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佛教与生活(一)

[日期:2012-11-14]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着 点击数:

佛教与生活(一)

   「佛教」与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可完全把它当作学问来研究。佛教是一种宗教,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不能缺少宗教,而生活须要用佛法来指导。
  
  在佛教界,有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可是却不能与佛法相应。佛教讲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讲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哪里?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所以,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离开不了空间、时间、人间三者的关系。什麽是「生活的空间」?一只小鸟,到了傍晚时分,飞倦的时候,牠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一个人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个温暖的家养息疲惫的身心。不论「窝」也好,「家」也好,都是生活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没有安排妥当,生活就不能舒适。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即「空间的争夺」,由此可知,空间对於人类的重要性。如果对於「空间」不能妥当处理,则人类的生活将是痛苦不堪,纠纷不息。
  
  什麽是「生活的时间」?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人生几十寒暑,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佛陀曾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如何运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事业?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无止境,佛道遥远,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去充分发挥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分秒的时间。
  
  什麽是「生活的人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这是人生历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人是群众动物,不能离群独居,人与人在社会上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这些问题皆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讨的,以下针对这三个问题分别阐明解说:
  
  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
  
  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宇宙自然界,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间。对於外在的空间,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各种情况,才能活动自如,运用得当。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应该先了解路线如何走,乘坐什麽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准备些什麽装备,以及各种安全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了。所以我们对於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点心去探求一些知识,小心谨慎的去了解、去适应,就能得其所安。例如环游世界,甚至登陆月球,准备、了解妥当之後,不论再大再远,都不是难事。
  
  最困难的是心内的空间,它是无形无相,不可捉摸,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势威力或聪明才智,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现在科学文明已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但是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其他还有如恒河沙数般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
  
  外在的虚空世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到达的不过如微尘一般。「拥有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佛法告诉我们:心内的空间,比心外的空间还大。所以对於心外的空间,不必去争执、占取,能体会心内的空间才是更重要的。
  
  所谓心内的空间就是要不断的开扩我们的心胸。平常描写一个人心量大,说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佛教说一个人心内的空间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纳其中。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心内空间放大,就能像大海一般容纳百川,不拣巨细;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拣精粗。心内有了宽阔的空间,就能包容宇宙虚空。人事的纠纷,世俗的困扰,也都能包容而不计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我们的禅床,可以任性逍遥,随遇而安。
  
  佛教有许多经典都详细的指导我们如何获得心内的空间,譬如《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能开展我们心内的世界;《华严经》中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能扩大我们心内的空间。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可以同时获得心外的空间。
  
  (二)从前进的空间说到回头的空间
  
  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更重要。平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进,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後回头的空间。一般社会上的人,往往凭着一股勇气,在人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争取功名富贵。一旦碰得鼻青脸肿时,有的人知道回头,有的人却顽强得直往前冲,甚至跌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们,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前进的时候前进,回头的时候回头,则好比人有左右两只手,顺遂自如,人生便能更臻於完美。
  
  佛教有一首描写退步求全的诗偈: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藉着农夫弯腰插秧,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性,必须退步低头;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唯有回头、放下、忍让的世界,才能使我们更逍遥自在。
  
  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时,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的空间?遭遇到颓唐失意时,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
  
  水,在世间上是最普遍,也最为人类所需要的。观水的流势,当它从山峰上急泻而下的时候,气势澎湃,而当它在平地上缓缓流动,遇到岩石壁岸阻碍的时候,一定会转变方向,改道而流。一个人在世间上为人处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样,随时知道应变,不必硬冲直撞,定能无往不利,事事顺遂。
  
  有一些人看到学佛的人便说:「你们信仰佛教,不抽烟、喝酒,不打牌、跳舞,丝毫没有人生的享乐,这不是太消极了吗?」难道要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积极的人生吗?佛教徒是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中回过头来,积极地从事修行办道、弘法利生等事业,这种人生是消极的吗?如果能够真正体会回头的空间的意义,即从恩怨莽撞、虚荣奢靡中回头,那麽我们的人生将是前进、积极、幸福、快乐的人生。
  
