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戒体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二埋法师 点击数:

戒体

戒体中分做:一、戒体相状,二、受随同异,三、缘境宽狭,四、发戒数量。分这样四章来说明。灵芝律祖说:前面二章论体,但受随中也兼说戒行。三、四两章属於戒法,而发戒数量中联系到戒相。弘一律祖说:标题为戒体,而又兼带说明戒法、戒行和戒相,这就显示了四门的分不开来——互相摄收。

南山律祖在行事钞中说:人们都知道受别解脱戒的,而真能懂得受戒意义的不过三五人而已。都是由於事先不能做好准备,不多研究,以致在正受戒时,不知戒体、戒相,仅仅是受过戒就算了。问他得戒了没有,还是茫然一无所知,所以要在这里(随相以前)分别详细的解说,使受戒者根据它来衡量自己受了戒究竟得戒没有。这样,才可以谈到如何来持戒和不犯戒,修行出离世间的道理。

一、戒体相状

甲、能领心相

行事钞说:戒体,如果通途而论,是说受戒时所发的「业体」——无作戒体,今先显明能领受戒体的心的相状。

又说:十法界依正二报多如尘沙,而佛所立的空、有二谛等教法,都是发戒的境界。受者当受戒时立下誓愿尽这个身体的寿命为期限,善於清净心的器量,屏绝一切妄念,必不为恶;再加以礼敬、陈词,身、口二业的施设(授者作法的方便等),这样测度思量,是成就业体的根本,得戒的正因。不许用颠倒思想攀缘现前的境界,须用明彻的智慧心反照心境,使它符合理性。起心既然遍缘尘沙等境界,这从境而制立的戒法量也是同样周遍,心从法生,法广心遍,心法相应了。把这个要约期望的心与那妙法相应,对那法来讲,有缘起的意义(法随心的缘想而起),法是无情,由於心的缘想关系,就随於心,(所以三法纳体的时候,初动於境,次集於空,後入於心,法依於心,所以名为法体。)领纳在心了,名为戒体。灵芝律祖的意思,如果根据当分小乘教义来说,体是非心,不显所依的,体与心有分别;现在说在心,是取的圆教义理——就是指藏识为所依的处所。

资持记问:何不就直接显示无作,而明心相?答:能领戒法的心相,是发戒体的正要;独在这里详尽的指出了,别处没有这样说的文字。就从明晓不明晓这得法的元由,来决定所受的戒成与不成,不明白这个旨趣是不成功的。假使不明白能领的心相,或无记心妄动攀缘,或想浮泛的其他善事,都是耽误了受戒,使一生空过了的。佛说「无戒满阎浮洲」的圣言就是这个意旨;所以在这里提出解说告示能领心相的道理,实在是有重要意义的。

乙、所发业体

1、辨体多少

行事钞上问:别解脱戒,有那几种?答:论它的体系和它的境界,实在是无量数。因戒本是防止恶法的,恶的因缘很多,发戒也就随着而多。所以善生经说:众生无量,戒亦无量。——这是就境界的多而说戒也是无量的。现在拿这些义理来推求,主要只有二种:作戒、无作戒。这两种戒,可以通统包括於一切境界的戒法了。

2、立两解名

立两名之所以

行事钞上问:为什麽不立一种名,或者立三种名,而只立作、无作两种名呢?资持记解释说:为了显出二戒的需要,举出为什麽不废去一种名,而只立一种名;和为什麽不有「作俱无作,二法同时,宜应更立一合」的名,连前二名为三名呢?

答:如果单立一作戒的名,那麽作戒休止以後,就不能防止非法了;又作不可能常作,心思还有其他用处。所以必须要有无作,能长时期的防止过非。如果单立无作之名,那麽没有作戒,无作就无所从起,也就是不能孤起,必定要依靠作戒体而生无作戒体。这二种法是相互依藉的,不能只立一个名。

行事钞又说:为何不立第三名——「作俱无作」呢?这因为作是动,无作是静,动静的性质不同,又,作是有心,无作是非心;这心与非心的体相又是相违背的。所以在这两层道理上说,二戒的性质不可合一,因此不能立个「作俱无作」的名,只好立两个名了。又因为不许立第三种名,恐有人以为戒法只局限於二种了,所以又特别解释说:这二戒体,是根据「能」防过非方面来说的;如果就「所」防的过非方面说,那戒法是随境而多得无量了。

并解名义

行事钞问:既说二戒,请解释它的名字?资持记解释:结束前面的文义,生起後文的总问:戒、作和无作戒的三名。弘一律祖说:戒是通名,作无作是别名,共为三名。

答:作,像作陶器家的「轮」,动转的时候叫作。杂心论说:「作者,身、动身方便」资持记解释说:作,是方便构造的意义,造土器的陶家,做坯器的机车上的轮子,推动起来就旋转,比喻为作。受戒者四大质体的报身,从受戒的缘,身口意上的动作为方便。报身上起方便,方便依於报身,互相假借,报身与方便,不一样也不两样。不过说报身,不一定是有方便;假若说方便,就一定包括了报身。轮木,此喻报身,轮动,比喻方便,就叫这「动」为作。就杂心论举的例子来说,身,即报,动身,即方便了。

行事钞说:言无作者,一发续现,始末恒有;四心(受、想、行、识四阴)三性,(别指行阴,行阴通三性——善、恶、无记,余三阴唯无记。)不藉缘办。故杂心论云:「身动灭已,与余识俱,是法随生,故名无作。」成实论无作品云:「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故名无作。」

资持记解释「一发」:就是开始所发,说明业体初成,就是在三发完毕後第一刹那与作戒俱圆成时,是体初发。作戒既然谢止了,无作戒体独存地相继不绝了,所以说「续现」。「始」是上句的,发的时候,「末」即是终,命终才舍掉的。舍戒,虽然通常有四种——一、作法舍,二、命终舍,三、二形生,四、断善根舍。这是说通途的道理,命终就舍掉,不谈其余三种。「始末恒有」这一句,是说业体的久长。四心(通举四阴)三性(别示行阴)是显「非心」的意思。「不藉缘办」,正是显示无作的意义。

如果对照前面作戒而解释「一发续现」相反於作戒的「有谢」;「始末恒有」,反作戒的一念;「四心三性」,反作戒的「善行心」;「不藉缘办」,反显作戒的借缘构成。

故字以下,引证有二:杂心中,「身动灭已」,是前「作」已谢,生起「无作」。无作既生,与余(後心望前作心曰余)识——受、想、行、识四心同时(俱)而起。「是法」,就是无作。「随生」,是说任运而起。成论中,是通说业体的道理,不是局限於「戒」。「因心」说明从作而发;「生罪福」,生就是发,罪福,就是善、恶、无作。睡眠、闷,等(余心)都是无记。总的说,因作而生善、恶、无记三性的无作,与前杂心文是相通的。

弘一律祖说:一发续现等文,初学的人难於了解;现在根据後面第五项先後相生的文义,列一表在下面,作为参考。文里的无作,就是表里的「形俱无作」。

始登坛後┬作戒──────────生(未竟)

    └无作戒┬作俱无作——随作生(未竟)

        └形俱无作—因成未现(潜发)

三法竟第     ┌作戒──────────圆满

一刹那?(初一念)┴无作戒┬作俱无作————圆满

             └形俱无作————圆满(示现)

         ┌作戒———————──—谢

第二刹那(第二念)┴无作戒┬作俱无作————随作谢

             └形俱无作————独存

行事钞又说:戒,就是禁止作恶。涅盘经说:戒能禁制和断除一切恶法不做一切恶事就叫做持戒。上面的二戒,都是能起断恶的作用。

3、依论出体

济缘记说:此处陈述戒体,是依据二宗——多宗、成宗所说;至後面正义地辨明三宗的分别,才是成宗师主张的「体相」。

行事钞说:多论、成论主张体相不同,今依成宗——约成实论来解释。资持记说:钞中依成宗说体,而文字引用多宗,恐怕学者遇到文义壅滞不能贯通,所以需要略为指示。羯磨疏广列六位分别,现在不过拣紧要的部份来引述一下。

一、说明二戒都是有为,不是「三无为」。由於假缘来构造和四相——生、住、异、灭所为的原故。(三无为:虚空、择灭、(注一)非择灭。(注二)这第一是「有为」、「无为」的分别。

二、一切有为的法总起来分为三聚:一色聚,二心聚,三非色心聚。作、无作戒都属色聚,不属於其余二聚。这第二是有为中三聚的分别。

三、色有十一种,总括起来可分为三:一、可见有对色(色尘),二、不可见有对色(五根、四尘),三、不可见无对色(法尘少分,法尘有二:一、心法,指诸心数法;二、非心法,过去色法、无作就是此色所收。),这里的作,身作就是第一种色,口作是第二色中的声尘。身口无作,都是第三色。这是色聚中的三色分别。

四、色中又有二种分别:一、本报色,指四大;二、方便色,指运动造作。作戒不属本报色,是方便色。无作不属於二色。这是身口色中二色的分别。

五、作戒是善色、声,不是恶、无记;色无善恶,从方便缘而说善恶。无作戒体是善可以知道了。无作通於二性,无记不是业、现在讨论禁警的义理,只在善性的范围。这是依方便中的三性分别。

