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主山神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净空法师讲述 点击数:

(七)主山神 分三

1、标数辨类

復有无量主山神。

山是地表中最高的,高出地面,表最殊胜的,所以佛用它来表德行高胜。我们用「高山仰止」来讚叹德行高的人。又表性情悠閒自在,如如不动。这是普通一般的表法。在本经,则有特别的表法,完全表智德最高,在一切德行当中「智」最高。所以上首十尊德号中多半都有光的字样,光就表智慧。主山神如果落实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是哪一类的眾生?过去有,现在想必也有,一般很少遇到。就是山中高士,一些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看到社会这麼乱,不愿意出来做事,隐居在山中。这一类,他们的身分就是主山神。有学问、有道德、有智慧,於人无求、於世无争,过著非常悠閒清净山林生活,在古时候所谓的隐士,就是这一类人物。在《华严经》中也有这麼一个社团,他们这个团体是高人隐士。

中国史籍每一个朝代都给这些人作传,篇名叫《隐逸传》,「隐逸」,隐居,逸是安逸,隐居一辈子过很安逸的生活。我在年轻的时候读这些传,心裡就有疑惑。因為青史留名是人生一件大事,中国古代的标準是為国家、為民族,立功、立德、立言,有这样的丰功伟业,歷史才留名。我的疑惑是,这些人天天在山上高卧,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没有一点点贡献,為什麼要给他立传?想了好久都想不通,总是有个疑问在。到以后学佛才恍然大悟,知道这些人很了不起。他们给世间人示现什麼榜样?世间人好争,贪求无厌;高人隐士虽然一句话不说,做出来给我们看;他不是没有本事,不是没有能力跟人争,不是没有能力追求;他有能力、有本事,但是他不争、不求。所以隐逸高人,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就是做出「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的好榜样给社会大眾看。如果我们能够体会这种精神,对於贪求的念头自然就淡薄,对於世间种种争执也就能够放下了。人能够放下希求、放下争执,社会自然安定,天下太平。以后我才真正明瞭,古德替他们作传、名留青史是有道理,是应当的,他们所做的功德在於潜移默化。

古今中外读书人知识开通,要他无求无争,太难太难了。而今天的世界是什麼世界?竞争的世界,人人都争。总统的职位只有一个,大家都来争,一定打得头破血流。世间的财物也很有限,每一个人都争,世间哪有不乱的道理?但是争的人,能够争得到吗?世间人都相信,我争,我才争得到;不争,就不能到手,一定要竞争。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念,《了凡四训》中就讲得很明白,即使在现代社会,命数中没有的人,怎麼争也争不到;命数如果有,不争迟早也会得到,何必去争?何必去妄求?明白这些道理,了解事实真相的人有智慧,聪明!「退而修其德」。我不争、不求,我一味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时节因缘到了,我不求的也能得到,不争的也得到了。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个理很深,事很广也很复杂。真正照这样做,也许有人说,他一生都过贫穷的生活,虽然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一生既不富贵,也不长寿。这是世间人的眼光,只看到一世,他没有看到三世。如果他开了天眼,看到三世就知道,一个真正有德行的善人,心善行善,突然死了,其实他是到天上当天王去了。然后才晓得他真的是不求而得,不争而得,富贵统统得到,超越人间。

所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生,如果只有这一生,不需要修了。由於我们有过去生,还有未来生,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所以要為未来长时间去打算,来生我要过什麼样的生活?佛法讲得很清楚,「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想知道自己过去世造什麼业?从这一生所受的果报就能知道,业因果报,丝毫不爽,就很清楚了。「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想知道自己来生得什麼样的果报?从这一生所造作的就能知道。我们这一生所造作的,善心善行、善言善事,来生的果报必得大善。如果这一生当中,身、语、意三业都不善,来生的果报当然就苦了,这是一定的道理。

