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第五章 诸法实相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佛使比丘着 点击数:

第五章  诸法实相

宗教的含义,远比道德要广阔得多。道德,是关於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之谨慎和妥当;基本上,世界各国的道德观念大同小异。宗教是较为深奥的修行制度;而不同的宗教所提倡的修行方法,也有很大的差异。

道德教我们成为良好的人,依着社会所该有的法律和宗旨而生存,并且不为自己找麻烦或侵扰别人的生活。不管一个人如何的严守道德,他可能还是不能远离生、老、病和死之痛苦,以及摆脱种种欲望之压力。道德行为的修养,虽然对品格的陶冶有实际作用,不过它还不能断除欲望、恶念和迷惑,因此还不能解除痛苦。佛教比道德还要前进一些,它以彻底断除无明和苦恼为主要宗旨,换句话说,佛教是消灭一切痛苦的良药。

佛教是一种以引发学术知识和实际修行法为宗旨的体系。它以有组织的方式,实际明了宇宙真相或世间之万有。

静静地检讨自己罢!想想你是否明白了生活上一切事物?纵然你能够了解到自己是怎麽样的一个人,或生命是什麽,工作、责任、生活、金钱、财产、荣誉和声望是什麽,但是,你敢承认自己真正的了解那些事物了吗?

如果我们真的有了正见,我们将不会有不合理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够经常很有理性的作事,无可否定的,我们将不会受到痛苦的主宰。但凭事实而论,我们还是破不了无明,对万物的本质还有所无知,致使我们多少会不依理性待人接物,而最终得尝苦果。佛法的修行,是为了使我们认清事物的真面目(诸法实相),使我们能转迷为悟而离苦得乐。世人常迷而不悟,不能领会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之理,故对一切有所执着,而轮回於生死之道。唯有洞见诸法实相,才能使我们由迷转悟,了知世间万物之生灭相续,大至世界,小至微尘,都时时刻刻变化中,生生灭灭。人生真相,就是如此的无始无终而又相续不断,生了又灭,灭了再生;那万物并无实体,一切都是因缘的和合而生的,因此,必随着因缘之离散而消灭。就以人的身躯作为例子罢!佛说人体是由四大(即地、水、火和风)的和合而构成的假相,这四大再与色、受、想、行和识五蕴结合,而造出我们这具有精神作用的躯体。一旦四大失调,根身必坏,如达到严重之地步,生命甚至会断止,四大五蕴亦终归空。因此,我们这五蕴四大和合的身躯,是属於一个「虚有的我」或「假我」,那里有永久不朽的「我」呢?因此,能洞见诸法实相及解脱痛苦的智慧,是佛教独有的,它是一种能使人悟理见性、照破无明、从而截断生死之根源的智慧。

世人的现实生活,由生到死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苦。佛陀在三十五岁那年(公元五八八年),在金刚座(割草童子在菩提树下所舖的草座)上静坐了七日夜之後,终於觉悟了一切真理,通达四禅境界。在那夜半之刻,他遂视了前生的经验,思考大地众生的生死:他降伏了感官之欲求,斩断烦恼根本,终於在黎明之际,洞见诸法实相,揭破了宇宙万有的真面目,成为大觉世尊。成道後,佛陀首先在野鹿苑向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圣谛,揭示了人生四种正确的真理。

第一圣谛是苦谛,指出了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的整个生命是苦的过程,有生、老、病和死之苦;有爱、憎、聚、离、贫和富之苦。这种种的苦,可归为身心的苦或物质和精神上的苦。饥而无饭可充腹,寒而无衣可护体,夜来卧於陋屋破床,病倒无钱买药,这都是物质上的缺乏所引起的苦。欲望萌生却求而不得,或是得了又失所引生的失望,是属於精神上的苦。

第二圣谛是集谛,即一切苦恼的原因。贪、瞋、痴等都是制造诸苦之原因。人或因贪、或因瞋、或因痴而做出违反道德、法律之恶事,终而自尝恶果。因此,「苦」以「集」为因;痛苦是欲望的集起所造成的。

第三圣谛是灭谛,即对世间苦恼束缚的解脱。若能除灭苦脑,即能步向涅盘之道,而烦恼的除灭,必先离欲。多数人不晓得或根本不能觉察到所谓的涅盘之乐,是无论在任何一个时候或地方,都可体验到的。因此,他们对灭除欲望毫无兴趣,更何况是涅盘之乐!