六、作业始终,皆得为戒,不同其余的善;这是律仪所摄,善作名戒,其余十业,但单称善,不名为戒。无作当体是戒,不是这里所讨论的。这是善中唯约作戒始终分别。

以上六位,显示多宗主张二戒「俱色」。作戒是色、声两尘;无作色,法入中摄(是过去色),名为假色——与前五尘实碍的色对照,所以称做假色。

〔注一〕 择灭:涅盘的异名。灭,灭尽一切诸相的无为法。涅盘,是由真智的拣择力所得的灭法,叫择灭。俱舍论说:「择为拣择,即慧差别;各别拣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之灭,名择灭。」

〔注二〕 非择灭:灭,灭尽一切有为的法;灭尽了永远不再生起,叫无为。这灭有二种:以智慧的拣择力断灭烦恼,不使它再生起来,叫择灭无为,就是涅盘。不依靠「择」力,仅由缺有为法的自生缘,而永远不再生起,叫做非择灭无为。择灭,聚道所得;非择灭,缘缺所得。

作戒体

行事钞说:「先明作戒体。论云:用身、口业思为体。论其身口,乃是造善恶之具。」资持记解释说:作,从登坛场起,到三法完毕的第一刹那以前,身口意三业所有的营为方便构造的事。引论文中,先正面显出它的体,「身口业思」,行来跪礼是身的「作」;陈词、乞戒,是口的「作」,立志要期,希法、缘境,心思彻於始终地统理着身口,所以名身口业思,这业思就是作戒的体。论其身口以下,说兼缘的意思。「造善恶之具」,显示了身口本身没有什麽功用,把功用推归於心。如世间的制造物品,虽有种种工具设备,它不能自己成就物品,必由人工的作用。问:业疏的解释以「色心为体」,此处为什麽不同?答:身、口就是色;业思,就是心;并没有不同。钞是从显要地来说,使人容易了解。

行事钞说:为什麽以业思为体呢?譬如人无心的杀生了,不得杀罪;所以说以心为体。资持记解释说:这用犯戒来推例和说明受戒,善(受戒)恶(犯戒)虽然不同,而发生业用的意业却同。如律说:心疑、想差不到果本,就是说心里疑惑而想错的不能成为果罪。又杀戒的不犯中,掷刀、杖、瓦、木,以致误伤别人而死或携扶病人在走路当中死了,这一切都不是有心害人,所以都不算犯戒。这虽然是动色「身」,但由於出於无「心」,就不得算做罪业。这就证明以心为体。

行事钞又说:「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资持记解释说:这是引成实论的文来证明。前面二句,是推末归本,说身、口、业思,都是一心。後面二句,说明舍本无末的理由,如果离开了「心」,也就没有思、身、口业等。问:现在谈的作体,是心王呢还是业思?答:前已说是业思,何必再疑惑是心王!假使依照论文的「三业皆心,离心无思」的话,似乎又指心王而说。然而心王、心所,不过是体、用上的分析不同。由体起用,用也就是体,现在讨论的作业,是就用的方面而说。所以业疏上说:「言心未必是思,言思其必是心。」应仔细研究推详。

行事钞又说:「若指色为业体,是义不然;十四种色,悉是无记,非罪福性。」资持记解释说:这是对有宗来破斥的。十四种色是:五根,五尘,四大。

无作戒体

行事钞说:「言无作戒者,以非色非心为体。」资持记解释说:非色非心,就是成实论的第三聚名,又叫做不相应聚,这聚有十七种法,无作就是当中的一法。因为无作体是非色非心,所以收入这类法数。这是把聚的名——非色非心,作体的名。

业疏说:「言非色者,既为心起,岂尘大成,故言非色。五义来证:一、色有形相方所,二、色有十四、二十种异,三、色可恼坏,四、色是质碍,五、色为五识心所得;无作俱无此义,故不名色。」、济缘记解释说:解释非色分为二段:一、约能够造作方面来对照简别。尘是五尘,大是四大。两种都是「色」,不是这两种所成,所以不叫做色。五义以下,约色的义理方面来反证。就是说尘、大具足这五义,而无作就不是这样,一、非形方,二、无差异,三、不可恼坏,四、非碍,五、非对。下面解释:十四种,如前已说——五根、五尘,四大。二十种,是:显色十二种——青、黄、赤、白、光、影、明、暗、烟、云、尘、雾,这局於无记性。形色有八种:长、短、高、下、方、圆、斜、正,这通於三性。恼坏,论里说:「是色若坏,即生忧恼」,又云:「有情有恼,无情有坏」。五识心,就是眼识、耳识等五识。所得,就是色、声等五尘。

业疏又说:「言非心者,体非缘知。五义来证:一、心是虑知,二、心有明暗,三、心通三性,四、心有广略,五、心是报法。」济缘记解释说:解释非心分为二段:第一句,对简。谓无作业的体,不是觉知,不能缘虑;与心体不同,故号「非心」。五义以下是反证。心具有五义,而无作戒体则是相反。一、非虑知,就是前面所说的。二、无作戒体是顽善的,没有愚、智、迷、悟的分别,所以没有明暗。三、无作戒体是「善」,不是恶和无记,不通三性。四、无作戒体,惟是一定,所以没有广略。这是指意根为略,四心(受、想、行、识、)六识(眼识等)乃至心所为广。五、无作戒体是三业造作而起,所以不是「报法」。

业疏说:「故成实云,如经中说!『精进感寿长,福多受天乐』。若但善心,何能感多福。何以故?不能常有善心故。」济缘记解释说:引成论的文,先证非心中分二段:引初段中又二段,先造论的人自己引述经文。精进是作;寿长是现报;福多是无作增长;天乐是生报。若但以下,是显示经的意义。说人心不可能一定,那里能有常善,这说明无作一经发起以後,可以任其自然地增多,不须要靠心造作,这就是「非心」的意思。

业疏又说:「『又复意,无戒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三性心时,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无有作也。』以无作由作生;今行不善心,何得兼起作又发无作也。由此业体是非色心;故虽行恶,本所作业无有漏失。」济缘记解释说:引後段中也分二段:一、引用论文。是说意思中没有戒体,显明不是「非心」。人在三性心(余善心、恶心及无记心)时,意入於余善,就是无有造作,而却名持戒,由此可以明白无作任运常存。尔时无有作也以下,是疏家较详细的解释。又分二段:首先说明无作是由作而生,今已行不善心了,怎麽能兼起作而且又发无作?由下,解释三性名持戒的意义。说:由於这业体是「非色非心」,所以虽然做恶事,而本来所有的作业,没有漏失,无作还是任运常存。

业疏又说:「故彼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色等五尘,非罪福性,不以色性为无作也。又如佛说色是恼坏相,无作非恼坏相,不可得故,不可名色。」济缘记解释说:第二证非色也分二段:一、引前问答。问,很显然了。答:如果说无作为色有二种过:一、色非罪福性;二、色是可恼坏,如五尘、四大,都有可恼害损坏的意义。

业疏又说:「问:无作为身口业;身口业性,即是色也。答:言无作者,但名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为身口业性。又无作亦从意生,如何说为色性?如无色界亦有无作,可名色耶?」济缘记解释说:证非色中第二段引後问答。问中:意思是说:身口是色,身口的业性也应该是色。答中分二:一、正名义。说「无作」,不过是说身口的业用,实不是身口所作,因为当三性时,身口无有作故。因身口意业所产生的原故,就是从本所作,因此才称为身口业性。又下,二、彰非色也有二种解释:一、约能造诘其所发。说无作也从意业(不但身口)而生,怎麽能说为色性?如下,二、约空报质其因业。如生无色界的众生,必因戒定无作的业,这就显明了无作非色。

弘一律祖说,这里所引成论文四段是连续性的,科文不容易分别清楚,因此录了科表,以备对照阅读。如有需要请查看南山律在家备览。

4、显立正义

弘一律祖说:显立正义是最为精要的义理,学者应该认真专致地研究。

资持记说:以上不过是依论文而解释的作、无作的体相,没有能够精详;在业疏中才陈述说明正当义理,因此有三宗之分:一、实法宗,二、假名宗,三、圆教宗。

业疏云:「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於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後依体起用,防遏缘非。今论此法,三宗分别。」济缘记解释说:先是约略说明体貌(相)。纳是能受的心;圣法是所受的戒;能、所互相冥契,心、法互相和合则就成功为「业」。揽收圣法为业体,作为圣道的基本,所以名为戒体。体,充满正报的色身,而心是色身的总主,所以称「心胸」。初受戒时,心是能纳,法是所纳;受戒以後,那就法是能依,心是所依。依体而起用,就是随行——依心体而起持戒的作用,叫随护於戒体的行为。今下,标明有三宗的分别。

实法宗

业疏说:「如萨婆多二戒同色者。」、济缘记解释说:萨婆多部以所计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的实有为宗,所以叫实法。杂心、俱舍、毗昙和这些见解相同。

业疏又说:「彼宗明法各有系用,戒体所起依身口成,随具办业,通判为色。业即戒体能持能损。既是善法分成记用;感生集业其行在随。论斯戒体愿讫形俱,相从说为善性记业,以能起随生後行故。」

济缘记解释说:初依宗示体中分四:一、至通判为色一段,叙彼所计。「各有系用」,就是三界的系缚。欲界有粗段的四大;色界有清净的四大;所造的业,所系的果,都是色法。无色界天不是四大所造,所以没有色;但是虽没有四大造色,不妨可以有果色。「随具办业」,具就是身、口,能造的身口是色,所以办的业果也是色,作与无作二法同为一聚,所以说:「通判为色」。业即下二句,二、示色义。由无作体,能持戒就肥充,犯了就羸损;有增、损的意义,所以便立为「色」。既下,三、明业性。本报色是无记性,能从善恶缘的方便而转化变现的。而戒是善法,作、无作体都是善色,既不推於心造,所以说「分成记用」。分成的力用既是微弱,不能感生後果,故推「随行能生集业」。这是说招感生报的业用,当体是「集」的因,所以说「集业」。论下,四、结示体相。「愿讫」,即作戒已谢了;「形俱」,是说无作至於终身,对受戒以後的「随行」来说叫它「善记」,所以说「相从」。这是由作生无作,由无作起随行,由随行能生集业,由集行而招来报。