所以这些隐居的高人,虽然他这一生物质生活是比较清苦,生活非常平淡,无争无求,他的精神生活则非常丰富。他一生当中读他喜欢读的书,做他喜欢做的事。这些高人在从前多半过农耕的生活,所谓耕读传家。自己种几亩田,收一点粮食,维持自己的物质生活,住一个小茅篷,真正是悠閒自在,决定不是现代人所能够想像的。所以他们有的是閒情逸緻,有的是时间游山玩水,哪裡像现在人?现在人实在讲,我们仔细观察,是机器,不是人。一天忙到晚,一点悠閒的时间都没有,物质生活虽然富裕,实在是苦不堪言。他的精神压力太重,负担太重,為什麼?因為现代人生活所需都是借贷而来的。买房子是银行贷款,买车子也是银行贷款,甚至於上街去购物用信用卡,也是银行付钱,从生到死,借贷过日子,你说他的生活压力多沉重!一生之所為,為什麼活在世间?為还债,还银行的债,还保险公司的债,还许许多多的债,你说这个日子过得多苦!所以我们不要羡慕住花园洋房,出门坐高级轿车的人,我们一眼看出来:还债过日子的,所谓是泡沫经济。哪裡有山林隐居的人生活过得那麼踏实,身心丝毫负担都没有,那才是过「人的生活」,真正幸福美满。现在幸福美满世间找不到,有名无实。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对现代社会的状况、社会的真相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虽然住在市区,我们跟这个市区大眾相处中,也能过隐居的生活,古人所谓「隐於市缠」。隐居在繁华的都市中,过自己自在的生活,也是於世无求、於人无争,过一种无争无求、自在安乐的生活。一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个生活才过得真正幸福美满。今天读到这一段主山神,触动我们很深的感慨。

2、列名结数

所谓宝峰开华主山神。

我们读这部经,务必要体会其中真实的义趣。这部经实在讲就是整个法界的精要说明。从世尊亲证的境界当中观察所得,不是幻想,也不是推理,完全是事实真相,而它真正的义趣是告诉我们虚空法界是一个完整的自体。我们凡夫迷失自性,在整体中生起妄想,发生无量的分别执著,於是将全体的真相永远迷失了,无事生非,造作业障。虽然业障不是真实的,可是这种虚妄的境界,对於尚未明白事实真相的人,确确实实有很痛苦的感受。如果真的是个明白人,那是莞尔一笑,确确实实不会有这些苦乐忧喜的感受,他得大自在,真解脱。这个意思往后还有很多经文都会说到,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读这部经就很难得真实的受用。裡面所说的每一位团体、每一位菩萨、每一位神眾、每一位眾生,都是自己,不是别人,佛将我们自己性德中无量无边的德能,用这种方式介绍出来。这个方式也不是佛想像的,事实真相如是,就在事相上一件一件显示我们无尽的性德,让迷失的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真正的面目,禪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我们能如是体会、观察,自然对於经教產生浓厚的法喜,法喜充满。

第一尊主山神的名号是「宝峰开华」。峰,山峰,表德行高显,心净智高,现代的用辞是「技术能力高明」。而归结其总关键还是智慧,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能表现出高度的能力。宝峰两个字就表高度的智慧,智慧才是真正之宝。开华是智慧的起用,「华」表六度万行,也是今天讲的服务社会,服务人群及一切眾生。无论用什麼方式,各行各业,每一个行业都為社会大眾服务,这叫开华。服务的点点滴滴,都与宝峰相应,都与真实智慧相应。又念念与六度相应,行行与六度相应,就叫开华。第二尊:

华林妙髻主山神。

『林』在此地形容多,像森林一样。『华林』两个字诸位一看就明瞭,指行门。行门中包括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工作,所有一切的活动,处事待人接物,都与佛在经教上所讲的理论、方法、境界相应,这叫「华林」。『妙髻』,髻是高,与前面「宝峰」的峰字意思一样,表智高、德高、行高。因為这一个团体是主山神,所以每一位上首都有高的意思在,无有一样不高明。但是,记住要「妙」才是真高。妙是什麼?妙是不著相。如果著了相,就变成贡高我慢,很不妙。妙是高而谦虚,这是真妙。

我们中国古老典籍当中,流传到今天还被人所喜爱的,《易经》是其中之一,《易经》六十四卦,卦象都採取象形、会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吉凶祸福。其中唯一的一卦,只有吉没有凶,六爻皆吉─谦掛,谦虚,只有吉没有凶。卦象叫「地山谦」,上面是坤卦,是地;下面是艮卦,是山,山在地底下,表示谦虚的意思。山在地上面,不妙;山在地底下,妙。诸位细细去体会这个味道。所以我们虽然智高、德高、行高,样样都高,但是对一切人事物表现的是谦虚,表现出来样样都不如人,这叫妙高,这才妙。我们看到妙髻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要把这个道理用在我们生活上,处事待人接物上,无论对什麼人,即使对最愚痴的人,业障最重的人,罪业再深的人,我们都谦虚恭敬,这是山神教给我们的。第三尊:

