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说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白话解说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弟子阿难说:这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我亲 自听到如来佛说的。在说此经的时候,佛是在舍卫城的只树给孤独园,与有德性的高僧及各弟子,约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等共同生活。那时候已经是快到吃饭的时刻。 大夥儿穿上了架裟,拿着盛饭的钵,由只树给孤独园走进舍卫大城去乞食。在城中依次乞食完了,便回到原处吃饭。佛吃过了饭,就将衣钵收拾乾净,也洗净了脚, 亲自在地上铺好座位坐下来。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 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 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个时候,众弟子中德高年长的须菩提,在 大众中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露出右肩,右膝跪地,两手合掌,很敬重地对如来佛行了一个礼,赞叹地说:「希有的世尊,您对於未成佛的菩萨弟子,善尽保 护怜念他们的善心;又善於咐嘱指导一切学佛的大众。世尊!还有那些善男信女,若是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时,要怎样才能使这个菩提心常住不退呢?如果他 们起了妄念的时候,又要怎样去降伏他的妄心呢?」佛回答说:「问得好!问得好啊!照你所说的,知道我善尽保护怜念未成佛的菩萨弟子,也善於咐嘱指导一切学 佛的大众,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仔细用心地听,我来为你们解说。」须菩提听了很快地回答说:「是的,世尊!我很高兴听师父说明这个道理。」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 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 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诉须菩提说:「诸菩萨、摩诃萨等应按 照我下面所说的方法,降伏其妄念心,方可常住菩提心。降伏妄心的方法,就是要不着一切众生相。我把一切众生归分为九类:如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有 色、无色,如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众生。我要为所有众生灭他们的业障,度他们超脱轮回六道,以至於不生不死入於清净无为之乡。话又说回来,我虽然这 样灭度,但是一切众生实在没有得我的灭度。这是为什麽呢?因为众生与菩萨,同具此菩提心,现在灭他们的妄心而度归清净,不过还其所本有,也就是他们自性自 度,并非是我所度的。须菩提!若他们有得我灭度的念头,即是还执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执着自性的众生,尚未灭度无余,自然不是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 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 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佛再对须菩提说:「菩萨於无上正等正觉之 法,应该不着相布施。所谓不着相布施,就是要六根清净,离开色、声、香、味、触、法等尘相而布施,也就是施者忘施,受者忘受,并且要忘记所施之物。(如此 施空、受空、物空即所谓的『三轮体空』。)须菩提,菩萨应该不住相布施,为什麽呢?因为着相布施,是局於有相;而众生之相,实在只等於一微尘,即使能因此 而获福也是有限的。若不着相布施,就无相可住,像这样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不可限量了。须菩提!譬如说东方那无边际的虚空,你可以以心思度量吗?」须菩提回 答说:「不可以。世尊!」佛又说:「须菩提!再与南、西、北四方及上下的虚空那样毫无边际,你是否可以用你的心思去度量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的。 世尊!」佛又说:「须菩提!菩萨若能不着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就像虚空这样的不可限量。须菩提!菩萨应该照我善护念、善咐嘱之教,如是降伏妄心,而又不着 相布施,常坚守着菩提心。」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普通修行的人,能 看见如来的形体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能见到如来的形体。原因是师父如来您所说的形体,并非形体,是法相,所以不能看见。」佛又告诉须菩提说: 「不但我的形相是这样的,凡世间所有的相,都是虚无不实的。若是识破了诸相都是虚空的道理,就可以见如来的法相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 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 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 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 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 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向如来佛禀告说:「世尊!