业疏又说:「如律明业,天眼所见善色恶色善趣恶趣,随所造行如实知之。以斯文证,正明业体是色法也。」济缘记解释说:二、引生显正中分二:一、引文。四分律受戒犍度中说:如来成道,得了宿命、天眼、漏尽三明。在天眼明中说:菩萨具备三昧定意清净,烦恼结使已没有了,用清净的天眼观见众生的生生死死(果报)善色、恶色(业相),善趣、恶趣(因中果相)......随众生所有的行为,都能知道。以下,二、取证,像这样的说「色」,才是佛的本怀;许多论文的争论分别,由於没有能深刻明白这是义,着论的人尚没有能彻底了解,弘扬这些论的人更不能推测和明白了。

业疏又说:「如上引色,或约诸尘,此从缘说;或约无对,此从对说。虽多引明,用显业色;然此色体与中阴同,微细难知。惟天眼见,见有相貌善恶历然。岂约尘对,用通色性。诸师横判分别所由,考其业量意言如此。」济缘记解释说:三、斥前诸说中三:一、牒前所立。「或约诸尘」,是说无作假色,判归法入,就是法尘,这对作戒色、声二尘,所以说「此从缘说」,缘就是作戒。无作戒是依靠作戒的色声二尘而生的。「或约无对」,是说无作体是不可见的,是无对的,「此从对说」,是翻过说作戒的色、声二种有对。虽下,二、斥其不达。所说虽然很多引例说明,用以显表业色,然而都是不达究实的义理。这业色体与中阴相同,也像无色天报似的。只有用天眼才可看见它相貌的善恶。如来因此说业为色,而诸师不晓得立义,以致有牵强的分判,所以说「岂约尘对」等。诸下,三、结其妄判。指出上面六位分别的诸师,都是自己的意思与言论而已。

假名宗

业疏说:「二依成实当宗,分作与无作位体别者。」济缘记解释说:「当宗」,是对前面的非正学的宗而说。「位体别」,是对前面的作无作二种「体同」说的。

业疏又说:「由此宗中,分通大乘,业由心起,故胜前计。分心成色,色是依报,心是正因,故明作戒色心为体。是则兼缘显正相从明体。由作初起,必假色心,无作後发,异於前缘,故强目之非色心耳。」济缘记解释说:初由宗通示中二:一、叙宗胜。这宗部份的教理通於大乘,主张业体由心而起,胜於多宗所主张的但对诸尘而立作、无作同归色聚。分下示体相分二;一、明作体。「分心成色」,如从「成法」方面来说,则内外的色报都由心所造成的;如从「成业」方面来说,则身、口动作、都但是分出心力所成就的,所以说分心成色。如果内外相对,则国土为依报,四生为正报,如以因果相望,则色报为依,心识为正。所以说:「色是依报,心是正因」,而说作戒以色心为体。「兼缘」,是依报的色:「显正」,是正因的心,这是说色心二法不相舍离,既显正而又兼缘——正因与助缘「相从」的说明作戒之体。由下,二、辨无作。由於作戒的初起,必借用於色心,待後无作发起了,就不须色心的造作,所以说「异於前缘」。那麽,法体虽有,而非色非心,没有办法说明它的相状,只好用二非(非色、心)来称呼它的体相(名),所以说「强目」。

业疏又说:「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心道冥昧,止可名通,故约色心穷出体性。各以五义求之不得,不知何目,强号非二。」济缘记解释说:二、约义考体中二,初、正示体相分二:一、正示业体。前面二句推发生之始。考求业体,本由心(第六识意思)所造而生。下二句示生已之功。六识又熏六识叫「还熏」;发体的心叫「本心」。从始起时说,那末心是能生,戒体是所生,如从熏发来说,那末戒体是能熏,心是所熏。心与戒体,互相做能所的。「有能有用」,能就是说发起了以後的持戒行为;用就是防御和遏止去造罪过的业缘。心道以下,是推本所立。心是没有形貌的,所以说「冥昧」只有名字,所以说「止可名通」。戒体,本来唯心所造,而「心」冥「色」显,所以兼而说之。要彰显标明业体是心所造,所以说「穷出体性」。灵芝律祖特别指出:这就是显体的要紧地方,希望学者多思考。比如前面(无作戒体中)色心各有五义,无作也没有,所以说「非二」。这说明在小教上不可直示,只不过用权的意义来分别彰显这些异名,所以说「强目」。

问:两次说强目,是什麽道理?答:如根据本教(假名宗),指出无作与作不同叫「强目」。现在所取的意思,识达无作戒体的真貌,就知道是非色非心。依附於权教而立的异名,所以也说「强目」。

业疏又说:「问:如正义论,熏本识藏,此是种子能为後习。何得说为形终戒谢?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愿约尽形,形终戒谢。行随愿起,功用超前,功由心生,随心无绝。故偏就行,能起後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济缘记解释说:二、问答释疑中,先说这问题的由来,因在後面圆教中的抉择这二非以为识种,识既常存了,种子也就不灭,那就与今宗命终而失的意义相违了。所以提出後文来问难,以显明前後的不相违背,起初四句,牒起後面主圆教的文。「此是」,指上面的二非,说二非是种子,种子能引生後习。「何得说为......」是正面问难的说,不应形终而戒谢了。这虽只举出命终,义理也通於四义舍戒。答中分三;一、总标。种子由思(缘境的心)而生;愿是克期的誓愿。「种」与「愿」的定义先说明了。愿约下,二、别释。先解释下句的「愿」说:愿有始终,所以有要期——形终戒谢。行随下,解释上句的「种子」说:思(缘境的心)的范围没有一定的界限,所以种子也跟着不亡失,行就是思心;行发起在愿的後面,所以说功用「超前」。功由心而生,应该是随心思而不绝断的。故下,三、双结。前面二句——「故偏就行,能起後习」,总结上面的「种子是存」的义理;下面二句是从不约虚愿这一方面说来招乐果,所以才说「愿谢」。

问:这里的「後习」,和前面实法宗的集业有什麽不同?答:实法宗说明「业为集因」,这里是显示「种能熏习」。

圆教宗

业疏说:「後约圆教明戒体者。」济缘记解释说:三圆教中,前二宗都是小乘教,这圆教宗是大乘教。如果拿大乘义理来抉择小乘教,不待受大,就是「圆顿」的意义。前二宗都是偏计「有」、「空」不能均衡,现在知道这都是教法上的权巧施设,名字虽不同而体是一,色与非色,也是这样。这就是「圆融」的意义,前面既是从权地讨论一期(生)为限,这里来克实地究竟显示,这就是「圆满」的意义。具有「圆顿」、「圆融」、「圆满」等意义,所以名圆。

问:二宗谈体的理论很够了,何必再立出圆教?答:两宗所谈的体,教义发挥界限各不相同。如但依据这二宗,那末体就辨别不明白;如果不依这二宗,那末宗途就要紊乱。所以依据法华、涅盘二经立出圆教,方可以穷理尽性,究竟决了。使学者修持有所依托,知道怎样出发、趣向、归宿。就可以为诸有情的福田,绍续众圣的因种,兴隆佛法,超越生死。这圆宗要义,万劫难闻的,而此生得以遇到了,除这一条道路,更没有别的路可走。如果不研究这南山祖师建立的要义,就是无处可以用心了。那末,一生虚度,岂不耽误了自己。灵芝律祖这段沉痛剀切的开示,我们必须切实记牢,照着去做!

问:依什麽教义立这一教?答:下面引用法华、涅盘二经为证。法华经开许声闻可以成佛;涅盘经扶助戒律,说佛性常住的教法。除此二经,其余没有这些教义。

芝苑遗编中问:这和天台圆教相同还是不同?答:理同说异。理同,像下面疏中引法华的文句,用法华意义,立此圆体。但天台圆教是统摄性的;这里是局限於一事,将这教入它那教,就是它妙行中的戒圣行了。说异,现在这圆教宗为了显明戒体,直接采取佛意,融会前面二宗,系得自佛意而谈这圆宗,不是取它那圆教,看起来圆名相同而实质是不相同的。

业疏又说:「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与妄会,无思返本,是以大圣树戒警心;不得堕妄,还沦生死。」济缘记解释说:初叙立教本致中分二:第一句标示。「警意之缘」,是说一切诸戒,都是我的心业;世尊不过是根据这些业制出了戒法,以警惕和觉悟造业的众生,不是另外有的戒。众生的「业」无量的多,所以戒也就无量;业无尽,戒也就无尽。要晓得二百五十、三千、八万以及无量的律、仪,都是依业而制的警戒,不是别的「法」啊!以下,正释。心被境界所转,所以说「随妄」,心境相合了所以就「兴业」,习妄既然长久了,往往随着尘境而转,所以就与「妄会」,会,就是会合。沦历长远的时劫,以致忘记了根本——自心,所以说「无思返本」。如果不是佛的教诲——设戒作警,怎麽能思想到回复本心。这是说众生的妄业无有穷尽。是以下,叙述如来因业立戒,令息妄源。妄业已息,那末苦果自然可以消除,就不致沦落於生死,因此能够近本归源,悟明心地。

