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六、释经文—正宗分说般若之道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文珠法师讲述 点击数:

 

 

六、释经文—正宗分说般若之道
 
(二)正宗分说般若之道

1.善现啟请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眾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现在开始,进入本经的正宗分。正宗分可分為三大段,一是说般若之道,二明般若之用,三显般若之体。今因须菩提的请啟,佛為之详细解说,修学般若之道。

「时」,指佛敷座而坐之时。「长老」是尊称,有三种,一是戒腊长老,二是福德长老,三是法性长老;须菩提具备以上三种功德,所以被称长老。

须菩提是本经的发起人,亦是本经的当机 眾。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又名善现或善吉。是鳩留长者的儿子。传说初生时,家中的宝库皆空,后又復现,父母惊异,请相师占之。相师言:此子既善且吉,因 此有空生,善现,善吉三名。本是东方青龙陀佛,為助释尊教化,现声闻身,在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楞严经须菩提自说:「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 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眾生,证得空性,…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

须菩提本门深远,是从佛道中再来的佛菩 萨;不但是本经的发起人,而且在般若会上,曾奉佛命转法轮,教化菩萨。本经所詮的般若空理,虽然是為「发大乘者说,為发最上乘者说。」但亦密教二乘。若但 由菩萨请示,在会声闻,将怀疑般若法门,独教菩萨。今由「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的须菩提啟请,必然引起在座声闻眾的注意,而乐於接受此般若大法。

「即从座起…」等五句,是三业恭敬,為请法的仪规。「希有」是讚美之词。「世尊」是果德,「如来」是性德。可以说:世尊,是讚美释迦牟尼佛;如来,是讚美十方诸佛。须菩提认為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善护念、善付嘱诸菩萨,十方诸佛亦然。

「护念」,是加被摄受;「付嘱」,即叮嚀 教诫。「诸菩萨」,包括初发心的凡夫菩萨,及深位的圣人菩萨。「善」是善巧方便。诸佛不仅用实智证理,又能用权智鉴机。对久发心的大菩萨,加被护念摄受不 捨,令其深入佛智,速证菩提;又对初发菩提心的菩萨,权巧教诫,叮嚀嘱咐,令其精进不懈,速登十地。因此说:「善护念」,「善咐嘱」诸菩萨。

又诸佛善护念诸菩萨,非限於起心作意,就 是日常生活,出入进止,饮食起居,无不摄受不捨。善护嘱诸菩萨,非限於语言文字,即使是敷座而坐,默然不语,亦在叮嚀嘱咐。随时随处,无不以身作则;若动 若静,皆以身教,所以是「善」,是「希有」。这在佛言:是习以為常的事,而须菩提身為常随眾,亦是司空见惯;今特别提出,讚為希有,不过是作為啟请佛说般 若大教的引言而已。

接著须菩提出请问:「世尊!善男子、善女 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心?」善男子、善女人,包括僧、俗、圣、凡、三乘、八部等眾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华言是:无上正 等正觉。凡夫迷而不觉,外道觉而不正,属於邪,二乘正而不等,属於偏,菩萨等而不妙,非无上;唯有佛果不仅正等正觉,而且无能过其上者,因名无上正等正 觉。

须菩提的意思是:在法会大眾,无论是僧是 俗,是凡是圣,是人或非人等,凡有善根的眾生,皆应该发心勤求佛果无上正等正觉。但初发心的人,定力有限,智慧不足;应该如何始可以令其安住於菩提真心 中,而不退失菩提心呢?又应该如何始可以令其折伏烦恼,而能降伏心中的妄想呢?因為,若能使真心安住於菩提道中,就不会退堕小乘或外道;若能降伏心中烦恼 妄想,就不会障碍真智,而能趣向佛道。

降伏烦恼,是远离邪恶;应住菩提,是止於至善。降伏烦恼是持戒,是背尘;应住菩提是修定,是合觉。修行人若能持戒修定,背尘合觉,必然速证菩提。所以须菩提特别提出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发心修行的菩萨,如果真心得以安住菩提,则妄心不降而自降;反之,妄心果能降伏,则真心不住而自住。此岂独是修行成佛的关键,而亦是本经的要旨。向下,佛以无住生心,答其应住;以不著四相,答其降伏。般若大教,遂由是而开展。

2.释尊许说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汝今諦听,当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在回答须菩提的问题之前,先双讚善哉。 原因是须菩提善知佛意,明白佛以身作则,施以无言之教,而讚佛希有於先;又能於佛欲说般若大教之时,代眾请问法要於后;或讚或问,无不契合佛心,故佛双举 善哉。第一个善哉,是讚其大智,能善知佛心:善护念、善咐嘱诸菩萨。第二个善哉,是讚其大悲,能代眾请问般若大法。

「如汝所说…」等三句,是佛印可。「汝今諦听」是诫其审闻,「当為汝说」是许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是指本经以下所说:离相发菩提心,无住修菩提行的般若之道。「愿乐欲闻」,是须菩提表示,愿意喜欢,亲自听闻佛的教导。

3.离相发心

(1)发广大心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訶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餘涅槃而灭度之。

此明菩萨发菩提心。菩萨,译名觉有情,诸 菩萨,包括凡夫菩萨与圣人菩萨。摩訶萨,译名大。以其发心大,解理大,修行大,断惑大,证果大,由因至果,无一不大;而且能够离相无住,上不见有佛道可 证,下不见有眾生可度,因此被称為「菩萨摩訶萨」。佛认為,无论是初发心的凡夫菩萨,或久发菩提心的深位大菩萨,都应该「如是降伏其心」。如是,是承上起 下之词,降伏其心,即是令妄想心不起。

须菩提问:是先住后降,今佛答:是先降后住。因為妄想心不降,真心不显;若能降伏烦恼妄想,智光显现,则真心不住而住。故佛答:先言降,后言住。

眾生,指一切由眾缘和合而生的生命;种类繁多,佛经分為四圣六凡,今经文但指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在生產方面:有胎、卵、湿、化四种。胎生如人、兽;卵生如家畜、飞禽、或虫蚁之类;湿生指水族动物;化生如天人、地狱、以及一切变化而生的生命。