  (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
  
  这个世间形形色色、灯红酒绿,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这些都是有相的空间。我们在这个有相的空间中,追逐着人生种种的享乐,於是金钱使我们迷失本性,爱情使我们神魂颠倒,名利地位使我们忘却安危,铤而走险。我们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不知道这些都是假相,都是不实在的,而对它执迷不舍。《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有条件的存在。如果有缘承受佛法,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那才是一个解脱的世界。
  
  什麽是无住的空间?无住的空间,不是叫我们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睡觉,而是一样的吃饭、穿衣、睡觉,却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羁绊,即是住於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牵系。古德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农夫为了防止飞禽昆虫来啄食谷类,制造一个木头人,放在稻田中央,用来恐吓鸟儿昆虫。虽然鸟儿昆虫、稻田花草热闹缤纷,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名利金钱之中,要修养到有如木头人一般,即使面对色彩缤纷的万花世界也不会动摇内心的境地,这就是无住的生活。
  
  我们赞叹一个人品格高洁,说他远离俗尘,超然俊逸;但是一个住在红尘,却不为氤氲所染的人,才更是豪迈脱俗。池里的莲花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是因为它出於污泥而不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洪流里,若能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如果与世尘同流而不合污,更是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闹市,仍能不为外境所转移,才是上上乘。所以说「大隐隐於市」、「热闹场中做道场」。参透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於世间的一切,不会生起执着,就能过着无住的生活。
  
  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境界,譬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维摩诘居士的「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背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一个人如果能体会无住的空间,则何处不能自在逍遥呢?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是何等的洒脱逍遥。
  
  因此,把整个空间的前後、内外、虚实都认识清楚之後,才能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而进入一个学佛者所要追求、向往的更大空间。
  
  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此即说明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然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甚至天人也可活几万岁,但是以无始无终的阿僧只劫来看,也不过如朝露般短暂。因此每一个人应该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充实无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时间,发挥生命的价值。以下从三方面来说明生活的时间。
  
  (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无论活到七十岁、一百岁,在每一期的生命过程里,为了生活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再分割成零碎的片断。譬如有时候要吃饭,有时候要睡觉,有时候要办理公务,有时候要处理家事。为了吃一餐饭,要花几个小时去想菜单、买菜、烹煮,即使不自己动手,上馆子吃饭,也要花时间走上一段路。为了想睡个觉,要打扫房间,要整理床铺,躺下来还要辗转反覆,久久才能成眠。
  
  吃饭、走路、睡觉,虽然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却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在我们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每天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剩下的还有多少呢?再者,人生虽然有数十寒暑,除去嗷嗷待哺、懵懂无知的幼年,和垂暮多病、心力交瘁的老年,真正能够发挥智慧、为人类贡献的时间,实在少得如海中水沤,太有限、太短暂了。
  
  我常常鼓励人,不论是年轻的读书朋友,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要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用功或修行。譬如在学院念书的人,吃罢早饭,还有十五分钟才上课,有些人就坐在那儿闲谈,打发时间,何不趁这机会背诵一课书,或者抄写一段笔记,为什麽要白白把时间浪费呢?家庭主妇在厨房做菜,或打扫房间,不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观想圣容吗?上班的公务员,更可以利用等车或乘车的时间,观想或念佛。
  
  古德曾勉励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或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闲聊时,我们常因得意忘形,或一时不留意而得罪了人。所以,利用闲谈的时间,多念佛号,多观圣容,不但可以免造口业,还可以增进道业,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能常常这样用心,相信吃饭也好,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办事也好,一定能够安心自如。
  
  生活在这个忙碌的工业社会里,如果不能随时利用零碎的时间,一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所适从。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闲农耕社会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我们必须拾缀零碎的时间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闲」的片刻,才能完成许多的心愿和事业。
  
