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法鼓校风之一

[日期:2012-11-15]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着 点击数:

 法鼓校风之一

  宗教师的胸襟与悲愿

  首先,我要在这里代表法鼓山的法师及居士们,欢迎各位僧伽大学的新生,来到法鼓山接受出家生活的训练。关於我们学校,有些人可能已有某种程度的了解,如果还有人不是很清楚,那也无妨,入学以後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慢慢地认识,所以关於这方面,我不拟在此向各位多做说明。

  法鼓山的三大教育

  法鼓山这个团体,可以说是十分优秀的团体,不论是僧团或是信徒们,都很优秀。「教育」是法鼓山的一大使命,除了中华佛学研究所、僧伽大学,以及汉藏交流班之外,对於信众、社会,也一直在做教育方面的工作。

  我们所推动的教育是整体性的,内容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是「大学院教育」,包括中华佛学研究所、僧伽大学,以及未来的法鼓大学等;僧团则负责其余的两大部分——「大普化教育」及「大关怀教育」。

  法鼓山的成员包含了僧俗四众,即出家的男、女二众及在家的男、女二众,这四众都是担任普化教育及关怀教育工作的人,我们法鼓山称他们为「鼓手」,因为他们在做传播佛法的工作。

  传播佛法,并不仅是用嘴巴讲佛学名词、佛教经论,而是要把佛法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表现出来,在社会之中发扬光大,这才是传播佛法的真正涵义。

  如果从学术方面来看,佛法可分成不同的面向与层次,不同的领域各有其研究对象,也都各有其成果、价值,但研究与实践最好是并行的。法鼓山的弘化事业里,属於实践方面的,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大普化教育」、「大关怀教育」。出家人的修行和在家人的修行,都是属於大普化教育及大关怀教育的范畴。是用佛法来提升我们自己和社会的品质,提升整个人间的精神领域,就是推行「大普化教育」与「大关怀教育」的宗旨所在。至於施设「大学院教育」的目的,则是为了深化「大普化教育」及「大关怀教育」的落实。

  现在法鼓山的「大学院教育」约略可分成两个系统,其一是培育人文社会工作及学术研究方面的人才,另一则是培养宗教师的人才。前者是由中华佛学研究所及将来的法鼓大学来进行,至於後者则是由僧伽大学来负责。

  宗教师的胸襟与悲愿

  过去我们很少思考什麽是佛教的宗教师,大抵出家了、剃头了,就是佛教的比丘或比丘尼了。但是那样只能算是出家人,还不算是真正的宗教师。所谓宗教师,必须懂得修行的观念、修行的方法,除了自己依教奉行之外,还能引导其他的人、带动其他的人来接受佛法的智慧,用佛法来帮助自己、帮助别人。

  其实宗教师的观念在西方宗教已行之多年,因此西方的宗教才得以传布於世界各地。譬如我在台湾山地的原住民部落,就看到许多天主教的修士、修女、神父,以及基督教的牧师,他们深入原住民的部落,学习他们的语言、过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於日常生活之中得到便利、得到安全。因此,山地部落的原住民多半信仰了天主教或基督教。

  他们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佩服,他们毫不留恋西方社会优渥舒适的生活,不辞辛劳地远渡重洋来到台湾的穷乡僻壤,过着艰苦的日子。这就像是被流放到不毛之地一样,一般人是不会愿意去的。

  而我们佛教徒,有些人一出家就希望能好好修行、能多懂几部经论,或是要学打坐、要解脱、要成佛。结果这些人反而因为愚痴,所以没有办法通经论;因为很自私,所以也不可能得解脱。他们不但没有办法成就自己,也没有办法成就他人,终究一辈子只能这麽混、混、混,这种人可说是佛教的寄生虫、社会的败类,并不是宗教师。

  真正的宗教师,必须有奉献的精神,奉献生命、奉献一切来修学佛法、护持佛法和弘扬佛法。一个宗教师就应该要有这样的胸襟和悲愿。如果出家的目的,只是希望过一个安静的生活或是逃避现实,抱这种心态出家以後,保证是一个自私的烦恼鬼,不可能得解脱,而且因为没有正确的发心,烦恼只会愈来愈重、愈来愈多。

  正确的发心,就是刚才我所说的「修学佛法,护持佛法,弘扬佛法」,这三者之间有连属的关系。当我们修学佛法稍微有基础之後,便要去护持佛法,也就是用我们的时间、体力去参与所有和佛法有关的事,在护持佛法的同时,就已经达到了弘扬佛法的效果。而且因为教学相长,所以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又修学到了佛法。弘扬佛法,随时随地都能做,不一定要到我这个年纪才可以做,而且也不尽然要用说的,用行动、用威仪、用观念都可以。总之,弘化的方法有千百种,不要封闭、萎缩或矮化自己。

  这次汉藏班有九位喇嘛来报到。你们从西藏、尼泊尔、印度乃至锡金远道而来,到这里交流学习,这份弘传佛法的悲愿心,实足以做为僧大同学的榜样、模范,因此,你们的到来,可说是藏传佛教送我们的礼物。但是藏传佛教的礼仪、习惯、观念,有一部分和汉传佛教不相同,我们向你们学习,你们也要来看看我们汉传佛教在做些什麽;不好的地方、不合法的地方,请向我们明讲,不要只是回去跟你们藏传佛教的人说:「汉传佛教很糟呀!很坏呀!很不像样呀!」同样的,如果我们这边有好的部分,也请你们留心学习。