若就眾生的体质:可分有色,无色两大类。有色,指欲界及色界眾生,由四大五阴所组合而成的身体;无色,指无色界前三天的眾生,已无色质的形相,仅存识心的活动。

若在眾生的思想活动方面:可分為有想,无 想,非有想非无想三种。天上人间,凡有识心活动的生命,都属於有想的一类;外道修无想定,制止心识活动,由因感果,生无想天,谓之无想。无色界第四天的眾 生,既无色身的体质,亦无前七识的精神活动,仅凭定力降伏第八识而入无想定,因名非有想;定力稍弱,第八识復现,故言非无想。

胎卵湿三种生命,唯居欲界,化生通於三界六道,有色止於四禪天,无色属於空无边处天,有想属於识无边处天,无想属於无所有处天,非有想非无想,属於非想非非想处天。

三界六道眾生,苦多於乐,发菩提心的菩萨,為拔眾生苦,与眾生乐,所以应该发愿,所有眾生之类:「皆令入无餘涅槃而灭度之」。

梵语般涅槃,译為圆寂,意思是说:至此境界,真无不圆,妄无不寂。即是由般若智光,灭除烦恼暗,解脱生死苦,所证得清净、光明、永恒快乐的人生境界。有四种不同:

一、自性涅槃:指眾生原本具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法尔天然的佛性。

二、有餘涅槃:是二乘圣人由真空慧,了达诸法寂灭性,远离尘垢,内心清净无染的寂静境界;但由惑业所招感的果报色身,犹在人间,為分段生死所依。所谓:「子缚已断,果缚犹存。」名有餘涅槃。

三、无餘涅槃:二乘圣人捨离果报色身,而入於空寂的法性,再无物我自他身心的束缚。所谓:「我生已尽,所作已办,梵行已立,不受后有。」

四、无住涅槃:是诸佛菩萨,悲智双运,倒驾慈航,随流九界,救度眾生,拔苦与乐;不住於生死,亦不住於涅槃,是名无住。

释尊特别告诉须菩提:菩萨摩訶萨,不但要发广大心,教度凡有生命的眾生,还要发最胜心,令所有眾生之类,皆入於无餘涅槃而后已。

(2)不应著相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眾生,实无眾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教菩萨发心,不应著相。无量,是约时 间,无数约种类眾多,无边约空间。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訶萨发菩提心,不应限於时空,不应限於数量或种类,而对於十方三世,四生九有,一切眾生之类,皆应以 无限的慈悲,无数的方便,灭其烦恼,度其生死,令证涅槃;但心中不应该著相,见有眾生可度。為甚麼?因為菩萨当广学般若,证入诸法空性,深知修因证果,成 佛道,度眾生,无非是因缘和合的事相,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既无能度的我,亦无所度的眾生。所以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眾生,实无眾生得灭度 者。」

若然菩萨执著有眾生可度,便是四相未空。 本经所言四相,非一般眾生所执著的四相。一般凡夫,不知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而执著四大五蕴所组合的色身為自我,是著我相;我之外有你、有他,是著人相。 人我对立,由於人的思想不同,个性不同,爱好不同,种族不同…,当利害衝突时,便发生争执,甚至引起战争,就是眾生相。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命百岁,都希望 自己事业不朽,都希望自己家族世代相传,就是寿者相。由於凡夫眾生,被四相困扰,处处為我,不肯為人,遂起争执,作诸恶业,流转生死,受苦无量。

菩萨既然发愿自度度人,就要破我执、空四 相,内不见有能度的我,是离我相;外不见有可度的眾生,是离人相;不执著所度的眾生根性无量;亦不执著能度的法门无量,是离眾生相;不见有三祇修福慧,百 劫种相好,是离寿者相。如是终日度眾生,不见有一眾生可度;虽然不见有眾生可度,不妨终日度眾生。

般若经说:「我当以三乘法拔济一切有情, 皆令入无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我虽以三乘灭度一切有情,而实不见有情得灭度者。」因為菩萨知道,我与眾生,同一空寂;既无能度的我,亦无所度的眾生。所以 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眾生;实无眾生得灭度者。」否则,便是执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何以故?因為菩萨若见有一眾生可度,就是著相,内 著我相,外著人相,人我对立就是眾生相,有法授受,眷恋不捨,相续不断,就是寿者相。既然我相未离,四相不空,仍然有分别取捨,等如凡夫,怎可以名為菩萨 呢?所以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修学般若法门的菩萨,必须深达般若真空之理,依理起行,离四相,去情执,然后可以降伏心中的烦恼,令自己安住於菩提真心中。此正是回答须菩提问:「云何降伏其心?」

4.无住修行

(1)不住相施

復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復次二字,显示上下文互相联繫,并非脱 节。上文佛说菩萨应该离相发菩提心,现在再进一步说明,菩萨更要以无住心,修菩提行。菩提行不外六度,布施虽然是六度之首,然般若尤為重要。大智度论说: 「以五波罗密植诸功德,以般若波罗密除其著心。」是以佛於教导菩萨,应该离相发菩提心之后,再告诉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正是回答须 菩提:「应云何住?」的问题。

布施是六度之首,万行之先;不但可以饶益 眾生,还可以对治慳贪。慳贪不除,何止无法利他,对自己也不利。因為慳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刻薄寡恩的一员,也是最喜欢攀缘的交际家;而且是无所不贪的 交际家。见财贪财,见色贪色。為了贪财而杀害自己的父母,谋害自己的骨肉;為了贪色而奸淫邪盗,破坏他人家庭,毁灭他人幸福;為了贪名而妄言綺语,自讚毁 他;為了贪利而损人利己,不择手段;為了贪美味可口而杀生食肉,残害生物;為了贪求物质的享受,时刻都在勾心斗智,侵犯他人,满足自己。结果所得有限,业 债却堆积如山;被业所缠,困居三界,多生累劫,无法偿还。根本不可能持戒修定,解脱生死,何况行菩萨道,自利兼他?因此,佛要发菩提心的菩萨,不但要离相 度眾生,还要以无住心,行於布施,以对治慳贪。

