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第十付嘱品

[日期:2012-11-14]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点击数:

.经文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後,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於相离相,内於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若着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於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各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於後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於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五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後,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於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於真;若见於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於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後,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於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荣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

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又问:「後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後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後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於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後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自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婬性本是净性因,除婬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後,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後,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

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於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

「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於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
 
.注释
 含藏识:
简称藏识,即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的种子,所以也称为种子识。

转识:
第七末那识的异名。末那识又称我识或计执识,此识以第八识为所依,常执定第八识见分为我,「恒审思量」胜於余识,因它是由藏识转生,所以叫作转识。

法相:
诸法所具本质的相状(体相),或指其意义内容(义相)。

有漏:
漏,有流失、漏泄的意思。烦恼的异名。人类由於烦恼所产生的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的境界,则称为无漏。

无明:
烦恼的别称。不如实知见的意思。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

小师:
指受具足戒未满十年的僧人。或指弟子。这是相对於师父而言。

阿谁:
何人。「阿」字是发语词,其音为「屋」。

种智:
一切种智的略称。了知一切种种法的智慧。

早晚:
何日、何时。

无口:
无言说,喻指「无法可说」、「未有说法」的意思。

正法眼藏:
依彻见真理的智慧眼(正法眼),透见万德秘藏的法(藏),也就是佛内心的悟境。

头上养亲:
六祖预言将来会有人来取走他的头,如奉慈亲般顶戴供养。根据《传法正宗记》载,开元十年(七二二)八月三日子夜,当时欲取六祖头颅供养的人,是新罗国僧金大悲所指使,欲取回新罗国供养。

口里须餐:
偷取六祖头颅的人,是为了填饱口腹,才作偷取的事。

满:
指张净满。根据《传法正宗记》载,汝州梁县人张净满在洪州开元寺,以二十千钱受雇於金大悲。

杨柳为官:
地方官一姓杨,一姓柳。根据《传法正宗记》记载,净满被捕时的韶州刺史是柳无忝,曲江县令是杨侃。

伽蓝:
僧伽蓝摩的略译。又作僧伽蓝。意译众园。原意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後为一般寺院的通称。

法嗣:
承继法系、宗旨的人。

庄严劫:
劫,长久的时间。佛教对於「时间」的观念,是以劫为基础,来说明世界生成与毁灭的过程。一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的十八增减小劫,於「住劫」中,以华光佛为首,至毗舍浮佛,有千佛出世来庄严净化这个时代,所以称为庄严劫。

贤劫:
全称现在贤劫。谓现在的二十增减住劫中,有千佛贤圣出世化导,所以称为贤劫。又称善劫、现劫。

兀兀:
静止的样子。

腾腾:
悠闲的样子。

寂寂:
安静的样子。

荡荡:
广大的样子。无所约束的样子。位者。《坛经》大师事略说,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悬记六祖为肉身菩。

祝发:
祝,切断的意思。与剃发、薙发同,是出家落发的意思。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