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法鼓校风之二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着 点击数:

 法鼓校风之二

  踏踏实实做好出家人

  你们的年龄都不小了,和我第二次出家时不相上下,那时候我已经觉得自己很老,感觉来日无多。你们诸位菩萨,如果还有人老是在作梦,应该也要提醒自己,不要有太多的幻想,要踏踏实实的,知道多少佛法就去实践多少、体验多少,否则会很痛苦。

  你们来到这里,现在头脑里的想法还是在家人,仪态、心态也都是在家人,如何学习像个出家人,是你们的第一步;有人认为,因为只是行者,还没落发,所以还是在家人。其实,如果心态不改变,就算剃了头,也是光头俗汉,还是在家人。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们的校训——悲、智、和、敬,在家人也讲悲智和敬,不过在家人讲的和出家人不一样,我现在就来讲出家人的悲智和敬。

  出家人的「悲」,强调的是没有对象的慈悲,这叫平等的慈悲。出家人因为没有家累,所以对众生都是平等的、慈悲的;而在家人因为有家,所以一定有亲疏、远近、厚薄的分别。

  慈悲的意思,包含两种:一是关怀照顾,另一则是原谅、包容。在我还是小沙弥的时候,我们庙里来了个和尚,他病得很重,原则上,像这样子病重的和尚,一般寺庙是不愿接受的,因为还要照顾他,是个额外的负担。这位病重的和尚来到我们庙里,第一句话就说:「我快要死了,请慈悲慈悲,我死了以後帮我料理一下,把我烧掉。」但是他还没死,你不能打死他,再把他烧了。

  我的师父就跟我讲:「小和尚,我们出家人连狗、猫都要照顾,何况他是个比丘,你要照顾他。」然後他又讲了一段话吓唬我:「如果你不照顾病人,将来你在外面行脚的时候害了病,人家也不收留你、也不照顾你。」这段话害得我很紧张,於是就担负起照顾那位比丘的责任。虽然我们庙里很穷,但几个月後,还是把他医好了。他要告假离开的时候,还向我顶礼,说我是救命的小菩萨,我只是个小和尚,还向我顶礼,那时真吓死我了!这就是一种关怀照顾,对需要的人关怀照顾。

  後来我到上海静安寺读书,起初程度很差,听又听不懂,笔记也不会抄。有一位法师上<八识规矩颂>,我真是听不懂,「烦恼」一词还是第一次听到,何况还分什麽随呀、大呀、小呀的;其他像南亭老法师讲的《大乘起信论》、道源老法师讲的《圆觉经》,我也完全听不懂。当时我就发了个愿,如果自己学会了、懂得了,将来一定也教人家懂得。

  当时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一条一条写得密密麻麻,我怎麽抄也来不及,还没抄完就被擦掉。还好坐我隔壁的同学满好的,看我总是赶不及,就说:「我抄黑板,你抄我的,你抄不完,下了课我再借你继续抄。」真感恩!那时上课虽然听不懂,但是同学都很照顾我,不仅会提供笔记,假日也会为我补习,这些同学都成为我非常好的朋友。後来我功课赶上他们,他们还开我玩笑说:「那时你连笔记都不会抄!」这是我在佛学院受到同学照顾的情形。

  当然,除了功课以外,还有威仪。刚出家时不是很懂,穿衣、吃饭等细行都没做好,有时连剃头也没剃乾净,这时同学问也会彼此照顾一下。其实,同学的照顾有时比老师的照顾还有用,因为老师有这麽多学生要照顾,顶多偶尔关怀一下。

  照顾同学,虽然有时会影响到自己的时间,甚至成绩会被拉下来,但却很值得。不过,彼此的照顾,如果沦为我给你好处、你给我好处,两、三个人成群结党,这就不是慈悲、关怀,而是狐群狗党,是营私、是麻烦。所以,慈悲一定是没有条件的,帮忙他、关怀他,不是为了结党拉关系。

  我到日本留学时也是一样。当时我的日文很差,虽然看得懂,但却听不懂,因此老师上课时我完全不了解,很是辛苦。还好日本同学都满好的,他们并非有求於我,只是看我的功课快跟不上了,就主动问我,看我有什麽需要帮忙的。

  和敬中有悲智

  我遇到的都是好人,这是因为我总是以「和」、「敬」待人,非常有礼貌。当时我已经三十九岁了,同学们都是二十几岁的人,有的教授甚至比我还年轻,我用和敬来和他们相处,他们也很慈悲地待我。後来我渐渐听懂上课内容以後,也主动帮助了许多留学生,尤其有两位新加坡、菲律宾的同学,我不仅替他们改论文、指导他们,还陪他们找资料,最後他们自己也会作学问了。我是没有条件地帮忙,只因为人家帮了我,所以我也应该帮助别人,这就是「悲」。

  接着讲「智」,智慧的意思是没有烦恼。我们已经来学出家了,为什麽还有烦恼呢?有人说,因为三千烦恼丝还在,但是法师们三千烦恼丝也剃了,还是有烦恼。剃光了头,并不表示烦恼就没有了,烦恼的存在,是由於自我作茧、自我惩罚、自我封闭。自我作茧,基本上就是自我封闭、自己困扰自己。通常人们会认为,是因为别人困扰我,所以我才有烦恼;环境有问题,所以我才有烦恼。这种想法是颠倒见。

  前天我在安和分院和一位居士谈话,说着说着,只听到她「啊!」的一声,正好打了我一个耳光。因为我一边说话一边往前走,没料到她的手会突然抬起,就正好被她打到。她手上还带了个戒指,刚好划在我脸上,热辣辣地痛,真不是味道。

  这位太太发现自己划伤了我,非常不好意思,一直向我道歉说:「师父!我真是罪过,对不起!」我说:「你没有问题,是我自己的脸正好凑上去。」能这样想,虽然脸还是很痛,但心里就不会起烦恼;如果心里老是想:「这位太太真是的!我问候她,她还打我!」或者「我今天真倒霉!什麽业障?竟然被她打了一下。」那麽烦恼就会愈积愈深。

  环境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但我们不要因为环境的不舒服就起烦恼,要用智慧来化解。所谓智慧并不是说要懂得三藏十二部经典,而是要有转化烦恼的巧妙方便。所以,有智慧的人在任何状况下都不会有烦恼。

  昨天晚上,有位艺术家来见我,她问我说:「法师,您大概永远都不会生气吧!」我说:「我又不是圣人,生气的时候照样地气。不过我生气的时候,会用方法来化解,当下的问题,当下就处理掉。」像刚才那个例子,我就不会扯到前生或是业障上面去,而是当下用智慧把问题化解,不留下痕迹,这就是「智慧不起烦恼」。

  如果常常紧张得生气、紧张得烦恼,紧张得折磨自己,这是「愚痴」。要随时随地运用智慧,所谓「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对自己用智慧、对他人用慈悲;但慈悲也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慈悲,反而会变成营私结党、狐群狗党了。

  (讲於二00二年一月十一日僧伽大学「创办人时间」)

  和尚·和样·和闯

  首先,我把我们山上的教育体系向诸位介绍一下。

  我们体制内有中华佛学研究所、僧伽大学佛学院、出家体验暨僧才养成班,这是三个不同性质的教育单位。这三个系统的教育有其一致性、一贯性,但是也有其差别性。所谓的一致性,是指教育的机制及人事上有共通性,譬如图资馆、教室以及聘用的一些老师,这些资源是共享的。

  在差异性方面,佛研所的办学目标,是要提高佛教研究人才、弘法人才的素质,重视佛教语文、研究方法、论文写作,使佛教界能够有高层次的研究及文化人才,来从事文化、研究工作,或者是出国深造以後到各大学任教。因为佛研所的学生毕业以後,不一定会待在法鼓山,事实上几乎百分之八十不会留在法鼓山,却能够把佛教推广到社会,推广到大学里;现在台湾好多佛学院的师资,就是我们佛研所毕业的学生。

  另外,僧大和佛研所不同,其目的不在培养宗教学者,而是培养僧团里的後进人才,是以培养宗教师、宗教家为宗旨。其实,我本来是希望佛研所能培养宗教家的,但是以目前的制度、组织等情势来看并不容易,所以我们才决定开办僧大。僧大的同学是由法师来带领,也尽量请法师来授课,重视宗教情操、宗教生活、宗教信仰,以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宗教情操的佛教栋梁人才。

