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谈禅

[日期:2012-11-14]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着 点击数:

谈禅

「禅」发源於东方,盛行於东方。但是现在,禅学不再只是东方的专利品,它在西方已引起普遍的重视。譬如美国很多大学里也设有禅堂,禅堂已不再为寺院所特有。甚至连太空人要登陆月球时,也要用禅的精神来训练。可见「禅」在现代世界里,占有相当的份量。
  
  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所以,这个能解决生命问题,提高生命境界的禅学,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识分子和社会人士的重视。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合乎真善美的条件,不过,禅不好讲、不能谈,也不易懂。禅是言语道断、不立文字的;是心行处灭,与思维言说的层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为了介绍禅的境界,虽然不容易谈,仍然要藉言语来说明。
  
  一、禅的历史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汉译为「静虑」。禅,充实宇宙,古今一如;禅,一如科学家牛顿发现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电力,发现禅的是佛陀。
  
  相传佛陀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默然不语。当时,百万人天不知其意,唯有大迦叶尊者会心微笑。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摩诃迦叶。」佛陀於是将法门付嘱大迦叶,禅宗就这样不须文字,不必语言,用以心印心的方法,传承下来。印度禅师代代相传,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於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来到中国。
  
  梁武帝笃信佛法,曾经四次舍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众,造桥建庙,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无量。但是达摩祖师却说他了无功德,因为从深一层面来说,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报,应属福德,并非功德。达摩祖师不得梁武帝的欣赏,因此转往嵩山五乳峰少林寺後的山洞中面壁九年。从这一段记载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禅的高妙,确实不能以一般的见解去论断的。像梁武帝的这种用心,只求为善得福,并不是禅宗的究竟目标,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报而已,在禅师的眼里,与开悟的道无关。
  
  祖籍河南的二祖慧可,少年时就精通世学、博览群书,壮年在龙门香山出家,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并请达摩祖师收他为入室弟子,却不得达摩应许。神光慧可於是不畏刺骨寒风、漫天飞雪,苦苦地在门外等候。过了很久,雪深及腰,慧可依然伫立不动,达摩见他确实真诚,便问他:「你不远千里到这里来的目的,究竟为了什麽事?」
  
  神光答道:「弟子的心不安,乞请您帮弟子安心。」
  
  达摩喝道:「将你的心拿来,我为你安。」
  
  神光愕然地说:「弟子找不到心。」
  
  这时,达摩说道:「我已经为你安心了。」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啊!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动念处,即是正觉,即是佛道。如果心领神会,佛性在当下便得开显。
  
  二祖之後,禅法传僧灿、道信,至五祖弘忍。弘忍大师座下大弟子神秀博通三藏,教化四方,俨然已有五祖传人之态,受到众人拥护。这时却从南蛮之地,来了一个根性甚利的卢惠能,他虽目不识丁,但求法热忱,不落人後。
  
  惠能初见五祖时,五祖曾试探他说:「南方人没有佛性。」
  
  惠能答道:「人有南北的不同,佛性岂有南北之别?」
  
  五祖经他一反驳,知道这人是顿根种性,非同凡人。为了考验惠能的心志、暂避众人耳目,就命他到柴房舂米。
  
  後来,五祖令众弟子各举一偈,作为修证、见性与否的依据,若是见性,即得传法的衣钵。大众自认不如神秀,衣钵非神秀莫属,所以没有人敢与之竞争。
  
  当时,神秀日夜思量,终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在柴房里得悉此事,心想:我也来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语题在墙上: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知道惠能已经见性。为恐其招忌,乃着人将偈拭去,然後到柴房敲门,问道:「米熟了没有?」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就等着过筛了。」
  
  五祖又在门上敲了三下,惠能会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五祖传授他《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顿然大悟。五祖将衣钵传他,并命他速速南行,等待时机。
  
  师徒两人来到河边,五祖欲亲自操桨送惠能过河。
  
  惠能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便自行渡河到南方弘化,终成为震烁古今的六祖。而後,禅宗一花五叶蓬勃地流布人间,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从这些历史记载,可知禅的风格确是相当独特的,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实是得其真机。但是由於禅门宗旨,并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而禅的机锋教化,都是明心见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它的原则是建立在「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进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又有多少人能把握这一层的意义?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报,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吗?至於怎样才能直探禅门本源?这就要靠众生求法的宏愿和实践了。
  
  二、禅的内容
  
  那麽,禅是什麽呢?据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真心」,这颗真心超越一切有形的存在,却又呈现於宇宙万有之中。即使是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也到处充满了禅机。
  
  唐朝的百丈禅师最提倡生活化的禅,他说挑柴担水、衣食住行,无一不是禅,所谓翠竹黄花,一切的生活都是禅。可见禅不是什麽神秘的东西,禅是不离开生活的。古今禅门公案皆是禅师考验或印证弟子悟道的对答,其实这种对答,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考试」。不同的是,它是随各人的根性、时间、地点而变化,它没有明确的划一标准答案,也不是从思考理解得来的。所以,如果不是禅门的师徒,有时候很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所在,而且,如果用常人的想法来推敲,往往会发觉「公案」之违背常理。
  
  禅是离语言对待的,是不可说的,一说即不中。虽然,究竟的真理固然不可说,但是对一般人如果不说,岂不是永远无门可入吗?所以,禅宗的语录特别多,就是这个缘故。现就禅的内容特色列举几点,作为入门的契机。
  