  悲智和敬的行事原则

  一年的时间很短暂、很宝贵,你们除了学习语言、电脑这些工具,也应该试着去了解我们汉传佛法的基本观念和修学方法,而你们也可以向我们介绍藏传佛教的观念及方法,因为这是交流班,所以强调的是交流,互动良好的交流对彼此都有好处。

  最後,我想用僧伽大学的校训——「悲、智、和、敬」勉励诸位,请大家朝着校训所指示的方向努力:「悲」,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智」,以智慧心处理一切事物;「和」,以和合心做为僧团运作的基准、原则;「敬」,以恭敬心尊重每一个人的立场、观点、职务和身份。如能遵守校训的四个原则,那麽诸位就算毕业了,因为能做到这个程度,那已是非常合格的宗教师。

  最後祝福大家要有恒常心。僧大同学们的法名都是我亲自取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常」字,「常」是持续下去、持久下去的意思。所谓「菩萨发大心、鱼子、庵罗华,三事因时多,成果时甚少」,为什麽这三者的因多果少呢?原因就是缺少个「常」字。

  初发心很容易,但恒常心不容易,僧伽大学的学习期间有四年,汉藏班只有一年,希望你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打退堂鼓,要坚持「常」,不要「断」。但愿我们这里没有鱼子、庵罗华,希望诸位菩萨发心之後,都是非常坚固的。

  (讲於二00一年九月十二日僧伽大学新生讲习始业式)

  法鼓山的风格

  法鼓山的风格是什麽?做为一个汉传佛教的修行人,有两个基础条件:第一、要有奉献的心;第二、要有学习的心。「学习」和「奉献」是互动的,是一体的两面。所谓奉献,就如我们中华佛学研究所所训中说的「实用为先,利他为重」;而学习则是所训的前两句「立足中华,放眼世界」。

  句中的「中华」是指汉传佛教,这也是我们佛研所取名「中华」的意义所在,而「放眼世界」则说明了法鼓山的未来是朝着世界性的方向走去。所以诸位在此学习,即使不是读研究所,也一样要「立足中华,放眼世界」。

  虽然「学习」是以中华(汉传)佛教为主,但也要放眼世界,不要抱残守缺,不能老是说「我们汉传佛教是最好的」、「唯有汉传佛教才值得弘扬」这类的话。只是因为我们是汉人,而汉传佛教也是佛教的一环,所以我们会选择站在汉传佛教的立场来办教育。

  以汉传佛教为立足点

  往未来看,我们僧伽大学是以大学为目标,而且僧大所设定的方向也不局限在汉传佛教,我们未来也规划了藏传的、南传的系所,也可能有另外的系所,所以僧大的未来是朝向多元性的方向去努力。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的立足点还是汉传佛教,以汉传佛教为基础,然後来研究、接受、消化其他系统的佛教。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学问,而是为了奉献,也就是「实用为先,利他为重」的意思。我曾经和所长、副所长讨论过好几次,希望佛研所造就的人才和研究的主题一定要实用,而且要与时代、环境结合,如此才能利益社会,否则,那仅仅是关在象牙塔里研究的学问。当然那种学问也不是没有用,只是我们希望研究古典是为了「古为今用」,朝实用的方向去思考。

  另一方面,我们研究藏传、南传佛教,主要是为了为汉传佛教所用,并不是研究藏传、南传佛教之後,汉传佛教就全部不要了,全部变成藏传、南传佛教。这个请大家要了解。

  比方说:泰国法身寺现在有两位法师在这里学习,他们本身是南传佛教系统,但他们知道南传佛教是整体佛教的内容之一,也感觉到南传佛教有它的不足之处,而大乘汉传佛教的某些东西可以补充他们的不足,因此他们来到这里学习,并不是要把自己变成汉传佛教。

  在法鼓山学习的藏传佛教喇嘛们也是如此,他们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看汉传佛教对藏传佛教有什麽帮助。像这样,渐渐地,也许一百年、两百年以後,世界的佛教虽然还是有汉传、南传、藏传的系统之分,可是因为了解彼此的长处,就不会再互相批评了。

  这有点像我们汉传佛教,虽然有净土宗、禅宗、天台宗,也有重视思考的唯识学派,以及华严学派等各种不同的学派,但是全部都属於汉传佛教。同样的,虽然有南传、汉传、藏传不同系统的佛教,但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彼此之间是可以互通的,也可以独立存在,因此应互相尊重。

  法鼓山的学风,就是希望往这样的方向去走。我们自己本身的风格以及要发挥的风格是汉传的,如果我们自己一下子摇身一变,变成藏传的,那麽藏传佛教的人为什麽还要到这里来学习?如果我们已经变成南传了,那麽南传的人到这里来又有什麽好学习的呢?

