

(三)受持读诵《金刚经》。劝您每天至少念一遍。这是出於我亲身的经验,体会到《金刚经》实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也是顶容易做得到的修福,而其功德无量。

至於什麽是半个方法呢?

如果您和人争吵生气,或被人欺辱时,倘能生起「让他三分亦无妨」的心,往往可以堵造业之途,开修福之门。这是半个修福的法门,供各位一笑。祝各位福慧双修,谢谢各位。

一九九三年讲於纽约大觉寺 

(三十二)缘

今天我们在庄严寺聚会,依佛法来讲,是因为我们彼此宿世因缘成熟,或者说众缘具足,所以能聚在一处,并非偶然。这个「缘」字在佛法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诸法缘生,性空缘起,都是佛陀亲证的重要教义。

今天我准备和各位讲两件我亲身遇到的事实,想在这些事实中,让各位体会到缘的重要性及微妙处,供各位参考。

在未讲这两件事实前,应该先对这个题目 「缘」字稍有交代。根据《辞海》,这个缘字,音「沿」,「因也」。所以在中国文字中,也可以说缘即是因。可是在梵文中,「因」是 Hetu,「缘」是  Pratyaya。Hetu 是指结某种果必须要有的主因。譬如结瓜结豆,必须要有瓜或豆的种子,所以种子是主因。而 Pratyaya 是指所有帮助这 主因结成果的助因,助因就是佛经中的「缘」,没有缘,这主因就不可能结果。譬如种子必须有日光、水分、泥土等方能结瓜或结豆,所以日光、水分、泥土等就是 助因。中国的佛经多从梵文翻译过来,所以在佛经中也将因和缘分开,主因称因,助因称缘。没有缘,或者缘不具足、不够,这个主因也就会迟迟结不出果。这一个 真理,十分重要。我们如果能彻底掌握住这个真理,对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事情,都会渐渐地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可以帮助您减少因为这类事情而引起的 梦想颠倒,甚至於身心受苦。

一九七四年,我有缘认识了西藏密宗白教的领袖第十六世大宝法王。那是他第一次到美国来弘法,住在我长岛的菩提精舍中,因此有相当多的机会亲近他,他的弘法热忱与慈悲和蔼,给我极深的印象。

一九七五年,他第二次来美,要我帮他在纽约建一所白教的北美道场。那时美国佛教会已发动造庄严寺。敏智、仁俊、圣严等各位法师,带领着不少同修,真所谓筚路蓝缕,正在一片荒山森林中觅径辟路。我记得仁俊法师那时曾口占一诗:

一片天青一片禅 山深水活意超然

他年最是宜人处 岭上梅花谷口莲

今天正好仁法师亦在座,不知仁法师还记得这首诗否?目前还是岭上无梅谷缺莲,不知仁法师愿发心来完成您的诗意否?

美国佛教会那时已在我四百六十英亩的土地 上,选了一百二十五英亩(相当於五十二甲余)的土地,包括一个五英亩大小的湖。所以,当大宝法王嘱咐我帮他兴建北美道场时,我就将剩下的三百三十五英亩地 全部让他选用。可是说来奇怪,他们踏遍整块山地,竟找不到一处像庄严寺那麽背山面水,三边怀抱的适当地形、各位!请注意,这是缘不具足的第一个象徵。

一九七六年中,大宝法王好不容易选定了一块在卅五英亩湿地边缘上的高地,准备将来将此大湿地开辟成湖。同时,我又为他在那地的近旁,买下一所房屋,作为他们的临时场所。这所房子後来仁法师也曾辟为精舍,驻锡其中。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一切法律文件都已准备好,决定正式签字。大宝法王及他的几位仁波切及随员等都已住在那屋里,客厅怖置得相当华丽,屋外也褂满了西藏旗帜,充分表显出密宗道场的风格及庄严气氛。当我到那所房屋去谒见大宝法王时,他们还吹起号角,以示隆重。

可是,缘不具足的象徵接二连三。正当我走 进厅内,向大宝法王顶礼时,挂在墙上的一张他的照片,忽然掉了下来,随从为之失色。後来我们准备签字时,姜贡仁波切将大窦法王常用的墨水钢笔交给他,请他 签字,大宝法王签了下去,可是笔中竟然没有墨水。这一来又是一阵忙乱,赶快换来另一支笔,方才签字盖章。

