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那塔,那寺,那人

[日期:2012-11-19] 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数:



    禅的悟境与魔境

    一、悟境是什么

    一般尚未修行或者虽已修行而仍未得门径、未得实际经验的人,总喜欢谈论悟境,企求悟境,对于悟境产生好奇心或猜测与想象。其实,悟境的确是有的,但却不是以企求心、好奇心所能得到的,以猜测和想象来揣摩悟境,则你永远无法了解悟境是什么。「开口即错,动念即乖」,若用思想、知识、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解释说明悟境,便与悟境的本身,越离越远。所以在禅宗的历代祖师们,尽管有了极深的悟境,但却绝少将他们的悟境用文字形容出来。唯从他们悟后所说的法语或铭文、歌偈之中,体会到一点他们所悟的是什么;那也唯有有了相当证悟经验的人,始能看到文字背后所藏的是什么。例如三祖僧璨的〈信心铭〉,梁末亡名的〈息心铭〉,牛头法融的〈心铭〉,傅翕的〈心王铭〉,石头希迁的〈参同契〉,永嘉玄觉的〈证道歌〉,清凉澄观的〈心要法门〉,洞山良价的〈玄中铭〉,宋代廓庵师远的〈十牛图颂〉等,大致均系对于悟境的文字反映。其中的〈十牛图颂〉,可以算是较为明确地指出了一个禅者,由修行开悟而再入世化众的心路历程。由于各人所悟的深浅不同,他们所道出的悟境也自不同,所以虽皆可作为通向悟境的指路牌,并不一定能够看作悟境的终点站。在一无凭借、又无法想象的情形下,读诵、讲解那些古代大禅师们的文字,仍然极其有用。现在分别介绍〈十牛图颂〉以及太虚大师的悟境如下:

(一)十牛图颂

    所谓十牛图,就是以十幅图画,表现一个修行者,像一个牧童一样,如何把自己的本来风光或露地白牛──天然妙心或般若佛性,显现出来,把烦恼执着逐渐克服,发挥自然妙用的化世功能。这虽不是每一个修行者,都会经过或必须经过的十个阶段,但已可以由此而略知修行过程的一些消息。

    ? 1.寻牛──图中画着一个人,手里拿着牛绳,奔向郊外,寻找他的牛,但他尚不知牛在何处。此是吾人发觉了自己被困于烦恼虚妄之中,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的自性之牛,也就是对于见性开悟的事,已经有了追求向往之心,开始用功修行的阶段。其颂文,即是用心修行的情况,是这样的:


「忙忙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处觅,但闻枫树晚蝉吟。」


    在这阶段的修行者是很苦闷、很急躁的,往往会发现比未修行时的烦恼更多。

  






    (一)寻牛图。

    ? 2.见迹──图中的人,渐渐地发现了他的那条自性牛的足迹。此系吾人在看经闻教,依经解义之后,确信自己必有尚未发现的佛性在,更会从修行之中,感觉到自己决定有开悟见性的可能。


「水边林下迹偏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这是说在水边林下苦修苦参之后,时断时续的妄想心,渐渐平静,便相信自己在妄想心完全断绝时,自性之牛,定然显现。




 
    (二)见迹图

    ? 3.见牛──图中的人,循着牛迹的方向走去,听到了牛鸣声,也见到了那条牛的后半个身子,显现在一棵大树的侧面。此即依照正确的方法以及正确的知见修行之后,达到了见到自性之牛的目的;但尚未能掌握控制这个开悟见性的情况,只要稍有干扰,这条清净无染的心牛,又会被妄想杂念的草丛及树林所遮掩起来。颂文是:


「黄鹂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岸柳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这是说,妄想杂念渐少渐灭,心念宁静,渐渐清明,所以毫无疑窦地自信已见到了自性之牛;但对这条心牛的面貌,尚无法清楚地看得分明,而且随时尚有再度被它走失的可能。






    (三)见牛图

    ? 4.得牛──图中的人,已把绳索,牵住了牛;但是牛性还是很野,企图着挣脱牛索的控制,所以牧牛人必须加以鞭策和调伏。这是说修行者虽已亲自证悟了自性的全体,但其由于烦恼的习气以及环境对他的诱惑与影响,依然存在,唯恐再度回复到未悟之前的情况中去,所以要更加精进地策励用功。颂文是:


「竭尽神通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纔到高原上,又入烟云深处居。」


    这是说,用尽了气力来修行,好不容易总算是开了悟,见到了自性,但是仍有强大的烦恼潜力,一时间不易清除,好像是从烦恼的深谷之底,好不容易爬上了高山的顶上,有时候仍有烦恼的烟云,笼罩到你的停身之处一样。

 




    (四)得牛图

    ? 5.牧牛──图中的人,小心翼翼地拿着牛鞭,握着牛索,控制着一条野性未服的牛,如有一个疏忽,这条牛仍有走向路边的田里偷吃几口庄稼五榖的可能。此是说明吾人在开悟之后,不可掉以轻心,不要太高兴,必须小心谨慎地继续不断地,去做调伏烦恼、收摄妄心的工夫,否则,烦恼未除,随时仍会有贪、瞋、痴等的事情发生。颂文是: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抑自逐人。」


    如果不能以戒慎恐惧之心,来照顾自己已经得到的悟境,很可能仍会回到旧日的烦恼之中;如果把自己已得的悟后心境,照顾得很好的话,戒律的规定与禅定的功力,便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修行者的日用物了。

 




(五)牧牛图

上一页:天下赵州      下一页: 石塔东路29号返回作者目录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