  法鼓山三大教育体系的宗旨

  我在日本读书期间,对日本的佛教有较多的了解。日本寺院中所谓的僧侣,实际上是寺院世袭的居士,他们经营寺院,住在寺院里,担任宗教师的工作,有一点类似基督教的牧师,是priest(神职人员),而不是monk(出家人)。他们的教育程度必须是大学毕业,否则不容易成为住持,也不容易担任宗教师。过去台湾的民众普遍看不起出家人,便是因为出家人的程度大多不高。

  我们僧大的学僧,在素质及道心上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四年的修学期间,除了基本的佛学常识外,也特别重视宗教生活、僧侣行谊。但是除了学习如何做一个出家人之外,也要能带动僧团里的各项执事活动,以及带动居士们来学习佛法,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比丘、比丘尼,成为住持三宝的人才;所以,我们也寄望僧大毕业的同学,经过几年之後,渐渐地能负起住持佛法的任务,这是我们的期待,也是僧大的办学宗旨。

  至於出家体验暨僧才养成班,原先并不在我们的规划之内。本来我们是希望以培养佛教青年人才为方向,也就是目前僧大的编制。现在之所以会有出家体验班成立,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我们这个团体是从开办僧大以後,才真正开始有制度地培养青年人才,至今也不过两年的时间。在这之前,於农禅寺出家的将近一百位出家法师,每位都是在僧团里慢慢摸索、慢慢跟着学习的,因为缺乏一个有系统、有组织的规划,所以他们走得很辛苦。基於这个原因,我们才决定开办僧大,有制度地培养戒定慧三学兼备的佛教青年人才。

  後来因为我们山上的建设一期一期地完成了,而僧大的人才还在培养中,我们僧团里既有的人才也不多,所以要借重社会上的中年人才,进入我们的僧团,在接受两年的培训後,来帮助我们这个团体,成为培养戒定慧三学的佛教青年人才的推动力。所以出家体验班的同学们,虽然普遍上年纪大了一点,但是实际上要比僧大学僧的任务更重一些,进来受两年培育以後,就要去成就年轻的人、培养年轻的人。

  开办体验班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这个团体本来是不接受三十五岁以上的人来出家的,可是有一些为农禅寺、法鼓山奉献了好多年的菩萨们不断表示,三十五岁以前,因为放不下家庭、事业、父母或配偶,因缘不具足,所以没办法来;如今因缘许可了,於是纷纷恳求僧团让他们出家。因此,我们筹办了体验班,开放给他们来出家。

  每一位体验班的同学,不管是不是想考僧大,或者是年龄已经超过而没有办法考僧大的,凡是进入我们体验班的,就是僧团的一份子,并不是进入僧大的,身份就高一些、就优秀一些;而进入体验班的,就差了一截,好像是次等一样,没有这回事!不论你是怎麽进来的,进来之後,大家都是平等的。

  还有,进入僧团以後,请诸位菩萨不要和研究所的同学或是和僧大的同学比较,要求研究所同学有的、僧大同学有的,你们也要,那就很糟糕了!这三个教育系统的培植方式及课程不一样,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也都不一样,所以请大家不要计较。你们是来协助僧团培养戒定慧三学的佛教青年人才,不是来跟他们年轻人计较的。年纪大的不就是要照顾年纪轻的吗?希望大家能了解,否则你们的烦恼就重了。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出家的心态。

  出家应有的基本心态

  出家基本要学习的,不是讲经、说法、写文章,更不是当大法师,而是学习如何当个出家人。曾经有一位老法师在《海潮音》杂志上写了这麽一篇文章,文章中把出家人分成三类:一类叫「和尚」,就是人天师范;一类是「和样」,有和尚的样子,能装点佛教的门面;第三类则叫做「和闯」,就是闯荡,到处闯!招摇闯骗也是闯,闯荡江湖也是闯,装模作样也是闯,比如说化小缘、建小庙、赶经忏,还有喝酒、抽烟甚至男女关系不清楚,不防讥嫌,这些都叫做「和闯」。

  第一种人天师范,是指身口意的行为,堪为人间及天人的表率。欲界的天人没有断欲,也没有想要离欲,而出家人离欲,就比欲界天的天人更高一层;其次,出家人有出离心,所以不贪着禅定的享受,不管是欲界、色界还是无色界的禅定都不贪着;既不贪着五欲也不贪着禅定,这就叫做「出尘上士」。「尘」,就是尘劳,也就是烦恼的意思;我们虽然还有烦恼,但是练习着出离烦恼、练习着不起烦恼,随时随地警惕自己不要起烦恼。「士」,有下士、中士、上士,下士是凡夫、中士是贤者、上士是圣人;另有所谓「大士」,就是大菩萨了。出家人以圣贤的心行做为标准,所以我们要比人间所有的人还要高。「高」的意思,并不是趾高气昂、高傲的高,更不是要人家来恭敬、供养的高,而是指我们能够不追求世间人们所追求的、能够不拒绝人们所拒绝的,这就是「出尘上士」,也就叫做「人天师范」。

  出家人首先要学习的,是如何做一个出尘上士、人天师范,而不是讲经、讲论的法师,这就是出家的基本心态。有的人会说:「我已经出家了,我已经出尘了!」这麽说是不知惭愧!不要以为出了家、换了衣服、剃了头,离开自己的家庭,就是出尘,你只是样子出尘罢了!样子出尘,就是第二种——「和样」。能够举行仪式、送往迎来,举手投足威仪整齐也不错,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出家人。不过这种人在外表上看不出他有烦恼,但他自己一个人时,还是会发发脾气、生生闷气。

  曾经有一位威仪相当好的法师,跟人相处的时候,往往给人一种非常厚道的感觉,但事实上,他内心很痛苦,常常挣扎,无法疏通,我就曾无意间看过他撕报纸、撕东西以发泄情绪。撕报纸虽然不好,也有点荒谬,但是当内心有了冲突的时候,撕报纸还是比跟人吵架、吼骂,甚至於动手好一些;出了家要顾及威仪,当然不能跟人吼骂或动手。

  另外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年轻法师和一位老居士吵架,住持老和尚明明看到了,却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而吵架的这两个人,也都看到了住持,他们希望住持老和尚能够听到他们吵些什麽,为他们评评理。所以,两人就跑到老和尚的房间门口大声地吵,呼来喝去地要争出个理由来,但是老和尚就是不出来,也不管他们。吵到後来,那位年轻的法师还扯着嗓门说:「老和尚怎麽了?我们讲话他都听不到了!」老和尚还是没有响应,结果,他们两人没有吵出一个你是我非来,但因为没趣也就不吵了。

  事情过後,那位老居士再去问老和尚:「师父,您那时没有听到我们在吵架吗?」老和尚回答:「我只听到有人在我的门外念佛、念法、念僧。」所以,他不是没有听到,只是听到的是念佛、念法、念僧!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威仪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内心更重要;如果内心实在没有办法,威仪还是要先学好,至少先学好「和样」——和尚的样子,威仪整齐。

  威仪是练心的基本功

  威仪能够让人起信,甚至不用开口说佛法,就已足够让人生起信心。譬如舍利弗和目犍连出家学佛的因缘,就是看到佛陀的一个弟子——马胜比丘的威仪。两人觉得有这麽好威仪的人,他本身一定有很深的道理,便问马胜比丘他的老师是何人?马胜比丘答说他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结果他们两人就皈依了佛陀。

  反之亦然,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居士到一个寺庙里,很虔诚地祈请方丈和尚为他举行皈依仪式。仪式结束後,方丈和尚下座礼完佛要回座时,顺脚将拜垫踢到旁边,这位居士当下就变了脸色,结果师父不叫了,供养也不供养了,掉头就走了。居士们看的就是法师的威仪,要移垫子,可以自己用手移,或是请人帮忙移,直接用脚去踢的动作实在太粗鲁了,并不如法。

  讲这个例子是要告诉你们:我们出家人在心没有调好以前,至少先要调好语言和身体的行为。所谓口仪,譬如有的人嗓门很大,不管有没有人,距离近或远,讲话都很大声,台湾话叫「大声公」,这个习气不好。

  如果某个人要出门了,但有要事一定要叫他回来,那也不能用吼的,可以用追的。不过,也不能像追强盗、土匪那样的追法。实在走远了,那也没关系,可以打电话请他回来。所以,不应该大声叫嚷。

  还有,不要有事没事就在一边聊天,嘴巴像「铪子」一样响个不停。铪子是一种法器,它的造型是两片,一敲起来就像两片嘴皮,劈霹啪、劈霹啪不停地讲话一样。所以,我们形容人好讲话为「充铪子」。没事闲聊天除了浪费时间外,还容易惹是生非。所以,没事的时候要常念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尽量先把五堂功课背好。