高幢普照主山神。

『幢』,法幢。『高幢普照』,法幢要高显、要普照,才能普度一切眾生。现代世界科技发达,我们已经可以运用这些高科技来做弘法利生的事业。用科技弘法,真的很像「高幢普照」。我们在此地讲经,现场直播,送到网路,送到卫星,卫星高高在上,真的是高幢普照。所以今天弘法利生,已经不必到处奔波。过去那个时代,很不得已,交通又不方便。菩萨发愿做眾生「不请之友」,哪裡还要人来请?不请就要去。可是利益眾生始终有限,旅途上耽误很多时间,到一个地方也不能长住,纵然去讲一个月,能做到的只是帮助眾生种一点善根而已,结一点法缘而已,眾生听经一个月不能得真实利益。诸佛菩萨、古大德教给我们,知道我们是凡夫,业障习气很重,真实利益要怎样才能成就?长时薰修,天天在一起研究讨论,在一起共修,才能成就。这个事情难!我们没有这麼长的时间住在同一个地方,顾不到,又没有法子分身。

现在科技帮了我们的忙,我们用电视、用网路来传播,在此地讲经,全世界都能够收听得到。在网路上、在卫星上都能够收看现场的讲演。只要你有耐心,你欢喜学习,我们每一天都不间断,这是科技带来的方便。我们今天坐在讲堂中,虽然不能够尽虚空、遍法界,但也差不多能尽、遍这个地球,所以这个道场是座落在地球上的道场,整个世界同时都能收看得到,这就是「高幢普照」。

这个德号中还有更深的意思,我们凡夫很难体会,可是不能不说。高幢就是弘法利生的本愿,「建法幢,演慈辩」,这是诸佛菩萨的本愿。我们有没有?当然有,这是自性中本具的,不是学来的。可是我们迷失了自性,所以佛教我们学习四弘誓愿。第一句「眾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就是高幢,高树法幢。我们肯发愿,决定得一切诸佛菩萨加持。為什麼?与一切诸佛菩萨同心同愿,所以我们不必求他来加持、来保佑;真发愿,诸佛菩萨自然来,所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发愿,怎麼求加持也求不到。

自心与佛心要相应。佛的心遍虚空法界,佛的愿也遍虚空法界,佛的心、愿、智、德、能,都没有形相,没有形相才能够遍虚空法界,有形相就不能遍。我们今天就是因為执著自身的形相,就不能遍虚空法界。佛不执著身相,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应当现什麼身,他就现什麼身。他现身没有「意思」,不是「我想」现什麼身,一有「想」就现不出来了。為什麼?「有想」是六道凡夫,不是圣人;有想是迷,无想是觉。可是,大家千万不要会错意,以為我什麼都不想,就无想了。觉了没有?还是没觉。為什麼不觉?因為你还是有想,想「无想」,想「无想」还是不能觉。无想真正的意思是无有想、无无想,有无两边都断掉才是真的无想。凡夫总落在两边,不落在有,就落在无。

所以心、愿要与佛相同。『普照』,普是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以智慧德能,上供诸佛,下化眾生,要有这麼大的心量。只有佛法、只有眾生,没有自己,才能真正做到高幢普照。如果有一念私心掺杂,所做的功德再多,也不相应。正是古德所说,醍醐中决定不能掺毒药,掺一丝毫的毒药,就把整碗醍醐浪费了。所以决定不能有一点私心,一切為眾生、為佛法,这样才能够相应。第四尊:

离尘净髻主山神。

『尘』是烦恼的代名词。尘是灰尘,这是显而易见的。佛告诉我们,物体最小的可以通过金属,金银铜铁密度很高,但是放在高倍的显微镜下观察,还是有空隙。这个空隙,很小的微尘能自由通过,没有障碍。再说我们的身体,皮肉骨骼的密度比不上金属,所以常常受外面微尘的侵袭。佛将微尘比喻為微细的烦恼,又将烦恼分為三大类:粗的有见思烦恼,显而易见;尘沙烦恼则有粗、有细,「尘沙」形容其多,无量无边,数说不尽;最细的叫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都以一个尘為代表。『离尘』─离一切烦恼。会修行的人,古德常讲从根本修;换句话说,会断烦恼的人、会离烦恼的人,从什麼地方离?从根本离。根本是心地,从心地修行,修清净心。