一九七七年五月,大宝法王在那选定的场 所,举行净场典礼四天。第四天来宾约三百人,包括了当地的镇长等,我记得陈健民居士还专程从三藩市赶来参加。仪式在一个大帐蓬中举行,正当仪式进行中,忽 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一时风声、雨声、号角声、铃声、鼓声混成一片。现在回忆起来,後来几年中庄严寺的几个重大法会,总是天色睛朗,相较之下,实在感到 有些不可思议。

以大宝法王的修持及经验,我绝对相信,他对这块地缘不具足的事实,一定更比我们敏感。所以在净场之後,他们就积极地寻找其他的地区。

几个月後,大宝法王对我讲,他们在纽约的  Woodstock 看中了一家有四五十间房间的旅社,因主人年高,正在廉价出让。旅社在山丘上,气势不错,也有足够的土地可供作扩充。法王问我愿不愿 意助他买下那边的地及旅社,他愿放弃此间的三百多亩土地。因为有现成的房舍,他们可以立即成立道场,接引信徒。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并遵照他的意思去做。

各位如果到过 Woodstock,看到 现在他们新盖好的华丽庄严的西藏式寺院,不能不钦佩大宝法王的明智决断。而我,这二十年来,深深地体会到要在一片荒山中建造一座寺院是何等的艰难辛苦。现 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类缘不具足的象徵,他们不另去找地方,不找到 Woodstock 有四五十间房间的场所,仍在这块地上开山辟路,从头做 起,KTD(大宝法王的道场)绝不可能有如今日的成就。

各位,现在我想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件事实中,各位可曾发现些什麽道理?

(有的说:「大宝法王道场的缘不在此地,是在 Woodstock。」有的说「因为他发觉这块地不适合,所以又去找别的地方而找到了 Woodstock。」有的说:「因为此地的缘不具足,反而造成他得到 Woodstock 的缘。」)

你们都说得很对,不过我特别想强调的,是「因为此地的缘不具足,反而造成他得到 Woodstock 的缘」,使他能提前成立道场,奠定基础,完成新的寺院。

各位,这个关键在什麽地方呢?根据我的观察:关键在於他能保持冷静的头脑,他不因为此地缘不具足就懊恼,怨天尤人或放弃。他充分地利用了这里缘不具足的缘,仍能使我高高兴兴地帮他建立 Woodstock 的道场,更迅速圆满地完成了他的目标。

各位不妨自己回想,您过去有没有缘不具足的经验?而您是如何利用这个缘不具足的缘?

我再举一个例子:在我读高中一年级的时 候,忽然患了白喉,那是一种传染病,所以我被逼辍学,只好回家乡养病。各位请注意,读书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的助缘,所以病了,即是缘不具足,不能继续读 书,只好回家。那时我还不懂佛法,什麽叫缘?或者缘不具足?所以因传染病而被逼辍学,心里非常难过,可是毫无办法。

在养病期间,没有事做,一天到父亲的书房里,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叫《楞严经》,竟看得大感兴趣,不但烦恼懊伤的心情大为减少,而且成了我以後对佛法发生兴趣的开端。研究《楞严经》要有空闲的时间和清静的环境,所以家乡养病,竟成了读《楞严经》的极好助缘。

这是我今天想贡献各位的第一点:凡是遇到缘不具足,您原想达到的目的遇到障碍挫折不能完成时,千万不要懊伤烦恼,怨天尤人,要尽量保持冷静的头脑,这个缘不具足的缘,往往能使您达到一个比原先更美满的果。这是学佛的真正好处,不仅是理论,希望各位记在心上。