菩萨於法的「法」字,是指十法界圣凡依正因果诸法。在诸法现象言:其相貌、个性、及作用,千差万别。但诸法本体:则原无差别,同一空性。菩萨修行,一定要运用般若真智,照见此诸法空性,不应执著,而以无所住心,修行布施波罗密,所以佛说:「应无所住,行於布施。」

经文虽然只说:行於布施,其实已经包含持 戒、忍辱、精进、禪定等波罗密。因為菩萨以财物解除他人物质上的困苦,或用体力、或用心力帮助别人,就是布施;菩萨行无畏施时,能令眾生於冤家不起恼害 心,就是持戒;於敌人不思报復,就是忍辱;行法布施时,诲人不倦是精进,不為境牵是禪定,三轮体空,即是般若。

又布施不外捨心,持戒捨贪,忍辱捨瞋,精进捨懈怠,禪定捨散乱,智慧捨愚痴。所以经言:「应无所住」,是般若度,是修慧;「行於布施。」是前五度,是修福。本经一开始,佛就教导菩萨发心,修福修慧,自利利他,谁说本经只是谈空?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 法布施」,是不著六尘行布施。一般眾生,因為追求物质享受,於色等六尘贪著不捨,往往為境所转;菩萨既知六尘现象,皆因缘生法,空无自性,幻妄不真,故於 六尘境界,不起分别取捨之心,而能於诸法空性中,以无住无著的心行布施,以平等慈悲的心行布施,以恭敬尊重的心行布施;施时欢喜,施后无悔,是名无住相行 於布施。

应无所住,是空;行於布施,是有。菩萨实行布施,应如是不住著於有,也不住著於空;而能於空有圆融的平等法性中,实行布施。

(2)福不可量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此说明菩萨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何以「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呢?因為住相布施,是有漏因,只得人天果报,福尽还堕;而「不住於相」布施,是无漏因,将报得佛果菩提,「其」所得「福德」,实在「不可思量」。

佛问:「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否可以思量?乃至十方虚空,是否可以思其数而度其量?须菩提早已契证诸法空性,体会佛意,两次皆答:「不也,世尊!」

佛举虚空的不可思量,譬喻「菩萨无住相布 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其意有二:一是虚空无体质,不可尽其边、度其量;以喻诸法空性,体包太虚,量周沙界,不可限量。如果有人能够不住相而称性布 施,其功德则如诸法空性一样,岂可限量?其次是诸法空性,其体空寂,但不碍万有繁兴。如楞严经言:「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诸相发挥。」虽然万有繁兴,而法 性仍然空寂。以譬喻诸法空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虚空之广大,亦如虚空的空无所有,不变不坏,但却有随缘之用,故能:「随眾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 现。」(见楞严经)。

诸法空性,虽然生佛体同,平等无二,但因 随眾生不同的心,所作不同的业,幻现十法界不同的依报与正报;相去天渊,苦乐悬殊。我们欲想离苦得乐,自当止恶行善,修因证果,谓之「无修而修」;诸法空 性,虽随缘但其体不变,故十法界依正因果诸法,徒有假名假相,而无实体可得,何来修证?谓之「修而无修」。

能够修而无修,即是:「不住於相,而行布 施」不执著有;能够无修而修,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堕於空。不堕空,是即空即有,不因理废事;不执有,是即有即空,不执事迷理。如是空有同时, 性修不二,事理圆融,就是如来密因、般若正行,其功德又岂可以世俗知见而思,以治世语言而议?所以佛说:「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 量。」

(3)如所教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因為须菩提问:「应云何住?」故佛结答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佛认為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如佛所说,如佛所教:「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自然可以降伏心中烦恼,而得安住於菩提心中,得不退转。

据此,我们应当知道,般若言空,只是空眾生人我知见的执著而已,非空无因果,无修证;反之,若能运用般若空智,以离相无住之心,广修六度万行,直至因圆果满,就可以证得佛果菩提;是以凡是发心学佛,欲想成佛的菩萨,皆应如佛所教而住。

5. 法身无相

(1)身相非性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说:菩萨但应如佛所教而住,离相发菩提 心,无住修六度万行,必见实相理,得证佛果菩提;其得福之大,等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但若有人因此怀疑,菩萨以离相无住之修因,结果证得佛果庄严的身 相,岂非因果不类?又或有人因见佛应身庄严的身相,心生执著,必然障碍修学般若之道。因此,佛特别徵问须菩提,是否「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身相」,是指佛三十二相的应身;「如 来」,是指诸法如义的法身。菩萨以离相无住的修因,所证得的,不是身相庄严的应身,而是无形无相的法身如来,怎可以说是因果不类呢?再说:佛应身的身相, 只是為度眾生因缘,从如来法身理体所起的妙用,属於因缘生法,有机则应,机尽还灭,生灭去来,幻妄不真;佛的法身,则法尔天然,原无生灭去来,真实不虚。 若然执著佛应身的身相,以為实有,就是执相迷性,未能通达诸法实相理,当然不可能得见法身如来。

必须运用般若空慧,知道佛应身的身相,缘生性空,即此空相,就是诸法的空性,亦即是如来的法身理体;就可以因相见性,从佛应身的身相,见到如来所证的法身。能如是知,如是见,才是般若正智,始可与般若真空妙理相应。不知须菩提,是否明白此理?故佛特别提出询问须菩提。

须菩提答:「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 如来。」接著又解释,為甚麼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呢?原因是:「如来所说」应身的「身相」,「即非」是如来所证法身的「身相」。因為:如来所说三十二相的身 相,是缘生无性的应身,即非是如来所证不生不灭的法身;不应该心生执著,而取於相。否则,是不可能从佛应身的身相,见到佛所证诸法空性的法身。

但在另一方面说:「身相」,是因缘生法的 现象;「非身相」是诸法空性的本体。诸法现象,不离本体;本体亦不离诸法现象。所以如来说应身的「身相」,「即」是「非身相」的法身理体;「非身相」的法 身理体,亦即是应身的「身相」。身相,是就事相说,非身相,是据理性言。以其事不碍理,相不离性,所以身相,即是非身相;以其性不违相,理不碍事,则非身 相,亦即是身相。