怎样才能修到清净?随缘就清净,攀缘就不清净,要懂得随缘。随缘是自己没有丝毫意思,有自己的意思叫攀缘。譬如饮食,我喜欢吃这样,不喜欢吃那样,已经有意思了,不是随缘。随缘是自己没有嗜好、没有意思,恆顺眾生,随喜功德,心才能得清净。攀缘就是有自己的意思,顺心意的生欢喜,不顺心意的生烦恼。欢喜也是烦恼,统统起烦恼。应当完全捨弃自己的意思,与自性真心相应,因為自性真心中没有丝毫意思。诸佛菩萨用的是真心,真心中没有意思、没有念头。如果还有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意思,凡夫一个!你有你的意思,他有他的意思,两个意思就起衝突,搞得世界混乱,天下不安。谁造成的?都是自己意思造成的。大家都没有意思了,天下太平,永远安稳。

我们必须承认自己是凡夫,烦恼习气统统没断,应当如何能学得像佛菩萨?我在讲席当中也常常提起。首先学习完全没有自己,没有自己怎麼过日子?当演员,演戏、表演。一个演员站在舞台上,必然没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意思,戏就演不下去了。完全没有自己的意思,照著剧本演,自然能演得很好。如果不遵照剧本演,不听导演的指挥,自己喜欢怎麼做就怎麼做,戏就演得一团糟了。同样一个道理,我们今天在社会上看到,各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思,个人演个人的,把社会舞台演得一塌糊涂,演出乱世。古时候社会為什麼那麼安定?大家都能够遵照剧本演戏,依从一个导演,虽有一点意思也不过分,也不超越自己的范围,这样的舞台就很殊胜。主宰这个舞台的,在中国是孔子、孟子,从汉武帝一直到满清都遵循孔孟的学说,孔孟的学说就是剧本。歷代的老师,都能够遵守这个剧本教导社会大眾,大眾都接受儒家的教育,思想、见解、言行纵有自己的意思,也不离这个标準太远,所以社会能维持安定和平。我们学佛,佛的经典就是剧本,这一生我们当如何过日子?依照这个剧本表演。果然能够做到完全没有自己的意思,依照剧本表演的人,就是佛菩萨乘愿再来。稍加自己一点意思,就会错得离谱。

宗门内行人对内行人相遇,都说「无生话」。自己入了境界之后,与一切同参道友们也说无生话。什麼叫无生话?从不生不灭心中流露出来的言语就是无生话。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就是无生话,《中观论》中给我们总结了八句—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不生不灭,后面六句是解释不生不灭的,这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契入这个境界之后,世出世间再高超的学术味都很淡,再高超的科技味道也不浓。世法中一切学问,怎麼能与真实智慧相比?世法中所有都是从阿赖耶、第六意识中流出来的,也就是从八识五十一心所中流露出来的,不是从真如本性。真如自性流露出来的是真实智慧,无量的神通。我们想在佛法中真正有成就,没有别的,一定要做到「离尘净髻」。离尘是断烦恼,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要断乾净,清净心现前。「净」就是清净心,就是宗门讲的明心见性,心性是清净的。第五尊︰

光照十方主山神。

这个德号是从大慈悲心中建立的。『光』的意思不仅代表智慧,也含有大慈大悲,含有万德万能。一个人有智慧,如果没有慈悲,就不肯帮助别人;有慈悲,没有能力,也帮不了人。可见得光所包含的是圆满的,我们读《地藏经》一开端,「大圆满光明云」,这个光就是大圆满光。『照』,照顾十方一切眾生。我们可不能幻想自己放个光去照人,那是科幻片看多了。此地是关怀、照顾、爱护一切眾生,无条件的去帮助一切眾生的意思。一切眾生有灾有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

圆满的布施,决定有圆满的大福。真正修福的人,决定有智慧;没有真实的智慧,修不了大福报,充其量是修一点六道中有漏的小福报而已,大福报要真实智慧。帮助一切苦难眾生,我们有多少能力就尽多少能力,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我们确实有能力,但是没有缘分,能随缘或多或少的做,也叫圆满功德。这些理事都要通达,自己才真正知道如何修福修慧,如何能够达到福慧圆满。