  另外是身仪,无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或拜佛,都有它应有的样子,这些都要注意。威仪能够收敛我们的放逸心,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放逸了还不知道,身体放逸了就表示心也在放逸,心没有好好地照顾身体。身体和心要经常保持着平衡、平稳,坐要有坐相,不能四仰八岔、翘起二郎腿,或是抖脚。走路的时候,不要勾肩搭背,也不要手牵手地走,除非对方是残障、有病的人或老人,因为走不动才要扶着他走。

  曾经有一位居士看到一位法师抱着另一位法师的肩头讲话,这位居士就问我师公:「老和尚啊!这两位年轻的法师出家多久了?」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新出家的人因为俗气重,才会像在家人一样抱肩头讲话,要是真懂得威仪,是不应该有这种动作的。

  还有吃饭的时候,要「龙含珠」、「凤点头」,但有的人觉得肚子已经好饿了,还要拿着碗吃很累也很拘束,於是往桌上一趴,这是十分没有威仪的。或许有人会问:「有了这些规矩,就能成佛吗?就能开悟吗?就能去烦恼吗?」其实会问这种问题的人,是因为习气太重改不过来,於是就说:「我是来练心、除烦恼的,你不教我如何除烦恼,却专门教这些小枝小节,不准我这样、不准我那样,这些繁文缛节我不想做!」

  现在我告诉大家,出家人在五夏之内,要学的就是律仪。律是规范,仪是仪表、仪态、仪式,这就是威仪。出家人一定要把威仪学好,至少做到「和样」。这样人家不会骂我们佛教,三宝也不会因为我们而蒙羞。

  真正的威仪建立在心仪

  清朝有一位颇具文采的文人叫郑板桥,他曾讲过一句满中肯、也满重的话。他说:「秀才是孔夫子的罪人,和尚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为什麽和尚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呢?因为佛教会遭人批评,主要就是因为出家人没有威仪、水平低,没有道心,也没有道行。没有学问倒是其次,古代有很多高僧并没有多大的学问,但是却有很大的感化力,之所以如此,一者是因为行为举止的威仪,一者是因为他们的心仪比一般人好。

  有人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好像一定要穿质料好、款式好的漂亮衣服才有威仪,才能让人看得起,是不是这样子?其实不然,佛的光是因为他的慈悲、智慧,他的威德自在,人家一看就觉得好像有光,因此我们常常把佛像装金。所以,我们要注意威仪,并不是要穿的料子好、款式好,才有威仪。

  印度有一位近代大人物,叫做圣雄甘地,无论到哪个地方都是披一块布、赤着脚。有一次,他到英国见英国女王,本来进皇宫一定要穿大礼服,但甘地说:「我的大礼服就是这样,如果女王要我进去我就进去,不要我进去我就不进去。」有人就说:「您这样很不礼貌,只披一块布,又赤着脚,好像赤身露体一样。我们给您一双鞋子、一套西装,就请您换上吧!」他说:「我不要,这个就是我甘地。」虽然如此,女王后来还是接见了他。所以,我们注意仪表,并不是在於自己的服装,而是在於我们的仪态、态度。

  还有,诸位男众们,希望你们的胡子不要留得太长;女众们的头发也是不要留得太长,头发要整齐、简单,洗头、整理时就很方便。另外,衣服不要弄得脏脏、皱皱、臭臭的,如果出坡流汗弄脏了,就要更换;穿破了也要赶快补,不要邋邋遢遢的。如果衣服不够穿了,可以申请,衣服太多则要交出来,否则也是麻烦。你们房间里的私人物品要尽量减少,你们是来出家的,不是带着嫁妆出嫁的,每天需要用的够用就好,多出来的东西全部把它布施掉。

  还有,请你们不要贪心地收集书籍,不要看到喜欢的书籍就想要,我们图书馆有相当丰富的书籍,所以请你们私人不要买书、藏书,否则两年下来,寮房恐怕要变成藏书馆了。而我们规定半年要换一次寮房,目的就是要让你们不会产生占有心,房间是公有的。总之,东西一定是要简单、要少,东西愈多愈不好。

  今天利用这机会和大家分享这些生活里的小枝小节,虽是小枝小节,却是相当重要。诸位做不成和尚,至少也要做个和样,千万不要做「和闯」,至少「和样」的威仪是好的,还能装点三宝的门面,没有做什麽易受人讥嫌的事。而「和闯」是闯荡江湖、招摇闯骗、装模作怪,骗人家来供养你、布施你,这是佛教的败类,是释迦牟尼佛的罪人。

  另外,我也要强调一下,因为我们同住一个山上,有时男众跟男众、女众跟女众,或者是男众跟女众之间,是需要互动的。但不管是男众或女众,住同一间寮房或同一个班,或者经常在一起,请你们不要营私结党。僧团之中,每一位菩萨都是我们的同学伴侣,都要平等地看待照顾,当有人需要照顾时,我们就照顾他;有人需要帮忙时,我们就帮忙他。

  还有,山上因为法师人数少,同学们必须自己照顾自己,也因此我们有班长、副班长等干部。干部是帮助法师来为大家服务的人,他们不是做官的,阶级没有比你们大,也没有得到比你们更多的什麽优待好处,我们法师们看待诸位也完全是平等的。班级里的干部是为你们服务的菩萨,他们反而要牺牲私人的时间,花许多心力照顾大家的生活。譬如在平常生活中,法师们就常常找班长来交代一些事,然後再由班长转达给你们。因此,请大家要体谅担任干部的同学。

  出了家,我们应该要懂得感恩干部对我们的照顾与服务。身为干部的人,也要感恩有机会让自己来服务大众。干部看诸位是菩萨、菩萨看干部也是菩萨,这样大家就会很和乐。你们除了自己要服务自己之外,还要练习着如何照顾常住、如何照顾僧团。

  (讲於二00三年三月四日出家体验班「出家心行」)

  将佛法融入生命与生活

  诸位既然来参加僧伽大学佛学院的新生讲习,在心态上就要知道自己是来出家的,目的是练习做一个标准的出家人。虽然目前你们不知该如何成为一个出家人,但进入佛学院之後,你们渐渐就能够了解出家人应该要有怎麽样的心态,以及怎麽样的生活方式、生活型态。

  出家人的心态及形态,你们要清楚。心态,包含观念和态度雨方面;形态,则包括语言及肢体动作的表达,也就是身、口、意三仪都要像个出家人的样子。出家人的身、口、意三仪和在家人不一样,同样是人,但是在家人想的大都是颠倒见,因为知见上的颠倒,所以常常会起烦恼,造生死业。

  知见的颠倒主要是出於没有智慧、没有慈悲心,所以让自己烦恼、也让别人烦恼。出家人不应该如此,我们所想的应该是正见,就是菩提心、出离心,因此是解脱业。而且,在解脱业之上要进一步发菩提心、学成佛之道,也就是要行菩萨道。

  你们初进学院的时候,首先在穿着上,设计得和出家人有一点点相像,至少颜色是相同的,这是为了让大家取得身份上的认同;而在生活方式上,则是让大家过出家人的生活,以了解出家的生活型态;之後,就是要让大家养成出家人的心态,真正做一个出家人。

  《新生讲习手册》的第一页,有悲、智、和、敬四个字,那是僧大的校训。在生活中,不管你是一个人,还是与其他人相处,或是参与团体的运作,都不能够离开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可以用四句话来解释,就是:「以慈悲关怀人」、「以智慧处理事」、「以和乐同生活」、「以尊敬相对待」。

  以慈悲关怀人

  首先,「以慈悲关怀人」,也就是关怀他人的意思,句中所说的「人」是指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我们不要老是要求别人的关怀,而要主动关怀别人。

  曾经有一个学生在我们中华佛学研究所读了三年的书,因为我叫不出他的名字,因此很失望地对我说:「师父,我做了您三年的学生,您还不记得我的名字,表示您一点也没有关心我。」面孔我是认识,但就是叫不出名字,这不代表我不关心他,我是平等地关心,而不是个别的、一个一个地关心。

  过去我因为常常和学生在一起,所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我的关怀。但是,现在佛研所的同学在三年之间能够见到我的机会很少,每个学期一次「创办人时间」,第一年、第二年他们满乖的还会来,到了第三年就不一定来了。因为见面的机会少,所以叫不出名字来。可是当初佛研所是我想办法募款找老师、找种种资源才成立的,说我没有关心好像也不是。但是,他们感觉我没有关怀他们。