(2)因相见性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佛见须菩提果然明白,诸法相妄性真,而且 知道性相不二,事理无碍,见解正确。故进一步说:不但佛的应身,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即相即性,非在相外另有体性;就是世间上凡所有相,如山河大地的器 界相;圣人凡夫的眾生相;有成有坏的生灭相;形象大小的色相;以及分别取捨的心相;无一不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常败坏,虚妄不真。故:「凡所有相,皆 是虚妄。」但亦无须去妄求真,离相觅性;只要不执著现象幻有的事物,而能从现象界洞悉诸法空性的本体,就可以见到如来的法身理体。

故佛告须菩提:「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 来。」诸相,是现象;非相,是本体。诸相,是相妄;非相,是性真。诸相,是假有;非相,是真空。非离诸相现象的假有,另有本体的真空;亦非离本体的真空, 另有现象诸相的假有。真空假有,一而二,二而一;然则,诸相便是非相,非相亦即是诸相。能明此理,解此义,知道诸法性相不二,自然可以因相见性,得见法身 如来。

菩萨由初发心,用般若智,扶助大悲心,离 相度眾生,是重於愿,能证我空。其次以般若智,领导六度万行,无住布施,是重於行,能证法空。最后以般若智,照见诸法空性,得见如来法身,是重於证,能证 空空。如是我空、法空、空亦復空;三智圆,三惑尽,三空显,从因至果,由行至证,无不皆得力於般若。可见修学般若之道,正是成佛的真因。

6.诫疑劝信

(1)善现疑问

须菩白佛言:世尊!颇有眾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否?

以下是诫疑劝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然 信有「闻信」和「证信」。闻法生解,啟发信心,是闻信;从闻而思、而修、而证,与般若正智相应,小乘证初果,得四不坏信;大乘见道位,住於净心地,是证 信,亦即是实信。佛在世时能得证信,已经不容易,何况末法眾生?故须菩提问佛:在末法时代的眾生,闻佛所说:离相发菩提心,无住修六度万行,甚至「若见诸 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是等微妙的言说章句,是否可以由闻而思、而修、而证,得不坏信呢?

(2)劝信勿疑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法身理体,原无生灭,亦无去来;但佛為度 眾生,所示现的应身,则有生灭去来。法华经说:「為度眾生故,方便现涅槃。」佛灭度后,佛法住世,分為三个时期,以辨别正法的兴衰。大悲经言:「正法千 年,像法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时代,教、理、行、果皆具足,佛弟子能依教奉行,可证解脱;像法时代,有教有行,但解脱者少;末法时代,教理虽存,但已 难依教奉行,证果的人更少。

三时可分五期:第一个五百年,正法盛行, 修行证果者眾,名解脱坚固时期。第二个五百年,解脱者少,习禪人多,名禪定坚固时期。第三个五百年,像法开始,人多捨禪定而好多闻,研究经典,大都执著言 语文字,名多闻坚固时期。第四个五百年,禪教俱衰,人多不学无漏法,但事有漏行,力修塔寺,但求人天福报,名福德坚固时期。第五个五百年,学佛的人,我执 炽盛,宗派林立,党己非他,横生争端,名斗争坚固时期。

经言:「后五百年」,是指末法一万年中,最后一个五百年,正是斗争更坚固的时期。虽然,但宿植德本,持戒修福的人,对於本经所说,般若真空妙理,仍然能够生起信心,由闻而信而解,而修而证。

持戒是戒学,修福是定学,能生信心以此為实,是慧学。当知此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能信解悟证般若空理的人,不止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处,深种善根,而是「己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当然对本经所说般若妙理的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实。」

(3)净信福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眾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眾生无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闻是章句」,是指前文所说,离相无住之 法。「一念」,是显示时间之极短。「净信」,指能与般若空理相应之心。「如来悉知悉见」,即前文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佛的意思是说:末法时代,虽 然斗争坚固;但久集善根,勤修戒定慧的人,必能悟入实相理,进而据理起行,即此一念与般若真空妙理相应的清净信心,就是观照般若,就能证入佛所证的实相般 若,与佛心心相印,光光相照,其所得福德之大,犹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唯有佛的一切种智能知,佛的五眼圆明能见。故言:「如来悉知悉见,是诸眾生,得如 是无量福德。」

為甚麼久修善根,一念净信的人,能获「得 如是无量福德」,為诸佛之所护念呢?因為「是诸眾生」闻佛说般若,起智观照,悟知诸法空理,我相不生,人相不起,不但「无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寿者 相。」甚至连二乘人所执的法相,以及权教菩萨,所执著的中道法爱亦不起,既「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无我等四相,是伏见思烦恼,证得我空;无法相,是伏尘沙烦恼,证得法空;无非法相,是伏无明惑,破除权乘菩萨所执的非法相,证得空空。如是用观照般若的三空智,圆伏三惑,而与实相理相应,是人当然是善根深厚,当然能实信此经的言说章句,当然為诸佛所謢念。

(4)应离四相

何以故?是诸眾生,若心取相,则為著我、人、眾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捨,何况非法。

佛以眾生的不觉,而显般若之真空。「是诸 眾生,若心取相,」是凡夫有漏业。「若取法相,」是二乘无漏业。「若取非法相,」是权乘菩萨亦有漏亦无业漏。皆未离四相,未降伏烦恼。凡夫未伏见思烦恼, 於五欲尘境贪著取捨,因我而贪,是我相;因我而瞋,是人相;因我而慢,是眾生相;因我而痴,是寿者相。故言:「若心取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

二乘圣人未降伏尘沙烦恼,虽证我空,法执 尚存;於所证涅槃,贪著不捨,是取法相。不知佛度眾生的方便无量,法门无量,贪著涅槃常乐我净的境界,是我相;见有所伏的见思烦恼,是人相;於生死生怖畏 心,是眾生相;沉空滞寂是寿者相。故言:「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

权乘菩萨见有二边可捨,见有中道可证,是取非法相。内见有能度眾生的我,是我相;外见有可度的眾生,是人相;见有能度所度,以及种种度眾生的法门,是眾生相;於度生事业执著不捨,是寿者相。故言:「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寿者」。

取相是我执,亦即执著於有;取法相是法 执,即著於空;取非法相,是见有二边可捨,见有中道可证,未能空亦復空。「是故」佛教我们:不应取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既不应执有,也不应执空,更 不应执著非诸法相的中道;必须四相冰销,三轮瓦解,拂三执的浮云,显三空的真諦,证我空,法空,连空我法二执的空空,亦不可得。

「以是」不应取相,不应取法相,不应取非法相之「义故,如来常」对三乘人「说」共般若。不是曾经在阿含会上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吗?