第四圣谛被称为道谛,是通达涅盘的途径。佛说人人都能成佛,但世人因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而不得成佛,也不能领悟到灭欲之道法,并且还不能醒悟八正道就是我们生活的立足点—一种我们所该勤於实践的道法。我们往往对四圣谛抱着一种可怕的无知表现—漠不关心和不感趣的态度,而这四圣谛,却是人类所该有的知识中,最好及最有价值的一门知识。

四圣谛给人很多启示,我们能从四圣谛中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是永恒?或是无常?是虚空?或是实有?是苦或是乐?是真?抑或是假?我们还得到一个启示:如果我们玩弄欲望之火花,那火花将点燃苦恼之火,无情的灼伤我们。但是,我们往往还是固执地玩弄着火,直到那痛苦之火把我们烧焦了为止。这岂不是愚痴吗?

我们的生活行动,能归为合理性的实在太稀少了!只有那些也同样被欲望控制的人,才会觉得我们的行为是合理的。就因为我们太纵欲了,所以这个以人类为主的世界,充满了亿万种的问题和烦恼。世人为了争取利益,总是不择手段的互相残杀,不能和平相处和生存,可是,几乎每一个人的口头上,都挂着「和平」的标语,在广场上、街道上大叫大喊。政治家们在堂皇的会议厅,为「和平」开了数不尽的「和平会议」,但战争还是依旧进行着,而无罪的老百姓,包括老人、妇女和天真的小孩子,都在战争的烟火里遭到悲惨的结局。痛苦随着战争的烟火弥漫着,是人类的愚蠢,使人们拥抱了痛苦而舍弃快乐。

有一个偈子,可以代表佛教的精髓—亦即阿沙其(又名马胜比丘)遇到舍利弗时所说的话。那时舍利弗还未出家,他请求马胜比丘用最少的字来解释佛教之精髓,马胜比丘即回答:「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马胜比丘的概述极为适当,诸法是依因缘的和合而产生,也依因缘的离散而消灭。此偈明显的指示,世间并无常住不变的个体,无一样事物是永恒性的,只有那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假相,而那假相却又依因缘的迁流而变化发展。万象只不过是因缘聚合之产品,整个世界也只是自然界中,相续不断之推动力的流行变化而已。旧的灭了,新的又生,如此相续地生灭起伏。「因缘生万法」,这是佛教中极重要的理论。「因」是事物的本源,依着「缘」的动力而生果报。我们过去的造作是「因」,到现在即成为果,人生就是如此依着因缘果报的定律而发展着、存在着。万物的迁流鸿变很难令人满意,例如,一个美丽的女人,会为自己的美丽而感到欣喜和自豪,但日子一久,那年轻漂亮的外表,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变化—从一个青春美丽的少女,渐渐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如果那个女人是一位妄执外表的人,她会满意那人老珠黄的容貌吗?无论她满意与否,她的身体和面貌,必定受到因缘变化的主宰而跟着改变。众生都会体验到种种的变化,有一些变化可能会使自己感到兴奋,也有些变化,却会令人苦恼。人因受因缘演变及因果定律的主宰,而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宇宙的一切时时刻刻在变化,只要我们能对宇宙及人生真相有恰当的了解,我们还是能够凭着自己的力量,自由自主的避免苦恼。

现在,让我们来检视释迦太子出家成为苦行者的目的。是什麽理由促使他成一位比丘呢?在他的说法中,曾有一次很明显的指出,他是为了寻求「什麽是真善(kusala)」这项问题的答案。释迦引用了「古萨拉」这个名词,意思是善美或良好,在此它有「圆满和正确的知识」之含义。释迦特别想明了痛苦是什麽?什麽是激发痛苦的原因?怎麽才能算是摆脱了痛苦?什麽方法才能引导众生脱离痛苦而奔往自由的解脱大道?佛教的宗旨,即是开示人生的真相,以使知识达到最圆满及完美的境界。人如能修得最圆满和真确的知识,方可算是到达了智力之极峰。