您所说的 不住相布施,以及所谓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种无相真空的妙理,一般众生听了能了解相信吗?」如来佛听了就告诉须菩提说:「你不能这样说。我说的法,虽是 深妙,难道都没有相信的人吗?不但现在有人相信,将来也是会有的。就是到我死後,後五百岁,有持守戒律广修福田的人,看到此经中的一章一句,自能信以为 真。也就可以知道这种人善根深厚,不仅是一二三四五佛所种的善根,乃是从无量佛所种得来的善根。这种人看到此经的一章一句,而能心净不乱,心信不疑。须菩 提!我确可以洞悉此种净信众生是通佛性的,是可以得到如十方虚空漫无天际的无量福德。为什麽呢?因为这些众生善根纯熟,已悟得真空无相的道理,已离开我 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并且无法相,也无非法相。这又为什麽呢?如果这些众生,若心有所取相,即着了我人众生寿者四相;若执着此经章句,也是着了我人 众生寿者四相。若心执偏空,就是固执人死身心皆断灭,归於空无的一个错误的断见,也与着四相无异。所以於法相实不应执有也不应执无,才得以悟入性空,自然 离法。就因为这个道理,所以我常告诉你们这些比丘,对於我所说的一切法,只是要你们假借此法而离相见性;假借此法使你们度脱生死的苦海。如果你们见了自己 的本性,证了涅盘之乐时,就可以舍去此法。就好比编竹筏,渡人过河,到了彼岸就不须要再用筏了。似此佛的正法尚且要舍去,何况不是佛法的世间文词,又为什 麽坚持不舍呢?」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已得无上正等正 觉的菩提吗?你认为我有说一定之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知道了解佛您所说的意思,没有一定的法。而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也没有一定的法可说。同 时,也没有定法让如来可说的。为什麽呢?因为您所说的法,是无上菩提之法,可以心悟,而不可以色相取;只可意会,不可以言说;是非法,又是非非法。就是因 为这个缘故,不但我师父如来以外,就是一切贤圣,皆用这个无为法自修。只是随各人所修的程度不同,而所得证悟就有差别。」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 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 者,即非佛法。」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以充满了大千世 界的金银七宝来行布施,你认为这个人所得的福德难道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当然是很多。为什麽呢?因为这种福德,是有相的布施,毕竟还是无福德 性。然以人世报施的福德而言,所以您说这个人所得的福德多。」如来佛又说:「如果有人,受持此般若经,甚而只要为人演说此经其中的四句偈、四句等,那麽他 所得到的福德,比前面说的用大千世界的七宝施福所得福德更多。为什麽呢?须菩提!因为一切诸佛,及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菩提法,皆从此经缘生的。所以才说般 若是诸佛之母。须菩提!但要注意般若并非佛法。意思就是本来就没有佛法可言,不过藉之以开悟众生,替它取名为佛法而已。所以所谓的佛法,就不是佛法。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 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 洹。」「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 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 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 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 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在修行须陀洹 时,是否要预先思念自己得声闻初果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不会。初得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麽呢?因为须陀洹的意思虽称为入流却无所入, 因其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所以才称为须陀洹。」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在修行斯陀含,会不会预先思念自己得声闻第二果呢?」须菩提回答说: 「世尊!不会。修行第二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麽呢?因为斯陀含的心境,已达於至静之处,虽然当时的修行还是一生一灭,所以称之为一往来,实际 上已无第二个生灭,心不着生灭之相,所以实无往来。」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在修行阿那含时,会不会预先思念自己已得声闻第三果呢?」须菩提回答 说:「世尊!不会。修行第三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麽呢?因为阿那含,心空无我,已断尘识思惑,六尘四相,一一证空,而无不来之相。所以阿那含 意思虽称为不来,其实是永不来欲界受生的意思。」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当人在修行阿罗汉时,会不会预先思念自己已得声闻第四果呢?」须菩提回答说: 「世尊!不会。修行第四圣果的人,不会起这样的思念。为什麽呢?因为阿罗汉已心空相俱灭。既无得道之念,也没有得果之念,不再感受未来的生死,并不是另外 有个实在的自性法,可以称之为阿罗汉。如果阿罗汉自念得道,即着四相,就不能叫做阿罗汉了。世尊!