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401~500则

[日期:2012-11-14] 来源: 作者:慧律法师 点击数:

清心语录 慧律法师着

401~500则

  
  ◆安祥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立身十戒:
  
  1.谨言行以寡过。2.节饮食以尊心。3.省嗜好以养心。
  
  4.耐烦劳以尽心。5.慎喜怒以平气。6.戒矜张以集事。
  
  7.崇退让以合众。8.慎诺言以全信。9.减耗费以惜福。
  
  10.存悲心以养德。
  
  ◆我们可由三条路通往睿智:
  
  第一——思索之路,这是最崇高的道路。
  
  第二——模仿之路,这是最容易的道路。
  
  第三——经验之路,这是最艰苦的道路。
  
  ◆不须说而言,这是多说,多说必招怨;不当言而说,这是瞎说,瞎说要惹祸。
  
  ◆禽兽皆有日长进,人性更明精进心;若受微苦身难忍,何能功德众欢欣。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为人老实不诳夸,待人接物众欢喜;学佛慈悲无你我,善行功德如恒沙。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万境本闲,唯人自闹,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着意求真真转远,凝心断妄妄更多;道人一种平怀处,月在青天影在波。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待君赠,自是第一流。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寒雨潇潇风满林,莲花漏水夜沉沉;谁知举世难醒梦,尽是光明般若心。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认识你自己」,那麽生活就会简单多了。
  
  ◆唯有无我,才能获得快乐。学习对人慈悲,它是治疗暴躁性情的唯一处方。
  
  ◆凡事要以利益别人为前提,自己吃亏没关系,如果事事只想利益自己,无明烦恼就会一大堆。
  
  ◆我们要将生命化为一种享受,而不要让它成为一种负担。妄想、执着即是负担。
  
  ◆在别人和我们分享幸福的时候,自己的幸福,也同时跟着增长。
  
  ◆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笑,笑开天下古今愁。
  
  ◆无明使人两眼一抹黑,追求着迁流变化,虚幻不实的东西。由於执着假有的力量,而引出更多幻觉,成了自己的受害者。当你用智慧透视了一切,此时周围的世界,才是以真象出现的,也因此觉悟到,自己不过是时间空间的奴隶而已。
  
  ◆世间所有的缘起,无一不是要启发我们的觉性。
  
  ◆不要抗拒命运,不要抱怨因果,直接接受它,烦恼就会减少,当下放下,烦恼即无奈你何。
  
  ◆众生总是透过自己的感觉和知觉来眺望外界,再以此做判断来采取行动,习惯以自我中心来看待所有的事物。
  
  ◆你要处理你这颗心,也不能离开你现在所有的念头。
  
  ◆所谓「禅」,是指不管何时、何地,皆能心平气和的生活。
  
  ◆我们没有抱怨人生的任何权利。假如你对人生感到不满,那只是表示我们对自己感到不满,因为,因果从不误人。好好的面对现实,并接受果报,将会比怨天尤人,更具实际的帮助。
  
  ◆修行人不管到那里,都要保持平常心,无挂无碍、清净自在,而修行就是要修这点自在。
  
  ◆若肯当下休,便可当下了。
  
  ◆修行,即是将执着的力量化为无的观念,透视它的无常性、无永恒性、因缘和合性。
  
  ◆拒绝烦恼的人,永远得不到菩提,逃避烦恼,就是逃避菩提,因为烦恼当下悟道,就是菩提。
  
  ◆佛教徒不能只单靠一股热忱,必须配合法的喜悦,才能安住在自己的岗位上。
  
  ◆当悲哀在我们耳畔低语,生命是我们难以忍受的重担时,我们需要勇气才能面对烦恼,将其转换成启发本性的动力。
  
  ◆抓芦苇时不小心会伤到手,错误的求道方法也会使人毁灭。
  
  ◆文字或声音的毁、誉、赞、谤,并不是因果的判决者,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及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应当怀着一颗虚空的心修行,有时我们可能无法受到肯定或赏识,但坚守本分、脚踏实地的鞭策自己,依旧是个人精进的正道。
  