  你们诸位也一样,我是院长,你们要我常常关怀你们、常常跟你们在一起,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应该是你们要来关怀师父、关心老和尚吧!更何况我是关怀你们的,只要有机会,我经常会问副院长、问学务、教务和其他的法师:「同学们的状况怎麽样?」虽然我无法一个一个去问你们:「学业怎麽样?」「身体怎麽样?」但我是关怀你们的。

  今天有一个佛研所的新生,早上起来散步爬山,正好我也去爬山,他一看到我就说:「师父,我十年前就皈依您,您根本就不知道我是谁,对不对?」我是不知道。他说:「十年了,我考试进了佛研所,师父都还不认识我,今天真有福气,在路上遇到您了,好高兴呀!」这位学生很高兴地和我爬了一个小时的山,他说:「我终究是跟师父在一起了!」好像之前我跟他距离好远的样子。

  我常常这麽说:「我出家学佛那麽久,我是随佛出家的,释迦牟尼佛也从没有来关心过我呀!」虽然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关心我,但是我天天都在用佛的遗教、佛的智慧来帮助自己、帮助别人。释迦牟尼佛不需要用他的身体来关怀我,因为从他的法、他的智慧,我们已经受到很多的恩德和关怀。感恩佛,所以要使佛的法常住在世间,这就是报佛恩。所以,我们要关怀人,要以慈悲心关怀所有的人,用像佛那样的慈悲来关怀所有的人。如果你用慈悲心关怀人的话,你一定会觉得非常充实、非常有福气。

  如果你老是等待人家的关怀,你一定觉得非常无奈、也非常可怜,到最後不是批评这个、就是批评那个,认为大家都不慈悲:「没有人知道我的困难!」「我有了问题,没有人替我解决!」「这地方大家都不慈悲!」「法师不慈悲!同学不慈悲!」「师父根本就不知道我们,我们是死、是活,他根本不知道!」这样的话,你的烦恼就会很重,你就会准备回去了,因为你觉得在这个地方得不到关怀。

  自己不用慈悲心关怀人,而希望别人用慈悲心来关怀你,到头来你一定会很失望。如果自己用慈悲心关怀人,你会觉得很幸运、很充实。慈悲心不是婆婆妈妈、牵牵挂挂、成群结党,也不是施小惠、拉关系,慈悲心是看到需要我协助的人,就去协助他。但并不是说,他有困难我帮助他,等到我有困难,他就非要来帮助我。最後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两人的感情变得很好,再也分不开了,成为生死同参,如果变成这样,那就糟糕了。这种状况在家人常常发生,叫做「结盟」,但是我们出家人不能如此,出家人是以慈悲心帮助人,不能有期望他人回报的念头。

  其实懂得关怀他人的人,一定是健康的。譬如有的人身体好、有的人身体差,有的人头脑好、有的人头脑差,可是即使身体差一点,但是能够关怀人,你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心情是快乐的;即使你的头脑不是那麽聪明,但能够关怀人,你就不会觉得自己很窝囊。

  以智慧处理事

  第二,「以智慧处理事」,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也不是学问,而是基於慈悲心,应该怎麽处理就怎麽处理,应该怎麽做就怎麽做,不要把「自我」放进去考虑。譬如现在你们在这里当学生,你们如果先考虑到成绩好不好,先考虑到老师或者师父对你的印象好不好,先考虑到自己将来出路会怎样,如果只考虑到这些,把「自我」摆在前面,用这种心态处理事情,结果一定不好,因为这不是「以智慧处理事」,而是以自私心来处理事,是以自己的主观立场来处理事。

  以和乐同生活

  第三,「以和乐同生活」,我们出家人的生活讲「六和敬」——身和同住、语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要成为「六和合僧」。通常我们都是要求别人来跟自己「和」,这是不对的,应该是自己要跟别人「和」。可是如果有人把你当成仇人、当成怪人、当成嫉妒的对象,或者是看不起你:「像这样的人,怎麽够资格跟我做朋友!」「奇怪了,像这样的人,也能进僧大。」「像这样的人坐我隔壁,真是丢脸!」遇到这种人,你还是要跟他和,他跟你和不和,不管他,至少你这一边没有这种苦。

  如果两个人发生口舌,因意见不相同,发生了一些误会,那就赶快念一句「以和乐同生活」,因为彼此之间不和,就会产生不快乐。如果他那一边无论如何就是不快乐,那你这一边最好是要快乐;但如果他已经很不喜欢你了,你还表现得很快乐的样子,有时会使得他更难过,因为他会想:「这家伙真无耻,我已经气他气得要死,他还那麽快乐!」如果真是这样,你不要把他当做仇人,也不要老是故意去找他,你不故意去找他就没有事了。还有,要尊敬他,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以尊敬相对待」。

  以尊敬相对待

  第四,「以尊敬相对待」,虽然有的人智能、体能较差,或者习惯、习性很奇怪,我们还是要尊敬他,尊敬他是现在的菩萨、未来的佛。因为他现身说法,表现得那麽差劲,成为一面镜子,让我们反省;如果他是一位非常有道心的人,我们更要尊敬,因为他能够激励我们修行。

  所以,如果有同学威仪不整、口不择言、常常迟到早退,或者常常溜出去吃一碗面,或是其他花样的话,你们不要学他,也不要恨他,而是要劝勉他,关怀、尊敬他是一位菩萨。你们彼此之间要尊敬关怀、互相照顾,能够尊敬相待,就能够和乐相处。

  「以慈悲关怀人、以智慧处理事、以和乐同生活、以尊敬相对待」,你们彼此要用这四句话来互相勉励,并且要朗朗上口,以便随时随地运用。例如看到同学发生了不愉快,就说:「以和乐同生活」;看到某甲在批评某乙时,就说:「以尊敬相对待」;看到有人发生问题没有人照顾,就要「以慈悲关怀人」;看到某人真糟糕、真不像话,这时就要「以智慧处理事」。

  生活即修行

  生活就是修行,可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照顾我们自己环境里的事务,一个是大家共同发心处理大众的事务。不要认为来僧大就是来读书的,读书读到柴米油盐都不晓得,常住的事务不关心,那就成为一个懒比丘、懒比丘尼了!正应了过去人的看法:「出家人是懒人!」过去的人看不起出家人,认为出家人就是一个「懒」字,只有懒人才出家。但是,出家人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要养成为大众服务的习惯,这才叫做有道心。道心,是成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时候,自己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成长、更多的利益。

  我记得有一届佛研所,也就是惠敏法师那一届,因为班上有一个会照顾人的惠敏法师,他同班的同学都受到他的照顾。结果今天的惠敏法师,是我们僧大的副院长、台北艺术大学的教务长兼共同科主任,佛研所的副所长,因为他愿意关怀人、照顾人、成就人,所以他的成就也最大。有道心、有慈悲心的人,自己一定是成就最快的。

  因此,我一向勉励佛研所的同学,要「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读书的人、做研究的人、做学生的人,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没有健康的心,书是读不好的,即使读了也等於没有用。譬如我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好,读书的时候常常有一些小病,可是我的心理很健康,身体也没有坏到老是要请假。

  如果心里常常「以慈悲关怀人、以智慧处理事、以和乐同生活、以尊敬相对待」,你的心是健康的,你的身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最糟糕的是,心里老是觉得不平衡,老是觉得不能适应,老是觉得「这个环境怎麽这麽差劲!」「为什麽不改变?」「为什麽不改善?」如果常常有这种念头的话,你的身体一定不会好,因为心不健康,身体也不会好。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把书读得好,就是读了也是个书獃子,只能模仿老师教的,下次也只会拿着课本照本宣科,结果课本是课本、自己是自己。

  我们学佛的人,就是要让佛法和我们的生命相结合,否则书本就只是书本,就算你能够写、能够讲,那也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命不相关,这时候佛法就只是拿来吃饭的工具,或是拿来表示自己不是废物,能够讲、能够写而已,这样是不健康的心态。一个健康的人应该将听到的、听懂的用出来,也就是说,学以致用是我们出家人应该要有的心态,这跟把佛法当做学问来研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我要求佛研所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僧大的同学,你们更是要这样。虽然学院安排了许多课程,但在这四年之中,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诸位成为一位大法师,而是要各位成为一个平平实实、老老实实的出家人。出家人的心态、仪态要养成,然後要有正知正见,把悲、智、和、敬这四个字时时放在心上。做一个像样的出家人,就不至於辜负自己来出家的初衷,也不会成为佛教的负担,或者让父母失望、担心。