佛陀指出森罗万物的无常、苦和无我这三大特性,如对这三特性一无所知,亦相等於不懂得佛教是什麽。万物缺乏永恒性,有生必有死,从生到死必经过种种的演变,有成长,有衰老,有病痛,而最後必有死亡。众生不能保持长生不老的状态,万物也缺乏永恒性质—不能不毁不损而永久的维持原状。巨大的岩石会有化成微小沙粒的那一日;千年老龟,也有必死的那一刻;甚至那火热的太阳,有谁敢担保它不会熄灭呢?世间的事物就是那样的无常,那样的缺乏自我性,但是人却拼命的想在这无常和无我中,寻求一个永恒的自我,以便使自己感到充实。人如对那无常及无我的事物有所执着,必会招受痛苦和烦恼的纠缠。人所妄执的一切事物,比火更危险。当烈火狂烧之际,最少我们的双眼能看到那火,而不致於盲目地向火焰行去,但那些吸引着我们的事物,却是肉眼所看不到的火—能够灼伤我们的火。妄执的结果,使我们自愿的去捧满掌的火—那能从眼、耳、鼻、舌、及意根涉入人心之火—它将在人的内心燃烧起来,致使人坐立不安、焦虑、紧张、激动或是情绪低落。

由此可见,洞见诸法实相是一件极重要之事。我们必须依着佛法的启示,来处理或适应世间一切事物,以避免生活上的失调。在经典内尚有一项重要之教理,它只有简短的三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是修行之主要条律。我们既知万物的真相,便应该以合理和谨慎的态度来处理。我们不可放弃社会上已存有的道德观念,并且要舍弃过份之欲求和妄执,此即「诸恶莫作」。另一方面,一个人必须行善,去实行那些智贤者所持的善业,此即「众善奉行」,离恶行善,是道德上简单的两个阶段。第三阶段「自净其意」指引我们完全的净化心意,排除污染物—即不洁之杂念。心无杂念是一种清静的境界,而心境的自由,是必须从看透诸法实相、破除无明中滋长出来的。只要一个人的心尚存无明,他必会愚钝的继续妄执着一切自己喜爱或不喜爱的东西。只要他的心还被种种事物动摇着,他就不能算是一个自由的人。以普通现象来讲,我们人类是被两种心态所主宰:爱和憎(相称於精神或心理的愉快和不愉快之感觉)。如心偏向「爱」这一方,我们会疯狂的妄执着自已所爱的事物;如心偏向「憎」那一面,我们又会想尽办法,拼命的舍弃那心所厌恶之事物。终於,我们失陷於情绪之网中,成为情绪的俘虏和奴隶,失去了本身所该有的自由。这是因为我们对万物、情绪及整个人生,尚缺乏正确与清晰的认识。问题在於我们根本还没有对这宇宙人生的本质,作根本探索及了解。因此,我们摆脱不了一切事物的专制主宰,我们被迷惑了!在物质上,我们有很伟大的成就,但是在精神上,我们留下了很大的空白。欲念的放纵,使我们迷失了自己,任由自己在黑暗中纵情的奔跑着,甚至摔了好几次的大跤而爬不起来,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局面。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处都可发现到法的真相、透视事物的本质,可是到底我们还是忽略过去了!因此,我们根本就没法子净化那颗纷乱、旁徨和空虚的心。人心越旁徨,妄执的倾向越偏重,而佛教最崇高之教导,就是排除一切的执着。