您曾经这样说过我:说我远离一切着相、取相的分别,远离 一切是非,契合真理,已到奥妙之处。在诸弟子中,赞许我为解空第一。是第一个脱尽人我,断绝此念,离欲的阿罗汉。世尊!我虽蒙师父您如此的称赞,我确实没 有得了阿罗汉的念头。世尊!我若有得了阿罗汉的念头,便是生了妄念,又如何得到六欲皆空的阿罗汉。如果是这样,您就不会说我是好寂静的阿兰那行者,因为我 心原无所得,亦无所行,只因本分上一尘不染,以此得名须菩提而已。所以师父您才称赞我是好寂静之行者。」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 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 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 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以前我在与然灯佛 会晤时,从他那儿有没有得法呢?」须菩提回答说:「世尊!您在与然灯佛会晤时,是自修自悟,於法实无所得。」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菩萨发心从事庄严佛 土,是不是真的有佛土可庄严呢?」须菩提回答说:「不是。世尊!为什麽呢?因为你所说的庄严,不是形相庄严,不过假藉庄严之名而已。」佛又说:「就因为如 此,须菩提!所以诸菩萨、摩诃萨应该像这样一心不乱,生清净心,不可执着在色声香味触法之上生意念。否则便受六尘所蒙蔽、所束缚,妄念旋起,怎麽能清净 呢?原来清净心,本无所住的。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如须弥山王,你认为他的身形是否很大?」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大。世尊!但是此人身形虽大,不能称为 大身。为什麽呢?因为他的身形再大,也是有生有灭,终受轮回;而师父您前面说的非相法身,乃是清净本心,是真法身,此心包廓太虚,周藏法界,无相无住,岂 是须弥山所能比量的吗?这只不过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大身而已。」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 菩提!如恒河中所所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 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 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说:「须菩提!如用恒河中所有的沙数来 作比喻,以一粒沙比喻一条恒河,那麽所有恒河内的所有沙,难道你认为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以一沙各代表一恒河,河尚且就有无数多,何 况是所有河中的所有沙呢!」佛又说:「须菩提,我实在告诉你,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一粒沙当作一个世界,用充满如恒河沙数那麽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 布施,那他所得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当然很多。世尊!」佛又告诉须菩提说:「若有善男子或善女子,为他人说及此经,甚至只是受持四句偈、四句 等,而这个法施所得的福德又胜过前面用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来得多了。」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佛再进一步的说:「须菩提!若有人随便在 什麽地方,演讲此经,甚而至少只说四句偈、四句等,使那些听到说经的人,消除妄念。应该知道遇到说此经的处所是十分难得的,一切世间的天、人、鬼神等对於 此处,皆应恭敬供养,作礼散花,如供养佛的塔庙一般。何况是那种人能完全受持读诵般若经典,当然是格外值得尊敬了。须菩提!你可知这种人就是成就世上第一 希有的无上菩提法。因般若能趋於无上菩提,世间没有一法可与般若相比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若是般若经典所在之处,即如有佛在,可以说得与佛弟子三宝同居, 亦要宛如对佛弟子一样的尊重。」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 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 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 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 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 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那个时候,须菩提对佛禀白说:「世尊!此 经应该取一个什麽名字?我们应该怎样受持奉行此经呢?」佛就告诉须菩提说:「此经就取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应当依法奉持。为什麽取这个名字呢?须菩 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是妙觉本性,空如太虚。本体既然是虚无,那里还会有什麽名字。不过恐怕人生断见,不得已勉强取个『金刚般若波罗蜜』的名称,为便 於众弟子奉持而已。须菩提!你认为我对此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世尊!般若是在於自性自悟,既无可名之名,我师父就无所说。」佛又说:「须菩提! 你认为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佛又说:「须菩提!微尘虽多,但皆无自性,悉假因缘而有。