  如果来了这里以後,老是让你俗家的人操心,常常写信、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在这里真糟糕,热是热得要死,冷是冷得要死,吃也吃得不好,睡也睡得不好! 同学又不好,老师也不好!法鼓山简直就是个法鬼山!」这样子,你的家人一定要你回去。业障重的人,到了我们山上,就是地狱了;相反的,有智慧、有福报的人,会觉得我们山上是净土。

  (讲於二00三年八月十九日「新生讲习」院长开示)

  奉献自己,成就大众

  法鼓山共同的精神,是「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至於出家人的精神是什麽呢?是持戒、精进、忍辱、头陀行。佛陀时代,有「头陀第一」之称的是摩诃迦叶尊者;头陀行,就是对物质的要求和拥有要尽量澹泊,对名闻利养也是一样,这就是出家人的精神。

  以社会大众为奉献的对象

  回溯中国的历史,包括西藏或是印度的历史,都曾出现相同的状况。那就是当佛教受到王公大臣们的尊崇信仰、丰厚供养,然後上行下效,老百姓们也跟着一起供养、护持,佛教因此非常隆盛。

  但此时出家人却渐渐地无所事事,本来应该做的弘化、修行的工作都不做了;甚至演变成腐败,奔走於权贵之门,笼络攀缘信徒。到了这种程度,往往也就是佛教要走上灭亡的开始,因为出家人都变成寄生虫。西藏、中国和印度的法难,都有同样的状况。

  因此,我们出家人必须要有警觉心,要「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从事教育、关怀的工作,对於社会大众要提供我们的资源:包括佛法的观念、佛法修行安心的方法。对社会尽一份心力,佛教就不会仅仅是达官贵人的装饰。

  另外,要大家思考的是,弘化工作不只是面对我们的信徒,如果这样,一代一代的信徒会过去,那佛教也就会消失了。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犹太教不太一样,那些宗教基本上是他们社会的传统,是世代信仰的,而佛教徒很多是从一般民间信仰的社会大众衍变成佛教徒,很少有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信仰佛教。因为佛教不是一个家族的宗教,不是一个民族的宗教,不是一个社会的宗教,而是非常自由的宗教。

  所谓「自由」,就是说上一代信佛教,下一代不一定信佛教,以夫妻来说,丈夫信、太太不一定要信,太太信、丈夫不一定要信,是很有包容性的。譬如你们之中,大概只有一、两个是小时候跟着妈妈信,多半不是从小学佛的。因此,我们所谓的「成就社会大众」,不仅仅是面对信徒,还包含了非信徒。就这一点来看,我们的责任重大,这一代的出家人如何影响下一代人来出家,然後又如何影响大众护持三宝,这责任很重大。

  请诸位不要想得太天真,说什麽「要信的人自然会信」,不能这麽被动消极,一定要促成大众来学佛的因缘。如何促成呢?就是要跟他结缘,为他服务,让他们有亲近佛法的因缘。譬如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本来没有宗教信仰,在她父亲往生时我们去关怀、服务,为她父亲助念八个小时,让他们在悲伤中安下心。後来她为如何办理父亲的告别式感到苦恼,因为民间习俗总是吵吵闹闹的,有人就建议她不如请一个交响乐团演奏,也有人建议她办一场舞蹈来纪念,还有人告诉她布置灵堂要讲究的东西……,她听得无所适从。

  於是她打电话来请教,我们向她提到另一位艺术创作家的父亲往生,我们法鼓山去协助,告别式办得简单而隆重,不仅有教育意义,也有文化意义。她说那很好,她想要把告别式办得简单隆重而有气质。因为有了这个因缘,过程中她大概有所感悟,决定等丧事办好,也要开始学佛了。这就是成就社会大众、为社会服务的一个例子。

  一场尽心尽力的助念、一场庄严素雅的告别式,可以让一家人成了佛教的护法、信徒,无形中也可能影响了他们的亲戚、朋友成为佛教徒,开始学佛,这些都是我们要照顾的对象。因此,我们要有服务奉献的精神,不分有没有名利或有没有回馈,就是平等的奉献社会、服务大众,这样佛教才会有生存的空间。

  下面,再说出家的精神——头陀行。头陀行是指在物质上要尽量的澹泊:对人要慷慨,对自己要严苛,但不要严苛到使自己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变成面黄肌瘦。凡是行头陀行应该都很健康,因为心中总是开朗愉快,法喜充满。欢喜自己是出家人,欢喜自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凡事尽心尽力而为,也都很长寿。像摩诃迦叶尊者,没有饿死也没有冻死,还活到很老。所以,折磨自己不是头陀行,而是叫做自讨苦吃。

  我们山上有一位义工老菩萨,九十一岁了,她老人家还天天拿锄头在种菜,年轻人看她年纪这麽大了,就把工具藏起来,她就用圆锹慢慢挖,不急不缓,做一段时间後,就到厨房拣菜、切菜,然後到观音殿念佛、绕佛、拜佛。她很会利用时间,太阳很大的时候,她不会去菜园;也很会利用空间,本来是长草的地方,她就帮忙种出菜来。这位老人家不求名闻利养,澹泊而与人无争、与事无争,一派悠闲自在。

  澹泊精进的头陀精神

  精进,也是出家人的精神之所在,除了服务社会大众之外,生活应该积极有规律,经常照顾道场、照顾人。如果说我们生活不规律、很散漫、不合群、不精进,身体是不会好的。早上不起床,晚上不睡觉,应该上早殿不上早殿,应该动的时候不动,大家在做八式动禅了你还在睡觉,这样身体不会好。

  虽然我们不要被身体所困扰,老是想着这里病、那里病的,不过如果身体出了状况,还是要就医,否则後果不堪设想。譬如你的眼睛痛,你说:「我是不买帐的,痛吧!我还是用它。」到最後,你的眼睛可能会瞎了;所以,如果身体有状况,一定要注意,真是有问题了,还是要找医生。例如我的手肘,不知道是因为写字,还是过度使用,经常会痛,就是俗称的「网球肘」,只要我一想到它,它就痛,我不管它、不睬它,就忽略了这个痛。但应该带护肘时,我也会带,带的时候好像好一点,但痛还是痛。

  我曾经问一位荣总的医生,这应该怎麽办?医生说他也有这毛病,要我多休息。我就问他:「请问大夫,你休不休息呀?」他说他的业障重,没有办法多休息,因为他忙得不得了,要门诊,而且是总院、分院两地跑,还要教书,忙得没办法休息。「法师您是出家人,可以休息呀!」他以为我们出家人很清闲没有事,可以多休息,我就跟他讲:「我也是业障重,要我多休息,我也没有办法。能够帮我改善的就改善,不能改善的就算了,我就是与我的病共生同死了。」没办法改善的病,就跟它在一起吧!

  总之,我们对身体的照顾,小病不要太在意它,比较严重、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看医生。不过俗话说:「久病成良医」,病久了、经验多了、年纪大了,晓得自己的病是什麽状况,自己应该会照顾。现在我可能比医生更晓得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需不需要打针、贴膏药、吃药。有人说我这个人老是病,但我就这麽拖过来了,一直拖到现在,我没有想死,也不怕死,累的时候就休息一下,七十五岁的老人,身体能够有多好?就是面对它——生、老、病、死,然後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也可以说是我们出家人的精神。

  俗话说:「比丘常带三分病。」这是说生病也是一个助道的因缘,让你知道病苦是什麽;但是假如比丘、比丘尼常常害病,老是需要他人照顾,这就有点麻烦了。带病,并不是就要人家来侍候,带病还是要自己独立。有病,自己晓得病是苦事,晓得生命无常,应该更精进,更加打起精神来。

  出家人有病而被病困扰,那是道心不够,出家人有病,除了找医生治疗外,就是靠我们的信心。要常发愿,常在观世音菩萨面前惭愧忏悔,然後发大悲愿,愿众生都能离苦:「愿我能够奉献给众生,奉献我自己成就众生,让众生离苦。」看到众生有病,就想到众生需要帮助。自己有小病,将它视为生老病死的一环,任何人与生俱来都带着病来的,没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健康。心情经常保持愉快,保持法喜,就不会被病、累等等打倒。身体有一些病都是正常的,不要认为有了病,就不能够修头陀行。

  (讲於二00三年九月二十六日僧伽大学「创办人时间」)

  精神,从力行中体现

  这堂课是「精神讲话」,这里所说的「精神」,并不是指体力。像我现在年老体衰,不见得就没有精神;而身体不好,也不一定等於没精神,甚至人死亡以後,精神也不一定会消失。

  实践才能体现精神

  精神讲话主要的功能,是为了提起诸位的心力、信心与道心。诸位每天早上念的「三学研修院」的院训,实际上就代表我们学院的精神。此外,我们《学僧手册》里所记载的各项规约,表现出来的风格就是学风,也是我们的精神。但是,如果只是每天早上念「院训」,即使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行为如果一点也没有改善;或者,即使手册规定得很好,但私底下却依然我行我素,这样子算是精神吗?同样的,我们的校训——「悲、智、和、敬」,如果不把它呈现在生活之中,其中的精神也就无法展现。

