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第九讲 方便五乘解脱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净空法师讲述 点击数:

 

净空法师讲述

邱淑贞记录

第九讲  方便五乘解脱


前面是把整个佛法概略的介绍,第九讲以下讲解脱的方法,这也是普遍的介绍,介绍之后你自己去选择。先介绍通途的方法,「方便五乘解脱」。「方便」:这是从方法上说,有方正的道理、有善巧的便利,称為方便。「五乘」:适合於眾生的根性,分為五种: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眾生根性不相同,佛是应机说法;你的愿望如何,佛就跟你说什麼法,满你的愿望。「解脱」:解就是解开,解除你的烦恼,解除你心裡面的结;脱是脱苦,结解开,苦就没有了。解是对烦恼、无明说的,脱是对轮迴、生死讲的。解是因,脱是果报。

甲、契机施度

这一段是概略说出佛為什麼用这些方法,他為什麼不用一种方法,要用这麼多的方法?五乘就是八万四千法门的归纳,归纳為五大类;因為眾生根性利钝不同,钝是迟钝,利是猛利聪明。「钝根」的人,「心思昏昧,眼光浅近」,他满足现前的生活,不想将来、不想来世,这一世过得很自在就可以,来世我不知道,我不考虑;我现在在人间,人间过得很好,天上太渺茫,不想生天。像这种人,是小根器的人,志愿很小,没有远大的眼光,只希望解决眼前的痛苦,希望得到眼前的福报就可以;佛也不会捨弃他,也帮忙他。他修世间福报,行,「说世法方便」。「与上法不解」:佛不会跟他讲向上一种的;佛说法无有定法可说,佛说法满足眾生的愿望,满足眾生的需求,对於根性钝的是这麼一个原则。

「利根」的人「心思敏捷」,见闻觉知很利,一看他就明瞭,一听他就懂得,一闻千悟。他的「眼光远大」,不仅仅是谈眼前的事情,他晓得有将来、有来世,他要求更殊胜的果报,要求究竟圆满的果报。佛遇到这一类的人,「说出世了义」,满足他。「与下法不满」:他不求人天福报,他要求究竟圆满的解脱。

乙、世间

正因為眾生根性不等,所以才有五乘的差别。五乘裡面分為世间跟出世间:世间是不超越六道轮迴,在六道之内;出世间是超越六道轮迴。世间有两种:一种是「人乘」,一种是「天乘」。

「人乘」:有人愿意在人间,人间很好,我生生世世做个人,生生世世都做个有福报的人;这个人志向不大,我们世间人所说的小儿科,胃口很小,一点点他就满足,给他一块糖就很满足,很容易打发。在佛法裡面,人乘佛法就是小儿科,轻易的就可以满足他,佛就教给他保持人身、生生世世在人间享福的方法,就是小乘法。

「现世福报,不失人身」:这是他希望达到的目标。我在这个世间有福报,五福临门,生生世世不失人身,这也不错。可是诸位要晓得,福底下还有一个「气」字,有福「气」,有福就要受气!福越大,气越多,不是很圆满的事情,佛法称此為红福,红尘之福。出家人也有福报,清福;他有福,他没气。什麼方法能享现世福报、得人身?只要你能够「受五戒」。受五戒,不是找个法师替你受个五戒,就得人身、现世福报,这是假的,没那回事情。受是心地接受,依教奉行,一定要照做,只注重形式是没有用处的。形式上是隆重的举行一个仪式,法师给你做证明,你在佛菩萨面前宣誓,我要依照佛的戒律来遵守、来奉行。宣誓之后要能够做到,要是做不到,你是存心欺骗佛菩萨,罪上加罪。

一定要知道每一条戒所含的精神,以及我们在生活当中什麼状况之下应该怎麼做。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犯了戒,还认為自己戒律持得不错,那就错了。譬如不杀生,如果你们男同学去服兵役,派到前方,敌人攻来,我不能杀生,这糟糕了!亡国灭种。你持戒不杀生,你倒不错,你很好,别人遭了殃。在这个时候,戒有开缘,可以开杀戒,不是犯杀戒、不是破杀戒,要懂得这个道理。為什麼开,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由此可知,戒律条条都是活活泼泼的,不是呆板的,在某一种情形之下要活用,一定要懂得活用才能谈得上持戒。