  ◆我们所行的善恶,未必能在一定时间内求得报应,善与恶,是在超越时间的领域被完成的。在那个领域,虽然看不到报应的明显痕迹,但毫无疑问地,我们已经在我们的良心里,意识到它的存在。
  
  ◆修行人不可一直在对与不对中打转,要从忍辱下手。
  
  ◆所有活着的东西,都怕苦也怕死。认清你自己也是其中之一——「避免杀生吧!」不要由你引起苦恼或死亡,要尊重所有的生命。
  
  ◆尺有不能量短的时候,寸有不能量长的时候,每样事物都有它的缺陷之处,所以再高的才智也会有蒙蔽之处。
  
  ◆我们为了求生存而学习,而将种种学习,转化成一股强烈的执着,进而固执自己的习性,以为这就是真理。
  
  ◆共业推动着历史及宇宙的流行运转,这股巨大力量所形成的局面,即是众生所共同承受的果报。普渡众生的目的,在於以大众的力量来转回,所以我们要自利利他,有因缘就要度人学佛。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不懂佛法的人,只看到果报,而终日惶惶,恐惧灾难的来临。佛法乃是教人看清苦的因,时时检讨自己的思想、言行,以远离恶果。
  
  ◆把舞台上的装置卸下的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一直把它当成现实的东西,原来只是个假像。人活着也只不过是——不断的从一个假像,转移到另一个假像。而死亡的刹那,则是将现实作最真实的展现,从这层意义来看,死的最後一念是很重要的。
  
  ◆当死亡袭击我们的时候,无论子女、父母、亲戚或朋友,都帮不上一点忙。有信仰、有智慧的人,深知死亡的意义,而能立即扫净安心立命的道路。
  
  ◆突然不加思索的想起死,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正视它、认识它,并接受死在一步一步接近我们的事实,却又能平安、喜悦地活下去。
  
  ◆当你为过去的回忆烦恼,为未来的事担忧的时候,你应该想起生活只是存在於现在的。当你对现在的生活倾注全力的时候,对过去的烦恼,以及对未来的担忧都将会消失的。
  
  ◆所谓时间是一个极大的幻影,时间不过是我们用来了解事物或生活的内在棱镜。对至高的理性而言,并无「时间」之存在,未来也是现在,时空只不过是我们藉以利用有限存在的无限存在。
  
  ◆佛陀说:「已经开始过灵性生活的人,就等於已把光带进幽暗的屋子里,黑暗即刻被驱散了,只要坚持这种生活,你们的内心,一定能成为一个光明世界。」
  
  ◆真正的宗教,必能回答最抽象的问题,并且可以从这些答案,来解决人生最实际的问题;同时,在每个人心灵中及人类社会生活中,建立巩固的精神世界。
  
  ◆贪欲、瞋恨、愚昧、傲慢、疑惑、邪见等会影响说话与行为,久而久之,成了习惯,便有一种力量,这就是苦恼的招集者,名为众生的苦因。
  
  ◆小恶不断——殊不知,这种一时能骗他人耳目的犯行,养成习惯後,总会在意想的时候浮出表面,而在无意识中,铸成恐怖的恶行。
  
  ◆快乐来自於以感激的心情,去接受眼前的生活。
  
  ◆恶事向己,好事与他,利他忘己为慈悲之极也。
  
  ◆喜欢归罪於别人的人,是一种缺乏勇气的态度,以及懦弱的表现,佛弟子应时时具备,一颗了解责任与知反省的心。
  
  ◆什麽样的人是善良的人?一个人只有达到真正的宗教境界时,才能算是善良的人。然而,所谓的善是什麽呢?最重要的是指智慧与意志的和谐。
  
  ◆心里只有「利益」这一念头的人,除了所谓「利害关系」的道德,便无其他道德,除了「物质上的幸福」这个宗教,并无其他宗教。
  
  ◆小善行,亲切人生。大善行,高尚人生。
  
  ◆我们要有一颗对任何人都能合掌的心。
  
  ◆无论你愿不愿意,身体像有时间性的东西一样,随着年岁的增长,而逐渐衰老,被我们当成真正生命的东西,将慢慢枯萎消失,而真正的、不断成长的、不朽的生命往往到最後才觉醒。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认清这样的生命,过充实的精神生活。
  