  所以,这些好的规范不是仅仅嘴巴说说就算了,而是要照着去做、去身体力行。如果能这样,凡是接触到我们法鼓山僧团的人,就会感受到我们慈悲、智慧、和乐、和敬的道风,这就是精神。也就是说,我们的言行要一致,否则我们的心行跟我们的规范没有关系,就无法体现精神。因此,真正的「精神」,是从实践理念,实践院训、校训中体现出来的,否则即使懂得再多,亲近过全世界有名的高僧等善知识;或是嘴巴会讲一堆佛法,自己的行为无法跟佛法相应,当然也体会不到大善知识的精神。

  僧大也好、体验班也好,办学宗旨都是要培养佛教的宗教师。

  身为出家人,不一定要会用嘴巴讲,身体力行最重要,我们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都能够让人感受到慈悲、智慧,与人和合、能尊敬人的精神,有这种精神就能渐渐感召人。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马胜比丘,威仪堂堂,有一次,舍利弗在路上看到马胜比丘在托钵,对於他的威仪十分赞叹和羡慕,心想:威仪这麽好的人一定是有道的,就去问他:「你有这麽好的威仪,一定有很深的道,能否教教我呢?」马胜比丘回答:「我是佛陀的弟子,如果你要学的话,请去跟我的老师学。」就这样,舍利弗、目犍连就成了佛陀的弟子。而且从此以後,舍利弗只要知道马胜比丘在哪个方向,他睡觉时一定是面朝那个方向而不背对着马胜比丘,打从内心里尊敬他。马胜比丘并没有对舍利弗说得天花乱坠,但他的好威仪,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精神。

  最近我们推行日课表,用它来检视自己一天的身、口、意业,这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项福利和成就,你们应该每天依着日课表上的项目来实践,就能够表现出我们法鼓山的精神。不要说,课业很忙,时间很少,所以没有办法好好地去实践日课表,这样的想法是颠倒。就好像我们的早晚课一样,日课表是我们的功课,如果一天不做,那就是一天的损失。

  以生命延续精神

  一个人在世界上能够影响一、两个人的一生,那他的精神就是存在着,不一定是当了老师、当了师父,或是轰轰烈烈地做了什麽大事,才叫有精神。譬如早年我有一个弟子——王泽坤居士,你们可能在《我的法门师友》那本书中读过这段故事。他原是皈依一位老法师,後来因为听我讲经,才称我为师父。这位居士对我的影响很深远,当年我决定去日本留学的时候,只要认识我的人都不赞成,认为我去了日本就会还俗。唯有这位王居士非常诚恳地跟我讲,他相信我百分之百不会还俗,在我临走时,还供养我一个红包。他是退了休的人,家境并不是很好,还给了我一个红包,虽然金额不是很大,但是对我来讲,意义相当深重。

  我到了日本以後,有人在我师父面前说了一些是是非非,我的师父因此对我有很多误会,不断责问我,甚至到东京来看我。但是这位王居士,他对我真是信心不二。只要他的朋友去日本,他都会托朋友带小礼物给我。记得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他就买了很多布料送到文化馆,请鉴心法师替我做几套冬衣,然後交代他的朋友带到日本给我。这点点滴滴的事情令我终生难忘,甚为感动!所以在他往生之後,我写了一篇文章悼念他,这在我所写的追念逝友的悼文中,可以说是最早的一篇。这位王居士的精神,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我,而他的儿孙也一直秉承这位老居士的训示,护持我们法鼓山已几十年了,因为这位老居士的遗训交代说:「你们一定要好好护持这位圣严师父,他是一位有德的出家人。」

  本来我不知道他们一直在护持我们,直到最近,他的孙女儿询问能否与我见个面,因为她的父母——也就是王泽坤居士的儿子、媳妇,虽然一直护持我们,但因为不好意思来见我,所以始终没有来皈依,如今她的父母已七十岁了,於是想看看能否来见我。见了面之後我才知道,几十年来,这位王老居士的儿孙、媳妇一直护持法鼓山。回想起王居士,他总是默默地护持我,他的儿孙秉持着父祖的遗命,也一直默默地护持着我们。虽然他并没有名,如果我不替他写一篇纪念文章,在佛教史上可能是不会有人认识他的,但是他影响着我,也影响着他的儿孙。这位老居士的精神,不管是他活着的时候或是往生以後,都是有影响力的。因此,没有留下名字不是重要的事情,能留下好的精神、有正面的影响力,才是可贵的。

  精神就是一种影响的力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乃至文章都能影响人,不论是从空间上、还是从时间上影响人,都是精神。如果人们问你:「你的家风是什麽?」一般人可能回答不出来,不过以我个人为例:我的父母都是乡下人,没读过什麽书,也没有什麽学问,不过我的父亲曾讲一个比喻,影响我的一生,那就是:「大鸭游大路,小鸭游小路;不游的话,就没有路。」这就是我的家风,父亲给的教训,影响了自己,乃至与人分享,别人也得到了利益,这就是家风。

  (讲於二00四年三月十九日僧伽大学「创办人时间」)

  智慧、慈悲与方法

  今天是僧伽大学的考生辅导,欢迎诸位菩萨专程来参加。我们这次招生的海报上,有这麽一句标语:「隋唐时代第一流的人才在佛门,二十一世纪的菁英也是。」隋唐之前,是魏晋南北朝战乱且分裂的时代,接着,隋朝统一了天下,然後就进入唐朝的承平盛世。

  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如果我们的眼睛只看到台湾这块弹丸之地,我们就成了井底之蛙。一般来说,虽然我们知道有世界、也知道有台湾,但是对於世界的未来、台湾的未来会怎麽样,则大都没有概念。因为今天世界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不论是哪一个地区,不管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状况发生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受它影响,处於世界大环境之内的我们不可能置之度外。

  尽形寿,献生命

  譬如美伊战争,地点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透过媒体的报导,我们就好像是隔了一条河或是一条街,每天看对岸、对街的人在厮杀。诸位不要认为这场战争离我们很远,只要是战争,对整个世界大环境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又如最近流行的SARS,来势汹汹、风声鹤唳的,全世界的人眼睛都在看着、耳朵都在听着,都很关心疫情的发展。登上飞机时,乘客乃至空服员的心里都有疑虑,不知道飞机上是不是有人感染。我昨天从日本回到台湾,通关时,机场人员必须要检查每个人的体温,担心有人受感染,入境後会造成传染。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任何事情的发生,其实都和我们每一个个人息息相关。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何去何从?地球又会变成怎麽样?关於这问题,我很忧心。我们人类往往只知道征服,如果这种观念再不改变,不用再等六亿年或是五千年,我们的地球很快就会毁灭;如果观念能够改变的话,相信地球再维持几十亿年的时间也没有问题。

  昨天我在日本出席世界宗教领袖理事会,一位从非洲肯亚地区来的部长和我谈到战争的问题。我说战争的起因其实很单纯,主要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安全感。美国怕恐怖分子,称那些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像伊拉克、伊朗、北韩、叙利亚等国,是极端的流氓国家。为了不让恐怖分子有机会到美国境内制造混乱和不安,於是就先在他们自己国内把他们处理掉。而伊拉克表面上虽然很强硬,但其实很弱,所以十分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海珊,他只是赌一下,用强硬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结果国家就跟着完了。如果伊拉克不是那麽强硬,美国不会打它,而美国本身也没有安全感,所以要打它。可见这都是因为双方没有安全感,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才有这样的结果。

  心安定才能影响他人

  因此安心很重要,我们的心能够安定,就能影响其他人,其他人的心安定了,则又可以影响更多人。如果是一个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人,那能影响的人又更多。虽然我不是一个很有用的人,但是还算有一些影响力。可是,一根木头没有办法盖一栋大房子,一定要有许多的木头或梁柱,才能建造大房子。因此,我说:「二十一世纪需要用佛法的观念、佛法的方法来建设我们这个世界,而二十一世纪最优秀的人才,应该投入佛教。」