我想讲的第二件事,即是庄严寺的这尊千年 古观音像。这尊观音像降临纽约庄严寺的故事,在座的已有不少位听到过。简单地讲,是在距今六十六年前,有一位自称做进出口生意的北欧丹麦人,送一大堆残破 的木质古像到 MR.PAUL RUDIN 家里,请他修理。MR.RUDIN 是一位雕刻家,那时才廿九岁,住在距离现今庄严寺不远的地方。RUDIN  接下来研究之後,发觉这一堆破木像是一尊东方的古雕像,他自知经验不够,无法修理,要退回给那位丹麦人。可是依照留下的公司电话及住址,竟无法找到这位 , 丹麦人,也不见他再来。隔了一年,RUDIN 只好将这一大堆木料存上阁楼,等他来取。可是这样一等,竟等了六十三年。

一九九一年,他已九十二岁,听说附近有中国人在造庄严寺,正在雕塑一尊大型佛像,他好奇心起,乃与八十七岁的夫人,於是年十一月扶杖前来参观。那时正好陈长庚教授将大佛头部塑成,老 RUDIN 欣赏之下,叹为观止。

三个月後的一九九二年一 月,MR.PAUL RUDIN 就逝世了。据他夫人讲,他临终时说,在阁楼上的那尊东方古艺术品,他没办法将他修复,但保管了六十多年,现在已找到了可 以修复这古像的人及这尊古像应该在的地方。他说:「我的任务已了,可以走了。请您将这尊古像捐给庄严寺。」

这个故事,听来好像很简单,可是这一年多来,有许多问题,我竟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想趁这个机缘,列出几个重要的关键问题,请各位来共同研究。

在这个故事中,除古观音像外,有三位重要的人物:丹麦人、RUDIN、陈长庚教授。

我们现在暂且不谈这尊古观音像在这一千多 年的漫长岁月中,如何雕成?供养在何处?如何遭破坏?何时又修复?(照陈教授在修理过程中发觉,至少有过一次重修。)如何又遭破坏?如何及何时落入外国人 手中?如何运出中国?曾到过什麽地方?如何转入这位丹麦人的手中?这些问题,太渺茫也太复杂,而且根本无法考据证实。只有一点可讲,即是在这过程中,一定 包含了许多微妙的缘,我们且不去讲它。今天,我们就从丹麦人开始。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位丹麦人为什麽会将 这破旧不全的东方雕像,送到年才廿九岁,住在纽约郊外的 MR.RUDIN 家中?他一定作过一番调查,方才知道 MR.RUDIN 是一位雕刻家,那 末,他也应该知道在纽约、波士顿一带,比 RUDIN 出名的雕刻家多得很。他既是做进出口生意的,不会不知道美国许多都市中的博物馆都会出高价收买古 物,一定会有懂得东方艺术的雕刻师肯和他合作或向他收买这件古物。而他不如此做,却偏偏送到一位住在乡郊的年轻雕刻家家里去。

各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一个重要的缘。因为如果这尊破像在一位有经验的知名雕刻家手中,很可能这尊像今天不会在庄严寺,而是在大都会博物馆。您说对不对?

又譬如送到一位四五十岁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家中,即使一切都和 RUDIN一样,将之存入高阁,六十三年之後,他将是一百十岁的人,完成任务的希望将十分微小。所以,廿九岁竟是可以付托的最高年龄,您说奇怪不奇怪?

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丹麦人的失踪。很明显 的,MR.RUDIN 急於将这堆破碎人像还给丹麦人。可是据 RUDIN 夫人讲,RUDIN 曾三番两次打电话,却无人接;按地址去找,也找不到这家 公司。丹麦人则一去不回,不曾再露脸。各位,如果丹麦人是存心要毁灭这堆破料,则又何必这麽大费周张地送去 RUDIN 家。这是木材,尽管是硬木,但还 是可以火烧。因此,在这整个故事中,这位最重要的人物,丹麦人的出现及失踪,实在具有高度的神秘性,始终在我心中成了不可思议的缘。各位,有何高见?

