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佛教与生活(二)

[日期:2012-11-14]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着 点击数:

佛教与生活(二)
 
   前文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三方面阐述了佛教与生活的关系;以下从佛教的物质生活、佛教的处世生活和佛教的精神生活三方面再解说佛教与生活的关系。
  
  一、佛教的物质生活--衣食住行上的佛法
  
  (一)从《阿弥陀经》里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应该只重视精神生活,而不重视物质生活。因此,有些人对於信奉佛教,会退避三舍,以为信了佛教,一定要吃苦,好的衣服不能穿,好的饮食不能吃,甚至高楼洋房不能住,既然信仰佛教必须吃苦,我为什麽要去自找苦吃呢?其实,佛教有多种内容性质,过分强调着重苦空无常生活的方式,往往不能获得一般大众的信仰。
  
  《阿弥陀经》里叙述的极乐世界,在物质生活方面是丰裕而富有的,道路是「黄金铺地」;房子是「七宝楼阁」,尚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遶;另有七宝池,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穿的衣服,所谓「思衣得衣」;吃的食物,是「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
  
  从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可以知道信仰佛教不一定要吃苦。从净土法门的角度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之教,信仰佛教可以获得幸福、快乐。
  
  佛教也常讲苦,所谓三苦、四苦、八苦、无量诸苦。佛教讲苦的原因,是在说明「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并不是指信仰佛教就要受苦,也不是说只有受苦才能得到解脱,苦,只是娑婆世界生活现状的事实。
  
  佛教的教法并不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也不叫人热衷於物质的追求,因为「欲海难填」,有了洋房,还要汽车;有了电视,还要冷气,终日汲汲於物质的享受,岂不成为物欲的囚犯,还有什麽信仰的法乐可言?因此,「受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
  
  《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生活;在苦乐之间的中道生活,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
  
  (二)从五乘佛法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所谓五乘,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这是学佛的五种阶位。在人天乘的佛法里,非常重视物质生活;在声闻、缘觉的阶段里,则较重视精神生活。人天乘的对象,是在家众;声闻、缘觉的对象,是出家众。时下一般弘法者,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常常将对声闻、缘觉的要求,用来要求人天的大众。譬如素食、苦行,是声闻、缘觉的修行方式,如果用这些方法来要求在家人的生活,似乎不太恰当。
  
  佛教里常常讲「发心」,所谓「发心」,即发三种心:一、发增上生心,可以招感人天果报;二、发出离心,可以招感声闻、缘觉的果报;三、发菩提心,可以招感菩萨的果报。
  
  发增上生心招感的人天果报,对物质生活并不采取否定的态度,譬如「功名」,人天乘的佛法并没有禁止追求,甚至求得越高越好;「财富」,黄金不是毒蛇,甚至拥有越多越好。在人天乘的佛法里,不把功名富贵看成是绝对可怕的东西,只是当你求功名求富贵时,必须用合理的方法,有了功名富贵,也要好好用来造福人间。
  
  世间有一种人,对於功名富贵不感兴趣,他想舍离功名富贵,一心求法,这种人接近声闻、缘觉的根性,发出离心,可以舍俗出家。否则,即使已经剃发染衣,现出家相,但是对世俗的荣华富贵没有舍离之念,仍不能算是真正和出家法相应。
  
  发增上生心的在家居士,在社会上营求功名富贵,过着有夫妻儿女的伦常生活,是佛法所允许的,丝毫不必有惭愧或罪恶的感觉;重要的是无论如何追求功名富贵,不可作奸犯科,不可邪僻淫乱,在世俗正常生活的范围内,是不违背佛法的。
  
  (三)从日常生活中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觉者的佛陀,也离不开衣食住行。不过,佛陀虽然在衣食住行上与一般大众无异,但是,它却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金刚经》说:「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一段经文是描写佛陀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与一般人完全一样,但是,如果我们深入体会,则可以发觉这些平凡的生活方式里,包含着不同凡响的精奥微妙之处。
  