凡是因缘的,必然是空 的,所以因其原无实性,所以说是非微尘,只不过假藉个名,称为微尘而已。同样的道理,我说世界虽大,然一切劫尽则坏,也是虚空不实的,只不过假藉个名,称 为世界而已。」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可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为什麽呢?因为您所说的三十二 相,是属於因缘假合,亦即随着众生的妄心所现的假相,根本没有它的实在自相可得,也是假藉个名称为三十二相而已。」佛又再提醒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或 善女人,以相等恒河沙的生命来布施众生,以牺牲生命来布施以求福德。再说假如有另一种人,演说此经,甚而至少只说四句偈、四句等,他持经布施所得的福,还 是比前面说的舍身布施的福更多了。」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 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 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後五百 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 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 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於 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於五百世,作忍辱 仙人,於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 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此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於法,而行布 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 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那时,须菩提听如来佛说到这里,心中已经 深悟佛理旨趣,颇为感动的流下泪来。不禁向如来佛赞叹了一声:「希有的世尊!您所说这个深奥的经典,即使在从前,我虽具有慧眼,也能一闻千悟,却是未曾听 得如此深奥的经。我既闻此经,自性清净中,已悟有本来全真的实相。如果有人,得闻此经,而信心纯正清净,毫无尘念。而生般若真实之实相,就可知道这种人, 是非常难得,是成就第一希有功德的人。但是,世尊!究竟这般若实相,就是诸法空相,不是一般所说实物,但为引导众生离开执着而找回本心,不得不假藉一个 名,称之为实相而已。世尊,此经我听到这里,已能了解其中的妙理,信奉修持,应该不是难事。倘若後世过五百年之後,是浊世末法的时候,离开师父您的时期已 远的苦海茫茫众生,听到此经而能信解受持的人,则此人真的是明了自性的第一人,实在难得。为什麽呢?因为这个人顿悟真空,必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 相,就因为他已经了悟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是非相,所以能够离一切相,其心灭寂,就可以称之为佛。」佛告诉须菩提说:「对的!你这样说是 对的。当知後世如果有人,听到般若之妙法而不惊骇、不恐怖、不畏惧,这种人实在是很少有的。为什麽呢?须菩提!这就是我所谓的第一波罗蜜,此人的智慧已到 彼岸了。不过修持的人却不可以对彼岸有所执着,不过为了要引导众生修持,特别给予一个名称,称之为第一波罗蜜而已。须菩提!再说到忍辱波罗蜜,凡辱境之 来,恬然处之,不生忿怒即是忍辱波罗蜜,但真空本来无相,外不见其辱,内不见其忍,浑然两忘,切勿执着於忍辱,所以我说非忍辱波罗蜜,只是为便於众生修 持,特别给予一个名称,称之为忍辱波罗蜜。为什麽呢?须菩提!就好比我的前生,被歌利王支解身体的时候,确实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否则当时我在 被支解时,如果着有四相,必定心生忿恨,必成苦果。须菩提,我又想起过去的前五百世,做忍辱仙人修忍辱之行时,就已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由历劫顿悟真空, 可知吾人所修行的,决不是一朝一夕所成的。所以说,须菩提!菩萨之修行,首当空其心,离一切相,方能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此心中不执着於色,不执着於 声、香、味、触、法,应生无所住心,此心才能圆通无碍。若於六尘中,一有执着,便不能解脱其住心,即非菩萨的住处。所以我说,菩萨心本来是虚而明,若住於 六尘就不能觉悟,我所谓的不应住色布施,原因就在於此。须菩提!菩萨不住色布施,发心广大,不是为己,是为有利於一切众生,应该要如此无相布施。而我所说 的一切诸相,原是指点诸菩萨解脱的,其实真宝的本体皆是空的,原是非相。而一切众生,也是引导诸菩萨灭度而已,其实若见本性,妄心自离而入佛境,那麽一切 众生也就不是众生了。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波罗蜜,皆是无上的菩提,是真而不妄、实而不虚、如常不变,不是欺人的,也没有两种说法。须菩提!我所说的般若 之法,是真如无相,无实性;是自性自足、无虚的。须菩提!如果菩萨是一心执着於法而行布施,则是未离四相,有如人进入暗室,一无所见。如果菩萨心不执着於 法而行布施,则如同人张开眼时,日光四照,见种种色;其心洞澈真空,可了一切之境。须菩提!当我灭後,到了後世,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於此经,受持读 诵,即到菩提之觉位,成自性之如来,我当知此人,也必以无上智慧照鉴之。