第三,有 MR.RUDIN 这个人出 场,也很特别。庄严寺离开他住的 PATTERSON 不到半小时车程,中国人造庄严寺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塑造大佛像也已近一年。他不早不晚,偏在他去 世前三个月,忽然动念要来庄严寺看佛像。九十二岁的高龄,扶着手杖而来,已显得老态龙锺。各位,这个时间实在凑得太妙了。如果他早来,大佛头部尚未塑好 (只相差几天),他也看不出陈教授的手艺,不可能生付托有人的心。倘若他动念太迟,已经病卧床上,这个缘也将错过!倘若他不来看,我相信他也绝不可能起意 付托有人,找到应是此像所在之地,遗言夫人,将此像捐给庄严寺。各位,请想一想,这个缘是何等的微妙,差不得一点,简直令人有一发千钧之感。

第四,MR.RUDIN 一生做雕刻家。 我到他家中去的时候,看到很多他的作品。据他夫人讲,他也曾有作品为博物馆所收买,则在此漫长的六十几年中,难道 RUDIN 竟没有动过学习东方雕刻艺 术,将这尊古像修复,让大博物馆高价收买的心吗?退一步讲,他在艺术圈子中这麽久,难道找不到一位其他的雕刻家和他合作吗?这尊古观音像,只要在他九十二 岁以前,即已修得像个样子,即会被博物馆收买,就不可能降临庄严寺。所以在阁楼上等了六十三年,竟变成今日所以会在庄严寺重行出现受人供养礼拜的重要因 缘。您说微妙不微妙?

第五,陈长庚教授的登台,当然也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因缘。不但 RUDIN是因为看了大佛头部而生付托有人的决定,如果没有陈教授,即使 RUDIN 要将这堆古木像送给庄俨寺,我敢担保我们决不 敢接受。陈教授原在中国杭州艺术学院担任教授。一九九○年初,来美探望儿子,原定七月间回去,不料六四事件发生,回去不得,留在美国,遂担任了塑造大佛的 角色。如果没有六四事件,等我们决定要建毗卢大佛时,他已早回国去了。MR.RUDIN 是不是也会看中另一位中国雕刻家的手艺,那就不得而知。所以,这 个缘也十分微妙,六四事件和陈教授原定的回国日期相差仅一个多月!

第六,再推前一步,我们为什麽会在此地兴 建庄严寺?为什麽先建一座观音殿而不像一般建寺,先建大雄宝殿?为什麽会决定造毗卢遮那大佛?这些都是使今天有这一尊古观音像供在此地的重要助缘。千年前 这尊观音像很可能是在中国的故都长安,而今日却在万里外的U.S.A,仍旧由中国人将它修复,受中国人的礼拜供养。各位,这尊观音与我们中国人的缘,可不 能说不深呀!您们的感想如何?

我可惜不能像仁法师一样当场口占一首,但此中情节,实在值得题诗以记。不知仁法师能满我们的愿不?

对於各位,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各位现在已知道这尊古观音像,是因为这许多微妙的缘聚合而成。可是今天各位之能在庄严寺供养这尊观音像,其中还有一个极重要的缘,这个缘是什麽?我不讲了,要留给各位去参,参透了,望您多多珍重。祝您们福慧增上。谢谢各位!

(三十三)悲

今年四月间,纽约 Rochester  有五、六十位同修到庄严寺来,其中有一个节目,是要我和他们讲「佛教的中心思想及如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接到了这个题目,竟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个题 目实在太大了。要在浩如烟海的佛教教义中,选出那些是中心思想,实在不是我这样只学了一点点佛法的人所能够讲的。

历来大德,见仁见智,也没有大家一致的说 法。这也可能是因为众生宿根因缘各有不同,对某些人讲,某种教义是中心思想;对另一些人来讲,也许另一种教义对他们更有益。各位大概都知道禅宗的六祖惠能 是听五祖讲《金刚经》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可是我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已经几千遍了,还是不彻不悟。那末,「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不能算 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呢?