业疏又说:「愚人谓异,就之起着,或依色心,及非色心。智知境缘,本是心作。不妄缘境,但唯一识,随缘转变,有彼有此。」济缘记解释说:二、根器差殊中分二:初叙钝者妄计。推详这里的文,正是抉择当今所受的戒体。前假宗已经说明细色(论心业),是已破斥实法宗的假色(对诸尘)。现在这里只是抉择四分律的作、无作体。作戒是心造,说它兼色,无作是心种,说它非色非心。这是由於佛世的机悟有所不同,致使佛灭度以後的分宗各计。所以涅盘经说:「我於经中或说为色,诸比丘便说为色;或说非色,诸比丘便云非色;皆由不解我意。」——不知道佛是方便的说法。智以下,再叙利根易悟二:一、明因教悟解。有智的人知道随着情与非情二谛等境的缘,才制定了尘沙等戒法,这境与缘,都是心的造作,所谓「一切唯心」。不下,二、明思惟观察。既通达唯有心识的道理,那就随所动作,不随外面境界所转,摄收心思,反观内照,只看见这一「识」。识就是心体,心体不守自性,随着染、净的缘而造作黑、白的业,结成善、恶的果报,所以就有佛菩萨、......众生等十法界的差别,所以说「有彼有此」。众生由於无始以来,不能了解这个道理,就随了遍法界境,造了虚妄的业,出没於生死轮回,受种种苦难。所以世尊就依法界境的范围,而制定了无边的戒法;戒没有别体,就是虚妄的业,如婬、盗等事。如果放纵妄心去做就是业,能够禁制妄业就是戒。所以行事钞说:未受戒以前,罪恶遍於法界,现在要发心受戒,翻前恶境,而起善心,所以戒发所因也就还遍於法界。又善生经说:众生界没有边际,大地没有边际,草木没有限量,海水没有边际,虚空也没有边际,戒也是这样。这两段文都是这个意思。

业疏又说;「欲了妄情。须知妄业。故作法受,还熏妄心。於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济缘记解释说:三、所受体中分三:初约圆义以示体相。前面说明假使利根在未受戒以前,已经发起大解,这里要说修证必先禀戒。文中分三:第一句,希求脱离。欲了妄情的「了」,是「尽」的意思,「妄情」包含见惑、思惑及无明等情见。第二句「须知妄业」,是反观往业。由於无始的惯习,积恶的时间已经深长。现在虽然知道了一切妄业都是唯识,而终於难以调制;如没有戒法,净业便不能成就。所以说;佛所制的戒,像猿猴着上了锁,野马勒上了辔,盗贼被捉住了,截断生死的河流,发生定慧的功力。这是成菩提道的基本,是入涅盘城的门户,所以三乘圣人都由这条道路前进,如果舍了这戒法而去修道,那是枉费时功的。也如同向後退步而却想要前进,那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故下,三、如缘纳法又分二:「故作法受。还熏妄心」两句,是示作业。「作法」,通收始终方便及正受。「熏妄心」,假当前的胜境,来发动胜心,胜心相反於妄心,也就是真心。将真熏妄,使妄心不起。正如行事钞所说:「以己要期,施造方便,善净心器,必不为恶,测思明慧,冥会前法。」这就是能熏,妄心是所熏,所以说「作法受,还熏妄心」。譬如烧香,能够熏除污秽气氛。「於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三句,正明无作。由熏而成功一种业用(力量),业用圆成了就是种子。这种子发生力用,能不假施设造作,任运自然地恒常生起熏习作用,由这熏习的力量,使妄种冥伏了,妄念不能兴起。这无作善种的熏,犹如香燃烧完了,它的香气还是存在。再来细细分析一下这三句文,第一句——「本藏识」,是所依处。也就是所熏——为善种所熏。第二句——「成善种子」显能依体,也就是能熏的。「善」,表示与恶不同,「种子」是譬喻;譬如世间谷果都有种子,种子略说有十个条件构成:一、从众缘生,二、体性各异,三、生性长存,四、任运滋长,五、含畜根条华叶等物,六、虽复含畜相不可得,七、遇时开绽,八、子果不差,九、展转相续,十、出生倍多。无作戒体就具足这十项,所以比作种子。然而种子的名是通用的,必须仔细简辨它的义理。一、约十界,四趣(三途修罗)是恶,其余六界是善。二、就善中,人、天是有漏的善,四圣是无漏的善。三、再就圣中,三乘是偏是权,只有佛是圆是实,现在这戒种,文中只简别於恶,如对人、天,是指无漏种,如对偏小及权位菩萨,那就是圆实的种子,行者应当知道,所受的戒体,就是「一体三佛」(後文解释)的种子。所以萨遮尼犍说:「如来功德庄严之身,以受戒为本,持戒为始。」又法华经说的:「佛种从缘起」,也是这个意思。最後「此戒体也」一句,结示正义所立唯此。

问:既发这个体,以後还要受菩萨戒吗?如不须受,就应该约大判持犯?如果须受,那末无作业是不是重发?这些都必须细细推求,不可以混滥不清。

芝苑遗编说:天台菩萨戒疏说:「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南山律说:「熏本藏识,成善种子,此为戒体」。天台「性」的这一字,就是能起的「因」,无作假色,就是所发的「体」。南山所谓藏识,是所依「处」,善种子,是能依「体」。能起与所依,都是本有的「性」;所发与能依,都是当前所受的「体」。这样的指出体,文据很为明了,能所历然,体性不相混滥。那末受纳就没有疑虑,修持就有可靠的依托。

芝苑遗编又说:经论所说菩萨戒有二种体:一、当体的体,就是戒体,和这圆宗的善种没有两样。二、所依的体,就是心性。然而心性不过是戒体所依,并不是戒体。——这些文义,展转地解除了我们的疑问。

业疏又说:「由有本种熏心。故力有常。能牵後习。起功用故,於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随心动用,还熏本识,如是展转能净妄源。若不勤察,微纵妄心,还熏本妄,更增深重。」济缘记解释说:二、约随行以明持犯中分二:初明谨奉又分二:第一句蹑前受体。由於有本受善种的戒体,熏习妄心。故下正叙随行三:第一句明力。「故力有常」,有常,是运运不息,生生常住的。第二句—「能牵後习」是明能。後习有二种:一、习的因贯彻到未来,二、习的果就是後来的三佛。现在是说明起後的功用,所以只依据习因而论。起下的几句是明用。於种种过患的境界上,「能忆」,是一切时中不忘失;「能持」,是执持守护戒法不失;「能防」,是使客尘烦恼的缘不能侵害。能忆就能持,能持就能防一心三用,没有前後——言说虽有次第,力用则是融通的。「随心动用」,都就「还熏本识」;熏本识,是随行中的熏,通於作无作的。「展转」有四种:一、对境的差别,二、起心的前後,三、来报的相续,四、入位的阶次。在这四种事中,都有展转的意义。「静妄源」,包括因静果静;如果照修显圆证三身来说,那就是究竟永尽的果静了。若下次明慢犯分二:前面二句反上三用。如不精勤加以觉察,「微纵」(瞥尔念)了这妄心,那就统统失掉上面说的有常的动力,不能起後习的能忆能持能防的作用了。下面二句反上戒熏。妄心放纵起来,还去熏习妄心,使妄「更增深重」,就失掉了上面静妄源的戒熏功用了。

问:熏有几种?答:一、受「作戒熏」,熏成无作。二、受「无作熏」,熏起随行。三、受「随中作无作熏」,还资本体。如果谈到所熏,那都是熏於「心识」。

业疏又说:「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摄律仪;用为法佛清净心也,以妄覆真,不令明净。故须修显,名法身佛。」济缘记解释说:三、举因果以细劝分三: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先说明来意:众生的识体,是本来清净而没有尘垢与污染的,由於妄想,就变成了烦恼。又识体本来是自在而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的,由於妄想,就变成了结业。又识体本来是平等没有彼此、爱憎的差别,由於妄想就变成了生死。现在,要反本归元,所以立出三誓:一、断恶誓,受摄律仪戒,修行「离染行」,趣向无作解脱门,还复本来清净,证法身佛,名叫断德。二、立修善誓,受摄善法戒,修行「方便行」,趣向空解脱门,还复本来自在,证报身佛,名叫智德。三、立度众生誓,受摄众生戒,修行「慈悲行」,趣向无相解脱门,还复本来平等,证应身佛,名叫恩德。然而这三誓、三戒、三行、三脱、三佛、三德,随便举出那一誓,那三誓可就具足,以至三身,三德,一一都是如此。言说虽有前後次第,理性上是没有分别而互相圆融的。能以这样的心受戒,就是发圆体,能以这样的心持戒,就能成圆行。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净名经说:「能如此者,是名奉律」。涅盘经说:「欲见佛性,证大涅盘,当须持戒」,都是这个意思。初释律仪戒又分二:初标因果。「是故行人」,指现在的受戒者。「常思此行」,是劝告思惟起修的意思,这二句赅括下面三聚戒。「即摄律仪」,即字,点出这小乘律就是大乘的摄律仪戒,是圆宗融会的意思,能够明白这意思,自然会通达了。智论以八十诵律就是尸罗波罗蜜,胜鬘说毗尼就是大乘学的意旨。「律仪」,可以禁恶,可以止业(不正行为),还可以破惑(不正思想)。用律仪就能够彻底究竟止恶破惑,可以学修到佛的清净心(法身体)。以下,次明所以分二、前二句叙昔迷。行者从往昔来被妄想盖覆了真心,以致被贪染所障,失却了本来清净——不令明净。後二句显今悟。「故须修显,名法身佛」。修显是禀受戒法,破除惑障的意思,就是能显的因;法身,就是所显的果。

