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四四、金山江天寺

[日期:2012-11-20] 来源: 作者:圣严法师着 点击数:

  四四、金山江天寺
  
  下午四点,自金山宾馆赴金山寺。
  
  金山是中国的名山古刹,但它只有六十公尺高,方圆五百二十公尺。它与焦山及北固山,并称为「京口三山」,同是镇江丹徒县的佛教名胜。此山在历史上,先後曾有:金山、浮玉山、泽心山、氐父山、伏牛山、龙游山、紫金山等七名。此山原在江中,四周环水,直到清穆宗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翁文恭从镇江到金山,尚有「晚棹小舟,再游金山」之句(见翁氏《日记》一三.三二页),至清德宗光绪四年(西元一八七八年)的《丹徒县志》,便说:「金山旧在江心,南面无沙,今涨沙连南岸,山南竟不通舟楫,水涸登山,可以徒步。」仅隔四年,便可於枯水之时,徒步去金山了。目前的金山,已被陆地包围,汽车直驶山麓,举步便入三门。
  
  金山初建於东晋元帝时代(西元三一七~三二二年),又有说是初创於东晋明帝时代(西元三二三~三二五年),梁武帝天监四年(西元五○五年)亲临该寺,召集十大高僧编成《水陆仪轨》,启建「水陆大斋胜会」,《高僧传》的编者僧佑律师,在会中宣读文疏(见於《金山续志》卷下),当时称为泽心寺。金山由此成名,金山的水陆法会,也成为中国佛教仪轨行法的一大特色。元代的成宗、武宗、仁宗、英宗,均曾命金山寺建水陆法会。有关《水陆仪轨》的内容及其演变,请参看拙着《律制生活》的〈论经忏佛事及其利弊得失〉一文。

  金山不高而且面积也小,却是一个能容百千僧众,并受历朝帝王重视、名士向往的丛林古刹,虽经十次以上的兴废,每每仍能仆後继起,它的殿宇之多,亦为国内少见,民国三十七年(西元一九四八年)春,金山一场大火,便烧掉了大雄宝殿、藏经楼、留玉阁、七峯阁、玉鉴堂、雄跨堂、门梅轩、印月楼、至游堂、永思堂、悟心堂、精法楼、祖堂楼、禅堂楼、韦驮殿、文殊阁、五观堂、方丈室、库房等二百几十间,尚存慈寿塔、楞伽台、留云亭、天王殿、观音阁等几处。大陆几次修复,又遭文革破毁,迄今尚在陆续修建,大雄宝殿预计於今(一九八八)秋落成。
  
  正由於殿宇建筑,逐级向上,循着金山的阶梯长廊,栋接檐摩,密密层层,丹辉碧映,由山麓至山巅,前後左右,布满亭台楼阁。特别是耸立山顶的七级木造慈寿塔,极其壮丽。所以无论远眺近观、只见塔庙建筑,不见山石,故自宋以来,就有「金山寺裹山,焦山山裹寺」之句。
  
  金山,毫无问题,自始就是佛教道场,但於唐代曾一度拨给道教,被改为「龙游观」(明张莱《京口三山志》),宋徽宗政和四年(西元一一一四年),改为道教的「神霄玉清万寿宫」(《金山志》);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西元一二九○年),中国基督教的前身也里可温教,曾将金山寺收为其十字寺的下院(《至顺镇江志》)。
  
  金山寺曾历十多次大毁坏,有些是因天然灾害,有些则系政治及宗教的人为法难,比如清文宗咸丰年间(西元一八五一~一八六一年)的太平天国军队炮轰金山,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捣毁金山,均与天灾无涉。
  