至於应用在日常生活上,则法门八万四千,更可能因人而异。应机的法门,往往能一听即欢喜,一学便深入;不应机的法门,大师们尽管说得天花乱坠,他过耳即忘,得不到好处,这也是常见的事实。

可是那天我觉得他们所出的题目,的确也是 很多人想知道的,我总得尽我所知提供答案。所以,我说:「我很惭愧,因所知很少,只能贡献各位一个字,这个字是什麽呢?是『悲』字,是慈悲的悲,悲悯的 悲,大悲心的悲。诸佛以大悲为根本,所以悲可列为佛教中心思想之一。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能念念和悲心相应,自然容易走上 福慧双修,成佛的正路。」

那天我提出了这个「悲」字後,请大家静默了一分钟,让大家思惟一下,是否对於他们所提出的题目,有了答案?我说:「如果各位满意了,我可以讲讲别的有趣的掌故,譬如这尊千年古观音像的来历。如果各位认为我应该再将这个悲字加以引申,则请举手。」

结果,几乎所有的人都举手。

可是那天因为时间有限,要问其他问题的人很多,我只简略的将「悲」分为「悲己」及「悲人」作了一些解释。所以今天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作详细的讨论,以补不足。

什麽是悲及大悲?

在一般的中文字典中,悲的定义是「痛」。 这个「痛」可不是肉体的痛,如背痛、牙痛等,这个痛是心灵上、精神上的痛。《辞源》的注解中接下去说:「有声无泪曰悲。」这是一种伤心极深刻的表示。 「悲」还有一种意义是怀念、顾念。《辞海》举了这麽一个例子:「游子悲故乡。」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字所下的定义。

佛教传入中国,译经的大德们选用了「慈 悲」两个字来表显佛陀及菩萨们的重要心态,所谓「慈以与乐,悲以拔苦。」所以,在佛法中「悲」的含义就扩大为「恻怆他人之苦而欲救济之心也」(《佛学大辞 典》)。换句话说,悲已不单是在心痛及怀念对方,而是进一步要设法如何消除对方的苦。

各位,通常我们所讲的悲,大都在这个解释的范围内。以我的浅见,这还不能算是佛菩萨的「大悲」。这里有能悲的主体——我;所悲的对象——别人;苦的事实如病痛灾难,有时间性,有生灭相,所以还不是离相的大悲,而大悲必须不着相。

离相的大悲,只能说是我们学佛者的目的地,是彼岸的境界,但也是我们划船的指针。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在划船的阶段,所以把握住这个指针、方向,十分重要。为加强对於大悲的说明,我想举两个例子:

今天有很多位母亲在座,所以我先举一个母亲和初生婴儿的例子。

我得承认,我没有做过母亲,所讲的话是否 正确,还得请各位母亲指正。不过,我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所以也有些因观察而体会出的做母亲的心态。当和如生第一个孩子——梅儿时,我们住在昆明电工厂中, 那时日本的飞机常来轰炸昆明。在初生梅儿的几天中,和如心中好像什麽都不要了,只有这个婴儿。只要孩子一哭,她就马上喂奶;晚上只要孩子一动,她就立即惊 醒;一有警报,抢着婴儿就往防空洞跑。

那时我的印象,在和如的心目中,婴儿和她 是不分的。并没有「我是母亲,你是我的婴儿」的观念。这个初生的婴儿,还是和在胎胞中一样是她的一部分,婴儿即是她。所以婴儿饥饿,即是她饥饿;婴儿不舒 服,即是她不舒服;婴儿有危险,即是她有危险。在座的听了我这几句话,有的也许只能意会,有的也许回忆起她自己的经验。各位,和如的这些行动,不但没有我 和婴儿之分,也不是为名,我一句话也没有称赞她,她并不以为恼;也不是为利,根本无利可图;她也没有得到什麽好处。这种悲心接近佛菩萨的大悲。

各位,第二种例子是在灾荒急难的场面中, 往往可以见到有奋不顾身而救人的人。在没有时间转第二个念头的刹那,这种大悲本性的显现,忘了人我之分,而做出奋不顾身救人的可悲可泣的事蹟,实在是有情 人类的一种美德。他不是为名,也不为利,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充分的发挥了佛菩萨的大悲精神。

所以,佛在《金刚经》中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大悲不但无我,而且无法,无法就是说连这是一种慈悲,是有福报,是有功德的种种观念,一概都没有。这样无我、无人、无法而行悲,才是大悲。

各位,接下去我将「悲」分为「悲己」及「悲人」加以引申,那是一种方便的讲法。希望各位在想到「悲己」时,也想到「悲人」;在想到「悲人」时,也记起「悲己」。这样渐渐的自能启发您本具的般若正智。

悲己

什麽叫悲己呢?悲己就是悲悯您自己。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爱恤您自己。说来也许很难令人相信,一般人很少是爱恤自己的。

我举几个常见的例子:

明明知道饮酒要误事,可是自有人类以来,不论东方西方,天南地北,喝酒的人多得不可计数,而误国误人的记载,更不胜枚举。最近纽约城中,有人喝醉了酒,午夜开车,撞死从餐馆中出来的母女三人,关入牢中,以杀人罪起诉,他的一生也许就此完结,您说这人是不是悲悯自己?