「天乘」:这个世间也有一些比较高明一点的人,他知道有天堂,晓得天人的福报比我们人间大,他不满意人间的福报,想要到天上享天福。「胜妙天福」:胜是殊胜,殊胜微妙的天上福报,他想求这个。「误為究竟」:一般宗教徒,祈求到天堂享天福,认為生到天上就永生、就是究竟,这是错误的。天有二十八层天,有三大类:欲界、色界、无色界,都不超越轮迴。纵然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最高的一层,寿命八万大劫,寿命尽了必定堕落,所以天并不是究竟。学佛的人绝不羡慕天堂,可是你想去,佛也可以教导你、帮助你。「行十善」:修十善业是生天的基本条件,可以取得生天的资格。如果要往上升,十善业还不够,色界天要加上禪定,禪定裡面还要加四无量心—慈悲喜捨。

人乘与天乘都不究竟,因為没有超越三界,并不是真正的离苦得乐,所以是「偷安小果」。在六道裡,人天福报虽然比较大一点,但是仍然在六道裡面,不能超越,所以只是小小的果报。可是要记住,三界如火宅,人天福报只能解除眼前的痛苦,得眼前的福报,决不是长远,这是我们应当要警惕的。真正得到永恆的福祉,那还是要讲求出世。

丙、出世

出世间有三种:声闻、缘觉、菩萨。根性钝劣的是声闻、缘觉,但是比人天聪明多了。他觉悟到三界不安、轮迴太苦,总得超越轮迴才算是一个了断;明心见性,成佛、成菩萨那太高了,不需要,只要不要轮迴就好了,这就是一种钝根。

「声闻乘」:要超越轮迴,必须「断见思惑」。见思惑就是烦恼,心裡面只要有烦恼就不能超越轮迴,因為生死轮迴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六道是果,见思是因,有因必有果,断了因,果就没有。

什麼是见思惑?讲表末后有附註。「见惑」:见是见解,惑是迷惑;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思惑」:思是思想,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想法。

见惑分為五类。一、「身见」:就是执著我与我所。执著身心五蕴是「我」。「我所」是我所有的,这个房子是我所有的,这个田宅是我所有的,这个家庭是我所有的,父母是我所有的,儿女是我所有的我所是身外之物,你认為是你自己所有的,这都是属於身见,是错误的。这个身不是我的,几个人能觉悟到?无我就无烦恼了。所以见惑的根源就是我执,从我执而生的。

二、「边见」:偏见,偏在一边。譬如佛法裡讲空有是两边,若执著一种都是堕在一边,不是执著空就是执著有。断常也是两边;譬如有人认為人死了之后,来生还是人,这是常见;有人认為人死如灯灭,死了一切都了了,这是断见;都是错误的见解。这些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会引起许许多多的罪业、许许多多的障碍。

三、「戒取见」,四、「见取见」,这两种一般人称為成见,成见很深。戒取见是在修因上的成见,执著成见。见取见是果报上的成见。譬如,认為天堂就是究竟,认為信上帝将来可以升天堂,这就是见取见。要到天堂一定要修十善,不是信了就能去。

五、「邪见」:除前面四种以外,凡是一切不正确的见解都叫做邪见。邪见裡面最严重的是不相信因果,拨无因果;因為人不相信因果报应,他什麼坏事都敢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决定有果报的。

「思惑」就是思想上的错误,分為五类:「贪」、「瞋」、「痴」、「慢」、「疑」,都是属於根本烦恼。百法裡,烦恼有二十六个,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六个根本烦恼就是此地讲的见思惑,贪、瞋、痴、慢、疑、恶见,恶见就是见惑。