  我们汉传佛教之中有一位学习藏传佛教的先趋大德——法尊法师,他虽然学的是藏传佛教,可是他有很深厚的汉传佛教基础,所以他从藏文翻译成汉文的作品、经典、论典,都非常典雅,而且是用汉传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但是,如果没有深厚的汉传佛教或汉学基础,要把藏文翻成汉文的时候,味道不容易翻译出来,作品的感觉也不容易出来。

  互相学习,各取所长

  所以,我要勉励诸位同学们,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环境,大家可以彼此互相观摩、学习,各取所长。而我们是汉传佛教的一个系统,所以还是请大家重视汉传佛教。我们研究所的同学到二年级之後就选组研究,当然可以研究藏传佛教或是其他的传承,可是不要忘本,你的根本是汉人、是汉传佛教,应该要立足中华放眼世界,不要数典忘祖。

  接下来我想要勉励诸位。一般人都会有人生的大梦,可能在懂事以後就渐渐开始作梦。记得有一位教授的小孩七、八岁的时候,问他长大後要做什麽?他说要当警卫,因为他看到学校校门口的警卫,服装很挺、很神气,见到人都喊:「敬礼!」看起来好像很帅的样子。後来长大了一点,再问他:「长大想要做什麽?」他说:「我想要做教授。」因为他看到学校的警卫看到他爸爸时都恭敬地喊:「教授!」他觉得当教授好像更神气,所以将来想当教授。再长大了些,快二十岁了,再问他:「你要做什麽?」他反而回答:「不知道。」环境、因缘是不停变化的,未来是未知数,虽然常有人说「生涯规划」,但这多半是梦,梦毕竟是不可靠的。

  目标就是为了奉献

  前天我上一个电视节目,叫做「不一样的声音」,节目里邀请了两位贵宾,是父子俩,他们是企业家专业经理人。儿子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当上了一间大企业的总经理,还写了一本畅销书——《十九岁的总经理》,就是在记述这件事。他从没有想要当总经理,只是从很小开始就想独立,不想和爸爸走同样的路。到了十八岁进大学那一年,刚好有个机会可以创业,於是他向爸爸要一笔钱做为资金。他爸爸说:「你从小就想要独立,那麽就让你去吧!我现在把要给你读大学和研究所的钱一并交给你,从此以後,你生意成功是你有福气,生意做不好也不要找我,但是你书还是要读。」结果这个年轻人就去创业,从事网络,很快就赚了不少钱。现在他二十一岁,我问他:「你现在有什麽一定的规划没有?」他说:「没有。我只要有机会就做。」

  後来节目主持人叶树姗小姐就问我:「师父,您从小有没有作过梦?」我说:「基本上我没作过什麽人生大梦,我也从不为自己的未来作规划。」她又问:「师父您没有规划,不会觉得没有将来性吗?」我说:「我就是不断地学习,为了「奉献」不断地学习。我十三岁出家懂得一点佛法之後,就想把佛法奉献给人。知道多少就给多少,不会就去学。我只有这麽一个目标,没有我将来要做什麽、什麽的目标。」

  虽然说我不太作人生大梦,不过有两个例外。当我在上海佛学院做学生的时候,因为听说四川重庆有个汉藏教育院,是太虚大师开办的,而当时的负责人是法尊法师,就梦想自己毕业後,能去那里读书。可是,这个梦到最後是幻灭的。佛学院毕业後,我进入佛学院的研究班,本来是想读完研究班,能够写出一篇比较像样的研究论文了,再到四川重庆。但是没想到,之後中国大陆就解放了,这个梦也就破灭了。

  另外一个梦,就是出家。这个梦虽然如愿了,但我一路行来,从来没有想过一定要做什麽。例如我到山上闭关六年就不是原先计划好的,後来去日本留学六年,也是因为闭关出来後,眼前好像无路可走,於是顺着因缘走,才到日本去的。

  做一个有悲愿、实修的宗教师

  後来去美国也是一样,当时我在日本读完博士学位回到台湾,台湾没有人要我,而美国却争着要我去,所以我就去了。到了美国之後,本来想台湾大概没有人要我了,结果有人请我当台北中国文化学院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的所长。我本来也没有要接中华佛教文化馆,但是东初老人圆寂了以後,因缘如此,就接了文化馆。後来因为文化大学的因缘变化,所以我们就自己在文化馆办了研究所。之後,又因为文化馆地方太小,才有现在这个法鼓山。这些都不是我事先规划好的,我并没有作梦说要当法鼓山的负责人!

  上个星期,我们在台中举办了「心灵环保博览会」,其中有一个座谈会,安排三位贵宾与我对谈。其中一位就是目前在台湾有六家连锁饭店的亚都丽致大饭店总裁严长寿先生,他只有高中毕业,在三十多岁时,就当到了美国运通公司的总经理。

  他跟我说,那个时候高中毕业要找到好职业十分不容易,只能够做小弟或杂工,就是专门替人家倒垃圾、倒茶,收发文件。但即使是做小弟,他都在想如何能让自己更有用。可是因为他只是个小弟,即使有电脑,也不准他碰,怕他一碰就坏了。於是他发了一个愿:「凡是没有人要做的事,我来做。人家不愿意做的事,我来做。人家不愿意值的班,我来值。」

  由於美国运通是跨国公司,台湾这儿是晚上,其他地方可能是白天;这儿是周末、周日,其他地方可能还在上班。因为有许多公司希望能立即得到答案,所以有些时候必须要值夜、留守。可是到了假日时,大家都希望能休息,於是他说:「没有关系,我来替你留守。要发的信件,我来替你发;要做的事情,我来替你做。」人家说:「可是你不会。」他说:「那你可以教我,教了就会了。」