世间的宗教,大多数只要我们避免罪恶而强调善行,甚至「善好」的另一个名称—即上帝—也要我们执着他。佛教排斥所有的执着。一般来讲,对善行的执持是正当的行为和修行,不过,无论行善者如何勤於行善,他还是不能真正的开悟。在修行的初步阶段,修行者只是避免恶行;在较高的另一个阶段,他尽力的行善;但在最高的那个阶段,他能把自己的心意,解浮於善与恶的主宰之上。不过多数的行善者,均还未能达到最高的修行阶段,虽然他已尽心做善事,但那并不代表他不会遭遇到任何痛苦。每当一个罪恶者正领受自己该嚐的恶报之际,一个行善的人,也可能同样的正在忍受着他自己造作的苦。神也有神的苦,甚至梵天大神、罗贺摩也会嚐到那属於大天神之苦。只有那能截断根本烦恼而跨越那所谓「善」之境界,成为大觉悟者的人(即阿罗汉),才能完全摆脱痛苦。能觉悟与否,在於我们自己能否修习通达真理的步骤。佛教的教理其实极为简单,只是,人却必须亲自体验过那复杂和混乱的人生过程,方能领悟到佛教的启示和真理。如果我们能够嚐试以佛教的苦谛(人生多苦的真理),观察世间一切事物以及它们的变化和结局,我们将会发现佛陀对人生的解剖,是正确而合理的。如能依据此方法学佛,则那没读过书的樵夫,也能够通达佛家重要思想,而一个拥有好几张文凭的学者,虽然深究佛典,但如不以佛家观点探视事物,终不能觉悟法性。虽然他终日在佛典上下功夫,却未能掌握佛教之根本,故无法体会到佛法的启示,就算他掌握到了根本,如不懂得把理论与实际的修行相融,他还是不能灵活地认清和适应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更不用谈到引度众生了。

天资较高或是思想灵活人,应该能够探索和检验事物,直到看透了它们的真面目和它们所能激起的痛苦,然後再细心观察和观照,那痛苦是如何侵袭人心,如何操纵着人心。这是探索法性极好的一种方法。毫无疑问的,这比刻板的从三藏经典中去苦习好得多,因为佛陀的本意,是要我们经过自己的实践来领略佛教真谛。单从语文及文学观点深究经典,并非了解佛法之正确途径。三藏经典中虽然充满了关於诸法实相的解释,但那些阅典或听释道法的人,都似鹦鹉或八哥一般的,听了之後,又照样地重覆他们所能记住的东西,而本身却无法灵活的领会法性的启示,因此内心的无明结,还是不能解开。与其死记经典内的词句,不如把书放下,自己静静地反省、观察四周围的一切—生活的波浪,自己内心的苦恼和种种激起烦恼和痛苦的原因—如此时时刻刻的观照和反省,才能从现实生活与经验中,去体会痛苦的本质和一切法的实相。

虽然,可能有人从来不曾看过或是听过三藏经典,但是,如果他能详细地检讨或反省每一次痛苦的产生,是如何的「灼伤」或「烧焦」了他的心,他会自然而然的领悟到经典内的重要教义,即使他对经典的内容根本一无所知,他也可能比那些真正研读三藏经典的人,更正确的了解佛法。那些研读经典的人,可能只是每天抚摸着经典,却碰触不到字的含义。

我们一生出来,就有个「我」或「自我」的假相。我们每日每夜都以这「自我」为主,却对「它」毫无所知,更不能适当的处理关於这「自我」的问题,因为我们尚缺乏精神上的充实。翻遍了三藏经典及哲学书籍,并未能使我们认清自己。那深藏於经内的深奥教理,是极难明白的,那麽如何才能通达真理呢?如何才能认清法性的真相呢?其实并不困难。首先必须认清自身的本质,识破那组成身心的五蕴四大之因缘,并嚐试从生活中吸收人生的知识:看那生命的轮子,是怎样以欲望为推动力,不停不绝地转动着。推动着人的欲求又化为业,而业果再滋养新的欲望,使轮子又重新地转一个大圆圈,依旧是那麽不停不绝地转着、推动着人的欲求。人生,就陷於业力的轮回,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沉沦於无边的苦海。迷惑而无知的人沉醉於梦境,醒来时,方知是一场幻梦,一切归空,只剩下无尽的缺憾和痛苦。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