而此人成就见性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 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 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 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於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 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遶,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佛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於 一日之间,早晨以相当於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中午又以相当於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晚上也以相当於恒河沙数的身命布施。如此经百千万亿劫之久,一日三次皆如 此布施,自当得布施之福。如果有人,听说此经,而能笃信不违逆,那麽他所得的福德则胜过前面说的以身命布施的人。何况是手书口诵,为人解说此经的意义,不 但明自性,还要使人人见性,善根纯熟,其所得的福德之无量,更不用说了。须菩提!简而言之,因为此经所得的福德不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多少称量,实是无边际 的功德。而此经在於让我们妙用本性,是大乘菩萨的最上乘,所以我为启发大乘人,说明此真空之妙;为启发最上乘的人,说明此般若之法。如有大慧根的人,持此 大乘经典,广为人阐发妙旨,印契佛旨,所成就之功德,我全部知道,也全都看得到。这种人既能成就此功德,就足以能担任如来无上菩提正法。这就是为什麽喜好 小乘法的人,局於妄心,不免执着於我、人、众生、寿者等私见,对此大乘最上乘法,不能理解,不能听受读诵,更不能为人解说此经。须菩提!无论是什麽人,在 什麽地方,讲解此经,那麽无论天、人、鬼神都会齐来护卫法身,皆来供养。当知此经所在之处,即等於是佛塔的地方。皆应尊敬法身,作礼围绕,并带香花来此处 供奉。」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 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 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於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於我 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 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再进一步说明:「须菩提!若有善男子或 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不但不得天人恭敬,却被人轻贱。为什麽呢?是因为他在前世所种的罪业。既有罪业,则来世应该堕入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中,受尽苦 难。而今以持经功德,减轻他的罪业;其所以被人轻贱,就可以相抵消。不过他渐渐修持,因除果现,罪灭福生,依然可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想到前世,历 经了无数无量的劫数。在未遇然灯佛前,曾供养无数量佛,且尊重每一位佛都一样,无一不全心全意的供养。如果後人持诵此经,见自本性,永离轮回,他持经所得 的功德,比我以前供佛的功德,还胜过无数倍。须菩提!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後末世,受持读诵此经,必得无量之功德。此功德我只是约略而言,我如果要详细说 明,则其多有如恒河沙数说不尽,恐怕慧根浅的人,大则诳乱,小则狐疑,反以为我所说的为怪谈滑稽之谈。须菩提!当知功德,由於经义,应於果报。经义甚深, 不可推测;果报甚重,不可思议。」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 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 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於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於然灯 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 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 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於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 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 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 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那时,须菩提当机禀白佛说:「善男子或善 女人已发菩提心的人,如何能常保持这菩提心?又如何能降伏妄念心呢?」佛告诉须菩提说:「菩提心本来人人都具足,只因众生为尘染所蒙蔽,如一切烦恼、妄 想、取舍、贪瞋、嫉妒、人我四相等,佛等应一一为之灭度,所谓无欲,就能住心,亦能降伏妄心。我所谓灭度者,不过指点出真性情,使之自悟,我外不见所爱之 众生,内不见能度之我。而众生既见性真,则般若观照,已常住不灭,说到究竟,实无一众生是我所灭度的。为什麽呢?因为学道的菩萨,若存有灭度众生之心,则 尚存有人我四相,则又要从何发菩提心,又如何能称为菩萨呢?这又是为什麽呢?须菩提!原因就是性本空寂,发此心的人,不过是自修自悟而成,而在真性中,实 在没有发菩提心之法。」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在遇见然灯佛时,有没有从他那儿学得菩提心法?」