  投入佛教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在家,也可以是出家。但是在家人的影响力不如出家人,因为在家人的时间没办法全部投入佛法的救济工作,而出家人则能将全部的时间奉献出来自利利人,因此他的影响力一方面能够持久,一方面能广大。譬如我今年七十多岁了,如果我是居士、在家人,应该已是儿孙满堂、含饴弄孙,或者要颐养天年了;但因为我是一个出家人,我没有考虑到年龄的问题,也没有想到是不是应该要退休了,或者是要养老享福了,心里想的只有「尽形寿,献生命」。

  出离烦恼的家

  现在我们要救世界、要救人类的未来,只有三个条件:一个是「要有智慧」、一个是「要有慈悲」,另外一个则是「要有方法」;这可以说就是孔夫子说的智、仁、勇。可是,一谈到勇,就好像要打仗似的,但我认为「毅力」才是真正的勇。真正的勇是坚持的毅力,以不变的愿力、毅力来使自己有智慧、有慈悲。

  佛法的智慧能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不会只着眼於眼前个人的问题,而是以整体来考量该如何借力使力处理问题。慈悲,则不会怨恨,或者想要征服、对付他人,而是真的想解决问题。有智慧,自己的烦恼就会少一些;有慈悲,对於他人以及社会环境的怨恨、对立会少一些,甚至於没有对立、没有怨恨。

  要做到这些,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爱」,但是「爱」可以有许多的解释,所以我们用「慈悲」比较好,「慈悲」比「爱」字的涵义更明确。此外,还要有方法;方法就是能让自己的心境随时平和下来,而且也能帮助他人随时平和下来的方式。

  现在出家人的工作已经和过去不同了,过去的出家人,譬如我的上一代或是平辈,大都就是在寺庙里敲木鱼、念经。我们现在虽然也敲木鱼、念经,还应时时刻刻想到世界的问题、人类的问题、众生的问题。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只要世间有问题,遇到了大灾难、大状况,为了让人心能够安定,我们应该要积极地参与、投入;安定人心的工作,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

  记得九二一大地震的时候,全台湾的人都非常恐惧,那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安定,所以我在电视、报纸上,不断用佛法的智慧与慈悲来安定人心,为大家祈福。我为生者祈福,也为亡者祈福,不过最主要的还是那些活着的人,因为亡者已矣,最苦的还是活着的人。

  过去的出家人主要是为死者念经超度,而现在的出家人应该多为活着的人安心,为活着的人指出一条路来,这是我们出家人应该负起的责任。

  今天的谈话,我主要讲的重点是:如果我们要给自己、社会,乃至於整个世界的未来一个希望的话,最好是出家,但出家并非仅是把头一剃、衣服一换就好了,而是要出离烦恼的家,让自己能投入,也引领其他人得到真正的平安幸福。现在经济不景气,很多人有失业的痛苦,其实失业本身并没有那麽痛苦,主要是因为观念不能调整,所以才会觉得很痛苦。

  昨天我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有一位先生抱着他的女儿在天桥上要跳桥自杀,因为他失业了,再加上种种的不如意,於是产生没有前途的沮丧和怀才不遇的忿忿不满,种种情绪逼使他走向绝路。事实上有那麽绝望吗?其实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只要面对现实去处理它,难关就会过去。不要恐吓自己,也不要恐吓他人;要让自己快乐,也让他人快乐。

  我希望诸位同学一起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努力。我算是二十世纪的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希望你们诸位菩萨、诸位同学能共同来承担。二十世纪人类的苦难已经够多了,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能有佛法,而不要有那麽多苦难。

  (讲於二00三年四月十二日僧伽大学「考生辅导」)

  珍惜出家的福德因缘

  欢迎诸位菩萨来参加我们第二届的出家生活体验班,一年之後,各位将正式进入僧才养成班学习。去年此时,我也曾在体验班「新生讲习」中讲过话,时间过得很快,又过了一年,今天我想和诸位讲几个观念。

  第一:出家一定比在家好

  这意思并不是说,出家人一定比在家人好,而是说,出家一定比在家好,因为出家是放下自我,成就大众。唯有能够放下自我的人,烦恼是最轻的,也唯有能够成就大众的人,生命才是最有意义的。从历史上看,凡是那些不以自我为中心,或是为人设想愈多、奉献愈多的人,皆是最伟大的人,我们称呼这类人为「要人」。

  「要人」是什麽意思?「要」是重要的意思,为什麽重要?因为许多人需要他,所以就显得重要。如果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许多人都讨厌他,那就不是「要人」。总归一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出家是很好的选择。

  第二:虽辞亲出家,仍会尽孝道与责任照顾家人,并非弃而不顾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可接受自己的儿女往生,也不愿意让儿女出家。因为如果子女往生,至少不用再为他们操心,不会再有什麽牵挂;可是子女出了家,变成孤苦伶仃、无人照顾,最後还是得为子女挂心一辈子。一般人可能有这样错误的想法。

  其实,出家人既然离开俗家,对俗家的财产不会存有非分之想,不但不会像在家人一样,想要争父母的钱财而让父母操心,反而还会照顾父母、亲人。父母健康,能够照顾自己是最好,否则有俗家的兄弟姊妹能够照顾父母也很好。可是如果俗家没有人可以照顾,父母没有人依靠的时候,我们出家人是最可以依靠的。出家人除了自己以外,还有信徒、弟子,可以一起来照顾年老、生病的亲人和父母,我们会尽儿女应尽的孝道与责任。

  出家人因为出家了,对於男女爱情、父母亲情,还有与子女之间的亲情等俗情,全部都摆下,没有牵挂,也没有期待。我们不会期待父母给我们什麽、期待亲人给我们什麽,因为出家就是将自己奉献给三宝、奉献给众生,出家後三宝会照顾我们,僧团会照顾我们,一切众生需要我们,就会照顾我们。

  譬如我现在老了,没有亲人照顾,但是只要自己有道心,就用不着担心。我在日本的一位老师曾勉励我说:「衣食之中无道心,道心之中有衣食。」我们出家人只要能修行,就不怕没衣食。靠修行让自我中心的心少一些,让奉献的心多一些,这就是道心。

  第三:现在是出家最适当的时机

  在过去,出家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多半是没有生活的机能,没有立身处世的能力,所以只好做做庙祝之类的工作,照顾庙里的香火,或是赶经忏、做超度,靠山吃山、靠神吃神,也就是所谓的「吃香火」。这种出家人,消极、逃避现实,让人家看不起。

  而现在的出家人,大都是做服务社会的事业,不论是社会关怀的慈善事业或是教育文化事业,或是法鼓山正在做的精神昇华的事业。虽然现代出家人的素质良莠不齐,但大体而言,出家人的品质是优秀的,水平已大为提升,都对社会极有贡献,普遍受到社会肯定。

  我在像你们这般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多年前,一般人是看不起出家人的。例如我在上海的马路上走,人家一看到我,特别是早上,差一点就要把痰吐到我的脸上了,为什麽?因为一早就看到一个空门、一个光头,对他们来说是坏兆头。光头就是光了、没有了,空门也是全部都空了,什麽也没有了,因此那时候的出家人,受人歧视、看不起。

  後来我到了台湾,在东初老人的座下第二度出家,有一回我走在北投街上,四处看看,就马上有警察来找我问话:「请问你是做什麽的?」

  我说:「我是个和尚。」

  他说:「和尚怎麽东看西看,你是不是做情报的?」

  我说:「我就住在这山上,山上的老和尚是我的师父。」

  他说:「真的?那我要打电话确定一下。」

  他打电话问:「现在有一个和尚在山下,是不是你那里的和尚?」

  我的师父说:「是我的徒弟。」

  他说:「好,以後叫他不要东看西看,走路就走路。」

  我说:「我刚刚从高雄回来,只是看一看有什麽变化。」

  没想到警察又问:「你到高雄去做什麽?」而且,那时候地方上的人也瞧不起和尚。有一次我到北投街上一间药房买一瓶眼药,药房老板爱睬不睬地,好像我不会给他钱一样。他问:「你买这个眼药做什麽?」我说:「我要用。」他又问:「你的眼睛好好的,为什麽要买眼药?」我说:「你卖不卖眼药?」他竟回说:「我们是卖给有病的人,我看你是不正常。」後来,我只好到另外一间药房买。那时,就是有这样的情形。

  当我去日本留学的时候,日本和尚虽然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可是他们都受到恭敬的对待。其实,日本和尚是住在寺院里的在家居士,相当於基督教牧师,并不是真正的僧侣,但他们是受到尊敬的,因为他们都受过相当好的教育,对社会也起了服务的功能及模范的作用。那时候我很羡慕他们,但并不是羡慕他们有太太,也不是羡慕他们是在家人,而是羡慕他们受到社会的尊重。

