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禅八定与灭尽定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广超法师主讲 点击数:

禅八定与灭尽定

一、各种禅定的差别:

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麼,什麼是禪定呢?

禪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禪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禪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一个人修任何的禪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禪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我们在欲界里修禪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禪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禪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禪两种。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再坐禪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

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於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

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鐘头、一个鐘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在进入细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禪,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禪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

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禪。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為真正的禪定,只能称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禪: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禪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禪。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禪,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禪,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禪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為什麼第四步骤称為未来禪呢?因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禪定了。由於此未来禪尚在欲界,所以又称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禪定,既是初禪、二禪、三禪、和四禪。

(1)、初禪: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禪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禪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產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寧静。初禪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禪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捨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為五盖。

初禪有五种特点,称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禪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禪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禪,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禪时,进入初禪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禪也称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2)、二禪:

当一个人进入初禪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麼,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捨弃,因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捨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禪的觉身寧静有所不同。

由於二禪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禪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禪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禪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禪离开了语言的想像,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為「喜」。

乐:身体寧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禪(定)的人,定在二禪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3)、三禪:

当他继续修到三禪,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禪是捨离欲界而快乐,故称為「离生喜乐」;二禪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禪之乐称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於三禪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禪。

当一个人进入三禪后,唯有意识在產生作用。三禪共有五支,即捨、念、智、乐、一心。

捨:捨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為「智」。四禪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捨离二禪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禪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禪乐。

一心:他定在三禪的定境中。

(4)、四禪:

进入三禪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禪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掛,连快乐都要捨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禪也称為「不动定」。初禪至三禪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禪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禪中,唯有意识在產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捨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禪,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禪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像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禪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捨、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捨:捨掉三禪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為念清净;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禪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槃,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為这就是涅槃。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种禪定还是没有捨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捨弃它,那麼就要修习更深的禪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1)、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捨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禪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2)、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禪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產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拋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拋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註: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產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捨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產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禪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此想捨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捨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為我。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為恒行,依司机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於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為「缘」引发,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為三界,又称為九地,既是欲界称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禪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禪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禪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禪定应从数息入手,比较稳当;因為各种禪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眾生,比如修不净观,能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產生厌恶的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禪定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禪定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眾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禪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眾生,要修禪定进入色界,就要捨离欲界的种种欲望,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不净观被和称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禪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观。

在修学禪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得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助和开导或啟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禪定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著手,然后再修四念处。

上一页:声闻果与佛果      下一页: 五蕴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