业疏又说:「以妄覆真,绝於智用。故勤观察,大智由生,即摄善法,名报身佛。」济缘记解释说:二、摄善法戒分二:初二句叙迷。「绝智用」,是说因愚痴所障,遗失了本具光明。故下,显悟。劝行人精勤观察,修善、破障,这就是因;报佛,这就是果。

业疏又说:「以妄覆真,妄缘憎爱,故有彼我生死轮转。今返妄源,知生心起,不妄违恼,将护前生,是则名为摄众生戒。生通无量,心护亦尔。能熏藏本,为化身佛。随彼心起,无往不应,犹如水月,任机大小。」济缘记解释说:三摄众生戒分二:初叙迷。「憎爱」,就是障,忘失了本来平等。由於有「彼我」的分别,就要受「生死」的杂报。今下显悟二:初修因三:前二句:开平等解。知道众生的心情生起,完全是唯识所变,别人和我同是一体,没有高下,这是已经开了平等的知解。「不妄违恼,将护前生」二句,修平等行,由前面的平等见解,支配了行动——不狂妄地违逆和恼害一切众生,而能更积极的将护——帮助一切众生。将护的范围很广,包括四弘誓,四等心,四摄行等。「是则名为摄众生戒」,结名。说这样的知解、行为,叫做摄众生戒。生通下次感果分三:前二句心境相应。众生是无量的多,将护的心也是一样的多,这就是护心与生境相应。当中二句慈熏成果。用慈悲护生的戒行熏习藏识,利益众生的功德圆满,便感得了化身佛的佛果。後四句明随缘起应。能起随顺众生的心,无往不应的去利益众生,就好比水中的月影,随任众生的机感而见大小。水,譬喻机感,月,譬喻能应;月亮不入水中,水也不能污秽月亮,随着容器的大小,波澄,月亮影子就可出现。用这来比喻佛的慈悲力,与众生诚感力的感应难思。

以上引述业疏的文,由「戒是警意之缘」起到此段为止,共有七段连续,科判比较繁杂,弘一律祖曾经别录科表,需要者可检阅在家备览,这里不刊出了。

弘祖又按:三、举因果以细劝中,济缘记於释文之前,先明来意,今依其文,列表於下:

    ┌本自清净—离诸尘染————───由妄想故,翻成烦恼。

众生识体┼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由妄想故,翻成结业。

    └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由妄想故,翻成生死。

    ┌一者断恶誓─受摄律─修离─趣无作─复本─证法—名为断德。

    │      仪戒  染行 解脱门 清净 身佛

    │

今欲反本┼二者修善誓─受摄善─修方─趣空解─复本─证报—名为智德。

故立三誓│      法戒  便行 脱门  自在 身佛

    │

    └三者度生誓—受摄众─修慈─趣无相─复本─证应—名为恩德。

           生戒 悲行 解脱门 平等 身佛

济缘记问:三聚三身是同还是不同?答:名词虽然不同而义理则是一样。随举一戒,就具足三聚戒。随举一聚,互具也是这样。因此知道:初受戒时,圆发三誓,随中奉持,则圆修三行;成因感果,则圆证三身,三誓就是三聚、三身;三聚也就是三身、三誓;三身也就是三誓、三聚;心、佛没有差别,因果没有二致。能够这样的,才可称为「圆戒」。是波罗蜜,就是究竟木叉。因此知道修行的人,如果发了这种心,获得了这个体,要晓得这就是三佛种子。怎麽可以自己轻视,不加以珍惜尊敬!然这三种戒,互相具备,至於修持奉行仍要不离摄生的戒,那麽就能够任运含摄一切,那里可以不注意其余二聚呢!

问:教已经有了义理的分齐,何必再来谈这些呢?答:为了述成本宗「分通」的意义。怎麽知道是这样的呢?像善戒经的五戒十戒具足戒等,设立种种方便。所以受五戒的要习学十戒;受十戒的要习学具足戒;受具足戒的要习学大乘戒。这五戒十戒具足戒都可叫做方便。假名宗虽知道这权巧方便,而不停留在这方便上,这才符合通深的意义,作为大乘戒的「先容」。所以行事钞中叙述发心为成三聚,这里(业疏)说明随行次对三身。是愿行互相扶持,彼此交相映彻。那是期心後受,这里是随行的前修,於此可以看出圆宗是有很深刻的意义的。

如果这样,既然显明分通,何必别立圆宗?答:「义理」虽然通於大乘,而「教」还是局限於小乘,不可以混滥笼统的。所以要别立圆宗,随意而尽理,又不致紊乱宗途。请看一看:前面说的实法宗,没有一个心字;假名宗,没有一个种字;由此可见南山圣师,是深深体会了「权」、「实」的教理与分齐(界限)了。

业疏说:「此门略辨三宗戒体少异,由来涉言语矣。」济缘记解释说:「略辨」表示不能穷尽;「少异」,从教宗来说:名义上不能混滥,如从业体来说,毕竟是常同的。要知道「细色」和「二非」,无不是「种子」,不过是如来随着机宜而说有不同罢了。「涉言语」,是说费了许多文字。

弘一律祖说:由第四项显立正义的开始,业疏说:「夫戒体者何耶?」到这「由来涉言语矣」一段为止,乃是业疏历示三宗的文,这是南山撰述中最精湛的部分,古今中外的学者,都非常重视和传诵它。不过因为记文和疏会合在一起,有些分割间隔,以致使疏文散碎,不能融合贯通。希望读者另外钞出这文,合成一卷,时时可以诵持。就可以窥见它的精妙所在,那才不辜负律祖示导的圣意。

业疏说:「今识前缘,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矣。故经云:十方佛土唯有一乘,除佛方便假名字说。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也。故文云:我为弟子结戒已,宁死不犯。又如涅盘中罗刹之喻。」济缘记解释说:初示所归。「识前缘」如尘沙般的境界和无边量的制法;众生从无始来颠倒妄想,昏迷当作外物,因此就受轮转的苦恼。现在知道万境与制法,都是唯识,没有外尘,当正受戒时,遍缘法界情非情境,勇猛地发出三誓,翻过往昔的三障,由心的业力,结成了善种子以为戒体。应该知道能缘(心思)、所缘(万境),能发(心)、所发(誓),能熏(善种)、所熏(藏识),无不是心性;心性无边,所以体也无边;心无有尽,所以体也无尽。应当知道:这就是发菩提心,修大慈行,求无上佛果。这就叫真实道,就是大乘。三世的如来,十方的诸佛,示现着出生,唱说着入灭,顿然地开示,渐次地化诱,设百千种的方便,说无量数的法门,种种的施为、设立,都是为的要众生发心、修行、成果,走这大乘的真实道路的。所以说:「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佛乘」。这就是修行人的域心处所了。然而,浊恶的环境,加着业障深重,长久的惯习,一时难断。初发心的又惧怕没有大力量,容易退失菩提心和菩萨行,所以希望生到弥陀净土去,那是最究竟的办法。况且圆宗的三聚,就是上品的三心。律仪断恶,是至诚心;摄善修智,是深心;摄生利物,是回向发愿心。既然具足了这三心,必登净土的上品,证得无生法忍,可以不待多生,成佛菩提一定没有退屈。这又是修行人的究竟域心处所了。故下引证。就是法华经开权显实的文。经中说: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十二部中,九部属小乘,同归一佛乘故。)又说: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十方皆尔,不独释迦)。无二亦无三(大小相对为二,三乘相对为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於众生,说佛智慧故(余乘修证因果、色非色等,皆是方便假名)。既下劝修分二:第一句蹑上开悟。由於已识前缘,如果起了毁犯,就是毁犯自心,增加自心上的妄业,便沦落於生死,污佛种性,退失菩提,失大功德利益。大小乘经论中很多劝说和鼓励奉持戒法的地方,释尊的慈意,就都在「既知此意」一句中表露出来了。我们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得失倒还小;现已知道了这个道理,就可依照修学,所获的利益也深远广大,相反地如不依教奉持的损失也是最大。所以必须恭谨摄持,随时警惕,不可微纵思想,使得妄念兴波作浪。当下,结劝奉持。命与浮囊,是人所最注重的,因此拿它来做比喻。那经论中所说鹅珠、草系、海板比丘等,他们都是忘了生命而护持戒体的典型人物,在这些人的观点,寿命、浮囊都是不足为重的。「文云」,就是本律文。「宁死不犯」,是重於守戒而轻於生命。涅盘经中说罗刹乞浮囊,以至少到微尘许,菩萨也不准许给他。拿这来比喻护持小罪和轻戒、威仪等,也不能轻易毁犯的。