  「食时着衣持钵」,象徵佛陀的「持戒」生活;「入舍卫大城乞食」,是信众供养「布施」,佛陀布施佛法给供养者。「次第乞已」,是「忍辱」的表现,因为佛陀乞食按着次序,逐家挨户而去,并不因为某条街有较好的供养,就特别舍近求远,而是随缘次第托钵,即使所乞得的食物粗劣难咽,也需要忍耐,这是佛陀所行的忍辱波罗蜜。乞食回来,「还至本处」,「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些是表示佛陀的「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佛陀日常生活中,穿衣、吃饭、行路、静坐,哪一样不是佛法?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
  
  一般人不了解,往往忽略了近在身边的佛法,而千里迢迢的去外面追求。历史上很多禅师大德,在吃饭中,或在打扫、耕作中,偶然一些撞击就开悟了。甚至有人听到风吹竹子声,或邻家小孩的哭声,都可以开悟。因此,我们修学佛法,固然要向藏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却不能忘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
  
  既然衣食住行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免不了的,那麽,我们如何从衣食住行中去了解佛法?
  
  在穿衣方面,一般人大都很重视衣着的华丽,你看百货公司里,五彩缤纷,各色各样,极尽其奢侈的名牌,但是,这些只能装饰外表。外表是虚假不实的,一个人身上穿着丝织绸缎,内心却装满着贪瞋愚痴,这种人只是虚有其表。佛教告诉我们不能只重视外表的装饰,更应重视内在净化的充实,一个心里充满慈悲和道德的人,即使他身上只有一件粗布外衣,也不会减轻别人对他的尊敬;因为内在的美,如山谷的幽兰,洋溢着阵阵芳香,使人心情怡悦。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不必过度重视外表的衣着,用华丽的衣着来装饰自己,必须注重内心的修持,用高尚的气质,以道德的修养,来庄严自己。
  
  人的身体是四大和合的假体,没有真我可得。但是,我们要修行,必须借用这假合的色身,一旦失去了身体,则没有修行可言,所以,虽是假合的躯体,仍然要滋养它,即所谓「藉假修真」。
  
  知道了「藉假修真」的道理,在吃的食物上就不会计较它的好坏,斋堂五观想中的「正事良药,为疗形枯」,说明饮食如药物,只为了滋养色身,难道一个病人还能计较药品的甘美苦口吗?佛在世时,规定弟子托钵乞食,不另营食事,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对於「住」应抱持怎麽样的态度呢?俗话说:「日食一饱,夜眠一床。」不论是高楼洋房也好,茅蓬小屋也罢,一个人躺下来不过三尺宽六尺长的一席地,人生又何必汲汲於为住苦恼呢?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小时候曾在皇觉寺当沙弥。相传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回寺时夜已深了,寺门已经关闭,不得已只好在寺外席地而睡。当他躺在地上,望着夜空满天星斗时,兴之所致,吟了一首诗,曰:
  
  「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
  
  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朱元璋当时虽是个小沙弥,但是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他的胸襟,以天为罗帐,以地为毛毡,日月星辰伴我安眠,夜里还不敢把脚伸长,只因为怕踏破了海底的天空。这是多麽洒脱超然的境界,其气魄真不同凡响。
  
  因此,胸襟宽阔的沙弥,虽然席地而卧,却有法界在我一心的感觉;而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称意。所以,一个学佛的人,要先扩大自己的心胸,将佛法应用在生活上,则不论居住在何处,每一个时辰,每一个地方,都会感到称心满意,生活愉快。
  
  慈航法师遗书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既然如此,宇宙之间,又有何处不可安身呢?
  