古之交通不便,每於河流浅水处,用竹或木 条拼排扎成筏,以度河流,到达目的地,就捨筏而登岸。所以说:「渡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舟。」佛昔日在阿含会上,对小乘人说法,用以譬喻佛的权巧方便,虽然 开示种种法门;但当比丘们如法修行,断烦恼,了生死,登涅槃彼岸之后,证知一切诸法,空无自性,就不应该再执著於法,何况非法的空相?所以说:「法尚应 捨,何况非法。」

现在,菩萨修学般若法门,亦是这样。但乘 文字般若船,起观照般若的妙行,彻见实相般若的理体,深知实相无相,不生执著。然则实相之法,尚且不可得,何况实相以外的「非」实相之「法」?如是我法二 执俱空,所空既尽,能空亦灭,空空不生,证三空,契实相,当然:「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实。」

7. 举果证因

(1)无证无说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此是举果证因。因為般若离相无住之法,何独难信,而且难解,是以前文,佛於说明法身离相之后,随即诫疑劝信。现在,又於将举声闻与菩萨法,说明离相无住的修因之前,先举如来所证果法,亦是离相无住,以显示因果一致。

阿耨多罗,译无上,三藐,译正等,三菩 提,译正觉,是佛所证的无上菩提。能於般若法门生净信的人,既与实相理相应,当然可以分证佛果菩提,无用置疑。但佛又说:诸相非相,教人「不应取法,不应 取非法。」因中既然不取,果上亦应该无证无得。何以佛又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的修因;又有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说法利生的结果?佛為解除眾生的疑惑, 特别徵问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虽然示现未证佛道,但已得无諍三 昧,解空第一,又闻佛说离相发心,无住修行,知道修因要离相无住,则证果当然亦是离相无住。何况佛曾於大般若经中说:「佛得无上正觉时,所证佛法,依世俗 故,说名為得,不依胜义。若依胜义,能得所得,俱不可得。」此无得而得的理体:是「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见起信论)眾 生迷故,隐而不显;诸佛悟时,显而明了,不从外得。然则,有何法可说?

维摩经言:「乎说法者,无法可说。」眾生 见佛成道说法,不过是佛的方便权巧,空拳诱儿,黄叶止啼而已。须菩提明白此理,故答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 如来可说。」為甚麼佛证无可证,说无可说呢?因為「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取」是约心境;「说」是约语言。心境是 能证所证,语言是能詮所詮;般若离心相故不可取,离言说相故不可说。凡是心可取,口可说之法,皆缘生性空,故言:「非法」。即此非法的空性亦不可取,不可 说,故言:「非非法」。眾生见如来有法可说,是取法相,执著於有;无有法可说,是取非法相,执著於空;空有二边,皆非实相。今言非法,是离有,言非非法, 是离空。二边皆远离,会归中道毕竟空。故言:「非法、非非法。」

(2)无说而说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為法而有差别。

「一切贤圣」包括小乘四向四果,以及大乘 三贤、十圣,等觉,妙觉。「无為法」指离一切相的平等空性,亦即是三乘共证的实相般若。实相般若,原无差别,非有非无。以其非有,故言:「非法」,以其非 无,故言:「非非法」,既然空有二俱非,则如何取?又如何说?所以说法者,无法可说;听法者,亦无闻无得。不过,因眾生根性利钝不一,见理深浅不等,佛不 得不於无说无示中,假以语言文字,演说三乘共证的般若,故有四果四向,三贤十圣等位次的差别。犹如三鸟出网,三兽度河,昇空涉水,各有高下深浅不同。所以 说:「一切贤圣,皆以无為法而有差别。」

8.宝施较量

(1)宝施福多

须菩堤!於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前说:「无為法」不可取,不可说,佛為了避免眾生误会,以為一切法皆空无所有,而拨无因果。故随即举七宝布施的福德,比较般若智慧,以显本经功德的殊胜。

七宝,是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用七宝布施,是形容所施物的贵重,三千大千世界,是释尊教化眾生的佛国土,亦即是娑婆世界。

佛经说:世间上最高的山名须弥。梵语须弥,译名妙高。因為此山入海深八万由旬深,(印度一由旬等如中国四十里)出海亦八万由旬高,故言高;此山由眾宝所成,故言妙。

此山的四周皆是大海,海的四周又有山,纯 金所成,因名金山。山之外復有海,海之外復有山,如是七重,故名七香水海,七金山。第七重金山之外,围绕咸水海;咸水海之外,围有大山,名大铁围山。此山 之东,有东胜神州,之西有西牛货州,之南有南赡部州,之北有北俱卢州。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南赡部州。如是合九山八海,与四大部州;上至初禪天,是一个 太阳,与一个月亮可以照临的地方,名一个小世界。

积集一千个小世界,名一个小千世界;积集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一中千世界;积集一千个中千世界,名為一个大千三界。以其三次言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在法身大士的境界言,的确有可能,用积满 三千大千世界这麼多的七宝,於十方世界,上供诸佛,下施眾生。今释尊以此徵问须菩提,「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以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随即解释说:「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意思是说: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得功德甚多,只是就世间的 事相而言,非指福德之性。若论福德之性,原本空寂,无形无相,不可取,不可说,岂可以言多或言少?正因為此甚多的福德,是就世间因缘生法方面说:「是故如 来说福德多」。

(2)持经福胜

若復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说,其福胜彼。

佛知须菩提己会其意,故进一步以法布施,比较财布施,而显示法施的福德殊胜。有人於此经不但能够听闻读诵,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其所詮的义理,还能依理起行以自利,更能為他人演说以利他,谓之「受持」。