  (一)禅与自我
  
  在佛教的其他宗派中,有些是依他力的辅助始得成佛,而禅宗则是完全靠自我的力量。如净土法门持诵佛号,密宗持诵真言,都是祈请诸佛加被,配合自力而後得度。在禅门里有一警语「念佛一句,漱口三天」,禅师们认为成佛见性是自家的事,靠别人帮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负责,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方法。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风光,人人具足,反求内心,自能当下证得。
  
  有人问赵州禅师:「怎样参禅才能悟道?」
  
  赵州禅师听後,站起来,说道:「我要去厕所小便。」
  
  赵州禅师走了两步,停下来,又说道:「你看,这麽一点小事,也得我自己去!」
  
  从前有父子两人,同是小偷,有一天,父亲带着儿子,同往一个地方做案,到那个地方时,父亲故意把儿子关在人家衣橱内,随後就大喊捉贼,自个儿却逃走了。儿子在情急之下,乃伪装老鼠叫声,才骗走了那家的主人,终於逃了出来。
  
  当他见着父亲的时候,一直不停地抱怨。
  
  父亲告诉他说:「这种功夫是在训练你的机智,看你应变的能力、偷的功夫,而这种应变的智力是要你自己掌握的,别人是没有办法帮得上忙的。」
  
  这一则故事,虽然不一定是实有其事,但正可以比喻禅门的教学态度。禅师们常常将弟子逼到思想或意识领域的死角,然後要他们各觅生路。在这种情形之下,如果能够冲破这一关,则呈现眼前的是一片海阔天空,成佛见性就在此一举。「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种披荆斩棘的创发宏愿,在禅门中可说是教学的基本宗旨。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并且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甚至为邪知邪见所掌握,形成危害众生的工具。所以,禅首先要求追寻自我,其过程和手段,往往不顺人情,不合知识,违反常理。
  
  在禅师的心目中,花不一定是红的,柳不一定是绿的,他们从否定的层次去认识更深的境界;他们不用口舌之争,超越语言,因而有更丰富的人生境界。傅大士善慧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这是不合情理的描述语句,完全是与迷妄的分别意识挑战,以破除一般人对知识的执着。扫除迷妄分别的世界,使人进入一个更真、更美、更善的心灵境界。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他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涵意。
  
  六祖曾说:「我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此是何物?」
  
  神会接口答道:「此是诸佛之本源,众生之佛性。」
  
  六祖不以为然,明明告诉你无名无字,什麽都不是了,偏偏你又要指一个名相(佛性)出来,这岂不是多余?禅的教学是绝对否定一般分别意识,不容许意识分别参杂其中。
  
  佛门中,被人赞美为知识广博的智闲禅师在参访药山禅师时,药山禅师问他:「什麽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智闲禅师愕然不能回答,於是尽焚藏经,到南阳耕种。有一天,当他在耕地时,锄头碰到石头,铿然一声,而告顿悟。「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这就是药山禅师不用知识来教授智闲禅师的原因。他要让智闲禅师放下一切知识文字的迷障,来返求自心。这种超然的教学,可以说是禅宗特有的。这在一般知识界里,简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此即禅的另一项特色。
  
  (三)禅与生活
  
  人整天忙碌,为的是生活,为的是图己此身的温饱,可是这个「身」是什麽?
  
  禅师说:「拖着死屍的是谁?」
  
  这种问题,一般人是不容易体认得到的,人们辛苦地奔波,饱暖之外,又要求种种物欲。物质可以丰富生活,却也常会枯萎心灵;口腹之欲满足了,却往往闭锁了本具的智慧。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种不自觉的意识下被向前推动着。善恶是非的标准,都是社会共同的决定,没有个人心智的真正自由;所以这一时代的人们,虽然拥有了前人所梦想不到的物质生活,却也失去了最宝贵的心灵自我,这是现代人类的悲剧。事实上,人们已逐渐地觉察到这一危机,曾设想了许多补救的办法,社会哲学家提出了改良的方案,虽有部分改善,但对整个泛滥的洪流,似乎仍无法完全解决。
  
  禅,这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到处充满着生命力,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类生活的萎靡。
  
  禅并不是放弃生活上的情趣,确切的说,它超越了这些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有了禅,便能「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圣解」。有僧问道於赵州禅师,赵州回答他说:「吃茶去!」吃饭、洗钵、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何须另外用功?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圣凡相通的。
  
  禅,不是供我们谈论研究的,禅,是改善我们生活的,有了禅,就坐拥三千大千世界的富有生活!
  
  (四)禅与自然
  
  禅,是自然而然,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什麽是道?「云在青天水在瓶」、「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後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後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物我合一,相入无碍,这种禅心是何等的超然。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今天的人类,与自然站在对立的地位,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均衡,把自然生机摧残殆尽,日常生活的一切,靠人为的机械操纵,而渐渐走向僵化、机械化。这样生活下去,怎能感到和谐,怎能不产生空虚,而感到烦忧痛苦呢?「禅」就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禅,如天上的白云,任运逍遥,不滞不碍。
  
  (五)禅与幽默
  
  悟道的禅师,不是如我们想像中一般的枯木死灰,真正的禅师,生活风趣,更具幽默感。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麽活泼,那麽自然,因此,纵横上下,随机应化,像春风甘霖一般地滋润世间;有时具威严,有时很幽默,这正是禅门教化的特色。
  
  温州玄机比丘尼,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