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图书网!

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
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
客服

注册登录

网站导航

文章标题

作者

学习要有氛围(1)

[日期:2012-11-18] 来源: 作者:朱翔非 点击数:

学习要有氛围(1)
  “仲尼居”,孔子很随意地在家里闲处。

  “曾子侍”,“侍”有侍立和侍坐,从后面的内容看,这里的“侍”是侍坐。一个“侍”字说明曾子非常恭敬,这符合他作为弟子的身份。“侍”作为礼节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是很常见的,现代生活中已经消失了,只有在古装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孔子在家里很随意地闲处,曾子在夫子身边毕恭毕敬地侍坐,听孔子的教诲。

  “仲尼居,曾子侍”这六个字宛如一幅画,烘托出了一个独特的氛围。什么氛围呢?讲学的氛围。此处讲学不是今天的讲学,不是今天大学里的讲学。古代儒家讲经典的氛围和我们今天在课堂里讲各种课程的氛围,迥然不同。经文提到了“居”,说明在家里;侍,刚才讲过了,是特定的坐姿。

  这里体现着对师道的尊敬,而这个师道不是我们今天的师道。有何不同呢?这要首先考察一下,夫子讲的是什么?夫子讲的是让弟子们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修养及治理之学。这样说显得空泛一点,挑主要的说,是要让弟子们闻道啊!“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是什么?是人要发现完整的精神生命。为了这样的目的,孔门弟子聚到了孔子身边,他们朝夕相处,很多弟子都常年与夫子在一起。我常想,因为我们没有这种方式,是否妨碍了我们传达一种比一般教育更加邃密、更加深沉的人文精神呢?这种教学方式中断很久了,余生也晚,没有经历,但当今南怀瑾先生的太湖大学堂有意再现了这种教学方式,我是亲历的。

  我去了多次南(怀瑾)先生的太湖大学堂。南先生一直倡导一种传统的私塾式的教学风格。南先生不像我这样按部就班地讲,而是非常随意的。老先生站起来随便走动,随便让大家提问或回答他的问题。在这个气氛里,老先生把国学讲得出神入化。讲授的内容我们暂且不说,那个教学氛围很重要。南先生对听众说,这里是你们的家。有时候他开玩笑说这是真正的公社,这里的东西,大家可以随便拿,随便用。

  南先生的这个讲法是私塾的讲法。他一直强调和今天的学校教育不一样。我在那里的体会好似一个大家庭的感觉。学员们来自四面八方、各种职业,为了学习传统文化才聚到了一起。在大家看来,南先生既是一位知识渊博风趣的老师,更是一位和蔼慈祥的老爷爷。学友们大家一起来维护生活环境,彼此之间表现出一种类似亲情的关系。弟子和老师之间也更多是一种亲情。不是我在给你讲授知识,也不是我在讲授一种什么思想,既不是思想也不是知识,而是生活!全体就沉浸在这个氛围中。南先生有时候讲一些故事,我在别的书上也看到过。南先生一开始说我就猜得出下面的故事是怎么回事,但我没有丝毫的感觉重复和厌倦。我愿意听老先生所讲的。在那个特定的环境里,这个故事本身对我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先生讲故事的那个氛围,那个“场”在深深吸引着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免责声明:本网站为佛教网站,非赢利性网站,内容多转载自网络,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网站所有文章、内容,转载,功德无量。(未经允许,禁止复制网站模板)

联系QQ:  站长信箱:zgddfj@163.com

京ICP备16063509号-15

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