又明明知道吸烟伤肺,而且已经有明显的科学证明,可是吸烟的人还是这麽多,好像来日方长,吸了再说,并不替自己的健康寿命着想。

贪口味,则更是普遍,而且美其名曰口福,殊不知此种福气是造成日後各种病痛的主要原因。您说他知不知道呢?他明明知道,可是就是贪吃。

毫无控制的让自己生气发火,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生气不但会伤害自己身体,而且更易损伤与人的情感。各位也许也遇到过这种人,常会因一件小事而自己控制不住,甚至有恶口伤人的,事後则又自己懊悔怨恨,晚上失眠,您想他这样对待自己,是不是太不够悲悯了呢?

进了佛门,受过五戒,或者已现出家相,则应该早已明白身业、口业、意业的因果严重。可是真有几个人能完全不造身口意三业呢!其中尤以口业最易犯,瞋心最易起。

以上都是几个常见的例子,各位请仔细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悲己」可真并不容易啊!这也是所谓「我相难破」,各位如不信,不妨试一试,随时留意!看您是不是能够「悲己」,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办法。

悲人

什麽叫「悲人」呢?悲人就是悲悯对方。各 位,这里我想强调一点:一般所谓的「人」,往往是只指人类。不错,人类的苦痛,已经说不尽,每天翻开报纸,看电视新闻,几乎都是令人痛心慨叹的报导,所以 能对人类起悲心,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我们学佛的,应该明白,「悲人」的「人」并不是狭义的人类,而是广义的众生。而且这里的所谓众生,不仅是指有情感、 情慾的众生,也包括了凡众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无情的众生,譬如房屋、用具,以及一花一草、一纸一笔都是众生。讲到此处,各位也许会问,对一纸一笔,又怎麽 生悲呢?各位说得不错,悲心有时候是难以常情理解的。不过到悲心纯熟的阶段,一个人自然而然的会生起对任何东西都有珍惜心,不浪费心,不随意毁坏伤害的 心,这才是悲心的充分表现。

在美国物质太丰富了,我常常看见小朋友们在一大张洁白的纸上,画上几笔,就向地上一抛,又另外拿起一张洁白的只在画,好像纸多得很。这种不爱惜东西的习惯养成,会障碍悲心的生起!

根据一般的经验,「悲人」要比「悲己」难。为什麽我这样讲呢?因为第一,您是以一个有限的力量来应付无限的要求。第二,您会遇到必须作一个权衡轻重的判断选择,有时会感觉到不容易。

关於第一点,我想比较容易明白,各位大概都有这种经验,譬如以钱财布施来说,就会觉得不能随心所愿各处都捐。为什麽呢?因为任何人的财力总是有限,而需要钱财帮助的地方或众生实在多得不可胜数。

那末,怎麽办呢?

《了凡四训》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到她家附近的一个庙裹去,她看了庙中的庄严佛像,生起极大的欢喜心,很想捐钱给庙里,可是一摸袋中只有二分小钱,她就将这仅有的二分钱捐给了庙里,庙中的方丈,得知了这件事,就特别跑出来为这女孩祝福称赞。

多少年过去了,女孩长大,被选入皇宫为妃 子。一天她想起家乡的寺庙,就带了几千两银子到庙里来,奉献了大量银子,这位方丈得知了,差一个小徒弟出来招待她。这位皇妃觉得很奇怪,就进去找方丈, 说:「方丈呀!您应该还认得我就是某家的孩子呀!我小的时候,曾在此捐了只二分钱,您却特地出来亲自为我祈福。今天我奉献了几千两银子,您却只差个小徒弟 来迎接我,是什麽原因呀?」方丈说:「因为您捐二分钱的时候,您的心远比今天捐几千两银子要既真且切!」