  创建佛光山之後,时常有人问我:「你没有学过建筑,怎麽会建房子?你没有读过师范,怎麽会办教育?」我告诉他们:「我没学过建筑,也没进过师范。但是,我从大陆到台湾,又从台湾到世界各国,我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房子,每次我都会注意别人怎麽建房子,也常设身处地想过:如果我是个建筑师,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设计?这块土地应该如何规划?如何使它更整齐美观?过去,当我还在学院求学时,我就思考:假如我将来办教育,我将如何计画,如何实践理想……由於过去的用心,所以一旦机缘成熟,不论创建道场、筹办学校,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多利用零碎时间,多用心思考,就是我创建佛教事业的秘诀。
  
  很多人不会利用时间,还嫌时间难以打发,譬如坐上车子,不是闲聊,就是闭目睡觉。一个不会用心思考、不会争取时间、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是不太可能有大成就的。念佛的人,心里的佛号是毫不间断,即使走路、上厕所、洗澡,都可以绵接零碎的时间,一贯我们上求佛道的心志。总之,不论生活、事务或环境如何转变,我们的心境能不为动摇才是最重要的。
  
  (二)从等待的时间说到创造的时间
  
  「韶光易逝,岁月荏苒」,光阴是无情的,如轻烟、白云,当你稍不留意时,它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要及时努力,因为生命不能等待,等待只有让时光蹉跎、岁月空过。短暂的人生,应该随时把握,充分利用,不能因循苟且,要富有进取心,勇敢向前。
  
  过去四川有两个人,同时发愿欲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一人表示:让我筹妥资粮,备好船只,将顺江而下,朝礼普陀。另外一人,身无川资,沿门托钵,徒步而行。时隔多时,徒步者已朝拜过普陀山,再返回四川去;可是前一个人还未购妥船只,更遑论出发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容许你三等四拖吗?所以,只要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聪明的人,不会缅怀过去,也不憧憬未来,而是及时把握现在,努力振作。
  
  时间的漏斗无影无踪,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中滴滴消逝。虽然如此,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仍然可以利用时间创造不朽的生命。佛法所谓「真空妙有」,即告诉我们在似无的「空」中,可以生出「万有」来。
  
  譬如几十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荆棘满布。当时,有人怪我,为什麽好好的都市不要,却要这什麽都没有的荒山?可是,一股信心支持着我,天下无难事,只要去做,绝没有不成功的。凡事不能等待,必须着手去做,只要将等待的时间改成创造的时间,则腐朽也可以转成神奇。以自己的至诚、发心,在无声无息的时间里,创造出有益大众的事业;在时间的齿轮里,走向永恒无尽的目标。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依凭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而创造出来的,那四十八大愿,也是在无量阿僧只劫中完成。因此,我们不能等待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应该努力去修行,认真去创造,以自己的愿力,加上虔诚的勤修念佛,自然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契合,创造出属於自己的一片极乐净土。
  
  (三)从短暂的时间说到永恒的时间
  
  假如说人生只有几十年的岁月,那麽这种人生未免太短暂、太乏味了。人生所以有意义,在於它那永恒的生命。有人以为人一死亡,一切就结束了,殊不知一期的生命虽然灭亡了,却又有一期的生命正在开始。依佛法解释,人是死不了的,死亡如同搬家一样,这一座房子古老破旧了,换一栋新房子;一个人的色身衰老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当然,这和一个人的善恶业报有关。譬如勤劳刻苦的人,积蓄了很多钱,他可以从破旧的房子搬到高楼洋房。可是,经常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只有从高楼搬到违章建筑的矮小房子。一个信佛的人,可以藉着平日做功德、行善业的力量,将来搬到极乐世界,住到黄金铺地、亭台楼阁皆是七宝所成的地方,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对佛教徒来说,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永恒的生命的轮替过程。
  
  我们如何才能从短暂的时间,证悟到永恒的生命?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价值?
  