  因此有一些职员,甚至包括一些主管,为了要休息,就答应教他,结果好多主管的工作他都会做了。他就在人家下班、休息的时间替人家做事,而且做得非常好,结果他这家公司的业绩最好。美国总公司就发现,台湾分公司的效率为什麽特别好?品质做得这麽好,要奖励什麽人呢?台湾的负责人说:「要奖励的大概是那个小弟了。」後来就一路把他升为经理,结果原来的上司变成他的下属,大家都很羡慕。但羡慕也没有用,这是他努力出来的。当然他在学习过程之中满辛苦的,不仅英文,还有电脑的操作,但他都尽量地学习。他付出最多,学习到最多,而获得也是最多的,成长也是最快的。但他当初并没有做什麽生涯规划,而是自然而然发展成现在这种状况。

  由於严长寿先生把跨国的美国运通公司经营得很好,所以亚都丽致大饭店开办的时候就请他去管理。他以累积的工作经验来管理亚都饭店,完全以服务品质第一为要求。我们现在看到亚都饭店,虽然门面上并不觉得有什麽特别,里面的设备也不觉得豪华,可是住过亚都饭店的人,下一次到台湾、到台北,还是喜欢住他们那里。因为它的服务让你感觉到很温馨、安全、亲切和方便,这就是亚都饭店成功的地方。严先生告诉员工要用这种态度来做事,後来他在亚都饭店也培养出好多经理人。以这种精神来经营,它的品质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要有大方向、大原则

  这一段话是要勉励诸位同学,你不需要有多少梦,只要有一个大方向、大原则,那就是准备成为宗教师。而我们这个环境就是要培养一个有悲愿而且有实修的宗教师,所以宗教的气氛相当浓厚。

  当然宗教师不一定要出家人。昨天晚上有一个女孩子来见我,这个女孩子是清华大学英语系毕业的。十多年前,她大学还没有毕业,抱着一身的病,不知道未来该怎麽办。她跟我说:「像我这样有病的人,大概只有出家,其他都不能做了。」她的意思,好像是说出家人都有病,而有病的人也只有出家,其他的事都做不成。

  那时我勉励她,你真想要出家,只要发愿,将来一定可以出家的,但是你先把大学读完,你的身体会好的。结果大学读完了,我没有再看到她。

  过了十多年,她昨天来见我,告诉我:「师父,十年前我想出家,但没有如愿,十年後,我虽然没有剃度,也没换装,但是现在已经在做弘扬佛法的事,是个宗教师。」这个女孩子并没有结婚,而以在家身份做宗教师的事业。我问她:「你现在觉得自己全部清净吗?」她说:「也没有,只是常常提醒自己身清净、语清净、心清净。修行能够使得心清净;而讲话用佛法,就是语清净;做的全部是佛法的工作,那就是身清净。」所以,在家人也不是不能够成为宗教师。

  「道心」就是菩提心

  往未来的世界看,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身份的专业宗教人员,都很需要。我们研究所常常勉励诸位同学:「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学问第三。」我在日本留学期间,曾经没有生活费、付不出学费,也没有信徒可以帮忙,台湾的人包括我的师父,都不相信我。那时没办法,就去跟我的指导教授说准备回台湾,他勉励我:「道心中有衣食,衣食中无道心。」

  追本溯源,这句话是日本一位古大德讲的。所谓「道心」,就是菩提心,包括智慧和慈悲。为度众生得解脱也为自己得解脱,自利利人的心就是大菩提心,也叫大道心。菩萨,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菩提萨埵就是有大道心的众生;也就是对自己要用智慧来生活,对众生则要用慈悲来利益;让众生和自己均能离苦得乐,自利利他就是大道心菩萨。

  因此做宗教师的人,不应为自己的衣食营求,而是要为道心,也就是菩提心。如果你没有菩提心,光是找一口饭吃或是找生活费,为了住得好、生活得好,那叫做「衣食中无道心」。如果你有道心、有菩提心,就不用担心没有房子住、没有饭吃。

  现在也许你们看到我圣严好像满不简单的,到每一个道场,每一个道场都把我当成贵宾,拿好的东西给我吃、拿好的椅子给我坐,如果我要在哪一个地方过夜,他们一定把打扫得最乾净的房间给我住,把被子、枕头放得好好的,让我休息。你们或许会说:「做一个像师父这样子的一个人,真值得啊!」但是你们要知道,我从来没有想到要做这样的一个人,我到任何一个地方,以及住在任何一个环境里,心里想到的都是对那里的环境、那里的人有什麽帮助、有什麽好处。如果我对那环境的人没有好处、没有用处,我是不会去的。

  昨天有一位很有钱的企业家的母亲过世,有人跟我说:「师父,那个人很有钱,您一定要去!」我说:「阿弥陀佛!我如果有这样的心,那就绝对不能去!我应该关心的是,我现在去,对他们有什麽好处?」後来,我问那位企业家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护法信众之一,我问他:「我去对这个家族有没有用?」他说:「师父,有用!这家人问题很多,您去可以说法给他们听。」

  我不知道他们家里面有什麽问题,去了之後,我就对着亡者说「无常法」,并告诉她要放下。我说:「老太太,你要放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带不走的,现在你要走了,非放下不可。财产、儿子、孙子,这边的是是非非全部都要放下!一心一意念佛,求生佛国净土!」我简单地讲完以後就回来了,那位陪我去的护法居士也跟我一起回来。