所以『光照十方主山神』教我们这种方法,在今天来讲非常契机。现在我们看到世间有些地方发生严重的灾难,有很多同修都非常关心,遇到我就问:什麼时候这个灾难能够结束?什麼时候我们生活环境能够转好?这话很难讲。世间人不知道灾难的起源。我们為什麼一定要宣讲《华严经》?《华严》告诉我们: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体,如果没有这个概念,什麼都难讲。古时候禪宗开悟的人所谓「尽虚空、遍法界是沙门一隻眼」,意思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与我是一体。既然是一体,自然灾害怎麼造成的?就是自己造成的。掌握到这个前提,佛在经中讲依报随著正报转,我们会点头同意。说到切身处,相随心转,体质随心转,这对自己身体有很大的好处。身体本来衰弱可以转成刚强,本来衰老可以恢復年轻,相随心转。心能转相貌,转体质,怎麼不能转环境?环境是大家共业所感,大家心想出来的。

佛在经上讲这些道理,我们要能体会,不可以打妄想,打妄想是决定不能够了解事实真相。用清净心观察,逐渐逐渐就能够明瞭,不可以通过思惟,思惟想像是意识,意识是迷,不是悟。所以小乘人不能开悟,权教菩萨不能开悟,原因是什麼?用心意识。不用意识的人容易开悟,用意识的人很难开悟,起心动念都落到心意识中去了,所以宗门叫「参」。离心意识叫参究,用心意识是研究。世间人都说我研究研究,研究怎麼能通?佛法不叫研究,叫参究。佛法教你参学,用「参」就是不用心意识;换句话说,不用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是什麼东西?真实智慧。如此用的是真心,用的是真实智慧,才能够明瞭诸法实相。了解真相才能解决问题,对於苦难眾生才能做出真实的贡献。

為什麼这麼多水灾?人的贪心重,所以感得这麼多水灾,贪是真正的因素。瞋恚是火,地狱中,寒冰地狱也一片火光。火从哪裡来?瞋恚心变现出来的。愚痴是风灾。这是眼前灾难的根本。佛家讲的水、火、风「大三灾」,也遍及三禪天。只有四禪福天,不遭三灾。四禪天福从哪裡来?贪瞋痴薄,虽有贪瞋痴,不足以造成灾难。实在讲,今天世间人三毒烦恼太重了;学佛的人贪佛法,还是贪。佛教我们断贪瞋痴,学佛的人错会意思,只将贪瞋痴转换对象,还是那麼贪,还是有瞋恚,还是愚痴;烧香要烧头炷香,烧第二炷香就不高兴,这是不是贪瞋痴?怎麼得了!所以佛法也不能贪,《金刚经》中说得好:「法尚应捨,何况非法」,法就指佛法;佛法也要放下,佛法也不可以贪,何况世间法!為什麼?因為佛法也是缘生之法,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当体即空,真的没有法,说得出来的都不是真的。再告诉诸位,佛现相,相也是假相,不是真的,真的没有相。真心离念,念都没有,哪来的相?

我们每个人都有真心,真心就是真佛;真心起作用现的相就是诸佛。而所现的相,我们是随业力现,诸佛菩萨是随愿力现,业力、愿力都离不开感应。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投胎為人者,跟父母有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过去生中有这些关係,现在碰上了,这就是缘,缘生。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成道,也是缘生之法。那个时代有一些眾生学佛的因缘成熟,应以佛身度脱者,佛自自然然现佛身,所以要知道佛法也是缘生法。凡是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佛法也不可得,怎麼可以执著?不但不能执著,分别都不可以。所以佛说一切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因此,我们学这一切法,如果真的有得学、有得说、有得解,就全错会了佛的意思,害自己吃了很多苦,仍不能契入佛的境界,道理在此地。本经的好处,就是每一句每一个意思都重复几十遍、几百遍,让我们有很深刻的印象。第六尊︰

大力光明主山神。

『力』指能力,这个能力非常伟大。大到什麼程度?大到能够超越六道轮迴、超越十法界。大力从哪裡来的?从智慧来的。诸位必须知道,世间稍微有修行的人,对於烦恼是有一点涵养,能忍耐,但是也听说过忍耐是有限度的,可见得这种忍耐不能解决问题。佛法中提出禪定,定能伏烦恼,定不是忍,但是忍是定的前方便,六度的顺序─忍辱、精进、禪定,如果不能忍,决定不能得禪定。我们修净土,念佛想得一心不乱,就要忍;不能忍,决定不能得一心。在什麼地方忍?在生活当中样样都要忍。比如吃东西,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就是不能忍。我们应当学习,好吃的不贪,不好吃的也不嫌弃,就是在饮食中修忍辱波罗蜜。