古时印度,每以三十二字為一偈;而中国的 诗,则以四字,或五、六、七、八、九个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佛教传入中国,译经者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凡是佛经中的重颂、或孤起颂,往往取用五字,或七、 八、九个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如本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说:「一切有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 观。」就是採用中国古诗的形式。现在佛说:「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说。」非限於本经所说五字一句的偈颂,而是指当时印度惯用,三十二个字為 一偈。

佛的意思是说:凡是对於佛在前面所说的般若真空妙理,能生起一念清净信心,进而受持读诵,据理起行;又能為他人演说,就算是少至四句偈的经文,其所得福,己经超越有人用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功德。

(3)显经功德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何以持经少,而得福多呢?因為般若法门殊 胜,「一切诸佛」,所证得的菩提,以及诸佛所证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乃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所以 说:般若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师。观世音菩萨亦说:「三世诸佛,依般若彼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见般若彼罗密多心经)现在有人能够受持此经, 离相度生,无住修行,又能為他人演说,正是成佛的真因,终必成佛。又岂是用世间财物布施的福德可以比较?

(4)劝离执著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恐初发心菩萨,因闻佛与法,皆是从此经 出,又执著於有,故立即告诉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意思是说:虽然一切诸佛因中修行,皆能离相无住,与实相般若相应,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但诸佛心中并不认為有佛道可成,有菩提法可得。如圆觉经言:「一切如来圆觉妙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迴,及非轮迴。」不过, 在世俗諦因缘的名相上说:是佛法而己。若依真諦理言:则诸佛所证的菩提法,己经远离诸相,不可取,不可说,不应执著。若然执著有佛可成,有法可得,己经 「即非」真正的「佛法」了,

佛先说法施福胜,能出生诸佛,以遣空;又 说佛法非佛法,以遣有。目的是令眾生知道,在世諦因缘说:是有凡有圣,有迷有悟,有因有果,有修有证;岂可拨无因果而堕於空?但在真諦理言:诸法自性清 净,本无一物,何来圣凡迷悟染净因果诸法?岂可著相而执有?如是空有二俱非,真俗圆融,始可以会归中道。是以下文每以即非、是名等词句,显般若三諦圆融之 理。

9.四果无住

(1)初果离相

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前面佛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只 是教人不应该执著,作证果之想而已,非无果可证,不可误会「无為法」亦无性,而堕於断灭空。因此以下四果,佛皆以「能作是念,我得果不?」徵问须菩提。希 望在与须菩提的问答中,令二乘人知道,不应作我得果法之想,而执著法相,及非法相,以显般若离相无住之德。

佛问须菩提:「於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 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陀洹,译名入流、预流、或逆流。因為初果圣人,以八忍八智等十六心,断三界四諦八十八使,尽除三界见惑,而伏思惑,能逆生死流, 预入圣人之流,因名入流。初果圣人,已悟偏空理,断分别我执,六根对色等六尘境界,不再涉入而起分别心,当然不见有能入所入,能证所证,所以须菩提认為, 须陀洹不会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故答言:「不也,世尊!须陀洹名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2)二果离相

须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佛又问须菩提:「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 陀含果不?」斯陀含是小乘二果,译名一往来。於欲界九品思惑中,已断前六品,尚须一往天上,一来人间受生,就可以断尽欲界九品思惑。但二果圣人,己忘我及 我所,心中实无往来之相,亦无得果之想。若有往来之念,便有取捨之心,初果己无取捨,何况二果?所以须菩提答:「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為一往 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3)三果离相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佛问须菩提,认為「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 阿那含果不?」阿那含,是小乘三果,译名不来。已断尽欲界五趣杂居地的九品思惑,不再来欲界受生;自此寄居色界净居天,继续进修,直至断尽上二界思惑,就 可以证四果,超出三界。因為三果,已离四相,再无我及我所的分别,亦无来与不来的意念。是以须菩提认為三果圣人,也不会作证果之想。故答言:「不也,世 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4)四果离相

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寿者。

最后,佛问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 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阿罗汉,含有杀贼、无生、应供三义,於译经五不翻的原则上,属於多含不翻,是小乘极果。三果圣人在四禪天中,断尽上二界八地七 十二品思惑,杀除见思烦恼贼,即证四果,因名杀贼,是约断德立名。四果圣人,已证寂灭理,解脱分段生死,不再来三界受生,故名无生,是约智德立名。四果圣 人,既具智断二德,堪作眾生福田,应受人天供养,故名应供,此约恩德立名。

须菩提认為:阿罗汉既证无生,已断我执, 必离四相,知法性空寂,当然不会作是念,我是阿罗汉。所以答:「不也,世尊!实无有法,名阿罗汉。」若然「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為著我、人、眾 生、寿者。」如果四相未空,与著相的凡夫无异,又怎可以证得阿罗汉道呢?接著即引自己為证明。

(5)当机见证

世尊!佛说我得无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善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已证小乘极果,故引自己為证。「无 諍」,指无人我彼此,圣凡高下的涅槃境界。「三昧」译名正定。无諍三昧,即是远离人我是非之相,一心安住於寂灭平等理性中的正定。须菩提已断尽三界烦恼, 能处处随顺眾生,与人无諍。涅槃经言:「须菩提在虚空地,若有眾生,嫌我立者,我当终日端坐不起;嫌我坐者,我当终日立而不移;令诸眾生,不起烦恼。」是 以佛讚许他,已得「无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须菩提心中,并「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我须菩提「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便是见思未尽,四相未空,同於凡夫,「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梵语阿兰那,译名寂净处,修行人无论是独居山林,或居闹市,皆能观诸法空性,除我等四相,不见有能修所修,无諍无执,谓之阿兰那行。正因為「须菩提实无所行」,心不执著有无諍三昧,可修可证,所以佛「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10.修因无住

(1)授记无住

佛告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於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於法实无所得。

前约声闻法明无住,今佛再举自己因中授记 作佛,亦无实法可得,以明无住。燃灯佛,是释尊第二阿僧祇劫行菩萨道时,授记之师。释尊往昔曾有一生,在珍宝梵志处学道,学成辞师下山,适逢无遮大会,得 钱五百;本想回山供养梵志,以报师恩。后经莲华国,见城中整饰市容,迎接燃灯佛,遂以五百金钱,买五朵青色莲华供佛。后见地上有一穴洼污泥,立即伏在地 上,散髮掩泥,让佛踏过。