  回程中他跟我说:「师父,您今天讲的很有用,自从老先生过世以後,兄弟姊妹为了遗产已经争了好多年。现在老太太也过世了,争遗产的问题一定更严重。但师父您讲「人生真无常」,这些儿女都是六、七十岁的人,相信他们听了以後也会放下,至少争的时候会少争一些。」

  真正的奉献是不求回报

  如果真能这样,我觉得去这一趟是值得的。如果我只是想着:他们会不会给我捐献,那就是烦恼了。我去一趟,花了时间,结果还为自己惹来了烦恼,那多划不来。我只是奉献,奉献就是没有希望得到回报。

  所以,做事不要老是考量着:做这件事对他有好处,那对我有什麽好处?你如果经常这样想,那就没有道心,起的是贪慾心。如果贪不到,你失望了,接下来就会产生瞋恨心、怨愤心。贪、瞋不是菩提心,也不是道心,而是烦恼心。

  诸位同学,我勉励你们做宗教师,不是教你们吃亏、痛苦。如果有宗教师的心怀,你们经常是很快乐的。有机会就奉献,对他有益处时,就让他占便宜,这是有道心。但假如期末要写研究报告,有同学请你慈悲慈悲、做做好事,替他写报告,这样是道心吗?如果那位同学毕业以後,什麽也没有学到,那你就害他了,你帮他忙结果害了他,这是愚痴心。

  另外我要强调的是,不管你是在家众还是出家众,住在山上就要遵守山上清净的规矩,我希望你们可以守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香花鬘涂身、不故往观听。如果有时侯有同乐晚会,虽可以唱歌,但是不能唱靡靡之音。跳舞则可以跳西藏金刚舞之类的舞蹈,但是不可以跳没有威仪的舞。在我们山上,一定要遵守宗教师的生活,要遵守宗教师的道德,男女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净。这是我们希望的,否则,道心就不见了!

  (讲於二00二年九月十八日僧伽大学「创办人时间」)

  法鼓山僧伽大学的创校精神

  「精神」的意思非常抽像,没有办法用一句话表达清楚,举个例子来说,一般我们提到达赖喇嘛,就会想到达赖喇嘛是西藏的精神领袖,也是整体佛教的代表。他的影响力,或者说他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就是不使用暴力,而且要让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佛法。不使用暴力,即是说明佛教是非暴力的宗教;至於弘传佛法方面,达赖喇嘛常讲慈悲、智慧,这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菩提心与出离心

  佛教的精神,可以说就是「菩提心」与「出离心」。「菩提心」就是「觉」,「觉」是自觉与觉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愿与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没有蕴涵度众生的悲愿,那麽这样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离心不相应,那麽就不得解脱。所谓「出离心」就是出离三界生死轮回的心,通常一般人讲出离,往往只谈到出离五欲,但出离五欲还是在欲界,必须更进一步出离三界;举例来说,不仅是五欲的乐,连定境的乐都要出离。

  菩提心、出离心是非常可贵的,我们平常向在家众说明菩提心时,不外就是要布施、护持三宝、协助出家众救度众生、发愿使众生得利益等。讲出离心时,也总是鼓励的成分多些,要他们心不随境转,不要被世间种种外缘所影响,不要随着魔鬼的音符而起舞;然而,真正的出离心,是要对三界中的一切都出离的。

  在家人要做到完全出离,并不容易,要成就阿罗汉果,还是要出家的;另外,《观无量寿经》里也提到,想要往生西方净土得「上品上生」,就必须要出家。如果有人说:「我身不出家,但心出家。」说这话的人,除非他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萨,否则就是吹牛,因为初地以上的大菩萨六根清净,不受生死困扰,才有资格说是心出家而身现在家相。

  所以,诸位能来出家是好事,但出家并不等於就是「上品上生」的保证,不是一出家就是向西方极乐世界买了保险一般,将来一定可以到极乐世界去。实际上,要真能上品上生,出家是其中一个条件,另一个主要的条件是要专心精进念佛,而且要修三种净业,即:(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三净业中的菩提心,即是大乘佛法的重心,也就是说,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大乘佛法就没有着力点。

  另外,一般人一讲出离心,往往就忘掉了菩提心。常常听到有人嘴巴说着:「我要度众生。」若问他:「什麽时候度呢?」回答可能是:「那要等我自己修好了、解脱了以後再度。」其实,出离心、菩提心必须是同时并行的,不是说完成了其中一项,另一项才开始着手出发。

  所以,大乘菩萨心就是为众生的心,为众生,所以我们要修行,而自己修行的同时也是为了利益众生,两者是同时进行的。不是说一定要自己先成就了以後,才来弘法利益众生。而能传承佛法的,多半是凡夫僧,因为圣僧毕竟不多,因此,在凡夫阶段,就应该要有慈悲心、出离心。

  放眼全世界,处处为佛教

  曾经有一位日本的天台宗祖师讲过,如果看了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而不流泪的话,那人一定没有菩提心。我们从传记里看到,蕅益大师的一生就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而做努力。他穷毕生之力深入经藏、广注经论典籍,其目的不为其他,纯粹就是为了度化众生。譬如他注解《梵网经》,是为了让众生懂得《梵网经》;他研究《法华经》,也是为了让众生懂得《法华经》;又为了在家居士能好好持戒,所以他就编了一部《在家律学》;为了使出家人能持戒,就写了几套有关戒律的书。