各位请记住——既真且切。

各位也请不要误会,这个例子并不是说,当 女孩捐了她仅有的二分钱,她就得饿死,并不,她的父母照样供给她生活所需的一切,她也没有其他负担,不过,这二分钱确是她那天可以自己作主的仅有资产,她 可以去买糖果吃,可以去买玩具,可是她不这样自己享受,而捐给了庙里。所以说她捐这二分钱是既真且切。後来的几千两银子为什麽反而不既真且切呢?因为她那 时拿出几千两银子并不伤害她自己的享受。

关於第二点,我想举一个例子,也许更能清楚。

我有一个年轻朋友,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四苦中,病的痛苦为最明显,也最普遍,而且这种苦,往往持久多年,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实在可怜,所以他决心学医救人,进了医科大学,书念得很不错,也常接触佛法。

有一天,他忽然来找我,说他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有大群的白老鼠来找他讨命。他惊得大叫,醒来满身冷汗。他说:「这些白老鼠都是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所杀死的。」可是他说,他学医,这种实验又不得不做,问我是不是只好放弃学医,或者我有什麽建议。

当时,我问他:「您觉得救人重要呢?还是 救您自己重要?」他想了一想说:「救人重要。」我说:「既然肯定救人更重要,那麽您就得好好的学医,尽快的学成,做个好医生,全心全意的救人,而将您真心 救人的功德,回向给这些因助您救人而舍了生命的白鼠,愿它们都超生净土。在实验室中只杀不得不杀的,不随意乱杀。可以少杀,则不但自己应尽量少杀,也劝同 学们大家少杀。倘若有空的时候,因为您已学佛,能念经咒,则念念往生咒、地藏菩萨名号等,将功德也回向给所有为助您将来救人而牺牲了生命的众生,这就叫做 处逆道而行悲心,您应以这种心来权量逆道中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

这位年轻的朋友,现在已学成行医,是一位极得病人信心及好感的医生。我为他欢喜!

如何培养悲心?

各位请记住:悲心的反面,即是瞋心。轻的瞋心叫生气、发脾气;大的瞋心,即是仇恨。瞋心一起,悲心即消失;悲心愈强,瞋心愈不容易生起。这是我们在做人及修行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则。

悲心的培养并不容易,也不是旦夕可以造成的。各位只要留心观察,小孩子的悲心往往比大人大,就可以体会出为什麽悲心不易培养。

今天所想讲的两点,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却是我个人几十年来累积的经验,抛砖引玉,供各位参考。

第一点是我们自己日常可以训练的:不要马上下批评人的结论。

这话怎麽讲呢?就是说不论是在家庭中,朋 友之间,机关中的上司下属,学校中的先生、学生、同学之间,如果您忽然觉得对某个人所做的事或者所说的话,心中不满,不要马上下结论,说这个人错了,就开 口批评他;更不要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他,当然更不要骂他。要隔一段时候再下结论。怎麽隔一段时候呢?譬如默念阿弥陀佛二十声或者默念观世音菩萨二十声,或 者默数一至二十,然後再下结论,再决定他是否错了。

各位不妨试试这个简单的办法,看能否减轻您生气的机会,使瞋心少起。这也是「悲己」的一个法门。

第二点是如果有人侮辱您,毁骂您,冤枉您,或者甚至在肉体上伤害您,希望您马上记起《金刚经》中的下面一段经文:

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赞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各位,我们得生而为人,而且能够有机会得 闻佛法,能受持读诵《金刚经》,能有缘和诸上善人在庄严寺的夏令营中聚会一起,各位过去世一定种过许多善根。可是也难免有过恶业,甚至於应堕三恶道的罪 业。各位平时烧香拜佛、捐钱造庙、诵经念咒,就是希望消去过去的罪业,种未来的善因。今天有人来悔辱您、轻贱您,使您重罪轻报,极大的罪业可以消灭,您说 您该怎样?

上一页:返回列表      下一页: 返回列表返回作者目录

书籍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