  再提到「行」的问题,只要有一颗「真心」,自然可以畅游法界虚空。从前,只有脚踏车的时候,人们都觉得脚踏车比走路快得多;当汽车在马路上奔驰时,人们又觉得脚踏车太慢了;到了飞机在天空中翱翔时,大家又嫌汽车的速度不够了。世界上的交通工具有哪一样才是绝对的快呢?那就是我们的「心」。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过十万亿佛土远的世界,如何能去得呢?「於一念顷,即得往生。」在一念之间,我们的心就可以抵达极乐世界,可见心的妙用,是多麽不可思议。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驾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体会佛法,将佛法用诸於日常生活,这种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二、佛教的处世生活--人我相处上的佛法
  
  (一)从四摄化他上谈人我相处
  
  所谓四摄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与人相处,首先要时常布施结缘。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钱财,也不会说法,如何布施、如何与人结缘呢?其实,走在路上,与人碰面了,给人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点头,就是布施;开口问一句「好」,道一声「早」,用嘴巴说一些关怀别人,慰问别人,给人欢喜的话,这些都是布施。
  
  假如对人微笑,笑不出来;跟人点头,不太习惯;关怀、慰问,说不上口,也没关系,总有一颗心吧!当别人很有礼貌、互道安好的时候,心里要欢喜;当别人布施、做好事的时候,也要欢喜,这就是心的欢喜布施。
  
  不过,有些人天性愚痴,习气难改,听到有人说好话,心里就不欢喜,还会不屑的说:「这个家伙就是一张嘴,只会在表面上奉承,说好话。」看到有人出钱做功德,就说:「他就会打肿脸充胖子,自己的生活都难过了,还拿钱布施,充当好人。」如果看到别人钱出少了,又说:「吝啬鬼!钱财那麽多,只出这九牛一毛,有什麽了不起!」总之,不论别人怎麽做,他就是不欢喜,连「随喜」的布施都不肯施舍。
  
  所以布施的功德,在日常生活上是非常容易的,随口的布施,随手的布施,随意的布施,随喜的布施,随心的布施,不需要花很多本钱,随时随处可以做功德。
  
  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佛法并不是精辟深奥的道理,而是生活上大家都能做得到的。譬如上述的布施功德,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用心思,切实去奉行,相信一定能够处处如意,人人有缘。
  
  除此之外,还有爱语、同事、利行。所谓爱语,对别人说几句好话,用鼓励代替责难,用爱语帮助他人,莫要说话像刀剑一样,刺伤别人,让别人难过。所谓「同事」,是能设身处地和对方一样,譬如:对方是个军人,和他谈商业,他不会感兴趣;对方是一个家庭主妇,和她谈政治,她也不喜欢。必须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对方需要什麽,就针对他的需要来讲说佛法。另外还有「利行」,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他人的行为,凡事只要把握「真心为人」的原则,以诚恳、欢喜的心,事事就能够做得恰到好处。
  
  (二)从六和敬里谈人我相处
  
  在佛教里,将出家人称为「僧伽」,即「僧团」之意,又叫「和合僧」。所谓「和合僧」,是指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六和敬的意义如下:
  
  1.见和同解:就是思想的统一。在佛教里,大家讲究对佛法要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为行事的最高标准,不可越离轨道。
  
  2.利和同均:就是经济的均衡。在社会上,有钱的人要帮助穷困的人,有力的人要扶助弱小的人,让大家都能过安稳、舒适的生活。
  
  3.戒和同修:就是法制的平等。在生活中,个人不可拥有特权;在法制规章之前,应该人人平等。大家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过着公平合理的生活。
  
  4.意和同悦:就是心意的开展。平时养成心胸的开阔和心意的和谐,不要比较人我得失,不要计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悦才是天堂净土。
  
  5.口和无诤:就是语言的亲切。人与人相处的不悦、误会等情事,大都是从言语上引起的。因此,说话恳挚,语气委婉,才能够和平相处。
  
  6.身和同住:就是相处的和乐。大家有缘相聚一处,讲求和谐快乐,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尊敬我,我尊敬你;平等的共居,平等的生活。
  