  有一位老老生,吃力地在庭院挖土种一株小桃树。一个年轻人路过,问道:
  
  「老先生,你年纪这麽大了,还种这棵小树做什麽?不要说将来你吃不到桃子,恐怕你连它成长都看不到呢!何必这麽辛苦,浪费体力呢?」
  
  老先生直起身来,一手挥着汗,一手搥着腰,面带严肃,声音沙哑地说道:
  
  「年轻人,你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我种这棵桃树,并不是为自己享受,虽然等它长成时,我已经死亡了,但是,我的儿子可以在这棵树的绿荫下乘凉,我的孙子後代,可以享受累累的果实,你能说我种这棵树没有用吗?」
  
  年轻人听後,哑口无言,衷心感佩老先生的人生哲学。古德说:「前人种树,後人乘凉。」也说:「前人铺路,後人走路。」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数十寒暑,它的价值却是永恒、无限的。譬如燃烧一根木材,一根烧过了,再放下一根,一根一根地接着燃烧下去,这前面的一根并不是後面的一根,但是,这後面一根的火,却是前面一根火的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恰如薪尽火传一样,一期又一期地绵延传递於永恒。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短暂的时间,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呢?儒家讲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有的人风云显赫,叱吒一时,留下英名让後人歌颂;有的人埋首着作,自成一家,藏诸名山让後人吟哦;有的人修持严谨,圆满一生,树立风范让後人景仰。
  
  佛教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即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如佛陀虽然已於二千五百多年前进入涅盘,但是,他的生命却留在无尽的时间,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时至今日,大家仍然继承着他的生命,并且不断地在发挥着,这就是所谓生命的永恒。
  
  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人是群体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一个人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想在大众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对於生活的人间,必须有一层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关於这一点,分三部分来解说:
  
  (一)从小我的人间说到大我的人间
  
  这个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不是属於某一个个人所有,除了自己,还有很多人忧戚与共地生存着。既然大家共存於这个世间,彼此就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和平相处,共同关心属於大众的每一个问题。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享乐,其「乐」是有限的。譬如一个人欣赏电视,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赏比较有趣。而且自己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快乐并不会减少。如同一支烛光,把它分传给很多支,每一支都点亮了,不但不会减少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间的亮度。
  
  人生的幸福快乐亦然,个人的快乐是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上。一个家庭,父母子女围着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欢笑,和乐一团,即使饭桌上仅是粗茶淡饭,却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桌前,面对孤影,虽然吃的是珍馐美味,也如同嚼蜡根般枯燥。空荡的一栋房子,除了壁虎,找不到第二个人影,每天孤寂无聊,即使装饰再华丽,设备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无情趣可言。
  
  由此可知,个人的独处,没有大众相处的快乐,把快乐分享给别人,又可以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因此,一个人要获得快乐,必须扩大小我,融自己於大我中,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同样的,佛道在世间,佛道在大众身上。想求得佛法,更须化私为公,化我为众。唯有化私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活;唯有化我为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几十年来,我个人即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欢佛教文化事业,过去自己写文章、出版书,以这些所得,曾经买过一栋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虽然如此,後来我还是把房子卖了,我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多贡献一些,遂以所得一百五十万元买了一块荒山,开始创建佛光山。我将个人所有奉献给佛教,为佛教创办事业,教育人才。我的人生虽然一无所有,但是,我的心里却觉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满法乐。
  
  现在佛光山办有佛教学院,有不少佛教青年来研究佛学,从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他们蓬勃的朝气中,我体验到佛教充满前途希望的快乐。每天接踵而至的善信男女,虔诚的来山朝圣、礼佛,从他们充满法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风俗的快乐。所以,一个人如果能从小我中脱颖而出,化小我的人间为大我的人间,他会觉得这种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生活更加快乐。
  
  (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
  
  每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动作有善恶的行为;嘴上的说话,有善言恶语;内心的意念,有善恶的思想。一般而言,这当中与善业相应者微乎其微,与恶业相应者却比较多。因此,我们要常常怀着忏悔惭愧的心。
  
  「忏悔」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其功德不可思议。譬如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到训导处认错忏悔後,他仍然可以成为健全的青年。一个出家人要经常忏悔,从忏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恶业。「忏悔」犹如菩萨的慈悲法水,藉此法水,能够洗涤无始以来的罪愆,获得清净的佛道。
  