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没有法可得菩提心,因为 菩提心完全是自性自悟,虽在然灯佛所,也是无法可得菩提心法。」佛说:「是的。须菩提!诚如你所说的,实在无法可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须菩提!如果说 有方法可得菩提心,那麽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当下就应该传授我成佛之法。他所以才悬记来世说我方能成佛,并预定来世成佛之名号,称之为释迦牟尼。为什麽 呢?因为如来的意思,就是本性寂然,不染不着,如其本来,而以释迦牟尼称之,最能合其意。如果有人说:如来已得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那就错了。须菩提! 就因为实在没有方法可得此菩提心。须菩提!我所谓的菩提心,是平等真如,实相妙法,不可以有形相见,乃是无实无虚,不可以言语形容,所以我说一切法中,只 要能自悟真如,都可称之为佛法。但是,须菩提!於法不可拘泥於有无,所称的一切法,实际上并非是一切法,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一切法而已。须菩提!譬如 有个人的身体高而且大,真的是大身吗?」须菩提回答说:「您所说的大身,是有生有灭的,仍是有限量的,如何能称之为大身?不过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大身而 已。」佛又说:「须菩提!菩萨也是如此,真如清净才称之为菩萨。而度生本是菩萨份内的事,如果他执着一念,认为他是菩萨,应该灭度一切众生,便有我相的观 念,就不能称之为菩萨。为什麽呢?因为从发心到度生,没有不是缘成幻成的,实在无法可以得到而使之成为菩萨的,所以我说,一切法中没有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则一切法自然都是佛法。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应当庄严整饰佛的刹土,也是着於相,不可称之为菩萨。为什麽呢?因为所谓庄严佛土,是没有能庄 严的人及能庄严的法,亦即没有实性的庄严佛土可言,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庄严而已。须菩提!若菩萨能大彻大悟,通达无我无法的人,即可以称之为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 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 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 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 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肉眼吗?」 须若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肉眼。」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天眼吗?」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天眼。」佛说:「须菩提!你认为 我具有慧眼吗?」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慧眼。」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法眼吗?」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法眼。」佛说: 「须菩提!你认为我具有佛眼吗?」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您具有佛眼。」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在恒河中所有的沙,我是不是说它是沙呢?」须菩提 回答说:「是的,世尊!您说它是沙。」佛说:「那麽,须菩提f如一恒河中所有的沙,如果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 再以所有恒河中的所有沙,以一粒沙比作一佛世界,你认为这样的佛世界难道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说:「不必远说到那麽多 的佛世界,就拿你所处的世界来说,所有众生的心思,随情而迁,逐境而生,种种心思颠倒妄想,我却能以清净的五眼完全看得见,完全知道。为什麽呢?因为所有 这些心思,皆是众生的妄心,并非本性常住的真心,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心罢了。这又为什麽呢?须菩提!常住的真心是寂然不动的,过去的心思不可滞留,现 在心思不可执着,未来的心思又不可预期,反观内照,则三心总不可得。知其不可得,则清净的般若才会显出,所谓人心净而道心生,此方为菩提的真心。」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 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你认为此人因所播的因缘而得来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此人以这种布施因缘所得的福德非常多。」佛又说:「须菩 提!若以有实相的因缘布施,因其心执着於福报,其福报亦因其所施的因缘有限而有时尽的,所以我说他因此所得的福德不多,如果以无住实相布施,以无求福之心 布施,正是无为清净之功德,我说此种福德才是真正的无限。」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 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於意云 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诸相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所谓的佛陀,可不 可以用圆满的色身来观察吗?」