  「六和敬」虽是僧团的生活守则,在家居士如果也能以思想统一、经济均衡、法制平等、心胸开阔、语言亲切、相处和乐等方法用诸於日常生活中,就能拥有真正清净和乐的佛化生活。
  
  (三)从四众弟子中谈人我相处
  
  佛教有出家男女二众与在家男女二众,称为「四众弟子」。出家众和在家众,男众和女众都同样重要,应该互相提携,相辅相成,不能彼此轻视,互相排挤。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中,住着一位师父,带着两个小徒弟。师父患有风湿病,两腿行动不方便,每天分由两个小徒弟搥腿侍候。每次当大徒弟在搥右腿时,师父就说:「你师弟搥左腿,搥得很舒服呢!你应该像他那样搥才好。」大徒弟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当小徒弟搥左腿时,师父也总是说:「你师兄搥右腿搥得很好喔!你应该向他学习。」小徒弟听了,心里也很不舒服。
  
  有一天,大徒弟来搥腿,心里想着师父对师弟的赞美,越想越气,心想,我如果把师弟搥的左腿打断,师弟没得搥,师父就不会说他好了。师弟看他搥的左腿被师兄打断了,一气之下,也把师兄搥的右腿打断。
  
  两个徒弟因瞋恨、嫉妒,把师父的双腿打断了,害得师父变成没有腿的跛子。这个故事说明佛教里的出家、在家二众,如果不能互相协调,出家人看轻在家人,在家人卑视出家人,佛教就无法兴盛。
  
  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每一根手指头长短不一,分开来每一根力道都很小,容易折断;如果把它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就有很大的力量。在佛教里,寺院与寺院之间,僧众和信众之间,要互相往来;不论参禅、念佛、修密,互相尊重;出家人和在家人要共同为佛教效力。在佛教的大前提之下,大家是一师一道,应情同手足,互相照顾。尽管从这个寺院参访到那个寺院,从这位师父请教到那位师父,师父虽不同,但佛法是一样的。心地开阔,胸怀坦荡,内心不起分别心,所谓依法不依人。大家和平相处,团结合作,才能发挥佛教全体的力量,才是今日佛教复兴的重要关键。
  
  三、佛教的精神生活--思想见解上的佛法
  
  (一)从八正道中谈思想见解
  
  精神,是一个人的思想见解,一个人的内心认识。学佛的人,应拥有怎样的精神生活?必须以八正道作为生活的准绳,而八正道里又以「正见」为首要,有了正确的思想见解,才能过着真正富足的精神生活。
  
  「正见」像一部「照相机」,拍照焦距不准确,洗出来的照片就会走样。同样的,我们看世间上的人、事,和世间上的各种道理,如果思想的「焦距」调不准,世间上的一切事物就会变质。
  
  我们常说「我以为……」「我的意见是……」「我认为应该……」,其实,每一个人的见解,都有偏差的时候,唯有佛陀的见解才是正确的。佛陀教导我们要有四种正见,即:一、有善有恶;二、有业有报;三、有前生有後世;四、有圣人有凡夫。这四种正见是如实理、如实解、如实见、如实证。我们对於佛陀不起怀疑,对於因果义理有肯定的认识,这就是我们的正见。
  
  有人说:「我念佛念了几十年,可是却越念佛越贫穷。」说这种话就是没有正见。佛陀又不是我们的财神爷,也不是我们的经理、会计,他怎麽能替我们管钱呢?再说,念佛是要求往生净土,怎麽跟佛陀计算起钱来呢?又有人说:「我吃素信佛了几十年,身体却越来越不好,生意也越来越潦倒。」这种想法也很怪异,身体不好应该看医生,平时不注重运动,不注重营养,不注重修持,身体怎麽会好?至於生意潦倒,自己不善於经营,不勤劳,不奋斗,事业怎麽能顺利呢?还有一些人,信了佛教以後,把所有不如意的事情都归罪於佛教,这都是不正见而愚痴的思想。一个有正见的佛教徒,为了信仰,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才是根本的正见。
  