当时燃灯佛為他授记:「汝於来世,当得作 佛,号释迦牟尼。」佛授记的语言,是从因缘生,缘生无性;佛虽说而实无说,当时释尊虽闻而实无闻。非有甚麼神秘的法门,传授给释尊;而释尊亦不见有授记之 法可得。若见有法可得,就是著相,四相未空,如何成佛?燃灯佛又怎会為释尊授记作佛?须菩提当然明白此理,故肯定的说:「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於 法实无所得。」

(2)严土无住

须菩提!於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菩萨修因,不止是授记之法不可得,庄严佛 净土之相亦不可得,不应住著。国土是眾生的依报,有四种不同:一凡圣同居土,是三界六道眾生,同业所感,居住的地方;二方便有餘土,是二乘圣人所停留之 处;三实报庄严土,是菩萨广修六度,由无量行愿所成就;四常寂光土,是诸佛法身所居之净土。

菩萨為教化自心的六道眾生,故庄严凡圣同 居土,令得清凈;菩萨為摄受自心的二乘眾生,故庄严方便有餘土,令得清净;菩萨為摄受自心的大道心眾生,故庄严实报庄严土,令得清净;菩萨為欲自心断无 明,证法身,故庄严常寂光土,令得清净。如维摩经言:「欲净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国土净。」然心本无相,岂可庄严?故须菩提答:「不也,世尊!」

菩萨广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不求人天福 报,而将此功德,回向佛果菩提,是名庄严佛净土。须菩提认為庄严佛净土,只是事相上的修為而已;若在诸法空性言,何来修证?菩萨既然离相度生,无住修行, 不见有能修所修,能度所度,当然亦无能严所严。所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庄严是有,属俗諦理;非庄严是空,属真諦理。菩萨严土,若能不住於有, 亦不住於空,空有不住,真俗圆融,所谓:严而无严;无严而严,就可以会归中道,即「是名庄严」。

下文处处皆有「佛说」、「即非」、「是 名」等三句,都是显真、俗、中三諦理。令诸菩萨,体会三諦圆融,即空、即假、即中,无需要捨二边然后取中道。如楞严经所言:一空一切空,无中、无假、无不 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因為空、假、中三諦理,原同一体,不可分离,故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龙树菩萨说: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义。」就是说明三諦圆融的第一义空。读诵金刚经的人,能如是知,如是解,如是离四相,证三空,自然与实相 般若相应。

(3)生心无住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訶萨,应如是生凊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段经文,是本经的中心思想,是般若的精 华,亦是通往宝所的正道。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循此正道向前迈进,努力克制自己,放弃主观,取消私欲,一切无住无著;然后积极展开利生工作,建立福利事 业,辅助社会,饶益眾生。同时,更要為人演说佛法,续佛慧命,令佛法久住世间,作人天眼目,苦海慈航。

有人认為本经谈空,何止不解本经的要义,简直是很严重的错误。当知本经所说,是真空不空,是以佛於前文,详细阐明无住法之后,总结言:「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訶萨,应如是生凊净心。」

「是故」二字,是承上起下之词,用以总结 以上所说:离相度生,无住布施之法。「诸菩萨」指权乘菩萨,发大乘心者,「摩訶萨」指实教菩萨,发最上乘心者。无论是发大乘心的诸菩萨,或是发最上乘心的 摩訶萨,皆应如前面所说:无所住著,而生起清净的心。前文佛已详说:佛的身相不可得,佛果菩提不可得,小乘四果不可得,大乘修因、授记作佛,以及庄严佛土 皆不可得;所以无论是权乘或实乘菩萨闻之,皆应离情去执,生起无所住著的「清净心」,不应再执著色等六尘境界而发心。

清净心,即无所住著的心,菩萨心中稍有一 念住著,即是污染,不得清净。大智度论说:「毕竟空,即究竟清净。」因為般若妙心,犹如明镜,若住一尘,便有污染;一尘不住,则朗然明照,就是毕竟空。然 而,毕竟空的清净心,又是甚麼?佛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这样,才算是清净心。

「应无所住」,是有无皆遣,人法俱空。何 止对世间有形相、可见闻的事物,不应贪恋执著;乃至出世间一切不可见、不可闻、无形无相之法,亦不应该住著。如是外不住尘,内不执根,根身器界二皆空。此 即是依实相般若理,所起的观照般若智,能够深达诸法空性,不再执著一切色心内外诸法,故言:「应无所住」。

但菩萨為度眾生,必须生起慈悲心,喜捨心,平等心,广修布施等六度万行,以利益眾生,故言;「而生其心」。即是依实相般若,所起的方便般若。

菩萨以观照般若,见诸法空相,知一切法不可取,无所住著。以方便般若,随顺俗諦理,不捨慈悲,入俗利生;但不见有能度的我,亦不见有所度的眾生,心不住著,谓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是真空,不住一切法;而生其心,是妙有,能生广修六度万行之心。以真空不碍妙有故,无住不妨生心;妙有不碍真空故,虽生心而又能无所住。此正是金刚般若事理无碍,真俗圆融的中道第一义空。能如是发心,如是修行,何止是菩萨,而且是摩訶萨。

昔日六祖惠能禪师,听五祖弘忍禪师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即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物?自此明心见性,成為一代祖师。

据此事实证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确是明心宝鑑,般若要旨。现在,我们听讲或阅读此金刚经,若能无住而生心,虽生心而无所住,破我执,离四相,以清净的信心,实行布施持戒等六度,自利兼他,则其功德利益,实在不可思议。

(4)报身无住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严土无严,是依报不可得;大身非大,是明正报不可得,亦即得果无住。「譬喻」,是以喻显法,「有人」,指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须弥山」译為妙高,是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下达金刚际,上至忉利天,高越群山,因名山王。用以譬喻菩萨所证报身之大。

佛问须菩提:能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的菩萨,结果所得的正报身量,高如须弥山王,你认為「是身為大不」?须菩提答:「甚大,世尊!」但此仅就报身的身相言,若据法身理体,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非有形相可取,非有色相可见,既非心智可测,亦非数量可数,何来大身之有?