我们一定要依照经教如理如法的修学。每部经到末后都有「信受奉行」四个字,我们要每天做到,时时刻刻做到,念念做到。第七尊︰

威光普胜主山神。

『威』是从「德」上说,『光』是从「慧」上说,德多半偏重在行德。行德是什麼?我们在生活中所表现的,与智相应、与理相应、与佛的教诲相应,这个行持是德。诸位要明瞭,穿衣吃饭都是行德,足以给世间一切眾生做楷模。『普』是普遍,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遍虚空法界。『胜』是殊胜、超胜。这就是我们现前讲演的总题目—学為人师,行為世范。没有威光普胜,如何能作师?如何能作范?要达到这个水準,一定要自己认真努力,在生活上点点滴滴都要修正自己的过失。决定不能够以為小过失无所谓,那会逐渐变成大过失。小过失好像没有什麼障碍,变成大过失就產生重大的障碍。障碍修学,障碍断烦恼,障碍证菩提,甚至障碍往生,麻烦就大了!由此可知,改过就是真正的懺悔,懺除业障。小毛病、小习气好改,就像生病,刚刚得病,病很轻好治,拖久了再治就很麻烦,改过亦復如是。小毛病发现了立刻就改,很容易改掉,成就自己的行德;小毛病不改,渐渐养成习惯,到后来想改都改不了,决定造成障碍。我们懂得这个事实,就会认真,就会肯干。

但是一般人发现自己的过失不容易,总是原谅自己,看别人却很仔细,别人小小过失都难逃他的法眼。我们应当怎样修学?看到别人的过失,立刻回光返照,自己有没有?有,赶紧改过。与一切大眾接触,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想想自己有没有?没有,要向他学习。所以世间一切善人、恶人,岂不都是诸佛菩萨示现,来教我断恶修善,教我改过自新。我对於一切人,学普贤菩萨「礼敬诸佛」,看一切眾生是真的佛菩萨来示现表演,成就我一人,这样存心,作佛就不远了。為什麼?经上常讲,佛眼看一切眾生都是佛,你现在能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距离成佛很接近了,往生还有什麼问题?看到蚊虫蚂蚁都是佛,想到牠很可怜,变成这个恶报身,牠提醒我恶业千万不能造,蚊虫蚂蚁岂不也是佛菩萨示现!所以六根接触的境界,无一不是诸佛菩萨示现的,我们才能够真正契入普贤的境界,修学普贤大行。第八尊:

微密光轮主山神。

这尊菩萨德号中有微密、有轮。『微密』指用功,微密观照。『轮』在此地是表法,法轮常转。光轮与微密相结合,成就甚深的教学,主山神表智慧、表智德,唯有高度圆满的智慧,才能够将世出世间一切法做微密的观照,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世间现代科学家,对於一切事物的观察,可以说已经到相当微密的程度。譬如物质,他们已经观察到所有物质是波动的现象,完全没有实体的存在。这种观察可以说相当精微,非常可惜,这些科学家没有接触大乘佛法,他们如果能接触到大乘佛法,比一般人容易开悟。什麼原因?还是一个原则,心定、心清净、心专一,佛法中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些专研科技的人,思虑都集中在一点上,所以有这样精微的发现。他们所发现的,就类似佛法中讲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波动的现象。

由此可知,世间万事万法,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无不是波动的幻相。既是波动,就如同流水、波浪一样,水有缓流、有急流;缓流非常平和,急流有如险滩。江河中也有险滩,对行走船隻非常危险。一切波都有这个现象,而且波动必然遍及虚空法界。像我们在一平静的池水中,投下一颗小石子,水面即刻起波纹,这波纹逐渐的遍满整潭池水。这种物理现象的波动速度缓慢,人内心的波动速度就太快了。起心动念虽然是很粗显的波浪,但是这个心波比电波又殊胜太多了。电波无论其速度、影响,与心波不成比例,正如同我们看到水的波浪与电波相比一样,也不成比例。心的波动即时就能遍虚空法界,速度太快了,超过光速;光的速度不是最快的,心的念头最快。我们才起个念头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即刻收到。而世尊告诉我们,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国土。如果说一个佛国土是一个银河系,极乐世界就是在十万亿个银河系的那一边,所以心念速度之快,不可思议。