芝苑遗编说:戒体,是律学的枢要,是持犯的基本,是返流的源始,是发行的先导,但由於诸教的沈隐,道理的深邃,因此几代(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的传教者,有许多英贤,唯各有发挥不同的见解,而戒体的旨趣终是不能抉明,到了唐代,独我南山祖师穷究幽隐的义理,极尽如实的法性,反覆前人的所说,贬出浮伪的议论;剖判宗旨,斟酌义理,开列了三宗,实在是会合如来一代法化的教源,发启群迷照破昏蒙的慧日。初、多宗,作、无作二种戒体都是「色」,容易知道了。二、成宗,作戒色心为体,也易明白。无作以非色非心为体,这非色、非心,只不过是摄法的聚名,实不是体状,以致使历世的学者,议说非一了。现在依疏文来考体,也就是密谈善种。但因为小宗,不能直接显示出种子,所以另外立了「非色非心」的名。所以疏说:「考其业体,本由心生,还熏本心,有能有用。」和「不知何目,强号非二。」细细推详这段文意,虽没有直接地说出善种,而说「熏心有用」,这密谈的用意,已灼然可见。应当知道,这就是考出非色非心的体。三、圆教,是说:融合前宗,的指实义。前宗两体就是善种子(境本从末);这善种子,就是前二体(摄末归本)。如果根据圆意而谈,任何地论说名义都是圆融的。所以疏说:「於此一法,三宗分别,故知分别有三,体实不二。」问:如果说体只有一,分别有三;那末前二宗中但有虚名,难道没有实体吗?答:宗,虽各各计较不同,而体实在没有乖殊。由於前二宗以为是「异」,所以也勉强立了另外的名。应当知道:多宗计种为色,成宗计种为非色心,直到後面的圆教才指出前二家的「所计」,所以疏说:「愚人谓异,就之起着」等。如果再拿比喻来说明,那就更容易懂了。如世间的美玉,有人不识,说它是「石」,这固然不能显出玉的体,或者说它「非石」,也不能显出玉的体,另外有人知道它的实在,才指破前二人的错识。可是如果没有「玉体」,也就没有前二人的「不识」,——这可以作为这三宗的相似比喻。问:有什麽因缘,名为善种?答:善可说是法体,种是譬喻。这是说:尘沙般戒法,纳於本藏识之中,相续生起随行,行能够牵生未来的善果,这就如谷物的种子,投入田中,芽生、苗长,结实、成穗,相对的没有差别,所以叫善种。

芝苑遗编又说:所受法体,依羯磨疏三宗的分别:一多宗,作、无作二体俱是色,身口方便相续的善色声,是作戒的体,法入假色,是无作戒的体。现在祖师研究这体,就说:善恶的业性,由天眼来看,历然可以分别。这与中阴相同,微细难於了知,不是肉眼所能看见的粗色,所以说细色。二、成宗,作与无作,二体有所不同。身口业思,能造色心,是作戒的体;非色非心,五义互求了不可得,是无作戒的体。祖师考体,就这心的造业,熏习有用,能起後习;而心本不可以形状,必须假色以显。可发的业量,异於前面的作戒,与心与色两不相应,勉强叫做二非作为戒体。三、约圆教宗以明体,由於两宗各随所计,而说动说静,终都不是究竟。所以跨取大乘圆成实义,点示那体是梨耶藏识随缘的流变,而造成业种;前六识能造,就是作戒;作成的业,梨耶识所执持,就叫无作。所蕴藏的业因,名善种子。业虽由心造,一成以後,与其余的识一起,性没有对、碍。又是四大所造,体有损益,天眼所见,善恶可以分明。因此如来随机赴物,或说非色非心,或说为色。而小机不通达这宗旨,计着为色,则不许空宗;执非色非心,则斥他有部。如涅盘经中所说,这都由於不了解我的意思,引起争论而不能同一道路。然而现在的所宗,都是用涅盘终穷的说法,统会种种不同见解,使它们归於一致;这可以说:体会了如来一代教化的始终要义,撕裂了後人的疑网。所以业疏说:「终归大乘,故须域心於处」,这样的明训,广在业疏全文。今人所受的正当成实假宗,非色非心就是法体;如果约圆教宗,就是善种子。然而虽这样解说,不过略为知道些大的头绪,至於「业理」是极为深细的,如不是有很大学问的,深恐就要茫然不知纲领。难免像盲人摸象般的争论纷纭了。——这是北宋时的说话,摸象的多;如果到了现在,那就怕能够摸象的人也不多了。现在各位莲友有系统、有计划的钻研,真是难能可贵呢!

5、先後相生

资持记说:如果说作戒,那倒没有先後;而无作戒却有很多解释,所以必须辨定一下。

行事钞说:初步解释:作戒和无作戒,犹如牛的两角,生的时候同时的生。多论说:「初一念戒俱有二教,第二念中惟有无教。」俱有,就是一齐生起的意思。

行事钞中後一种解释,说前後而生。所以善生经说:世间的一切法(由缘构成)有因就有果,譬如有了水、镜,就能看见面像。所以说作戒前生,无作後起。论中说作时具有作、无作的,那是「作俱无作」,也是戒的「因」。等到三法完毕,业体满足了,才是二戒俱圆,所以说「具作无作」。因此,不妨说是「形俱无作」仍在後生。也是当一念竟时,二戒谢後,无作才生。

弘一律祖说:作俱无作和形俱无作的区别,可参观前面「立两解名」中的表。

资持记说,以前二种解释,都是古义,如对照业疏,是采取的前初步解释。但发展地说以「三时」为更完备。

业疏说:这里解释,作、无作戒是同时生起,没有先後。那有作戒谢绝了无作才生的道理。从本登坛时候的愿心以尽形为限,就是「形俱无作」的因成了。到後一刹那——三法完毕的第一念,二戒俱已圆满,所以说作时具足无作。灵芝律祖说:二戒满足,就是作戒与形俱无作。

业疏又说:「且约一受,三时无作。」(三时,是前多论的初、二两念,和初念中取其尔前为因时。)一、因时无作,这时「作俱无作」,随「作」而生,尚「未竟」止。「形俱无作」的因已成,不过尚未显现,正在潜发罢了。二、果时无作。有二:一、还是「作俱无作」,究竟圆满,同上所明。二、「形俱无作」,方才是本体,因三法已经完毕,「示现」的时候——二种无作都究竟了。三、果後无作,就是三法完毕第二念已去,作俱无作随着谢灭,只有「形俱无作」,一直通於形寿的终了。

6、无作多少

业疏说:总明一切作、无作戒,依多论中大纲有八。

一者作俱无作:随着「作」的善恶,起於身、口的时候,就有「业相」随作而同时生起;在作休业止的时候,这业相有牵引後果的功力。也不由於起心动念,这业相可以任运地相感动,这业相是由作而起,所以叫做「作俱无作」。以下七种无作名义,也是这样。济缘记中问:既随作有,那可不由心呢?答:这是「正宗」无作的意义。如果起心,就属於「作」了!这是「业力任运」不由於作,故说「不由心」。

二者形俱无作:如今所受的善恶律仪,必限於受者的一生中,长时不绝——由本来的誓愿,尽此一期形寿。就有业量随心任运的——形俱无作——戒体。

济缘记解释说:这里是说明受体,正用这前二种,後面的都是「类引」了。

三者要期无作:如胜鬘经的十大愿受戒,和受八戒,都是要心所期,如誓而起的「要期无作」戒体。这也叫「愿」,所以那多论也说:又这无作,也从愿生,如人发愿,设会施衣,无作常生,就靠愿力的扶助。

四者异缘无作:如身造口业——现相的妄语,发口无作;口造身业——深河诳杀,发身无作;虽假异缘,还发本业。因多宗七支不互,所以有异缘。而成宗随具发业,所以没有异缘。

五者助缘无作:如成实论无作品说:教人杀生,成功了杀业,教的人就可获罪。虽然事是所教的人所作,而教的人有助成的罪。文里所说关於造罪方面,做善事也是同样道理。

六者事在无作:成实论说:布施的东西不坏,无作便能常随。多论说:如果造作僧坊和塔像扩(大)路桥井等,功德常生。除非有这三种因缘:一、前事毁坏,二、造者命终,三、起大邪见,便善业断。(这应有四句:初、人物俱在,功德不失;二、物坏人在;三、物在人丧;四、人物俱丧,三句并失。)翻善例恶,可以明白。如蓄藏鞭杖弓刀等致苦的工具,这些事物存在,那恶业就一直相续。

这里有个微细的问题,就是济缘记问:假如这样——事坏、命终,应该没有福报了!答:下面说「便善业断」,不是说「永无」。以前的善业还是存在,不过不能相续。

七者从用无作:成实论说:「着施主衣,入(四)无量定,更令本主得无量福。」这样,无论是善是恶,发生作用都是如此。

八者随心无作:多论主张:入定慧心,无作常起。是说入定发慧无作就随心常有,出定就都没有。成实论则说:出入常有,常不做恶事,善心就能转胜。虽然在事乱当中,无作是不会丧失的。说随心,是不随定慧,随「生死心」而恒有无作。济缘记解释说:「出入常有」,不局限於入定、入道;「随生死」,死此地生别处,没有错失。二宗主张不同,所以把它都举出来。

业疏问:这里的从用业,和前面的「作俱」有什麽不同?答:业相是虚通的(动念成业,业体皆心故),不相障碍。因为是瞥然而起不定,所以它的相间、相杂是同时的,是随仪表而分别的。譬如:持着鞭子常想加苦於人,既没有时间的限期,就是不律仪,是「形俱」业;要誓常在进行着,就叫做「愿」;口中教打、扑等,就是「异缘」;受教的人,依着作了,又是「助业」;随动作而起了业,就是「作俱」;鞭子等工具没有亡失,就叫「事在」;随所作而感生了业,岂不是「从用」;恶念未能断绝,又是「心俱」——「随心」。所以举一缘,便通於八业,而业理随念不定,其余就可以例推而知道有无了。济缘记说;这不过举一缘来说明间、杂;如果明白心念是随缘起灭,动变不常,那末善恶邪正,或离或合,刹那万变,不止如此而已。

现今的受体,当具足了「作俱」、「形俱」就同时而起,也有「要期」,必须有师秉法,就是「助缘」;能牵後习,也就是「随心」。如果说随行,「作俱」定有,互造是「异缘」,教他是「助缘」,衣钵资具是「事在」、「从用」,功成不灭是「随心」,这样类举起来,不难知道无作的多少了。

资持记说:根据这些说明,或单或具,间杂不定,「精穷业理」,在於这些文义中了!