「贪」:贪而无厌。「瞋」:瞋恚,遇到不顺心、不满意,生瞋恚心。「痴」:愚痴,对於一切事理不能够明察,颠倒是非。譬如,我们眼前这个社会是灭法的现象,不是佛法兴的现象,每一个大街小巷都有道场,裡面有正法,也有不是正法;开庙店很赚钱,於是庙店林立,打著佛教的招牌骗取信徒的财物,这怎麼得了!把佛教的形象破坏,这是末法时期的怪现象,也就是佛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恆河沙」。「慢」:贡高我慢。「疑」:对於圣教怀疑,对於正法怀疑。现代的人都听骗,讲正法是教学,规规矩矩跟你讲,不相信,认為这个不希奇。如果那个地方开个道场,给你摸摸头就开智慧,就证果;你一定马上就去参加,认為这个快!但是聪明人要想一想,如果摸一下头就开悟证果,诸佛菩萨大慈大悲,每一个人给你摸一下,就什麼都开悟了,还要修什麼行?佛又何必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我们实在是迷得太深,迷惑颠倒,头脑不清醒,稍微清醒一点就能够辨别邪正,才晓得那种说法都是花言巧语、都是骗人,都不是真实的。

见惑,在三界之内,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共有八十八使。思惑,三界一共八十一品。见思惑断尽,就「证阿罗汉」。阿罗汉是印度话,翻作无学;无学就是毕业,所学的东西修完。小乘法裡,三界六道毕业,三界六道的因缘断掉,不再受三界六道的果报,这是目标。他「修四諦」法,四諦法是小乘法的总纲领,一切小乘法都不外乎四諦—苦、集、灭、道,修这个法门可以超越三界六道轮迴。

「缘觉乘」:声闻是由佛的言教开悟证果的;缘觉就不一定,他比声闻聪明,观察宇宙一切的缘起而开悟。没有佛出现的时候,他自己能开悟,是世间绝顶聪明的人,功夫比声闻深。缘觉能够「断见思习」,习是习气。阿罗汉虽然断见思烦恼,习气还没断;譬如说傲慢,他养成一种习惯,时时刻刻还露出那个习气,可是心没有傲慢。辟支佛连习气都没有,都断掉。「辟支佛」是印度话,辟支翻作缘,佛是觉,辟支佛就是缘觉。「证辟支佛」也有方法,「修十二因缘」。

「自了小乘」:声闻与缘觉不发心度别人,只管自己,称為小乘。如果讲三乘,声闻是小乘,缘觉是中乘,菩萨是大乘。讲二乘,声闻与缘觉归為一类称小乘,菩萨称大乘。

「菩萨乘」:菩萨这两个字也是梵语,翻成中文是「觉有情」。菩萨还是有情眾生,虽然有情,觉而不迷。所谓有情就是烦恼没断尽,这个烦恼是指无明烦恼,不是指见思烦恼。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尽,所以还称菩萨;一定要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断尽,这个时候才是成佛。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其实菩萨的阶级是从凡夫概念当中建立,凡夫在迷,迷得重地位就低一点,迷得轻地位就高,菩萨五十一个阶位是这麼分法的。菩萨根性利,心量也大。「自行化他,证成佛果」:这是菩萨修学的目标,自己肯修,也肯帮助别人。声闻、缘觉只自修,不肯主动帮助别人,眾生向他请教,他才肯教,他不会主动找你。菩萨则不然。经上常讲「菩萨作不请之友」,你不请他,他就来了,他会主动的帮助你。

菩萨「修六度万行」,任何法门都修,门门都学。前面我劝诸位学一门,是不是与菩萨法牴触?不牴触。菩萨是一门成就之后,然后是门门都学,样样都学,学的进度就非常快;如果一开端是样样都学,学到最后是没有一样能学成功。所以,入门一定是从一个门入进去,入了门之后,门门都成就。《华严经》裡,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一个修行的榜样,他在文殊会上求得根本智,根本智一定是一门深入,然后出来五十三参,门门都通。这是很好的模范,我们应当效法善财童子。「六度」是菩萨行的总纲领,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归纳这六门,称為六波罗蜜,这是「普度大乘」法。在佛法裡面唯有菩萨能成佛,其他的不能成佛,因為所修的不是成佛之因,只有菩萨所修的才是成佛之因,所以能证究竟圆满的大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