可是事实上,银河系是不是一个佛国土?许多人讲法不一。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解》后面附有一篇文章说出他的看法。他认為,我们今天讲的银河系,实际上只是一个单位世界,如此一来,一个佛国土就太大了。一个小千世界中有一千个单位世界,换句话说,一个小千世界就有一千个银河系;一个中千世界,再乘一千;一个大千世界,就是一千个中千世界。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十亿个银河系才是一个佛国土。十万亿个佛国土,这距离太遥远了。我们用光的速度计算,恐怕也要走几万年还达不到。可是心的波,这个地方才动,那个地方就到达。心的波动起念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楞严经》上讲的,上与一切诸佛感应道交,下与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就能够感动虚空法界。

我们知道一切眾生起心动念有善有恶、有染有净,善恶染净就影响全世界,就是经上常讲的依报随著正报转,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怎麼可以说,一切自然环境与我们起心动念没有关係?所有一切依正庄严都是波动的现象,波动是能生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生所变,能所不二,才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会影响一切的物相,会影响到虚空法界。不但影响我们居住的地球,也影响太阳系,以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不仅如此,再推广,也影响一切诸佛剎土。如果我们的念头恶,所现的境界就是秽土,现出五浊恶世之相。如果我们的念头善,所现的相是诸天(欲界天、色界天),乃至於六道之外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法界),都是善心所变现的。如果我们念头是净念,净念现的相是清净平等的境界。换句话说,极微细的心波,所现出来的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是波动现的相,但是它波动幅度最小,小到我们凡夫没有办法觉察。近代科学家们的发现,与佛法讲的很接近。我们可以从脑波图上看出心的波动。心地平静的人,脑波图很好看,像一条水平线,虽有波动,不大。妄念多的人,脑波图就七上八下,完全不一样,很明显的就能测量出来。

我看到这尊菩萨的德号,所教我们的这些道理,与现前消灾免难有理论上的关係。今天世界為什麼有这麼多灾变?我们读这段经文就晓得,因為现在世间人心是贪瞋痴慢、杀盗淫妄,五逆十恶的恶念,由此恶念所感得的恶报。所以今天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被破坏,谁破坏的?我过去跟大家解释过,谁造成这麼一个恶劣的现象?「我」造成的。我的心不善、我的念不善,不能怪别人,「我」有责任,自己必须勇於承当。真正学佛人看到这个现象,要回头责备自己,表示我们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不了解这个事实真相,总以為外面的自然灾害与我们毫不相干,我们对它毫无能力,这种想法是迷信,把事实真相完全看错了。不知道自己的心念,在不知不觉中就影响到大自然与大环境。不仅影响整个地球,而且影响太空当中星球的运行,影响它运行的速度,它的轨道、轴心,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觉悟、明白了,就要认真的修大懺悔法门,改过自新,既救自己,也救度一切眾生。

法门中最殊胜的就是念佛法门,念佛何以殊胜?念佛是将心波纠正过来最有效的方法。过去我们的心波杂乱,今天念阿弥陀佛,恢復自性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的波最温和,波动幅度最小,确实能够使环境恢復自然规则的运行。因此,环保从哪裡做起?从个人心地做起,心地是破坏环境的根源。如果疏忽心地,这个根源不导正过来,只是在枝末上用功夫,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从根本,根本就是大乘佛法教义的真正基础,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的基础就是波动。经论中分析得微细─「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从无明生三细相,从三细相再生六粗相,衍生出十法界依正庄严。今天科学家仍在探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佛早就把这个事实真相说出来。宇宙与生命的起源就是吾人自性心动,一念不觉,这是根本的因素。根本因素找出来之后,这个世间一切染净善恶,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我们自己可以主宰改变环境,这是佛法修学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人人都能做得到。第九位:

普眼现见主山神。

『普』,没有界限。「普眼」是慈眼、清净眼;慈悲,大慈大悲,像观世音菩萨所示现的千手千眼。许多同修都知道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知不知道有千手千眼文殊菩萨、千手千眼普贤菩萨?实际上,每一尊菩萨都是千手千眼。為什麼特别以观世音菩萨為代表?千手千眼都表大慈大悲,眼到手到,只要一看见,援手立刻就到,所以特别以观世音菩萨来表法。其实任何一尊菩萨与观音菩萨一样,看到眾生有苦难立刻就救援。