  金山的早期住持是那些高僧?史无记载,直到唐代宗大历年间(西元七六
  
  六~七七九年),有一位习禅的灵坦禅师,来金山泽心寺时,已片瓦无存,只好住进原为巨蟒盘踞的山洞,他曾随洛阳荷泽神会禅师(西元六六八~七六○年)习禅,事见《宋高僧传》。後来传说唐宣宗大中年间(西元八四七~八五九年),丞相裴休送子出家,世称「裴头陀」,法名「法海」,先在芦山学禅,後到金山,寺已全毁,拾金建寺,不知所终(王存《九域志》)。这是唐代的故事,後来的民间小说《白蛇传》,即依此而编出了法海和尚收降白蛇精的故事。目前金山尚有白龙洞及法海洞的遗迹。
  
  依据《金山志》及其《续志》,自宋元迄明,查其住持僧的隶属,几乎各宗都有,自明代成祖永乐至宣宗宣德之间(西元一四○三~一四三五年),始从南岳下传临济正宗第二十三代文海道澜,直传至民国时代的霜亭,为第四十五代,一脉相承,未有间断。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北宋神宗元丰及哲宗元佑年间(西元一○七八~一○九三年)的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之间发生的种种趣谈。南宋高宗於建炎二年(西元一一二八年)正月行幸扬州,召金山寺主克勤禅师入对,闻道大悦,赐号圜悟。克勤是大慧宗杲之师,他在金山重建古晓堂(禅堂),整顿清规,认真链众。曾有一夜,堂内僧众有佛智、佛海、彻庵、或庵、瞎石等十八人,同时大悟,因改古晓堂为「大彻堂」。目前重建的禅堂匾额,仍是「大彻堂」。
  
  到了清代的穆宗同治、德宗光绪年间(西元一八六二~一九○八年),寺中除禅堂,增设了念佛堂,禅净双修,以禅为主,迄於民初,金山寺还是大江南北的三大禅林之一,另外两家是常州的天宁寺和扬州的高旻寺。禅和子们,对於金山的「放参」大包子最为怀念。
  
  这次我到金山,参观了全寺的建筑,也详细地参观了禅堂。禅堂外的两侧柱上挂有「七尺棒头开正眼,一声喝下歇狂心」的对联,可惜今日的金山久已不见棒喝的禅风。禅堂内的正面中央,供释迦龛装坐像,像後靠壁是维摩龛,门的右侧是钟板,悬於写着「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的慧命牌之上,慧命牌供於长方形的木案上,牌前供有香炉,香炉的两侧,一边放着木鱼,一边摆着香板。木案的右侧是维那位,左侧是僧值位,依次向左是大众师位。现在的禅堂只有坐位,没有卧位。听说现在仅有数位不堪劳作的老僧每月领取六十元人民币的工资,专门到禅堂日坐几炷香。我到之时,堂中却一人也无。不过在金山禅堂,也看到了「竹篦子」这样东西,约一公尺半长,三公分宽,一公分厚,这在禅堂是用来催香,而非打人,悦众监香巡座时,在禅众座前的地砖上,一边走一边轻轻敲动,策励大众勿昏沈。唯於和尚、班首、维那座前不可催香。
  
  这回在大陆,见到北京广济寺、上海玉佛寺、金山江天寺的三个禅堂,布置格局都类似,只是禅堂的用途已非供给禅众参禅打坐,而是兼作集众、宿舍等用途。
  
  将来中国大陆能否再有人领导禅期,是否允许举办禅期?恐怕不是短时间内所能知道的事了。
  
  同时,禅林「传法」的事,四十年内亦无所闻。以往那种徒有形式的传法,实不为法,乃是传承寺主的位子,今後也当改革。
  
  参观之後因上厕所,经过他们的食堂,正值四十多位寺众晚餐时间,他们是向厨房个别购买的,听说十分便宜,以米粥为主食,副食则是萝卜乾与咸菜乾。
  
  临别之时,慈舟法师送了我一册他编於一九七八年的《金山名胜古蹟史略》,并且赠我们一袋素菜包和大馒头。《金山史略》虽系打字油印,资料倒是不少,那是为了因应镇江开放为旅游重点而写的。我从来未住过金山禅堂,这回吃的包子虽是金山所赠,但今日金山的禅堂,早已没有「放参」的包子了。
  
  晚上六点五十分回到金山宾馆。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