  ◆愿我如日普照一切,不求恩报,众生有恶悉能容受,终不以此舍誓愿。
  
  ◆当一切都显得不可靠,短暂并且反覆无常的时候,只有德行——在深深地往下紮根,而且任何力量都无法拔除它或摧毁它。
  
  ◆富贵家宜学宽,聪明人宜学厚。
  
  ◆若只是施舍一些物质或金钱,这只是一时性的救助方法,短暂的效果消失之後,依旧又要回归到原来的日子。倘若你教导众生永恒的智慧,以及足以让他发奋图强的真理,他将靠自力迈向光明的前程,这是根本性的救助方法。
  
  ◆盲目地尊重不合时宜的传统,认同那些已经毫无意义的种种制度、习俗或法律规章乃至宗教仪式,将比不尊重传统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就像箭头没有拔出,就在伤口涂上膏药一样,单靠教理而不行持,是徒劳无功的。
  
  ◆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
  
  ◆入佛法之海,以信为根本,渡生死之河,以戒为船筏。
  
  ◆佛法在日用平常中,在方寸心田中,长养悲、智、行、愿。
  
  ◆一句良言,好比一颗优良的树,其根底是深固的,其枝条是高耸入云。一句恶言,恰似一颗恶劣的树,从大地上连根拔去,绝没有一点安定。
  
  ◆愚痴的人,会把甘露化为毒药,有智慧的人,能把毒药化为甘露。
  
  ◆行善之人,如春园小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若磨刀砺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以耐心了天下之多事,以无心了天下之纷诤。
  
  ◆和气平心,如春风拂弱柳,细雨润新苗,何等舒泰!何等感通!
  
  ◆信仰带给人生力量,也带给生命希望。
  
  ◆我们应当用有限的生命,来孕育无限的慧命。
  
  ◆根源於真理的思想,方能显示其尊贵与永恒。
  
  ◆最真实的伟大在於仁慈,最真切的智慧在於欢喜。
  
  ◆见过所以求福,反己所以免祸。常见己过,常向吉中行矣。
  
  ◆无量功德是从——信心、随喜、感恩而生。
  
  ◆你要超越你自己,才能真正得到知足与安祥。
  
  ◆人常想病日,则尘念自息,人常想死日,则道念自生。
  
  ◆道风德香熏一切,智恬情泊虑凝静。
  
  ◆「如来」,本无来去,应缘而已。
  
  ◆知恩为大悲之本,开善业之初门。
  
  ◆快乐是因放下而成就的。
  
  ◆安逸的人藐视灾祸,灾祸却常常等待滑跤的人。
  
  ◆切不要因为人所知,或不为人所了解而伤心,因果自有定论。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君子绝交,不出恶言。
  
  ◆我承认我是世界上最懦弱的人,因为,我不敢做任何一件坏事。
  
  ◆美德是健康,恶习是疾病。
  
  ◆人生本来就是苦的,咱们别再把它苦上加苦吧!
  
  ◆有些人终身向幻影追逐,所得也只是幻影似的满足。
  
  ◆众生由於分别现在因缘幻化之假相,所以妄念不断。
  
  ◆布施,并不是为了求得别人的回馈,而是降伏自己的悭贪。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以淡泊的心态来处理欲望,不要刻意去钻求,任由自己的心念,去攀缘无穷的欲望。
  
  ◆假如,你正为某件外在事物所苦,事实上,使你痛苦的,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物的观感。
  
  ◆孝养父母,为百行之本。生时以孝养为先,回报养育之力,死後以追孝为本,致力报恩。
  
  ◆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论,以及一切邪恶的行为,当你能注意到并保持它们的纯净时,你就已经踏进真理的道路。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