  蕅益大师的精神令我很感动,受到他的影响,我也本着要把佛法与人分享的心,所以书一本一本地写出。这不是为了表示我很有学问,也不是为了学术上的地位,我真正为学术而写的书只有两本:一本是我的博士论文,一本是我的硕士论文,我写书的目的,是为了要让现代人接受佛法,了解佛法的好处。

  例如我写《戒律学纲要》,目的就是要让人知道如何持戒、如何真正地实践戒律,并且了解戒律的精神,而不是持戒持得像蕅益大师所说的「装模作样」,到处自称「我持戒」、「我是一个律师」,标榜自己持戒严谨,实际上却漠视戒律的精神。我所强调的是戒律的精神,是要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实践的,而不只是戒律的躯壳。

  所以,即使我现在非常忙,还是不忘要写书。不过,写书不能信口开河或空空洞洞、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地写,而是要搜集资料,有根据地写。

  另外,太虚大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他被当时很多守旧派的人士称为「魔」,认为他离经叛道,因为他会参加各种会议,和很多有名望的人来往,甚至他也看外道的书、有关革命的书,而於文章中表现他个人强烈的主张与看法。虽然如此,太虚大师却从不计较、气馁,还是把所有佛教的道场、信徒都当作是自己的道场、信徒来照顾,而不管那个人是否与他对立,就如同他的法号般,心量广大如虚空,无论受到什麽样的批判误解,他心心念念就是为整个佛教、为所有众生。

  我没有像太虚大师那麽大的心量,但我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精神。所以,我思考问题乃至传递给弟子的讯息,都是从「整体佛教」、「全部佛法」来着眼。而我这一生的立足点虽是汉传佛教,但在我心里,对任何一个系统下的正统佛教都尊重、赞叹,因为佛法是一味的,就如同海水是一味的一般,虽因区域的不同,而分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但终究都是海水,味道都一样是咸味。此外,我们也应该放眼全世界,要有世界观,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台湾佛教」或「中国佛教」的地域化思考中。

  这也就是法鼓山的精神,除了要学习踏实、谦虚、尊重的精神外,还要心胸广大,不要只为个人设想;当然,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团体,但更应该为整个佛教设想,因为佛教是全世界的佛教,所以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是我们自己人。

  我们的未来,一定要有前瞻性,要往远处看、往大处看。大处,就是世界佛教;远处,就是未来的佛教。如果只想到现在,那是短视、没有前途的;如果往大处想、往远处想,不只是想到自己,而能处处为佛教,想着要利益众生,你存这个心,出家修行就不会有问题。

  就像我先前讲的太虚大师,他十几岁就思考到全中国的佛教;我自己也一样,十多岁接触到佛法,就想到该如何让更多人了解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我学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众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基於这一点,我虽然比不上太虚大师,但我是以他为榜样的。我们僧伽大学的精神也应该是这样,凡事往广处、大处去思考。

  过去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和我见面时所谈的都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谈二十年以後的中国佛教会怎样、一百年以後的世界佛教会怎样、如果我们努力朝哪个方向去做的话,佛教会怎麽样……之类的话题。

  有一次,我们在东京见面时又谈到这问题,当时我连下个月的房租都不晓得在哪里,接下来的生活可能都过不下去了,但两个穷鬼却在讨论二十年、三十年以後的佛教会如何。当时,在座有人就认为我们太不切实际了,但现在看起来,当初说我们不切实际的那些人,到现在好像没有什麽路可走了,但我们这两个穷鬼,现在能走的路还真是不少呢!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要大家不要担心个人前途的问题,佛教有前途,我们就一定有前途。

  实践创校的精神

  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创校理念与校长的治校精神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僧伽大学现在是创校的初阶段,我这个创办人没有办法和你们每天生活在一起,我只能给你们精神,希望你们能把握这精神,诚恳谦虚、努力踏实、心胸宽大,不单为自己个人着想。尤其你们是僧伽大学的第一代学僧,更要把握住创校的精神,好好经营下去。

  你们不要只会埋头读书、拚成绩,认为学业成绩分数比较高的人,就比较优秀。究竟谁是真正的人才,大概要在僧大第四年才约略看得出来。所谓「品学兼优」,对於一个出家人而言,品、学这两者之中,「品优於学」要比「学优於品」来得重要,而「品」,就是自己的行谊人格。与人相处、为团体奉献服务、为大众解决困难,这方面不一定有分数,也很难打分数,但却非常重要。

  一个出家人不一定要会背多少经、多少论,但一定要有慈悲心,能为人解决困难;有出离心,自己少欲知足、少烦少恼;有菩提心,为大众奉献、服务。这些都要比课业的分数来得重要,但并不是说,你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不用出席了,每天就在那边扫落叶、清厕所、招呼信徒。我的意思是,你们不要把全部时间都放在课业上,不要只以书本为重。

  我个人是为了众生而读书的,这是我的精神,如果你们不是这样,那就不是法鼓山的精神。请诸位把精神掌握好,要为众生读书、利益众生,当然这当中也包含了为自己少烦少恼而读书。