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不是真心,主意常常改变。佛菩萨用真心,真心不变,所以真心是安定的,在脑波图上是一条平线,只有极其细微的波动,非常缓和、非常有秩序。每一尊佛菩萨都是以真心,平等的爱护一切眾生、关怀一切眾生、帮助一切眾生,但是眾生如果与佛菩萨没有缘,不接受,那就没有办法。观音菩萨与我们世间缘分特别深,观音菩萨爱世人,世间人也都喜欢观音菩萨,总在一个「缘」字。在中国,真的所谓「家家观世音」,不管信不信佛,都喜欢观音菩萨,都想供一尊观音菩萨。这就说明观音菩萨与我们特别有缘,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中说,当我们遭大急难的时候,劝我们念观音菩萨。什麼道理?就是观音菩萨与我们的缘太深了。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对阿弥陀佛信心不逆,遇急难的时候还是念阿弥陀佛。但是我们教别人也念观音菩萨,自己则念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是在因地修因的时候,要与一切眾生结欢喜缘,要以慈眼看眾生,即使眾生无恶不作,还是以慈悲心对他,以慈眼看待他,将来我们自己成佛,度他就容易。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所以在因地时就要与一切眾生广结善缘、广结法缘,结缘非常重要。『普眼现见』,「现」是示现,「见」当然不是普通的见,如同如来果地上的五眼圆明,也像前面一尊菩萨所说的微密观照,无所不见。彻见诸法实相,於一一法中都能够见其性相、理事、因果。对自己,成就自己的智慧定功;对眾生,现身说法,契理契机,令眾生得度。末后一尊:

金刚密眼主山神。

经文中的『金刚』,都表金刚般若,比喻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密眼』,密不是祕密;佛法没有祕密,完全是透明的,完全是公开的,没有丝毫隐密。密是深密;许多事理太深了,凡夫见不到,体会不到。不但凡夫,就是声闻、缘觉、菩萨有时候都见不到。什麼时候才能见到?金刚般若现前。相宗所讲的阿赖耶识是根本识,能生万法。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都是阿赖耶识变现出来的,阿赖耶是根源。什麼时候我们才能见到阿赖耶的无明业相?金刚般若现前,才有能力见到,即大乘经上常说的「彻法底源」,见到万法的根源。所以主山神中,以「宝峰开华」為开端,以「金刚密眼」殿后,意思很深,希望我们修学要细细体会其中的道理。

如是等而為上首,其数无量。

这一句是总结这一个团体,他们来参加大会的人数也是无量无边。末后这一句叹德:

3、摄德圆满

皆於诸法,得清净眼。

清凉大师在註解中提示我们,说主山神表智德最高,佛法修学主要的目的是恢復自性本具智慧。在世出世间一切法中,智慧第一,智慧最高,智慧最胜,以高山為喻。所以在叹德中『得清净眼』,意思就是:人站高处,才看得清楚、看得远,古诗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已经上到山顶,取这个意思。所以每一位上首德号中都有「光」字,总表智慧。末后一句『得清净眼』,诸位要懂得,没有智慧就没有清净眼,没有清净眼就没有智慧。佛法能所是一不是二,决定相辅相成。什麼叫清净眼?心清净,眼就清净。其实眼哪有净不净?全在於心。心清净,必然耳根也清净,鼻根也清净,舌根也清净,六根统统清净。清净心,是我们现前修学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清净,《无量寿经》将之列在经题中,「清净平等觉」。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无论大事、小事,起心动念都要与清净相应。什麼叫清净?不染就是清净。什麼叫不染?能够远离是非人我、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就与清净相应。所以在动念头的时候,还有人我,还有贪瞋痴、分别执著,心就不清净。

要学永嘉大师「分别亦非意」。我们与大眾相处不能不分别、不能不执著;分别是随顺大家的分别而分别,执著是随顺大家的执著而执著,就是世间法讲的「入境随俗」,也是普贤菩萨教我们的「恆顺眾生」。自己有没有「意思」?没有。自己若有一点「意思」在其中,就不清净。在生活、工作当中,待人接物与一般人完全一样,和光同尘,自己不夹杂一点「意思」,这叫真功夫。在这个生活中,完全用的是清净心,六根清净。「得清净眼」,眼根一根得到清净,六根统统恢復清净,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上一页:主山神      下一页: 主地神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