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如来不可以用圆满的色身来观察。为什麽呢?因为您所说的具足色身,虽有三十二相,变化神通, 但仍是缘起而非实相,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具足色身。」佛又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可不可以用圆满具足诸相来观察?」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世尊!您 不可以用圆满具足诸相来观察。为什麽呢?因为您所说的圆满诸相,亦是缘起而无自性的,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具足诸相而已。」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 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 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於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 非众生,是名众生。」

佛说:「须菩提!你不要以为我会作这样 想:『我当为众生说种种法』,因为我只是机缘相感,随人悟性,为之指点,未尝有说法之念头。你切勿有以为我应当说法的念头。为什麽呢?如果有人说:『如来 有所说法。』他这麽说,即是毁谤佛,是他拘泥於文字,不能了解我所说的道理,才会这麽说。须菩提!所谓说法的意思,不是假於口说就能尽的,佛的真空妙理, 原来无法,只不过为众生解除外邪妄心而说的,使之了悟真性,自证佛理,此乃假藉一个名,称之为说法而已,实际上我并没有说法。」那时,须菩提向如来佛禀白 说:「世尊!恐怕未来世的诸众生,听到这个无法之法,无说之说,不能完全了解,不知能否生信心。」佛回答说:「须菩提!众生本来各具有佛性,所以说他们非 众生,但他们尚未解脱妄心,所以也不是非众生。为什麽呢?须菩提!因为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而非为众生,现在不过 先假借一个众生之名称之而已。」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向如来佛禀问说:「世尊!您得正等 正觉菩提心,真是得无所得吗?」佛回答说:「正是!你说正合我的意思。须菩提!我於菩提正法,丝毫都无所得。因为凡是可以用得失来衡量的,都是身外之物, 而不是自性的。自性菩提,人人具足,如何能得,也无法可得,只是假借一个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已。」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再进一步地说明:「须菩提!我所说的无 上正等正觉之法,是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故曰平等,佛与众生所具有的菩提心,亦没有高下,所以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因为在真性中,原本无我、无人、 无众生、无寿者等四相,如有此四相,则是受浮尘妄念所蒙蔽。所以能修明心见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得无上菩提。须菩提!我所谓的善法,乃本性中自然的觉性, 原本就无善恶,只因为了开悟众生,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善法而已。」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以相当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须弥山堆积起来的七宝来行布施;如果另外有人受持这个般若波罗蜜经,甚至只是少至其中的四句偈、四句等来为人演说,则前者以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比不上後者所得福德的百千万亿分之一,甚至是不能用算数的譬喻所能算的。」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说:「须菩提!你知道吗?你们不要以 为,我在度化众生时,会有『我应当度化众生』的念头。须菩提!你切勿有这种想法。为什麽呢?因为众生之心,本来空寂,其般若智慧,原本各自具足。如果他们 闻经悟道,他们自可化度自己,实在没有众生被我度化的。若有众生说是由我所度化的,那麽我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己尚未度化,如何度化别人? 须菩提!我虽口称有我,实际上却无我见,而在凡夫看来,则执着有我,以为只有我能度化他们。须菩提!事实上,迷则为凡夫,悟则成佛,佛与凡夫,本性是相同 的,只要能了悟,就不是凡夫,不过在他们未悟时,称之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 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 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说:「须菩提!你认为我如来可以用三十 二相来观察吗?」须菩提回答说:「是的!您是可以三十二相来观察。」佛因为须菩提尚未明白其中的深义,於是说:「须菩提!转轮圣王,因以福业厚重,亦具有 三十二相色身,若我也可以用此三十二相来观察,那麽转轮圣王岂不就可以成为如来了吗?」须菩提闻言立即禀白佛说:「世尊!我已了解您所说的道理,您是不可 以用三十二相来观察。」这个时候,如来看时机已成熟,可以告诫他们离相的偈言如下:「你们如果只见我的形色外表,或是只是执着我的声教,欲以此二者求见我 的真性,那麽这种人,只是执於色身四相见佛。便是舍去正途,不知即心即是佛。而向外驰求的人是人行外道,决不能见如来真正的面目。」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说断灭相。』