二、受随同异

甲、释两名

业疏问:什麽叫受、随?答:受戒,首先受戒人的发愿,加上授、受的缘境——各种条件,纳法在心(心境相应)叫受。就这受得的无作戒体,能够防止过失,所以叫做戒。这是说在坛场上发起了愿心,愿意摄持戒法,尚没有去实际行动。

业疏又说:既然发了愿心,那就要尽形寿以来,随着有戒的境界上,都警察(能防)护持(能持),不能妄有毁失。——这是戒义。使行动与愿心相齐等,这是随义。因此所行的叫随戒,——这是合名。受是局限于清净的,如果兼了染、那就不成事;而随是通于持犯的,持犯都依于受——这是双判通局。

业疏问:愿行相依,犹如车轮和鸟翅的不可缺一,持是可以顺于受的,犯怎麽可以叫随?答:随有两种,是持犯的不同,都从受後而生的。行包括善恶,都由于受的原故,持犯相从,因此名叫随戒。

业疏问:无作,是戒的范围所收;「随作」,是属于後时的缘护,只应该叫做「善」,怎麽可以叫戒?答:戒是警心,受的作与无作,随的作与无作,都无不是警心。得始终随缘具足的摄护,愿行相资的成就,使得方便圆满——该周法界的戒德,不容有一些欠缺。——这是通示戒的意义。要从初心的「受作」,到最後以行副愿的「随作」,都符合戒禁,顺于本受,所以叫戒。随作,由于境界周遍法界,不名独善。——这是正答所问。

乙、辨同异

1、解二作

先释二名

业疏说:什麽叫二作?一、受中作戒;例如当迎请戒师和三法未曾完毕以前,运动的方便,就叫做「作」。这正作的时候,就是心防於过境,就叫做「戒」。二、随中作戒;已受戒後,依境起行,为护摄本受的原故,名叫随。於一切境上,起了护持,顺於本受的心愿,名叫「作」;因为不作不有,要由作才能生起随行,正对境而护持摄受。所以叫「戒」。济缘记的解释。特别精要易记,受作:运动叫「作」,防过叫「戒」。随作:起护叫「作」,对持叫「戒」。

正辨同异

业疏说:前面所说的二作——受作、随作,有五同,四异。五同是:一、名同,都名叫作戒。二、义同,都在防止过失。三、体同,都是以色心为体。四、短同,只局限于色心运动的时间,不通其余时间,是说时短相同。五、狭同,只就善性方面。

业疏又说:四异:一、总别异:受作能「总断」过失罪恶,由心起愿,遍一切境界,普愿遮止防范。随作「别断」过失罪恶,因随行随境而生。境通於色心,色通於情非情境,心则局限於有情,这样,不能尽缘,就是心所及的地方,方才有行生;这行就叫随作。因为心是不能两缘,境是不能顿现的。二、根条异:受是行的根本;随在受後而生,是受的枝条。三、悬对异:悬指受体,受作是开始登临坛场,尚没有罪过,但可以「悬」远地预为遮止约束。随作,是对境起「对」治力,严加防止,由於有了现防的对治力才不毁犯。四、一多异:受作,以一品为定。因发的那一品心,就定於那一品戒。上中下品,义理上不可同时。随作可以多品。因境有优劣,心有浓淡,所以随境对之而起心的有轻有重。

资持记说:第四种所说受一品,可能产生这样问题:多宗是可以如此,成宗戒能够重受,那里可以说一品为定呢?答:虽然开许重受,而三品不能俱受。又问:如果这样,无作为什麽受分三品?答:无作不是色心的原故;虽有三品,增还是一体。作是色心,纵然增为三品,前後还是各异,所以说没有多品。

弘一律祖引拾毘尼义钞中二作五同四异的文,列表很简明,请参阅备览。

2、解二无作

先释二名

业疏说:什麽叫做受无作,就是行者愿于惑、业有了断其相续的意思。因为无始的妄习,随念会起,难以隔断;所以对着受戒时的强胜因缘——人法等境,发心受戒、护戒,自发地说出求戒的言词,这是主因。行三法的时候,动发了戒业的作用,业力成就了在受者身心中从来没有的力量,这是助缘,这些缘、业,就是行愿的根本,叫受无作。随无作,三法受过的一刹那以後,能随境起对治防护作用叫作戒;等到作戒息止,而也就成就了另一种作用的力量,这种业用就叫随无作。

正辨同异

业疏说:现在来详细分析二业——受无作,随无作的五同:一、名同:同称无作,都是「业」的任运而起。二、义同:都是防止身口七支的过失。三、体同:前面说过的三宗,如实法宗,二种无作都是色;如假名宗,二种都是非色非心;如圆教宗,二种都是心种。四、敌对同;受体,尽形寿为期的注意过恶的防止(即随行),保护受体,就是本体有防止过恶的功能;这功能能够充实随行,随行又能护本体,这是互相依持的。灵芝律祖说:受体的本身没有自防过失和错误的功能,所以要靠随行。譬如戈矛虽然锋利,要有持用的人才可起临阵陷敌的作用,所以说受无作和随行是互相依持的。随无作,对过失的对治方面,和作有齐等的功能。这无作,不是作俱的无作。是说起了对防,就有善行随体而并生,作的功用已经谢灭,这善行常住,所以称此业(善行)叫「随无作」。它与过非相敬对,所以和受无作相同。灵芝律祖说:依照这样,可以知道,对治和防止过失,同时有多种「业」:一、本受无作,二、随中作俱,三、随行无作,都是与过恶敌对的。五、多品同:依据成论受体可以重发,一体有三品,初受如果是下品,再增就是中品,也可增为上品。如果是一增,则有二品:如若本不增,只有一品。如依多论,受无作只可一品,随无作可以多品。那多宗不通重发,只约随行有优有劣,不论受体。资持记说:四敌对同,由于有了本体方起防护,就称本体能防过非。五多品同:受体有三品,随体也有三品;因业随心发,受、随二戒各有三心,所以形成无作各有三品。

业疏又说:第二说明四异。一、总别异:受无作,有总的愿心打算於万境上不造恶;以法界为量,可以一念缘想,所以名总发。随无作,约实行,不是顿、总,而是渐、别,所以是别发。二、长短异:受无作,以尽形寿为期,悬拟预防,所以说长。随无作,从行善生,与方便俱有的,以与体同,心止则住,所以名短。济缘记设问:如果这样,为什麽前说此善常在?答:这是对不复对防,所以说心止则住;前面是依据已作不失而说「此善常在」。既不能防,就不是随戒了,只可称为善;不同受体的终身能防,由本心而约期。三、宽狭异:受无作体相续,一直到命终为止,善、恶、无记——三性,虽然间起,而本戒不失,所以名宽,随无作,只局限於善性,防非护本;那恶、无记不顺于受,于义非有,所以名为狭。四、根条异:受无作是根,随无作是条,与二作相同。

关于第二长短异中的随无作,资持记的解释可以助于理解,它说:「事止则无者,非无无作,但由随戒,随作防非,作谢善在,无防非能,不名随戒,故云无耳。前疏云『此善常在』,文证明矣。」

弘一律祖有无作、五同、四异表,特别明了,且便於记忆,请查阅在家备览。

三、缘境宽狭

1、列释

行事钞说:就中有四:「一、能缘心,现在相续心中缘。二、所缘境,境通三世。如怨家,境虽过去,得起恶心斩截死屍。现在怨家子,有可坏义;未来诸境,可以准知。故缘三世而发戒也。三、发戒,现在相续心中得。四、防非者,但防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

资持记解释说:本说所缘,而分这四科的,因为心随境起,所以先说明能缘心;心境相应,就能发受体,所以第三明发戒。戒必定有作用,所以最後说明防非。四义相连,不可孤立的。一、能缘心中,「现在」,简别不是过去,「相续」,简别不是一念。业疏说:「念念虽谢,不无续起,即以此心为戒因本。」二、所缘境中又分二:初示境,境通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如下,举事显相。例如与己有怨的人,有怨已死,就是过去。有怨或者有子女,就是现在。他的孙子虽然没有出生,如果生出来也必定有雠,这就是未来。在这三境界上,都能生起危害。欲成净戒,必息恶心,所以所缘的境,是遍赅三世的。三、发戒。问:与上面的能缘有什麽不同?答:前是能缘的心,这是所发的戒;由于受体无可表示,还约能缘以彰显所发,又这四中,前二是作戒的范围,後二是无作的所属。又前三——心、境、戒,都是受体;第四防非乃属于随行。四、防非,「现在无非」,是约对治心行以论三世;防是预防,不使它起过失。对治现前,即是防未来非;才失正念,就落于过去非,所以说现在,没有防义。