「佛说非身」,是指法身无相,「大身」指 菩萨证得的报身。法身无形,岂有大小之分?若见有大小,即有所住著,如何证得清净法身?正因為法身之理体,非报身之相,所以「佛说非身」,但随世俗因缘, 不无假名假相。所以菩萨应该不住六尘,不执四相,而生清净心,广修六度万行,结果,必然报得无量相好庄严的报身,故说:「是名大身」。

11.法施福胜

须 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寧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 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 四句偈等,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此引喻校量,显般若无住功德的殊胜。前说有人用满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以校量持经福胜。今佛再以恒河沙数之多的恒河,如是眾多恒河中所有沙数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以布施,尚且不及受持与解说此经之福,以显般若无住功德难思。

恒河,译名福河。据说三世圣贤得道之前, 多居此地,同时前劫后劫,其名不改。又梵语名兢伽河,译名天堂来;谓此河水,是来自高处。据说雪山之北,有阿耨达池,译名无热恼。因此池是阿耨达龙王所居 之处而得名。池中充满八功德水,四面各有出口,统灌四大洲。东面出口,就是兢伽河;南面出处,名信度河;西面所出,名缚芻河;北面出口,名涉多河。其中以 恒河最大,面积四十里,沙幼如麵,其数量多至不可计数,佛说法时,遇极多之数,每举洹河沙為譬喻。

佛问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 等恒河,於意云何?是诸洹河沙寧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洹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的确甚多,尽一洹河中的沙,一沙一洹河,则恒河之多, 已经不可计数;何况眾多洹河中之沙?如是一沙一世界;眾多世界,又都充满七宝,宝的数量之多,实非人间数学可以统计。

「实言告汝」四字,显佛语真实不虚;凡佛所说,皆是真语、实语、不可不信。「尔所」二字,意思是「如许」。佛说:假如有善根深厚,福报又大的眾生,能以如许眾多的七宝,充满如许眾多恒河沙数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得福多不多呢?须菩提答;「甚多,世尊!」

佛言:如果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 偈等,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何以用少至四句偈的法施,其所得福德,已经胜前极多的七宝布施呢?其理由是:财施,能施与受施的人,未必有智慧; 法施,无智不能施,无慧不能受。财施仅利益人的色身;法施可增长人的慧命。财施仅能令人除慳贪,法施能令人断烦恼;财施不出六道轮迴;法施可令人解脱生 死。财施福报有尽;法施福报无穷。所以财施多而福少;法施少而福多。

何况能信是经,即是信实相般若理;能持此经,是观照般若行;為他人演说,是方便般若智。自利利他,皆不离般若,其功德己超越时空,无穷无尽。诚非眾多七宝布施可比。故佛言:「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12. 随说功德

(1)说经处胜

復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有六义:一随说之人,无论是僧、 俗、圣、凡。二随说之机,无论根性利钝。三随说之法,不定章句前后。四随说之处,不拘山林或闹市。五随说之时,不管时间长短,或是昼是夜。六随说之眾,或 多或少,或大乘或小乘。但求机缘成熟,师资相投,随时随地皆可以说;但能凡有所说,皆与实相般若相应,则随说此经,少至四句偈,此说经之处,一切世间, 天、人、阿修罗,都应该恭敬供养,如佛塔庙。

「一切世间」,指十方三世。「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眾生;因為地狱眾生太苦,不能修道;饿鬼為饥渴所逼,无心向道;畜生愚蠢无智,不知修道;唯有三善道眾生,苦乐交参,始肯发心修行办道。故佛但举三善道眾生。

「供养」有二:一事供养,无论以香、花、灯、果,或幡盖、衣服、伎乐,甚至合掌礼拜,都是事供养。二法供养,是读经明理,如法修行,為人演说,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甚至危及生命,亦不捨菩萨行,不退失菩提心,是名法供养。

梵语塔婆,或浮图,译名高显处,或灵庙,是供养佛舍利之处。有四处可以建立佛塔,一佛出生处,二佛成道处,三佛转法轮处,四佛入灭处。今「随说是经」,即转法轮处。故一切眾生,「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据传说:中国隋朝,蜀民荀氏,曾於空地遥 望虚空,用手写金刚经,因得诸天覆护,遇雨空地不湿;牧童皆在此地避雨。直至唐朝武德年间,有一僧人告诉村民说:「此地曾有人向空中写金刚经,诸天宝盖其 上,不得令人践踏」。村民遂设栏围之,并於空地奉供佛像,村民常闻天乐之声。所以佛言:说经之处,即如佛塔庙,皆应恭敬供养,此显处胜。

(2)成就三身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是显人胜;「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显法胜。说经之处,尚应恭敬供养,何况说经之人?随说四句偈,尚应尊重,况尽能受持此经,进而為人演说?当然可以「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最上」是指佛的法身,离名绝相,世出世 间一切诸法,无过其上;「第一」是指佛的报身,无量相好庄严,眾圣中尊,堪称第一;「希有」是指佛的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為说法,世所希有。 佛意是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金刚经,又能為人演说全经,当知是人,必能圆满成就佛的三身。因為般若能令人离相破执,无住生心,广修六度,积聚功德,自当 圆证佛果三身;所以说:三世诸佛,无不从般若出。

(3)敬如三宝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经代表佛的法身,是以凡有此经所在的地 方,无论是佛殿、是讲堂、是图书馆,或是办公室,皆应恭敬供养;如尊重佛,亦如尊重佛在世时,助佛教化的诸大弟子。经典是法宝;经由佛说,经在之处,「即 為有佛」,是佛宝;诸大弟子,包括一切菩萨僧是僧宝。所以金刚经所在之处,即具足三宝,当然应该尊敬供养。

佛在世时三宝以佛為主,法从佛出,有佛然后有法,依法修行,然后有僧。佛灭度后,三宝则以僧為中心,因為僧可以弘扬佛法,可以续佛慧命;可以建立塔庙,住持佛法;僧在即法存,法存即佛住。是以三宝弟子,不但要敬佛、敬法、还要敬僧。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