  (二)从高僧行谊中谈思想见解
  
  隋朝提倡三阶教的信行大师,曾经搬到一个山坡上去居住。有人问他为什麽?他说因为那里太陡了。过去的车辆都是用推的,或是用拉的,到了那个山坡,常常进退两难。信行大师每天於礼佛之余,就在那里帮人推拉车子。由於他有服务众生的思想,常常在服务、助人的生活中获得快乐。
  
  唐朝百丈禅师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原则。他每天一定要工作之後才吃饭,後来年纪大了,身体衰老了,弟子们不忍心他终日辛劳,遂把锄头、工具等收藏起来。老禅师找不到工具,竟终日不吃饭,弟子们不得已,只有把工具拿出来还给他。百丈禅师认为在工作中才有快乐。
  
  唐朝智实大师德高望重,名振遐迩。一日,唐太宗请他吃饭时,将道士的座位排在前面,出家人排在後面,智实认为不妥,不肯就座。太宗一气,把他放逐到边疆受苦。有人认为智实太不自量力了,智实说:「我所以竭力争取,乃要让後人知道唐朝有出家人啊!」
  
  智实大师为了佛教的地位,不惜冒犯皇帝,据理力争,是因为有信仰的力量在支持他。
  
  历代的高僧大德,甚至民族英雄,为了真理,可以不计个人的成败得失,事事只求心安理得。所以,一个信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要求其心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这就是正确的思想见解。
  
  (三)从修养深浅中谈思想见解
  
  一个对佛法有基本认识的人,要有虽苦犹乐、虽难犹易、虽无犹有、虽死犹生的思想。一个对佛法有真正体验的人,在他的心目中,苦和乐不是两个,难和易不可分开,有和无没有区别,生和死本是一体。
  
  有一位在家居士请教智藏禅师,问道:「有天堂和地狱吗?」
  
  禅师点点头,说:「有啊!」
  
  居士再问:「有因果报应吗?」
  
  禅师说:「有啊!」
  
  又问:「有佛菩萨和三宝吗?」
  
  禅师答:「有啊!」
  
  不管他怎麽问,禅师总是回答:「有啊!有啊!」
  
  这位居士听後,觉得很怀疑,再问禅师:「禅师,以前我在径山禅师那儿,我问他一样的问题,他都说:『无!无!』为什麽禅师您却什麽都说:『有啊!有啊!』?」
  
  智藏禅师听了,微笑着说:「我问你,你有老婆吗?」
  
  居士回答:「有!」
  
  禅师又问:「你有儿女吗?」
  
  居士答:「有!」
  
  禅师再问:「你有田产房屋吗?」
  
  居士答:「有!」
  
  禅师换了一个方式,又问道:「径山禅师有老婆吗?」
  
  「没有!」
  
  「有儿女吗?」
  
  「没有!」
  
  「有房地产吗?」
  
  「没有!」
  
  禅师於是说道:「这不就对了吗?径山禅师讲『无』,是讲他的境界,我回答你『有』,是讲你的世界。」居士听後恍然大悟。
  
  一般人总喜欢把苦和乐,难和易,分得很清楚,因此,苦的时候难过,乐的时候欢喜;有收获的时候雀跃鼓舞,困难的时候伤心颓丧。假如一个人能够把这些相对的观念调和厘清,不偏激、不极端,那麽即使是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乐也好、难也好、易也好,不相妨碍,这就是洒脱自在的生活。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目的是要将他所悟得的真理遍告世人。佛法的真理在何处?就在世间的食衣住行上,就在人我的处事经验上,如果能将佛法付诸於生活上实行,则能一生受用无穷。
  
  一九七五年四月讲於台北志莲精舍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