  如果没有办法降伏烦恼,怎麽办?你们现在和外界接触的机会不多,在僧团里又无聊,时间一久,有时候头脑里就会出现古怪的念头,譬如你们的头发理得很短,一开始还不觉得怎样,但一阵子後,或许会想,头发若是能留长一点,应该会比较好看。你或许不觉得这是烦恼,但那就是烦恼!所以,平常自己的心上要有工夫,当状况出现时,平日用功的工夫就要拿出来。譬如念佛的人,心中就要有佛号;参禅的人,心中随时都要提话头;默照的人,就用默照的方法。

  如果上述这些方法都用不上,可以拜佛忏悔。但拜佛时不要身体在拜,心里却在那边又怨、又恨、又骂,嘀咕着,拜了这麽久也没用、菩萨又不灵,结果愈拜愈烦恼……。拜佛,要留心身体的动作、心里的感受,这是与四念处——身、受、心、法,有关的基础修学法。心不能调伏时就观身,身比较调伏了以後再试着观心,用这样的方法来拜佛、忏悔就有用了。

  我曾经教一个徒弟拜佛,但他拜了几拜,人就跑掉了。我问他:「为什麽不拜了?」他说:「本来对佛像的感觉还好,但愈拜心里就愈怨恨,恨那佛像为什麽不帮我?」要知道,拜佛的用意不是在求佛像帮你忙,塑像能帮你什麽忙呢?安心要自己求,佛像不能帮你安心。

  你们对於「精神」二字懂了吗?现在诸位出去与人相处互动时,大家一看很容易就知道你们是法鼓山的人。这不是依你所穿的行者服等外相来辨识,而是从气质得知,这种无形中流露出的气质,就是法鼓山的精神。我们法鼓山僧伽大学的学僧,应遵循我们的校训「悲、智、和、敬」,但这不只是法鼓山僧伽大学的精神,也是做为一个出家人所应具备的条件。

  今天的精神讲话很重要,诸位的心胸要广大,要努力、踏实,「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说明,但这句话如果仅是用嘴巴念是没有用的,它的重点其实就在於不要老是为自己设想。至於这样的精神是否发挥得出来,则有赖平日有用心的方法、修行的工夫。

  (讲於二00一年十月十二日僧伽大学「创办人时间」)

  现声闻相,行菩萨行

  今天要和大家谈的是,为什麽以「悲、智、和、敬」做为我们僧伽大学的校训。

  首先谈「和、敬」两个字。「和」是我与人和,不是要求人跟我和;「敬」是我敬人,不是要求人家来敬我。和敬,是僧团的准则,也就是「六和敬」。

  僧团一定是要和、要敬,才能够大家彼此助道,否则就失去僧团的意义。一个出家人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不能尊敬人,老是想到自己,伸展自己的想法、需求、理想,特别是伸展自己的私慾,那很糟糕!

  尊重他人,以和敬为先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了一串香蕉回家。因为路途遥远,香蕉皮已经发黑,但因我年纪最小,所以分到完整的一根,我吃了一口觉得真好吃,又甜又香,从来没有吃过这麽美味的东西!

  那时我心里想:学校里的同学一定也没有吃过,於是我就把它带到学校献宝,也让同学们高兴,尝一尝这麽好的味道。可是因为同学多,所以就不准他们咬,只准他们每人舔一口。舔着、舔着,舔到最後,有一个同学却一口把它吃掉了,结果其他的人都很生气,大家追着要揍他。

  这则故事是说,当自己有东西和大家分享的时候,大家都很和乐、很快乐,可是只要有人私心一起,想一个人独吞,就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我把香蕉分给同学,在六和敬中称为「利和同均」,类似俗话说的「有福同享」。此外,我们难免会有和他人见解、想法不同的时候,如果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那就会争持不下。

  从佛法来说,众生有种种性、有种种结,我们要和敬待人,尊重他人。尊敬、尊重他人的想法,并不是说,就不要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当自己有别的想法时,还是可以提出来,只是当其他人不赞成时,那就要妥协,尊重他人的想法。

  不过,有些人会反过来说:「那你为什麽不尊重我?」如果这样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尊重他人的想法,就不是和敬!我们应该拿和敬来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为了「和」,就要尊重他人的想法。

  现在的人都很有主见,很有自己的想法,这并不是坏事。譬如我常和我们的执事法师们一起开会讨论,通常是我听了大家的想法之後,再提出我的想法和意见。但是,有时候大家会说:「师父,你的想法是错的,我们的是对的,我们大家都希望这样。」

  那我就只有妥协,因为少数服从多数,我只有一个人,我就顺从大家的想法。但如果确定我的看法比大家的好,我也一定会说出个道理来,让大家能够心悦诚服,愿意接受,如此就变成大家共同的意见了,我绝不会用高压的手段。

  因此,有好的意见,还是可以表达,说了之後如果能让他人接受,那就变成大家的共同意见。如果你说出来之後,大家还是不能接受,那就只好放弃。这就是「六和敬」中的「见和同解」。

  再者,校训中的「悲、智」,就是菩萨的精神,行菩萨道就是要有智慧、有慈悲。「慈悲」是利乐众生;「智慧」是断除烦恼,自己少烦少恼,也让众生少烦少恼;自己不被烦恼所困是智慧,让众生不被烦恼所困是慈悲。