  人生在世,虽仅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为了家庭,难免奔波劳累,甚或与人争执计较,不知造作了多少身口意的善业与恶业。如果能够及时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仍然不失为堂堂正正的人。因此,佛经云:「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於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越陷越深,终於遭到灭顶。佛教里的《梁皇宝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忏悔;所有罪过,一经忏悔表露,如同经过法水洗净,不会再遭遇旁人的责难与遗弃。
  
  了解了忏悔的意义与功德,我们应该如何忏悔?除了佛教的布萨、拜愿,有一个在人际间最行得通、最能够获得和谐的妙法,就是不论在什麽时候,什麽地方都牢牢记着「你是好人,我是坏人」的铭言。一般人都是处处维护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好人。曹操曾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可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却须处处为别人设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坏人。如果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能有这种观念,相信这个世界是和谐的,人我之间绝对没有争执的情事。举个例子说:
  
  张三把电风扇打开了。李四不喜欢,开口大声说道:
  
  「喂!不要只顾自己吹,想想别人已经感冒了,赶快关掉!」
  
  张三不服气说:「你自己感冒,站到旁边去!别人热死了也不能吹吹风吗?」
  
  「我为什麽要站到旁边去?」李四发火了。
  
  两个人因此争执起来,一个要开,一个要关,吵得不可收拾。
  
  再举个例子,甲从外面进门,刚坐下,一阵风吹来,门「碰」一声关上了。乙坐在里边看书,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弄得起烦恼,骂道:「进来也不会随手关门!」
  
  甲一听,反驳道:「门本来就没关,你怪什麽的?我怎麽知道会刮风?」
  
  「……」乙不服气,两个人终於冲突起来。
  
  检讨上面两个例子。如果张三和李四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相信两个人绝不会起争执的。譬如张三得知李四感冒,赶快对不起,把电扇往旁边挪一挪不就没事了吗?
  
  甲乙两个人的争执,如果在乙发怒时,甲适时地道一声「对不起」,又有什麽争执可起呢?
  
  每个人先承认自己是坏人,凡事都是自己的错,勇於认错,勤於忏悔,则无明烦恼亦无从生起,人我相处,自能和谐,生活即可获得幸福快乐。
  
  (三)从接受的人间说到报恩的人间
  
  社会上一般的人,处处都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只想获得,不能施予。
  
  阎罗王对着两个小鬼说:「让你们到人间投胎做人,一个一生给别人东西,一个一生从别人那里获得东西,你们愿意投胎做哪一种人?」
  
  小鬼甲听了,赶快跪下来说道:「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处得到东西的人。」小鬼乙选择当个一生给别人东西的人。
  
  阎罗王抚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可以处处向别人乞讨东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我们学佛的人,应学习佛陀的慈悲,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对於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给别人什麽」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麽」。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我们要感恩什麽呢?佛教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除上述以外,我们要感念众生自旷劫以来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的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涤,花草树木供我赏悦等等。一个人应该时时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於宇宙世间,接受种种供给,不虞匮乏?每一个人都要抱持感恩的胸怀,感念世间种种的给予。如果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自己很富有。
  
  古来的大德,都知道从感恩中去体证佛法,如印光大师二十一岁出家,在一个寺院里挂单当水头,每天烧热水供应全寺大众,柴火没有了,还要亲自上山砍伐。如果是现在的人,可能会怨恨寺院的住持和执事太残忍了,分给自己如此粗重的工作;但是印光大师却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太好了,给我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准许我挂单,并且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要感恩图报,把热水烧得更好!」
  
  印光大师带着感恩的心情,虽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却也能够逍遥自如。过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如韩信接受漂母一饭,後以千金相报。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於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於无影,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佛教常被人误解为太玄妙、太深奥、太迷信,似乎和人间生活脱离关系,其实,若真了解佛教,体悟佛教,就知道生活与佛教有着深刻不可分离的关系了。
  
  一九七五年四月讲於台北志莲精舍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