  又有一次,当我们法鼓山的山徽设计出来以後,那时候有很多人把它贴在车子的後窗。很有趣的是,有一次我看到有一辆车,正好贴有我们法鼓山的山徽,我想这一定是我们的信徒,就过去向他打招呼。我说:「你是我们法鼓山的人吗?」他说:「你这个和尚做什麽?」我说:「我看你贴了一个法鼓山的山徽,大概是我们法鼓山的信徒。」「不是,我不信佛。」我说:「你後面不是贴了这麽一个标志吗?」「这个牌子是叫人家不要撞我。」所以,他不认识我是法鼓山的负责人,而他也不信佛,他贴法鼓山的山徽,是把它当作「STOP!」用。这大概是十二、三年前的事,现在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状况。

  现在台湾的出家人,水平已渐渐地提高,特别是几个大团体的出家人,都有很高的水平,而且对社会也都很有奉献,形象都非常清新。一提起法鼓山、佛光山、慈济功德会,大家都会刮目相看。而且遇到出家人,一般人也都懂得合掌或恭敬地称念「阿弥陀佛」问候。这就是说,现在的出家人和过去的出家人不一样,现在的出家人正好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佛教所需要的,为社会所需、为佛教所需,所以受重视。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也是这样:出家人行化人间、托钵化缘的时候,就是在做关怀、教育的工作。佛陀处处去说法,处处去关怀,他的弟子们也学习佛陀的精神,照着去做普化的工作。现在台湾的佛教僧团,已经渐渐回归佛陀时代的人间化比丘形象,所以我认为,现在来出家是正好时机。

  第四:到法鼓山出家,是最有智慧,也最有福报

  法鼓山是一个教育的团体,我们要将法鼓山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佛教教育园区,虽然我们山上的建设还在进行,可是僧大已经创校三年,体验班今年则是第二年招生,佛研所已经二十五年,我们就等着法鼓山的硬件建设好了以後,就可配合软件的规划。而你们来的正是时候,目前我们正需要三大教育的建设人才。

  你们选择到法鼓山是有智慧、有福报的,因为这个地方是一个教育园区,是专门培养现代化佛教教育人才的地方。我们希望培养的教育人才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大学院教育,一类是大普化教育,另一类则是大关怀教育。你们每一个人,无论在家时学历或高或低,只要进到法鼓山之後好好学习,就是一个终身受教育,终身从事教育的一位菩萨行者。所以说,选择到法鼓山来是有智慧的,同时也是有福报的。

  法鼓山道场并不仅仅是法鼓山这麽一个小小的范围,而是有法鼓山理念推行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我们法鼓山的所在地。受法鼓山理念所影响的人,是无法估计的,因为即使只是运用一句话、一本书、一个观念、一种方法,帮助他们在人生旅途中能够安身立命,能够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就是法鼓山教育的成效。所以,我们做的是自利利人的工作,将来需要我们的地方太多太多,我们不愁没有地方安身立命,不担心没有场所让我们来奉献。

  诸位菩萨,要好好把握你的生命,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奉献。你们能够「奉献自己,成就社会大众」的时间能有多少年呢?就二十几岁的人来说,好像时间满长的,但其实很短。记得我二十多岁并不是多久之前的事,一下子现在就七十五岁了。我的师父他老人家七十岁往生以前跟我讲:「圣严,二十年以後,你也跟我一样。」

  现在二十年已经过了,我快要跟我的师父一样了。但是,你们也不要担心:「师父,我一来,你就不在了。」你们不要想得这麽可怕,我尽形寿、献生命,法鼓山这个道场也把你们未来的路开拓得顺畅、光明而远大,所以你们可以安心地在此学习,自利利人。

  我们这个道场训练出来的人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少烦少恼,第二个是帮助他人少烦少恼,也就是我们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请诸位珍惜、感恩自己有这样的福德因缘、有这样的智慧,能够来到法鼓山发心出家。在二十一世纪的这个时候,正好是出家的时代,而来法鼓山出家是很有智慧和福报的人。

  出家的生活型态、心态以及仪态

  接下来,我要跟诸位讲出家人首先要学习的生活型态、心态以及仪态。出家人早起早睡,没有假期。不像现在的在家居士,一个星期工作五天、休息两天,真有福气。但是他们工作时紧张拚命地工作,休息时也紧张拚命地休息;而他们所谓的休息,就是吃喝玩乐,他们认为那是调剂生活,事实上是找刺激,这就是在家居士的生活型态。我们出家人,平常就要与佛法相应,与佛法相应的生活没有压力,所以工作虽然忙,但我们没有要证明什麽,也没有要跟人家争上争下、争功诿过。

  我们的忙碌是精进,而不是竞争。所以,不要有比大小、比高下的心态,譬如「我一定要比某人强一点」、「我绝对不做最後一名」……等,把别人当成比较的对像便是竞争;精进则是能做多少算多少,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所谓「尽心、尽力、尽责、尽分」,是你自己对自己交代,所以不需要紧张地想:「我旁边那个人跑得比我快,我都跟不上,好丢脸!」人家的腿是飞毛腿,你的腿是螃蟹腿,螃蟹腿也不错,你的腿就是这样,你只要尽心、尽力、尽责、尽分就好。

  但也不要偷懒,说:「反正昨天已经晚起而被打了一个叉叉了,管他去!顶多就是再打两个叉、三个叉。」这叫做「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过犯多了以後,觉得不痛不痒,轻松得很,不会觉得不舒服,然後就不断地犯错:「我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啊!你要怎麽样?」这叫做不知惭愧。我们不跟人竞争,但自己要精进,要尽心、尽力、尽责、尽分,这是出家的生活型态和心态。

  至於仪态,我们对任何一个人都要谦虚,不仅对长辈谦虚,对平辈、同学乃至比我们年纪轻的晚辈,还有在家居士都要谦虚。告诉你们一个故事:有一次我要喝水,我对身旁一个徒弟说:「请你替我倒一杯水喝。」他动作快得很,冲了过来,恭恭敬敬拿了我的杯子去倒水,我心想这个徒弟真乖,结果他拿到下面去,一下子就马上交给另一个人:「师父说要倒水,赶快去!」

  那第二位倒了以後要拿过来给我,前一位又说了:「不行!这是师父叫我拿的。」於是把它接下,然後恭恭敬敬地拿给我。我说:「这一杯水不算,第二位某某人,你来,请你把这杯水倒掉。第一位某某人,请你再替我倒一杯水。」那第一位还是听不懂,他就骂第二位:「你一定倒错了水,倒多了、倒冷了,还是怎麽了? 师父不要,再重新倒。」

  你们说这样的生活态度好不好?後来我说:「好吧!第一位某某人,从此以後,我的事都没有你的事,你不用帮我了。我要你做,你怎麽叫另外一个人做呢?如果要叫第二位某某人去做,我也会叫啊!为什麽你不做而要找他做?从此以後没有你的事了。」他跪下向我忏悔:「师父,我忏悔!我知道我错了!」我说:「你错了,你是错到底了,这是承上欺下,是奉承上面的人,欺负底下的人,对上面恭恭敬敬,对下面耀武扬威。」这样的行为与态度,不是出家人应有的。

  因此对任何人,不管是长辈、平辈还是晚辈,都要尊敬,这才是出家人应有的仪态。对居士们也一样,我们说话时,不可以用责问、指派或用强势的语言,我们要用商量的、尊敬的语言,和颜悦色、恭恭敬敬的态度。

  过去我们有位菩萨,觉得自己受的教育程度很高,学问很好,能力很强,我说:「这个地方要的是有道心的人,而不一定要有能力的人。如果有道心加上有能力,当然很好;如果是没能力、有道心,总是要比没道心、有能力来得好。」所以诸位要明白,道心比能力来得重要,但也不是要大家不要有能力,有能力加上有道心是很好的。所以,教育程度高、能力好的人更要谦虚,连孔夫子都谦虚地「不耻下问」了。

  今天我在山上走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法师跟在旁边跟我讲:「师父,这个怎样怎样、那个怎样怎样。」我说:「是、是、是。」他说:「师父,您不能老是说:「是。」其实师父并不是什麽都懂,当我不懂,徒弟清楚的时候,就是听徒弟的。他说:「师父,不好意思。」我说:「没什麽不好意思,我要听专家的意见。」师父讲的话不一定完全正确,你们也可能看得比我清楚。阿弥陀佛!

  (摘录整理自二00四年二月十九日出家体验班「新生讲习」及二00四年二月二十日僧伽大学「创办人时间」)

 

 

上一页:出家心行之一      下一页: 法鼓校风之一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