  利人利己,以悲智为根

  烦恼是从身心环境所产生的,我们不受身心环境所影响是「智慧」,帮助众生不受身心环境所影响而起烦恼是「慈悲」,这是菩萨行、是菩萨道。

  「悲」、「智」、「和」、「敬」加起来,就是「菩萨僧」。以法鼓山为例,我们是大乘僧团,是菩萨的僧团,我们所现的出家形相是声闻相,但是我们修的是菩萨行。

  大乘经典里,就有许多现声闻相、修菩萨行的大阿罗汉的例子。因此,我们讲的校训——「悲、智、和、敬」就是大乘的出家菩萨行,其中「和、敬」代表着出家的僧团,「悲、智」是代表菩萨行。

  其实,「悲、智、和、敬」这四个字,是所有出家菩萨都应该遵从的。而把它特别标明出来做为校训,是我们僧伽大学的特色,也是我们僧团的特色——要把我们自己培养成「出家菩萨」,现声闻相、修菩萨行。

  现声闻相应该要「和敬」,修菩萨行应该要用「悲智」。要培养成为一个标准的出家菩萨,就必须用这四个字,这是我们的特徵与特色。

  (讲於二00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僧伽大学「高僧行谊」课程)

  僧大校风的建立

  校风这名词非常含糊。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学校的风气、风格。它主要是由第一届的全体师生,彼此在摸索之中共同培养出默契,然後再一届、一届地延续下去。所以,第一届非常重要,因为第二届会观摩第一届,第一届的校风不好,往後就很难更正。我们第一届的同学都很开朗、很积极,彼此之间都很和谐,对上对下都能够敬爱,这就是我们的校风。

  出家心态的建立非一蹴可成

  建立好校风的目的,主要是让诸位能安心地做一个出家人。想安心做一个出家人并不容易,有次我当面请教印顺长老:「出家不容易,出了家以後还会质疑自己这样就是个出家人了吗?」他说:「的确如此。」因为没出家前是在家的身份,有在家人的观念、在家人的生活环境;出家後,穿上僧服,也剃光了头发,虽然头脑里有佛法,但观念里还是充满世俗法。

  刚开始要进入僧团时,什麽都可以不要,爱情放下了、钱财放下了、名利放下了,什麽都放下了。但进了僧团之後,头脑里经常会出现一些世俗的想法和情绪反应,完全还是在家人的样子。有时夜里作梦,梦到自己是个在家人,这也是常有的情形;这说明即使出了家,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还是在家人,观念想法、举止行为,往往还是个在家人。

  我自己的亲身经验也是这样。当我做小和尚时,常梦到自己是个普通小孩;当兵时,又梦见自己是和尚;更奇怪的是,我三十岁二度出家後,却又常常梦见自己是个军人,很长一段时间,梦里的自己都还是在家人。不过现在不会了,现在不管什麽时候,自己都是出家人了。

  有一次,达赖喇嘛被记者问起出家的时间,他说他是四岁的时候出家的,所以从四岁开始,几乎是从有记忆开始就是喇嘛了。後来记者又问他:「难道您对女人一点兴趣都没有?」达赖喇嘛说:「我也是人,不过如果我梦见美人,我会知道自己是喇嘛、是个和尚,对女人应该要怎麽样处理。」换言之,如果作梦的时候自己是个在家人,可能就不会拒绝了。

  我说这些例子的目的,是要告诉你们,你们进入僧大的时候根本不清楚出家的意义,只知道我不想结婚、不想做在家人,要修行、要出家,或者有什麽愿心,希望出家以後如何如何。我小时候对出家也有许多的梦,甚至还没上山以前,就想像着武侠、神怪小说里的仙山,老和尚是个老仙人,而我自己是个仙童,老和尚在松树下打坐,我就在一旁搧扇子、倒茶,陪着老和尚,老和尚在山上走的时候,我这个小和尚就跟在後面悠哉悠哉地,就像在仙境里一样。我梦想中的出家生活就是这样,因为戏里就是这样演的。

  之後我去佛学院读书,心中又梦想自己读完佛学院以後,能进汉藏教理院读书。汉藏教理院是太虚大师在重庆办的,可谓当时佛教界的最高学府,例如法尊法师、法舫法师都是汉藏教理院的老师,因此进入汉藏教理院,是我最高的希望。但是我後来去当兵了,所以并没有机会进去。

  当兵以後,在这十年之间,我老是梦见自己是个和尚,梦到自己回到小时候出家的道场,可见我想要回到自己出家的道场,想要再出家。当我重新出家以後,这种「我将来要怎麽……」的梦就没有了,心里想的就只是如何把和尚做好。我知道过去的梦,统统都是幻境,是不可能实现的。

  那麽,要如何把和尚做好呢?第一、不贪权势;第二、不贪名利;第三、不碰女(男)色。至於该如何奉献自己呢?我在读佛学院的时候,甚至更早,就有把所知道的佛法告诉别人的观念。凡是听到的、看到的、体会到的,都算是知道,知道多少就分享多少,不强求,一切尽力而为、量力而为。

  还有,知道了佛法,自己要照着去做,这比记得多少还重要。我从小记忆力就不好,虽然拜观世音菩萨以後,有增长一些记忆力,但我并不特别重视记忆背诵,我重视的是从实践之中体验佛法。从实践之中体验的佛法,是和生命相结合的;否则,即使看再多的书也没有用,因为和生命没关系,说佛法靠的只是一张嘴巴,对自己没有用,也不能感动人。所以,我重视的是实践,以听到的、看到的佛法为实践的根据。

 

 

上一页:法鼓校风之二      下一页: 編者志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