济缘记对第三发戒「现在相续心中得」,有一补充说明。就是:若论发戒体本是通于未来的。依据初得戒时说,所以局于现在;说现在,是约能缘心以彰明分齐。

2、别简

行事钞说:「然则缘境三世,得罪现在,过未二境唯可起心,说言三世发也。若据得戒,唯在现在一念。」资持记解释说:前简别所缘。「得罪现在」,是随中持犯,必对实际环境。「过未唯起心」,是没有境界可对,只可以心去攀缘。「说言」,显明不完全真实,就着重的一边而说罢了。若下,次简所发。「一念」,是局限于三法完毕的一刹那间。因前所明缘,说境通三世;而发戒中则现在相续,所以须要重新简别其分齐。

事钞问:戒从三世发,而唯防二世非,是什麽原因?答:若论受体,独不能防,只不过是防具,还在於行者的秉持,以随行资助於受体,才能成防非的作用。不防现在,因现在无非。但如果没有持心,便成罪业;如果有了正念,过失就不生起,所以不防现在。然而又因随行资助受体,使未来过失应起而不能起,所以防未非;如没有受体,随行无所从生。既起的恶业,就叫过去非,为了护持受体,不使它沾染尘垢,忏除往业,叫它防过非。——对受体而说是防过未非。

事钞又说:如果这样,戒必能防非,非又怎麽起?答:必须行者随中的方便,秉持戒法,对恶法制止并和它对抗,才算防非。譬如用城池弓刀,抵抗敌人的一样。资持记解释说:上面所问说明受体能防过未非。现在要推其能防的功归於随行,所以提出这一问题。城、池、刀、弓譬喻受体;抵抗敌人譬喻随行,业疏说:「戒实能防,遮断不起;常须随行,策持临抗,方游尘境不为陵侵;如世弓刀深能御敌,终须执持,乃陷前阵。」

四、发戒数量

1、明境遍一切

行事钞说:「俱舍云:戒从一切众生得定,『分』『因』不定。何以故?不得从一种众生得故。」资持记解释说:初总标。学者多有不明白这义理,先约略地说明。分就是支——杀、盗、婬、妄言、两舌、恶口、绮语七支业。因就是戒因,是说能受的心,没有贪、瞋、痴的三善心,和上、中、下三品发心。这段文打算说明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位戒,都是遍於众生境界,所以举出戒支受心两相比较。又戒支、受心有尽有不尽,那还可以得戒;如果众生境不遍,就决定不发戒。又五、八、十的三位戒,只发前四支,具足戒全发七支;这说明七支多少都是得戒,就是「分不定」。又如果约三善,那就三心同时;如约三品,那就随得一品,这说明三心是全缺都可发戒,就是「因不定」。惟独是众生境,不可以不尽。所以说「定」的。何以故下,徵释定义。「不得从一种」,是说必须「遍」的意思。

分┬杀 ┐

 ├盗 │

 ├婬 │┌五、八、十戒从四分得 ┐

 ├妄言├┤           ├分不定

 ├恶口│└具戒从一切分(七分)得┘

 └绮语┘

因┬约三善心┬无贪心┐

 │    ├无瞋心┼从一切因得—三心同时—以善心必不相离故┐

 │    └无痴心┘                   │

 └约三品发心┬上品发心┐                 ├因不定

       ├中品发心┼不从一切因得—一品心定─以三品发心┘

       └下品发心┘            心不俱故

弘一律祖依据上段记文和下段钞记文而立出这表,更帮助习学上的理解了!

事钞又说:「分不定者,有人从一切分得戒,谓受比丘戒。有人从四分得,谓受所余诸戒,即五、八、十戒也。因不定者有二义:若立无贪瞋痴为戒生因,从一切得,以不相离故。若立上中下品意为戒生因,则不从一切得。」资持记解释说:二别释分二:初释不定又分二:一、分不定中,「一切」,是七支,俱舍,就是有部所计,说比丘戒方得七支,是具足戒,其余三戒只得四支,因不具足;依照成宗主张:四戒都发七支,就是可以从一切得定。现在依成宗引文,而宗计必须知道。二、因不定中二、先明三善。「一切」,是三心俱时;若起三毒,那就有单、具的不同;若起三善必不相离。次明三品。「不从一切」,是三心不能俱有。

事钞又说:「若不从一切众生得,戒则无也。何以故?由遍众生起善方得,异此不得。云何如此。恶意不死故。」资持记解释说:二、释定中:比前分、因不从一切皆发得戒,缘境恰恰相反。所以说「若不从」等。何下,解释无戒所以。云下转释不得之意。死,是息止的意思。

事钞又说:「若人不作五种分别,得木叉戒。一、於某众生我离杀等。二、於某分我持。三、於某处能持。四、某时能持。五、某缘不持,除斗战事。如此受者,得善不得戒。」资持记解释说:「五种分别」,初受时发心断恶,於这五事有能不能,所以就生取舍。第一,简别生类有能不能。二、简戒支,多宗五、八局于定数,如果受了一二支只得善行。成论就不是这样,分受满受都能得戒。三、空间。四、时间。多宗:五戒须尽形寿。八戒日夜为定。成宗:五、八二种戒尽形寿或半日受持,随机长短。五中,除斗战,是说遇了这些缘,便不能持。如下是通结。由此可知:戒、善就在遍与不遍的分别。

业疏说:「夫论戒者,普遍生境俱无害心,方成大慈行,群行之首。岂随分学,望成大善。义不可也。」济缘记解释说:「大慈」,是佛行,「群行首」,是发趣义,「分学」,是说持少分而不遍境,「大善」就是上面的大慈与行首。

资持记说:由此可知:得戒的心,不容许有毫发的恶意存在;戒的所以高超万善,轨道五乘,众圣称扬,实在都是由于这个理由。

2、明发戒多少

业疏和济缘记的意思:先就在家男女五戒所获多少来研究。如多论说:五戒相,先说有情境,於一切众生可杀不可杀,乃至可欺不可欺(或约境强如佛圣人等,或是境弱如蠕动微物不可婬妄等),一切众生下至阿鼻上至非想,傍及三千大千世界(阿鼻、非想,从竖的方面说;傍及大千,从横的方面说;小乘教的境量,齐此而已。),乃至如来有命之类,皆得四戒(即前四支)。以三因缘(贪瞋痴三毒)单历,得十二戒。再说非情境,都以尽形寿为期,三千界内一切酒上以三毒历之咽咽三戒,兼前共发十五戒,以初受时,一切是酒皆不饮故。纵使入般涅盘,或者酒尽,戒常成就而亦不失。这就是说境灭而戒犹存在。入般涅盘,对情境说;酒尽,是非情境。弘一律祖说:盗妄亦兼非情,如前发戒境量中的说明。

业疏又说:现在以义理推断,贪、瞋、痴毒是间杂不定的,三单(贪、瞋、痴)、三双(贪瞋、贪痴、瞋痴)。一合(三毒并起)共为七毒。用历过境约戒文为五戒,对境为七(五中婬开三境),就业有非情,七支以外加酒为八,开婬为十。且以七毒,就戒文历之,随一一境得三十五戒(有情境有四,四七、二十八,非情境一,七毒成七戒)。

业疏说:第二明八戒。有情境同上面五戒中的前四支,非情境得五(八戒实为九,因合数如文——「八」。),以七毒历缘,一一境上得六十三戒(情境四支得二十八戒,非情境五支,得三十五戒)。

弘一律祖说:上面所说五戒、八戒依论与义准二数不相同,现在综合疏记的文,列表在下面。又事钞义准的文,与业疏也不同,现在也综合了钞记的文,列表在後面,作为参考。八戒依论没有明文,现在准照五戒例推,并根据资持记的总数,编辑成这样的表:

五戒┬依论—三毒—就五戒以历┬情境得十二戒  ┐

  │           └非情境得三戒  ┴共得十五戒

  └义准—七毒—就五戒以历┬情境得二十八戒 ┐

               非情境得七戒  ┴共得三十五戒

八戒┬依论—三毒—就九戒以历┬情境得十二戒  ┐

  │           └非情境得十五戒 ┴共得二十七戒

  └义准—七毒—就九戒以历┬情境得二十八戒 ┐

               └非情境得三十五戒┴共得六十三戒

下面依行事钞列二表,在义准中,以三毒配者是行事钞本文;以七毒配者,是资持记私约准开的文。

 

五戒┬依论─同前

  └义准┬三毒─就五戒以历┬情境┬对女六戒┬杀   ┐     ┌对女共得

     │        │  │    ├盗   │得十八戒┐│二十一戒

     │        │  │    ├婬处有三│    ││

     │        │  │    └妄   ┘    ├┤

     │        │  └对男五戒┬杀   ┐    ││

     │        │        盗   │得十五戒┤└对男共得

     │        │        婬处有三│    │

     │        │        妄   ┘    │

     │        └非情境──────────各得三戒┘

     │           ┌对女六戒─得四十二戒┐┌对女共得四十九戒

     └七毒─就五戒以历┬情境┤          ││

              │  └对男五戒─得三十五戒┼┤

               └非情境─────各得七戒 ┘└ 对男共得四十二戒

 

八戒┬依论─同前         ┌对女六戒─得十八戒──┐┌对女共得三十三戒

  └义准┬三毒─就九戒以历┬情境┴对男五戒─得十五戒──┼┤

     │        └非情境─────各得十五戒─┘└对男共得三十戒

     └七毒─就九戒以历┬情境┬对女六戒─得四十二戒─┐┌对女共得七十七戒

              │  └对男五戒─得三十五戒─┼┤

              └非情境─────各得三十五戒┘└对男共得七十戒

上面所列这些表,是依据多宗的,五、八戒只有四支计数;如果依照成宗,五、八戒都有七支,可以准照这例子而增加它的数字。

上一页:戒行      下一页: 戒法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