佛一再地说无相,只是教人离相,不是教人 灭相。所以说:「须菩提!你如果是这样想:如来是因为不具圆满的三十二相的缘故,才证得无上菩提,那你就错了。须菩提!你千万不可有这种想法,以为我是因 为不具圆满的三十二相才得证无上菩提。须菩提!你如果也这样想,发无上菩提心,想证得无上菩提,而执於一切皆空,而误以为不因修福,而可直证菩提。错是错 在说诸法断灭,你不可以有这种观念。为什麽呢?因为发无上菩提心的,还是要从基本的修一切善法做起,只是可以不依佛法修行,乃在於劝勉修行的人勿执着於 法,只是离法而行,不是灭法而不行的。」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说:「须菩提!若有菩萨虽以无量世界所 有七宝行布施,因其心着於相,所以所得的福德虽多却有限。如果另有菩萨,心不着於相,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无我之忍,以至忍而忘忍,无我始得以完成。如此则 後面所说的菩萨,但所得的福德要胜过前面的菩萨多得多了。为什麽呢?须菩提!因为这些菩萨有离相之因,在布施时,就有不受福德的果,因其不受福德的缘故, 则所得的福德就无限量了。」须菩提於是问说:「世尊!因果受施是理所当然,为何要说菩萨不受福德呢?」佛告诉他说:「须菩提!菩萨度生布施,本来是行所当 行,不应贪求福德才行布施,福德之有或没有,悉听自然,所以才说菩萨不受福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佛说:「须菩提!如果有人说我如来有行、住、坐、卧四种威仪,也就以为我也着於相,是不了解我所说的道理。为什麽呢?因为如来的本性,是真性自如,充满法界,随感而发,来固非来,去亦非去。就因为无去无来,所以称之为如来。」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 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 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 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佛说:「须菩提!若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将 三千大千世界,捣碎成为微尘,你以为这些微尘难道不多吗?」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为什麽呢?因为微尘虽多,但它的缘起是无性,绝不会执着它实有 的自体。如果这些微尘是有实体的,那您就不会称它们为微尘众了。这是什麽缘故呢?因为您所说的微尘众,也是缘起非真实的,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微尘众而 已。世尊!您所称的三千大千世界,同样也是缘起的假象,也是非真实性,也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世界而已。为什麽呢?如果有一真实性的世界,即是一合相, 浑然成一体。不能被碎为微尘的。所以您说一合相亦非实有,只是假藉一个名,称之为一合相而已。」佛说:「须菩提!一合相之理,空而不空,妙不可言喻。但凡 夫蔽塞不明本性,依恋眼前幻境。六根着各相而不能了悟。」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 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 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应如是知、如 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说:「须菩提!若有人说:『佛说过我 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种话。须菩提!你认为这个人是否了解我所说的意思?」须菩提回答说:「没有,世尊!」这个人并不了解您所说的意思。为什麽 呢?因为您所说的这四见,只是为了凡夫便於了解佛的深意而说,事实上应该要超乎此四见之外,并非耍拘泥於其中而存此四见,所以只是为了便於说明,而假借一 个名,称之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而已。」佛又说:「须菩提!凡是发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心的,应如此认知,应如此为见,了悟无相妙理,自然行无相妙 行,则知无所蔽,见无所障,如此信解。即为妙悟,而不生法相,至此才得真空无相之妙。须菩提!法相本是虚空的,即非法相;虚空中有幻相,所以才称之为法 相。」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须菩提!若有人以充满了无穷世界 的七宝来行布施。此外,如果另有善男子或善女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受持读诵此经,甚至少至以其中的四句偈、四句等,为人演说,使人悟性,那麽此人因此所得 的福德胜过前面以七宝布施的人甚多。而受持此经要如何为人演说呢?必须要不着相,不动心。为什麽呢?因为世间,凡是有所为而成的法,都是生灭无常,如梦、 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亦如电,凡属有所为,终究是虚幻的,应该都视为有如此六种一般。」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反覆阐明般若之法,至此已说解完毕。长老须菩提,与同时在法会听经的诸僧人、女尼、善男、信女、及一切世间的天人鬼神等,听完佛所说的般若大法,无不欢喜感化,信受其言,奉行其教。

 

上一页:返回列表      下一页: 返回列表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